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胸口痛不一定是心脏病,还有可能是胃病!

胸口痛不一定是心脏病,还有可能是胃病!
发表人:京东健康

众所周知,心脏问题常常会引起胸痛的症状。当我们感受到胸口一阵阵针扎样的刺痛,又或者是像被紧紧地揪着疼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担心是否心脏出现了什么病变。

 

然而,胸痛并不总是心脏问题的信号,有一种胸口痛,可能是胃病引起的,比如我们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它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口疼痛。

 

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简称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

 

 

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通常会出现胸痛,这主要是因为胃液属于强酸性,反流到食管,刺激了食管黏膜,引起食管黏膜的损伤而出现的一种反射性的疼痛。

 

此外,患者还可能会有胸骨后憋闷或者胸痛的症状。

 

胸痛也可能是胃出现了问题

 

区别

虽然反流性食管炎和心脏问题都可能导致胸痛,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 疼痛感受

心脏问题导致的疼痛通常被描述为压迫感、紧缩或重压,而反流性食管炎则更多表现为灼烧感。

 

● 发作时间

 

 

心脏痛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紧张时发作,而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则常在饭后或躺下时加剧。

 

● 伴随症状

心脏痛可能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或疼痛向臂部、颈部放射的情况,而反流性食管炎则可能伴有酸水回流、喉咙不适或咳嗽。

 

检查

 

如果出现了胸痛,但心脏相关的各项检查又没什么问题,就要考虑到去消化内科查一查了。

 

胃镜检查:胃镜这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直接的方法,检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可以帮助发现食管内部的炎症或其它异常。

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这种检查涉及吞咽含有造影剂的液体,然后进行X光检查,观察液体在食管和胃中的流动。

 

难言的「酸楚」该如何解决?

 

用药指南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主要有胃肠促动力药、抑酸类、抗酸剂、中成药等,具体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饮食注意

 

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吃太多,多次少量进餐可以减轻胃部压力,减少食管反流的情况。

细嚼慢咽:吃的时候细细咀嚼,有助于食物更好地消化,减少胃酸分泌。

按时吃饭:过晚进食一定不可取,避免躺下时胃酸出现反流。

多吃维生素B:日常生活中应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维持消化系统健康,全谷类食品、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都是维生素B的良好来源。同时,胶原蛋白丰富的食物也有助于修复和保护胃部黏膜。

避免重口味:辛辣、高脂肪或酸性的食物是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最应避开的,吃了这些很可能会导致病症加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反流性食管炎疾病介绍: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的症状。该病的发作与食管动力受损、药物、食物、生活习惯、先天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包括反酸、烧心、咽部异物感、气道不适等症状。治疗上以抑制反流、控制食管炎症、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为主。具体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病的预后个体差异大,内科治疗可以缓解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预后良好,但易复发,须长期服药。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反流性食管炎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抗反流功能下降,血管清除能力下降,食管黏膜的防御屏障作用减弱以及胃排空延迟等。

    1.抗反流功能下降:患者常常伴有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的异常或者结构改变。会导致抗反流功能的下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

    2.食管清除能力下降:食管通常可以通过推进蠕动、唾液综合等清除反流物,但是胃食管反流的患者以上能力减弱,从而造成食管黏膜的损伤。

    3.食管黏膜防御屏障作用减弱:当食管黏膜屏障作用减弱时。即便是正常的反流,也可以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4.胃排空延迟: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常常伴随胃排空延迟,这样就增加了胃食管反流的概率。除此以外,有一些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胃酸分泌状态等也会导致胃食管反流,建议胃食管反流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查找原因,积极治疗。

  • 正常人体的食管和胃之间,有一个食管下括约肌(LES),它就像一道“阀门”,既可以控制食物从食管进入胃内,也可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当由于各种原因,这个“阀门”罢工时,可能会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胃食管反流病就是一种由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发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它根据是否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可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

    其中,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以烧心、反酸、胸痛、嗳气等为主要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容易反复发作。为什么这种疾病容易反反复复难去根?反流性食管炎究竟要怎么用药才好?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文一次说清楚。

    一、常见问题答疑

    Q:反流性食管炎是什么病?哪些人容易得?

    A: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而引起的疾病。典型症状为烧心、反酸,常见的不典型症状包括:胸痛、上腹部有烧灼感、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外症状,如咳嗽、哮喘等。

    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合并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Q:反流性食管炎为什么容易反复发作?如何避免复发?

    A:流性食管炎经常反复发作,主要原因有两点:

    • 不良生活方式。暴饮暴食、三餐不定,喜食高油、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吸烟、过量饮酒,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诱发或加重反流性食管炎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消除,反流性食管炎就容易反复发作。

     

    • 不规律用药。胃食管反流病的疗程是标准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PPI)连用8周~12周,不少患者难以坚持下来,过早停药导致疾病未控制或复发。

    因此,要想摆脱反流性食管炎的纠缠,我们就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维持长期合理的治疗方案,这是控制疾病不再复发和进展的关键。

    Q:反流性食管炎怎么治疗和用药?

    A: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目的是快速缓解症状、治愈本病、减少复发,同时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整生活方式是基础治疗手段,包括减肥、戒烟、不要熬夜,抬高床头,以及减少浓茶、咖啡、可乐、巧克力等摄入。

    目前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仍是主要手段,主要药物有:

    (1)降低胃酸分泌,中和胃酸:质子泵抑制剂,如各种拉唑类药物,是比较强烈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小苏打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等碱性药物可中和胃酸。

    (2)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的药物:胃复安和吗丁啉。西沙必利通过肠肌丛节后神经能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食管、胃的蠕动和排空,从而减轻胃食管反流,口服促进胃动力药物。

    (3)保护食管和胃黏膜的药物:果胶铋、替普瑞酮等。

    Q:反流性食管炎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A:如果您经常反酸、烧心,甚至影响睡眠;或是久治不愈的哮喘、慢性咳嗽,都需要警惕是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要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和内镜检查,以免病情加重或误诊。

    Q:症状消失了,还需要吃药吗?

    A: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慢性且复发的疾病,目前还没有药物治疗可以根治,而且停药后容易复发,因此通常建议采取维持治疗防止复发,促进黏膜愈合。目前维持治疗的方法有3种:维持原剂量或减量、间歇用药、按需治疗。具体用药治疗方案需要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定制。

    Q:反流性食管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A: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少食多餐,低脂肪、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和咖啡;

    不要吃得太饱,特别是晚餐时,睡前3小时不要吃东西;

    餐后不要立即躺下休息,睡觉时应把床头抬高10-15厘米(注意不是枕头抬高),以减少胃酸反流的发生。

    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用药清单

    类型 药品 功效 用药提醒
    抑酸类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
    与抗生素联合用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
    已经治愈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长期维持治疗
    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时,不可咀嚼或压碎,以免造成药物失效。
    对于不能吞咽的患者,可将药片溶于不含碳酸盐的水中,并通过胃管给药。
    胃肠促动力药 多潘立酮片 适用于胃排空延缓、胃食管反流、食管炎引起的消化不良 不宜与抗酸剂或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同时服用,后者应在饭后服用。
    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
    止泻药/肠道消炎药/肠道抗感染药。 美沙拉嗪缓释颗粒 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急性发作期治疗和预防复发的维持治疗 就餐时服用,直接吞服,或用一杯水漱服,即把药物直接倒入口中,直接咽下,然后喝一杯水,不可咀嚼。
    抗酸类/黏膜保护剂 铝碳酸镁咀嚼片 适用于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可中和胃酸,快速缓解反流症状,多用于对症治疗。因其不能抑制胃酸分泌,也不能达到很强的抑酸要求,不主张长期使用。
    抗酸类 蚬壳胃散 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反酸、嗳气、消化不良、恶心等不适 脾胃虚寒者服用后会加重胃病,甚至出现腹泻。该药含有大黄,具有活血作用,经期和孕期女性不建议使用。

    三、用药提示

    1.不建议自行用药治疗,如有相关症状,建议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2 .治疗时需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更换药物种类、增减药量,甚至停药。

    3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症状加重或不适及时就医。

    4.抗酸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根治疾病,建议遵循医嘱,不要长期使用。

    5.胃肠促动力药物在改善反流症状上有一定作用,但不推荐单独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病学分会.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2022.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22,09(02):51-86.DOI:10.3877/cma.j.issn.2095-8765.2022.02.001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0):649-663.DOI:10.3760/cma.j.cn311367-20200918-00558
    [3]乔刚,赵宏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26(04):787-789.

    审核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孔令建

  • 早上起床嘴巴发甜可能和饮食因素、胃肠功能紊乱、反流性食管炎等原因有关。

    1.饮食因素:若患者在睡前吃了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如糖果、蛋糕等,食物残渣遗留在口腔中,从而引起早上起床嘴巴发甜。

    2.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嘴巴里的淀粉酶分泌增多,引起早上起床嘴巴发甜的现象。

    3.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使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容物逆向进入食管,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早上起床嘴巴发甜。

    早上起床嘴巴发甜在排除饮食因素后,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和奥美拉唑肠溶片的区别有成分及性状、药理作用、适应症、副作用等。

    1.成分及性状:

    •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的主要成分是埃索美拉唑镁,以三水合镁盐的形式存在,是浅粉红色的长椭圆双凸形薄膜包衣片。
    • 奥美拉唑肠溶片的主要成分是奥美拉唑,是一种类白色或淡黄色的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

    2.药理作用:

    •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和奥美拉唑肠溶片都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都能够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 但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的抑酸作用更强,药物起效更快。

    3.适应症:

    •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主要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以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长期维持治疗。
    • 而奥美拉唑肠溶片主要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其临床应用范围相对较广。

    4.副作用:

    对于一些患者,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主要表现在头痛、恶心、胃肠不适等。

    而奥美拉唑肠溶片的副作用较多,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引起皮疹、血检异常等情况。

    总之,医生在选择药物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 反流性食管炎吃雷尼替丁等抑酸剂以及甲氧氯普胺等促胃动力药物比较好。

    1.抑酸剂:食管炎时,患者往往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异常,导致抗反流功能下降,胃内容物反流、胃酸侵袭食管黏膜,导致面膜屏障作用受损。可以使用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抑酸剂以保护食管黏膜。

    2.促胃动力药物:反流性食管炎时,胃排空延迟,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的机会增加。因此,可以使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进行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该尽快就医,积极治疗,科学随访。以上用药遵医嘱。

  • 胃反流性食管炎可以适当吃一些地瓜,不过要适量为主,避免过量食用。地瓜也就是红薯,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粗粮之一,属于低脂肪以及低钠类食物,而且含有比较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物质,以及钙、铁、硒等多种矿物质。适当的进食地瓜一般不会对食管造成损害,也不会加重反流性食管炎的一个症状。所以胃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以适当的进食一些地瓜。但是需要避免尽量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而加重病情。胃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或食管溃疡,在日常生活中,需尽量以低脂肪、低钠、高膳食纤维、高蛋白质类食物为主。此外,要注意多喝水,适当增加体内的新陈代谢,同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的同时增加肠胃动力,促进消化和吸收。一旦出现胃反流性食管炎,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孕妇得了反流性食管炎,一般经过调理都能慢慢恢复,不用过于担心。如果妊娠期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可能是因为胎儿逐渐增大,子宫也会慢慢增大,腹腔内压力增高,会对周围的组织器官造成压迫所引起。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反酸等现象。对于轻微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调整好饮食结构,尽量选择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清淡为主。同时要做到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饭后适当活动,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可以遵医嘱使用胶体果胶铋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大多数都能恢复正常。

    建议孕妇在妊娠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随时了解身体状况。

  •  

    一般而言,血管年龄会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很多时候,两者并不完全一致,血管提前衰老的情况并不鲜见。

     

    生命的维持离不开血液,而将血液运输到身体各处的血管,如同树木的筋脉,任何一段发生病变都可能给人带来致命性的损害。一个人出生后,胆固醇等物质会在血管壁上沉积,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逐渐降低,血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走向老化、硬化甚至栓塞。

     

    然而,许多年轻人过早地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原本不该在这个年龄发生的心脑血管恶性病变,是因为血管在生理年龄之前衰老了。

     

     

    “血管垃圾”是怎样形成的呢?

     

    血管垃圾是人体代谢后未排出体外的产物沉积在血管壁,日积月累形成的。

     

    血管是生物运送血液的管道,它布散全身,无处不至,负责将心脏搏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将代谢终产物(或废物)运回心脏,然后通过肺、肾等器官排出体外。

     

    血管依运输方向可分为动脉、静脉与微血管。动脉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组织,静脉将血液自组织间带回心脏,微血管则连接动脉与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心脏是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而运输血液的管道系统就是血管系统。

     

    生命诞生时,体内的血管都是干净光滑的,为了保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进行,人体需要营养供给。在吃进的各种食物中不可能都是人体的必需品,必然会随着食物带入一些无用的、过剩的,甚至有害的物质。

     

    如脂肪中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会在血管内壁沉积,形成血管垃圾,使血管内皮逐渐增厚,血管逐渐变窄。

     

    从20岁开始,血管垃圾便开始沉积在血管中;30岁以后,胆固醇的沉积速度明显加快;50岁以后,近80%的人都会受到血管垃圾的侵扰。

     

    随着年龄的增长,沉积在血管内壁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不渐增多,致使血管壁增厚,甚至形成斑块。当血管狭窄部分达到75%以上时,血流阻力明显增大,血流变慢,血流量减少,带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减少,供不应求,就会出现头晕、头痛、气短、胸闷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表现。

     

    而且,劳累过度、天气变冷、情绪激动,甚至吃得太饱,都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的诱因,出现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的危险。有时,虽然血管狭窄部分还在50%以下,但血管壁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随着血液流动至某一部位堆积,形成血栓,阻塞血流,同样会出现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血管老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年龄的增长、生活不规律、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等都会造成血管老化

     

    1,年龄的增长

     

    人的血管伴随着人体一同生长,也必然会因人体衰老而老化。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血管的新陈代谢也会减慢,而且随着血管垃圾的沉积,其血流量也会减少,所能带走的有害物质也会随之减少,如此恶性循环,血管会一天天老化。

     

    2,生活不规律

     

    从养生角度来说,晚上23点到凌晨1点钟,是心肾相交的时刻;凌晨1点至3点,是保证肝脏代谢血流的时间。熬夜时,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长期“昼夜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规律作息的人增加一倍。

     

    3,脂代谢异常

     

    血脂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机体细胞正常代谢的必需物质,可以说没有血脂,就没有生命。血脂代谢异常,体内血脂多于体内需要,血脂增高会使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流动性减弱。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就会加快改变,导致细胞衰老。

     

     

    预防血管堵塞的办法

     

    血管堵塞,会给人体带来伤害,所以,我们有必要积极地预防血管堵塞,时时为血管进行清理。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定期检查血管

     

    保护血管必须先了解自己血管的健康状况,通过检查血压,血脂、血胆固醇、血液黏稠度、血糖、心电图、胸透情况和眼底即可初步判定是否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从而得知自己血管是否存在疾患及其所患疾病程度,再在医生指导下制订方案。

     

    2,积极调理

     

    血管疾患多为慢性,所以必须长期坚持治疗;有些病则应终身治疗。因此,对付这类疾病,必须要有毅力和耐心,进行综合调理。应做到如下几点:

     

    3,合理饮食

     

    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不超量吃盐;饮食中优质蛋白质不可少,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新鲜绿叶蔬菜也应多吃些;戒烟,勿酗酒。

     

    4,稳定情绪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情均与情绪有关。长期存在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而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可使病情好转。

     

    适量运动、生活有规律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可改善血管调节功能,保持血压、血脂、血糖稳定,并预防血管堵塞和老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借此机会向广大的糖尿病患者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糖尿病的饮食运动与药物治疗很多人已经一再讲解介绍,在这里不再赘述,今天和大家共同探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日常调护。

     
    在我们患者朋友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糖尿病并发症。

     
    是的,由于血糖异常对机体多脏器的影响,糖尿病可累积损害身体各个部分,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今天主要介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很多患者谈“肾”色变,一听到医生说自己有肾病,就犹如下了病危通知书。是的,糖尿病肾病是诸多糖尿病并发症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患者往往有眼睑、颜面、下肢浮肿,夜尿频繁,小便泡沫多,血压升高,乏力腰痛,舌淡苔白,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的表现。化验尿常规可以看到尿蛋白呈阳性,伴或不伴潜血阳性,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超过150毫克,或见肌酐异常。

     
    我们知道糖尿病肾病之所以尿常规可见蛋白质是由于肾脏损害导致的蛋白质漏出,因此,过量的补充高蛋白的食物是错误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减少鸡蛋、牛奶、牛羊肉、豆类(大豆、黑豆、红豆等各类豆制品)等高蛋白的摄入,可适量摄入鲫鱼,鲤鱼等鱼类,补充所需蛋白质。同时要控制好血压,避免劳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即“凉、麻、痛”,在使用营养神经药的同时,可用温阳活血祛瘀类中药外用浴足,药方如下:艾叶15g、红花15g、川椒15g、桂枝15g、鸡血藤15g,上方用开水煮10分钟,再加适量温水浴足,每日二十分钟。注意一定用手试好温度,防止烫伤,切忌患者本人用脚试水温,因糖尿病患者手足温度觉不敏感,容易被烫伤而不自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往往已经有了糖尿病肾病,因二者都是小血管病变,故常常共存,所以当患者检查出蛋白尿的同时应检查眼底,排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如有改变及时治疗。在应用羟苯磺酸钙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的同时,Ⅰ期Ⅱ期的患者可服用三七粉,三七粉既可活血也可止血,是中药中双向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Ⅲ期患者建议请眼科会诊考虑做激光手术止血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荨麻疹是一种局限隆起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水肿性团块,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预防方法主要包括饮食、卫生、药物等多个方面。

    1.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荨麻疹患者应尝试寻找病因并避免接触致病因素,对于诱导性荨麻疹,需避免相应刺激或诱发因素可改善临床症状,甚至可自愈;当怀疑药物诱导的荨麻疹,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时,可考虑避免或使用其他药物替代。对疑似食物相关的荨麻疹患者,鼓励患者记食物日记,寻找可能的食物并加以避免,特别是一些天然食物成分或某些食品添加剂,可引起肺反应性荨麻疹。(2)药物治疗:如外用药物,主要以对症止痒为主,如炉甘石洗剂、艾洛松等激素药膏等。其次也可服用抗组胺药物进行全身抗过敏以及止痒治疗,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2.预防方法:(1)饮食: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或腌制品,都可诱发荨麻疹,所以对于容易出现荨麻疹的患者,需注意饮食,避免诱因。(2)卫生:有荨麻疹病史的人,需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长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容易诱发荨麻疹的物质。(3)药物:临床中,某些药物也容易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需尽快避免服用。

    一旦出现荨麻疹,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