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碘过多和碘过少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

碘过多和碘过少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
发表人:陈振宙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介绍: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物效应缺陷,所导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从而导致各种精神障碍的产生,可能与甲亢的治疗、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炎症、药物、遗传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记忆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易遗忘、注意力不集中等)、智力障碍(如反应迟钝、言语缓慢、思维贫乏等)、幻觉妄想(如幻视、幻听、妄想等)、狂躁抑郁(如易怒、心情低落等)、情感障碍(如紧张、恐惧、悲观失望等)、躯体症状(如乏力、嗜睡、饮食下降甚至拒食等)、行为障碍(如冲动伤人、大喊大叫、发呆等)、意识障碍(如意识朦胧、意识清晰度下降,昏迷等)。一般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女性突然发胖可能是暴饮暴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原因。1.暴饮暴食:有些女性最近可能有暴饮暴食的行为,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过多的营养素在体内堆积,平时活动量又少,会使身体突然发胖。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尽量做到少食多餐去补充营养,选择低脂、低糖、低热量的食物。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影响身体对脂肪分解和利用能力,脂肪无法有效分解利用会堆积在体内,有突然发胖的表现。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黏液性水肿,水钠潴留导致体重增加,身体会突然发胖。平时要控制饮食、运动锻炼,遵医嘱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疾病。女性突然发胖的原因比较多,除了以上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皮质醇增多症等原因,察觉体重变化存在异常,要及时就医治疗。

  • 总是嗜睡、疲乏、记忆力减退,很多人可能是因为太累了,工作压力太大了,所以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并不引以为然。然而这时候我们也应该对查查甲状腺,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提起警惕。

     

    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什么?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导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老年甲减比甲亢多见,且女性多于男性。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甲减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可长达十余年之久才出现明显症状,典型表现如下:

     

    低基础代谢率综合征

     

    嗜睡、疲乏、记忆力减退,畏寒、出汗、体温低于正常。

     

    黏液性水肿面容

     

    表情淡漠、面颊和眼睑水肿、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干燥、增厚、非凹陷性水肿,毛发脱落,手脚掌呈萎黄色。

     

    心血管系统

     

    心动过缓、血压低、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可并发冠心病。

     

    消化系统

     

    厌食、腹胀、便秘,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诱发因素

     

    甲减绝大多数是由于甲状腺病变或损伤导致甲状腺分泌不足所致。老年人甲减多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引起,也可能是甲亢治疗的后果。成年人甲亢放射性治疗、手术治疗和服用含碘药物均可导致甲减的发生。另外,恶性肿瘤的颈部放疗也可导致甲减的发生。

     

    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药物治疗

     

    甲减可影响全身各系统,其主要替代治疗药物是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的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和个体差异。

     

    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饮食注意

     

    ①供给足够的蛋白质,注意选择生物价值高的蛋白质,如瘦肉、乳类、豆制品等;

     

    ②因碘摄入过多引起的甲减患者要适当限制碘的摄入;

     

    ③限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④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⑤禁忌食用易导致甲状腺肿的食物,如卷心菜、白菜、萝卜、大豆、花生、核桃等。

     

    六、老年人更容易成为甲减患者

     

     

     

    在许多情况下,老年甲减患者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表现不典型,如抑郁、运动失调、声音嘶哑、皮肤干燥或脱发等,因此对有可疑甲减症状者要常规测定促甲状腺激素。

     

    给老人安排一个安静及安全的居住环境,多陪伴老人,使老人感到温暖,减少恐惧和怀疑。便秘的老人要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适当按摩腹部,每日进行适量运动。体温过低的老人冬天外出时要戴手套、穿棉鞋,用热水袋保暖时防止烫伤。皮肤干燥的患者可以使用具有滋润作用的护肤品。

     

    此外,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的食物;适当增加锻炼,提高免疫力。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用药注意事项包括按剂量服用、不随意停药、服药时间、间隔时间等。

    • 按剂量服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一般要补充左甲状腺素,药物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个体差异。比如老年人、伴有冠状动脉疾病者、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起始用量要少并逐渐增加剂量。服用过量引起副作用时就医调整剂量。
    • 不随意停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一般需要终身用药,服药期间不宜随意停止,特别是症状缓解时不宜私下停药,尽量避免漏服。
    • 服药时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服药时间尽量固定,左甲状腺素可以每天空腹服用,服药后 1 小时再进食。感觉不方便可以选择睡前或早餐前 30 分钟服药。
    • 间隔时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在服用左甲状腺素期间,有些药物或食物可能会影响其吸收,比如铁补充剂、氢氧化铝、大量豆制品、高纤维饮食等,两者食用时间尽量间隔 4 小时以上。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要遵医嘱用药,用药的具体注意事项也可以咨询医生去进行了解。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症状表现为怕冷、乏力、甲状腺增大等,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确诊后需合理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于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异常,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怕冷、乏力、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甲状腺肿大、肌肉疼痛,皮肤干燥、粗糙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长期不进行治疗,病变持续加重,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睡眠呼吸暂停、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等。

    确诊以后需合理用药进行治疗,如左甲状腺素钠,缓解临床症状,防止病变持续加重。在治疗期间要遵医嘱用药,并合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不要饮酒。

  • 受到耳濡目染的广告的影响,很多人都知道益生菌能够改善胃肠道的健康,从而提高免疫力,起到对身体有益的作用。但是益生菌的服用过程中有些药物是不能同时服用的,不然疗程就会大大降低。有哪些药物呢?

     

     

    服用益生菌的同时不能服用哪些药物?

     

    (1)抗生素

     

    抗生素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类药物,比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甲硝唑等等。抗菌药物主要的作用就是对细菌的生长发育起到抑制的作用,甚至能够杀灭细菌。而益生菌就是活的细菌,如果跟抗生素同时服用,会跟其他有害菌一样受到抗生素的作用影响,那么益生菌就白吃了。所以最好在服用抗生素2小时候后再服用益生菌。

     

    (2)铋剂等胃黏膜保护剂

     

    铋剂是一种用于保护胃黏膜的制剂剂,它主要是通过酸性环境下产生沉淀,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胃肠道黏膜表面进行黏膜愈合,促进溃疡的再生。同时通过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增加黏蛋白分泌等作用保护胃黏膜,它也能对幽门螺杆菌起到杀菌的作用以同时不宜和益生菌服用,会影响到益生菌的效果。

     

    (3)酊剂如颠茄酊、橙皮酊类中药胃药

     

    因为酊剂是一种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媒制成的一种中药制剂,含有的酒精浓度较高。而酒精我们知道有一定程度的杀菌的功效,如果同时服用颠茄酊、橙皮酊类中药胃药和益生菌,会导致益生菌的活菌被酒精杀死,疗效减弱。

     

     

    总结

     

    虽然肠道微生物在胃肠道健康和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益生菌也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式。但是我们不推荐健康成人或者儿童每天服用益生菌来预防疾病,益生菌也不能包治百病[1]。

     

    只是在一些疾病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益生菌服用,而且服用益生菌的同时不建议服用抗生素、铋剂、酊剂等可能影响益生菌效果的药物,如果服用可以间隔2小时之后服用。

     

    参考文献
    [1] Su GL, Ko CW, Bercik P, et al. AG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Role of Probiotics in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un 9]. Gastroenterology. 2020;S0016-5085(20)34729-6.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今天在网上无意之间看到一个问答,题目是血脂高在腿上会有什么表现,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伪命题,为什么这样说呢?

     


    1.为什么说依靠腿上的表现判断血脂是否偏高不靠谱呢?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高脂血症,但是他们大多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的,特别是在早期,很多人被查出高脂血症也是因为体检。在临床上诊断高脂血症并不是依靠临床表现,而是看抽血检查。如果一个人因为血脂偏高而在腿上有明显的症状,那必然是血脂使得下肢血管发生了病变,但是如果要达到这种程度,那在别的地方肯定也早已经有了提示。


    在之前血脂高的时候,被称之为高脂血症,但是后来发现这个称呼不太严谨。在人体内血脂主要有几大类型,即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前4个升高对人体是不利的。但是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对人是有好处的,因为这种血脂可以清理血管垃圾、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如果它的数值低于1mmol/L那就是对人不利的。


    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以认为是高脂血症,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高密度脂蛋白是下降的,再用“高脂血症”这个词语就不能诠释血脂异常了。所以现在对于血脂有问题的情况,更多地是称之为“血脂异常”。


    临床上诊断血脂异常主要就是靠空腹抽血检查,一般认为如果总胆固醇大于等于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mmol/L,甘油三酯≥2.3mmol/L,高密度脂蛋白<1mmol/L就可以考虑血脂异常的诊断。

     


    2.血脂偏高太久也会在腿上有症状:


    大家可能之前都听过动脉粥样硬化这个必须吧,这个病变的基础就是动脉损伤+血脂偏高。引起动脉损伤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人体内有很多的血管,这些血管是分布全身的,既然分布这么广,那就很难避免有分叉、拐弯。当血液流动的时候,经过这些分叉和拐弯的地方,就会产生剪切力和冲击力,这可能会损伤血管。


    另外,别的还有很多因素也会损伤血管,比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喝酒等。血管损伤以后,就会有血脂沉积在血管上面,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动脉粥样硬化就如同水壶内壁附着的水垢。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会变得相对狭窄,只不过在早期的时候这些血管还能提供相对充足的血液。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血管就会变得越来狭窄,这个时候血管的供血能力下降,可造成相应部位的缺血缺氧。腿部缺血缺氧以后,就会出现局部的发凉、麻木、疼痛等症状。


    3.如何降低血脂呢?


    这个话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但是里面确实有一些值得说道的东西。大多数人都知道控制血脂只需要做到清淡饮食、坚持运动、控制摄入的热量,长期坚持下来血脂必然能控制好,这种方式固然正确,但是现实中存在着部分朋友明明有比较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身材,但是血脂依然超标。这个其实是和血脂高来源有很大的关系,血脂的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人体自身合成和食物中摄取,前者是血脂的最主要来源。


    对于那些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都控制不好血脂的朋友来说,可以口服降血脂药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脂血症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衰老性疾病。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看着是水嫩水嫩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含水量是下降的,而体内脂肪的含量相对来说是增加的,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实血脂也有升高的趋势。


    虽然血脂最主要的来源是自身合成,但是也不能因此忽略了食物中摄取的脂肪。我们每天都需要吃很多饭,如果吃的太油腻,那血脂也会升高的。


    要想控制好血脂,体重的管理也很重要。人胖了以后,就容易出现血脂的代谢异常,所以减肥就很有必要。但是减肥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很多人虽然也尝试减肥,但是多以失败告终。如果自觉性不够,可以去专门的减肥机构,这些减肥机构的减肥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科学的。

  • 血脂升高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最近几年,高血脂也越来越被大众了解,成为困扰很多中老年人的问题之一。而且随着饮食习惯的变迁,高血脂也有了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三十不到的年轻人身上也纷纷出现了高血脂的“信号”。

      


    高血脂也是“三高”中的一个,但大多数人却只了解高血糖的危害性,以为高血脂只是小问题。血脂升高,很有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为本来畅通无阻的血管中,一旦囤积了大量垃圾,形成堵塞之后,就会引起血管类疾病,导致各个部位缺氧、缺血。

     

    血脂升高,身体会反复“提醒”,希望你身上没有3种“异象”

     

    头晕犯困

     

    很多朋友经常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尤其是老年人,但他们却不在意,因为上了年纪之后,身上会多出各种各样的“毛病”,他们也没有精力一一追究,而且这些症状也不会长时间持续下去,对生活的影响不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头晕、犯困的情况会越来越频繁发生,疼痛感也越来越明显,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血脂升高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乏力、困倦、头晕的症状,希望你别不当回事。

     

    心悸、胸闷

     

    血脂升高所引起的变化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因为血管遍布全身,而心脏既是血液循环开始的地方,也是血管堵塞受到影响最大的地方。很多朋友都习惯了心肌缺血所引起的胸闷症状,但你知道吗?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最后可能会诱发心脏病。

      
    对于很多人来说,心脏病就像是“死神的召唤”,一旦被心脏病缠上,就相当于把性命交到饿了死神的手里。所以大家对心脏病还是有所畏惧的,为了心脏健康,希望大家不要拿身体开玩笑,一旦出现心悸、胸闷的症状,就要及时就医检查。

     

     

    小腿麻木抽筋

     

    血脂升高除了会影响大脑和心脏的供血以外,也会影响肢体末梢也就是腿脚部位的血液循环,小腿本来就是血流速度最慢的部位,一旦血脂上升,血流不畅,小腿缺血的症状也会随之而来,腿部会出现麻木、抽筋、无力的症状。

      
    不论是久坐的上班族,还是体重偏胖的中年人,亦或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都不要轻易把这种现象归结于缺钙,要及时检查身体,看看血脂是否已经超过“安全线”。

     

    血脂偏高,这两大“恶习”趁早远离

     

    饮食油腻,爱吃甜食

     

    相信很多朋友都离不开美食,各种各样的美食是生活的调味剂,让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但你知道吗?就是这些看似“无害”的美食,正在一步步夺走我们的健康,可能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不良的饮食习惯的危害性的,但长期饮食油腻、嗜甜如命的习惯,最终会导致体内脂肪含量增多,血脂升高,诱发疾病。

      
    缺乏运动,经常熬夜

     

    现代人最大的问题除了熬夜就是缺乏锻炼,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完全没有过质疑,以为自己很健康,其实在我们逃避运动,熬夜玩手机的时候,健康已经和我们渐行渐远了。运动过少会导致体内脂肪囤积,长期熬夜则会影响脂肪的代谢,最终都会升高血脂。

      
    总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调整饮食结构是降低血脂的第一步,而加强锻炼则是第二步,希望你能暂时告别美食,但不是说美食必须一口不吃,摄入量才是关键,希望你能为了健康,先克制食欲。

  • 6月13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了第23周疫情情况,6月5日至11日北京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16969例,死亡5例。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和梅毒。好消息是报告发病数连续两周下降。

     

    这是自4月24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的报告发病数已连续7周居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首位。

     

    从现在诸多的研究数据和流行现状来看,新冠没有季节性。随着人体抗体水平的降低,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每年2-3次感染。

     

    每6个月或会出现一次感染周期

     

    6月7日,《自然》杂志(Nature)刊登了一篇关于新冠的研究。研究指出,每6个月或将出现一次感染周期,而滚动的感染浪潮会带来出现新变种的风险。

     

     

    “不幸的是,这种病毒的一个新现实是我们会反复感染,”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流行病学家阿里·莫克达德(AliMokdad)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病毒会产生一种新的变种,可以与目前的变种竞争,而且更加严重。”

     

    北京大学免疫学家曹云龙和他的团队发现,2022年12月的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和BF.7,诱导产生的抗体对XBB这类变异株能提供约四个月的保护。

     

    曹云龙在《自然》杂志旗下期刊《Nature Portfolio》刊文中介绍说,考虑到当前个体免疫背景的差异,如抗体水平等,这一波感染预计会持续几个月。今后的感染高峰会逐渐变得平缓,但每个周期会拉长。这是我们当前在美国等国家看到的趋势。曹云龙表示,美国民众依然在感染,只不过不再同时感染。“更平缓的感染曲线也能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


    感染人群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胡洋2023年5月刊文介绍,这两天门诊新冠病人仍然较多,各种病例同时出现,有年轻的轻症患者,有症状较重,但肺部未感染的中老年患者,也有进展成白肺的高危人群,三者比例最近发生了变化。

     

    最近轻症患者比例不再上升,中、重度感染的患者开始增多,比例也相应增高。有一部分去了发热门诊,还有一部分人撑着到门诊来看,做个CT发现新冠肺炎已经占了一大部分肺,再发展下去就可能形成白肺了。

     

    这部分病人多以高危人群多见,其中还有一部分人更为特殊,那就是上次感染并导致肺炎的患者,这部分人如果再次感染出现严重后果的概率比一般人大,这主要是因为上一次感染过的患者一般体内都有抗体,这一次不一定会感染,一旦再次阳性说明体内抗体不足,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白肺。

     

    到了6月初,明显新冠感染病例上升趋势没有那么急了,重症患者开始增多,这些病人有的是一感染就很重,有的是撑了几天逐渐加重,最后积在一起来看病,和上次的经验差不多,重症病人增多的时候,大部分该阳的人已经阳过一遍了,病毒流行将走下坡路。

     

    但这一次流行很难像上次一样结束得比较干脆,会持续有一些人被感染,这是由大家的免疫力不同,抗体下降的速度不同决定的。


    专家预判:未来的趋势是“梯次感染”

     

    未来新冠将会呈什么趋势发展?据澎湃新闻报道,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的毒力总体会慢慢减弱。“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病毒不停在变异,致病性和传染性增强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在事实层面,过去三年,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种新的变异病毒广泛传播,但XBB自去年年底出现后,没有再出现大的变异。”

     

    “重复感染应该不会是常态,因为免疫屏障建立起来以后,病毒无法广泛传播。”卢洪洲说。他认为,新冠未来的趋势将是“梯次感染”,“免疫保护期具有个体差异,免疫保护期短的人会先感染,同时期其他的人则不会被感染。例如,100个人中,可能5%的人在感染3-4个月后再感染,10%的在感染5-6个月后再感染,此时之前的5%就不会再被感染了。所以不会形成聚集性病例,未来也不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疫情。”

     

    但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仍要继续。“所谓科技抗疫,就是要研发更加有效、长效的鼻喷疫苗,以及更加有效、长效的抗病毒药物,它们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变异病毒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今后的研发方向是长效、通用的疫苗和药物,无论病毒怎么变,都可以发挥作用。”卢洪洲说。

     

    本文综合自:
    ①2023-06-13北京市卫健委《本周疫情(2023年6月5日至2023年6月11日)》
    ②Ye, Yvaine,China's rolling COVID waves could hit every six months — infecting millions,Nature(IF:43.1) Time:2023-06-07
    ③2023-06-12Nature Portfolio《新冠感染周期每六个月一次?专家研判中国疫情》
    ④2023-06-12呼吸科大夫胡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仍然较多,但感染人群发生变化,这些人该注意了》(胡洋)
    ⑤2023-06-14呼吸科大夫胡洋《国家疾控中心数据验证了我前期关于新冠的描述,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胡洋)
    ⑥2023-06-04澎湃新闻《“二阳”比例上升,新冠重复感染,专家:需第一时间使用抗病毒药物》
  • 45岁的陈女士在一次体检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胃癌,如今已经在普外科接受了胃癌根治手术,术后陈女士特别担心胃癌会复发,所以她过一段时间就会来医院,还总是问医生同一个问题,医生,胃癌不会复发吧?

     

    医生劝陈女士不要那么紧张,癌症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与其每天活在恐惧中,总是担心胃癌会复发,倒不如从现在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便让癌症更远。

     

    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5年登记资料。)

     

    恶性肿瘤(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防控形势严峻。

     

     

    第一,坚持每天走5000-6000步,走路是最佳的运动方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但是走路同样不能过度,任何运动都是如此,有句话叫欲速则不达,很多人每天至少走一万步以上,这样的暴走,很容易损伤膝盖,引起运动性损伤。

     

    第二,坚持饭后半小时走路,吃饱喝足,很多人不是坐着就是躺着,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睡觉,但你不知道的是,这样做不利于消化,建议饭后半小时走走路,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第三,晚上不要熬夜,早睡早起是个好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更有利于增强免疫力,免疫力的增强更有利于预防癌症。

     

     

    第四,晚上不要暴饮暴食,晚上一定要吃少,因为胃的排空时间要6-8个小时,在这个时间里,很多人就去睡觉了,所以吃太多,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更易诱发癌症,也有一些人群,喜欢吃夜宵,夜宵的食物往往是烧烤,油炸食物,这些食物更易诱发癌症。

     

    第五,晚上不要吸烟,香烟里富含多种致癌物,这些致癌物很容易诱发肺癌。

     

    第六,晚上不要酗酒,少量饮酒关系不大,最怕的就是长期酗酒,很多人累了一天了,喜欢晚上喝点酒,但一喝就没有量的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诱发癌症。

  • 常言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类更是如此,我们的身体之所以能够日复一日的正常运行,完全依赖于体内各个器官的健康,而在所有器官中,心脏、肺部、肝脏、肠胃以及肾脏最为重要,它们每一个都有着自己专属的职责,而且还需要密切配合,但凡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麻烦,而在这些主要器官里边,最需要关注的则是胃部,因为它最为脆弱。

     

     

    胃部是我们身体主要的消化器官,我们吃进体内的每一口食物,都需要经过胃部的消化分解,这样才能够转化成营养供给身体各个部位使用,可是这两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而且还养成了各种不良的饮食习惯,自然肠胃也就成了最受罪的器官。

     

    胃部一旦出现问题,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会受到阻碍,这不仅会导致各器官活性降低,还可能引起免疫力下降,所以对于胃炎以及胃溃疡这些胃部问题,钟南山院士给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避免药补,选择食补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两年,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讲究效率,就连缓解身体疾病也是如此,所以也就让越来越多人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感,因为吃药能够快速缓解身体不适,可是对于胃部疾病,吃药并非最佳选择,因为药物基本上都有刺激性,靠吃胃药养胃的同时,也会对胃部造成附加伤害,所以最好选择食物滋补的方式。

     

    其实我们身边能够滋补胃部的食物有很多,像山药、花生以及粗粮都是很好的选择,它们不仅能在胃部表面形成保护膜,而且还可以修复受损的胃部细胞。

     

     

    再者要学会控制心态

     

    在当下的社会,每个人都面对这巨大的压力,而且每天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不顺心的事,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排解方式,就很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而这不仅会加速身体衰老,而且还可能导致各器官活性降低,尤其是胃部。

     

    建议各位平时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生活兴趣,比如烹饪、唱歌或者旅行等等,只有心态好,心情愉快,胃部活性才会更强。


    保证睡眠充足

     

    睡觉是我们身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白天的工作以及生活过程中,身体各器官都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而且还需要胃部不断运行,给个部位提供能量,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胃部就很容易过度疲劳,导致尾部的防御力降低,胃炎以及胃溃疡自然会很容易缠上你。


    众所周知,很多疾病都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比如糖尿病、夜盲症等等,其实胃部疾病有时候也会遗传,所以对于那些有胃病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注意,这类人出现胃部问题的概率比平常人更高,所以平时除了要坚持做好上面这三点以外,还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代谢减慢、能量消耗减少。甲减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破坏、垂体或下丘脑病变、碘缺乏或过量等。

    为了辅助治疗甲减,合理的饮食调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甲减食补建议:

    1. 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对于甲减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通过食用鸡蛋、牛奶、瘦肉、鱼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来满足身体需求。

    2. 适量谷物:谷物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能量。甲减患者可以选择全谷物、燕麦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3. 补碘食物: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减。可以通过食用海带、紫菜、虾皮等富含碘的食物来补充。

    4. 均衡饮食:甲减患者应该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量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精等。

    5. 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改善甲减症状,增强体质。

    除了饮食调理,甲减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遵医嘱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以维持甲状腺激素水平稳定。

    总之,甲减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注重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秋风送爽,食欲大增,体重也随之增长,许多人将这归咎于‘贴秋膘’。然而,你是否知道,短时间内体重迅速增加也可能是甲状腺问题的信号?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就是体重增加。甲减并非老年人的专属,近年来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甲状腺位于颈部,是调节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人体代谢减慢,能量消耗减少,从而导致体重增加。除了体重增加,甲减还可能导致疲劳、便秘、抑郁、记忆减退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甲减症状:

    • 体重迅速增加
    • 疲劳、乏力
    • 便秘
    • 抑郁、情绪低落
    • 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 皮肤干燥、头发稀疏
    • 关节疼痛、肌肉疼痛
    • 面部浮肿

    甲减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液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指标、甲状腺抗体等。一旦确诊为甲减,需要终身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

    为了预防甲减,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甲状腺问题

    总之,‘贴秋膘’并非一定意味着健康,当体重短时间内迅速增加时,我们应该警惕甲状腺问题,及时就医。

  • 甲状腺结节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对人体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缺乏了解,因此在预防和早期发现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将从甲状腺结节对人体的危害、治疗方法、日常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

    一、甲状腺结节对人体的危害

    1. 影响生育及性功能

    甲状腺结节可能导致女性月经不调、停经等症状,男性则可能出现性欲下降、阳痿、早泄等问题,从而影响生育。

    2. 影响日常生活

    甲状腺结节患者常出现情绪波动、易怒、声音高亢等症状,容易与家人产生矛盾,影响家庭和谐。

    3. 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

    甲状腺结节患者常伴有心慌、气促、失眠等症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4.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甲状腺结节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引发相应的症状。

    二、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药物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缓解症状。

    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结节较大、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3. 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

    三、甲状腺结节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饮食上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医院及科室介绍

    我院内分泌科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致力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科室设有先进的检查设备和完善的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 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亢,近年来在女性,尤其是白领女性中发病率显著上升。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呢?

    首先,饮食不均衡是导致甲亢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人普遍存在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习惯,而忽略了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建议女性朋友们在日常饮食中增加餐次,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其次,生活和工作压力也是导致甲亢的重要因素。白领女性往往面临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发甲亢。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放松和减压,对预防甲亢至关重要。

    此外,不良的心态和情绪也会影响甲状腺健康。中医认为,情绪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不良的情绪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发甲亢。因此,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对预防甲亢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以上原因,遗传、环境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甲亢。建议女性朋友们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甲亢。

    针对甲亢的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病情较轻的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

    在日常生活中,甲亢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
    •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 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减慢,出现多种症状,如疲劳、体重增加、情绪低落等。亚临床甲减是甲减的早期阶段,此时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甲状腺功能已经出现异常。那么,亚临床甲减患者应该吃什么食物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禁忌食物。对于亚临床甲减患者来说,以下食物应尽量避免:

    • 酒、海鲜、羊肉、狗肉、辣椒、茶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 含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食品,如方便面、罐头、饮料等。
    • 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其次,我们需要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营养摄入。由于甲减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患者需要增加每日所需热量,以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此外,甲减患者还应注意补充以下营养素:

    • 热量:增加每日热量摄入,如食用高热量食物、增加餐次等。
    • 维生素B群:由于热量摄入增加,维生素B群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可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或服用维生素B群补充剂来补充。
    • 碘:碘是甲状腺激素的成分,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但过量摄入碘会影响抗甲状腺素治疗,因此需要控制碘的摄入量。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甲减患者的饮食建议:

    • 控制碘摄入:成年男性每日碘需求量为120~165微克,成年女性为100~115微克。孕妇需增加10~15微克,哺乳期妇女需增加25微克。海带、海产品、绿叶蔬菜、肉类、蛋类、乳类、五谷类以及添加碘的食盐都含有碘。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公鸡、公鸭、牛肉、羊肉、狗肉、虾、蟹、鲤鱼、胖头鱼(雄鱼)、鲢鱼等。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类、辣椒、花椒、大蒜等。
    • 避免含碘过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鲜等。
    • 避免可能引起甲状腺肿大的食物:如包心菜、香菜、花生、豆子、马铃薯等。

    总之,亚临床甲减患者应遵循合理的饮食原则,避免禁忌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 甲状腺结节钙化是甲状腺结节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了解其成因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甲状腺结节钙化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 结节性质: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都可能发生钙化,但恶性结节(如滤泡状腺癌)的钙化几率更高。

    2. 结节大小:结节越大,发生钙化的可能性越高。

    3. 结节生长速度:生长速度较快的结节更容易发生钙化。

    4. 遗传因素:家族中患有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癌的人群,发生钙化的风险更高。

    5.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环境污染等也可能增加甲状腺结节钙化的风险。

    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结节钙化,患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甲状腺结节,并进行相关检查。

    2.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3. 饮食调理: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4.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治疗甲状腺结节。

    5. 手术治疗:对于恶性结节或良性结节伴有严重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总之,了解甲状腺结节钙化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保护自身健康。

  • 桥本甲状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困扰着许多患者。那么,桥本甲状腺炎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桥本甲状腺炎不属于遗传病。虽然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桥本甲状腺炎并不属于这一类。因此,患有桥本甲状腺炎的女性,不会将这种疾病直接遗传给下一代。

    桥本甲状腺炎的主要症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体重增加、怕冷、便秘等症状。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替代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剂,如左甲状腺素钠片等;替代治疗则是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来改善症状;手术治疗则适用于少数严重病例。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其次,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此外,还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在选择医院和科室时,应尽量选择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内分泌科。专科医院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具有更多经验和优势,而内分泌科则是专门负责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诊疗服务。

    总之,桥本甲状腺炎不会遗传给下一代,患者无需过度担忧。关键是要积极治疗,注意日常保养,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很多人对其了解并不深入。甲状腺结节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潜在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甲状腺结节的风险,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影响生活和工作

    甲状腺结节患者常伴有心慌、气促、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球突出、眼睑闭合不全、复视等眼部病变,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二、生育和性功能受损

    甲状腺结节对生育和性功能也有一定影响。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失调、停经、性欲减退、不易受孕等情况;男性患者则可能出现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甚至导致不育。

    三、运动系统损害

    甲状腺结节还可能导致运动系统受损,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萎缩、轻微震颤、腱反射活跃和反射时间缩短等症状。

    四、心血管疾病风险

    甲状腺激素对心脏有显著影响,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心脏长时间受到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心房颤动、心脏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五、肝脏疾病风险

    甲状腺结节还可能导致肝脏疾病,因为甲状腺氧耗量过大,造成肝脏相对缺氧,甲状腺的分化代谢加速,导致肝糖原增加,各种营养消耗过快,从而引发肝脏疾病。

    总结

    甲状腺结节的风险不容忽视。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出现甲状腺结节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也是预防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手段。

  • 甲状腺疾病,作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方面因素。那么,甲状腺疾病具有遗传性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亢、桥本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其中,桥本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研究表明,桥本氏病患者的直系亲属患病风险较高。

    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对甲状腺疾病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例如,碘摄入过量或不足、辐射暴露等,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等。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摄入;适当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这些都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康复。

    甲状腺疾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监测甲状腺功能。一旦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甲状腺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患者需重视家族史,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疾病风险。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特点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身体代谢减慢,影响健康。

    甲减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激素替代疗法,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来改善症状。常用的药物是甲状腺素钠片,它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激素水平,缓解患者的不适。

    然而,甲减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如果甲减是由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而如果是由垂体功能减退导致的,则可能需要使用促甲状腺激素。

    甲减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剂量。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对甲状腺的刺激。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对甲减的治疗和恢复起到重要作用。患者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碘,因为碘可能会加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甲减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