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患上败血症该怎样治疗呢

患上败血症该怎样治疗呢
发表人:医疗星辰探秘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它不仅仅是普通的感染,而是细菌或真菌进入血液并繁殖,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这种疾病曾经是航海时代船员的噩梦,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导致免疫力下降,最终引发败血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治疗败血症已经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那么,患上败血症应该如何治疗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抗菌治疗是关键

抗菌治疗是治疗败血症的首要任务。根据病情和细菌培养结果,医生会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按照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

2. 支持性治疗

败血症患者通常体质较弱,需要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液、输血等。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症状治疗

败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等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如退热药、止痛药等。

4.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败血症患者的症状,提高治愈率。

5. 早期诊断和治疗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败血症治愈率的关键。如果出现疑似败血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并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败血症疾病介绍: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感染综合征。当败血症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或器官功能障碍,引起感染性休克或一个以上器官衰竭的称为严重败血症(severesepsis),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等并发症。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认为马桶是细菌滋生的地方,而洗澡水则是清洁的象征。然而,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洗澡水竟然比马桶水还要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浴室中花洒喷出的水,可能比厕所马桶里的水更脏。这是因为浴室中充满了各种细菌和真菌,它们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如克罗恩病、皮肤病、败血症等。

      那么,这些细菌和真菌是如何进入我们洗澡水的呢?研究发现,它们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 水源污染:自来水管网中可能存在细菌和真菌,它们在进入家庭后,会附着在管道内壁,最终流入我们的浴室。

      2. 浴室环境:浴室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它们会附着在墙壁、地面、毛巾等物品上。

      3. 花洒本身:长时间未清洁的花洒,内部会积累污垢和细菌,它们会随着水流进入我们的洗澡水。

      那么,如何避免洗澡水中的细菌和真菌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定期清洁浴室:保持浴室干燥,定期清洁墙壁、地面、毛巾等物品。

      2. 定期清洁花洒:使用白醋或消毒液定期清洁花洒,去除内部污垢和细菌。

      3. 使用过滤水:使用过滤器过滤自来水,减少细菌和真菌的含量。

      4. 避免将头部伸入花洒:在洗澡时,尽量保持头部远离花洒,避免细菌和真菌进入眼睛、鼻子和耳朵。

      5.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避免细菌感染。

  •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皮肤病,尤其在夏秋季节高发。主要好发于6岁以下的儿童,其中1-2岁的儿童最为常见。

    脓疱疮的典型表现包括:

    1. 寻常型脓疱疮:初期为点状红斑或小丘疹,迅速变为脓疱。疱壁薄,易破溃,周围有明显的红晕。疱壁破溃后露出红色糜烂面,脓液干燥后形成灰黄色厚痂。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甚至败血症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2. 大疱性脓疱疮:主要由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皮损初为米粒大小的水疱或脓疱,迅速变为大疱。疱壁紧张,脓液沉积于疱底呈半月形,周围无明显红晕。脓疱破溃后形成淡黄色痂,痂壳脱落即愈,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3. 新生儿脓疱疮:好发于体质较差的新生儿,起病急骤。皮损初为豌豆至核桃大或更大的水疱或脓疱,疱液迅速变浑浊。疱破后形成红色糜烂面,尼氏征阳性。皮损发展迅速,很快波及全身,体温高达39度以上,患儿精神萎靡,呕吐,腹泻,可因伴发毒血症、败血症、肾炎或肺炎而危及生命。

    4. 臁疮(深脓疱疮):好发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和老人,常继发于昆虫叮咬。病变可深达真皮,中心坏死,形成黑色蛎壳样痂壳。脱落后形成边缘陡峭的溃疡,自觉疼痛,病程约2-4周或更长。

    5.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由凝固酶阳性菌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的急性表皮颗粒层坏死的严重型皮肤感染。好发于出生3个月以内婴儿,偶见于成人。起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咽、鼻、耳、鼓膜等处的化脓性感染病灶。皮损常始发于口周及眼周,红斑迅速波及躯干及四肢。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在大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烫伤样水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以及口周放射性裂纹。轻者1-2周皮损干燥而痊愈,重者可因并发败血症、肺炎而危及生命。

  • 细菌感染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它可能来源于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细菌感染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引发败血症。那么,细菌感染多久会引起败血症呢?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败血症,又称脓毒症或全身感染,是一种由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当细菌感染进入血液循环,在循环系统中繁殖并产生毒素时,就有可能导致败血症的发生。败血症的危害极大,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细菌感染,应根据细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关于细菌感染和败血症的科普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两种疾病。

    1. 细菌感染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等,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感染。此外,避免接触病原体,如不与患者共用个人物品等,也是预防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2. 细菌感染的治疗

    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医生会根据细菌的种类、患者的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

    3. 败血症的治疗

    败血症的治疗原则是:尽快清除感染源,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4. 败血症的预防

    预防败血症的关键是预防细菌感染。除了上述的预防措施外,加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也有助于预防败血症的发生。

    5. 如何识别败血症

    败血症的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寒战、出汗、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意识模糊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 你是否听说过败血症?这种被称为血液中毒的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败血症,通常由细菌通过开放性伤口进入患者的血流中引起,甚至可以通过尿路感染进入血液。据统计,澳大利亚每年有15700例败血症新发病例,其中5000多人因此死亡,许多幸存者也需要截肢甚至终身残疾。

    然而,败血症的可怕之处不仅仅在于其高死亡率,还在于其隐蔽性强。据调查显示,只有40%的人听说过败血症,更不用说了解其症状了。因此,了解败血症,提高警惕,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败血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染进入血流时,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反应,导致多个器官衰竭;第二阶段是免疫麻痹阶段,患者机体没有功能性的免疫系统来抵御感染,这也是败血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败血症的影响范围广泛,老年人、孕妇、一岁以下的儿童及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早产儿或患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威胁。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也更容易发生感染,进而引发败血症。

    败血症的症状多样,但常见的包括低收缩压、高烧、呼吸频率增加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和透析,以及血液净化去除毒素等。

    目前,针对败血症的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探索中。澳大利亚专家呼吁制定国家行动计划,以减少败血症可预防的死亡和残疾。同时,研究人员也在努力开发新型疗法,以靶向作用败血症的第二阶段,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但有些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反复升高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1. 光疗不充分: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光疗时间不足或停止光疗后胆红素水平再次升高,就需要延长光疗时间或再次进行光疗。建议在停止光疗24-48小时后,如果黄疸没有明显反复,再考虑停照蓝光。

    2. 饮食不当:母乳喂养的妇女在新生儿黄疸期间,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以免加重黄疸症状。同时,新生儿也应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3. 先天性畸形:部分新生儿可能存在胆道先天性畸形,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从而出现黄疸反复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手术治疗。

    4. 感染:新生儿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也可能导致黄疸反复升高。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症状。

    5. 其他原因:如溶血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反复升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预防新生儿黄疸反复升高,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孕期保健,避免胎儿受到感染。

    2. 母乳喂养的妇女要注意饮食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及时发现新生儿黄疸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定期带新生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 颅内静脉窦血栓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其症状主要分为全身症状、局部感染症状和窦性症状。

    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高热、寒战、乏力、肌肉酸痛、精神萎靡、皮下淤血等感染和败血症症状。

    局部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局部神经功能缺损、意识障碍发作、视盘水肿等。

    窦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颅内压升高等症状。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症状和特点各不相同,可急性起病或数周后缓慢起病。

    头痛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往往很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肌力下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眼球突出,或出现偏瘫、肢体麻木、严重者甚至昏迷、脑疝,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或颅内感染患者更容易诱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如果怀疑患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应及时就医,通过CTV和静脉窦血管造影等检查手段进行确诊。

  • 男性厌氧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症状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呼吸系统症状:喘息、咳痰、咳嗽等肺部感染症状,可能是由于厌氧菌引起的肺炎或脓胸。

    2. 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可能是尿路感染所致。

    3. 口腔症状:牙龈肿痛,提示口腔感染。

    4. 其他症状:低热、败血症、肠穿孔、白细胞增多、毒血症、胆囊积脓等。

    厌氧菌感染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器官或部位,如腹腔、盆腔、胸腔、生殖道、尿道、骨骼和关节等。

    厌氧菌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腹部器官、女性生殖道、尿道、骨骼和关节等。外源性感染最常见的是破伤风和肉毒杆菌中毒。

    对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等。此外,局部治疗也很重要,如切开引流伤口、局部消毒等。

    预防厌氧菌感染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皮肤损伤,及时就医。

  • 亚急性败血症,也被称为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种常见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这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咽痛等。以下是关于亚急性败血症的详细介绍。

    首先,发热是亚急性败血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持续性的高热,体温通常在39到40度以上,并且一天内的体温波动在两度以上。此外,部分患者在发热前还会出现胃寒、寒颤等症状。

    其次,皮疹也是亚急性败血症的典型症状之一。在疾病的全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皮疹。这些皮疹通常伴随着发热出现,并且可能忽隐忽现。皮疹的消退后一般不留有痕迹,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会有色素沉着。

    此外,关节和肌肉的症状也是亚急性败血症的常见表现。这种疾病的关节和肌肉症状发展较为缓慢,疾病比较隐秘。通常以累及大关节为主,如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

    咽痛也是亚急性败血症的常见症状之一。大约50%的患者在发热时伴有咽痛。

    在治疗方面,大多数患有亚急性败血症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由于在疾病的早期可能无法获得细菌培养的结果,因此在脓毒症早期应尽快进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在获得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后,可针对特定细菌选择细菌敏感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在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中很常见,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普遍耐药。近年来,也发现其对苯唑西林有耐药菌株,因此建议选择头孢菌素、万古霉素或毛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治疗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最有效的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亚急性败血症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饮食方面,建议患者食用合理均衡的膳食营养,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为主。可以适当食用全谷物、谷类、豆类等食物。可以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多食用鱼、蛋、豆制品和乳制品。患者应戒烟并限制饮酒。减少高脂饮食摄入,避免增加患者消化道负担。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和刺激性食物。2. 适当运动以增强免疫力。3. 定期工作和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工作。

    最后,亚急性败血症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 烧伤脓毒血症,又称创面细菌侵袭性感染,是烧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通常发生在烧伤感染期,即在烧伤休克期48小时后至创面完全愈合期间的任何时间。烧伤脓毒血症的发生特点在于病程越长,病情反应越严重。在早期,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强,病情可能表现轻微;但随着病程延长,尤其是创面长时间未愈合,裸露面积大,患者可能进入衰竭期或感染期,此时病情消耗极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烧伤脓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创面细菌感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通过创面侵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导致脓毒血症。此外,烧伤患者的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并发症等因素也可能诱发脓毒血症。

    针对烧伤脓毒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和创面处理。抗感染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等。创面处理则是通过清创、换药、促进创面愈合等措施,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为了预防烧伤脓毒血症的发生,烧伤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 遵循医嘱,按时用药。
    •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发热、寒战、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烧伤脓毒血症是烧伤后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了解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对于降低烧伤脓毒血症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复杂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一、病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较为常见。

    2. 外伤:严重外伤,如大面积烧伤、挤压伤等,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 肿瘤:肿瘤细胞可以释放出多种促凝物质,导致凝血功能紊乱。

    4. 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妊娠并发症,可能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5.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物、溶栓药物等,可导致凝血功能紊乱。

    二、临床表现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出血:表现为皮肤瘀斑、紫癜、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2. 血栓形成: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活动受限等。

    3. 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

    4. 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少尿、肝肾功能不全等。

    三、诊断方法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凝血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

    2.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可帮助判断血栓形成和器官损伤情况。

    四、治疗策略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去除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抗肿瘤治疗等。

    2. 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以防止血栓形成。

    3. 溶栓治疗:对于血栓形成引起的症状,可使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

    4. 支持治疗:包括输血、输血小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

    五、日常保养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

    2.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3.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