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再障,即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它会导致骨髓功能受损,从而引起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减少。再障患者常常会出现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
再障应被视为内科急症,特别是重型再障。重型再障患者必须立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主要方法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应用免疫抑制剂。
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和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重型再障的有效方法。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恢复患者的骨髓功能,从而改善其症状。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逐渐提高。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统,减少其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同时,免疫抑制剂还可以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但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需要谨慎,因为它们可能会增加患者发生感染和肿瘤的风险。
除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剂,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输血、血小板输注、抗生素治疗等。对于轻型再障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查来控制病情。
再障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此外,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作息等,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假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球麻痹,是一种由于大脑皮质损伤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它通常与脑血管病、脑外伤、肿瘤或感染等因素相关。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强哭强笑和脑干释放征等。为了预防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改善饮食结构对于预防假性延髓麻痹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等。建议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
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假性延髓麻痹的关键。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同时,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黏度等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年纪较大的人群,更应注意这些指标的监测,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
在治疗方面,康复治疗是假性延髓麻痹的重要手段。通过人工冰刺激、低频刺激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此外,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也可辅助治疗。
最后,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患者家属也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共同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顾名思义,是由某些后天因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虽然不如先天性再障那样罕见,但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那么,继发性再障的病因究竟有哪些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致病因素:
1. 药物因素:许多药物都可能引起继发性再障,包括化疗药物、抗生素、抗癫痫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抗疟药物、利尿剂等。其中,化疗药物和抗生素是最常见的致病药物。
2.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可以损伤骨髓干细胞,导致再障的发生。
3.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也可能导致继发性再障,如病毒性肝炎、疟疾、血吸虫病等。
4. 免疫因素:免疫因素也可能导致再障,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5. 其他因素:某些遗传因素、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等也可能导致继发性再障。
了解继发性再障的病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对于有药物、电离辐射暴露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此外,对于疑似患有再障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再障贫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患者由于造血功能受损,容易出现感染或发热症状。对于再障患者来说,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至关重要。
再障患者常见的感冒症状,不建议使用含有影响造血系统的解热镇痛药,如保泰松、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针对再障患者的感染或发热,应及早使用适宜的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同时,中医药疗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医将再障患者的发热分为虚热和实热两种类型。虚热多由血虚引起,表现为低热,治疗时应以滋阴养血为主。实热则多由感染引起,热度较高,治疗时应根据感染部位和性质进行辨证施治。
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中医有相应的治疗方案。例如,感冒发热可用银翘散、桑菊饮等;口腔感染可用普济消毒饮;肺部感染可用麻杏石甘汤及千金苇茎汤;肠道感染可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香连丸;泌尿道感染可用八正散、分清饮;软组织感染可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败血症可用清瘟败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再障合并感染时,治疗时不仅要祛邪,还要注意扶正。
再障患者应加强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自身免疫力。
如果患者出现感染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再障性贫血,即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的贫血症。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药物因素:许多药物可能引起再障性贫血,例如氯霉素、有机砷等,这些药物对骨髓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进而引发再障性贫血。
2、化学毒物:苯及其衍生物是常见的化学毒物,长期暴露于苯环境中可能导致再障性贫血。此外,其他化学物质如放射性物质、农药等也可能引起再障性贫血。
3、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对骨髓细胞具有杀伤作用,长期或高剂量照射可能导致骨髓损伤,进而引发再障性贫血。
4、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EB病毒等,可能损害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再障性贫血。
5、免疫因素:免疫因素在再障性贫血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等。
6、遗传因素:部分再障性贫血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范科尼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等。
7、其他因素: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等。
骨髓病性贫血,一种由骨髓疾病引起的贫血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为了缓解病情,患者需要遵循一定的饮食原则,以促进身体健康。
一、合理膳食,补充营养
骨髓病性贫血患者应注重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食物:
1. 高蛋白食物:鸡肉、鱼肉、豆腐、鸡蛋等。
2.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等。
3. 富含矿物质的食物:黑豆、芝麻、核桃、坚果等。
4. 富含铁质的食物:瘦肉、动物肝脏、蛋黄、海带、紫菜等。
二、食疗方推荐
1. 韭菜炒猪肝:韭菜具有温中散寒、补肾壮阳的作用,猪肝富含蛋白质、铁质等,两者搭配炒食,可改善骨髓病性贫血症状。
2. 龙眼枸杞粥:龙眼肉具有补心脾、益气血的作用,枸杞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两者搭配煮粥,可增强体质,缓解贫血。
3. 当归羊肉汤: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作用,羊肉具有温中补虚、补气养血的作用,两者搭配煮汤,可改善骨髓病性贫血症状。
三、注意事项
1. 骨髓病性贫血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烟酒等。
2.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度油腻。
3. 饮食调理需结合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由于病程较长,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以下是一些慢性再障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预防出血**:再障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粘膜出血、鼻衄、牙龈出血等情况。患者应注意避免碰撞,避免使用硬毛牙刷刷牙,选择软毛牙刷,避免牙龈出血。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2. **预防感染**:再障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感染机会。
3. **合理用药**:再障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如雄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4. **营养支持**:再障患者需要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蛋类、鱼类、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5. **心理调适**:再障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6. **定期复查**:再障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
总之,慢性再障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预防出血、感染,合理用药,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骨髓病性贫血是一种由骨髓疾病引起的贫血症状,常见于各种骨髓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
一、骨髓病性贫血的症状
骨髓病性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严重者可出现皮肤苍白、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二、骨髓病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骨髓病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病因治疗和骨髓移植等。
1. 对症治疗:通过输血、补充铁剂、叶酸等治疗贫血症状。
2. 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使用靶向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3. 骨髓移植:对于部分患者,骨髓移植是治愈骨髓病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三、骨髓病性贫血的饮食保健
1. 饮食中应注意高蛋白、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食品及含铁丰富的饮食。
2. 多吃新鲜水果,有益的水果有苹果、大枣、荔枝、香蕉等。
3. 还应多食用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等食品。
4. 多吃含铁高的蔬菜,多吃鱼类海产品。
5. 多吃含维生素E的食物。
6. 尽量少喝茶。
四、骨髓病性贫血的预防
1.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苯、甲醛等。
2. 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并治疗骨髓疾病。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退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全血细胞减少,导致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其发病原因与造血干细胞缺乏、损伤、造血微环境损伤和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再障与脾肾关系密切,治疗应以补肾填精、益气生血为原则。
血细胞再生疗法是一种结合中药内服、中药离子透入和中药足浴的综合治疗方法。中药离子透入疗法通过电场作用,将中药有效成分导入体内,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中药足浴疗法则通过足部穴位刺激,调节脏腑功能,改善骨髓造血功能。血细胞再生疗法将三种方法有机结合,协同作用,达到治疗再障的目的。
中药离子透入疗法和中药足浴疗法是近年来中医治疗再障的创新与发展,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等优点,为再障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再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应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选择正规医院和血液科专家进行治疗,是再障患者康复的关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遵循治疗原则,才能早日战胜疾病。
再障,即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的贫血疾病。研究发现,雄性激素可以作用于肾脏和肾外组织,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从而增强其对造血干细胞的作用。这有助于激发休止期的多能干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产生红系定向干细胞,进而促进红细胞成熟,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功能。
临床上,雄性激素类药物对骨髓造血组织减少较轻、进展较慢的再障病例疗效较好,尤其对儿童患者效果显著。然而,对于骨髓造血组织严重减少的患者,雄性激素类药物往往无效。
雄性激素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雄性化作用,如痤疮、毛发增多、男性性欲增强等。丙酸睾丸酮的雄性化作用尤为明显。此外,雄性激素类药物还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水肿、腓肠肌痉挛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复查肝功能,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常用的雄性激素类药物包括丙酸睾丸酮、羟甲雄酮、庚酸睾丸素、大力补、康力龙等。此外,甲基睾丸素、苯丙酸诺龙也可用于治疗再障。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也是改善贫血症状的重要手段。以下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C、铁和铜等营养成分,有利于改善贫血症状和补充造血功能:
1.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虾及豆类等。
2.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如酸枣、杏、橘子、山楂、西红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笋等。
3. 富含铁的食物:鸡肝、猪肝、牛羊肾脏、瘦肉、蛋黄、海带、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黄豆、蘑菇、红糖、油菜、芹菜等。
4. 富含铜的食物:铜的生理功能是参与造血,铜缺乏也能引起铁的吸收障碍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在贫血期间,服用铁剂时不宜喝茶,以免妨碍铁的吸收。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这也让许多孕妇选择加入病友群,寻求其他孕妇的“经验”和“建议”。然而,这种做法却存在着巨大的风险。31岁的陈女士就因为偏信病友群,差点导致胎儿不保,还白白浪费了好几万元。
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陈女士,自怀孕以来,血小板减少,血色素水平下降。在孕晚期突然发高烧,被紧急送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经医院多学科团队全力救治,陈女士在37+3周剖腹产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
再障妈妈怀孕面临三大风险
再障不是生育的禁忌症,但是再障孕妇面临的风险要比健康孕妇更大。主要风险包括:
偏信病友不输血导致大祸临头
陈女士在孕中期,医生就建议输血治疗。但她宁愿相信病友群,听一个“过来人”说,长期输血会产生抗体,输注再多的血小板也没用,浪费钱,于是不再输血治疗。
随着血小板持续下降,陈女士在孕33周时血小板降至1.3万-1.5万。到了孕35周的时候,医生建议她住院,此时胎儿已经成熟可以尽早分娩,她也不听,以为胎儿在肚子里养大点更好。
结果陈女士在孕36+6周突然发高烧,被送到医院急诊。邓玲红指出,发烧会加剧血小板的破坏,当时病人血小板最低只有七千,腹中胎儿的安全岌岌可危,“血小板太低,除了妈妈自发性出血,也会影响到胎儿,宝宝也可能会出血。”
更棘手的是,输注普通血小板对她已经无效,输注普通红细胞产生输血反应。连激素、丙种球蛋白都用上,疗效还是不好。
经过多科室联合会诊,决定给病人使用配型血小板、过滤的红细胞。配型血小板的含量是普通血小板的10倍,与病人的血液位点进行匹配,输注进去不会产生抗体。但是,配型血小板比较难获取,必须由广州市血液中心调配。
陈女士的运气还算不错,从入院到生产短短4天时间,拿到了3个单位的配型血小板。手术前输注了2个单位的血小板和过滤的红细胞,血小板上升到2.5万,术中又输注了一个单位,血小板上升到4.5万。
邓玲红提醒,女性怀孕后一定要定期做产检。“再障”孕妇发现血小板减少,应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