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带你认识“冠状病毒”

带你认识“冠状病毒”
发表人:京东健康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组单链RNA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以感染人和动物,并具有传染性,冠状病毒可分为a、β、γ、δ四群,在能感染人类的α和β群中,目前已知有七种冠状病毒会对人类致病,包括HCoV-229E、HCoV-NL63、HCoV-OC43、HCoV-HKU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冠状病毒是怎么传播致病的?


传染源主要是冠状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包括: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如何预防感染冠状病毒?


1、疫苗接种:目前已有多款安全有效的疫苗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针对其他冠状病毒的疫苗仍在研究当中。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和发病,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对象,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2、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提高健康素养,养成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戴口罩;施行公筷制等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感染冠状病毒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的人冠状病毒(包括229E、NL63、OC43和HKU1型),通常会引起轻度或中度的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症状主要包括流鼻涕、头痛、咳嗽、咽喉痛、发热等,有时会引起肺炎或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疾病,心肺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婴儿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MERS-CoV、SARS-CoV和SARS-CoV-2常引起较为严重症状。

 

MERS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咳嗽和呼吸急促,甚至发展为肺炎,病死率约为34.4%。

 

SARS症状通常包括发热、畏寒和身体疼痛,甚至发展为肺炎,病死率约为9.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开始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肉疼痛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表现为呼吸急促、憋喘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危重病人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哪些人容易感染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时期的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癌症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人群等)、儿童、老年人、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曾共处于密闭空间或密切接触的人群等更容易被传染。

 

病情危重者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围产期女性、重度吸烟者等。

 

感染后的发病过程? 


潜伏期:冠状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2-4天。

 

疾病进展及预后:冠状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者为轻型,热程多不超过3天,少数病人病情危重。

 

冠状病毒存在二次感染或多次感染的可能。

 

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包括乏力或疲倦、思维障碍或不能集中精力、呼吸急促或困难、头痛、头晕、心跳加速、胸口疼痛、咳嗽、关节或肌肉疼痛、抑郁或焦虑、发热、嗅觉或味觉丧失等。这些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防范措施


在加强自我防护的同时,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尤其是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需家属协助、配合症状监测和就诊。做好个人防护,不去人群聚集区域,勤洗手,保持良好个人和环境卫生,适当运动,充足休息,增强体质。

 

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咳嗽、无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咽干、咽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且怀疑与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就诊。

 

出现呼吸困难、昏迷、面色苍白、皮肤苍白、心率加快、抽搐、惊厥、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至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

 

除新型冠状病毒外,尚没有严格证明有效的抗冠状病毒药物,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和防止向重症进展。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可在确诊后尽早给予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或单克隆抗体等进行抗病毒治疗。

 

注意:以上用药和治疗为科普内容,用药请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任红. 传染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李凡,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宋枚芳,申川,魏梦平,等. 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40(01):51-56.DOI:10.3760/cma.j.cn311365-20210308-00085.
[4] 蒋荣猛,谢正德,姜毅,等.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五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01):20-30. DOI:10.3760/cma.j.cn101070-20230114-00036.
[5] 齐海梅,王建业,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等. 中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居家管理指导意见(2023)[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04):386-392.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3.04.002.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通常情况下,肺部有炎症,一般是指肺部有感染,根据感染病原体及症状的不同,可以吃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片、抗生素类消炎药如阿奇霉素分散片、抗真菌药如酮康唑片等类药物来治疗。

    1.抗病毒药物:当肺部炎症是病毒侵袭所致,可吃抗病毒药物来消除炎症,常用的药物有利巴韦林片、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本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乏力等症状,一般停药后可消失。一般血红蛋白病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等禁用此类药物。

    2.抗生素类药物:可遵医嘱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等药物,常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本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3.抗真菌药物:如果是真菌感染所致的肺炎,可应用抗真菌药物来治疗,常用药物还有氟康唑片、伊曲康唑胶囊等药物,可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缓解症状。此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一般肝功能不全的急慢性肝病患者禁用。

    肺部有炎症,一般建议患者做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后,针对性的选择药物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擅自自行服用药物,以免延误疾病。

  • 作者:赵曙光

    小孩子的身体是处在一个发育的状态的,所以他们的抵抗力会比较弱,一旦他们接触外界,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会导致出现一些疾病的出现。有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会有流黄鼻涕的现象,同时也会有眼屎。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使父母非常的担心,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这种情况,孩子流黄鼻涕有眼屎怎么办?

    1、宝宝流黄鼻涕时,如果症状比较明显非常容易出现黄眼屎同时存在,这时主要问题在鼻子,所以一定要对鼻子局部做较好的护理,比较好的,例如勤用温热水洗脸洗鼻子,这样对鼻子局部有比较好的热敷作用,同时对鼻内分泌物有一定的稀释、化解作用,促进黄鼻涕排出来。也可以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喷雾器给宝宝喷鼻子,使黏稠的鼻涕变得稀释、流动性强,这样也容易排出来。如果特别多的黄鼻涕,用以上两种方式护理效果不理想,可以口服作用温和的药物,例如小儿感冒颗粒或者欧龙马等。鼻子的问题解决好之后,黄眼屎会随之缓解。但是,在黄眼屎较多的情况下,也需要做局部的护理,可以用生理盐水给宝宝擦拭眼屎,当眼屎特别多时,可以外用红霉素眼膏和托百士眼药水。

    2、风热感冒的症状就是咽喉痛、流黄涕、发热但不怕冷、咳黄痰、有眼屎。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证明宝宝已经感染风热感冒了。有些宝宝也因为穿衣盖被太厚,导致内热,也会出现这样的流黄涕、有眼屎。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就应观察原因,适量添加衣物,口服一些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如双黄连口服液,清清宝。饮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苹果泥、小米粥。

    3、孩子若是流清鼻涕,是受寒,你用小半勺红糖加1片姜煮一杯水,给孩子喝水的同时用温水泡脚,水若不热适当加点,需泡20分钟,在给孩子多穿件衣服,用手指按揉两脚心,孩子如有出汗,不要急于脱,要让他慢慢消汗。开始喂白开水,不要急于喂的太多,只是勤喂就行,多排尿。

  •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武汉急缺医护人员,大年三十那天,远在广州的谢佳星毅然决然地登上了支援武汉的飞机。

     

    怀着一腔热血的谢佳星,来到武汉后,发现医院里的情形非常严峻,重症病人不断增加,氧气供不应求,谢佳星说,他不能看着他的病人活活憋死……

     

    受访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谢佳星
    文|十里缸缸
    监制 | 黑凤梨

     

    受访医生:谢佳星

     

     

    谢佳星主任来到武汉当地的医院后,发现当下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氧气的供不应求。

     

    新冠肺炎的患者因为肺部病变需要吸氧支持治疗,而医院里的设备难以应对突然大量增加的患者,每天能供应的氧气量十分有限。随着重症病人的不断增加,氧气供应的缺口也越来越大,如今每个病人只能分到几升流量的氧气,根本不够支持他们每天必需的治疗。

     

    可是谢佳星和他的同事们也没有别的办法,武汉的医疗体系已经是超负荷运转,即使他们已经将医院里所有的制氧设备都拿出来使用,也不能填补氧气供应的缺口。更何况谢佳星他们不肯放弃任何一个病人,这就使得平均分到每一个病人手里的氧气会更少。

     

    忧心忡忡的谢佳星主任,在短暂的休息时,想起了他进入感染区病房的第一天。

     

    隔离病房

     

    那天谢佳星主任和其他医生一起查房了解病人的情况,当他转到了一位68岁的女性患者罗娟(化名)床边时,不由得心里沉了沉。

     

    罗娟的情况很不好,她的血氧一直上不去,如果在非疫情的情况下,她应该被转入ICU插管的,谢佳星看向身边的同事,对方轻轻摇了摇头。

     

    ICU早就满了,现在连医院的走廊里都是病人,即便他们都知道这位病人的情况危急,也分不出来更多的氧气给她。

     

    罗娟有些恐慌,她看着谢佳星,问道:「医生,我这样还能撑多久啊?」

     

    以谢佳星主任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罗娟现在非常危险,如果不尽快插管,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但是作为医生,谢佳星主任需要让病人安心下来,他对罗娟安慰道,只要好好治疗,配合医生,罗娟会好起来的。

     

    罗娟冲他笑了笑,看得出来她安心不少。谢佳星微微松了口气,只要罗娟肯相信医生积极治疗,救治的希望就能更大些。

     

    可当天晚上,罗娟就因为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罗娟的过世让谢佳星很是难过,但是作为一名前线驰援的医师,他一再提醒自己,他没有时间崩溃。当务之急是保持理智去救治其他病人。

     

    可氧气的缺口越来越大,许多病人都快撑不下去了,谢佳星主任想不能让罗娟的悲剧重现。他联系了自己的同事、领导,最后打给了自己的老师——钟南山。

     

    电话求助

     

    谢佳星知道老师现在应该很忙,可现在医院里,真的很缺氧气啊。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后方的协调之下,谢佳星凑到了一百五十台制氧机。

     

    但是怎么把这一百五十台制氧机尽快送到医院来,又是一大难题。

     

    最后,钟南山院士亲自帮忙联系了京东物流,货车司机们一听是要送到武汉去救命的东西,二话不说,当即奋勇报名,连夜将这一百五十台制氧机送到了谢佳星手里。

     

     

    制氧机送达之后,谢佳星松了口气。只要给制氧机插上电,就能给病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虽然疫情状态不容乐观,但大家看到了希望。每次当值时,谢佳星和他的同事们都熬到第二天早晨,各病房都能看到他们穿梭的身影。

     

    谢佳星和其他同事几番商量探讨,决定给轻症患者采用供氧机供氧,重症患者则是用中心供氧加上制氧机联合供氧。

     

    正当大家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时,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氧气瓶也不够用了。

     

    因为新冠肺炎患者实在太多,医院不得不在走廊里加置床位,用可移动的氧气瓶给走廊里的患者的供氧。

     

    氧气瓶

     

    如今供氧机解决了病房内的重症病人吸氧问题,却因为走廊没有足够的支持设备无法给加床的患者供氧。

     

    谢佳星主任听到这个问题眉头紧锁,医院里也是愁云密布。

     

    氧气瓶的生产灌装需要专业的厂家设备,这不是谢佳星他们找朋友帮忙就能解决的问题。

     

     

    谢佳星主任说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眼眶有些湿润。最后解决氧气瓶短缺问题的,是全国各地牵挂着武汉的同胞兄弟。

     

    听说武汉急需氧气瓶,内蒙古的钢铁厂快速生产了几千吨制造氧气瓶需要的钢管,山东生产氧气瓶的工厂就马上接力产出了数万个氧气瓶,随后接力的是包括京东物流在内的其他同胞,他们连夜将氧气瓶送到武汉来。

     

    「我们从来都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凝聚力。」在疫区一线奋战的谢佳星,一天一天,亲眼见识了中国强大的动员能力和中国人刻进骨子里的团结。

     

    团结的景象,难忘的一年

     

    物资来了,支援的人也来了,全国各地的医疗队聚集到武汉来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起来了。

     

    当谢佳星主任在看见方舱医院建成时,心里就知道,武汉的这场疫情就要结束了,这场前后将近两个月的艰难战斗,马上就要胜利了。

     

    病人一个接一个地痊愈出院,他们都过来感谢谢佳星主任和他的同事们这段时间为他们的付出奉献。谢佳星流着泪和他们告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他们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等到疫情真的被控制之后,广州医疗队的使命完成,谢佳星和他的同事们凯旋而归时,钟南山院士亲自出来迎接他们,给每位队员一个拥抱。

     

    因为,这场战争,他们赢得漂亮。

     

    全民的战斗
  • 6月13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了第23周疫情情况,6月5日至11日北京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16969例,死亡5例。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和梅毒。好消息是报告发病数连续两周下降。

     

    这是自4月24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的报告发病数已连续7周居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首位。

     

    从现在诸多的研究数据和流行现状来看,新冠没有季节性。随着人体抗体水平的降低,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每年2-3次感染。

     

    每6个月或会出现一次感染周期

     

    6月7日,《自然》杂志(Nature)刊登了一篇关于新冠的研究。研究指出,每6个月或将出现一次感染周期,而滚动的感染浪潮会带来出现新变种的风险。

     

     

    “不幸的是,这种病毒的一个新现实是我们会反复感染,”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流行病学家阿里·莫克达德(AliMokdad)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病毒会产生一种新的变种,可以与目前的变种竞争,而且更加严重。”

     

    北京大学免疫学家曹云龙和他的团队发现,2022年12月的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和BF.7,诱导产生的抗体对XBB这类变异株能提供约四个月的保护。

     

    曹云龙在《自然》杂志旗下期刊《Nature Portfolio》刊文中介绍说,考虑到当前个体免疫背景的差异,如抗体水平等,这一波感染预计会持续几个月。今后的感染高峰会逐渐变得平缓,但每个周期会拉长。这是我们当前在美国等国家看到的趋势。曹云龙表示,美国民众依然在感染,只不过不再同时感染。“更平缓的感染曲线也能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


    感染人群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胡洋2023年5月刊文介绍,这两天门诊新冠病人仍然较多,各种病例同时出现,有年轻的轻症患者,有症状较重,但肺部未感染的中老年患者,也有进展成白肺的高危人群,三者比例最近发生了变化。

     

    最近轻症患者比例不再上升,中、重度感染的患者开始增多,比例也相应增高。有一部分去了发热门诊,还有一部分人撑着到门诊来看,做个CT发现新冠肺炎已经占了一大部分肺,再发展下去就可能形成白肺了。

     

    这部分病人多以高危人群多见,其中还有一部分人更为特殊,那就是上次感染并导致肺炎的患者,这部分人如果再次感染出现严重后果的概率比一般人大,这主要是因为上一次感染过的患者一般体内都有抗体,这一次不一定会感染,一旦再次阳性说明体内抗体不足,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白肺。

     

    到了6月初,明显新冠感染病例上升趋势没有那么急了,重症患者开始增多,这些病人有的是一感染就很重,有的是撑了几天逐渐加重,最后积在一起来看病,和上次的经验差不多,重症病人增多的时候,大部分该阳的人已经阳过一遍了,病毒流行将走下坡路。

     

    但这一次流行很难像上次一样结束得比较干脆,会持续有一些人被感染,这是由大家的免疫力不同,抗体下降的速度不同决定的。


    专家预判:未来的趋势是“梯次感染”

     

    未来新冠将会呈什么趋势发展?据澎湃新闻报道,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的毒力总体会慢慢减弱。“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病毒不停在变异,致病性和传染性增强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在事实层面,过去三年,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种新的变异病毒广泛传播,但XBB自去年年底出现后,没有再出现大的变异。”

     

    “重复感染应该不会是常态,因为免疫屏障建立起来以后,病毒无法广泛传播。”卢洪洲说。他认为,新冠未来的趋势将是“梯次感染”,“免疫保护期具有个体差异,免疫保护期短的人会先感染,同时期其他的人则不会被感染。例如,100个人中,可能5%的人在感染3-4个月后再感染,10%的在感染5-6个月后再感染,此时之前的5%就不会再被感染了。所以不会形成聚集性病例,未来也不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疫情。”

     

    但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仍要继续。“所谓科技抗疫,就是要研发更加有效、长效的鼻喷疫苗,以及更加有效、长效的抗病毒药物,它们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变异病毒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今后的研发方向是长效、通用的疫苗和药物,无论病毒怎么变,都可以发挥作用。”卢洪洲说。

     

    本文综合自:
    ①2023-06-13北京市卫健委《本周疫情(2023年6月5日至2023年6月11日)》
    ②Ye, Yvaine,China's rolling COVID waves could hit every six months — infecting millions,Nature(IF:43.1) Time:2023-06-07
    ③2023-06-12Nature Portfolio《新冠感染周期每六个月一次?专家研判中国疫情》
    ④2023-06-12呼吸科大夫胡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仍然较多,但感染人群发生变化,这些人该注意了》(胡洋)
    ⑤2023-06-14呼吸科大夫胡洋《国家疾控中心数据验证了我前期关于新冠的描述,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胡洋)
    ⑥2023-06-04澎湃新闻《“二阳”比例上升,新冠重复感染,专家:需第一时间使用抗病毒药物》
  • 滔滔洪水来袭时,我们最在意的往往是找到一个能够躲避洪水的安身之所,而找到安身之所后,食物便成为了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但我们在解决食物问题的时候,不应该忽略了食品安全的问题。

     

     

    洪水席卷大地,不仅会冲垮街道、房屋等建筑物,还会冲过下水道、厕所、垃圾堆等地方,即使是某些看起来比较清澈的水流,也会裹挟着大量肉眼无法看见的细菌、病毒,如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等,会导致痢疾、伤寒、甲肝、霍乱等疾病。

     

    洪水中还隐藏着某些寄生虫,如血吸虫、钩虫等,导致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寄生虫病。积水还会导致蚊虫滋生,导致疟疾、乙脑等传染病的发生。因此躲避水灾时,也要密切注意食品安全。

     

     

    哪怕比较口渴,也应避免直接饮用洪水、积水,自来水也应该尽量避免直接饮用,因为洪水爆发时自来水条件往往难以达到饮用水准,最好煮沸后再饮用,或者喝瓶装水、桶装水。应该避免食用生鲜,潮湿的天气与环境,导致生鲜往往容易滋生细菌、寄生虫,应该煮熟后再食用。被水浸泡过的蔬菜,应该仔细清洗后在高温下煮熟后食用。如果是水果,建议削皮后再食用。

     

    大雨滂沱时,保存食物往往会成为一个难题,潮湿的环境会容易让食品发霉、变质,因此在保存食品时,要注意保持食物干燥,将其保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特别是米面等。如果冰箱还运转,可以储存在低温冰箱里。如果是肉类,可以在表面涂抹一些食用油再保存。

  • 国家卫生健康委11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专家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新冠感染、流感、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等流行情况,加强监测预警,掌握病毒活动强度,病毒变异等变化。

     

    米锋表示,要加强农村地区、学校、养老托幼机构等重点地区、重点场所传染病监测和健康管理,做好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随访,优化疫苗接种服务;要统筹医疗资源,优化诊疗流程,加强门急诊、儿科、呼吸科等力量,做好各项医疗救治工作;要持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今年呼吸道疾病增多?专家回应

     

    很多公众感觉在新冠疫情以后,甲流、支原体肺炎、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等,身边的呼吸道传染病好像更多了,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对此回应称,每年冬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常见的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会比夏季或春季活跃,导致感染的人群明显增加,这些疾病特征与往年一样,预后均较好,不需要担心。

     

    我国国家流感中心实时监测流感活动情况,目前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已经进入流感季,目前以甲型流感流行为主,也有乙型流感流行。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疾病,主要由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导致,疾病呈自限性,发病率并没有比往年增加。

     

    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大家采用严格呼吸道防控措施,因此包括支原体,流感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确实下降,随着防控的常态化,今年这些疾病回归到疫情前的发病率水平是正常的,所以今年大家感觉呼吸道疾病增多了。

     

    近三年全球范围监测支原体感染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再结合肺炎支原体自身有其流行的规律,每3—7年出现周期性流行。因此今年儿童支原体肺炎呈流行趋势,大家要引起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的关键。

     

    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低龄化趋势

     

    童朝晖介绍,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北方地区在秋冬季流行,南方地区一般是在夏秋季流行,儿童每三到七年会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它是以发热、咳嗽为主的临床表现。

     

    在起病时表现为有剧烈的、阵发性的、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头疼、流涕、咽痛、耳痛等。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流行中,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感染,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但是从病情上来讲没有明显加重。

     

    绝大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都是轻症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在会上表示,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人群,尤其是5岁及以上的儿童人群,但是,包括婴幼儿在内的5岁以下的儿童同样也可以发病。

     

    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会相对比较长,通常是1-4周,平均大概3周左右。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上是轻重不一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轻症,尤其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是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并不是所有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都会引起肺炎,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可能会发生重症。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确也是会引起一些肺内和肺部外的并发症,肺内包括可能会导致塑型性支气管炎、胸腔积液或者坏死性肺炎,在肺外有可能会累及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包括循环系统等等,也有可能会引起皮肤黏膜损害或者关节炎等。

     

    公众确诊病原学后如何用药治疗?

     

    近期网络上不少人说自己全家感染了支原体肺炎。也有人认为,许多成年人感染的其实是新冠。

     

    对此,童朝晖表示,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根据2016年版《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及有关监测数据,肺炎支原体是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每年秋季高发,儿童、青少年易感,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在人口密集的场所如幼儿园、学校会导致集中暴发流行,家庭成员感染肺炎支原体也是比较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症状相似,可以通过抗原及核酸的检测方法明确,建议大家在确诊病原学后用药治疗,而不是靠猜想乱用药。

     

    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等药物不可取!

     

    近期有部分患儿家长听从网络建议,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等药物。王荃表示,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等药物的做法不可取。

     

    目前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比不少,但从整体来看,病毒仍然是当前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常见的病毒包括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等。而阿奇霉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也是不合理的。加之儿童年龄小,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滥用药物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良反应,阿奇霉素是处方药,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包括剂量合适、疗程适宜、给药途径正确等。

     

    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用药不能随意,要关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孩子发热超三天,建议及时就医

     

    王荃强调,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居家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

     

    首先,孩子出现超高热或者持续发热超过三天,或者是持续的频繁地咳嗽,影响了正常生活。

    其次,孩子精神差,甚至出现了嗜睡,或者出现了明显的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困难、喘息、头痛等情况。

    再次,有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抽搐,甚至出现频繁的呕吐、皮疹等等情况。医生都是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就医的。

     

    我国流感持续呈上升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绍,我国各地冬春季流感流行季通常是每年的10月中下旬至次年的3月中上旬左右,一般在1月份左右达到峰值。近期全国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南方省份、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持续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高于北方省份,各地区正逐渐进入冬春季流感流行季。流行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其次为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国家已对加强流感疫苗接种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导各地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积极做好流感疫苗接种服务,通过增加服务时间、分时预约等方式,不断提升流感疫苗接种服务质量。重点做好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高风险人群及员工,6月龄—5岁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和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根据有关信息,今年疫苗生产供应量比去年又有所增加,可以满足接种需求。

     

    我国新冠疫情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王大燕表示,近期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今年8月下旬至今,全国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已连续10周下降,全国发展门诊哨点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也呈均呈持续下降趋势。

     

    全球和我国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和我国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都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最新一周采样的病毒测序结果显示全部为XBB的亚分支,未发现生物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的变异株,国家对新冠病毒仍然在进行系统性的多渠道监测,数据定期在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公布。

     

    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预防呼吸道疾病?

     

    王大燕介绍,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除此之外,公众通过掌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能降低发生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第一,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量的体育锻炼。

    第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减少感染的风险。比如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或用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第三,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冬季室外温度低,通风期间也要注意做好保暖。家庭中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照顾患者时要佩戴口罩。

    第四,老年人、儿童、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密闭场所,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应居家休息,避免将病原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做好个人防护,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 暴雨、洪涝灾害过后,由于天气潮湿,细菌易滋生。另外,水源易遭到污染,食物容易变质,再加上人员接触污水机会增多,因此,各类传染病极易传播,我们要充分做好预防工作。

     

    一、洪灾后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由于人群密集,人体抵抗力下降,有可能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

    肠道传染病:伤寒、肝炎、霍乱、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

    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

     

    疟疾、乙型脑炎等因蚊虫叮咬而传播的疾病;

    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蚊虫。

     

     

    食用霉变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预防:管理好水源、饮食,处理好粪便。

     

    皮肤病:湿疹、皮炎、蚊虫叮咬等都是灾区常见的疾病。

    预防:不同皮肤病有不同的治疗手段。总的来说要保持皮肤的干净卫生,使用蚊帐。

     

    二、如何做好饮食卫生

     

    饮食卫生八个“不”

     

    要严防“病从口入”,除强调食品一定要煮熟煮透外,生活中还必须注意“饮食卫生八个不”:

     

    一是不喝生水,尤其不能喝已污染的水和未消毒的水。

    二是不食用被水淹过或受其他原因污染的面粉、挂面、饼干、面包等食物。

    三是不吃毒死、病死、淹死和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和水产品。“淹死”或其他死因不明的禽畜、水产品可能受毒物或病菌污染,此类食品也不能上市销售。

    四是不吃未洗净的瓜果。未洗净或污染水洗过的瓜果,可能沾有病菌、病毒,吃了很容易得病。

     

     

    五是不吃凉拌菜。由于卫生条件,凉菜特别是卤菜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污染,吃了容易生病。

    六是不吃馊饭菜。饭菜馊了以后,即使经过重新蒸煮仍不能吃。要吃新鲜的饭菜,吃剩的饭菜要煮开或蒸透后存放,下顿再吃时,还要重新加热煮透。

    七是不吃发霉的米面和发芽的花生、土豆。

    八是不搞大型的聚餐活动。大汛过后置办宴席,卫生条件差,食物易污染,参加宴会的人中如果有病人或带菌者,易把病传给别人。

     

    三、如何搞好饮水卫生

     

    专家建议,对于水灾地区来说,应饮用纯净水、矿泉水、瓶装水、开水。不提倡喝生水,因为生水可能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饮用后容易导致腹泻等疾病。饮用开水是灾害期间最简便易行的卫生用水,应该大力提倡。

     

    四、洪涝灾害后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

     

    1. 勤洗手

     

    吃东西前后要洗手,便前便后要洗手。

     

    洗手时最好打肥皂,并在流水下冲洗,手指缝、手腕都要洗到,擦手用的毛巾必须干净。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和脸盆。防止感染红眼病等疾病。

     

     

    2. 乐观情绪

     

    保持心情愉快,良好的心情,可以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泥石流灾害是暂时的,即使灾害会带来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仍然要坚持注意个人卫生。出现发热、拉肚子要及时找医生诊治,不要乱吃药。

     

    3. 搞好环境卫生

     

    住宅或帐篷附近不要有堵洼积水,保持住宅或帐篷内的干燥。

     

    禽畜粪便、垃圾要尽可能远离住宅或帐篷。远离水井等水源。并且及时清扫和消毒。

     

    五、杀虫灭鼠 

     

    ●防治蚊蝇

     

    蚊子可以传播疾病、乙型脑炎等多种疾病。家中应备有蚊帐、蚊香,防止蚊虫叮咬。蚊子通常把幼虫生在水里繁殖,喜欢躲藏在草丛和垃圾里。消除住宅和暂居地附近的垃圾,填平坑洼。倒掉盆罐中的积水,搞好环境卫生,可以减少蚊子传播疾病的危险。

      

    大面积洪水泛滥之后将会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积水,形成大量蚊虫滋生繁殖的场所,洪水中淹死的牲畜、垃圾、粪便等会腐败、霉变,成为蝇类大量滋生繁殖的场所。为了防止灾后疫病的发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杀虫、灭蝇措施。

     

    1.住房的门窗尽可能装上纱网,防止蚊蝇侵入室内。床上使用蚊帐,必要时使用经药液浸泡的蚊帐。

    2.保护好食品,防止蝇类、老鼠及其他昆虫接触而受污染。

    3.清除蚊蝇滋生地。住房、简易灾蓬、活动房周围等地点应清除小块积水,尽可能地减少或清除零星滋生地。

    4.室内速效喷洒或滞留喷洒,可用各种商品喷射剂、气雾剂。按每平方米50毫升的量,用喷雾器对四壁、天花板等蚊蝇经常栖息的表面均匀喷洒。

    5.室外速效喷洒,将80%敌敌畏乳油加水稀释成0.1%浓度,用量每平方米1毫升,用压缩喷雾器均匀喷洒。

    6.室内厕所、垃圾场地灭蝇蛆,可用敌百虫、马拉硫磷、倍硫磷喷洒。

     

    苍蝇可以传播霍乱、痢疾等多种疾病。要特别注意防止苍蝇叮咬食物。搞好环境卫生、搞好厕所卫生,可以减少苍蝇传播疾病的危害。

     

     

    ●灭鼠措施

     

    老鼠可传播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等疾病。要注意防鼠灭鼠。使用药物灭鼠必须采用安全、高效的慢性灭鼠药。禁用“毒鼠强”等剧毒药。

     

    洪灾期间,受灾群众往高处集中,鼠类也往高处迁移,在高地或堤坝出现鼠类相对集中现象,因此增加鼠类和人群接触的机会,可能发生相关传染病的流行。

     

    此外,洪水来势迅猛,也可能使鼠类来不及迁移而被淹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鼠、灭鼠对策。

     

    六、暴雨洪灾后常见病的治疗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1)单验方

    1.大蒜10~15g捣烂,马齿苋30~60g,煎水1碗,冲入蒜泥,过滤得汁,1日2次分服。

    2.马齿苋60~90g,扁豆花10~12g,水煎加红糖,口服2次。

    3.取马齿苋30g,地锦草20g,用水300ml,煎煮20分钟,每日分两次煎煮取汁150ml混匀服用。

     

    (2)中成药

    香连丸(片)、黄连素片等。

     

    (3)基本方药

    白头翁汤加味。方药组成:白头翁10g、秦皮10g、黄连10g、黄芩10g、白芍10g、马齿苋20g、苦参20g、广木香5g、砂仁3g。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葛根芩连汤。方药组成:葛根15g,黄连9g,甘草6g,黄芩9g。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物。

     

    (1)单验方

    石榴果皮20~40g,水煎后加红糖适量,1日分2次服。马齿苋30g,地锦草20g,用水300ml,煎煮20分钟,每日分两次煎煮取汁150ml混匀服用。

     

    (2)中成药

    藿香正气水(胶囊)、黄连素片、葛根芩连片等。

     

    (3)基本方药

    葛根芩连汤。方药组成:葛根15g,黄连9g,甘草6g,黄芩9g。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感冒

     

    感冒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病毒等感染。临床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痛以及恶寒、发热、咳嗽等一系列症状, 起病较急,四时皆有,夏季汛期感冒,易感受当令之暑邪,暑湿并重。

     

    风寒感冒

    临床上主要表现:

    主症及舌脉:鼻塞,流清涕,恶寒,肢体酸楚甚则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次症:喷嚏,咽痒,咳嗽,发热,无汗,头痛。

     

    (1)单验方

    1.生姜汤。生姜20~30g,红糖20g,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

    2.生姜芥菜汤。新鲜芥菜500克洗净切断,生姜10克切片,加水2000ml,煎至1000ml,用食盐调味后分次饮服。

     

    (2)中成药

    感冒清热颗粒, 每次12 g ( 含糖型) /6 g ( 无糖型) ,每日 2 次,冲服;外感风寒初起,正柴胡饮颗粒, 每次3 g, 每日3 次,冲服;挟湿证者, 柴连口服液,每次10 ml, 每日 3 次,口服;风寒表虚证,表虚感冒颗粒,每次10~20 g, 每日2 ~ 3 次,冲服,或桂枝颗粒,每次 5g,每日3 次,冲服。

     

    (3)基本方药

    荆防败毒散 ( 《摄生众妙方》) 加减:荆芥 9 g, 防风 9 g, 羌活 9 g, 柴胡 6 g, 紫苏 9 g,枳壳 9 g, 桔梗 9 g, 炙甘草 6 g。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风热感冒

    临床上主要表现:

    主症及舌脉:发热, 恶风, 咽干甚则咽痛, 舌尖红, 舌苔薄白干或薄黄, 脉浮或浮数。

    次症:鼻塞, 流浊涕, 鼻窍干热, 口干, 口渴, 咽痒, 咳嗽, 肢体酸楚, 头痛。

     

    (1)单验方

    1.薄荷粥。薄荷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稍温即服。

    2.桑菊薄荷饮。桑叶10g、菊花10g、薄荷6g、淡竹叶3g,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

     

    (2)中成药

    银翘解毒颗粒, 每次 15 g, 每日3 次, 口 服; 感 冒 清 胶 囊, 每 次 1 ~ 2 粒( 0. 5 g /粒) , 每日 3 次, 口服; 发热、咽痛、痰稠较甚 者, 金 莲 清 热 胶 囊, 每 次 4 粒 ( 0. 4 g /粒) , 每日 3 次, 口服。疏风解毒胶囊, 每次 4粒 ( 0. 52 g /粒) , 每日 3 次, 口服; 咽痛较甚者,穿心莲内酯滴丸, 每次 0. 15 g, 每日 3 次, 口服。

     

    (3)基本方药

    银翘散( 《温病条辨》) 合桑菊饮 ( 《温病条辨》) : 金银花 9 g, 连翘 12 g, 荆芥 6 g, 桑叶 6 g, 菊花 9 g, 牛蒡子 9 g, 薄荷 6 g ( 后下) , 苦杏仁 9 g, 竹叶 6 g, 桔梗 6 g, 甘草 6 g。

     

    暑湿感冒

    临床上主要表现:

    主症及舌脉:发热,恶风,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肢体困重,头重如裹,胸闷,纳呆,口黏腻,舌苔白腻或黄腻。

    次症:鼻塞,流涕,头痛,无汗,少汗, 口渴,心烦,舌质红, 脉濡或滑或濡数。

     

    (1)单验方

    1.香银汤。金银花10g、连翘10g、荷叶10g、淡豆豉10g、大豆黄卷15g,香薷10g,加水300ml,煎至150ml,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荷叶生姜饮。荷叶10g、生姜3片,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饮。

     

    (2)中成药

    藿香正气类, 每次5~10 ml( 口服液) 、3 粒 ( 胶囊,0.3g/粒) 、2~4 粒 ( 软胶囊,0. 45g/粒) 、1~2 袋 ( 滴丸,2. 6g/袋) ,每日2 次, 口服。

     

    (3)基本方药

    藿香正气散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藿香 9 g, 佩兰 9 g, 金银花 12 g, 紫苏 9 g,白芷 6 g, 淡豆豉 9 g, 桔梗 6 g, 淡竹叶 6 g, 茯苓15 g, 滑石 15 g ( 包煎) , 陈皮 9 g, 生姜 6 g。

     

    咳嗽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呼吸道感染、肿瘤等疾病,是水灾之后常见的疾病之一。

     

    风寒咳嗽

    临床主要表现:咳嗽声重,咳痰稀白,咽痒,气急,常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无汗等。

     

    (1)单验方

    1.姜葱粥。生姜、葱白各20g,粳米150g。入米煮粥,待熟时加生姜、葱白,稍煮即可,趁热食用。

    2.杏仁萝卜煎。杏仁(甜)10g、生姜3片、白萝卜100g、水煎服,每日1剂。

    3.川贝5g,用白梨一个蒸熟服用;

    4.杏仁10g、萝卜子10g,水煎服;

    5.青果10g、白萝卜100g,切片,煎水频服。

     

    (2)中成药

    通宣理肺类, 每次 7 g ( 丸剂) 、9 g ( 颗粒) 、2 粒 ( 胶囊, 0. 36 g /粒) , 每日 2 或 3次, 口服。小青龙合剂类, 每次 6 g ( 无糖型颗粒) /13 g ( 有 糖 型 颗 粒 ) 、3 ~ 6 粒 ( 胶 囊,0. 36 g /粒) , 每日 3 次, 口服。冬菀止咳颗粒,每次 5 g, 每日 3 次, 口服。

     

    (3)基本方药

    三拗汤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合止嗽散 ( 《医学心悟》) 加减:炙麻黄 6 g, 苦杏仁9 g, 白前 9 g, 荆芥 9 g, 防风 9 g, 紫苏子 9 g, 陈皮 9 g, 桔梗 6 g, 百部 12 g, 款冬花 12 g, 炙甘草3 g。

     

    风热咳嗽

    临床主要表现:咳嗽频频,气粗声哑、咽喉疼痛、咳吐黄痰,或痰粘咳吐不爽,口渴欲饮,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等。

     

    (1)单验方

    黄芩10g、车前草15g,加水300ml煎煮15~20分钟,每日分两次煎煮取汁150ml混匀服用,每日一剂。

     

    (2)中成药

    感咳双清胶囊, 每次 0. 6 g, 每日3 次, 口服。急支糖浆, 每次 20 ~ 30 ml, 每日 3 或 4 次, 口服。痰多兼有胸闷者, 蛇胆川贝口服液, 每次 10 ml, 每日 2 次, 口服。

     

    (3)基本方药

    桑菊饮 ( 《温病条辨》) 加 减:桑 叶9 g, 菊花 6 g, 苦杏仁 9 g, 连翘 12 g, 牛蒡子 12 g,前胡 12 g, 黄芩 9 g, 薄荷 6 g ( 后下) , 桔梗 9 g,芦根 12 g, 甘草 3 g。

     

     

    小儿腹泻病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感染性腹泻主要包括细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非感染性腹泻多由于喂养不当引起,少数由于对牛奶或某种食物过敏或不耐受,亦可由于气候突然变化如腹部受凉,致使肠蠕动加快、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乳食及脾胃失调有关。

     

    湿热泻

    多见于夏秋季,多为产毒性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性腹泻。

    临床主要表现: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稀或呈水样,肛门灼热,发热,烦躁,口渴喜饮,恶心呕吐,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1)单验方

    1.用荷叶5g,扁豆花10g,冰糖5g,煎成200ml以作饮料。

    2.脐部敷贴法。用生苍术、生黄芩(比例2:1)为末,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糊状,敷脐,每日换药1次。

     

    (2)中成药

    葛根芩连微丸、苍术止泻口服液、双芩止泻口服液等。

     

    (3)基本方药

    葛根芩连汤。 方药组成:葛根10g,黄芩5g,黄连3g,炙甘草6g,茯苓10g,车前子10g,苍术10g。 1~3岁小儿每日服用1/2剂量;4~6岁每日服用2/3剂量,7岁及以上服用全量。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风寒泻

    临床主要表现:大便清稀,肠鸣腹痛,可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1)单验方

    用丁香1份,肉桂2份,共研末,每用1-3g,醋调敷脐,外用胶布粘贴,每日换药1次。

     

    (2)中成药

    藿香正气液,每服5-10ml,1日3次。

     

    (3)基本方药

    藿香正气散。方药组成:藿香10g,苏叶10g,茯苓10g,白术10g,陈皮8g,姜半夏8g,甘草3g,生姜5g,大枣10g。1~3岁小儿每日服用1/2剂量;4~6岁每日服用2/3剂量,7岁及以上服用全量。颗粒剂或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 12月7日,成都市郫都区出现2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例家的冰箱、门把手的核酸采样检测都为阳性,病毒来源正在核查中。

     

    (来源:新浪微博)

     

    2020年11月8日太原进口冷冻带鱼制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

     

    2020年10月17日山东青岛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上检出阳性样本。

     

    2020年8月12日广东深圳进口的巴西冻鸡翅外包装样品,新冠病毒核酸两次复核确认阳性。


    ……

     

    为何总在冷冻食物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

     

    首先,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的进口食品,多来自于南美洲、欧洲。而当地的疫情没有控制好,冷冻海鲜等食品加工过程很容易污染。

     

    其次,新冠病毒可在冷链运输过程中长期存活。这与新冠病毒耐冷不耐热的特性有关,而且环境温度越低,新冠病毒存活时间越长。

     

    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在气溶胶中可以存活3个小时左右,在铜的表面,能存活4小时左右,纸的表面可以存活24小时左右,但是在塑料或不锈钢表面,却能存活2~3天左右[1]。在光滑的物体表面,新冠病毒很容易依附且存活时间更长。进口冷冻食品的外包装,多是表面光滑的塑料,新冠病毒容易长时间存活。

     

    源产地的新冠疫情、低温环境再加上光滑的外包装,才给了新冠病毒可乘之机。

     

     

    我们还可以购买食用冷冻食物吗?

     

    进口的鱼、虾、蟹、鸡等冷冻食品,营养价值丰富。不少人看到不断有冷冻食品的外包装检测新冠阳性的报道,纠结还能不能买冷冻食物。

     

    事实上,冷冻食物是可以购买食用的。

     

    首先,我国为防范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中国海关对进口冷链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加大实施紧急预防性措施。进口冷链食品均需提供消毒证明,无消毒证明不能上市销售;强化对企业进口冷链食品的追溯管理,对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依法进行查处等。

     


    (来源:人民日报新浪微博)

     

    其次,我国对各地大量冷冻食品样本检测后发现,新冠病毒虽然能在冷冻食品的外包装中检出,但并未在冷冻食品本身检出,这说明食品本身被病毒污染的概率很小,病毒通过食品传播的可能性很小。

     

    最后,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宣称,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食物进行传播,也没有发生人因食用某种冷冻食品从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因此大家不必过度恐慌。但我们仍需正确处理冷冻食物,才可保证饮食安全。

     

    处理这些冷冻食物有什么注意事项?

     

    1. 购买冷冻食品时

     

    要记得做好个人防护,出门购买食物时,戴好口罩。挑选冷冻食物时,最好戴上一次性手套。

     

     

    2. 食物拿回家后应注意

     

    先用75%酒精对冷冻食物外包装消毒,最好现买现吃。如果暂时不食用,最好在外包装上显著位置标注一下生产日期,再放置于冰箱中冷冻保存,防止存储时间过长,降低营养价值和口感。

     

    3. 清洗冷冻食物时应注意

     

    尽量戴上一次性塑料手套清洗,尽量用“专盆”清洗冷冻食物,不跟清洗蔬菜瓜果等其他食物的盆混用。

     

    4. 切冷冻肉时应注意

     

    准备专门的案板和刀具,用来处理冷冻食物,不与切蔬菜水果、熟食的工具混用。同时切肉时不随便用手摸鼻子、揉眼睛。切完后,及时清洗、晾干案板、刀具和厨房台面。如果冷冻食物量较多,也可将冷冻食物,先切成小块包装,每次吃时只拿出来一部分,防止反复冻融食物,容易变质。冰箱储存时,尽量生肉和熟肉分层存储。

     

    5. 烹煮冷冻食物时应注意

     

    记得一定要彻底煮熟煮透再食用。不推荐切完后直接蘸醋生吃或者煮到半熟就吃。因为新冠病毒在温度56℃状态下30分钟才可以被杀死[2]。之前购买的放于冰箱保存的冷冻食物,在没超过保质期的情况下是可以食用的。但需要对外包装喷75%的酒精消毒,之后煮熟煮透食用。同时注意烹煮过程中,及时打开窗户和油烟机,保持空气畅通。

     

    6. 没吃完的冷冻食物应注意处理

     

    做好的食物尽量一次吃完,如果没吃完要及时套上保鲜膜,放置于冰箱冷藏存储,尽快尽早吃完。从冰箱里拿出来再次吃时,要彻底煮熟煮透。

     

     

    总结:

     

    在正确处理冷冻食物之后,我们可以放心使用。但我们平时也要注意防护,对待新冠肺炎,我们仍需勤洗手、戴口罩、勿聚集。

     

    参考文献:
    [1]http://jinan.customs.gov.cn/hangzhou_customs/575609/zlbd/2068287/3288693/index.html
    [2] van Doremalen, N., et al., Aerosol and Surface Stability of SARS-CoV-2 as Compared with SARS-CoV-1. N Engl J Med, 2020. 382(16): p. 1564-1567.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截止2012年1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共通报了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其中5例(3例死亡)来自沙特阿拉伯,2例来自卡塔尔,2例(2例死亡)来自约旦。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又称类SARS病毒,与SARS病毒(非典型肺炎)同属一个家族,但不同于SARS病毒。此病毒感染人体后不一定立即发病,可能数天后才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38℃),可有畏寒、寒战、头疼、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流感症状。后期可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特别是肾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感染控制科洪小京主任表示,广州市地处沿海,对外贸易发达,人员往来频繁,可能会出现赴中东地区旅行与商务往来、或者在中东地区感染病例的来穗,故为了广大市民的健康和安全,请警惕新型冠状病毒的侵入!

      目前该病的治疗暂无特异性治疗措施,无疫苗进行预防,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调查显示此病毒传播能力似乎有限,是否人传人尚不明了,尚不能排除通过动物感染人类的可能性。英国发表研究结果称,与病例密切接触的亲友和医护人员中均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故而大家不必太过恐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呢?洪主任给了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1、近期天气渐寒、多变,请大家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2、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

      3、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4、一旦出现发热、流涕、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状,药物治疗不佳时,建议立即去医院就诊。如果病人数天前曾去过疫区(已报道出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的地区),则高度警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讯员:张诺伦、涂菁清)

      

  • 最近,河南郑州大雨牵挂着全国人民的心,这场是一场千年难遇的大雨,雨量惊人,让河南损失惨重,并且多人遇难,非常多的热心人士,明星,商界大佬们都踊跃捐款救助,显现出我国一方有难,多方支援的民族精神,特别让人感动。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祖祖辈辈留刻在心里的文化传承,遇难时候大家统一一致,热血救人,奉献社会。

     

    水灾后,河南的防疫工作

     

    除了救援和对河南人员的帮助,水灾造成的影响远不止这些,现在各界人士也担心河南因为水灾导致卫生条件差,容易引发疫情,担忧会出现传染病暴发的情况,我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并且提醒河南的群众们要注意预防传染病。

     

     

    下面有关水源受染容易发生的传染病,我们列一下。

     

    第一:介水传染病

    第二:肠道传染病

    第三:接触性传染病

    第四:虫媒传染病

     

    这些都应当提起重视,因为水灾让环境发生了变化,暴雨让蚊虫,细菌等等有一个很好的滋生环境,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

     

    应当怎么预防呢?

     

    第一:不要吃腐败,变质,或者被水泡的食物,因为很多病都是病从口入,所以饮食的卫生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还有一件事需要提醒,就是哪怕再渴,也不要喝生水。

     

     

    第二:防护好周边的环境,尽可能清洁干净周边的环境,尽量保持清洁,虽然不一定能够做完完全清洁,但是环境能够稍微好一些,被传染的几率也会低一些。

     

    第三:做好皮肤防护,如果发现皮肤有异常,可以寻求当地救援的帮助,看能否服用或者有涂用的药物,以免传染别人。

     

    针对自己皮肤的传染预防

     

    相信每个人最重视的应该是自己的皮肤,我们的皮肤如果发生了红肿,瘙痒等等的症状,一整天整个人都会不好受,而且如果是一些皮肤类的疾病被感染,很容易会传染给别人,造成大面积群众的感染,人传人的感染发展得特别快,所以我们对于皮肤的防护,需要重视起来。

     

    首先,我们尽可能不要让皮肤总是在水里面浸泡,如果需要下水救援或者帮助别人,在上水以后,要尽快冲洗干净皮肤,如果皮肤受损,还需要洗干净,涂上药物,以免皮肤发生感染。

     

    新冠疫情也需要预防

     

    除了一系列的传染疾病需要预防,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当下来得最猛烈的新冠疫情,这需要我们共同预防,虽然河南发生了水灾,但是预防新冠疫情不能松懈,我们一定要防止疫情反弹。群众聚集,集体饮食,睡眠这些情况会容易导致人的抵抗力变差,还会导致容易发生疫情人传人,当一个人感染了,很容易就会传给其他人。

     

    特别是如果有无症状感染者,那就更加容易把疫情传播到很多人,所以防疫工作不能松懈,口罩也要快速补上缺口,尽量避免大范围人群聚集,要做好通风的工作。


     
    最后,我们衷心希望,河南能够水灾早日得到缓解,无家可归的朋友们也能早日回家,全国人民都会支援你们,只要你们有需要,我们一定会在背后,愿你们都能平安。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