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跖疣和瘊子的区别有哪些?

跖疣和瘊子的区别有哪些?
发表人:医联媒体

跖疣和瘊子都是由于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变,可以通过部位、颜色、形状、感觉来进行区别。

1.部位:跖疣主要生长在脚底部,而瘊子则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生长,包括但不限于手指、指甲下面、额头、颈部、眼皮等。

2.颜色:跖疣常常呈现淡黄色或褐黄色的颜色,而瘊子通常是灰褐色或褐色的。

3.形状:跖疣的形状可能像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角质环,角质物下面是疏松的角质软芯,周围有小黑点。而瘊子在外形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同,例如生长在颈部、额头、眼睑处的瘊子可能呈现细长形状,顶端有一个类似小钉一样的角质。

4.感觉:通常情况下,猴子没有疼痛感,但可能产生压痛感,且伤口容易出血。而跖疣可能会在行走时引起疼痛感。

总的来说,跖疣和瘊子在病变部位、颜色、形状和引发的症状上都有显著的区别。具体状况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进行判断和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跖疣疾病介绍:
跖疣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发生于足底的皮肤良性增生性疾病,可以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自身接种传染,从而越来越多。发生在足跟、跖骨头或跖间的赘生物,是寻常疣的一种。可发生于足底任何部位,以掌跖(脚掌)前部多见,走路时有压痛,也可无任何症状。可以治愈,主要采用物理和外用药物治疗,部分患者治愈后有复发的可能性。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跖疣与鸡眼属于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其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

    1.病因不同:跖疣是寻常疣的一种,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足跖部皮肤良性增生物,通常可出现在足后跟、足跖前部以及趾间受压部位。鸡眼主要是因为足部皮肤长期受到压迫和摩擦而引起的局限性、角质增生性损害,多发生在脚掌前中部、小趾外侧以及拇趾内侧。

    2.临床表现不同:跖疣开始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长在脚底,随后可增至黄豆大小或更大,表面角化,可因受压而形成淡黄色或褐黄色粗糙的斑块,边界清楚,周围绕有增厚的角质环。鸡眼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角质增生物,呈黄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和附近皮肤表面相平或略微隆起,像黄豆大小。

    3.治疗方法不同:部分跖疣可自行消失,如果疼痛明显,皮损多发,可外涂水杨酸、5%氟尿嘧啶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难治性跖疣还可通过1%普鲁卡因稀释平阳霉素后注射皮损部位进行治疗。对于鸡眼患者,首先需要尽量避免足部摩擦和压迫,选择合适的鞋子。其次也可通过外用鸡眼膏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通过激光、冷冻以及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不管是跖疣还是鸡眼,都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脚底跖疣根本原因是人瘤病毒感染,如果身体免疫能力低下、不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出现皮肤外伤等,很容易导致这种疾病出现。

    1.身体免疫力低下:如果身体免疫能力低下,受病原体刺激时,无法起到抵抗作用,所以很容易导致感染。

    2.不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平时没有做好个人卫生,经常和他人共用鞋袜,可能会导致病原体入侵,从而出现跖疣。

    3.皮肤外伤:如果皮肤组织受到外伤,导致破溃,受人瘤病毒感染后就可导致疾病出现。脚底跖疣还有可能和脚部多汗有关,如果患者症状严重,要及时到医院就医,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

    平时要注意个人脚部清洁卫生,避免和他人共用鞋袜。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偏食挑食,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患病的几率。

  • 孕妇脚上长跖疣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合理治疗。

    1.一般治疗:部分跖疣可自行消失,如果跖疣比较小,没有出现疼痛等不适,也不影响正常行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可以继续保持观察为主。

    2.药物治疗:对于孕妇来说,一般建议采用药物治疗为主,可外涂水杨酸,促进表皮剥脱发挥治疗的作用。其次也可外涂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可减缓跖疣的生长速度。

    3.物理治疗:如光动力,可以清除明显可见的跖疣或肉眼看不见的跖疣,是将特殊的光敏剂涂抹在跖疣和周围部位,之后采用特殊波长的光源照射,达到治疗目的。

    孕妇脚上长跖疣,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影响到胎儿发育。

  • 跖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足底皮肤所导致,建议结合医生的意见给予合适的药物,必要时通过激光疗法或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后,经过潜伏期患处皮肤角化过度、血管增生及扩张,增厚的皮损受压可引起明显的疼痛。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局部外用水杨酸软膏、氟尿嘧啶软膏、维A酸乳膏、咪喹莫特乳膏等,如咪喹莫特乳膏具有免疫调节和间接抗病毒作用。

    2.激光治疗:必要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通过物理疗法,如激光或冷冻治疗,可以去除疣体。

    3.手术治疗:如果是镶嵌疣或有可疑恶变情况,医生会建议进行皮肤病理活检,必要时会通过手术切除疣体治疗。

    发现足部皮肤出现异常改变,受压时有疼痛感,建议尽早到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断,结合医生的意见用药或通过其他方式治疗。

  • 跖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上一般采用药物、物理、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哪一种方法都有可能会出现复发的现象,所以没有彻底断根的疗法。

    1.药物治疗:如常见的水杨酸,可通过促进表皮细胞剥脱发挥治疗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刺激剂可刺激宿主免疫。5%氟尿嘧啶软膏,可适用于角化过度、疣状损伤的皮肤病变,但容易出现色素沉着和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5%咪喹莫特软膏,为免疫调节药物,对治疗跖疣具有一定的作用。

    2.物理治疗:对于体积比较小的跖疣,可通过激光、电凝固法毁除,切除术容易引起瘢痕且切除后容易复发。液氮冷冻疗法较为方便,但疗程较长,需要进行多次的治疗。

    3.手术治疗:一般来说,跖疣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如果药物、物理治疗都没有效果的患者,跖疣体积较大,影响正常生活,则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切除治疗。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避免搔抓和摩擦疣体,以免自身出现传染,加重病情,同时也要注意足部局部皮肤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继发感染。如果出现异常不适,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 跖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导致,跖疣发生肿胀通常考虑与过度摩擦、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相关,建议减少不良的刺激,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抗病毒等药物,可以帮助消除肿胀。

    1.过度摩擦:经常穿不合脚的鞋子,例如鞋子过紧,局部受到压迫导致肿胀。建议选择宽松、柔软的鞋子,减少压迫与摩擦。

    2.细菌感染:跖疣的皮疹特点为足部出现角化性丘疹或斑块,受压可引起疼痛感,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局部肿胀。确定是细菌感染所导致,建议结合医生的意见给予抗感染的药物,如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感染治疗。

    3.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导致局部出现跖疣,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疣体增大或出现扩散现象,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建议结合医生的意见,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水杨酸软膏等药物治疗。

    跖疣肿了,还要了解是否与甲沟炎、鸡眼等疾病有关。建议注意患处护理,还要到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断,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跖疣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没有最佳一说。

    1.一般治疗:为了减轻或消除走路时的压痛,可以选择鞋底柔软的鞋子。其次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足部的卫生和清洁。

    2.药物治疗:如水杨酸,主要以火棉胶或聚丙烯酸为溶剂,通过促进表皮细胞剥脱发挥治疗,此外作为一种刺激剂,还可以刺激宿主免疫。其次也可采用5%氟尿嘧啶软膏治疗角化过度、疣状损害的皮肤病变;5%咪喹莫特软膏为免疫调节药物,对于跖疣的治疗具有一定作用。

    3.物理治疗:对于比较小的跖疣,一般可以通过激光、电凝法毁除;其次也可通过液氮冷冻疗法,采用低温效应,促使局部疣体萎缩和死亡,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不同,具体治疗方法以及药物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阿昔洛韦乳膏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皮肤感染,如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而跖疣是由人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变,因此不是治疗跖疣的常规药物,治疗跖疣的常用方法包含局部治疗、冷冻疗法、外科手术、免疫疗法、运动疗法等方法。

    1.局部治疗:使用酸类制剂,如水杨酸、果酸等,这些药物可通过局部作用,软化病变组织,并促使其脱落。

    2.冷冻疗法:将液氮直接喷射到病变组织上,冻结并破坏病毒感染区域,来冻结和破坏病变组织,常见的产品包括液氮喷剂。

    3.外科手术:对于复杂或顽固性的跖疣,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

    4.免疫疗法: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蓝花楹素、干扰素等,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清除病毒,也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如咪喹莫特乳膏,通过刺激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攻击能力。5.运动疗法:通过物理刺激,如搓擦、按摩等,刺激免疫系统,帮助清除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病情和体质不同,不同的药物对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治疗跖疣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组导致呼吸困难的肺部疾病的名称。其特点是由于气道或肺泡异常所导致的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是因为大量接触有害颗粒或气体所导致。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

     

     

    慢阻肺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属于最常见的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三位死亡原因,仅次于中风,2019年造成323万人死亡,超过 80% 的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007年,钟南山院士牵头对我国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2018年,王辰院士牵头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估算我国患者数近1亿。

     

    这些看起来简简单单只有几个字符的数据,背后揭示的不仅仅是我国慢阻肺发病仍然居高不下的迫切状况,更是一个个家庭和社会所承担的多重压力。根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慢阻肺是我国2016年第5大死亡原因,2017年第3大伤残调整寿命年的主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预测病死率和死因的结果提示,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来40年将继续上升,预测至2060年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病的患者人数每年可能会超过540万人。

     

    因此,我国将其迅速纳入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中重点防治的疾病,“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万及以下和8.1/10万及以下。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知晓率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30%及以上。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更好地促进及完成《健康中国2030》这一目标,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为什么会发生慢阻肺?它到底是如何造成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慢阻肺的根本原因之处在于我们的肺部在呼气和吸气这个气体交换过程中出现了持续的气流受限,所以就会导致我们呼吸不顺利,比普通人呼吸要累,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呼吸会困难一些。那么,哪些因素或者什么行为会导致这种气流受限发生呢?

     

    那么导致慢阻肺的原因是什么呢?

     

     

    吸烟以及二手烟

     

    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慢阻肺患者长期吸烟。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慢阻肺发病风险就越高。

     

    有数据表明,超过20%的吸烟者会发展成为慢阻肺患者,而长期吸“二手烟”的人,患慢阻肺的风险将增加48%。

     

     

     

    室外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也是慢阻肺发病增高的一个原因。如果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下降,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粉尘等的含量增加,这些有害气体吸入人体后会损伤气道黏膜,产生毒性作用,从而引起慢阻肺。

     

     

     

    油烟等室内空气污染

     

    在我国,尤其是农村,使用生物燃料,如柴草、牛粪等进行烹饪、取暖是导致农村女性慢阻肺发病的重要原因。

     

    有专家指出:“目前多数抽油烟机的效能范围仅在抽风口下方45厘米,其余油烟散发的有毒油烟量则是一根香烟的1000倍,人们每天在这种环境中吸收的有毒油烟,比在1小时内抽两包烟还多。因此改善厨房和居室通风环境,使用清洁燃料也是解决慢阻肺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遗传因素

     

    在大约1%的慢阻肺患者中,这种疾病是由遗传引起的,遗传性会导致一种叫做α-1抗胰蛋白酶的水平较低。α-1-抗胰蛋白酶在肝脏中生成、分泌到血液中,可以帮助保护肺部。

     

    α-1抗胰蛋白酶的缺乏还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蛋白水解酶无法及时分解,这些无法被及时分解的酶对气道组织有损伤、破坏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导致气道的慢性炎症。

     

    除α-1抗胰蛋白酶缺失外,某些基因的多态性也与慢阻肺或者肺功能相关的疾病有关系。但不同的基因与慢阻肺的不同病理或临床特征相关联。

     

    因此,如果有慢阻肺疾病的家族史,那么一定要多加注意,平时注意体检,出现相应表现时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职业暴露

     

    由于职业特性,有些工种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的化学烟雾、浓烟、灰尘、污染物中。如果长时间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也可能会导致肺部慢性病变,引起肺功能下降。

     

    其他职业危害因素还包括农业、谷物尘末、制冷剂、润滑剂、动物皮毛和养鸽等。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患上慢阻肺,但由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很多人会错误地当作感冒治疗,而在明确诊断时肺功能已是中重度损害。所以,关于身体的事任何事都不是小事,我们一定要学会及时观察身体的变化。咳嗽、咯痰、喘、气短等都是慢阻肺的常见症状。

     

    多位专家提示:如果说过去爬5层楼没问题,现在爬一层半就不行了;以前能扛着煤气罐走路,现在什么都不拿还觉得累,就要警惕了。有些人不咳嗽、不咯痰,光憋气也很有可能是慢阻肺。很多人觉得憋气难受,但不重视,总以为是走快了、累了,但如果去做肺功能检查,就会发现气道堵了,很可能就是慢阻肺。

     

    首先,慢性咳嗽要注意。慢阻肺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其次就是,慢阻肺最主要症状不是咳喘,而是气急,尤其是活动以后的气急,甚至不能爬山。但多数人第一感觉不是我病了,而是因为年纪大了!

     

    所以本篇文章总结就是两点:

     

    • 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但除此之外,室内室外空气污染、遗传性基因异常、职业暴露等因素也是可能原因之一!

     

    • 日常注意慢性咳嗽、气急的表现和特点,如果你觉得运动不如从前了,那可能不是你年纪大了,也可能是你需要去医院查一查了!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