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轻度躁狂症能自愈吗?

轻度躁狂症能自愈吗?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徐利敏

得了躁狂症是不能自愈的,即使存在表面上的自愈,也要警惕近期可能出现的复发情况,以免影响到患者及家人的正常生活。

躁狂发作是双相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得了躁狂症以后,会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很多患者可能会让别人感觉他的行为、表现等都不太得体,从而极大的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工作能力等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这个时候需要尽快控制症状。是否可以不吃药就能控制,不吃药就能让躁狂症患者治愈,这种选择自愈的治疗方式并不能随便尝试。

如果不及时治疗疾病,精神症状的叠加出现会引起冲动,还可能进一步导致伤人、肇事、肇祸的后果,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提倡患者在得了躁狂症以后,要够积极并及时地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尽快通过药物、心理及运动等综合治疗,得到尽早的恢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徐利敏

    躁狂症吃锂盐一般在达到有效剂量4~10天后开始逐渐缓解。

    锂盐是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物,临床上常使用碳酸锂进行治疗,即可用于急性发作,又可用于缓解期、维持期治疗。口服剂量的增减要根据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相应的调整。锂盐治疗对躁狂有明显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锂盐治疗的显效时间要比抗精神病药要晚,采用锂盐治疗的患者多在血锂浓度达到有效浓度后4~10天开始逐渐缓解,所以要想迅速获得疗效还可在早期加用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

    躁狂症经治疗后症状可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但停止治疗后,有的病例还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使用锂盐进行预防治疗对预防再次发作可有较好的效果,锂盐维持治疗剂量可遵循医嘱进行降低,一般需要维持治疗1~3年的时间,第一次发病或发作间隔超过一年者不必用维持治疗,可以在有复发迹象时重新开始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徐利敏

    躁狂症和性格暴躁的区别主要是是否是疾病的区别,二者在本质上就是不同的。

    躁狂症属于一种精神类的疾病,会伴有精力旺盛以及语言增多或者是活动增多,严重的话也会出现幻觉、妄想以及精神障碍等。躁狂症患者一般会没有缘由狂躁发脾气,言行往往比较过激,而且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发作后一般是没有理智且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

    而性格暴躁通常会是一种性格上的表现,通常会表现为发脾气以及情绪高涨或者是难以平息等情况。性格暴躁的人脾气虽大,但表现得不会过于不正常,过激,呈现病态。最主要的是脾气大的人可以控制自己,一般是可以通过平时的生活中的自我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来进行缓解的。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徐利敏

    躁狂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躁狂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判断:

    第一、躁狂症患者在言语表现上通常是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常表现为言语增多,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然要讲个不停,但讲话内容肤浅,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

    第二、躁狂症患者情感高涨时,自我评价过高,表现为高傲自大、自命不凡,有时也可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多继发于情感高涨,且一般持续时间不长。

    第三、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易激惹,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现短暂心情不佳。

    第四、躁狂症患者的躯体症状表现为精力充沛,很少有躯体不适主诉,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体格检查可发现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增快,且有交感神经亢进。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徐利敏

    躁狂症是双相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医生主要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及发作特点,结合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辅助量表等结果可对双相障碍进行诊断:

    第一、临床上首先还是以症状标准,也就是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来进行基础的诊断,病情这些症状至少要持续一周以上。此外,还要在基础诊断上再做一些疾病的排查,排除躯体疾病。

    第二、通过体格检查可发现患者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加快、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

    第三、通过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此外,脑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供参考。

    第四、此外还需要多份量表结果辅助诊断。杨氏躁狂评定量表显示结果为6分以上,表明有躁狂症;轻躁狂检测清单能够协助筛查轻躁狂和躁狂症状,广泛用于抑郁症与双相障碍的鉴别诊断。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徐利敏

    躁狂症患者有暴力倾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

    第一、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讲究语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伤性的语言和使用粗暴的行为去制止躁狂症患者的强迫动作和行为,避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

    第二、要与患者积极建立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根据患者的表现,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杜绝发作期间暴力事件的发生。

    第三、对有强烈自杀企图的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讲清楚自己保护患者的目的,以免让患者误认为护理者在惩罚自己。

    第四、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在患者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应该鼓励患者,让患者相信康复近在眼前,而不是过分释放消极情绪,导致患者过度绝望出现不良情绪和表现。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徐利敏

    躁狂症患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遗传因素。在家系中体现明显,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可能性也越高,且本病目前倾向于多基因遗传模式。

    第二、神经生化因素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这些人体内的神经递质功能活动异常增高,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第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患者可能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生长腺素轴的异常。

    第四、躁狂发作时脑电生理会发生变化,多为高α频率或出现高幅慢波。

    第五、心境障碍的发生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环境事件等社会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有关躁狂发作的心理学理论涉及很多,如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动力学理论、认知理论等。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徐利敏

    躁狂症一般是需要终身服药。如果诊断了躁狂症,轻易停药会导致病情发作,甚至加重,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躁狂发作是心境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需要长期用药控制。躁狂症发作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烦躁、易怒、易激惹、思维奔逸、精力旺盛、不知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临床上躁狂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心理治疗综合治疗方案使病情稳定,治疗多首选以心境稳定剂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为基础的药物治疗,但应当注意巩固治疗以及维持治疗期治疗。

    患者出院后应当注意规律服药,是否需要增减药量应当严格遵循医嘱,经药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在停药后一年内的复发率较高,患者应当遵医嘱长期服用锂盐进行预防性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徐利敏

    躁狂症患者要注意保持日常饮食均衡,平时应该尽量多吃清淡食物,避免让患者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此外饮食方面还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第一、多吃富含优质蛋白、高纤维、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第二、注意保持规律饮食,少吃或不吃零食。

    第三、患有情绪疾病不能成为多吃垃圾食品的借口。虽然在情绪疾病患者食用完垃圾食品以后,会感到心情有所缓解,但用不了多久,便会在内心深处产生自责感,从而加重病情。

    第四、补充充足的水分,维持脏腑的正常需要,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

    第五、患有躁狂症的人通常都会出现火热的,表现为面红耳赤或大便秘结等。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避免食用过多发物,以免内火过大,使躁狂症加重。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徐利敏

    得了躁狂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日常护理:

    第一、躁狂症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维持治疗期规律用药,对于患者症状的变化进行观察以及坚持接受心理治疗。

    第二、患者出院后应当注意规律服药,停药时间应严格遵医嘱,经药物治疗已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一年内复发率高,应遵医嘱长期服用锂盐进行预防性治疗。

    第三、家属要密切关注并记录患者病情发展、服药情况及生活状态,若发现病情变化,要及时联系医务人员,督促患者适量运动,戒烟、戒酒。

    第四、不要过多替代、照顾患者,应培养患者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鼓励患者树立自信,重返社会。

    第六、对发作期间的患者应密切监护,防止意外发生。

    第七、患者应当注意定期随访观察,保持情绪健康,接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对本病稳定的复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八、患者若出现病情复发或加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徐利敏

    躁狂症可能会导致抑郁症,需要家属多加注意,督促患者做好日常护理。

    躁狂性抑郁症的产生多与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躁狂性抑郁症的危险多出数倍,且躁狂性抑郁症患者得偏头痛的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此外,躁狂症患者性格伴随思维异常活跃,话语增多,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高、不符合实际等精神异常问题,行为轻率、做事不计后果、性格严重偏离自我本性。

    躁狂症患者患病后,可能会并发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躁狂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卒中、高血压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所以患者一旦出现躁狂症,要积极配合医生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家属也需要督促患者积极做好日常护理。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