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高发的恶性肿瘤中,有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都有癌变风险,却唯独心脏仿佛是一块“免癌区”。
你或许听说过很多种癌,但一定很少听到“心脏癌”这种说法。
心脏真的不会得癌吗?
心脏从一“出生”就赢了
从癌症的发病原理上来说,恶性肿瘤是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遗传错误”的结果,包括DNA在复制、转录时出现错误。
因此,癌症常出现在代谢和分裂活跃的细胞里。
心肌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也就是说它的寿命跟人一样,从出生后便不再分裂增殖,数量保持不变,也就没有了基因复制出错的机会。
因此,心肌细胞的原发肿瘤极其罕见。
另外,发生在肝癌、胃癌等器官上的癌细胞,也极少会“流窜”到心脏上。
癌细胞的转移需要在身体某个地方“安营扎寨”,但心脏中的血流速度太快了,绝大多数癌细胞没机会“落地生根”就被血液带走了。
心脏并不是“免癌区”
心脏肿瘤虽然罕见,但还是存在的。
心脏中不仅包含肌肉,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血管,这些肌肉和血管都可能长出恶性肿瘤。
其中,血管肉瘤是心脏恶性肿瘤中的常见类型;横纹肌肉瘤也会在心脏出现,但多发于婴幼儿。
更常见的心脏肿瘤是良性的,比如心脏黏液瘤,发生在心脏瓣膜上的乳头状弹性纤维瘤等。
心脏上出现肿瘤后,因性质、大小和生长部位的不同,往往有以下症状:
① 肿瘤引起的全身表现,如发热、乏力、肌肉疼痛、贫血等。
② 肿瘤体积不断增长,或者随血流摆动,造成的血流梗阻,如左心房黏液瘤可有心悸、气短甚至晕厥等表现,且与体位相关。
③ 瘤体组织或表面血栓脱落造成的栓塞,可导致脑、脾等器官动脉栓塞。
在诊断方面,心脏彩超是一种相对方便、准确的方法,有些心脏肿瘤需要进一步借助CT或核磁共振来确诊。
受益一生的护心手册
心脏是血液的必经之路,即使是良性肿瘤,也可能因为堵塞血管而导致严重后果。
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看起来老生常谈,坚持下去心脏一定会感激你的。
1.每周做150分钟运动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研究发现,每天运动10分钟就能改善心脏健康。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一般建议每周坚持运动3~5天,每天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时间至少达到150分钟。
锻炼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步行、骑车等。运动强度以自身感觉微喘,但仍能与同伴正常交谈为宜。
2.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
每人每天蔬菜摄入量为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二分之一。
水果摄入量为每天200~350克,大概相当于一个苹果,加上一个橘子。
也就是说,每人每天要摄入一斤蔬菜半斤水果。这个数量对预防冠心病、糖尿病等都有好处。
3.体重指数控制在18~25
超重或肥胖至少诱发12种癌症,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超重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肥大,且肥胖越早出现,对心脏伤害越大。
体重指数(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在我国,通常认为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4.每天吃盐不超过6克
长期高盐饮食可引起血压升高,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约装满一个啤酒瓶盖的量)。
很多人觉得少了盐就少了“鲜”,这时可以找些高盐调味料的替代品,比如醋、柠檬汁、番茄等。
5.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吸烟对心脏的损害是长期且顽固的,烟草中含尼古丁,可刺激心脏传导系统,增加心脏负荷。
除自己吸烟影响健康,遭受二手烟的人也会深受其害。建议果断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脑洞说:
虽然心脏是个不受癌症青睐的器官,但斑块、血栓、炎症等都对它虎视眈眈,经不起你瞎折腾,所以,善待它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