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公众对血管疾病的认知,预防和早期发现,第五届中国(广州)血管病论坛将于2011年9月16日至18日在花城广州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和中华高血压杂志协办。
论坛将汇聚国内外血管病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早期检测、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会议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 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策略
2.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检测方法
3. 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4. 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5. 血管疾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论坛将提供丰富的学术交流和互动环节,包括专题讲座、研讨会、病例讨论等。同时,还将设立青年医师博士论坛,为青年医师提供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
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提高公众对血管疾病的认识,推动我国血管疾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律失常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备受关注。研究表明,降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心律失常的特性。
一项由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卡尔加里大学主持的研究发现,在应用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颤(VF)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接受降脂药物治疗的病人,其VT/VF复发和死亡的风险明显降低。
研究发现,与未接受降脂治疗的病人相比,接受降脂治疗的病人VT/VF复发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危险比为0.40)。此外,在更大型的研究中,降脂治疗与所有原因死亡率(0.36)和心脏死亡率(0.39)的相对危险度下降有关。
专家表示,降脂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通过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缺血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实现的。此外,降脂药物也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这表明,降脂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具有多重作用,不仅可以降低血脂,还可以预防心律失常,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治疗价值。
因此,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合理使用降脂药物,也是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
高血压患者若饮用白酒或啤酒,会显著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酒精摄入会加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此外,酒精还会降低患者对降压药物的反应性,影响药物效果。长期酗酒更可能诱发酒精性心肌病和肝功能损伤,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患者应重视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遵循医生指导,定期测量血压,按时服药,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在饮食上,应控制钠盐摄入,选择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同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
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饮用白酒和啤酒等酒精饮料,以免加重病情。若需饮酒,应选择低酒精饮品,且饮用量要严格控制。此外,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病情稳定。
高血压患者应重视以下事项: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身健康状况,遵循医生建议,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以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保障身体健康。
脑中风、眼中风是我们熟知的疾病,但实际上,中风也可能发生在肠道,这就是所谓的“肠中风”,在医学上称为肠系膜动脉阻塞。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问题日益严重,腹腔内的动脉血管也会受到影响。其中,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是供给肠道血液的主要血管。当这两根血管发生硬化并形成血栓时,就会导致肠道血液供应不足,引发肠坏死、出血等严重后果。
肠中风的主要症状包括剧烈腹痛、便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消瘦等。与脑中风和眼中风类似,肠中风的治疗也强调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突发性剧烈腹痛和血便,应立即就医。
预防肠中风的关键在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等。同时,提高对肠中风的认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除了药物治疗外,肠中风的治疗还可能包括手术治疗,如切除坏死肠段等。因此,了解肠中风的相关知识,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肾动脉闭塞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本文将详细介绍肾动脉闭塞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肾动脉闭塞的原因
1.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肾动脉闭塞最常见的原因,通常发生在主动脉-肾动脉开口和近1/3的肾动脉。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会逐渐出现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最终引发肾动脉闭塞。
2. 纤维肌发育不良:纤维肌发育不良约占症状性肾动脉阻塞性疾病的1/3,主要累及肾动脉远端及其分支,通常为单侧。该疾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3. 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大动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肾动脉等。该疾病会导致血管壁炎症,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
4. 肾血管损伤:肾血管损伤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锐器刺伤、钝器伤、手术或侵入性检查等。损伤会导致血管破裂或狭窄,引发肾动脉闭塞。
二、肾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
肾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无症状、单侧腹痛、腰痛、持续性肋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三、肾动脉闭塞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可改善肾小球高压、高灌注、高滤过的状态,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保护肾脏功能。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肾动脉闭塞的重要手段。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肾成形术、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等。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者。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肾主动脉旁路术、血管移植术等。
四、肾动脉闭塞的预防措施
1. 积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发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2. 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等。
3. 避免创伤,尤其是在腰部和腹部等区域。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脑卒中,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已成为百姓第一位死亡原因,并位居全球之首。据统计,每年约有175万人患有缺血性脑卒中,其中近一半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这种狭窄不仅使卒中更加严重,还显著提高了卒中再发的风险。
一项由天坛医院牵头的大型、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揭示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及预后。研究纳入了22家医疗机构、2864名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结果显示,46.6%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颅内外同时存在病变的患者占9%,单纯颈动脉狭窄患者占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介绍,研究显示,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与单纯缺血性卒中患者相比,卒中更为严重,且住院时间更长。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显著增加了卒中再发的风险。对于无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一年后卒中再发比例为3.27%;狭窄程度为50%~69%、70%~99%的患者,一年后卒中再发风险分别为3.82%和5.16%;对于颅内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一年后卒中再发风险高达7.27%。
王拥军教授强调,单纯的颅内动脉硬化狭窄并不会引起脑卒中的复发增加。而一旦叠加其他独立危险因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发生卒中复发的几率将大大增加。例如,对于颅内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合并1个危险因素,年复发率为2.87%;合并两个危险因素,几率增为10.54%;合并3个危险因素,年复发率增加至19.05%。这提示我们,在治疗颅内动脉硬化时,单纯使用支架或其他方式来解除狭窄对脑卒中二级预防是无效的,只有同时控制危险因素才有效。
目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也未引起公众及医务人员足够重视。尽管多数患者已普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他汀类药物等,但罹患严重颅内动脉狭窄且合并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卒中年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加强危险因素预防仍是未来我国脑卒中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风险,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血压、血糖等。同时,对于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以降低卒中复发的风险。
天坛医院的研究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提高我国脑卒中的诊疗水平。
动脉粥样硬化,这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往往悄无声息地侵害着我们的健康。它主要是由于血管内壁的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流通。
那么,动脉粥样硬化有哪些症状呢?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心悸、头晕头痛、四肢发麻、记忆力下降等。这些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如果动脉粥样硬化仍处于发病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是,有些敏感的患者或病情进一步发展时,会出现胸闷、心悸、头痛、头晕、四肢酸痛、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因部位而异。例如,如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狭窄甚至闭塞,影响心肌供血,就会发生心绞痛。如果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就会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大面积心肌坏死,导致心肌梗死。这时,心律不齐和心力衰竭也会出现。
脑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栓子脱落,可能导致脑梗死。此时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偏瘫、失语等症状。患脑动脉粥样硬化后,剧烈运动或过于兴奋使血压明显升高,可能导致动脉破裂出血,导致脑出血。此时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偏瘫、失语、智力下降等表现,也可能导致死亡。
肾动脉粥样硬化并不常见。发病后,常因动脉狭窄而出现顽固性高血压,并伴有躯体疼痛、少尿、发热等不适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40岁以上的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更容易得这种病。病情严重时还会有一定的死亡风险,所以发现异常表现要及时治疗。
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也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措施。
如果您有胸闷、心悸、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症状,请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突然后背心疼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突然后背疼痛的常见原因:
1.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冠心病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后背疼痛。
2. 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疼痛感。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后背。心绞痛可能由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
3. 肌肉劳损: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肌肉可能导致肌肉劳损,引起后背疼痛。常见于办公室工作人员、运动员等。
4.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后背疼痛,甚至放射至腿部。
5.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可能导致腰部疼痛,并放射至后背。常见症状包括腰痛、尿频、尿急等。
针对突然后背疼痛,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
2. 注意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 加强腰背肌肉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4. 如有疼痛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血压脉压差,指的是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情况下,脉压差在30-40mmHg之间。脉压差过大,可能意味着血管弹性下降,心脏负担加重。
导致脉压差增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
1. 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内壁会逐渐沉积脂质,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脉压差增大。
2.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会导致心脏舒张期血液反流,使得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
3. 老年人血管硬化: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逐渐硬化,血管弹性下降,脉压差增大。
4. 心脏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等心脏病,也会导致脉压差增大。
5.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脉压差增大。
针对脉压差增大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
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预防血栓形成。
2. 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
3. 抗高血压药物:如钙拮抗剂等,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4. 生活方式调整: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除了遗传、年龄等因素外,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其中,味精作为常见的调味品,其过量摄入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能够增强食品的鲜味。然而,谷氨酸钠在体内会被转化为谷氨酸,而过量的谷氨酸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限制味精的摄入量。
除了味精,高盐饮食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过多的钠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选择低盐的食品。
除了饮食,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血压;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情绪波动,也有助于控制血压。
在治疗方面,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复查血压。同时,患者还应该了解自己的病情,掌握正确的测量血压方法,及时发现血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高血压患者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腿部动脉硬化,又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该疾病主要发生在股动脉、腘动脉、胫动脉等下肢血管,若狭窄程度较轻,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
早期腿部动脉硬化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皮肤苍白等。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即行走一段距离后,患肢出现酸痛,休息后症状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
针对腿部动脉硬化的治疗,首先应从生活方式入手,如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可服用降血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此外,还可通过控制血糖、血压等手段,综合治疗腿部动脉硬化。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对于腿部动脉硬化患者,建议到正规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或血管外科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