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夏季,想要避开空气中的热浪、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最消暑的健身方式莫过于和清凉的水来个亲密接触。其实,在水中健身可不只有游泳这么单调,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招“水中花样”,即使你不会游泳也没关系,让健身在水里变得更轻松。
水中健身的好处:
人们在陆地上进行运动时,最容易造成损伤,水中健身则不容易拉伤肌肉。因为在水里有浮力,减少了运动过程中对关节的冲击力,使骨骼不易受伤变形,并且不像陆地运动那样容易疲劳。
其次,水的阻力能更好地发展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的伸展性。相同条件下,人在水中活动的阻力比在空气中大许多倍。如果动作速度相同,水中运动与陆地运动相比,完成动作至少要多用6倍以上的力。可见,水中锻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水的散热能力是空气的28倍多,浸在水中1分钟消耗的热能量相当于在同温空气中1小时所消耗的热能量。水中30分钟散耗热能相当于空气中正常人一天散耗的热能,能帮助消耗多余脂肪。
水中运动还能增强生理机能。肌肉的活动、收缩,加上浮力、水压共同挤压血管,促使循环机能增强,代谢调节能力增强。长期坚持水中健身操运动,能使肺活量增大,摄氧能力增强,水分流失。
什么游泳姿势最有助塑身?
美国每年有几十万人热衷于水中健身,日本游泳馆里辟有专门的慢跑道,水中健身被世界各国健身专家公认为最有效、最快捷、最安全的塑身运动。
你的游泳姿势正确吗?
游泳对促进新陈代谢,扩张皮肤血管,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提高呼吸机能,使心肌收缩有力,提高循环系统机能,并起到减肥降脂的作用。但是,如果技术动作不规范,锻炼目的就达不到。
比如,游泳时主要靠腿部的力量,但很多人游泳时只重视上肢动作,腿部基本不动。这样游起来不仅吃力,本来可以提供动力的腿反而成了累赘。
还有换气,对游泳者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有的人不学换气,游蛙泳时头一直昂在水面上,颈部、背部肌肉一直很紧张,白白消耗了体力。
另外,因为头不能扎在水里,身体在行进中的阻力会增大,花同样的体力,动作规范的运动员可以游100米,而动作不标准的人只能游25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夏季养生,预防中暑和上火是关键。
在炎炎夏日,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体内火气旺盛,引发中暑、喉咙痛、便秘等症状。因此,夏季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方面
1. 多吃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避免辛辣、油腻、烧烤等刺激性食物。
2. 多喝汤、粥等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汤、银耳汤、小米粥等,可以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
3. 注意食物的搭配,如将清热解毒的食材与滋阴养阳的食材搭配,如西瓜配绿豆、苦瓜配豆腐等。
作息方面
1.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 夏季白天时间长,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午休。
3. 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注意防晒。
其他方面
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2.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伏暑时节,气温升高,人体容易受到暑邪侵袭,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本文将针对伏暑期间的饮食原则、食疗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季。
1. 清暑荷叶汤:荷叶、柠檬、莲子、薏苡仁、鸡内金、猪瘦肉等食材煲汤,具有清热解毒、祛暑养生的功效。
2. 恢复期可服食疗粥:山药、粳米煲粥,适合伏暑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
1. 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等。
2. 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可适量食用甜酱菜、大头菜、榨菜等小菜。
3. 保证水分供给,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等。
4. 多食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等。
5. 饮食宜少量多餐,退烧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
1. 不吃不易消化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2. 禁忌烟、酒、生蒜、芥菜等辛辣食物。
3. 忌热性食物,如高粱、糯米、韭菜等。
夏季高温天气,中暑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暑后,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乏力等症状。那么,中暑了怎么办呢?本文将从疾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中暑的相关知识。
一、中暑的原因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中暑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高温环境: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如高温天气、高温车间等。
2. 水分补充不足: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容易引起中暑。
3. 空气流通不畅:长时间处于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容易导致体温升高,引起中暑。
4. 身体状况不佳: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过度疲劳等人群,更容易发生中暑。
二、中暑的治疗方法
1. 降温: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脱去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以降低体温。
2.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给予患者口服补液盐或含盐饮料,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3.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物等。
4. 密切观察:中暑患者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等。
三、中暑的预防措施
1. 避免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活动,尤其是在正午时分。
2. 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3. 选择合适的防晒霜,避免阳光直射。
4. 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5.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四、中暑的紧急处理
1. 如果患者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但体温较高,应迅速采取降温措施。
3.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炎炎夏日,烈日当空,气温不断攀升,中暑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中暑是一种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导致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那么,中暑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中暑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中暑的症状
1. 先兆中暑: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通常不超过37.5℃。
2. 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会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汗量增多、血压下降、脉搏加速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以上。
3. 重度中暑:表现为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症状,同时出现高热、意识模糊、昏迷、痉挛、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症状,体温可高达40℃以上。
二、预防中暑的措施
1.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开中午时分,选择早晨或傍晚时段外出。
2. 做好防晒措施: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
3. 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可适当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4. 保持室内通风: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可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降温。
5.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6. 饮食调整: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三、中暑的紧急处理
1.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2. 解开患者的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散热。
3. 如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夏日炎炎,高温酷暑难耐,尤其在南方地区,高温常常超过40摄氏度。在这样的天气下,外出活动必须做好防暑措施。然而,在夏季防暑过程中,我们也要警惕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中午时段外出最危险
中午时分,太阳最为强烈,因此许多人认为这个时段不宜外出。实际上,除了避免正午时段,选择空气流通、阴凉处活动同样重要。此外,出汗后立即洗冷水澡,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应尽量避免。
误区二:大汗淋漓时食用冷饮
夏季高温,人们喜欢食用冷饮来降温。然而,大量食用冷饮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甚至引发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问题。
误区三:剧烈运动排毒减肥
有些人在夏季喜欢通过剧烈运动来排毒、减肥。然而,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脑溢血、中暑等健康问题。
39健康网提醒,夏季是人体易受感染的季节,感冒、发烧等疾病高发。因此,夏季防暑工作尤为重要,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能调节身心,保持健康。
以下是一些夏季防暑的小贴士:
1.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2. 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或淡盐水。
3. 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4. 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5.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高温闷热。
6. 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
7. 出门时佩戴防晒用品,如太阳帽、太阳镜等。
8. 如有中暑症状,及时就医。
夏季,气温逐渐攀升,人体容易出现“上火”现象。中医认为,夏季养生要注重清热解暑,健脾益气。以下介绍几种适合夏季食用的养生食谱,帮助大家度过炎热的夏天。
一、荷叶茯苓粥
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的功效。茯苓则能健脾利湿,和中止泻。将荷叶煎汤去渣,加入茯苓、粳米或小米煮粥,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养心的作用。
二、兔肉健脾汤
兔肉具有滋补气血、健脾益胃的功效。淮山、枸杞子、党参、黄芪、大枣等药材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气的功效。将兔肉与这些药材同煮,制成兔肉健脾汤,具有很好的健脾益气作用。
三、凉拌莴笋
莴笋具有利五脏、通经脉的功效。将莴笋洗净去皮,切成条状,加入适量的盐、味精、白糖拌匀,制成凉拌莴笋,既可以清热解暑,又可以利五脏、通经脉。
四、奶油冬瓜球
冬瓜具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的功效。将冬瓜去皮,切成球状,与炼乳、火腿等材料制成奶油冬瓜球,具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的作用。
五、其他夏季养生食谱
1. 绿豆汤: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是夏季消暑解热的佳品。
2. 冬瓜排骨汤:冬瓜具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的功效,排骨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两者搭配煲汤,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滋阴润燥作用。
3. 西瓜:西瓜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
4. 薄荷茶:薄荷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清利头目的功效,饮用薄荷茶可以清热解暑、提神醒脑。
总之,夏季养生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暑、健脾益气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才能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
夏季的炎热天气,不仅考验着人们的耐力,也考验着人们的健康。在这个时候,如何保持健康,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养生文化,其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就是夏季养生的经典体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三伏”节气。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国独有的“三伏”节气,这个时期天气炎热,人体容易生病。因此,人们要注意伏天养生。
那么,为什么伏天宜吃面呢?这主要是因为面食具有以下特点:
1. 面食易于消化吸收,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2. 面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3. 面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此外,面食还有以下养生功效:
1. 面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
2. 面食中的蛋白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3. 面食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
除了吃面,伏天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养生:
1.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3.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4.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5.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总之,伏天养生要注重饮食、作息、情绪等方面的调节,以保持身体健康。
夏季高温潮湿,宝宝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本文将针对夏季宝宝常见的上火、腹泻、感冒和中暑四种疾病,从病因、症状、预防和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妈妈们更好地照顾宝宝的健康。
一、夏季宝宝常见疾病之上火
1. 病因:夏季气温高,宝宝出汗多,体内水分流失快,容易导致上火。此外,宝宝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睡眠不足等也会引发上火。
2. 症状:宝宝出现“吃不进”、“受不了”、“拉不出”等症状,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便秘、口臭、烦躁易怒等。
3. 预防与护理:
(1)保证宝宝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2)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出汗过多。
(4)可适当给宝宝服用儿童专用的去火药物,如板蓝根颗粒、金银花露等。
二、夏季宝宝常见疾病之腹泻
1. 病因:夏季气温高,细菌滋生,宝宝容易因饮食不当、感染病原体而导致腹泻。
2. 症状:宝宝出现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 预防与护理:
(1)保证宝宝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不洁食物。
(2)宝宝餐具、玩具等要定期清洗消毒。
(3)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宝宝受凉。
(4)轻度腹泻可给予少量多次喂水,避免脱水。重症腹泻需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三、夏季宝宝常见疾病之感冒
1. 病因:夏季气温多变,宝宝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导致感冒。
2. 症状:宝宝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
3. 预防与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受凉。
(2)及时给宝宝多喂水,补充水分。
(3)适当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4)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四、夏季宝宝常见疾病之中暑
1. 病因:夏季气温高,宝宝容易中暑。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致体内热量过多积聚。
2. 症状:宝宝出现皮肤发红、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
3. 预防与护理:
(1)避免宝宝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
(2)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
(3)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4)发现宝宝有中暑症状,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中暑,这个在炎炎夏日里常见的病症,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身体不适,更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那么,中暑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它呢?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中暑的成因、症状、预防措施以及应对方法,帮助您在炎炎夏日里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暑的成因。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不畅,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病因包括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烈日直射、空气流通不畅、出汗不足等。此外,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疾病、过度劳累等因素也会增加中暑的风险。
中暑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烦躁不安、皮肤干燥、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中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2. 出门时,要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涂抹防晒霜,以减少阳光直射。
3.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或风扇降低室内温度。
4.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5. 注意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劳累。
6. 对于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更加注意防暑降温,必要时可寻求医生的帮助。
如果不幸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等部位,帮助降温。
3. 给患者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
4. 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总之,中暑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我们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悲剧的发生。
在炎炎夏日,高温天气容易引发中暑,而天气骤变也常导致感冒。那么,如何准确判断自己是中暑还是感冒呢?本文将从发病季节、症状表现、检查化验以及处理方法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一、发病季节与环境的区别
中暑通常发生在高温天气,患者多处于密闭空间。而感冒则多在天气骤热、骤冷或遇冷空气时发生。
二、症状表现的不同
中暑患者体温相对恒定,但会伴有乏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感冒患者则常伴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喉咙痛等呼吸道症状。
三、检查化验结果的不同
感冒患者血常规显示病毒性血象,淋巴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不高。中暑患者则相反,白细胞总数升高,C-反应蛋白也增高。
四、处理方法的不同
中暑时应将患者移至凉快、通风的环境中,给予降温处理。感冒轻症患者可对症处理,注意补水;严重者则应进行抗病毒、抗细菌处理。
五、如何预防中暑和感冒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及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 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4.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5.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