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服用中医汤剂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服用中医汤剂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发表人:医疗星辰探秘

慢性肾衰,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慢性肾衰尚无根治方法,主要依靠药物、饮食等手段延缓病情进展。

一、慢性肾衰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纠正可逆因素、控制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2. 饮食治疗:低蛋白饮食是治疗慢性肾衰的关键,患者应选择优质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并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3. 透析治疗:对于晚期慢性肾衰患者,透析治疗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

4. 肾移植:对于适合肾移植的患者,肾移植是治愈慢性肾衰的最佳方法。

二、慢性肾衰的日常保养

1. 适量运动:慢性肾衰患者应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保持良好的心态:慢性肾衰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3. 遵医嘱: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三、慢性肾衰的预防

1. 积极预防慢性肾病:如避免接触毒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慢性肾病。

3. 控制血压、血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肾衰竭疾病介绍:
肾衰竭是因肾脏急性损伤或各种慢性肾病持续进展导致的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尿素氮等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多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肾衰竭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多系统并发症,常见症状为少尿或无尿、乏力、呕吐、水肿、高血压等,应积极针对病因及对症治疗,必要时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损伤预后与原有疾病严重性及合并症严重程度有关,部分患者可恢复肾功能。慢性肾衰竭需要终身治疗,积极正规治疗可延缓肾功能持续恶化、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展,患者可维持正常生活,如未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病程漫长,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肾衰竭的危害,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提高防范意识。

    一、肾衰竭的危害有哪些?

    1. 消化系统:肾衰竭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口腔黏膜溃疡、口腔异味等。

    2. 神经系统:肾衰竭会影响神经系统,出现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四肢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

    3. 心血管系统:肾衰竭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包炎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4. 血液系统:肾衰竭会导致贫血、牙龈出血、鼻衄等症状。

    5. 皮肤:肾衰竭会导致皮肤瘙痒、尿毒霜等症状。

    二、如何预防肾衰竭?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熬夜。

    2. 注意饮食,低盐、低脂、低蛋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

    4. 遵医嘱,规范用药。

    5.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三、肾衰竭的治疗方法

    1. 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

    2.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3. 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运动、睡眠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急性肾衰竭,简称ARF,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根据病因,可以将急性肾衰竭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

    肾前性急性肾衰竭主要是由于肾脏灌注不足或血容量减少所导致,常见病因包括:脱水、出血、严重腹泻、呕吐、心力衰竭等。这些原因会导致肾脏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肾功能。

    肾性急性肾衰竭是由于肾脏本身的病变导致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血管病变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引起肾功能急剧下降。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主要是由于尿路梗阻所导致,常见病因包括: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输尿管狭窄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肾功能损害。

    急性肾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支持治疗和替代治疗。病因治疗是治疗急性肾衰竭的关键,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营养支持等。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适用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

    为了预防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我们应重视肾脏健康,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是预防急性肾衰竭的重要措施。

  •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其症状主要包括水肿、高血压、血肌酐升高、恶心、呕吐等。

    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水钠潴留,导致颜面或全身浮肿。同时,容量负荷增加,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此外,毒素如肌酐和尿素氮在体内积聚,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液透析和调整饮食结构。早期发现时,药物治疗可有效调节血液中磷、钾的具体含量,改善肾功能。当肾功能严重受损时,可选择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此外,适当控制盐和钾的摄入也可以缓解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多吃低盐、低脂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甜食、豆制品、高脂肪食物等。同时,控制食物总量,避免过度饱食。此外,远离刺激性食物,如垃圾食品、辛辣食物等。

    肾衰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但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和游泳池洗澡。做好肾衰竭的保健工作,有助于改善病情。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肾脏科、内科、泌尿科等。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我国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几率高达30%-40%,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几率约为15%-20%。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病情已较为严重。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若发现尿微量白蛋白,预示着患者将来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表明,若不及时治疗,80%的糖尿病患者将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呢?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重、合理的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压,减缓肾脏病变进程。

    2. 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缓肾脏病变。具体目标为: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

    3. 严格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首选ACEI或ARB类降压药。

    4. 纠正血脂紊乱:糖尿病患者应将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缓肾脏病变。具体目标为:总胆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5. 谨慎用药: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同时,注意中药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

    6. 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糖尿病肾病。

  •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恶性肿瘤,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由于MM本身及其治疗药物的影响,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难以完全恢复,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依赖透析维持生命。

    对于MM肾衰竭患者,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患者能够找到合适的配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MM肾衰竭的有效手段。移植后,患者的肾功能有望得到改善。

    2. 透析治疗:对于无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透析治疗是维持生命的唯一选择。常见的透析方式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3. 药物治疗: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是治疗MM的主要方法。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控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

    4. 贫血治疗:MM患者常常伴有贫血症状,需要使用促红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MM肾衰竭患者的日常保健也非常重要:

    1. 适当锻炼:保持适度的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2. 按时复查: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睡眠护理: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患者恢复。

    4. 心理支持:MM肾衰竭患者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支持。

  •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如疲劳、乏力、腰膝酸痛、食欲减退、水肿、夜尿增多、高血压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病持续恶化导致的最终结果。常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遗传性肾病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众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因此,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延缓肾功能进展、保护残余肾功能、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遵循以下建议:

    1. 饮食上,要适量摄入优质低蛋白食物,如牛奶、蛋、瘦肉、鱼肉等,避免高尿酸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

    2. 如果少尿或水肿明显,可以使用低盐饮食,避免受凉、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3. 注意控制入水量,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引起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

    4.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属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许多患者都想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并为您提供一些关于慢性肾衰竭的科普知识。

    一、慢性肾衰竭能活多久?

    1. 治疗及时与否

    治疗是否及时是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寿命的关键因素。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

    2. 治疗方法的选择

    治疗方法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目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血液净化、肾脏移植等。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3. 病理类型

    慢性肾衰竭的病理类型不同,病情进展速度和预后也有所差异。了解自己的病理类型,有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4. 生活方式的调整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持乐观的心态。

    5. 定期复查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慢性肾衰竭的饮食调理

    1. 限制蛋白质摄入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蛋、瘦肉等。

    2. 限制盐分摄入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限制盐分摄入,以预防高血压、水肿等并发症。

    3. 限制水分摄入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调整水分摄入量。如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应适当限制水分摄入。

    三、慢性肾衰竭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应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2. 适当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病情恢复。

    3. 注意个人卫生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四、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慢性肾衰竭治疗的基础。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ARB类、沙坦类、EPO等。

    2. 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是慢性肾衰竭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

    3. 肾脏移植

    肾脏移植是慢性肾衰竭晚期患者的最佳选择。患者应积极寻求肾脏移植的机会。

    五、慢性肾衰竭的预后

    慢性肾衰竭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良好的生活方式等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总之,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寿命。通过积极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患者完全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当肾脏功能减退时,无法将尿毒素排出体外,会导致体内毒素堆积,引发中毒症状,同时也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因此,控制饮食对肾衰竭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钠盐摄入要严格控制。水肿时,应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克。禁用腌制食品、味精和食碱。水肿消退、血浆蛋白接近正常时,可恢复正常饮食。

    其次,蛋白质摄入要适量。肾功能衰竭综合症时,大量蛋白质从尿中排出,导致人体蛋白降低,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因此,早期、极期应给予较高质量的蛋白质饮食,如鱼和肉类等。但高蛋白饮食也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小球硬化。因此,对于慢性、非极期的肾功能衰竭综合症病人,应摄入较少量高质量蛋白质。出现慢性肾功能损害时,则应低蛋白饮食。

    此外,脂肪摄入也要控制。肾功能衰竭综合症病人常有高脂血症,会引起动脉硬化、肾小球损伤和硬化。因此,应限制动物内脏、肥肉、某些海产品等富含胆固醇和脂肪的食物摄入。

    最后,要补充微量元素。肾功能衰竭综合症病人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会导致钙、镁、锌、铁等元素丢失。因此,应适当补充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杂粮、海产品等。

    总之,肾衰竭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降低尿毒素产生,维持电解质平衡。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 小儿急性肾炎,一种容易被家长忽视的常见病,却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许多家长认为,急性肾炎只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与孩子无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急性肾炎在3岁以上儿童中较为常见,特别是那些患有扁桃体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的孩子,更容易患上急性肾炎。

    夏季,高温多湿的气候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孩子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很容易患上脓胞疮等皮肤感染。皮肤感染化脓后,细菌会进入血液,引发肾脏免疫损伤,进而导致急性肾炎。

    那么,为什么喉咙或皮肤的问题会引起急性肾炎呢?这是因为急性肾炎的发生与链球菌感染有很大关系。扁桃体炎通常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它会产生抗原,通过血液产生抗体。抗体在肾脏中沉淀,引发免疫反应,最终导致急性肾炎。而脓胞疮则由葡萄球菌引起,同样会产生类似抗原,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有哪些表现呢?急性肾炎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一般在感冒、皮肤感染一周后出现。孩子可能会出现低烧、头晕、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与一般的发烧感染相似,容易被家长忽略。最典型的症状是浮肿和少尿,浮肿通常从眼睑开始,逐渐扩展到全身。血尿也是急性肾炎的常见症状,大部分患儿的血尿是肉眼看不见的,只有少部分患儿会出现明显的血尿。

    急性肾炎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治疗,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康复。但预防尤为重要。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 急性肾功能衰竭,又称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使体内毒素积累,引发一系列症状。

    肾前性急性肾损伤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如恶心、呕吐、腹泻或大出血导致的脱水,以及严重的脱水造成的肾脏供血不足。

    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纠正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维持足够的肾脏灌注,密切监测出入量和体重变化,保证和增加尿量,尽量避免治疗过程中的肾损伤。

    在少尿期,最重要的是针对水电解质紊乱和并发症进行治疗。例如,高钾血症的处理、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等。此外,营养治疗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出现严重的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急性肾衰竭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减轻肾脏负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很多药物都需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患者需要谨慎用药,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有害的药物。所有药物的使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日常生活中,急性肾衰竭患者还应适当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促进疾病的治疗。此外,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尽量避免外出和接触外人,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尽快恢复健康。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