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脑卒中内科用药干预规范

脑卒中内科用药干预规范
发表人:运动与健康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治疗和预防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本文将介绍脑卒中的内科用药干预规范,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

一、脑卒中药物治疗

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2.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用于治疗房颤等引起的脑卒中。

3. 血压控制药物: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用于控制高血压。

4. 血脂调节药物:如他汀类、贝特类等,用于降低血脂。

5. 脑保护药物:如脑蛋白水解物、神经节苷脂等,用于改善脑功能。

二、脑卒中生活方式干预

1. 戒烟:吸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2.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体重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3.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等,限制红肉、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4.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5.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需要积极控制。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三、脑卒中预防

1. 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4. 了解脑卒中的预警症状,及时就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风病疾病介绍: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破裂或意外阻塞而导致的急性脑损伤,并引起损伤或坏死脑组织所支配的躯体功能异常表现的疾病。该病的发作与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因素、原发疾病因素等有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面瘫偏盲、麻木、意识障碍等。临床上有药物和手术疗法,及早治疗非常关键。预后情况总体而言不容乐观,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则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卒中面积的增大,继发脑疝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及时接受医学干预后部分轻症患者可治愈且无后遗症。重症患者不能完全治愈,且可能会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该病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完全康复有一定的难度。影响正常生活质量。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工作压力成为许多人无法避免的问题。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不仅会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还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本文将从压力的来源、危害以及应对方法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压力管理的科普知识。

    一、压力的来源

    1. 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大、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等都是导致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

    2. 生活压力:家庭、婚姻、子女教育、经济负担等生活压力也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3. 环境压力: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也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二、压力的危害

    1. 心理问题: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容易引发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问题。

    2. 生理问题: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免疫力下降等生理问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3. 皮肤问题:压力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痘痘、粉刺、皮肤干燥等问题。

    三、压力管理方法

    1. 调整心态:学会调整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压力。

    2. 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

    3. 锻炼身体: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压能力。

    4.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学会放松身心。

    5.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同事等沟通交流,寻求支持和帮助。

  •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它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突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我国是卒中高发地区,每年新增病例超过200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所有卒中患者中,60%以上为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心源性卒中占20%。而心房颤动(房颤)是导致心源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的心房收缩频率高达300-600次/分,导致心房功能丧失,心室跳动不规则,供血功能下降。房颤患者常伴有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且更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因此,预防卒中,关键在于治疗房颤。近年来,超微创外科治疗房颤成为新的选择。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除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调理也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药物、心律失常药物等;生活调理包括戒烟限酒、控制血压、保持心情舒畅等。

    总之,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是预防卒中的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卒中的风险。

  • 我是一名中年男性,平时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也不是很健康。近年来,我的体检报告总是显示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感到胸口闷痛,呼吸困难,赶紧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我,这是由于高血脂引起的冠心病前兆,必须及时治疗。

    我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旅。首先,我尝试了单一药物治疗,使用非诺贝特(力平之)来控制甘油三酯。虽然效果不错,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升高了。接着,我又换用了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高纯度鱼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了下来,但甘油三酯反而升高了。这种情况让我非常困惑和焦虑,总觉得自己的健康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预约了一个专家医生的视频咨询。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史和用药情况,并结合我的体检报告,给出了一个综合治疗方案:非诺贝特(力平之)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可定)。他解释说,非诺贝特主要降低甘油三酯,而瑞舒伐他汀则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他也提醒我要注意饮食和运动,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食物,并保持适当的体重。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在一个月后复查了肝功能和血脂。结果显示,我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有所下降,接近正常水平。这个结果让我非常高兴和安心,也让我对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充满信心。现在,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在线复诊,确保自己的健康状况一直保持良好。

    高血脂的综合治疗指南 常见症状 高血脂的常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长期高血脂还可能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或内分泌科 调理要点 1. 合理用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如非诺贝特、瑞舒伐他汀等; 2. 饮食调节: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3.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4.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5. 定期复查: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大脑血管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这些疾病通常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如吸烟、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早期发现并治疗这些疾病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 近日,一则男子活埋瘫痪母亲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所幸,被活埋的母亲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但这一事件也让我们开始思考,究竟哪些疾病可能导致瘫痪呢?

    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并非单一疾病。以下几种疾病都可能导致瘫痪:

    1. 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脑卒中累及运动皮质时,可能导致对侧肢体瘫痪,瘫痪程度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

    2.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渐冻人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萎缩、肌束颤动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肢体瘫痪、呼吸困难等。

    3.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患者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肢体瘫痪。

    4. 脑炎

    脑炎是指脑实质的炎症性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脑炎可破坏脑部结构,导致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

    5.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短暂性或持续性瘫痪。

    针对瘫痪的治疗,主要根据病因进行。例如,脑卒中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对于瘫痪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此外,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关注自身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每年以350万人的速度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高血压的危害主要在于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会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其死亡率占人类死亡的首位。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①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②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的混合型;③心、脑、肾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损害,并发症较为常见;④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生与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含量增多、中层和内膜变厚等因素有关,导致大动脉弹性减退,外周阻力增加,收缩期血压增高。近年来,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越高,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就越多,死亡率也越高。

    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②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③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血压。

    在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ARBs、钙通道阻滞剂等。同时,患者还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老年人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心脑血管疾病怎么调理

    心脑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慢性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成为当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其次,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例如,合理膳食,减少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等。

    此外,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平台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通过在线问诊,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避免了因交通不便等原因而耽误治疗的情况。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心脑血管问题。

  • 脑卒中能康复吗

    作者:王俊玲

    脑卒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它可能由脑出血或脑缺血引起。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中老年人应特别关注自己的血压状况。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而无需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压、低盐饮食和适量运动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措施。

    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使用降血糖药物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

    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出现偏瘫、大小便失禁和语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言语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职业治疗则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

    除了康复训练,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带来的变化而感到沮丧或焦虑,但积极的心态对于康复过程至关重要。患者需要学会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相信自己能够逐渐恢复。

    此外,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在治疗脑卒中的过程中,医院和科室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专业的神经内科和康复科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患者应选择口碑好、技术先进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 2009年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再次提醒我们关注高血压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今年的主题聚焦于“盐与高血压”,旨在提高公众对高盐饮食与高血压之间关系的认识。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2002年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较1991年增长3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北方地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甚至高达30%,每10人中有3人患病。

    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脏病和肾脏病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我国高血压控制率较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据统计,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心脑血管疾病现患人数高达数千万,其中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我国居民普遍存在高盐饮食习惯。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日每人盐摄入量为12克。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无声杀手”。

    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 控制食盐摄入量:推荐每日每人摄入食盐小于6克。这包括食盐、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

    2. 使用限量小盐勺: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做了“限量小盐勺”,帮助大家控制摄盐量。

    3. 减少咸菜及盐腌食品的摄入:这些食品的盐含量较高,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4. 使用低钠盐:低钠盐可以降低血压,是高血压患者的理想选择。

    5. 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

  •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就上床,一定活不长。”这句俗语道出了饮食与睡眠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晚餐后的生活习惯与中风风险密切相关。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大会上宣布的一项希腊新研究发现,晚餐后至少等待1个小时再上床睡觉,可以有效降低中风风险。

    该研究由艾奥尼纳大学医学院营养学专家克里斯蒂娜-玛利亚卡·斯托里尼博士完成,涉及1000名参试者,包括500名健康者、250名曾得过中风的患者以及250名急性冠心病患者。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了参试者的睡眠习惯、晚餐时间和食物等情况。结果显示,晚餐后每推迟20分钟上床,中风风险就会降低10%。与晚餐后1小时内上床睡觉的人相比,晚餐后60—70分钟后睡觉的人中风风险降低67%;晚餐后等待70分钟—2小时后睡觉的人中风风险降低76%。而晚餐后等待2个小时以上才入睡,降低中风风险的效果并不明显。

    研究人员认为,晚餐后至少等待1个小时再睡觉,可以降低胃酸返流几率,进而减少呼吸睡眠暂停的发病率。呼吸睡眠暂停是中风的一大危险因素。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梅奥诊所心脏病专家大卫·霍尔姆斯博士表示:“当我们吃饭的时候,血糖会发生变化、胆固醇水平会发生变化、血流也会发生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到中风发作危险。”

    专家建议,晚餐后不要立即躺下,可以适当散步或休息,等待食物消化后再上床睡觉。此外,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都有助于降低中风风险。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了解中风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中风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预防中风的生活建议:

    •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
    •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 戒烟限酒。
    •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