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梗发作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心梗发作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发表人:医联媒体

心梗发作的典型症状包括疼痛、低血压和心力衰竭。

1.疼痛:心梗发作时,大多数患者会突然感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并伴有大汗淋漓、濒死感等。这种疼痛通常难以忍受,且通过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低血压:当心梗发生于右心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心率增快等。

3.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由于心肌的缺血缺氧性坏死,可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烦躁等。

除了以上典型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可能会因人而异,具体需要通过医生的检查和诊断来确定。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急性心梗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心梗和脑梗都是我们常见的多发病,而且他们都会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和我们的生活质量。心梗和脑梗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心梗和脑梗呢?今天咱们一起来共同学习一下心梗和脑梗的那些事儿。

     

     

    一、心梗和脑梗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无论是心肌梗死还是脑梗死,其发生的原因是一样的吗?事实上心肌梗死也好,脑梗死也罢,它们的发生机制是一样的。所谓的心梗和脑梗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以后,逐渐在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当斑块出现不稳定状态或者破溃后,就会使得各种凝血因子聚集到破溃和不稳定的斑块处,以修复不稳定和破溃。但正是这种机制,却造成了大量凝血因子聚集到一起,动脉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也就发生了我们所谓的心梗和脑梗。


    二、心梗和脑梗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无论是心梗还是脑梗,都是动脉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进而使得血液供应减少和完全消失。发生在心脏冠状动脉内就是所谓的心梗,发生在脑血管内就是脑梗。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心肌细胞和脑细胞的坏死,所以尽早尽快的开通闭塞动脉以血运重建治疗,减少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坏死,减少并发症和死亡,是心梗和脑梗治疗的最终目的。所以使用药物进行溶栓治疗,或者是急诊介入治疗,以便开通闭塞动脉并预防并发症发生是心梗和脑梗治疗的主要方法。


    三、如何预防心梗和脑梗?

     

    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发生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预防心梗和脑梗,就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且预防已经出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如何预防这些事件的发生呢?两者也是有相通之处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包括戒烟、戒酒、戒除其他不良习惯、保持良好心态等等!其次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也是减少心梗脑梗发生的重要一环。最后,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进行药物一级预防也可以有效减少心梗脑梗发生!

     


    心梗脑梗虽然可怕,但依然可防、可控、可治,所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减少发生概率!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以前看过一个病人,50多岁,有一天夜里在家加班突然胸痛,自行服用硝酸甘油后半个小时后没有缓解,后来被家里人送往我院胸痛中心进行急性溶栓和支架手术,结果出问题了!

     
    病人回家以后,连续一个多星期天没睡好觉,整个人感觉特别清醒,而且性情大变,特别容易跟家里人发脾气,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

     

    后来,家属带他来复查,说明了这个情况以后,我们给他开了一些情绪稳定剂,通过把他睡眠调整好,好了!

     

    为什么会这样?

    实际上这很常见,但却是最容易被我们医生及家属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病人支架术后的心理方面问题!

     

    很多人觉得不就是做个手术吗?怎么还能出心理方面的问题,说实话,这不仅仅是大众欠缺,同样是我们现在医务人员忽略的,只管治很少会管术后,在康复方面都是非常单一的。

     

    就拿现在心脏康复方面来讲,我们说一个人心梗以后,不管他是做搭桥手术,还是放支架,这对患者来讲都是很大的负担。因为心脏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想想它出问题了,像急性心梗需要手术,如果换做是你,心理负担会小吗?心脏出问题,给很多人感觉就像自己死过一次,然后被救回来了,这想的肯定是千万不要再出问题,这回运气好,抢救过来了,下次呢?那就不一定了,这就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反映到个人表现就是睡不好觉、吃不下去饭,久而久之心理就会出问题!

     

     

    所以,对于支架术后病人,一定要注意进行综合干预,不仅仅是医疗方面的,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不然躯体也容易出问题!

     

    当然,除此之外,对于一个人心脏支架术后,我们医生最担心的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以及一些要特别注意事项!

     

    第一个方面:有病人支架术后,认为这花了大价钱做的手术,肯定是治好了吧,把治没治好与价格挂钩!

     

    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就现代,不管是搭桥还是放支架,都只是解决一个阶段的问题,血管堵塞就像是城市交通拥挤,不是你拿警示桩疏通(支架手术)或者搭个立交桥(搭桥)就能立马彻底解决的。

     

    同样,冠心病这个疾病的机制,不是因为你搭了桥和支架,就能发生改变,动脉粥样硬化这个(发病)机制,是在继续一天天往前发展的。

     

    什么意思?就比如说你之前这个地方的血管堵了,我们给你放了个支架,只是暂时解决了这个地方血管堵塞问题,你要不注意的话,不仅仅这个地方可能堵,而且过段时间有些地方本来开始没问题,它又堵了,就是这种不断的长,因为我们支架手术并不是一个连“根”拔除的手术,只是修修枝叶而已!

     
    第二方面支架术后,长期服药是避免不了的,但并不是说一定都需要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匹格雷两种药!

     

    支架,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它肯定是一个外来物,异物,不管是金属的也好,还是药物支架的也罢,在这血管的表面,血小板流经它的时候都会被激活,就可能形成血栓。

     
    所以,做完支架手术以后,我们一定要去充分抑制这个血小板,来预防这个血栓形成。因为血栓一旦形成了,小的也会顺着血液堵塞小的血管,大的很可能就直接形成了一个支架内的血栓,同样会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问题。

     
    所以一个病人做完支架之后,我们医生会让他在一段时间,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这两个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因为这“双联”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血栓的形成。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放进去的支架会慢慢被血管内皮包起来,然后内膜也会逐渐光滑,这时候我们说血小板再聚集成血栓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这时候就可以考虑减掉一个抗血小板药物了,至于是是一种阿司匹林呢,还是氯匹格雷,其实都可以,大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但基本上都要长期服用!

     

     
    第三个方面,也是支架术后,我们医生最担心的,病人最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支架内的急性和亚急性的血栓形成!

     

    什么意思?

     

    很简单,就是我们做支架手术,有的人就是放进来以后不合适;有的就是这个人对这个药物反应差,还有的人因为血管扩张不理想,然后这突然间血管又堵了,又来一次急性心肌梗死!

     

    而这些人,却往往在表现出剧烈的胸疼,出汗,特别难受,甚至动不了才会想着回医院复查,这个是我们医生最害怕的——严重的胸疼伴有出汗。

     
    还有就是比如就是做完支架术后发现大便发黑;当时做的支架穿刺的腿,有没特别搏动性的包块,有没有一过性黑蒙,走路言语不利或者眼底出血等等,这些都要引起大家重视,及时就诊的,可能是跟支架术后有关!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现在猝死的人在增多,其中很多人都是因为得了心梗去世的,所以为了减少猝死的现象,预防心梗的产生是很重要的

     

    心梗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但是由于初期心梗症状不是很明显,导致很多人都会觉得心梗是没有预兆的,其实心梗在发作之前,是会给出信号的,只是被很多人忽视了。

     

     

    心肌梗死来临前,身体会有这几个部位痛,别忽视

     

    心梗也就是心肌梗死,发作时会出现明显的胸痛的现象,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猝死的人会捂着胸口,这是胸痛引起的。

     

    心梗的胸痛一般是胸骨正中间或是偏左的方向出现疼痛,同时会有种喘不上气的现象,部分人还会有恶心,出汗的现象。一般会持续十多分钟,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注意是心梗发作了。

     

    心梗发作前,除了明显的胸痛,还会出现这些疼痛

     

    疼痛一:牙痛


    一般心脏出问题时,会出现牙痛的现象,还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心源性牙痛”。一般是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部位出现的疼痛,同时不能缓解这样的疼痛。所以出现牙痛一直不见好转的现象,可能是心梗前兆,要多加注意。

     

     

    疼痛二:嗓子痛

     

    嗓子疼,咽喉出现疼痛感,也是心梗出现的前兆。当心脏处于缺氧缺血的状态,会分泌出酸性和多肽的物质,会刺激到神经系统,会出现咽喉痛的现象,所以出现嗓子干,咽喉痛的现象,要注意可能是心梗快来了。

     

     

    疼痛三:上腹部痛

     

    心梗出现之前会出现上腹部痛的现象,这是由于心脏出现问题时,导致身体出现上腹部痛的现象。一般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会被误诊为是急性肠胃炎、消化道异常、胆囊炎等,其实这是心脏出现异常的表现。如果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现象,可能是心梗来的信号,不能忽视。

     

     

    一般心梗发作之前,身体是会给我们提示的,出现胸痛、牙痛、嗓子疼、上腹部痛的现象,别忽视,可能是心梗来临的前兆。但是也有是没有痛的提示的,这样的情况,身体是会其他的提示的。

     

    长期的大量出汗

     

    一般人们是不会出现老是出很多汗的现象的,一般都是在运动之后才会出现出汗的现象。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大量出汗的现象,可能是心梗来临的症状。脖子、后背、头皮、手心等这些部位老是出很多汗要注意。

     

    手脚突然冰凉

     

    出现突然的手脚冰凉的现象,一般都是血液循环变差引起的,血液循环变差和心脏是脱不了干系的,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定要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前兆。尤其是老是无意识的搓手取暖,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要引起重视。

     

     

    心梗的出现是威胁人的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很多猝死的人致病因就是心梗,所以预防心梗产生势在必行。心梗发作前会出现胸痛、牙痛、上腹部痛、嗓子痛的现象,这些都是常见的疼痛的现象,一定要注意好区分,别耽误心梗治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本病在欧美最常见,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肌梗死是我们常见的心内科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冠心病,因为其有较高的死亡率,所以,被许多人担忧害怕,为什么心肌梗死以后不建议来回移动呢?这里有几个原因,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第一,活动会加重心梗

     

    心机梗塞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突然闭塞,进而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种疾病,在心肌梗死发生以后,心肌已经开始坏死,而各种活动,只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得原本有可能可以缓解的情况,得不到缓解,还会有所加重。所以心梗以后,我们一般都建议卧床休息!


    第二,活动会增加其他风险

     

    心肌梗死发生以后,心梗的相关并发症,比如心脏破裂,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等,都可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迅速发生,而我们起身活动,不仅诱发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有可能在这些并发症发生的时候,我们正在运动当中,那么突如其来的并发症,会让我们增加跌倒等风险,进而增加其他风险!


    第三,活动会诱发更多并发症

     

    心肌梗死以后,活动越多心脏负荷越重,那么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就越高,所以,活动只会增加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率,对心脏本身毫无益处!

     


    综上所述,心梗以后,我们还是建议原地休息,减少活动,直到专业的医务人员到场!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心脏,就像是一个抽水泵,只不过水泵是给家家户户供水,而心脏是往我们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供血。但是大家注意,心脏本身也是我们人体的一个器官,它要保证能正常工作,也需要血液供应,而给它供血的血管,我们临床上称之为冠状动脉。

     

    所以,心脏它本身没有所谓堵不堵的说法,会发生堵塞的,其实是它的血管。也就是每天给它供血、供氧的冠状动脉发生堵塞。

     

    那堵塞会怎么样?严重会直接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发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而得了冠心病,是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一种疾病,因为它会引发几种严重的后果,比如心肌梗死以后造成心源性休克;引发心律失常,心脏乱跳;甚至还可能导致心脏破裂等我们现在一月基本上没办法的并发症等。

     

    因此目前冠心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还呈年轻化趋势,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更是重中之重!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发现自己的心脏血管有没有堵?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得知道,正常情况下,我们一个人的心脏有2/3是位于大家正中线左边的,而剩下的1/3才是位于正中线的右侧

     
    当然,我们在临床上也见过有个别人是刚好相反的,心脏在右边的,其实也是大部分在右侧,不是说都在右侧,这是先天发育问题。

     

    而给我们心脏供血、供氧的冠状动脉主要有三支,分别是由很短的左冠状动脉分出来的左回旋支动脉和左前降支动脉以及右冠状动脉组成。

     
    其中,左冠状动脉的左回旋支动脉和左前降支动脉掌握我们心脏2/3的血液供应,因此这个左主干堵起来,相比右侧冠状动脉要更加严重的多!

     

    那么我们说好好的冠状动脉怎么就堵了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病变,导致我们血管当中的脂质以及其他一些杂质沉积到这个血管壁上面形成斑块,然后随着这个斑块越来越大,那么我们的血管是不是会变得越来越小,小了以后势必就会出现原来供那么多血的,现在供不了那么多了,导致心肌缺血或者坏死,引发冠心病的发生。

     
    这点,其实大家想一想家里的自来水管,也就清楚了,时间久了,这个水管壁可能就会沉积越来越多的杂质,导致这个水管越来越狭窄,窄了以后肯定我们家里水龙头出来的水就小了,甚至严重的就不出水了。

     

    而导致我们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有很多,是一个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目前认为主要跟以下几点有关:

     

    第一点,年龄。这是我们基本上改变不了的,就是人老了以后,血管也会跟着老化,这是不可逆的,这也是为什么人老了以后,很多人都会有冠心病或者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第二点,有一定的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的;

     

    第三点,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第四点,高盐、高脂等不良饮食方式。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除了年龄、家族等不可控因素,是一个跟我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病变。

     

    了解了以上知识以后,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医生怎么判断一个人的心脏到底是哪一根血管堵了呢?


    我们说血管堵塞,肯定不是一天两天才出现的,它是一个慢慢沉积过程,但是临床上我们很多病人都是等到发生特别严重事情,比如心梗、心绞痛、甚至猝死时候,才发现自己之前就有冠心病,而这之前,很少人会重视它。

     
    实际上,现在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早就不比以前了。在以往,怎么诊断冠心病确实是问题,因为它不像肺部疾病,可能我们以前拿个听诊器,听一下肺部声音,能听出来。

     

    这时候有人会说,那我们做心电图呀,其实也不行,为什么?

    因为冠心病如果不犯病,这心电图基本上都是正常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病人可能前半个月刚做完体检,做了心电图,结果这两天竟然发生心梗,怀疑我们医生没查出来,其实这是因为冠心病不犯病时候,它往往表现出来的都是正常的心电图。所以,再过去只有听诊器,心电图年代,其实很难诊断冠心病,可以说就是检查不出来。

     

    但是后来自从有了B超,冠脉CT,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这个冠心病的诊断就真的不是问题了,包括准确到这个病人是心脏的哪一根血管堵了,堵了多少,都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出来。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医生怀疑你是冠心病时候,会让你做一个B超或者冠脉CT,看一下你的心脏有没有扩大,是不是心肌病、有没有瓣膜病等等,当然这个冠脉CT只能做一个冠心病的排查,一般情况下,像冠脉CT如果做了发现没啥问题,基本上也就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发现有问题,这时候我们也不能直接说这个病人就一定得了冠心病,必须要做一个冠状动脉造影。

     

    就是拿一根管子穿到我们的心脏里面去,做一个选择性造影,这样你想看到哪里的血管都看哪里,也能知道血管堵了多少。

     
    因此,大家记住冠状动脉造影才是诊断冠心病金标准,而冠脉CT只能做一个筛查。

     

    这时候可能有的人就会问,那既然冠状动脉造影才能最终确诊是不是得了冠心病,才能发现血管堵了哪一条,堵了多少,那你们医生为什么还要我们又做心电图,又做B超,冠脉CT的,这不是乱开检查单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大家记住,冠状动脉造影要插管子,而且是插到心脏,是一个有创伤的检查,而且检查费用比较高,往往病人是需要住院以后才能做的,所以对于一些不是特别典型的病例,我们医生怀疑冠心病可能性不是特别大,那还是会让病人先做一个冠脉CT来筛查,如果做出来高度怀疑,那才会继续选择冠脉造影!

     
    一般而言,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50%的,就可以诊断为冠心病,而冠脉狭窄<50%的,则只能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那么平时我们什么情况下,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冠心病,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呢?


    大多数得了冠心病以后,当血管堵塞比较严重时候,由于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可能就会出现胸痛、胸闷,胸前压榨感,紧缩感,或者喘不过气来,有时候很多人往往会说我这胸口也不痛,就是感觉到闷,其实也就要注意了,这也很可能是冠心病的症状。

     

    还有的病人,可能还会左侧季肋部、左边胳膊或者是左边肩膀疼痛,或者有时候感觉自己喉咙很紧,疼啥的,这都有可能是冠心病症状,应该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排出其他疾病情况下,要注意排查冠心病可能性。

     
    专业建议


    怀疑自己的心脏血管堵了,应及时就诊,第一时间挂心内科,然后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来选择抽血、心电图、B超或者是冠脉CT等检查先做一个排查,如果高度怀疑你是冠心病,会建议你住院做冠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但是大家要注意,我们心脏的血管不是只要堵了,我们就会出现症状,心脏就无法正常工作的,实际上我们心脏有很强大的非常机制,因此很多时候堵塞的血管不是很严重是不会有任何症状和不适的,只有狭窄到一定程度才可能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平时大家要注意定期体检,排查。

     

    关于心脏血管堵塞,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 最近几年来,大家的生活条件几乎是搭上了高速快车,有了“质”的提高,但即便如此,关于健康管理,人们似乎并没有做得很好,不仅如此,甚至有些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还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以心梗为例,这一疾病的发病率也是居高不下,要知道,心梗对于人们的健康来说是有很大威胁的,很容易致人死亡,所以对此疾病的预防,也是现代人务必要提上日程的。

     


    很多人只知道,长期喝酒会对血管造成损伤,会增加心梗发生的几率,虽然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导致心梗发作的诱因并不仅仅只有喝酒,若是自身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不健康,也会加速心梗的爆发。尤其是这3类食物,平时若是经常吃,血管一样会受不了。

     

    1.甜食

     

    甜食也就是含糖量高的食物,这一类食物中所含的热量,往往都已经超过了人体的日常所需,若是不注意控制量,就会导致摄入的热量严重超标,而多余的热量不能被身体及时地消耗、代谢,就会在人的体内贮存,最终形成脂肪,长期如此,还会使人变得肥胖,加快了脂肪肝形成的速度。

     


    当然了,高糖分食物的危害远不止这些,高糖分食物中还富含反式脂肪酸,如果不注意控制摄入的量,就很容易使血液变得粘稠,增加血管堵塞以及形成血栓的风险,进而提高心梗发作的几率。

     

    除此之外,还会增加肝脏的代谢、排毒负担,导致体内血脂出现异常。所以,若是想要远离心梗,最好是控制对这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而正常人每天摄入的糖分最多不能超过二十五克。

     

    2.高“钠”食物

    很多人对腌制过的腊肉、鱼、咸菜等欲罢不能,几乎顿顿都吃,但实际上,这些食物都是典型的高盐、高钠食物,如果不注意量,一次性摄入过多,就很容易出现血压问题,进而促使高血压的发生。而高血压一旦发生,就会大大增加患心梗的风险。

     


    除此之外,高盐、高钠的食物还会对肠胃造成损伤,使胃黏膜受到刺激,进而诱发一系列肠胃疾病。所以,建议大家在平时的饮食中注意对盐含量的把控,每天不要摄入超过6克的盐分,若是自身本来就存在高血压等问题,就还要在此基础上再减少摄入量。

     

    3.高油、高脂肪食物

     

    这一类食物其实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会使人获得幸福感,所以很多人对这一类食物也十分钟爱,常见的高油、高脂肪食物,比如炸鸡、烧烤等,不仅闻起来很香,吃起来也是相当的美味,但这一类食物确实也不利于人体健康。比如油炸食物中,大多都含有过量的油和脂肪,不仅容易使人发胖,还会为心梗、脑梗等埋下隐患,同时,食物在高温油炸的过程中,还很有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若是长期摄入,还会增加人体患癌的风险。

     

     


    所以,为了积极预防心梗,以上提到的3类食物,大家最好少吃,除了合理管理自己的饮食之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最好不要熬夜,避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同时也最好不要长期久坐,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及血管健康。

  • 由于医学的复杂性、专业性、未知性,患者始终处于被帮助、被关心的地位,正是因为知识不对等,沟通不到位等一系列因素,医患之间的猜疑加重,医患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其实医患关系是利益的共同体,有着战胜病魔、恢复健康的共同目标。为了弥补大家对医学认识的不足,我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坚持科普,为民服务。从此预防疾病、走向健康的路上,你并不会无依无靠,如果您信任我,我愿成为您的医靠。

     

     

    通过医疗故事,传播医学知识,大家好,我是您的老朋友亮哥!

     

    这则医疗故事发生在半年前,患者是一名77岁老年女性,我们这里称她为魏阿姨,“2型糖尿病”病史10年,平素间断口服药物,血糖未监测,“高血压病”病史4年,血压最高200/100mmHg,间断口服降压药物,未监测血压。她家是外县农村的,离我们医院大约150里,是我们单位一位领导同村的,这也是为什么她来我们医院的原因之一。

     

    魏阿姨是喘息着被家人推入CCU的,记忆中的她,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异常艰难,就好像被人用手掐住了脖子、卡住了喉咙。胸口一起一伏,嘴巴大口喘着气,仰着脖子吸气,低下头来呼吸。呼吸浅快,上气不接下气,头上的汗开始往下滴,真怕下一秒她会怎么样。

     

    典型的左心衰,听诊两肺充满了湿罗音,就像开锅了一样,赶紧安排吸氧、心电血压血氧监测,抢救用药,经过一番忙碌,总算是得到了缓解,这才有机会去问病史。

     

    4天前魏阿姨在夜间突发了胸痛,是胸口那种压榨性疼痛,疼的大汗淋漓,同时觉得气短,疼痛实在无法忍受,才给儿子打电话,赶忙打车来到了当地医院。具备溶栓能力,应该也具备急诊PCI能力。碰巧的是接诊的医生是我的大学同级同学,他在那家医院的急诊科。

     

     

    这是后来我在魏阿姨家属提供的门诊病历本中,发现我同学的名字才知道的。当时做心电图:窦性心律,室性早搏,II、III、AVF(心脏下壁导联)导联qR型,ST抬高约0.05MV,V1-V6导联ST段压低最深约0.2MV。抽血化验心梗三项(心肌坏死指标):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174u/L,myo(肌红蛋白):1401ng/ml,TnI:58.7ng/ml,已经明显高于正常,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建议马上住院治疗。但是魏阿姨这时候感觉胸痛比刚开始发病的时候缓解了好多,虽然仍有些气短,因为心疼钱,加上现在胸痛明显缓解了,她死活不同意住院,家属也拗不过,只开了些药物,签字后离院,回到了家中。其实好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总是认为症状消失了,病就好了,打定主意,任凭你是天王老子也说不动。

     

    这就为悲情故事埋下了导火索,本来是心疼钱,没想到到最后却花光了家里一年的积蓄。

     

    回到家中,魏阿姨不仅什么药也没吃,还坚持做饭,干家务,一点没闲着,前两天还算安稳,到了第三天气短明显加重,第四天就开始出现了喘息,来到我们科住院。后来我微信联系了我的同学,错过了最好的救治时期,他也觉得很可惜,但是感觉真的也很无奈。

     

    接着说魏阿姨吧,经过精心的治疗,魏阿姨逐渐能躺下了,本来是等她平稳后,做造影的。

     

    尽管我一再强调坚持用药、保持大便通畅、大小便勿用力,不能饱食,控制饮水,戏剧性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魏阿姨有个女儿从北京回来陪床,坚持着每天八杯水,健康好身体的养生理念,一下午的功夫,给魏阿姨喝了好多水,很快魏阿姨再次出现了喘息,并出现了血氧的下降。经过抢救治疗,效果仍不明显,只好转入ICU(重症医学科)。

     

    后来给插管上了呼吸机,总算是保住了一条命,经过10余天的治疗,总算从ICU出院了,花费了大概3万多块钱。后来听ICU的同事说,出院没有1周,再次住进了ICU。

     

    这将是个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此后仍会有心衰的反复发作,反复的住院治疗,因为错过了最佳救助时期,坏死的心肌不能再生了。

     

    从这则医疗故事中,总结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急性心肌梗死后,风险很大,需要尽快开通血管,恢复供血,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一是可以考虑溶栓,一是可以考虑急诊PCI,早一秒开通血管,多挽救一部分心肌,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一旦确诊了急性心肌梗死,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挥,不能凭自己的感觉,也不能依着自己的脾气,家人可以惯着你,医生拿你没办法,可是疾病却不会姑息迁就你。

     

    二、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感觉轻易的做出判断和决定,文章中魏阿姨感觉没有那么胸疼了,就以为自己没事了,忽略了科学的化验检查和仪器检查。这里给大家解释下,为什么心梗后会不疼了呢,一是可能有心梗后血栓自溶的可能,血管再通一部分,恢复了血流,二是可能心肌坏死完全了,这部分神经也坏死了,所以没有疼的感觉了。

     

    三、心梗后3-5天才是心衰的高发期,这个时候心肌逐渐坏死完全了,坏死的心肌丧失了原来的收缩功能,它变成了瘢痕组织,还不能适应心脏收缩的节奏,这样整个心脏就很不协调。这时候坏死的肌肉还很薄弱,有心脏破裂的风险。所以心梗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卧床休息,让你活动的时候再动。前些年总会有心梗患者不听话,非要下床解手,最后倒在厕所里的例子很多。现在医生讲的多了,科普的也多了,病人也能逐渐理解了,这样的事情就很少发生了。

     

    四、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心脏是很脆弱的,为什么每天医生都不厌其烦的讲保持大便通畅、大小便勿用力,不能饱食,控制饮水,因为这些小事情,看起来很小,可却容易引发大事件,甚至可能会因此丧命。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呈上升态势,特别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尤为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所以要更加重视心梗的防治工作。

  •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悲伤和遗憾的病例!

     

    42岁高先生,最近反复后背痛。由于他是办公室文秘工作,长时间伏案,他以为是颈椎或腰椎问题,于是自行药店购买止痛药膏外敷,而且每次往往都效果不错,很快后背痛也就缓解了!

     

    但前几天,因天气突然变冷,他后背再次疼痛发作,这次他也是外敷止痛药膏,但奇怪,疼痛没有立即缓解,反而持续加剧,甚至胸口也非常难受,渐渐感到呼吸困难,他呼叫120,但到了急诊,他已经昏迷不醒,医生紧急做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他急性心梗,由于高先生梗死面积非常大,虽然全力救治,还是没有抢救过来!

     

    医生非常痛心:其实高先生反复后背痛,可能就是心绞痛、心梗的警示信号,可是一直被高先生以为颈椎或腰椎问题而忽略了!

     

     

    背部疼痛的一些常见原因

     

    我们常常会听到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在说后背痛,但是当他们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身体指标显示一切正常,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常规体检一般包括三大常规、心电图、查体等检查,只是针对人体的一些普通身体指标进行的检查。如果上述检查显示正常,大部分人都会被认为是身体健康,但是这些常规查体能排除的只是一些典型的疾病以及常见明显的疾病问题,并不是包括身体所有的方面都正常!例如人们常会出现的背部疼痛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背部疼痛的一些常见原因有哪些?

     

    (1)颈椎病引起的后背痛:

     

    在临床上,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左右的年轻人群,常常会出现后背痛。他们因为学习以及工作的需要,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学习、看手机等,使颈椎长时间的受到了过度的刺激,引起颈椎曲度产生了变化,导致背部、肩部等处的筋膜和肌肉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损伤,从而引发了后背部疼痛。这些通过常规的查体一般是不能完全检测的,例如背部筋膜炎,通过简单的拍片是不能诊断的,还要借助触诊来进行判断!

     

    (2)骨质疏松引起的后背痛:

     

    很多老年人出现胸椎及肩、背部的疼痛,这往往是由骨质疏松导致的。临床研究表明当人体减少的骨量超过10%时,患者就会明显的出现疼痛感。基本上很多老年人都患老化性骨质疏松症,还有一些绝经期妇女,也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往往会因此导致背部疼痛。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我们除了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外,还要进行x线检查,甚至还要检查双能x线,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椎体的骨质疏松症。

     

    (3) 心绞痛导致的后背痛

     

    后背疼痛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心绞痛,也就是心肌缺血。大部分人甚至连很多医生都不会想到后背疼痛会是心脏问题,因为惯性思维使然!其实心绞痛有很多种表现,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后背疼痛。

     

    类似本文高先生的病例,就是因为他自己忽略了体检,自行止痛,因而导致错过了发现心绞痛的机会!最终遗憾失去生命!

     

     

    结语

     

    总之,造成后背疼痛的疾病原因有很多,例如骨质疏松、颈椎病、心血管疾病、胸部疾病甚至胃肠道等疾病,这些往往通过简单的常规体检时不能被完全检测的,要具体到每一个人的情况,并且还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筛查,但特别要提醒的是:后背疼痛,不要忘了有可能是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导致!要预防心梗发生,这一信号,更不可漠视,这是高先生用生命的代价给我们的警示!

  • 心肌梗塞,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可能没有深入了解,其实这种疾病已经不止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身上了,很多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也会被心梗缠上。心梗就是因为血管堵塞,局部组织缺血过久出现坏死所导致的,许多年轻人仗着自己身体好,挥霍着健康,没想到被心梗“反将一军”。

      

     

    心梗越来越年轻化,多半跟4个习惯有关,早点改,血管或能轻松点

     

    经常吃油腻的食物

     

    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很多以前舍不得吃的和吃不起的食物,都纷纷出现在餐桌上,越来越多人重视饮食质量,对食物的要求也比较高。有些人以前只是偶尔“开荤”,现在却每天大鱼大肉,其实这种习惯并不好,因为身体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多热量和脂肪,代谢不出去的脂肪就会沉积在血管里,让血管变窄,诱发心梗。

      
    经常熬夜

     

    其实现在很少有人觉得熬夜有什么问题,有的人下了班就已经八九点了,回去吃晚饭、洗完漱,随便收拾收拾就到了半夜,不熬夜的人可能真的是不需要为生活奔波和担忧的人吧。大多数人都把熬夜当成了常态。但经常熬夜会让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不仅容易出现高血压,还会导致心律失常。

     

    长期精神压力大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晕倒的新闻,其实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并不罕见,多少人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压力,精神长期高度紧绷。但这些压力都需要我们的心脏来承受,作为人体最脆弱的器官,心脏其实无法分担我们的压力,还是应该学会自己调节情绪,释放压力。

      
    长期烟酒无度

     

     

    大部分心梗患者都是男性,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那就是烟酒的众多危害里,还要再添上一个。其实爱抽烟喝酒的男性有很多,大多数人心里也知道这种行为是在透支生命,但因为还没有受到“惩罚”,所以也没有下定决心戒掉。长期烟酒无度,只会让我们的心肌力量越来越虚弱,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除了改掉以上习惯之外,这三件事也要做好,养护血管不能拖

     

    补充膳食纤维

     

    其实现在有很多人的饮食习惯都不太健康,营养摄入比较单一,比如有的人早上吃包子、油条,中午吃米饭或面食,晚上吃米饭加肉类,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摄入什么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润肠通便,还能降低血脂。

      
    平时经常大鱼大肉的人,要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饮食结构了,少吃主食多吃蔬果,保证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能很好地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高血脂。

     

    补充omega-3脂肪酸

     

    很多人听到脂肪就害怕,觉得这是让人长胖的“元凶”,其实omega-3脂肪酸是“好”脂肪,能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降低患心脏病的几率。同时,人体也需要这种“好”脂肪,适量摄入,有益人体健康。

      
    补充水分

     

    很多人都不爱喝水,更别提有按时喝水的习惯了,其实人体常常是处于缺水的状态的,因为人体无时无刻不在运转,运转就需要水分的供应,所以身体其实一直在消耗水分。及时补充水分,才能维持机体是正常运行。尤其是在早上刚起来的时候,身体急需水分的补给,这一杯水可以说是“救命水”,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总结:心梗一直在发生,可能你我都觉得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但说实话,心梗患者在确诊之前也没有想到过。所以,做好预防,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 有一种疾病,症状和中暑很像,在夏天来势汹汹。它容易误诊,稍不留神可能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心梗」与「中暑」的发作容易混淆,如果你不能准确辨出两者的区别,就要警惕了。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教你在高温天7招防住心梗来“敲门”。

     

    受访专家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胡桃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余再新

     

    夏天也是心梗的高发期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大多都知道冬季是心梗高发的季节,殊不知夏季也是如此。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如果不慎受凉出现腹泻,胃肠道的血流需求增加,也会导致血流供需失衡,加重心脏负担;还可造成电解质失衡,导致低血钾,诱发心律失常,出现心慌、胸闷、低血压、意识丧失,甚至猝死。

     

    //夏季心梗高发的原因///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加快,体表血管扩张,更多血液循环到体表。

     

    雨水多、气压偏低,空气含氧量下降,心脏的供血、供氧都会相对减少。

     

    人体出汗多,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房间内空调温度低、爱喝冷饮,反复的冷热刺激会使冠状动脉强力收缩,致使其中已形成的斑块被牵拉破裂,形成血栓,突发心梗。

     

    如果身体出现以下几个异常表现,要警惕心梗发作:

     

    • 突然严重的心绞痛发作,多发于清晨;
    • 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变频、加剧、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 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即“梗死前状态”;
    • 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

     

    4条线索判断心梗or中暑

     

    临床上,有些患者将心慌、胸闷等心梗症状误认为中暑,耽误了救治时间。

     


    其实,心梗和中暑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大家不妨通过4条线索进行区别。

     

     

    体温


    中暑指在长时间高温、高湿和热辐射作用下,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系列热应激综合征,其症状多因身体内环境失调紊乱引起。中暑病人常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

     

    心梗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发热,却因心输出量(左或右心室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下降、血压下降、血管收缩,出现皮肤温度降低、四肢冰冷等情况。

     

    胸闷


    中暑者远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安静休息,并适当补液后,胸闷气短情况常有明显改善。

     

    心梗患者的胸闷则呈心前区压榨感,常伴有胸痛和濒死感,持续时间长,转至阴凉处得不到缓解,或缓解后再次出现。

     

    面色


    中暑者因大量出汗后血容量会下降,出现面色苍白,在此之前往往还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表现。

     

    心梗患者因堵塞血管部位不同,有的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有的人则是表情痛苦、面色红润。

     

    出汗

     

    中暑出汗是因环境温度较高所致,出汗部位常在前胸、后背、额头、脖子、腋下等。

     

    心梗发作时,患者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收缩,出汗部位除了脖子、额头外,还可能出现在手心、脚心等四肢部位。

     

    热天7招防住心梗来“敲门”

     

    生活中,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重视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和心电图。

     

     

    夏季避免急性心梗来“敲门”,必须牢记7点:

     

    01别贪凉

     

    冰箱里的水果不宜直接食用,拿出来放40分钟以上再吃。

     

    02避免胃肠疾病

     

    夏季瓜果多,可用盐水、小苏打或淘米水彻底清洗,但注意浓度不要过高,浸泡时间不要过长(5分钟为宜),最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03及时补充水分

     

    夏天出汗多,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以每日1500毫升为最低标准,尽量少喝凉水或冰镇饮料。

     

    04生活规律,早睡早起

     

    每天晚上10点半前上床睡觉,睡前不喝茶、不看电视,以免影响睡眠。

     

    05适度运动

     

    游泳、爬山、打球、跑步都可以;如身体素质稍差,可进行广场舞、太极拳、散步等较缓和的运动,时间不要超过40分钟。

     

    06少抬重物

     

    不能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物品时不要弯腰屏气。

     

    07洗澡挑时间

     

    不能在饱餐或饥饿的状态下洗澡,水温最好在37℃左右。

     

    //一旦有人突发心梗:

     

    如果你周围出现疑似心梗的病人,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送至医院。

     

    在等待期间,让患者就地平卧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肢体活动,降低心肌耗氧量,还可给患者含服“速效救心丸”,暂时维持心率和血压。

     

    如有供氧条件,可立即予以吸氧;如果有血压计,可不断测量患者血压及脉搏;若病人突然呼之不应,心跳呼吸消失,应请有资质的人员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医务人员到来。▲

     


    本期编辑:刘云瑽

  •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著名歌手黄安也曾因心梗差点丧命。据了解,黄安年仅52岁,此前并无心血管病史,却在5日突然感到气喘不上来,紧急住院抢回一命。当时他发文苦喊“我差点挂了”,一度发文表示已经没有大碍,但他表示现在,心脏需要做搭桥手术。

      心梗,全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吴伟康教授指出,以下几种情况容易诱发急性心梗:

      一是过度劳累和睡眠不足的情况下,有高血压等疾病而不自知的“工作狂人”最易中招;

      二是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比如过度高兴或悲伤,以中老年人居多;

      三是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情况下,比如气温过高或过低、温度骤降骤升等。“寒冷最容易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天气冷可导致血管痉挛,喝水少也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心梗呢?吴伟康教授建议,做好以下三件事,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的发生风险:

      一是夜间喝250毫升白开水。据统计,心梗患者绝大部分是清晨起床时被发现的,猝发时间多在半夜。人在夜间因呼吸和出汗会耗散部分水分,加之老年人常有起夜习惯,体液随之消耗也较多。夜间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小板凝聚力亢进,使原来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栓塞,老年人如果在夜间喝一杯白开水,有助于预防中风和心梗的发生。

      二是每天喝一杯以上绿茶。有研究发现,与那些从不喝绿茶的人相比,每天喝绿茶一杯以上的人发生心梗的可能性减少42%。绿茶中含有高水平的黄酮类化合物,这种植物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以及茶和红酒中,也有研究证实,摄入黄酮类化合物较多的人能够降低心梗的发病危险。

      三是半年洗一次牙。多数急性心梗患者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卫生不良和牙病,其中最常见的牙病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牙病患者的口腔局部都会隐藏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一些链球菌,这些细菌可以通过释放内毒素的方式,促使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白细胞向细菌周围聚集,形成菌血栓子,后者随着血流进入冠脉循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使冠脉循环的血液受阻,严重者即为急性心梗。

      建议无论是心血管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群,除常规的刷牙漱口外,最好半年请牙科医生用超声洁牙仪,将牙齿周围的牙石、牙垢及牙面菌斑彻底清除,减少口腔中的致病菌。

  •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通常由多种诱因引起,例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用力过猛、饱餐、寒冷刺激、过度劳累等。

    心梗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此外,血管畸形、血管瘤等异常情况也可能诱发心梗。

    急性心梗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症状包括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压迫感、憋闷感、濒死感,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后背、左肩、左上臂放射性疼痛,甚至牙痛。此外,心梗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

    一旦怀疑心梗,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降血压等。介入治疗主要是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导管技术开通阻塞的血管。手术治疗则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患者。

    为了预防心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2.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3. 饮食清淡,低盐低脂。

    4. 戒烟限酒。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严重类型,其发病原因复杂,涉及多种基础疾病和生活方式因素。

    首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梗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疾病会导致冠状动脉壁增厚,斑块形成,最终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完全堵塞。除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增加心梗的风险。

    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心梗的重要诱因。如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都会增加心梗的风险。

    心梗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是基础。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药物等。对于严重狭窄或堵塞的血管,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支架植入术。

    对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是预防心梗的关键。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s等。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总之,心梗的预防和治疗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属共同努力。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的风险。

  •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在发作时出现剧烈的心前区疼痛,伴随心悸、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进而引起心肌缺血坏死。在冠状动脉完全堵塞的情况下,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最终导致坏死。

    除了心前区疼痛,心肌梗死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胸闷、恶心、呕吐、头晕、出汗、乏力等。严重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

    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手段。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介入治疗等。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调理,保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为了预防心肌梗死,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定期进行体检。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也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心梗的传闻,那么心梗究竟会不会致命呢?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确实有致命的风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心梗患者就一定会死亡。事实上,通过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心梗患者都可以恢复健康,甚至达到正常人的生活水平。

    那么,如何预防心梗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是导致心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抑郁。

    2. 改善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等都是导致心梗的危险因素。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锻炼。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

    4.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等,以降低心梗的风险。

    5.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降低心梗的发生率。

    当然,除了以上建议外,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心梗的征兆,如胸痛、胸闷、气短、出汗等,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 遵医嘱: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

    3. 适当锻炼: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脏功能。

    4. 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高糖、高盐的食物。

    总之,心梗并非绝症,只要我们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就能有效降低心梗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浙江电台音乐调频动听968主持人郭梦秋,一个年轻的梦想追逐者,于7月31日晚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不幸离世,年仅25岁。这个消息令人震惊,也引发了人们对心肌梗塞这一疾病的关注。

    心肌梗塞,又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是指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心肌梗塞的发病原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

    郭梦秋的离世,让人们意识到心肌梗塞对年轻人的威胁。其实,心肌梗塞的早期信号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常见的早期信号包括胸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那么,如何预防心肌梗塞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其次,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最后,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

    心肌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血脂药物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郭梦秋的离世,让我们感到惋惜,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 急性心肌梗死,又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该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导致血管狭窄和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肌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血小板治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 抗凝治疗: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肝素等。

    3. 再灌注治疗:通过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血液供应,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措施。常用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溶栓治疗。

    4. 支持治疗:包括疼痛控制、血压管理、电解质平衡等。

    5.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备的急救药物包括:

    1. 速效救心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2.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3. 硝酸甘油: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4. 消心痛: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密切关注以下注意事项:

    1.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3. 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低糖,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4. 戒烟限酒,避免接触二手烟。

    5.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在急性心梗的早期阶段,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迅速恢复冠脉血流,以挽救心肌细胞。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和急诊外科搭桥手术。

    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直接将支架植入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以恢复血流。溶栓治疗则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使血栓溶解,恢复血流。急诊外科搭桥手术则是在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手术禁忌症时,通过外科手术建立新的血管通道。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进行一般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的环境、监测生命体征等。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心电图、心脏标志物、心肌酶学监测等检查,以评估心梗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在饮食方面,急性心梗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患者选择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情绪激动,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以促进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与中青年患者存在差异,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不典型症状

    老年心梗患者往往缺乏典型的胸痛症状,而以血压下降、心律减慢、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这可能与老年人神经功能减退、疼痛阈值降低有关。

    二、诊断方法

    由于老年心梗症状不典型,诊断时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包括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冠状动脉造影等。其中,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测是诊断心梗的重要依据。

    三、治疗建议

    老年心梗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等。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严重、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四、日常预防措施

    1. 健康饮食:保持清淡、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

    3. 控制血压和血糖: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尽早戒烟限酒。

    5.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预防心梗。

  • 深夜,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一位55岁的男子被紧急送往医院。不幸的是,经过抢救,他最终还是离世了。这位男子离世的原因竟然是心梗!

    这位男子名叫老李,平时喜欢打麻将。上周周末,老李在麻将馆打了一晚上麻将,情绪激动,输得气急败坏。凌晨时分,他突然感到胸闷、胸痛,紧接着就失去了意识。被紧急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心梗。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那么,如何预防心梗呢?以下这四件事,中老年人睡觉前一定要少做:

    1.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诱发心梗。因此,中老年人在睡觉前,一定要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

    2.吸烟喝酒

    吸烟和喝酒都会损伤心血管,增加心梗风险。因此,中老年人在睡觉前,一定要戒烟戒酒。

    3.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诱发心梗。因此,中老年人在睡觉前,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

    4.吃得过于油腻

    油腻食物会增加心血管负担,从而诱发心梗。因此,中老年人在睡觉前,一定要避免吃得过于油腻。

    除了以上四点,中老年人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心梗:

    1.保持良好的作息

    2.合理饮食

    3.适当运动

    4.定期体检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要引起重视,积极预防,才能保障身体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