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女性过分爱美 小心骨质疏松

女性过分爱美 小心骨质疏松
发表人:张景达

近年来,随着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和外貌。然而,过分追求美丽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其中就包括骨质疏松。

研究表明,体重过轻的人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女性来说至关重要。

天津市多家医院在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期间开展了义诊咨询活动。骨科专家指出,女性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受害人群,50岁以上女性的患病率高达50%。专家们担忧的是,现代女性的不良生活方式,如怕日晒、乱减肥、不运动等,都会加速女性骨骼中的钙流失,导致骨质疏松提前发生。

张学利主任表示,年龄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人体的骨量在35岁左右达到巅峰状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头中的矿物质会逐渐流失。而现代女性的不良习惯,可能使她们无法达到正常的骨质巅峰状态,过早地发生骨质疏松。

张学利主任建议,女性每天至少接受半小时的日晒,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暴晒。不合理的减肥也会损害女性骨质,如喝减肥茶、吃减肥药或节食等。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此外,现代女性缺乏足够的锻炼,导致骨质受损。建议年轻女性每周进行1到2次体育锻炼,增强骨质,愉悦身心。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除了保持适当的体重、进行体育锻炼外,女性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适量摄入富含钙、磷、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坚果等。

2.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

4.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迹象。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骨质疏松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骨密度,作为衡量骨骼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判断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风险的关键依据。通过骨密度检查,我们可以了解骨骼的矿物质含量,从而判断骨质疏松的风险。这项检查通常使用X射线技术,对人体危害较小,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开展的检查项目。

    在进行骨密度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20岁以下人群不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因为在此年龄段,骨骼仍在生长发育阶段,骨密度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

    2. 双腿有骨折或关节置换手术史的人群不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因为这可能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3. 脚跟有皮肤溃烂的人群不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骼脆弱,容易发生骨折。预防骨质疏松症,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5. 骨密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从而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绝经后女性、有家族史等,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6. 除了骨密度检查,我们还应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加强锻炼、补充钙质等,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7.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双磷酸盐类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骨折等病例。

    8.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 骨质疏松症,一种被称作“沉默的杀手”的疾病,正悄悄影响着无数人的健康。它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容易导致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提高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普及预防知识,本文将从疾病特点、高危人群、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骨质疏松症的特点

    1. 骨量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量逐渐减少,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流失加快。

    2. 骨微结构破坏:骨微结构是指骨组织中的骨小梁和骨皮质的排列方式,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强度下降。

    3. 骨脆性增加:骨脆性是指骨骼对压力的承受能力,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二、高危人群

    1. 女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流失加快,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2.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量逐渐减少,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

    3. 生长发育不良者:如侏儒症、垂体性矮小等。

    4. 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

    5. 药物使用者:如长期使用激素、抗癫痫药物等。

    三、预防措施

    1. 适量运动:加强骨骼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可以增强骨骼强度。

    2.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如牛奶、奶制品、豆制品、鱼肝油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

    5. 及时治疗:如果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它会导致骨骼密度降低,骨骼变薄,容易发生骨折。为了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可以帮助增强骨骼强度。例如,牛奶、乳制品、豆制品、鱼类、坚果等都是富含钙质的好选择。此外,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等,也有助于钙的吸收。

    其次,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及力量训练,如举重、做俯卧撑等。运动时要注意控制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减轻心理压力,都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非常重要。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双膦酸盐类、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症状,预防骨折的发生。

    总之,骨质疏松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及时的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维护骨骼健康。

  • 分娩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新生命的到来伴随着喜悦和紧张。然而,对于刚刚经历分娩的妈妈们来说,产后第一天也是充满挑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产后第一天的生理变化

    产后第一天,妈妈的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体温略有升高,脉搏和呼吸会略有降低,血压变化不大。子宫底位于平脐或脐下一指左右,宫缩痛是常见的现象,一般在2-3天后会自然消失。

    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产后出血的原因可能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残留、产道损伤等有关。一旦出现出血量增多的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母乳喂养和产后护理

    产后半小时即可开始母乳喂养,这有助于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哺乳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婴儿的需求和产妇的奶胀情况调整。产后第一天,产妇身体虚弱,建议采用侧卧位喂奶。同时,要注意保持会阴部卫生,避免感染。

    产后饮食和营养

    产后饮食应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第一天可以食用一些稀食,如粥、面条等。随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注意荤素搭配,多样化。贫血的产妇可以适当增加猪肝、鸭血和菠菜等食物的摄入。

    产后恢复和保健

    产后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产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 小腿肌肉无力的症状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运动过量:长时间或剧烈运动会导致小腿肌肉疲劳,出现乳酸堆积,进而引起肌肉酸痛和无力。

    2. 神经系统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疾病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小腿肌肉无力、麻木等症状。

    3. 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栓塞等血管疾病可能影响小腿血液供应,导致局部肌肉无力、疼痛。

    4. 电解质紊乱:缺钙、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全身无力等症状。

    5.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可能导致骨密度降低,易发生骨折,同时可能引起小腿肌肉无力、疼痛等症状。

    针对小腿肌肉无力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适当休息,让肌肉恢复。

    2. 调整运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

    3. 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钙、钾等矿物质的食物。

    4. 户外活动:适当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

    5. 及早就医: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小腿肌肉无力:

    1. 注意姿势: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 增强肌肉力量: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肉无力。

    3.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小腿温暖。

    4. 避免吸烟:吸烟可能加重血管疾病,影响小腿血液供应。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 胸椎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损伤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关于胸椎骨折多久能下床活动的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胸椎骨折的治疗过程需要1至3个月的时间,具体下床时间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

    对于轻微的胸椎骨折,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并进行局部封闭注射止痛。疼痛缓解后,应积极进行背部肌肉力量训练,如四点支撑法、两头起等,以增强背部肌肉的力量。经过约1个月的训练,患者可佩戴背部护具离床活动。

    对于胸椎重度骨折,医生会采用双踝悬吊等方法进行复位。复位后,患者需要维持躯干过伸位,并佩戴石膏背心固定3个月。在此期间,患者应坚持进行背部肌肉力量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恢复。石膏去除后,患者可以离床活动。

    对于胸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复位和骨折内固定。术后3个月,患者可佩戴背部护具进行活动。

    胸椎骨折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平躺姿势,以减轻胸椎的压力,促进骨折部位的恢复。卧床期间,家人应每两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避免褥疮的发生。翻身时,应注意保持身体直线转动,避免胸部扭曲,以免影响骨折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避免外伤、摔跤、坐矮凳等行为。此外,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服用钙片、维生素D、二磷酸盐或注射降钙素等方式增加骨密度,预防再次骨折。

    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摔跤等。同时,加强钙补充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如服用钙片、注射降钙素等,以维持骨骼健康。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钙质流失加剧,导致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为了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症,骨科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钙质摄入,每天摄入1000毫克钙,其中至少一半应通过饮食获取。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酸奶、绿叶蔬菜、大豆、坚果等。

    2. 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K: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吸收,维生素K有助于钙质沉积到骨骼中。建议每天摄入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和90微克的维生素K。

    3.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骨骼负担,增加骨折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害骨骼健康,增加骨折风险。

    5. 积极锻炼:负重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

    6.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症,及时治疗。

    7. 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如双磷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症,提高生活质量。

  • 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书桌上,我拿起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屏幕那头,是***医生,一位内分泌科的专家,我向他诉说了我的困扰——骨质疏松。

    起初,我对这种线上咨询方式存有疑虑,但***医生的耐心解答让我逐渐放下心来。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还就我提到的盖利安片进行了专业的解释。原来,这种药物不仅能补充钙和维生素D,还能帮助修复软骨组织。

    我告诉他,由于住在底层,我晒不到太阳,所以他建议我尽量多晒晒太阳。虽然这听起来简单,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份宝贵的建议。

    在咨询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医生的细心和关怀。他不仅关注我的病情,还提醒我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他告诉我,服用盖利安片时,不要超量,否则可能会引起中毒。

    结束咨询后,我心中充满了感激。虽然我没有见过***医生,但他的专业和耐心让我对互联网医院有了全新的认识。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学到了许多健康知识。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的病情一定会得到改善。

  • 谷雨时节,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人体对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许多人在这个时节会出现骨质疏松、腰酸背痛等症状,这正是缺钙的表现。那么,如何科学地选择补钙剂,才能让补钙效果事半功倍呢?

    市面上常见的补钙剂主要分为三类:无机钙、有机酸钙和有机钙。无机钙含钙量高,但溶解度较低,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有机酸钙吸收率较高,但钙含量较低;有机钙则吸收率高,对身体无副作用。选择补钙剂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

    补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与影响钙吸收的药物同服,如利尿剂、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等。

    2. 餐后服用补钙剂,可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并提高钙的吸收率。

    3. 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4. 分次服用补钙剂,提高药物利用率,降低结石风险。

    5. 注意膳食中的钙质摄入,如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除了补钙剂,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都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 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对钙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因为胎儿发育所需的大部分钙质都来源于母体。如果孕妇钙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自身的骨骼健康,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研究表明,孕妇在怀孕早期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中期1000毫克,晚期1200毫克。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缺钙会导致孕妇出现腿抽筋、骨软化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骨质疏松,生完孩子后身高可能变矮。

    除了影响骨骼健康,孕妇缺钙还会对胎儿造成危害。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质,如果母体钙摄入不足,会导致胎儿骨骼发育不良,出现颅骨软化、骨缝宽、囟门闭合异常等问题。

    孕妇补钙应注重科学合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补钙误区:

    1. 芝麻酱:虽然芝麻酱含钙量高,但热量也高,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肥胖。

    2. 虾皮:虾皮含钙量高,但盐分也高,容易导致水肿。

    3. 豆制品:豆浆含钙量低,过量食用豆制品可能导致胎儿过大。

    4. 骨头汤: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很低,不足以满足孕妇的钙需求。

    5. 饭后吃钙片:钙容易与草酸、植酸等结合,影响钙的吸收,因此饭后补钙效果不佳。

    那么,孕妇应该如何科学补钙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适量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2. 选择适合孕妇的钙剂,如碳酸钙、乳酸钙等。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4. 定期进行产检,监测钙摄入量和胎儿发育情况。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