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生儿发稀与枕秃 怎么回事?

新生儿发稀与枕秃 怎么回事?
发表人:病友互助家园

宝宝出生后,家长们都希望他们拥有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然而,有些宝宝却出现了头发稀疏或枕秃的情况,这让家长们十分担忧。本文将为您解析新生儿发稀和枕秃的原因,并提供预防和治疗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枕秃。枕秃是指婴儿枕部头发稀疏或脱落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婴儿头部与枕头接触的部位容易出汗,导致皮肤瘙痒,婴儿通过摩擦头部来缓解瘙痒,从而使头发脱落。

那么,导致枕秃的原因有哪些呢?

1. 环境因素:婴儿枕头过硬、过软或高度不合适,都可能导致枕秃。

2. 生理因素:婴儿头部出汗较多,头发容易被汗水浸湿,导致头发脱落。

3. 营养因素:缺乏维生素D和钙等营养物质,也可能导致婴儿出现枕秃。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枕秃呢?

1. 选择合适的枕头:选择柔软、透气、高度适中的枕头,避免过硬或过软的枕头。

2. 保持头部清洁:经常给婴儿清洗头部,保持头皮的清洁和干燥。

3. 补充维生素D和钙:在医生指导下,为婴儿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

4. 多晒太阳:带婴儿到户外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5. 注意营养均衡:为婴儿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佝偻病疾病介绍:
佝偻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钙磷代谢异常、骨生成障碍、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生于儿童生长发育期,患儿症状以颅骨软化、方颅、鸡胸、X型腿、O型腿等骨骼改变为主。该病治疗主要是增加维生素D摄入量,若存在明显的X型腿、O型腿等严重骨骼畸形者需手术矫正治疗。本病无法根治,但大部分患者及时治疗后,一般恢复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家孩子总是感冒,怎么办?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每次孩子一感冒,我就变得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尤其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去医院总是让我担心会不会交叉感染。所以我决定尝试在线问诊,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安全、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他们的平台,我可以随时随地与专业的医生进行视频或文字咨询。第一次使用时,我有些紧张,但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症状和过往病史。然后,他给出了一个初步的诊断:儿童佝偻病,并建议我们去儿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虽然这个结果让我有些意外,但我还是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孩子确实被诊断出患有佝偻病。医生开了一些药物,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如何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和生活习惯。我们认真遵循了医生的指导,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在线问诊的便利性和重要性。它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可以在关键时刻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现在,我已经成为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忠实用户,每当孩子有健康问题时,我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这里。

    儿童佝偻病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佝偻病主要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常见症状包括骨骼软化、肋骨畸形、肌肉无力等。易感人群主要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特别是那些缺乏日照和维生素D的孩子。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或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来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量。 2. 多晒太阳:适当的日照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 3. 加强营养:保证孩子的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钙、磷等矿物质。 4. 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等,可以帮助改善肌肉和骨骼的功能。 5.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孩子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冬季,阳光稀少,宝宝们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从而导致佝偻病。为了预防佝偻病,冬季宝宝进行‘阳光浴’至关重要。阳光中的红外线能够促进宝宝新陈代谢,紫外线则能将皮肤中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骨骼生长和牙齿健康。

    专家建议,宝宝满月后即可开始户外晒太阳。刚开始,每天晒1-2分钟,逐渐增加至每次30分钟。每天两次,每天总时间约1小时。晒太阳时,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避免强烈阳光直射皮肤。

    除了晒太阳,家长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避免空腹或饭后1小时内晒太阳;选择天气温暖的时间段;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眼睛;避免强烈阳光直射皮肤;出现不适症状时立即停止晒太阳。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

    1. 食物: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鱼肝油、蛋黄、牛奶等。

    2. 药物: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制剂。

    3. 日光浴:除了冬季,宝宝在其他季节也应适当晒太阳。

    4. 避免肥胖:肥胖会影响宝宝对维生素D的吸收。

    5. 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宝宝饮食中钙、磷等营养素的摄入。

  • 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骨骼疾病,其治愈时间因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

    首先,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这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和畸形。如果儿童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 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鱼肝油、蛋黄、奶制品等;

    2. 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3. 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剂量根据医生建议而定。

    通常情况下,轻微的佝偻病症状通过上述治疗方法可以在数周内得到缓解,而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此外,佝偻病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钙磷代谢异常、遗传因素等。因此,在治疗佝偻病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佝偻病的预防和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家长应关注儿童的饮食结构,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鼓励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同时,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佝偻病的治愈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恢复正常。

  • 冬季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进补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然而,许多家长对儿童进补存在误区,例如盲目使用人参、蜂王浆等补品,以及随意给孩子使用中药等。本文将针对冬季儿童进补的问题,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儿童的进补食谱,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是“稚阴稚阳”之体,五脏六腑发育尚未成熟,因此进补要谨慎。以下是一些适合冬季儿童进补的食谱:

    1. 莲子百合羹:莲子百合具有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的作用,适合日常食用。

    2. 南杏润肺汤:南杏润肺汤可补益肺气、润肺、化痰止咳,适合肺气虚弱、易咳嗽的儿童。

    3. 芡实鲫鱼汤:芡实鲫鱼汤可补气、健脾、固肾,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的儿童。

    4. 浮小麦猪心汤:浮小麦猪心汤可健脾益气、宁心安神、健脑益智,适合需要提高智力水平的儿童。

    5. 参术大枣汤:参术大枣汤可健脾益气、常用于体倦、胃纳欠佳、大便不畅的儿童。

    6. 白萝卜豆腐脑:白萝卜豆腐脑富含钙质,可防治佝偻病,同时具有消积滞、化痰热、宽中下气等作用。

    7. 胡萝卜炒猪肝:胡萝卜炒猪肝富含维生素A,对养护宝宝视力有帮助。

    8. 牛肉蔬菜粥:牛肉蔬菜粥营养丰富,适合儿童食用。

    除了以上食谱,家长在给孩子进补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食物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2. 适量进补,避免过量。

    3. 观察孩子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进补。

    4. 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总之,冬季儿童进补要谨慎,选择合适的食谱,并注意营养均衡,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婴儿在睡眠中出现摇头晃脑的现象,可能是由于佝偻病或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

    佝偻病是儿童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骼发育不良。佝偻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甲状旁腺代偿不足引起的低钙血症,进而导致喉痉挛。此外,维生素D缺乏还会导致骨骼变形,如乒乓球头、X形腿等,严重影响外观和心理健康。

    除了佝偻病,环境温度过高也可能导致婴儿睡眠摇头晃脑。高温环境下,婴儿出汗过多,感觉不适,从而出现摇头晃脑的现象。

    对于佝偻病,治疗主要以补充维生素D为主。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高剂量维生素D会导致身体不耐受、中毒和并发症。因此,家长在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过量。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家长应保证孩子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同时,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保证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如果发现婴儿睡眠摇头晃脑,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宝宝的成长发育是每位家长关注的重点。与成人不同,宝宝的身材没有明显的线条,但同样存在‘三围’,即头围、胸围和腹围。通过定期测量这些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并矫正潜在问题。

    首先,头围是衡量宝宝大脑发育的重要指标。家长可以用软尺测量宝宝眉毛上方到后脑最凸出部位的周长。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头围约为34厘米,出生后前半年增长8厘米,后半年增长3~4厘米,1岁时增长2厘米。头围过大或过小都可能与疾病有关,例如脑积水、小头畸形等。如果宝宝头围增长突然变快,并伴有烦躁、哭闹、呕吐、抽搐、眼斜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其次,胸围反映宝宝的胸廓和肺部发育情况。新生儿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2~21个月时头围与胸围相等,21个月后胸围超过头围。如果宝宝胸部形状异常、隆起或凹陷,可能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表现。此外,人为束缚宝宝胸廓发育也可能导致肋骨下陷、外翻等问题。

    腹围则是衡量宝宝腹部发育的指标。2岁前,腹围与胸围相等,2岁后腹围小于胸围。如果宝宝腹部隆起或下陷,可能与结核性腹膜炎、脱水、营养不良等问题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性别差异、测量工具等因素,家长在家测量可能存在偏差。建议家长定期带宝宝到专科医院进行专业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 标题:小孩子经常说梦话是什么原因

    孩子经常说梦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首先,孩子白天玩耍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或精神过度兴奋,都可能导致夜间睡眠时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仍然活跃,从而出现说梦话的情况。

    其次,缺乏维生素D或钙会导致佝偻病,使大脑皮质处于相对兴奋状态,进而导致夜间说梦话。此外,近期学习压力、心理紧张、长期焦虑或家庭环境问题,如父母争吵、要求过于严格等,也可能导致孩子夜间说梦话。

    为了改善孩子说梦话的情况,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孩子白天活动量,避免过度兴奋;

    2. 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

    3.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减轻孩子心理压力;

    4. 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帮助其放松心情。

    需要注意的是,说梦话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心。

  • 佝偻病,这一曾经困扰着无数儿童的“17世纪疾病”,如今却再次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据我国专家最新警告,目前我国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儿童患有佝偻病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佝偻病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会增加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多种癌症、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软骨病等疾病的风险。

    英国南安普敦总医院整形外科顾问尼古拉斯·克拉克教授指出,如今佝偻病的蔓延已经不再局限于贫穷家庭的孩子,生活富足的家庭中也同样存在这一隐患。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由于饮食缺乏维生素D和晒太阳过少导致的疾病为何会再次卷土重来?很多人认为,佝偻病在二战之后已经基本在发达国家消失,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克拉克教授对200名儿童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许多孩子的维生素D水平偏低,急需治疗。这与现代生活方式中缺乏日晒有很大关系。维生素D被誉为“日光维生素”,人体90%的维生素D都与晒太阳有关。克拉克教授分析指出,现在孩子们过度依赖室内屏幕,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晒太阳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此外,孕妇孕期晒太阳不足,会导致体内维生素D水平降低,进而影响新生儿的维生素D水平,同时也会导致母乳中维生素D不足,从而增加儿童患佝偻病的风险。

    为了防止儿童因缺少维生素D而患上佝偻病,专家建议家长采取以下措施:

    • 保证孩子适当的户外活动,增加日晒时间。
    • 孩子出门时,不必每次都涂抹厚厚的防晒霜。
    • 冬季更应该注重食补维生素D,如深海肥鱼、鸡蛋、强化麦片和面包、人造黄油等。
    •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分为D2和D3两种,其中D3活性更强,效率更高。

     

  • 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对钙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因为胎儿发育所需的大部分钙质都来源于母体。如果孕妇钙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自身的骨骼健康,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研究表明,孕妇在怀孕早期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中期1000毫克,晚期1200毫克。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缺钙会导致孕妇出现腿抽筋、骨软化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骨质疏松,生完孩子后身高可能变矮。

    除了影响骨骼健康,孕妇缺钙还会对胎儿造成危害。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质,如果母体钙摄入不足,会导致胎儿骨骼发育不良,出现颅骨软化、骨缝宽、囟门闭合异常等问题。

    孕妇补钙应注重科学合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补钙误区:

    1. 芝麻酱:虽然芝麻酱含钙量高,但热量也高,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肥胖。

    2. 虾皮:虾皮含钙量高,但盐分也高,容易导致水肿。

    3. 豆制品:豆浆含钙量低,过量食用豆制品可能导致胎儿过大。

    4. 骨头汤: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很低,不足以满足孕妇的钙需求。

    5. 饭后吃钙片:钙容易与草酸、植酸等结合,影响钙的吸收,因此饭后补钙效果不佳。

    那么,孕妇应该如何科学补钙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适量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2. 选择适合孕妇的钙剂,如碳酸钙、乳酸钙等。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4. 定期进行产检,监测钙摄入量和胎儿发育情况。

  • 宝宝学步是每个家庭都关注的成长里程碑,但如何让宝宝顺利学步却让许多父母感到困惑。本文将探讨宝宝学步期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帮助父母更好地引导宝宝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宝宝学步期的特点

    宝宝一般在6-12个月开始学步,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借助支撑物学步:宝宝会尝试用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蹬地,逐渐学会借助家具等支撑物行走。

    2. 独自站立和行走:宝宝逐渐能够独立站立和行走,但步伐不稳,容易跌倒。

    3. 蹒跚学步:宝宝开始尝试跑跳,但动作仍不够协调。

    宝宝学步期的注意事项

    1. 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宝宝学步的环境安全,避免尖锐物体和危险物品。

    2. 鼓励宝宝尝试:鼓励宝宝尝试站立和行走,不要过度保护,以免影响宝宝自信心。

    3. 增强腿部力量:通过爬行、跳跃等运动增强宝宝腿部力量,为学步打下基础。

    4. 选择合适的鞋子:为宝宝选择舒适的鞋子,避免过紧或过松的鞋子影响宝宝学步。

    5. 注意营养和钙质摄入:保证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和钙质,促进骨骼发育。

    宝宝学步期的常见问题

    1. 宝宝学步晚怎么办?

    如果宝宝在1岁后仍不会学步,建议咨询医生,排除发育迟缓等问题。

    2. 宝宝学步时总是跌倒怎么办?

    宝宝跌倒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要正确处理,避免宝宝受伤。

    3. 宝宝学步时总是用脚尖走路怎么办?

    宝宝用脚尖走路可能是由于腿部力量不足或鞋子不适等原因,家长要及时调整。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