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孩子脚麻是什么原因引起?

孩子脚麻是什么原因引起?
发表人:医联媒体

孩子脚麻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缺钙、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原因引起。

1.血液循环不畅:可能是由于长时间蹲坐或睡觉时姿势不合适,压迫下肢,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受阻,末梢循环功能欠佳,脚部出现麻木的症状。此时,及时变换姿势或站立行走一段时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的情况,脚麻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

2.缺钙:孩子缺钙时,神经传导速度会减慢,导致脚麻。建议平时多给孩子摄取含钙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并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

3.多发性末梢神经炎:主要由于感染、过敏、代谢疾病等引起,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明确为感染可以给予阿莫西林、阿昔洛韦等药物治疗;过敏原因可应用氯雷他定。

此外,孩子脚麻还可能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动脉硬化、血管受压、神经类疾病等因素有关。如果孩子脚麻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末梢神经炎疾病介绍:
末梢神经炎又称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主要是由于营养的缺乏、中毒、代谢障碍、自身免疫疾病、炎症、肿瘤及其化疗等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的周围神经损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的对称性的感觉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及其自主神经障碍等,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可以有肢体麻木甚至瘫痪等。最常见于糖尿病和化疗后患者等。治疗方法主要有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或者穴位按摩治疗等,可缓解症状。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末稍神经炎在临床当中属脱髓鞘疾病,这个病的发病群体非常广泛,患者所出现的症状表现很多,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的未稍神经炎的症状有哪些,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

     

    引起末梢神经炎的原因包括了感染、饮食不合理导致营养缺乏,还有些患者是因为中毒或者是身体发生了变态反应等导致的。由此看起来生活当中的致病因素是非常多的,而又因为这个病的危害比较大,我们需要注意对这个病多做一些了解,才能够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那么未稍神经炎的症状有哪些?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专家的介绍。

     

     

    一、感觉障碍

     

    早期患者会感觉到自己的指或趾端部位发生烧灼、疼痛、发麻等一些异常症状,还有些患者自身的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显著,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会出现感觉减退、消失。并且患者感觉到自身出现手套或袜套式症状。同时有些患者还会发生腓肠肌等处常有压痛。

     

    二、运动障碍

     

    在临床当中患者主要表现症状包括了:肌力弱、肌张力失常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等,在临床当中的一些患者因为个别病因导致发病,如呋喃西林的原因致病患者的反射可活跃。长期下去患者可有肌萎缩。

     

    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患者自我感觉到肢端皮肤发凉、苍白、潮红或发生轻度发绀,还有些患者存在少汗或多汗症状,同时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变薄变嫩或变得比较粗糙,指趾甲也会在发病之后失去正常光泽、角化增强等。

     

     

    四、感染

     

    末梢神经炎的患者常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之后,在临床当中常见的疾病如痢疾、结核、伤寒、传染性肝炎、腮腺炎等,有些患者是因为病原体直接侵犯到了体内的周围神经所致,常见的疾病有麻风神经炎。

     

    如患者是由呋喃西林类中毒、砷中毒等引起的末梢神经炎,自身的疼痛症状常较剧烈,糖尿病引起的患者有时在发病之后自身的肌萎缩症状明显。

     

    此类疾病在临床当中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营养神经的药物为主,比如使用维生素B族的药物,同时使用三磷酸腺苷肌注,口服弥可保等等。另外患者还可以使用活血作用的药改善自身的末梢循环。

  • 末梢神经炎一般指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多运动不好,急性期不宜运动,恢复期可以适量运动。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处在急性期时,患者受累肢体远端可出现感觉异常,比如触痛、烧灼感、针刺感等,严重时还可能轻度瘫痪,暂时不适合运动,应该卧床休息,能活动后可以进行功能锻炼,比如走动、垂手、垂足等。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处于恢复期时,可以适当运动,尽量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比如慢走、八段锦、瑜伽等,暂时不宜做剧烈运动,同时需控制好运动时间,不宜运动过频繁。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还需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生指导个性化诊疗方案。

  • 胳肢窝下面疼可能由于物理外伤或是多发性末梢神经炎、骨炎等病症导致的。可根据具体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1.外伤:如果患者胳肢窝周围遭受撞伤、刺伤等外伤,可能会对局部的软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容易出现胳肢窝下面痛的情况。服用头孢克肟颗粒、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可能会缓解症状。

    2.多发性末梢神经炎:长期营养不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等因素,可能会对胳肢窝下周围的神经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容易诱发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出现胳肢窝下面痛的情况。可服用氨咖甘片、维生素B1片、谷维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骨炎:患者胳膊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本身患有腮腺炎等因素,可能会使胳肢窝周围的软骨产生炎症,从而容易诱发骨炎,出现胳肢窝下面痛的情况。可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骨炎灵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如果出现胳肢窝下面疼的情况,在排除外伤情况下,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 末梢神经炎,中医称为痹病,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一般可以通过针灸外关穴、足三里穴、合谷穴等穴位辅助治疗。1.外关穴: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具有解表清热、聪耳明目等功效,主治上肢痹痛、偏瘫等病症。可采取按摩、刮痧、针灸此穴位辅助治疗末梢神经炎,针灸时取针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感为宜。2.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具有通经活络、通腑化痰等功效,主治面神经麻痹、下肢麻痹等病症。可采取刮痧、针灸、艾灸、按摩此穴位辅助治疗末梢神经炎。针灸时取针直刺1~2寸,停留20分钟。3.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等功效,主治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病症。可针灸、按摩、拔罐此穴位辅助治疗末梢神经炎。针灸时用毫针直刺合谷穴,可进行提插捻转,留针15~20分钟。末梢经炎采取针灸的辅助疗法治疗时,一般是多个穴位配伍,同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进行,不建议自行操作,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 皮肤感觉障碍是指对触觉、痛觉、温度感觉或其他感觉的异常感知或缺失,其原因主要有神经系统疾病、末梢神经炎、创伤等。

    1.神经系统疾病:例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损害,进而导致皮肤感觉异常。

    2.末梢神经炎:是由于营养障碍、代谢障碍、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末梢神经损害的疾病,患者可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进而导致皮肤感觉障碍的出现。

    3.创伤或手术:皮肤受到创伤、手术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损伤到皮肤局部神经系统,进而导致感觉异常。导

    致皮肤感觉障碍的原因比较多,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单纯肥胖症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领域。单纯肥胖症对儿童心血管,呼吸功能产 生长期慢性( 有时是不可逆 )的损伤。儿童期单纯肥胖症迟滞儿童的有氧能力发育,提前动用心肺储备功能,降低体质健康水平,阻碍心理-行为发展,压抑潜能发育。除了上述生理损伤外, 还造成儿童难以克服的心理行为损伤,使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损伤,压抑儿童潜能发育,对儿童的性格塑造,气质培养,习惯养成有破坏性的负面影响。 儿童期单纯肥胖症还是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某些部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社会习俗和认同方面存在的偏见,肥胖者在升入名校,求职,社 交,婚嫁方面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防治已经提到儿科和儿童保健临床工作的日程上来。

     

    我国儿科工作者从70年代末期就开始为研究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进行学术准备。自80年代以来,在流行学,生理学,心理行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开 展了深入细致的系列研究,掌握了我国儿童发生肥胖的规律和相关危险因素;得到了适于我国肥胖儿童的运动处方和行为矫正方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群控 制经验。现在,可以在十余年独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学术界的见解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防治方案。

     

    一、肥胖定义

    单纯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病。

    二、肥胖病因

    单纯肥胖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遗传因素( 由基因突变所致肥胖 )所起的作用很小,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模式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三、肥胖诊断

    在现场和临床上对单纯肥胖症进行诊断,首先要除外某些内分泌、代谢、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或因使用药物所诱发的肥胖。作为慢性疾 病,对单纯肥胖症的诊断依然需要从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诊断。但是,单纯肥胖症又有其独特的一面,它以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堆积 为突出表现。因此,对脂肪组织进行测量,成为诊断单纯肥胖症的一项重要依据。有关诊断体脂含量的方法很多,建议使用的是身高别体重法进行体脂含量的诊断与 分度。目前学术界正在讨论用BMI(类似儿科中Kaup指数)在儿科中筛查肥胖的问题。这个指数可以同目测法一起在现场筛查中使用。

     

    四、肥胖标准

    从数量上说,脂肪含量超过标准15%即为肥胖。这个数值若以体重计算约为超过标准体重20%时的全身脂肪含量即超过正常脂肪含量的15%。因此,目 前定为超过参照人群体重20%为肥胖。这里说的参照人群体重是指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美国卫生统计中心(NCHS)/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制定的身高别体重( weight for height ),又称身高标准体重。如果使用Kaup/BMI指数,其界值点仍需研究。

    五、肥胖分度

    肥胖分度有以下几级:

     

    (1) 超重:大于参照人群体重10%~19%;

     

    (2) 轻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20%~39%;

     

    (3) 中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40%~49%;

     

    (4) 重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5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婴童维生素的作用和功效主要有促进骨骼发育、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神经发育、补充营养不足等。

    1.促进骨骼发育:婴童维生素中的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对骨骼的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其次,维生素D的摄入有助于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等骨骼问题。

    2.提高身体免疫力:婴童维生素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等可以起到提高婴儿身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抵御病原体的侵袭。维生素A对维持黏膜健康和免疫细胞的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3.促进神经发育:婴童维生素中的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适当补充,可有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传递。

    4.补充营养不足:婴童维生素可以作为补充婴儿饮食中不足的营养素的来源。在特定情况下,如婴儿的饮食选择受限或存在特殊情况(如早产儿),婴童维生素可以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

    每个婴儿的体质不同,身体状况不同,身体对于需要补充婴童维生素的婴儿,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又到了流感高发的季节,家长们的选择困难症也如期而至。哪怕科普看了一茬又一茬,具体到自家娃身上,依然还是那个解不开的纠结“打还是不打?”

     

     

    其实关于打不打流感疫苗这件事,家长之所以会犹豫再三,无非两个原因:一是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有预防效果;二是担心疫苗的副作用。

     

    先来说说预防效果,这个可没人能拍着胸脯保证:打完彻底不会得流感。那是纯属瞎说。真要这样流感早就绝迹了不是么。由于流感病毒本身种类就多,每年流行的种类还会变化,并且往往是多种并存,所以本身就不可能防住所有流感病毒。

     

    但是呢,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FDA每年都会根据上一年的流行情况,预测当年可能会流行的4种流感病毒,因此每年的流感疫苗所针对的目标病毒类型都会有微调,以达到准确预防的目的。大家经常听到的“三价”、“四价”之分,指的就是疫苗对抗流感病毒的种类数,三价对抗三种,四价对抗四种,它们的防护效果都很好。

     

    有人会问那会不会预测有误呢?全部猜错的几率不大,毕竟事物是有发展规律的,而权威组织获取信息样本的途径,以及研究预测的方法都有保障,推测起来的准确度也更高。即使没有全猜对,那至少对猜中的部分病毒引发的流感,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一点防护没有强吧。

     

     

    至于疫苗带来的副作用,首先要肯定的是疫苗的安全性,能获准上市的疫苗,每款都必须经过一套极为严苛的流程,流程中的每一步,又有更多细致繁琐的规范操作要求和评价标准,以确保最终上市疫苗的安全有效性,所以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心。

     

    而副作用是所有疫苗都可能出现的,并不只存在于流感疫苗。通常打完流感疫苗后不会有太多不适,偶尔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短暂发热、略感疲惫等症状,也都会很快好转。并且国内注射用流感疫苗,基本都是灭活疫苗,并不会导致很重的流感症状(如持续高热、浑身酸痛等)。

     

    和轻微的疫苗反应相比,流感属于重型感冒,感染后对宝宝造成严重后果的几率更高,危害更大,相比之下还是多防护一些才更明智。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副作用,只要注意避免接种禁忌症就好。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