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晚期肝癌或可不用姑息治疗

晚期肝癌或可不用姑息治疗
发表人:医疗星辰探秘

长期以来,晚期肝癌的治疗手段有限,患者往往只能选择姑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虽然能缓解症状,却无法根治肿瘤。然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晚期肝癌患者有望通过其他方法获得治愈的机会。

案例分享:李女士,57岁,晚期肝癌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李女士一度陷入绝望。然而,在经过详细检查和综合评估后,医生为她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最终成功控制了肿瘤的生长,延长了生存时间。

治疗方法详解:

1. 靶向治疗:通过靶向药物精准攻击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2. 免疫治疗: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

3. 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4. 肝脏移植: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肝脏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5. 支持性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科普:肝癌的预防与筛查

1. 预防肝癌,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避免接触致癌因素,如烟草、酒精、黄曲霉毒素等。

2.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肝功能检查和肝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

3. 对于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加强监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4.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肝继发恶性肿瘤疾病介绍:
转移性肝癌是指由其他脏器的原发性癌转移到肝脏的一种肿瘤。原发肿瘤病灶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胆管癌,还有一些鼻咽部、肺部肿瘤都可以转移到肝脏。主要是通过血流、淋巴系统、动脉系统转移到肝脏,但远远不同于原发性肝癌。主要表现为消瘦、乏力、发热、肝区疼痛等症状,好发于中老年男性、酗酒人群。许多转移性肝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可以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如果没有积极治疗,会危害患者的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放疗是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放疗后患者的饮食调理同样至关重要。放疗会损伤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导致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而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康复。那么,肝癌放疗后应该如何饮食调理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放疗后患者应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豆腐、瘦肉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吸收,能够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

    其次,放疗后患者应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同时还有助于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免疫力。

    此外,放疗后患者还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坚果、鱼类等。这些营养素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放疗后的康复。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饮食建议:

    1. 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豆制品等,以补充放疗过程中消耗的营养。

    2.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3.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坚果、鱼类等,以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4. 适当食用酸奶,酸奶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

    5.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总之,肝癌放疗后的饮食调理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为原则,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放疗期,促进康复。

  • 转移性肝癌,又称继发性肝癌,是指其他器官的原发性癌细胞转移到肝脏所形成的肿瘤。在中国,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症状相似,且发病率相近,因此常常难以区分。早期转移性肝癌的癌细胞较为隐匿,诊断难度较大,多数病例是在原发癌症的术前检查中被发现的。

    转移性肝癌的癌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到肝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 门静脉转移

    门静脉转移是转移性肝癌的主要途径之一。当胃、小肠、结直肠、胰腺等器官发生原发性癌症时,癌细胞可以通过门静脉系统转移到肝脏。此外,原发性癌细胞也可能通过体静脉转移到肺部,然后再通过肺扩散到肝脏。

    2. 肝动脉转移

    肝动脉转移是另一种常见的转移途径。当肺、肾、乳腺、睾丸、卵巢等器官发生恶性肿瘤时,癌细胞可以通过肝动脉系统转移到肝脏。肝脏是癌细胞易于感染的器官,因此更容易发生肝动脉转移。

    3. 淋巴路转移

    淋巴路转移是指盆腔或腹腔的癌症通过淋巴管转移到肝脏。例如,胃癌、结肠癌、胆囊癌等消化道癌症可以通过淋巴管转移到肝脏。此外,乳腺癌、肺癌等癌症也可以通过淋巴路转移到肝脏。

    4. 直接浸润

    当肝脏附近的器官或组织发生癌变时,如胃癌、横结肠癌、胆囊癌、胰腺癌等,癌细胞可以通过与肝脏粘连的方式直接浸润蔓延到肝脏。此外,肾脏、肾上腺等器官的癌症也可能直接侵犯肝脏,导致转移性肝癌。

    了解转移性肝癌的转移途径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39健康网。

  • 近年来,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全球超过50%的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发生在中国。由于肝癌起病隐匿,超过60%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肝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7%左右。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肝癌诊断方法为甲胎蛋白(AFP)检测,但由于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不十分理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AFP在妊娠妇女、急慢性肝炎、生殖腺肿瘤和胃肠道肿瘤等人群中也可能升高,导致误诊率较高。此外,约40%的肝癌患者AFP不升高,呈AFP阴性,这也使得AFP检测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为了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经过三年攻关,终于取得了新的突破。该课题组在肝癌患者血浆中筛选到了由7个microRNA组成的早期肝癌诊断分子标记物,对小于2cm的肝癌诊断准确率接近90%,效果优于传统的AFP检测。

    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临床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该杂志同期配发了编者按,对该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樊嘉教授表示,该检测方法方便快捷,只需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数小时内得出结果,创伤性小,利于连续动态检测和人群的大规模筛查。同时,检测技术要求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这项研究成果的发表,为肝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2%,远低于欧美国家。其中,肝转移是导致患者生存期短的主要原因,也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北京肿瘤医院作为我国肿瘤治疗的领军机构,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将介绍北京肿瘤医院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方面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并分享一例成功治疗的案例。

    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现状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指结直肠癌癌细胞通过淋巴管或血液循环转移到肝脏。由于肝脏缺乏有效的免疫屏障,癌细胞容易在肝脏生长形成转移灶。目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二、多学科综合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的作用

    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是指由外科、内科、放疗科、介入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MDT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MDT团队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提高治疗效果:MDT治疗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3. 降低治疗风险:MDT治疗可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三、介入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技术在肝脏内进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具有以下作用:

    1. 姑息治疗:对于晚期的结直肠癌肝转移,介入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2. 转化治疗:将不可切除的肿瘤通过介入治疗转化为可切除的情况,为患者带来根除肿瘤的机会。

    3. 作为肝脏外科治疗的辅助方法:介入治疗可以减轻肝脏负担,降低手术风险。

    4. 术后的辅助治疗:介入治疗可以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北京肿瘤医院成功治疗一例乙状结肠癌肝转移患者

    2011年7月,北京肿瘤医院收治了一位乙状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经过MDT团队的共同努力,患者接受了化疗、介入治疗和手术切除等综合治疗。目前,患者已成功存活近两年半,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五、总结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北京肿瘤医院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 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中,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是两种常见的病毒携带状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乙肝小三阳比乙肝大三阳好,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研究表明,乙肝大三阳转为乙肝小三阳并不困难,但人群中大量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却绝大多数是以乙肝小三阳模式存在的。这提示我们,乙肝小三阳患者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其转变为肝癌的风险较高。

    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的主要区别在于病毒载量和肝脏炎症程度。乙肝大三阳患者的病毒载量较高,肝脏炎症程度较重,而乙肝小三阳患者的病毒载量较低,肝脏炎症程度较轻。但这并不意味着乙肝小三阳患者就没有风险。

    事实上,乙肝小三阳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研究表明,人群中88%的肝硬化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其中,乙肝小三阳和“小二阳”共占69.5%,而乙肝大三阳仅为30.5%。这表明,乙肝小三阳患者需要更加重视肝脏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肝脏疾病。

    在治疗方面,乙肝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目前,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主要手段。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延缓病情进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治疗并非“阳转阴”才能有效,而是要根据病毒载量和肝脏炎症程度进行调整。

    此外,乙肝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均衡饮食、戒烟限酒等,以降低肝脏疾病的风险。

    总之,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患者都需要引起重视,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肝脏疾病,以降低肝癌的风险。

  • 肿瘤作为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其恶性程度高、隐蔽性强、逃避免疫监控等特点使得恶性肿瘤的治疗难度极大。肝癌作为恶性肿瘤之首,其杀伤力和致死率居高不下。然而,我国中医药学底蕴深厚,用药广泛,只要辨证合理,确实具有良好的疗效。

    一、中医治疗肝癌的优势

    1. 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大部分肝癌患者都存在脾功能亢进,这是肝癌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会导致造血机制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并伴有门脉高压,使得胃底静脉高度曲张,极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异常还会出现蛋白合成不足,导致低蛋白血症,引起大量腹水。肿瘤压迫还会出现胆汁排泄障碍,导致黄疸等。中医通过健脾理气、消导、软坚散结等特点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AFP水平、恢复正常肝功能,增加吞噬细胞、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的数量,促进病人饮食量的增加,消除腹水、祛除黄疸,控制瘤体继续生长。

    2. 最大程度地保护肝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功能复杂,参与机体的各种消化代谢、吸收利用活动。一旦肝功能异常,会出现糖代谢、蛋白代谢、脂肪代谢等一系列紊乱。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死于肝功能衰竭或因肝功能异常导致的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中医治疗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保护肝脏,重点不在于瘤体,而在于症状的改善。症状好转,瘤体自然稳定或缩小。

    3. 最大范围地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癌症目前仍为世界顽症。一个正规医院的医生,没有谁敢称治愈,但是,针对肝癌发病部位的血供丰富、双套供血、转移快、生长迅速的特点,中医从外围症状着眼,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解除了病人诸多由原发灶引起的症状。通过中医治疗的病人一般不疼痛、腹水消失、肝功能降至正常、黄疸消退,达到“带瘤生存”目的。原本生存时间在3~6个月的病人能延至1~3年,甚至更长,而且病人能自理,能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二、肝癌的治疗建议

    1. 肝癌应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具体病人应采用个体化方案。

    2. 对中医治疗的作用应有正确的认识:(1)作为中晚期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2)作为手术、放疗、化疗的辅助疗法。

  • 肝转移作为一种晚期癌症的常见并发症,常常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它是指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其他肿瘤直接侵袭肝脏所致。尤其在胃肠道肿瘤中,肝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当肝脏出现转移性恶性肿瘤时,通常意味着原发肿瘤已经发展到晚期,并发生了远处转移。此时,患者的多器官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预后一般较差。

    肝转移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黄疸、腹部肿块等。腹痛可能表现为右上腹部的持续性疼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黄疸则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当肿瘤侵犯肝脏表面时,患者可能会在腹部触摸到肿块。

    对于肝转移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化疗、放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然而,由于肝转移往往发生在癌症晚期,治疗效果可能有限。

    为了预防肝转移的发生,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积极治疗原发肿瘤,防止其发展到晚期。

    2.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肝转移的迹象。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4. 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 乐观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

    肝转移虽然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但患者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胆管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部位靠近肝脏,因此肝转移是胆管癌较为常见的症状。由于胆管癌周围存在丰富的淋巴管、血管和神经纤维,这些结构很容易成为癌细胞转移的通道。

    胆管癌肝转移主要分为三种途径:

    1. 血道转移:这是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通过血液进入肝脏,形成转移灶。晚期胆管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血道转移。

    2. 神经转移:癌细胞可以通过神经周围间隙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肝转移。

    3. 直接浸润:癌细胞可以直接侵犯肝脏,形成转移灶。

    胆管癌肝转移的治疗相对困难,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切除等,中医治疗则以扶正培本为主,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胆管癌肝转移的预后较差,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提高生活质量。

  •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复发和转移是患者最担忧的问题之一。了解胃癌复发转移的征兆,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胃癌肝转移是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其典型症状是黄疸。当胃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就会出现黄疸,表现为脸色、皮肤和眼睛发黄。此外,肝转移还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

    胃癌腹腔转移也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胃癌门淋巴结转移,压迫胆管,可能导致胆汁引流不畅,进而引起梗阻性黄疸。此外,腹部淋巴结转移可能压迫肠管,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胃癌的复发率较高,术后3-5年内复发较为常见。治疗方面,化疗、放疗是常见的手段,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对于身体虚弱、无法承受化疗的患者,可以考虑中医治疗,中药副作用小,可以改善身体环境,抑制癌细胞生长。

    胃癌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作息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迹象。

    胃癌的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上的男性,尤其是感染了肝炎病毒的男性,成为了肝癌患者的主要群体。

    据合肥某瘤医院的统计,90%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感染史,10%有丙肝病毒感染经历。

    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健康人群的6倍。乙肝病毒首先导致肝炎,进而引发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细胞不典型增生,最终发展成肝癌。因此,预防乙肝,降低肝炎的发生率,是降低肝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与乙肝相比,丙肝在肝癌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被人们忽视的角色。丙肝的危害性可能比乙肝更大。成人丙肝感染者有高达80%的可能性会转为慢性肝炎,这一比例在乙肝感染者中不到10%。而且,丙肝症状比乙肝更隐蔽,普通人在早期很难自我察觉,这就导致许多患者到肝硬化、肝癌阶段检查时才发现患有丙肝。

    除了肝炎,酗酒、糖尿病、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经常熬夜也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因素。

    专家提醒,乙肝或丙肝患者,尤其是合并有肝硬化的患者,应每3-4个月进行一次必要的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差、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状相似。因此,预防肝癌不能忽视定期的体检,做好保肝护肝,预防肝病癌变!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