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鱼肝油的壳宝宝能吃吗

鱼肝油的壳宝宝能吃吗
发表人:未来医疗领航员

亲爱的家长们,您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疑问:宝宝该不该吃鱼肝油?什么时候开始补充?过量会有什么风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鱼肝油的神秘面纱,了解它对宝宝健康成长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区分一下鱼肝油和鱼油。鱼肝油是从鱼类肝脏中提取的油脂,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D,对宝宝的视力、骨骼发育等方面有益。而鱼油则是从鱼体内提取的油脂,主要成分是DHA和EPA,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积极作用。

那么,宝宝是否需要补充鱼肝油呢?这取决于宝宝的饮食和生活环境。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只要妈妈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和D,就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而配方奶粉中也已经添加了足够的维生素D,所以大部分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鱼肝油。

但是,以下情况下,宝宝可能需要补充鱼肝油:

  • 母乳不足或断奶后未能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A和D的食物;
  • 患有慢性腹泻等影响维生素吸收的疾病;
  • 缺少日照;
  • 生长过快,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鱼肝油并非多多益善。过量摄入维生素A和D会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皮肤干燥等症状。因此,家长在给宝宝补充鱼肝油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控制剂量。

此外,家长在为宝宝选择鱼肝油产品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产品质量;
  • 查看产品成分,避免添加有害物质;
  • 根据宝宝年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总之,鱼肝油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益处,但并非所有宝宝都需要补充。家长在为宝宝选择鱼肝油时,要充分考虑宝宝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补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佝偻病疾病介绍:
佝偻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钙磷代谢异常、骨生成障碍、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生于儿童生长发育期,患儿症状以颅骨软化、方颅、鸡胸、X型腿、O型腿等骨骼改变为主。该病治疗主要是增加维生素D摄入量,若存在明显的X型腿、O型腿等严重骨骼畸形者需手术矫正治疗。本病无法根治,但大部分患者及时治疗后,一般恢复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鸡胸是一种常见的胸廓畸形病症,主要表现为胸骨向前凸起,胸壁低平。这种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在男性儿童中更为多见。鸡胸的成因复杂,可能与遗传、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儿童出生后和婴儿期,由于腹部膨大,鸡胸通常不会被发现。一般在患儿五六岁后,随着生长发育,鸡胸的症状逐渐明显。鸡胸会导致患儿身体瘦弱,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影响心肺功能。

    鸡胸的常见原因包括钙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佝偻病等。因此,预防和治疗鸡胸的关键在于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补充:

    • 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 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虾皮、海带等
    • 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

    对于轻度鸡胸,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补充营养、适当运动等方式进行改善。对于中度至重度鸡胸,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胸骨矫正术、胸壁整形术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儿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避免过度劳累。此外,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鸡胸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胸廓畸形病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家长应了解鸡胸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及时发现并干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佝偻病,一种常见的儿童营养性疾病,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血液检查是诊断佝偻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血液检查,医生可以检测到血钙和血磷的降低,这是佝偻病的一个典型特征。

    影像学检查主要是X光片检查。在佝偻病活动期,X光片可以显示出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等特征,这有助于确诊佝偻病。

    除了血液检查和X光片检查,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佝偻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多汗、夜惊、烦躁、易激惹或枕秃等。在严重病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颅骨变薄、囟门闭合延迟、骨骼畸形(如X型腿、O型腿)等症状。

    佝偻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维生素D、补充钙剂、进行适度体育锻炼、坚持太阳浴等。在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截骨矫形治疗。

    预防佝偻病的关键在于确保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这可以通过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等方式实现。同时,也要避免过食谷类食物,因为谷类食物中维生素D和钙、磷的含量较低。

  •   

      驼背,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却对一个人的形象和精神状态有着重要影响。背部不直,不仅显得人没有精神,还会影响身体健康。那么,驼背怎么矫正呢?怎样才能让背部又瘦又直呢?

      驼背的成因:

      驼背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包括长期不良的坐姿、站姿,脊椎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佝偻病等。其中,姿势性驼背最为常见,主要是因为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导致的。

      驼背的矫正方法:

      1、加强背部肌肉锻炼:通过一些针对性的背部肌肉锻炼,如俯卧两头起、扩胸运动等,可以增强背部肌肉力量,改善驼背状况。

      2、改善日常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可以有效预防驼背的发生。

      3、使用矫正器:对于一些严重的驼背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矫正器进行矫正,如矫正背带、矫正椅等。

      4、寻求专业治疗:对于一些由于疾病导致的驼背,如强直性脊柱炎等,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

      5、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也有助于改善驼背状况。

      

      总之,驼背矫正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一个挺拔的背部。

      

      

  • 近年来,佝偻病这一曾经困扰着许多儿童的疾病,又开始在现代社会卷土重来。据英国专家警告,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儿童正受到佝偻病的困扰。这种疾病不仅会导致骨骼问题,还会增加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多种癌症、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软骨病等风险。

    专家指出,佝偻病的发生与维生素D的缺乏密切相关。维生素D又称“日光维生素D”,人体90%的维生素D与晒太阳有关。然而,现代儿童由于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室内屏幕时间过多,导致晒太阳不足,从而引发维生素D缺乏。

    此外,孕妇在孕期晒太阳不足,也会导致体内维生素D水平降低,进而影响胎儿的维生素D水平,增加儿童佝偻病风险。

    为了预防佝偻病,专家建议家长采取以下措施:

    1. 保证孩子适当的户外活动,增加日晒时间。

    2. 孩子出门时,不必每次都涂抹厚厚的防晒霜。

    3. 冬季更应该注重食补维生素D。深海肥鱼、鸡蛋、强化麦片和面包、人造黄油等食物都可以提供足够的维生素D。

    4.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3活性更强,效率更高。

    5.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佝偻病。

    佝偻病是一种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的疾病。只要家长重视儿童维生素D的摄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降低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

  • 在婴幼儿时期,宝宝脱发是一个常见现象,那么三个月的宝宝脱发是否正常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1. 新陈代谢与胎毛脱落

    宝宝年龄越小,新陈代谢能力越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掉头发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胎毛逐渐被新生头发所替代,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

    2. 维生素D缺乏与佝偻病

    宝宝生长发育迅速,需要摄入充足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D。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出现枕部一圈头发稀疏的情况,这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家长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AD、VD以及多晒太阳等方式改善宝宝的营养状况。

    3. 头皮问题与真菌感染

    头皮问题,如头皮癣或其他真菌感染,也可能导致宝宝脱发。此时,家长可以给宝宝使用抗真菌洗发水,并注意保持宝宝头部清洁,选用植物性洗发产品,避免使用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洗发露。

    4. 生长发育与体重监测

    家长需要关注宝宝的体重以及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来说,宝宝在三个月时,体重可以达到出生时的两倍。如果宝宝体重增长缓慢,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5. 医院与科室选择

    如果宝宝出现脱发情况,家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科室就诊,如儿科、皮肤科等。

    总之,三个月的宝宝脱发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家长需要关注宝宝的整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专业帮助。

  • 标题:坐月子怎么吃?哺乳期膳食指南告诉你!

    哺乳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婴儿都有诸多益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并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持续母乳喂养到2岁甚至更长时间。

    哺乳期妇女的营养状况对乳汁分泌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哺乳期膳食指南,帮助您科学地安排饮食,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一、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选用碘盐

    1. 优质蛋白质:乳母每天应在原基础上增加摄入蛋白质25 g,达到每天80 g,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给。鱼、禽、蛋、瘦肉是优质蛋白质的最好来源,也同时提供多种重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2. 维生素A:增加乳母膳食维生素A的摄入量,乳汁中维生素A的含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高。为满足婴儿对维生素A的需要,乳母需要多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富含视黄醇的动物肝脏、蛋黄、奶类,富含维生素A原的深绿色和红黄色蔬菜水果。

    3. 碘:乳母对碘的需要较孕前增加1倍,达到240 μg/d,仅依靠碘盐或海产食物均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乳母除摄入碘盐外,还需要增加富含碘的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和鱼虾。

    二、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重视整个哺乳期营养

    1. 产褥期饮食原则:食物多样但不过量,重视整个哺乳阶段的营养。

    2. 合理安排产褥期膳食:产后最初1~2 d可食用较清淡、稀软、易消化的食物,之后可过渡到正常膳食。

    3. 乳母一天食物建议量:谷类250~300 g,薯类75 g,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1/3;蔬菜类500 g,其中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2/3以上;水果类200~400 g;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每天总量为220 g;牛奶400~500 ml;大豆类25 g,坚果10 g;烹调油25 g,食盐不超过6 g。

    三、愉悦心情,充足睡眠,促进乳汁分泌

    1. 愉悦心情,树立信心。

    2. 分娩后尽早开奶,频繁吸吮。

    3. 合理营养,多喝汤水。

    4. 生活规律,保证8h以上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四、坚持哺乳,适度运动

    1. 产后6周可以开始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2. 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贫血和伤口恢复情况,缓慢增加有氧运动及力量训练。

    五、忌烟酒,避免浓茶和咖啡

    1. 吸烟、饮酒会抑制乳汁分泌,并影响婴儿健康。

    2. 浓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影响婴儿睡眠及精神运动发育。

  • 小儿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其核心问题在于肾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功能受损,导致血磷水平下降。这种疾病主要分为两型,Ⅰ型是由于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成减少,Ⅱ型则是由于细胞对1,25-二羟维生素D3的反应降低。

    该病的病因主要与X染色体上的PHEX基因突变有关,导致肾小管回吸收磷减少,进而引起肠道吸收钙、磷不良。男性患者只能将此病传给女孩,而女性患者则可以将致病基因传给男孩和女孩。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磷酸盐补充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同时,注意患者的饮食,增加富含钙、磷的食物摄入,如奶制品、坚果等。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骨骼发育。此外,家长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我国,小儿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主要在儿科和内分泌科进行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小儿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及其家属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提高生活质量。

  • 新生儿的囟门,这个看似柔软的小区域,却蕴含着丰富的医学信息。它位于宝宝的头顶,像一个小小的“天窗”,能够反映出宝宝的健康状况。儿科医生在检查宝宝时,都会仔细观察囟门的闭合情况,从而了解宝宝的发育情况。

    宝宝的囟门由6块颅骨组成,出生时由于颅骨发育不完全,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形成了前囟门和后囟门。后囟门通常在出生后1-4个月内闭合,而前囟门则更为重要,它位于头顶,是观察宝宝发育的重要窗口。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前囟门约为1.5-2cm,在出生后的数月里,随着头围的增大,前囟门会略微增大,约至6个月时最大可达到2.5-3cm。随后,随着颅骨逐渐骨化,前囟门会慢慢变小,通常在1岁至1岁半左右完全闭合。

    然而,前囟门的变化也可能反映出宝宝的某些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囟门异常现象:

    囟门早闭:可能由于先天性小头畸形、佝偻病等原因引起。如果宝宝头围发育正常,不必过于担心。

    囟门迟闭:可能由于佝偻病、骨骼组织发育不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原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囟门过大:可能由于先天性脑积水等原因引起。需要通过脑MRI等检查明确诊断。

    囟门过小:只要宝宝头围发育正常,不必过于担心。

    囟门膨隆:可能由于颅内感染、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原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囟门凹陷:可能由于严重脱水、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进行治疗。

  • 随着冬季的到来,小雪节气也随之而至。虽然气温逐渐下降,但此时还未达到严寒的地步。小雪时节,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凋零,人体也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调养身体,增强抵抗力。

    一、小雪节气养生原则

    1. 温补为主:小雪时节,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出现阳气不足的情况,因此饮食上应以温补为主,多吃一些羊肉、牛肉、鸡肉等温性食物。

    2. 饮食清淡:冬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因此饮食上应保持清淡,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萝卜、苹果、梨等。

    3. 注意保暖:小雪时节,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二、小雪节气食疗方推荐

    1. 排骨炖白菜

    主料:猪排骨300g,白菜150g

    辅料:葱段15g,姜片15g,枸杞10g

    调料:盐1小匙,醋1/2小匙,料酒1小匙,香油少许

    做法:将排骨剁成小段,洗净,白菜洗净切成5cm左右的长段。将猪排骨在沸水中飞水,洗净血沫。将排骨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加入姜片、葱段、枸杞、少许醋和料酒煮至排骨熟。然后放入白菜煮熟。最后可根据个人爱好放盐调味,再点上少许香油即可。

    2. 枸杞红枣乌鸡汤

    材料:枸杞40克,红枣20枚,生姜2片,乌鸡1只

    做法:将乌鸡洗净,去毛、去内脏,放入沸水中滚5分钟,捞起,用水洗净,沥干水。枸杞用温水浸透,用水洗净,沥干水。红枣和生姜用水洗净。红枣去核;刮去姜皮,切2片。瓦煲内加入清水,先用猛火对水开,然后放入以上材料,等水再开,改用中火煲3小时。

    三、小雪节气养生小贴士

    1. 适当锻炼:小雪时节,气温较低,可以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3. 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尤其在秋冬季节,骨骼生长更为旺盛。然而,钙、磷代谢的增加也使得维生素D的需求量增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其根本原因是维生素D的缺乏。阳光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每天晒太阳1小时即可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

    秋冬季晒太阳,应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方式。上午6-9时,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主,对人体起到温热作用;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但需注意避免紫外线最强时段(上午10时-下午4时)的长时间直射。晒太阳时,可适当暴露皮肤,戴帽沿小帽子保护头部和眼睛。晒太阳前后不宜空腹,不宜洗澡,以免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除了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的食物和药品也是预防佝偻病的重要途径。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肝油、蛋黄、奶制品等。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广医三院儿科崔其亮教授提醒,家长应关注婴幼儿的骨骼发育情况,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佝偻病。预防佝偻病,从晒太阳开始。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