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皮肤变黄未必是肝炎有可能是肿瘤

皮肤变黄未必是肝炎有可能是肿瘤
发表人:王涛

  近期,我们接诊了一位77岁的周大爷,他被家人发现皮肤和眼睛突然变黄,家人担心他得了肝炎,急忙带他来医院就诊。经过消化内科医生的详细询问病史和检查,初步诊断为“无痛性黄疸”。经过进一步化验和B超、CT等检查,最终确诊为“胆总管下段癌”。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李惠东教授指出,虽然肝炎是导致黄疸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并非所有黄疸都是肝炎引起的。事实上,在引起黄疸的各种疾病中,肝炎只占1/3的比例。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无痛性黄疸,应高度警惕胆道系统病变,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可能。

  很多人认为,皮肤、眼睛或小便变黄就是肝炎。这与我国是“肝炎大国”的现状有关。然而,在引起黄疸的各种疾病中,肝炎只占1/3的份额。由于大众对肝炎的认识较为深入,因此很多人误以为出现黄疸就是肝炎。

  像周大爷这样的病例,由于无痛性黄疸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80%以上的患者并没有腹部疼痛,很容易被误诊为肝炎或一般的肝病,甚至还会被误诊为传染病。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梗阻性黄疸被视为“准急诊”,如果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很快就会出现肝功能衰竭,甚至因全身衰竭而导致死亡。因此,出现黄疸时一定要迅速到医院检查,以赢得最佳手术时机。

  如果发现中老年人出现无痛性黄疸,应高度警惕肿瘤的可能性,尤其是胰头癌或胆管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旦出现无痛性黄疸,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早就诊,及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时机。

  李惠东教授建议,最简单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抽血检查肝功能和进行肝胆B超检查。黄疸病人可以发现肝功能的胆红素指标明显升高,B超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肝脏或胆道病变,安全可靠,而且价格低廉。如果中老年朋友发现自己眼睛、皮肤或者尿液“变黄”了,最好还是及时找肝胆专科医师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黄疸病疾病介绍:
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SB)增高致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颜色变黄)的现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μmol/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即临床上常说的黄疸。黄疸的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受原发病严重程度影响,预后也会有所不同[1,3]。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满月宝宝黄疸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宝宝如果到了满月,黄疸仍未消退,家长们应该引起重视。这是因为黄疸会导致机体代谢和胆红素功能低下,无法有效排出体内胆红素,长期积累可能导致肝脏负担加重,甚至损伤肝功能。

    要判断满月宝宝黄疸的性质,首先要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多见于母乳性黄疸,只需暂停母乳一段时间即可缓解。而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如EB病毒、肝炎病毒等病毒性感染会导致宝宝黄疸代谢障碍,需要尽早诊断和治疗。

    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代谢酶和红细胞遗传缺陷,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无法代谢。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激素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激素类药物可以提高儿童肝脏酶活性,促进葡萄糖醛酸和胆红素的结合,预防和减少抗原抗体反应,达到治疗黄疸的效果。此外,蓝光治疗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照射蓝光可以分解体内的胆红素,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除了药物治疗,家长还需要注意宝宝的日常护理。少量多次地喂水,防止水分流失。同时,注意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宝宝着凉。

    总之,满月宝宝黄疸问题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一旦发现宝宝黄疸未消退,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新生儿蚕豆病,这种遗传性疾病,常困扰着许多家庭。它主要由于X染色体异常导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全身不适、头晕、发热、贫血和黄疸等。新生儿若是患上蚕豆病,可能会出现头晕、体温过高或食欲不振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黄疸贫血、精神状态不佳、呕吐腹泻、昏迷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这无疑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然而,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新生儿蚕豆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通过及时的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要终身避免接触蚕豆等致敏物质,否则可能会复发。

    治疗新生儿蚕豆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补充液体、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其中,补充液体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补充足够的体液,才能改善身体微循环,促进毒素的排出。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建议提供易于消化和高蛋白的清淡饮食,例如鸡蛋汤、豆腐、面糊等。避免食用太热和太硬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麦。此外,患者还需要避免食用引起溶血的食物,如蚕豆和蚕豆制品,以及接触引起溶血的药物和物品,如樟脑丸等。

    新生儿蚕豆病患者应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如果需要外出活动,需要有专人陪同,以避免摔倒等事故。同时,适当锻炼身体,提高体质,保持温暖,避免感冒。

    新生儿蚕豆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儿科、血液科、免疫科等。患者应该定期到指定的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5-7天消退,不会对婴儿造成严重危害。然而,若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并发症。

    预防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关键在于孕期保健和新生儿期的科学护理。

    1. 孕期保健:

    • 孕妇在孕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 定期进行产检,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 如有家族史或既往史,应咨询医生,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 新生儿期护理:

    •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及时更换尿布,预防皮肤感染。
    • 合理喂养,避免婴儿发生消化不良。
    • 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肤色变化等,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 适当晒太阳,促进胆红素代谢。
    • 遵循医嘱,及时进行蓝光治疗。

    此外,以下措施也有助于预防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 加强孕期营养,提高胎儿肝脏功能。
    • 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婴儿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中。

    总之,通过孕期保健和新生儿期的科学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保障婴儿健康成长。

  •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肝外胆管的恶性肿瘤,其病变部位涵盖了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整个肝外胆管。由于胆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因此了解胆管癌晚期的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胆管癌晚期的主要症状包括:

    1. 黄疸:黄疸是胆管癌晚期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程度逐渐加重。由于胆管癌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引发黄疸。

    2. 腹痛:腹痛是胆管癌晚期的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右上腹部胀痛或不适。疼痛程度可轻可重,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 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是胆管癌晚期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可能与胆红素水平升高有关。患者可能会感到皮肤发痒、干燥,甚至出现抓痕。

    4. 消瘦、乏力:胆管癌晚期患者往往会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这可能与肿瘤消耗、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5. 肝脏肿大、腹水:胆管癌晚期可能引发肝脏肿大、腹水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胆管癌晚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 放疗:放疗可以杀灭癌细胞,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

    2. 化疗:化疗药物可以杀灭癌细胞,但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

    3.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患者,手术切除肿瘤仍然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4.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可以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急性肝损伤,也称为急性肝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食欲不振、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等。

    导致急性肝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寄生虫感染、药物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肝脏功能异常。

    针对急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调脂药物治疗、戒酒、停用损伤肝脏的药物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急性肝损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饮食;饮食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应保持在相应的比例;避免吃辛辣食物,不要暴饮暴食或吃得不均衡。

    如果出现急性肝损伤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避免长期饮酒和滥用药物,以降低急性肝损伤的发生率。

    急性肝损伤患者在选择医院和科室时,应选择具有肝脏疾病诊疗经验的医院和科室,以便获得更专业的治疗。

    总之,了解急性肝损伤的症状、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急性肝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 地中海贫血,俗称地贫,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病。它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使红细胞形态异常,功能受损。地贫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地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同时,合理饮食,摄入富含铁质、叶酸等营养素的食物,有助于缓解贫血症状。

    2. 药物治疗:对于轻中度地贫患者,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常用的药物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等,可以帮助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

    3. 输血治疗:对于重度地贫患者,输血治疗是必要的。输血可以迅速纠正贫血,缓解症状。但长期输血会导致体内铁负荷过重,需要定期进行去铁治疗。

    4.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部分重型地贫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地贫的有效方法。移植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造血功能,摆脱贫血的困扰。

    此外,地贫的预防也非常重要。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了解个体的地贫基因型,提前进行干预,降低地贫的发生率。

    地贫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疾病,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

  •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肝胆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胆汁在胆管内淤积,导致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和巩膜黄染。本文将介绍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饮食保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食疗方

    1. 金钱草败酱茵陈茶: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白糖适量。煎汁1000毫升,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饮。

    2. 黄瓜藤鸡蛋饮: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煎煮黄瓜藤,冲服鸡蛋,每日1次。

    3. 蒲公英粥:鲜蒲公英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煮成稀粥,每日温服2次,连服3-5天。

    4. 利胆茶: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白糖适量。煎汤去渣,加白糖调味,每日3次,每次200毫升,连服15天。

    5. 西瓜酪:红瓤西瓜14克,冻粉1.5克,白糖60克,香蕉油1滴,清水90克。煮化冻粉,凉透凝结成冻,随量食用。

    6. 猪胆绿豆丸:猪苦胆10个,绿豆250克,甘草50克。绿豆装于苦胆中蒸煮,捣烂混合为丸,每日早、中、晚各服1丸,10天为1个疗程。

    7. 乌梅虎杖蜜:乌梅250克,虎杖500克,蜂蜜1000克。煎汁与蜂蜜混合,冷却装瓶,每服1汤匙,饭后开水冲服,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

    二、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饮食建议

    1. 保护消化系统功能:甜菜、杨梅、山药、薏苡仁、萝卜等。

    2. 利胆和抗癌食品:荞麦、薏苡仁、猴头菇、豆腐渣、金针菜、海参、无花果、芝麻、沙棘等。

    3. 粗粮:玉米、小米、甘薯、燕麦、荞麦等,促进胆汁排泄。

    4.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改善代谢紊乱,减低血脂和血糖。

    三、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饮食禁忌

    1. 限制胆固醇摄入:每日少于300毫克,限制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2. 忌刺激性或产气食品:萝卜、洋葱等,禁烟、酒。

    3. 忌霉变、油煎、烟熏、腌制食物。

    4. 忌坚硬、粘滞不易消化食物。

    5. 忌动物脂肪及油腻食物:肥猪肉、油条等。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据统计,超过80%的宝宝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黄疸症状。当宝宝出现皮肤黄染、眼睛发黄等症状时,家长们通常会感到焦虑和担忧。那么,宝宝患有黄疸怎么办?以下是一些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科普知识,希望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常见问题。

    1. 黄疸的分类与原因

    新生儿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通常发生在出生后2-3天内,宝宝皮肤和眼睛呈现淡黄色,一般在1周内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则是指胆红素水平过高,需要及时治疗。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血型不合溶血、肝脏功能不全、感染等。

    2. 黄疸的治疗方法

    针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对于血型不合溶血引起的黄疸,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此外,白蛋白可以结合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促进胆红素转运,降低胆红素水平。肝酶诱导剂如鲁米娜等,可以降低胆红素的生成,促进胆红素代谢。

    (2)物理治疗:光疗法是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简称光疗。通过照射特定波长的光线,可以分解胆红素,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光疗设备包括光疗箱、光疗灯、LED灯和光疗毯等。

    (3)其他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宝宝,可能需要采用换血疗法。换血疗法可以减少血液中大量的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改善贫血、缺氧,预防心力衰竭。

    3. 日常护理与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护理,严格遵守医嘱,定期配合医生进行光疗、换血、药物等治疗。

    (2)密切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副作用,要及时就医。

    (3)在饮食方面,要讲究卫生,避免不洁食物,注意饮食节制,勿过多食用辛辣、肥腻食物,应戒烟忌酒。

    4. 就诊建议

    当宝宝出现黄疸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儿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在就诊过程中,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提供宝宝的详细病史和临床表现,以便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5. 科室介绍

    新生儿黄疸的诊治主要在儿科进行。儿科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胆红素测定等,以明确诊断。此外,儿科还设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为病情较重的宝宝提供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了解其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以下列举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11种常见表现:

    1. 腹痛:腹痛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约95%的病人会出现。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呈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伴有阵发加剧,可因进食而增强。疼痛可波及脐周或全腹,常向左肩或两侧腰背部放射。

    2. 恶心呕吐:约2/3的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内容为食物、胆汁。晚期由于麻痹性肠梗阻引起,呕吐物为粪样。

    3. 腹胀:腹胀在重型病例中较为常见,由于腹腔内渗出液的刺激和腹膜后出血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致肠道积气积液引起腹胀。

    4. 黄疸:约20%的患者于病后1~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其原因可能为胆管结石并存,引起胆管阻塞,或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下端或肝功受损出现黄疸,黄疸越重,提示病情越重,预后不佳。

    5. 发热:多为中度热,38°~39℃之间,一般3~5天后逐渐下降。但重型者则可持续多日不降,提示胰腺感染或脓肿形成,并出现中毒症状,严重者可体温不升。合并胆管炎时可有寒战、高热。

    6. 手足抽搐:为血钙降低所致。系进入腹腔的脂肪酶作用,使大网膜、腹膜上的脂肪组织被消化,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者与钙结合为不溶性的脂肪酸钙,因而血清钙下降,如血清钙<1.98mmol/L(8mg%),则提示病情严重,预后差。

    7. 休克:多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由于腹腔、腹膜后大量渗液出血,肠麻痹肠腔内积液,呕吐致体液丧失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另外吸收大量蛋白质分解产物,导致中毒性休克的发生。主要表现烦躁、冷汗、口渴,四肢厥冷,脉细,呼吸浅快、血压下降,尿少。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谵妄、昏迷、脉快、血压测不到,无尿、BUN>100mg%、肾功衰竭等。

    8. 急性呼吸衰竭: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进行性呼吸窘迫,过度换气,紫绀,焦急,出汗等,常规氧疗法不能使之缓解。

    9. 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者23%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80%。其发生原因与低血容量、休克和胰激肽的作用有关。胰酶引起血凝异常,出现高凝状态,产生微循环障碍,导致肾缺血缺氧。

    10. 循环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可引起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后者可酷似心肌梗塞。

    11. 胰性脑病:发生率约5.9%-11.9%,表现为神经精神异常,定向力缺乏,精神混乱,伴有幻想,幻觉,躁狂状态等。常为一过性,可完全恢复正常,也可遗留精神异常。

  • 肝内胆管结石,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了解肝内胆管结石的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一、什么是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发生在肝内胆管内的结石,它是胆石症的一种类型。肝内胆管结石的成因复杂,可能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寄生虫、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二、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

    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 上腹部疼痛
    • 恶心、呕吐
    • 发热、黄疸
    • 体重下降

    三、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四、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解痉、止痛、利胆等。
    • 手术治疗:包括胆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等。
    • 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胆管取石术、内镜下胆道支架植入术等。

    五、肝内胆管结石的预防

    为了预防肝内胆管结石,我们应该: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胆道疾病。

    总之,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解肝内胆管结石的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