当前位置:首页>

冬天谨防宝宝佝偻病

冬天谨防宝宝佝偻病
发表人:郑章乾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家长们开始担心宝宝的健康问题。特别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这种疾病在冬季发病率较高。宝宝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质吸收障碍,从而引起骨骼发育不良。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佝偻病的成因、症状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关爱宝宝的健康。

佝偻病在我国婴幼儿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南方地区1岁以下宝宝患佝偻病的比率约为20~30%,北方地区为20~45%。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的儿童不仅容易患上佝偻病,还可能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呢?这是因为维生素D在人体内具有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只有维生素D充足,肠道中的钙、磷才能被充分吸收,最终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促进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

冬季阳光照射不足,是导致宝宝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很多家长担心宝宝受凉,不敢带宝宝外出晒太阳。其实,只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适当带宝宝外出晒太阳,就能有效预防佝偻病。

除了晒太阳,家长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宝宝佝偻病:

  • 保证宝宝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钙、磷等矿物质。
  • 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维生素D滴剂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来补充。
  • 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佝偻病。

如果您发现宝宝出现多汗、夜惊、烦躁、枕秃等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佝偻病疾病介绍:
佝偻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钙磷代谢异常、骨生成障碍、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生于儿童生长发育期,患儿症状以颅骨软化、方颅、鸡胸、X型腿、O型腿等骨骼改变为主。该病治疗主要是增加维生素D摄入量,若存在明显的X型腿、O型腿等严重骨骼畸形者需手术矫正治疗。本病无法根治,但大部分患者及时治疗后,一般恢复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微量元素的摄入。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孩子都需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元素属于微量元素。目前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包括铁、铜、锌、钴、锰、铬、硒、碘等。这些元素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缺乏,就会导致各种疾病。

    然而,并非所有孩子都需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国家卫计委规定,禁止医疗机构针对儿童开展非诊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这是因为微量元素检测并不能完全反映孩子的健康状况,而且过度检测会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那么,哪些孩子需要检测微量元素呢?以下几类孩子可以考虑进行微量元素检测:

    • 早产儿、多胞胎、低出生体重儿
    • 营养不良、长期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缓慢、食欲下降、皮肤粗糙、脱发、地图舌、皮炎、反复口腔溃疡等患儿
    • 出现乏力、多动、伤口易感染等症状的孩子

    对于这些孩子,检测微量元素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那么,如何正确补充微量元素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钙的最佳来源是奶制品,每天喝500毫升牛奶可以满足人体的钙需求。
    • 晒太阳是补充天然钙的好方法,每天保证1-2个小时的日照时间。
    • 缺锌的孩子要适量吃肉,如动物肝脏、瘦肉、鸡肉、牛肉等。

    总之,家长们在关注孩子健康的同时,也要理性对待微量元素检测,避免过度检测和盲目补钙。

  • 秋季来临,宝宝仍然大量出汗,让家长们忧心忡忡。宝宝多汗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的是疾病的表现。那么,如何区分宝宝的多汗类型,以及如何通过中医方法进行调理呢?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分析宝宝多汗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调理方法。

    一、宝宝多汗的原因

    1. 生理性多汗

    (1)宝宝纯阳之体:中医认为,宝宝属于“纯阳之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相对较多,因此容易出现多汗现象。

    (2)睡眠温度高:家长为了保暖,给宝宝盖得厚厚的,导致睡眠温度过高,宝宝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

    (3)睡前营养过盛:给宝宝进食过多热量高的食物,导致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通过出汗来散热。

    2. 病理性多汗

    (1)自汗和盗汗:宝宝在安静状态下或无故出汗过多,可能是自汗和盗汗的表现,多因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所致。

    (2)潜在疾病因素:如婴儿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宝宝多汗。

    二、中医调理方法

    1. 气虚型

    症状:遍身出汗,面色萎黄,胃口不好,经常感冒,消瘦,精神不隹。

    调理方法:常用补气敛汗的中药,如炙黄芪、太子参、防风、煅牡蛎、山药、麻黄根、炒白术等。

    2. 阴虚型

    症状:夜间盗汗,低热,手足心热,午后面颊潮红,口渴,睡眠不好,大便干结,舌质红。

    调理方法:常用养阴敛汗的中药,如生地、沙参、鳖甲、五味子、碧桃干、浮小麦等。

    3. 营卫不和型

    症状:白天多汗,手足不温,易感昌,或有低热,舌苔薄白。

    调理方法:常用调和营卫的方法,如桂枝、炒白芍、煅龙骨、糯稻根、炙黄芪、炙甘草等。

    4. 局部多汗

    症状:手足多汗,影响学习。

    调理方法:可用五倍子、明矾煎汤外洗。

    三、日常保养

    1. 注意室内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2. 睡前不要进食过多热量高的食物。

    3. 经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4. 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

    5. 避免辛辣及煎炒食品。

  • 宝宝前额突出,这一现象可能让家长们感到担忧。事实上,宝宝前额突出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维生素D缺乏、遗传代谢异常或染色体病变等。

    首先,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宝宝前额突出的常见原因之一。维生素D对于骨骼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进而引发颅骨改变和前额突出。佝偻病多见于6至8个月大的宝宝,除了前额突出,还可能伴有枕秃、方颅、肋骨外翻、鸡胸、O型或X型腿等症状。

    针对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治疗和预防:

    1.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宝宝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2. 及时添加富含钙、磷等营养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坚果等。

    3.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4. 注意宝宝的日常护理,避免久坐、久站,防止骨骼变形。

    除了维生素D缺乏,遗传代谢异常或染色体病变也可能导致宝宝前额突出。如果宝宝存在特殊面容、前额突出、皮肤白皙、身材矮小等症状,同时伴有智力低下,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此外,宝宝头部的外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家族中存在额头较突出的成员,宝宝也可能遗传此种基因。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宝宝的发育状态良好,前额突出并不是异常情况,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头部的外形超过正常范围时,要高度警惕颅内积水、脑内肿瘤等问题。如脑囊肿、胶质瘤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宝宝反复呕吐、发育迟缓等症状。

    总之,宝宝前额突出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家长要关注宝宝的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医生帮助。

  •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阶段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过程,但也伴随着一些生理现象,其中之一便是新生儿惊跳。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缓解新生儿惊跳的方法,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1. **新生儿惊跳的原因及表现**

    新生儿惊跳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表现为宝宝突然身体抖动、双臂伸展、双腿弯曲等。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中枢神经细胞相对兴奋,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惊跳。通常,这种惊跳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但可能会让家长感到担忧。

    2. **缓解新生儿惊跳的方法**

    为了缓解新生儿惊跳,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坚持按摩**:通过给宝宝进行轻柔的按摩,可以缓解宝宝的身体紧张,帮助其放松,从而减少惊跳的发生。

    2. **适度包裹**:用柔软的被子包裹宝宝,可以限制宝宝肢体的运动,减少惊跳的发生。

    3. **帮助宝宝锻炼**:通过适当的锻炼,如伸展宝宝的四肢,可以促进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减少惊跳的发生。

    4.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为宝宝提供一个安静、柔软、黑暗、低噪音的睡眠环境,有助于宝宝放松,减少惊跳。

    5. **补充维生素D**:如果宝宝经常惊跳并伴有易怒、出汗等症状,可能是佝偻病引起的。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控制病情。

    3. **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包裹**:虽然适度包裹可以减少惊跳,但过度包裹会影响宝宝的正常运动和发育。

    2. **注意观察宝宝**:如果宝宝惊跳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

    3. **保持耐心**: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帮助宝宝度过这个阶段。

  • 宝宝的大脑发育是每个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外,营养摄入对宝宝的大脑发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有助于宝宝大脑发育的食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鸡蛋

    鸡蛋富含卵磷脂,这种物质能够促进大脑中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提高宝宝的记忆力和接受能力。每天早餐给宝宝准备1-2个鸡蛋,不仅可以强身健脑,还能让宝宝在学习中保持精力充沛。

    制作方法: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量温开水、食盐,与虾皮拌匀,放入锅中蒸熟即可。

    适用年龄:12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适量补充鸡蛋,有助于壮筋骨,增加钙、磷及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2. 豆制品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它们是脑细胞生长和修补的基本成分。大豆中还含有1.64%的卵磷脂、铁及维生素等,适当摄入可以增强和改善宝宝的记忆力。

    制作方法:豆腐可以烫过或在鱼汤中煮煮,碾碎后喂宝宝食用。

    3. 小米

    小米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等营养,被称为健脑主食。

    推荐食谱:小米粥

    小米可以单独熬粥,也可以与大米一起熬粥。熬粥时,清水沸开后再入锅,用强火煮沸;漂起米油时,改为文火慢熬,待到米油增多加厚成脂、米粒开花,粥就熬好了。

    4. 鱼类

    鱼肉富含球蛋白、白蛋白及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及维生素等,适当摄入可以增强和改善宝宝的记忆力。但幼小的宝宝食用时,要注意避免鱼刺卡住喉咙。

    推荐食谱:银鱼炒鸡蛋

    将银鱼择去头、尾、内脏洗净,将鸡蛋磕在碗内,搅拌均匀,加适量的盐。将锅烧热,放油40克烧热,将银鱼推入煸熟,倒入打好的鸡蛋,并用手勺将鱼与鸡蛋炒粘在一起,摊成饼形即成。

    5. 肝肾

    动物的肝脏和肾脏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糖脂质,并含有大量的胆碱和铁。胆碱能改善大脑的记忆,铁质供应充足,红细胞运输氧气,使思路更敏捷。

    推荐食谱:猪肝泥

    将猪肝洗净,横剖开,去掉筋膜和脂肪,放在菜板上,用刀轻轻剁成泥状。将肝泥放入碗内,加入香油、酱油及精盐调匀,上笼蒸20-30分钟即成。

    6. 牛奶

    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质3.5克、钙125毫克。牛奶中的钙有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作用。宝宝每天早饭后喝一杯牛奶,有利于改善认知能力,保证大脑高效地工作。

    7. 葱蒜

    葱蒜中含有“蒜胺”,这种物质对大脑的益处比维生素B还强许多倍。平时让宝宝多吃些葱蒜,可以使脑细胞的生长发育更加活跃。

    制作方法:葱蒜通常用作做菜的辅料,因此,在给宝宝做辅食时,适量加入葱蒜末即可。

    8. 核桃

    核桃仁含40%~50%的不饱和脂肪酸,构成人脑细胞的物质中约有60%是不饱和脂肪酸。

    可以说,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宝宝常吃核桃仁对大脑健康发育很有好处。

    制作方法:核桃在商场或集市上都可以买到,日常给宝宝吃适量的核桃,有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也可把核桃敲碎,放在粥里或者菜里。

  • 儿童的大脑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众多因素中,营养的作用尤为关键。以下是一些有助于儿童大脑健康发育的食物,家长们可以适当给孩子添加到日常饮食中。

    1. 小米:小米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谷物,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被誉为健脑主食。小米中的B族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2. 鸡蛋: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此外,鸡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儿童大脑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 大豆: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脑细胞生长和修复的重要成分。大豆中还含有卵磷脂、铁、锌等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4. 鱼类:鱼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儿童大脑发育和视力保护。建议选择富含DHA的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鲈鱼等。

    5. 虾皮:虾皮中含有丰富的钙质,有助于儿童骨骼和牙齿发育,同时也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适量食用虾皮,可以预防儿童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6. 牛奶: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有助于儿童骨骼和牙齿发育。牛奶中的蛋白质、维生素D和氨基酸等营养素,对儿童大脑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7. 葱蒜:葱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适量食用葱蒜,有助于提高儿童免疫力,促进大脑健康。

    8. 肝脏: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A、维生素B12等营养素,有助于预防贫血、提高免疫力、促进大脑发育。

    9. 核桃:核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此外,核桃还含有维生素E、磷、钙等营养素,有助于儿童大脑健康发育。

    10. 大枣: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P、钙、铁等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儿童免疫力、预防感冒、促进大脑发育。

    11. 黄花菜:黄花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铁、胡萝卜素等营养素,具有安神、降压、利尿等作用。黄花菜被誉为‘健脑菜’,对儿童大脑健康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钙,被誉为‘生命基石’,在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宝宝健康关注度的提高,为宝宝补钙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如何科学地补钙,以及补钙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却是许多父母所困惑的。

    宝宝对钙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在生长发育最快的婴幼儿时期。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缺乏钙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甚至引起佝偻病。那么,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钙呢?0-6个月的婴儿每天需要300毫克,6-12个月需要600毫克,1-3岁需要800毫克,4-10岁需要1000毫克。

    虽然补钙很重要,但补钙的关键在于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而维生素D在食物中含量很少,因此,从小补充维生素D更为重要。宝宝可以通过晒太阳或服用鱼油来补充维生素D。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避免阳光过强;服用鱼油要掌握好量,避免维生素D中毒。

    除了补充维生素D,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补钙要适量,过多补钙反而无益。

    2. 不要服用含磷的钙补充剂,以免导致钙的流失。

    3. 镁会影响钙的吸收,不建议同时补充钙和镁。

    4. 食物要少盐,有利于钙的吸收。

    5. 注意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对钙的吸收的影响。

    宝宝补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父母们细心呵护。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阳光,相信宝宝会健康茁壮地成长。

  • 驼背(rachiokyphos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形态异常,主要由胸椎过度后凸引起。这种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姿势不良、骨骼发育异常、佝偻病等。根据驼背的程度和可逆性,可分为活动性驼背和固定性驼背。

    活动性驼背通常可以通过矫正姿势、加强肌肉锻炼和物理治疗等方法得到改善。固定性驼背则较为严重,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为了帮助家长和患者了解儿童驼背的相关知识,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童严重驼背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儿童严重驼背图片1

    儿童严重驼背图片2

    儿童严重驼背图片3

    除了图片外,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童严重驼背的常见问题:

    1. 儿童严重驼背的原因有哪些?

    2. 儿童严重驼背有哪些症状?

    3. 儿童严重驼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4. 儿童严重驼背需要手术治疗吗?

    5. 如何预防儿童严重驼背?

    对于儿童严重驼背,家长和患者应该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三个月大的婴儿,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佝偻病作为常见的一种儿童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那么,如何判断三个月大的婴儿是否患有佝偻病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床表现:

    1. 易惊跳:婴儿经常出现无原因的惊跳,尤其是在夜间睡眠中。

    2. 易哭闹:婴儿哭闹不止,不易安抚,夜间更为严重。

    3. 睡眠差:婴儿睡眠不安,易醒,醒后难以入睡。

    4. 汗多:婴儿头部出汗较多,尤其是夜间睡眠时。

    5. 毛发稀疏:婴儿头发稀疏,发质较差。

    6. 枕秃:婴儿头部出现枕秃,即头部出现圆形脱发区。

    7. 肋骨外翻:婴儿肋骨向外突出,形成“鸡胸”或“漏斗胸”。

    如果婴儿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以下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1. 血液检查:检测血液中25羟维生素D的含量,判断维生素D缺乏程度。

    2. X线检查:观察骨骼发育情况,判断是否有佝偻病。

    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治疗佝偻病的方法主要包括:

    1. 补充维生素D:口服维生素D,或肌肉注射维生素D。

    2. 补充钙剂:如葡萄糖酸钙,以促进骨骼发育。

    3. 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富含钙、磷的食物摄入。

    4. 微量元素补充:补充锌、铁等微量元素,促进骨骼健康。

    5. 适度户外活动:在阳光下接受紫外线照射,促进维生素D合成。

    预防佝偻病的关键在于做好婴幼儿的保健和护理工作。以下是一些预防佝偻病的建议:

    1. 合理膳食:保证婴幼儿摄入足够的钙、磷等营养素。

    2. 适度户外活动:让婴幼儿在阳光下接受紫外线照射。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佝偻病。

    4. 孕妇注意营养:孕妇应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预防胎儿佝偻病。

    5. 家长关注婴幼儿生长发育: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 小儿盗汗,又称小儿夜间多汗,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夜间入睡后出汗较多,以头部和躯干为主,醒来后出汗停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小儿盗汗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要点。

    一、小儿盗汗的成因

    1.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参与钙、磷的代谢和吸收。儿童时期维生素D缺乏易导致佝偻病,进而引发盗汗。

    2. 睡眠环境:室内温度过高、湿度较大,或睡眠时穿着过多、被褥过厚,都可能导致小儿盗汗。

    3. 精神因素:儿童焦虑、紧张等情绪波动,也可能引起盗汗。

    4.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导致小儿盗汗。

    二、小儿盗汗的症状

    1. 夜间出汗较多,以头部和躯干为主。

    2. 醒后出汗停止。

    3. 部分患儿伴有夜间哭闹、睡眠不安、易惊醒等症状。

    三、小儿盗汗的治疗方法

    1. 补充维生素D:对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盗汗,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2. 调整睡眠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穿着适量,避免过厚被褥。

    3. 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摄入富含钙、磷、锌等矿物质的食物。

    4. 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 针对疾病因素:若怀疑有其他疾病引起的盗汗,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四、小儿盗汗的日常护理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

    2. 睡前适当活动,促进身体散热。

    3. 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

    4. 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汗量明显增多、睡眠不安等,应及时就医。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