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友身体越来越瘦是何因,该怎么办?

糖友身体越来越瘦是何因,该怎么办?
发表人:陈泉峰

众所周知,肥胖容易造成胰岛素抵抗,影响血糖控制,引起 2 型糖尿病,而且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现有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是大腹便便,体型肥胖的,于是多数人就形成了这样刻板的印象:胖人容易得糖尿病,潜意识中认为得了糖尿病还是瘦点好。诚然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有效地控制体重对血糖控制有好处,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等代谢指标,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少数轻症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以完全停药。于是“以瘦为健”也成了诸多糖友的追求目标。

诸事皆有两面性,度的把握很重要。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肥胖固然要重视和干预。但是,过度消瘦也未必就是好事,这不这样的事情就让王先生碰上了。

王先生今年 62 岁,退休老师,身材中等,体重指数正常,有 10 余年糖尿病史,血压也偏高,本来一直口服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尚可。他平时比较喜欢运动,今年因疫情影响,出去锻炼的少了,几个月时间体重增加了 10 多斤,血糖控制的也不太好了,听朋友说格列齐特吃的多了会胖,降糖新药达格列净降糖、降压又减肥,看来挺适合他的,于是他就调整了降糖治疗用药,停了格列齐特,改成二甲双胍加达格列净片口服。他本就对自己的血糖很在意,现在疫情基本结束,户外活动也没啥限制了,他为了减重控制血糖就严格控制饮食,又拼命运动锻炼,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体重减下来了,一个多月时间瘦了 20 多斤,老朋友们都说他有点太瘦了,他自己也感到不对劲,体重是减下来了,现在血糖也正常了,有几次还出现过低血糖,可人却没有精神了,总感到疲乏,抵抗力也下降了,一个月感冒不到,感冒 2、3 次,老伴怕他有其他病,催着他去医院看看,做了全面体检,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医生认为他可能饮食控制太严格,运动过量,加上药物因素,体重太低了,建议他增重,适当放宽饮食控制,运动不要太过量。

其实作为糖尿病患者也并非越瘦越好,长期体重偏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疲乏无力、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正确的做法是让肥胖者减肥、让消瘦者增重,最终让病人体重回归正常。那么糖友消瘦的原因都有哪些?消瘦后该如何处理呢?下面笔者就这个话题做一简述,以飨读者。

糖友消瘦的原因都有哪些?

糖尿病本身引起的消瘦

部分新发糖尿病患者是以消瘦为主诉就诊的。葡萄糖是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地吸收利用,机体常常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致使脂肪和蛋白质消耗过多,因此患者会越来越瘦,这在胰岛素绝对缺乏的 1 型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明显。

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时血糖控制不好,特别是血糖过高引起酮症酸中毒时会导致体重减轻。究其原因,一方面血糖过高,超出了肾糖阈(肾脏排泄糖的阈值),糖就从尿中漏了出来,形成糖尿,由于糖的利尿作用,形成多尿,热量和水丢失过多,人就开始逐渐消瘦;另一方面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或胰岛素受体不敏感,器官组织不能很好的利用糖,反而脂肪消耗过多,分解产生热量;或者患者遭受劳累、感染、外伤等应激情况时,人体发生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快,脂肪大量分解的结局之一就是消瘦。

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

糖尿病易合并细菌感染,严重感染可导致蛋白质大量分解,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如果营养跟不上,势必引起患者消瘦,特别是感染结核或者原有的结核复发,会引起明显消瘦;

糖尿病易合并甲状腺疾病,一项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无论甲亢还是甲减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风险约是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的 1.5 倍,糖尿病如果合并甲亢,机体本身处在高代谢状态下会出现消瘦;

糖尿病合并肿瘤的患者,其机体本身处在高消耗或疾病进展状态下,消瘦表现也会更加明显。有统计发现,糖尿病患者中肿瘤发病率可高达 28.35%,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各年龄段最高的 1.16%的发病率;

糖尿病并发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胃轻瘫”或“功能性腹泻”,患者往往有纳差、早饱、腹胀、呕吐、慢性腹泻等症状,长此以往,也会因为食物吸收减少、营养不良而消瘦;

饮食控制过于苛刻

糖尿病固然需要控制饮食,但不能矫枉过正。有些糖尿病患者为追求血糖控制严格达标,不顾自身的身体状况,在饮食控制方面走极端,过于苛刻,天天忍饥挨饿,一日三餐素食,什么都不敢吃,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营养缺乏,因而也导致了身体消瘦。

运动量过大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运动量增加后,没有相应增加进食量,热量消耗明显大于热量摄入,长期以往,导致体重明显下降。

降糖药物的影响。

已知的二甲双胍、SGLT-2 抑制剂(达格列净、卡格列净、恩格列净)、GLP-1 激动剂(比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都有减肥的作用,个别人使用后也会出现消瘦。这类药物对于肥胖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当然非常适合,但对于原本并不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造成患者的体重减轻。

糖尿病患者消瘦的判定标准

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糖友是不是真正“消瘦”。可采取如下方法来判定:一般来说,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 10%以上时,才称为消瘦;体重指数 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小于 18.5 为体重过低,18.5~23.9 为体重正常,24.0~27.9 为超重,大于 28.0 为肥胖。

值得注意的是原来肥胖的患者,体重降至正常不是消瘦。

糖尿病患者消瘦后如何处理?

糖尿病患者出现明显消瘦时,应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查找消瘦的原因,然后做出针对性地处置对策。

积极控制血糖

如果是糖尿病本身的问题,一般是血糖控制欠佳引起的,应积极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或其他胰岛素促泌剂治疗,降低高血糖的同时还可以纠正代谢紊乱、促进合成代谢,有助于恢复体重;对糖尿病酮症患者,及时足量使用胰岛素,大量补液,纠正酸中毒,酮症纠正后体重会逐渐回升。

积极治疗并发症或合并症

进行全面的体检,查找消瘦的原因,如果是由于某些并发症或合并症所致,就要积极治疗这些并发症或合并症(如胃轻瘫、甲亢、感染等等),并发症或合并症控制后身体消瘦的状况可以逐渐得到改善,恢复正常体重。

调整治疗药物

对严重消瘦者可以调整治疗药物,胰岛素、促胰岛素分泌剂(如格列奈类、磺脲类)等有增加体重的副作用,但恰恰对消瘦患者可以起到增重的治疗作用。

平衡膳食

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下调整食谱,适当增加营养,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意思是平衡膳食,控制总热量,而不是饥饿疗法,要规律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但同时更要保证好每天的优质蛋白摄入。优质蛋白包括:鸡蛋,鱼肉,虾肉,瘦肉,牛肉等食物。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也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促进营养素的吸收,并注意饮食结构多元化。

监测好血糖

无论是体型肥胖或是消瘦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也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水平。如果患者发现近期血糖波动比较大、体重也有明显变化,应当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来调整用药,同时配合合理的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让体重及血糖趋于稳定。

监测体重

糖尿病患者需要对自己的体重有所重视,要养成定期监测体重的习惯,可以每周、甚至是每日监测一次。如果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患者应当及时调整饮食或就医。糖尿病患者们可以在家放置一个体脂秤,随时监测自己的体重变化情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消瘦医院推荐专家
消瘦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你被“心律不齐”吓到过吗?

     

     

    一些人做心电图后会被告知有“窦性心律不齐”,于是误以为自己心脏出了问题。

     

    其实,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不属于心脏病,“窦性心律太齐”反倒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关于心跳的种种真相。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 孙宁玲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郭艺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公永太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 李学奇

     

      心跳太齐反而不健康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部“电动机器”,正常人心脏中的电流就来源于一个叫“窦房结”的地方。

     

    窦房结像一个微型发电站,每分钟发出60~100次电脉冲,使心脏规律跳动。

     

    另外,心脏中有两种神经,一种是交感神经,它兴奋后心跳会增快;另一种叫迷走神经,它兴奋后心跳会变慢。健康人的这两种神经一直在交互作用,随时调节心跳快慢,其目的是让心跳频率更好地适应身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变化。

     

     

    例如,我们高兴、急躁、情绪冲动或运动时,身体会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这时交感神经就会更兴奋,心跳增快。当我们安静休息或睡眠时,身体需要血液供应较少,迷走神经变得更兴奋,心跳就会相应减慢。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调节作用,可以受到极细微变化的影响,甚至吸气和呼气时,心跳频率都有差别,所以每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不完全一样,只是我们察觉不到而已。

     

    所谓“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相邻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相差超过了0.12秒,这种差值的增大并不意味着心脏有病变。

     

    反之,如果心跳频率过于恒定,反而提示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系统出了问题,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节心跳快慢,是不健康的表现,同时也意味着这部分人群未来出现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的风险较高。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一种叫“心率变异性检查”的项目,就是用更精密的方法评估心跳是不是“太整齐”了。一旦确诊,应在生活中格外重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以防不良事件发生。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心脏跳动是规律匀齐的,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老年人心率较慢,50次/分也可视为正常。

     

    有种心律不齐需要治疗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心脏跳动是规律匀齐的,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老年人心率较慢,50次/分也可视为正常。

     

    普通青壮年人心率较慢时,常表现为不齐,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但这种现象并非病理状态,无需过分担心。

     

    引起心律不齐表现的疾病之一是传导阻滞,指心脏传导系统出现了损伤、阻断,主要包括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根据严重程度,传导阻滞可分为一度、二度及三度。

     

    ▶如果患有一度传导阻滞但无症状,可不进行相关治疗。

    ▶二度患者要查明病因,比如是有冠心病还是仅为心律失常,同时进行必要干预。

    ▶三度患者常有晕厥表现,病情一般较重,心率多在40次/分以下,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脏骤停,因此要尽早查明病因并及时治疗。

     

     

    有种心律不齐很危险

     

    早搏也是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一般分为房性和室性早搏,患者常感到心慌或是“偷停”。

     

    当常规心电检查发现早搏时,不要过分紧张,应再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早搏总数。如果总数大于5000要及时就诊,明确是心脏疾病还是其他原因造成。

     

    健康人饮用过量咖啡或茶等,也可表现为大量早搏,减少饮用即可恢复。

     

    房性早搏

     

    病理性的房性早搏后续会发展为房速或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会出现绝对的心律不齐和脉搏紊乱。

     

    这部分患者要尤为注意,如不及时恢复窦性心律,长此以往,可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栓子一旦脱落堵塞脑血管则会引起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常与冠脉疾病相关,因为冠脉血管堵塞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早搏形成。

     

    当出现连续几个室性早搏时,要格外警惕,因为这很容易诱发室速或室颤。

     

    室颤是最危险的一类心律失常,此时心脏丧失了正常的射血能力,几分钟内就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有些室颤可迅速发展为心脏骤停,患者往往来不及到医院就诊就已出现严重后果。

     

    这样的心跳最长寿

     

    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都是正常的,在专家眼里,有个最长寿的心率。

     

    60次/分钟最长寿

     

    台湾卫生研究院名誉研究员、中国医药大学教授温启邦,研究了近200万份体检资料发现:

     

    除去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健康人平躺5分钟后的心跳应在60次/分钟左右。

     

    • 超过70次/分钟属于偏快,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就可能减少4个月。
    • 心跳70~89次/分钟的人,平均减寿3年6个月。
    • 90~99次/分钟,减寿8年。
    • 超过100次/分钟,可能会缩短13年寿命。

     

    这项研究首度证实,心率快是造成寿命缩短的重要因素,这一规律在动物界也得到了印证。

     

    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数基本上相同,约为7.3亿次,心跳越快,相对寿命越短。

     

    低于50次/分要就诊

     

    当然,长期心率过慢容易导致心脏“泵”血不足,引发人体缺氧、缺血,严重者可能猝死。

     

    如果心跳小于50次/分钟,就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5招调整你的心率

     

    心率不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需要治疗,可通过运动、调整生活方式等扭转这一长寿劣势。

     

     

    1.规律运动

     

    定期锻炼,运动强度适宜,会使心功能得到锻炼。研究发现,坚持至少3个月以上的运动,就能使心率下降4~5次/分钟。

     

    科学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不包括热身和结束后的整理运动。

     

    推荐的运动项目有健走、游泳、太极拳等。

     

    一般而言,运动时的心率比静息心率快20次左右比较合适。国际上通行的公式:运动心率=170-年龄;体弱且年纪较大的人,运动心率=(170-年龄)×0.9。

     

    2.保持适当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体质指数(BMI)是评定肥胖程度的重要方法。在我国,通常认为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BMI=体重÷身高^2

    (其中体重以千克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

     

     

    3.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4.避免生气

     

    生活中心态要平和,不要总着急、生气,如果因为紧张、生气的等情况出现心率过快,可以听通过音乐、静心冥想等方式逐渐恢复平静。

     

    5.合理膳食

     

    减盐限盐,戒烟限酒,少点外卖,少吃快餐,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 甲状腺癌虽然被称为「懒癌」,不易转移、进展缓慢,但近年来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却居高不下,全国每年被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约有4万人。

     

    很多人拿到“甲状腺结节”的体检报告后忧心忡忡,开始琢磨到底要不要手术。

     

     

    甲状腺结节离癌有多远?《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为你解答关于结节的疑问。

     

    受访专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邹大进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伍学焱

     

    甲状腺结节,90%是良性的

     

    甲状腺结节指的是位于甲状腺内的肿瘤、囊肿或正常组织构成的团块,是临床很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尽管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但不必过度惊慌。不能单纯地将结节等同于癌症,更不能只靠“切”解决问题。

     

     

    多数是良性

     

    约90%以上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所以体检报告上3级及以下的结节,不会引起身体不适,一般半年或一年左右进行复查即可;

     

    4a级及以上的结节,有恶性风险,患者要进行穿刺以明确良恶性,即使穿刺呈阴性,也需定期随访,最好每3个月复查一次。若连续复查3~4次,结节无明显变化,则一般为良性。

     

    癌变风险小

     

    很多人担心甲状腺结节会癌变,这个认知误区需要更正。临床证据表明,良性甲状腺结节基本不会转“恶”。 

     

    如果是恶性的,从一开始就是恶性的;如果不是,就很难再发生恶变,大家要消除对结节的恐惧心理。

     

    3种结节需要注意

     

    出现以下3种情况的甲状腺结节时,需要考虑切除。

     

    1.直径大于5厘米,并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声音嘶哑时;

    2.恶性结节,若彩超显示结节是实质性包块、砂砾状微钙化、边界不清楚、血流丰富并伴有淋巴结转移时,则高度怀疑为甲状腺癌;

    3.影响甲状腺功能,有些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的患者,可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一是让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二是消除结节。

     

    有些患者是与其他甲状腺疾病一起并发的甲状腺结节,治疗方法与单发性甲状腺结节一致,要看结节是否为恶性才考虑手术治疗。但要在饮食上控制好甲状腺功能:

     

    • 如桥本甲状腺炎伴发的结节患者,需注意低碘饮食,以免加重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
    • 结节若是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高功能腺瘤,需严格忌碘;
    • 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尽量用无碘盐,忌食高碘食品;
    • 结节合并甲减需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低碘饮食。

     

    其他甲状腺结节患者,饮食上不用刻意忌碘。

  • 风湿关节炎也就是临床上的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合理治疗。

    一般治疗:

    • 首先要注意做好保暖的工作,避免潮湿和受寒
    • 急性期可以适当进行关节制动
    • 恢复期需进行关节功能的锻炼
    • 卧床休息只适合急性期、发热以及内脏受累的病人

    药物治疗:

    • 一旦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以便清除溶血性链球菌
    • 常用药物有苄星青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
    • 对于单纯关节受累引起的症状,首选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缓解,如布洛芬胶囊、阿司匹林等
    • 还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以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和全身炎症

    具体的治疗方法以及药物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俗语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意思是人老了发胖容易得病,清瘦一些有利于健康。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从大量的研究数据发现,低体重老年人的死亡率高过微胖的老年人,反而是稍稍有些肉的老年人更容易长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2.6亿,占总人口的18.70%。营养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基石,然而调查却发现,我国很多大城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营养不良率竟然高达50%!其中,很多老年人对营养有误解,认为饮食清淡就是不吃肉只吃素。

    清淡饮食指少油少盐少糖

    所谓饮食清淡,实际上是指饮食口味清淡,少油少盐少糖,而不是不吃肉。恰恰相反,老年人对肉类等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与年轻人是一样的,每天鱼、肉、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至少4~6两,另外每天至少300毫升牛奶,50克豆腐皮或相当量的豆制品。主食中也可以提供一些蛋白质,多选择粗杂粮杂豆,杂豆类的蛋白质种类和比例都比较好,常见的有:红小豆、鹰嘴豆、芸豆、豌豆等。由于消化、吸收、咀嚼等能力所有下降,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吃的太“粗犷”。需要对食材处理的要求更高一些,更精细一些。

    在食材选择、加工方面

    多选择鱼虾蛋等优质蛋白质高、脂肪含量低、容易消化吸收的食材,比如三文鱼、鲽鱼、鲅鱼、带鱼、黄花鱼、海虾、皮皮虾、北极虾等,禽肉、畜肉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好是提前剔除鱼刺、虾壳、骨头等不能食用甚至易造成危险的部分。大块的肉做成肉丝、肉末、肉馅等小块的,尽量剔除肥肉、肉皮部分,多选择瘦肉。实际上,去皮鸡腿肉的脂肪含量比鸡胸肉还低。

    在烹调制作方面

    肉类食材烹调时多选择蒸、煮、炖、焖、烩,少油炸油煎红烧熏烤等油腻口重的烹调方法。延长烹制时间,让食物熟的更软烂一些,方便咀嚼、吞咽。可以自制肉丸、鱼丸、虾丸、水饺、馄饨、包子等等。

    适量增加体力活动延缓肌肉衰减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得不面临肌肉衰减的问题,即骨骼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减退。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的重要方法就是吃动结合、保持健康体重。多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做一些抗阻运动,比如拉弹力绳、举沙袋等,每次20~30分钟,每周至少3次。此外,每天快走、跳操、打太极拳等至少30分钟,多出门晒晒太阳,减少在房间里静坐或卧床的时间。活动时,应注意量力而行,动作舒缓,避免碰伤跌倒等事件的发生。

    那么,保持多少体重是合适的呢?从降低营养不良风险和死亡风险的角度考虑,老年人的体质指数BMI维持在20~26为好。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健康。

    BMI如何计算?BMI=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假设体重60公斤的人,身高1.65米,那么BMI为22。

    算一算,你或你身边的老人的BMI合格吗?

  •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病人吃什么好得快?骨折病人又不宜吃什么呢?骨折后的吃喝还是挺有讲究的。有人说骨折了要喝骨头汤,小编可以告诉你,用处不大。骨折病人其实需要多种营养。下面就让我们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骨折病人吃什么好?

      骨头的生长需要:胶原、钙、磷以及维生素C、D,这些都是是成骨要素,所以骨折了以后要重点补充这些物质,尤其是老年人。

      1.高能量、高蛋白膳食:有助于恢复元气。但宜在骨折2周后食用。骨折初期还应以清淡饮食为宜。

      2.维生素D:骨折后若一直在室内休养,晒不到太阳,容易缺乏致维生素D。因此骨折后要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脏、蛋黄等),并尽可能多晒些太阳。

      3.维C: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鲜枣、猕猴桃、草莓、桂圆、荔枝、柑橘等,蔬菜则有黄花苜蓿(草头)、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蓝(汤菜)、苦瓜、豆瓣菜、绿花菜、青苋菜等。

      4.水:骨折后由于久坐不动,容易引发便秘,此时应多喝些水来保证肠道畅通。

      骨折后2周,可补充的饮食有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骨折5周以上,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骨折病人的饮食禁忌事项

      1.忌大量进补骨头汤

      骨的愈合主要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体内骨胶原增加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由于肉骨头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钙,因此大量进补骨头汤会使人体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过量进补骨头汤还可能诱发血钙增高、血磷降低等症状。

      2.忌盲目补钙

      对于大部分骨折患者而言,只要根据病情和医生嘱咐,加强锻炼,有规律地运动,便能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加速骨折的愈合。盲目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3.忌单一进补

      骨折患者伤处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而机体修复受伤组织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单一摄取某一种营养物质弊大于利。

      4.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骨折患者多因固定伤处而活动受限,加上伤处肿痛,心情忧郁,因此往往食欲缺乏,时有便秘。因此,养病期间的饮食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利于通便,忌食等易胀气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大多数骨折患者都行动不便,因此,不少人都是能少喝水就少喝,以减少小便次数。此类患者特别是卧床患者,由于活动较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因此,卧床骨折患者应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 玉米是一种很好的东西,很多人提到玉米就觉得是一种粮食,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德国著名学者拉赫曼指出,玉米含有7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等等。玉米是含钙比较丰富的一种物质,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多食用玉米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中美洲印第安人经常食用玉米,人们对那里的人进行研究发现,他们不易患高血压。

     

     

    有学者提出如果每天摄入1克钙,6周后血压能降低9%。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防癌作用玉米中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常常食用玉米,可有效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胃病、肠炎、肠癌等。玉米胚芽所制的油,能够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 

     

    我本人也喜欢吃玉米,主要有两种吃法,一是煮玉米吃,另一种就是喝大楂子粥。我媳妇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读研究生,我去看望她的时候经常和大碴子粥,那里有一个老头熬的,真是难得的美味。煮玉米也是我的最爱,老家种了很多玉米,每次赶上玉米收获的季节,都会弄上好多,然后煮着吃。我们那煮玉米主要吃青玉米,就是不能太老,而大碴子粥就需要老玉米了。我什么都吃,所以我健康。中医理论中提到很多关于杂粮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知识,比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提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说的是,人要想健康就要多吃五谷杂粮,玉米是很好的代表。 

     

     

    说了那么多玉米的好,和标题不相符。那么开始说今天的主题。我刚工作时候没钱,一个月就两千多块钱,去掉一千五的房租,那么肯定是不够花。所以我就在颐和园附近卖玉米,卖那种煮的玉米。刚开始很纳闷,说大冬天去哪里弄玉米去?要知道,不熟的玉米很不容易保存,放几天就坏。然后我自己去卖才知道,看似在煮的玉米,其实是从商家批发过来的秋季就煮好的玉米。路边煮的玉米都有个特点,那就是很好看,黄橙橙的,看着就诱人。而且,这种玉米吃起来很好吃。

     

    经过深入了解,我才知道。路边煮的玉米的猫腻。首先是好吃的问题,是因为在煮玉米的过程中加入了玉米香精。按照规定,煮玉米是原粮为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但是加入了,所以不符合规范。关键问题还不在这里,更重要的是玉米的防腐问题。我前面提到,你在冬天或者除外秋季玉米丰收的季节吃到的玉米大多是事先煮好的放在冷藏室储存的。大家都知道不老的玉米很难保存,所以在储存过程中加入了防腐剂,目的是确保反季节销售的煮玉米和刚弄下来一样还有玉米皮等。这些防腐剂的添加,国家没有一个标准。玉米香精加上防腐剂,就成就你吃到的路边的煮玉米。作为一名医生,我建议大家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这样的玉米。 

     

    如果想吃,可以等到玉米丰收的季节,到市场上买点青玉米,然后自己回家煮着吃。自己煮的玉米没有路边好吃,但很健康。本文主题就是建议大家少吃反季节玉米,吃应季的,自己煮的。

  • 大家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这种骨病,这不仅给患者朋友造成严重的身体上的伤害,还对患者的精神产生巨大的压力。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也是状况频出,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误区:


    青春期后,身体组织会不可避免出现退行性变,每位关注自身健康的人士都应该大致了解在应对具体的病症时自己所应该持有的正确治疗意识,对腰椎间盘突患者们来说,在治疗上存有的误区同样不利于治疗的有效展开。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在已是不折不扣的常见病,以目前的医疗条件和水平,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有效的治疗方法亦很多,但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出现了颇多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腰腿痛不算病,忽视治疗

     


    据统计,约有95%以上的人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经历。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几乎可以涉及全身所有系统。有些腰腿痛的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也随之消失,也有一些不治自愈。有些患者便因此认为腰腿痛不算病。事实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不仅算病,而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种病不仅可以引起腰腿痛,而且还会引起下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误区二:觉得腰腿痛治不好,不坚持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是易复发,尤其是神经功能障碍者,修复过程较长。因此,有的患者、甚至有的专业医生也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不好。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总体效果非常好,约在90%有效。所谓治不好原因有二:一是选择方法不当,二是没有坚持治疗。有的患者一听说哪里有新疗法就去哪里治,那里只要不手术就去那里,但在哪里都不能坚持,最终是跑的地方不少,效果却不怎么理想。


    误区三:迷信某一方法,深陷治疗“陷井”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类治法。后者有牵引、理疗、高压氧、按摩、内外用药等方法,应该说哪一种方法都能治好一部分病人,但哪一种方法都不能包治所有的患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某些疗法是禁忌的。最最基本的治疗就是卧床休息,特别是在急性期。


    因此,正确的态度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影像学检查选择适合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治法,不能片面夸大、迷信某一种疗法,也不能从主观上抵制某一种疗法。


    健康提示:正确的治疗方法既可以减少患者朋友的痛苦,也可以减少其他的经济负担或者并发症,因此,希望上面介绍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误区可以引导各位患者朋友进行正规的治疗,争取早日的战胜病魔。

  • 心梗和脑梗都是我们常见的多发病,而且他们都会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和我们的生活质量。心梗和脑梗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心梗和脑梗呢?今天咱们一起来共同学习一下心梗和脑梗的那些事儿。

     

     

    一、心梗和脑梗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无论是心肌梗死还是脑梗死,其发生的原因是一样的吗?事实上心肌梗死也好,脑梗死也罢,它们的发生机制是一样的。所谓的心梗和脑梗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以后,逐渐在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当斑块出现不稳定状态或者破溃后,就会使得各种凝血因子聚集到破溃和不稳定的斑块处,以修复不稳定和破溃。但正是这种机制,却造成了大量凝血因子聚集到一起,动脉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也就发生了我们所谓的心梗和脑梗。


    二、心梗和脑梗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无论是心梗还是脑梗,都是动脉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进而使得血液供应减少和完全消失。发生在心脏冠状动脉内就是所谓的心梗,发生在脑血管内就是脑梗。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心肌细胞和脑细胞的坏死,所以尽早尽快的开通闭塞动脉以血运重建治疗,减少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坏死,减少并发症和死亡,是心梗和脑梗治疗的最终目的。所以使用药物进行溶栓治疗,或者是急诊介入治疗,以便开通闭塞动脉并预防并发症发生是心梗和脑梗治疗的主要方法。


    三、如何预防心梗和脑梗?

     

    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发生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预防心梗和脑梗,就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且预防已经出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如何预防这些事件的发生呢?两者也是有相通之处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包括戒烟、戒酒、戒除其他不良习惯、保持良好心态等等!其次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也是减少心梗脑梗发生的重要一环。最后,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进行药物一级预防也可以有效减少心梗脑梗发生!

     


    心梗脑梗虽然可怕,但依然可防、可控、可治,所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减少发生概率!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痛风患者普遍最关注的都是痛风急性发作期,但其实痛风的治疗重点却是血尿酸的控制以及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管理。血尿酸的控制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药物治疗。这一期,我们将结合BSR(英国风湿病学会,British Society for Rheumatology)痛风指南,与大家谈谈痛风生活方式改进措施以及危险因素的管理。

      01

      当痛风遇上 高血压 ,利尿剂该如何应用?

      当痛风患者使用利尿剂来控制血压而不是因为心衰时,一旦血压控制良好,应当考虑把利尿剂更换为其他种类的降压药物。

      普通民众不一定了解,控制高血压的药物包括多种类型,其中一类是利尿剂。高血压的控制不一定只用一种药物,当联合用药时,治疗方案中常常包括了利尿剂。研究显示,使用利尿剂控制血压,增加痛风风险的RR值是11.8(统计学名词,RR值11.8提示是非常高的风险)。

      医学上,利尿剂不一定只是在高血压的控制中被使用,心衰的患者,或者各种原因导致的液体超负荷,都可能会应用到利尿剂。临床中,药物引起的痛风反复发作并不少见,此时如未能调整药物,常规降尿酸治疗对痛风的控制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02

      控制痛风病情,患者宣教至关重要

      医生应该个体化管理痛风患者,对共患病以及同时使用的药物都应在治疗时被考虑在内。应口头和/或书面告知所有的痛风患者以下信息: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及后果;

      如何控制急性发作;

      关于饮食、酒精、肥胖的生活方式建议;

      降尿酸治疗的基本原理、目标和血尿酸目标值。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患者宣教是非常重要的。痛风患者男性居多,相比女性,男性患者往往“不太听话”,依从性不高,导致尿酸控制的起起伏伏。而实际上,一次详细的诊疗面谈,可以让患者充分认识自己的疾病以及治疗的必要性,这可能是该患者疾病控制的根本因素。

      一项入组了106例痛风患者的研究遵循了上述充分患教的原则,最终92%的患者血尿酸控制达标,1年随访率也非常出色,不论是疼痛还是其他以患者为中心评价的预后因素都明显改善。

      其他研究结果也显示,如果患者教育不充分,患者往往因为主观原因不愿意或者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够很好地接受降尿酸治疗,这可能引发更多次数的痛风发作以及更多数量的关节受累。

      中国地广人多医生少,门诊沟通时间有限,患教方面正是我们做得不足的。2013年我在医院开始经营痛风门诊时,虽已尽力在进行患者教育,但始终感觉门诊时间不够用。于是当时我印刷了不少宣教折页用于科普痛风知识,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如果有条件有充裕的时间,建议还是门诊时当面沟通效果来得更好。

      03

      超重或肥胖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饮食和运动是应该跟每一位患者沟通讨论的内容。医生应鼓励超重或肥胖的患者逐步减少体重,并且在达到理想体重后应注意后续的维持。

      饮食指导

      √ 低脂、低糖、富含绿叶蔬菜及纤维素的平衡饮食是应该被推荐的;

      √ 推荐食用脱脂或低脂乳类及其制品、黄豆/大豆以及其他植物蛋白、车厘子;

      × 高糖的软饮或富含果糖的饮料应避免饮用;

      × 应该避免过多的酒精摄入及高嘌呤饮食(比如广东人深爱的老火汤、动物内脏、海鲜等等)。

      有一项研究入组了633名痛风患者,这些人日常进食较多车厘子或车厘子萃取物,其痛风发作风险较饮食中不进食车厘子的患者下降了35%。另一项研究则提示,服用别嘌醇的同时在饮食中进食车厘子,可使痛风急性发作下降75%。(花笔墨介绍车厘子的研究,是因为笔者喜欢吃车厘子~)

      04

      充分饮水及碱化尿液

      曾有痛风发作或者有泌尿系结石的患者,每日饮水量应大于2000mL。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可考虑使用柠檬酸钾碱化尿液。

      临床中很多老百姓都知道碳酸氢钠片(小苏打片)碱化尿液,事实上在临床研究中,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效果并不好,碱化尿液还是柠檬酸钾比较强。

      05

      如何筛查与监测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合并症?

      痛风患者应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的筛查,包括抽烟、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肥胖及肾脏病变,并且应该至少每年复查监测一次。

      以上推荐是基于研究显示,降尿酸治疗可减缓高尿酸血症及慢性肾脏病的疾病进程。另外一项研究则显示,长期未控制的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及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其实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的筛查和监测做得并不足够,这是值得我们在今后临床实践中不断加强的。

  •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没有哪一种比较好的说法,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

    1.一般治疗:首先需要避免诱发因素,如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空气污染物、病毒感染、剧烈运动等。尽量避免这些触发因素,有助于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管理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快速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快速缓解药物(如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硫酸特布他林或沙丁胺醇气雾剂)用于急性症状缓解,能迅速扩张支气管并缓解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其次也可以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环索奈德等,可以抑制气道炎症。

    3.手术治疗:必要时可行支气管热成形术,可通过支气管热成形系统使支气管平滑肌出现凝固性坏死,患者不会受外界刺激而产生过度的支气管收缩反应,进而起到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具体的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