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患者请关注你的眼睛

糖尿病患者请关注你的眼睛
发表人:远程医疗新视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然而,许多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只关注血糖指标的控制,而忽视了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一项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视力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这种病变悄无声息,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据统计,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内的患者,视网膜病变率仅为12%,而病程在25年以上的患者,视网膜病变率高达83%,且程度更严重。

视网膜是眼球壁的内层,相当于眼睛的“底片”。一旦视网膜受损,无法更换,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六期,前三期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和渗出水肿,对视力影响较小;后三期则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和眼内出血等现象,视力严重受损,治疗难度加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定期筛查至关重要。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仅凭自觉症状判断视网膜病变并不可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并采取治疗措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早期病变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控制,晚期病变则需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以保护自己的视力健康。

除了积极治疗外,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包括控制血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总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视力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日常保养,以保护自己的视力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视网膜病变疾病介绍:
视网膜变性是视网膜细胞出现进行性变性、凋亡、坏死的一类疾病,患者表现为视力下降、夜盲、视野缩窄(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等。主要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异常,最终可导致视力下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老年群体发生黄斑病变,导致中心视力模糊,视物变形)、视网膜周边退行性变(一般是深度近视眼轴拉长,导致周边变性,但周边视网膜其实是不会用来看东西的,但容易造成的时视网膜脱落。)等。通常由遗传因素导致,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表现为显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以及性连锁隐性遗传(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等,或者就是单纯散发疾病。视网膜变性目前还没有有效能阻止病变进展以及恢复视网膜正常功能的疗法,针对这类疾病主要为对症治疗以及缓解视网膜细胞变性以及凋亡进展,目前没有根治方法,只能延缓进展。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本文将详细介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 视力模糊或视力下降
    • 视野中的黑点或盲点
    • 视力波动
    • 夜盲症

    二、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1. 一般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并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以延缓病情进展。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以减轻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常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双胍类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3. 光凝治疗:光凝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照射视网膜,使视网膜的病变部位凝固,从而减轻病情。

    4. 视网膜手术: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视网膜手术,以修复受损的视网膜。

    5.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免疫力,改善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常用的中药包括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复方血栓通胶囊等。

    三、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3.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

    四、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1.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

    2.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常见前兆以及稳定血糖的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自己的病情。

    糖尿病的前兆有哪些?

    1. 视力模糊:糖尿病患者早期会出现视力疲劳、看不清事物、眼前发黑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眼疾。 2. 食欲亢进:糖尿病患者常出现饥饿感,食量增大,但体重却逐渐下降,形体消瘦。 3. 多尿、多饮、多食: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的症状,这是由于体内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增加。 4. 疲劳无力:糖尿病患者常感到乏力、疲倦,这是由于体内能量供应不足所致。 5. 愈合缓慢: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缓慢,容易发生感染。

    如何稳定血糖?

    1. 严格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2. 适度运动:运动可以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病情。 3. 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胰岛素等。 4.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了解病情变化。 5. 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控制病情。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糖尿病,这一困扰着无数人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在中国发病率逐年攀升,引起了广泛关注。贾伟平院长在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就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特点、遗传因素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剖析。

    首先,贾伟平院长指出,中国糖尿病发病呈现两大特点:与遗传相关及发病年轻化。由于中国人属于中度易感民族,在遗传背景下,加之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长。同时,糖尿病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20-40岁社区人群中就有6%的患病率。

    其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糖控制密切相关。贾伟平院长强调,只要对携带遗传背景的高峰人群进行干预,就有可能延缓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联合控制血糖为7mmol/L以内,糖尿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几率可下降50-70%。

    此外,贾伟平院长还指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过半数为腹型肥胖。这与中国人肥胖程度不严重,但腹型肥胖比例较高的特点有关。同时,中国人的胰岛B细胞储备能力较低,易受环境影响诱发糖尿病。

    在遗传学研究方面,贾伟平院长及其团队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建立了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遗传预警技术,构建了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位点的图谱,并发现了多个易感基因。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预测高危人群、解析糖尿病发病机制,并为开发新药提供依据。

    总之,贾伟平院长的报告为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特点、遗传因素以及最新研究进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未来的防治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遗传学研究,提高糖尿病早期诊断和干预能力,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 我最近去***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眼科问诊,因为我有高度近视的问题,还有一些视网膜变性的情况。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还提醒我要注意保护眼睛,定期复查。医生解释了我的病情可能的发展情况,让我感到很放心。我对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耐心沟通都非常满意,这次线上问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医生还建议我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休息,尽量避免用眼过度。他还给我开了一些眼药水,帮助缓解视疲劳,改善眼底微循环。我对这次的问诊非常满意,感觉自己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62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92亿。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攀升,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方式,保持健康体重,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2.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

    3.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血糖水平。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的迹象,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6. 管理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学会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对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 我是一位38岁的男性患者,最近发现自己有眼睛异样,于2019年2月份检查出双眼并发性早期白内障,2022年7月2日复查时发现右眼有周边视网膜变性区。医生建议进行了右眼激光治疗。治疗后,眼睛胀痛感逐渐减少,但发现右眼瞳孔比左眼大,而且不是规则圆形。这让我感到担忧,于是我选择了线上问诊寻求医生的建议。

    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取了我的主诉,并对我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给予了我专业的建议,让我对治疗方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并对未来的治疗和复查有了明确的计划。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深感受到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品质。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治疗和复查。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对于早产儿来说,饮食护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饮食护理的建议,帮助早产儿更好地恢复。

    1. 健康饮食,注重营养均衡。

    早产儿的饮食应以健康、营养均衡为主,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可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菠菜等,以促进视网膜细胞的发育和修复。

    2. 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

    早产儿的肠胃功能较弱,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可以选择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如稀饭、面条、豆腐等,减轻肠胃负担。

    3. 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适量饮水可以帮助早产儿排出体内毒素,预防便秘。同时,保持大便通畅也有利于早产儿身体健康。

    4.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可以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玉米等。

    5. 避免食用含人工色素、添加剂等食物。

    人工色素和添加剂可能对早产儿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应尽量避免食用。

    总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饮食护理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努力。在医生指导下,为早产儿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恢复。

  • 眼睛,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若忽视眼部健康,可能会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因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是预防糖尿病眼病的关键。

    糖尿病眼病有哪些治疗方法呢?首先,糖尿病患者应积极使用抗凝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激光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激光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适用,且可能会对视力、视野等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如何把握激光治疗的时机,对糖尿病眼病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其次,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眼病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应积极使用安全有效的口服降糖药物,如诺和龙等,并在必要时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以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从而避免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此外,高血压也是诱发糖尿病眼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以预防高血压对视网膜循环的有害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控制糖尿病和预防糖尿病眼病至关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控制病情,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因此,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都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糖尿病眼病的检测方法有哪些?在此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若发现眼部出现异常症状,如视力模糊、眼前出现黑影等,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祝愿所有糖尿病患者能够早日康复,远离并发症。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一可怕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更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若不及时控制血糖,病情将愈发严重。那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眼底血管瘤出血:失明的隐形杀手

    眼底血管瘤出血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眼底微血管瘤破裂时,血液会进入玻璃体,导致出血。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血会逐渐纤维化,进而牵拉视网膜,形成真正的视网膜病变,最终导致失明。因此,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控制血糖至关重要,同时可通过治疗微血管病变来延缓病情发展。

    二、黄斑出血:失明的另一种可能

    黄斑出血也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的原因之一。与眼底血管瘤出血不同的是,黄斑出血通常发生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恶化后。长期高血糖及其他因素会导致黄斑出血,若不及时控制,将导致失明。尽管黄斑出血的治疗难度相对较低,但失明的后果依然严重。

    除了眼底血管瘤出血和黄斑出血,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也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患病期间,患者需严格控制这三个指标,以降低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三、预防和治疗:守护视力健康

    为了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 1. 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 2. 健康饮食,保持血脂和血压稳定。
    • 3.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 4.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总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需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积极预防,可以有效降低致盲风险,保护视力健康。

  • 白血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眼部疾病,常见于白血病患者。这种病变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以下是白血病视网膜病变的一些常见症状:

    1. 视力下降: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缩小等问题。

    2. 眼部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眼部干涩、疼痛、异物感等不适症状。

    3. 睫状充血:患者的眼结膜可能会出现红肿、充血等症状。

    4. 眼前黑影:患者可能会出现眼前有黑影飘动的情况。

    5. 夜盲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夜盲症状,即在黑暗中看不清东西。

    6. 眼底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眼底出血的情况。

    7. 视网膜脱落: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网膜脱落,导致失明。

    除了上述症状外,白血病视网膜病变还可能伴随以下全身症状:

    1. 发热: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

    2. 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

    3. 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

    4. 肝脾肿大: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脾肿大症状。

    5. 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症状。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白血病视网膜病变,请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