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如何对待脾气暴躁的宝宝

如何对待脾气暴躁的宝宝
发表人:精准医疗探秘

宝宝爱发脾气,往往让父母感到头疼。然而,这并非宝宝天生如此,而是缺乏耐心的表现。宝宝的耐心并非与生俱来,婴儿时期,他们的耐心有限,这是正常现象。缺乏耐心,让宝宝能够及时传达自己的需求,满足生存需求。只有理解因果关系,宝宝才能学会忍耐,而因果思维依赖于宝宝掌握时间与秩序之间的关系。

婴儿期,宝宝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可能导致他们情绪暴躁。2岁左右的宝宝进入第一个“逆反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张,容易发脾气。父母应该认识到宝宝寻求自我权利的需求,给予适当的自由,制定明确的行为规则,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逆反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反抗型的孩子84%成长为意志坚强、独立的青年,而非反抗型的孩子只有24%。爱发脾气并非坏习惯,但如果父母过度控制或放纵宝宝,可能导致宝宝行为发展异常。

宝宝脾气暴躁的主要原因包括:胆汁质气质、溺爱、父母与宝宝互动不良、父母言行影响等。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冷处理、引导行为控制、控制自身情绪、给予安全感、帮助理解时间、避免助长坏脾气、转移注意力、柔化性格、分清原因区别对待等。

宝宝发脾气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可能存在健康问题,父母需要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哭闹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哭闹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新生儿肛窦炎是新生儿常见的肛周疾病之一,由于宝宝的肛门和直肠粘膜娇嫩,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从而引发肛窦炎。对于初为人母的妈妈们来说,了解新生儿肛窦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一、新生儿肛窦炎的症状

    新生儿肛窦炎的症状主要包括:

    1. 便秘或腹泻:宝宝排便困难或腹泻,排便时哭闹不止。

    2. 肛门疼痛:宝宝排便时肛门疼痛,表现为哭闹、拒绝排便。

    3. 肛门红肿:肛门周围皮肤红肿,有时伴有脓性分泌物。

    4. 粪便带血:粪便中带有少量血液或粘液。

    二、新生儿肛窦炎的治疗方法

    1. 肛门局部清洁:使用温的3%硼酸液坐浴或外洗,每日3次,腹泻的病儿应适当增加清洁的次数,其它宝宝大便后必须洗1次。

    2. 肛门或直肠内应用抗感染药物:使用饱蘸1%黄连素液的棉球敷于肛门处,待下次换尿布时弃掉,再重新敷上,坚持数天;还可用注射器抽取1%黄连素液1-2毫升,将去掉针头的注射器接口插人肛门,直接灌注于肛门口内,每日2-3次,坚持3-5天;其它如喜疗妥、百多邦、复方新霉素软膏等也可使用。

    3. 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一般用1:5000阿托品滴剂于奶前15分钟滴人口内,每次2-4滴,滴后若面红明显可减少滴数。此药可减少“吃奶→大便→哭闹”连锁症状的发作,减轻病儿肛门疼痛,病儿哭闹好转可以停药。

    4. 服用抗生素:可选用对大肠杆菌和厌氧菌敏感的药物,如力百汀、特丽仙、甲硝唑等,局部压迫有脓性物排出时,必须使用抗生素。

    三、新生儿肛窦炎的预防措施

    1. 保持宝宝肛门清洁:宝宝排便后,用温水冲洗肛门后,以消毒的软布或棉球蘸干。

    2. 注意宝宝的饮食:合理喂养,避免腹泻和便秘。

    3. 注意宝宝的卫生:保持宝宝的生活环境清洁,避免感染。

    四、新生儿肛窦炎的治疗误区

    1. 不及时治疗:新生儿肛窦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肛周脓肿等并发症。

    2. 盲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并非万能药,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宝宝产生耐药性。

    3. 忽视日常护理:保持宝宝肛门清洁和卫生,是预防新生儿肛窦炎的重要措施。

  • 宝宝过度依赖零食,对健康不利,那么如何帮助宝宝戒掉零食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建立健康饮食观念

    父母要为宝宝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避免过度依赖零食。可以给宝宝讲解零食对健康的危害,引导他们选择健康的食物。

    2. 丰富饮食种类

    为宝宝提供多样化的饮食,让他们在正餐中就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减少对零食的需求。

    3. 控制零食摄入量

    为宝宝制定合理的零食摄入量,并引导他们按时定量食用。

    4. 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

    在宝宝吃饭时,避免看电视、玩游戏等分散注意力的活动,让他们专注于进食。

    5. 增加户外活动

    鼓励宝宝参加户外活动,消耗多余的能量,减少对零食的依赖。

    6. 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饮食榜样,避免在宝宝面前吃零食。

    总之,帮助宝宝戒掉零食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宝宝可以逐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 婴儿期是人生中最脆弱的时期之一,而婴儿的哭闹更是让新手爸妈头疼不已。宝宝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哇哇大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不适。这让许多新手爸妈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家长听说,婴儿大哭超过20分钟会伤大脑,这真的吗?

    事实上,婴儿大哭超过20分钟并不会直接伤及大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医生皮尼罗普-林奇在其新书中指出,如果孩子大哭20分钟以上,大脑就会受到损害。孩子大哭不止时,如果不予理睬,他们的确会哭累了自己停下来。但这种失望、压抑的情绪会让他们分泌一种“压抑激素”,对婴儿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将给孩子未来的成长留下阴影。

    南京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梁超表示,“即便大哭超过20分钟,如果没有明显闭气缺氧反应,应该不会伤到大脑这么严重。”按照研究结果,所谓的大脑伤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所以妈妈不用担心宝宝的大脑会出现不可逆的生理性损伤。

    那么,如何应对宝宝的大哭呢?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及建议:

    1. 饥饿

    宝宝的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渐渐急促,可能是因为他的小肚子饿了。饥饿会让宝宝哭泣,特别是孩子处在疯长的阶段,你喂过奶以后10分钟后他可能就会感到饥饿。饥饿的孩子很容易确定,他会把头主动转向奶水的方向。

    2. 疼痛

    宝宝感到疼痛会手脚乱摇,做鬼脸,大哭大闹。建议看看他身上有没有让他疼痛的肿块或者划痕。

    3. 疾病

    哭泣也许是疾病引起的。生病的孩子会号哭,很难让他安静下来。建议看看他有没有生病的症状,如发烧、气短、腹泻、呕吐、流汗、不吃饭、皮疹或者皮肤颜色异常。如果要检查孩子的体温,要用手摸他的胸部和背部,而不是手脚或额头。如果你觉得有问题,那最好就送医院给医生检查一下了。

    4. 孤单

    几声缓慢而拖长的哭声打头阵,声音较低发自喉咙。经常陪宝宝玩耍,消除他的寂寞感,一般情况下,抱起来就没事了。感觉孤单的宝宝,只要有你在身边,很快就会破涕为笑的。不要把孩子单独留下。拥抱他,然后把他放在能看到你的安全的地方。不要以为宝宝什么都不懂,闲聊、微笑、眼神沟通都对宝宝的成长有好处。

  •   标题:宝宝哭不停 小心疝气在“作怪”

      宝宝是家庭的希望,然而,一些常见的疾病却常常困扰着家长们。其中,小儿疝气就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一种疾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小儿疝气的相关知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什么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是指由于腹壁肌肉发育不全或薄弱,导致腹腔内的器官(如小肠、大肠、网膜等)通过腹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处突出至体表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疝气类型有腹股沟斜疝、脐疝等,其中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类型。

      二、小儿疝气的症状有哪些?

      1. 腹部肿块:当宝宝哭闹、咳嗽、排便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腹股沟或脐部会出现可复性肿块。

      2. 肿块增大:当宝宝平卧或休息时,肿块可自行消失;但站立或啼哭时,肿块则会增大。

      3. 肿块疼痛:部分宝宝在肿块增大时会出现疼痛或不适感。

      4. 肠道梗阻:当肿块发生嵌顿时,可出现剧烈腹痛、呕吐、便秘等症状。

      三、小儿疝气的预防和治疗

      1. 预防:加强孕期营养,避免宝宝体重过重;保持宝宝大便通畅,避免便秘;避免宝宝剧烈啼哭等。

      2. 治疗:对于小儿疝气,多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疝囊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等。

      四、小儿疝气手术的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术前需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

      2. 术后护理: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伤口干燥,预防感染。

      五、小儿疝气术后康复

      1. 术后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

      2. 术后3-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运动。

      3. 定期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 儿童肚脐突出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脐疝引起的。脐疝是儿童常见的疾病,通常无需过度担心,因为大多数脐疝可以自愈。

    脐疝的形成与脐部解剖特点有关。在胎儿期,脐环是脐带与胎儿相连的部分,出生后逐渐闭合。如果闭合不完全,就可能导致脐疝。当儿童出现剧烈哭闹、咳嗽或腹泻等情况时,腹内压升高,腹腔内的组织会通过脐部突出,形成肿块。这个肿块通常在哭闹或用力时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消失。

    大多数脐疝可以自愈,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脐环会逐渐闭合,脐疝也会随之消失。如果脐疝较小(小于1厘米),通常在1-2岁内自愈。对于较大的脐疝,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胶布固定法来加速愈合。但如果脐疝较大(2-5厘米),且在两岁后仍未闭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除了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脐疝愈合。例如,避免剧烈哭闹、保持大便通畅、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此外,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避免过度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肚脐突出,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治疗,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孩子出生41天,近两天出现了绿便和哭闹的情况。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宝宝的肠胃还在适应母乳喂养的阶段。但是当孩子的哭声变得越来越频繁,伴随着攒劲想拉屎放屁的动作时,我开始感到焦虑和担忧。作为一个充分掌握医疗行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兼小说家,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我选择了在线问诊平台,通过文字聊天的方式向一位名叫王主任的医生描述了孩子的症状。王主任非常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提出了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的诊断。他建议我先停食易过敏的食物,给孩子服用益生菌,并在两周后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同时,他也询问了我和孩子父亲是否有过敏体质,了解到我们都有部分食物过敏的历史后,更加肯定了他的初步诊断。

    在王主任的指导下,我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避免吃可能引起孩子过敏的食物,并给孩子服用益生菌。几天后,孩子的哭声减少了,绿便也逐渐消失了。通过这次在线问诊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专业性。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及时的医疗帮助,还可以节省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的诊断与治疗 常见症状 新生儿绿便和哭闹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的表现,其他症状还包括腹胀、腹泻、体重增长缓慢等。易感人群主要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尤其是有过敏体质的家庭。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如果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食用可能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 2. 给宝宝服用益生菌,帮助改善肠道菌群; 3. 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乳糖酶制剂或特殊配方奶粉; 4. 定期带宝宝去医院做检查,监测其生长发育情况; 5. 注意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宝宝的聪明与否,除了遗传因素外,后天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6个月的宝宝正处于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可以通过科学的喂养和引导,促进宝宝智力的全面发展。

    视觉训练:

    6个月宝宝的视力逐渐发育完善,能够分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视觉训练:

    • 提供色彩鲜艳的玩具,如彩色球、彩色积木等,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 经常变换宝宝的视角,让宝宝从不同角度观察周围环境。
    • 读绘本给宝宝听,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

    听觉训练:

    6个月宝宝的听力已经非常敏锐,能够分辨不同音调和音色。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听觉训练:

    • 播放轻柔的音乐,如摇篮曲、儿歌等,让宝宝享受美妙的音乐。
    • 和宝宝说话,模仿不同的声音,刺激宝宝的听觉。
    • 给宝宝讲故事,培养宝宝的听力。

    嗅觉和味觉训练:

    6个月宝宝的嗅觉和味觉也在逐渐发育,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 提供不同味道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让宝宝尝试不同的味道。
    • 让宝宝闻闻不同的气味,如花香、食物的香味等,刺激宝宝的嗅觉。

    触觉训练:

    6个月宝宝的触觉非常敏感,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触觉训练:

    • 给宝宝洗澡,用温水轻轻抚摸宝宝的皮肤,让宝宝享受舒适的感觉。
    • 给宝宝做抚触,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 让宝宝接触不同的质地,如棉布、绒毛等,刺激宝宝的触觉。

    语言训练:

    6个月宝宝的语言能力也在逐渐发展,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语言训练:

    • 和宝宝说话,模仿宝宝的声音,和宝宝进行互动。
    • 给宝宝读绘本,教宝宝认识不同的物品。
    • 播放儿歌,让宝宝跟着歌曲一起唱。

    通过以上训练,可以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为宝宝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   新生儿的降临,是家庭中最珍贵的时刻。他们从温暖的子宫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感受各种新鲜事物。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拥抱成为了孩子成长道路上最温暖的陪伴。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皮肤饥饿”,指的是小时候缺乏父母拥抱的孩子,在长大后容易形成对爱的渴望。研究表明,从小得到充分拥抱的孩子,在情感、社交和心理方面都会更加健康。拥抱不仅能传递爱意,还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以下这些时刻,是孩子最需要父母拥抱的时候:

      1. **出生时**: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父母进行肌肤接触,可以减少他们的应激反应,降低哭闹频率,有利于生长发育。此外,出生后接受抚触的婴儿,智力发育指数(MDI)更高。

      2. **哭泣时**:哭泣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可能是饥饿、困倦、害怕或不适。此时,父母的拥抱可以给予孩子安全感,帮助他们缓解情绪。

      3. **刚睡醒时**:孩子刚睡醒时,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安。父母可以抱着孩子四处看看,帮助他们适应新的一天。

      4. **受挫时**:孩子在学习、游戏或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父母的拥抱可以给予他们安慰,帮助他们恢复信心。

      5. **面对陌生环境时**:孩子面对陌生环境时,可能会感到害怕和焦虑。此时,父母的拥抱可以给予他们安全感,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

      6. **分别时**:孩子与父母分别时,可能会产生分离焦虑。父母的拥抱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

      除了拥抱,以下这些方法也能帮助父母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1. **倾听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关注和理解。

      2. **陪伴孩子**:多陪孩子玩耍、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3. **以身作则**:父母要做好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4.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孩子心理问题,寻求专业帮助。

      5. **定期带孩子体检**:及时发现孩子身体问题,预防疾病。

  • 儿童任性心理是许多家长都面临的难题,它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能力。本文将从心理学、家庭教育和日常护理等方面,探讨如何预防和纠正儿童的任性心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儿童任性心理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环境是导致儿童任性心理的主要原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许多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此外,家长的教育方式、居住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针对儿童任性心理的预防和纠正,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要为孩子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2. 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按时作息、遵守纪律等,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3. 加强沟通与交流: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因沟通不畅而产生任性行为。

    4. 丰富孩子的社交活动: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与同伴互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任性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家长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总之,预防和纠正儿童的任性心理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优秀的人才。

  •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孩子在3岁前的性格形成对未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家长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安全感:在1岁前,家长应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被爱。及时回应孩子的哭泣和需求,避免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2. 尊重孩子独立性: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进入反抗期,家长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避免过度指责和干预。引导孩子正确处理问题,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3. 培养社交能力: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教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分享和合作。这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如按时作息、饮食规律、卫生习惯等。这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5. 关注心理健康: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遇到的心理问题。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总之,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关爱。通过以上方法,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茁壮成长。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