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结核病患者的饮食生活

结核病患者的饮食生活
发表人:主任医师张进国

患了结核病,需要注意饮食生活调理。

 

一、注意维生素的摄入。可适当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

二、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可适当多吃一些瘦肉、鸡蛋、奶类等。

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比如辣椒、酒类、花椒大料等调味品的食物等。

四、避免吃温性的食物。比如香菜等。牛羊肉、鸡肉虽然含有蛋白质,但从中医角度性温,应尽量少食用。

五、其他食物。比如茄子有可能会增加过敏性,尽量少吃。不新鲜的鱼类也可能会增加过敏性,尽量少吃。

六、饮食做法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煎、炒、炸。

七、避免肥腻食物、过甜食物、过咸食物。

八、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九、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十、保持精神愉悦,避免精神紧张。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全球结核病疫情上升”或者“中国结核病疫情严重”的播报,对于这种骇人听闻的标题,现在的老百姓并不会感到害怕。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觉得人类基本上“战胜”了肺结核。

     

    然而70年前,结核病位列死亡榜榜首,“十病九痨”、“谈痨色变”成了当时人民的常态。

     

    鲁迅、巴金、郁达夫、陈果夫都曾罹患过结核病,鲁迅先生就是因为肺结核去世的。

     

    痨病和肺结核——过去和现在

     

    “过去”的肺痨:1936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当时中国患痨的患者约有2700万人,每年死于痨病的人约有140万之多。也就是说,每1分钟就会死亡26个痨病患者[1];

     

    “现代”的肺结核:根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现有的结核菌感染者4亿人,结核病患者约500万人,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患者达到15万人[2] 。

     

    那么,这70年间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结核病在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转折点:西医传入中国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也首次将“西洋医学”传入中国[3] 。在古代中国,西医作为“舶来品”,伴随着近代历史波澜壮阔的变革而变化。

     

    中医在近代受到攻击的一个主要原因——缺少集体免疫的能力。中医更擅长救治个体,而不能演变成集体的保健行动。

     

    现代的中国人,身体越来越服从于国家整体规划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就很难满足社会的规划需求。

     

    1945年至今,中国由于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有效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还有卡介苗等预防措施的普及与推广,结核病的死亡率和患病率已经大幅度的下降了。

     

    换言之,抗菌药物及疫苗的广泛应用,开启了人类有效应对结核杆菌的新篇章。

     

    结核杆菌哪儿来的?

     

    作为一个传染病,控制源头、分析变异等因素,是控制病情发展的重点方向。

     

    研究表明,结核杆菌已经和人类共同生存和进化至少7万年了。[4]结核杆菌起源于非洲,并伴随着人类“走出非洲”的迁徙传播至全球。

     

     

    在我国高度流行的北京家族( Beijing family)菌株属于Lineage2;除北京家族菌株外,Lineage4菌株也在我国广泛流行,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

     

    追踪传播规律是防控的关键

     

    作为传染性疾病,掌握其传播规律是防控的关键。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健康人通过呼吸道吸入带菌的飞沫后建立肺部感染。

     

    然而,仅约5%的感染者会在2年内发病(近期感染, recent infection),其余95%的感染者会进入长期无症状的潜伏感染状态,其中约5%的感染者会在几年或几十年后从潜伏状态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内因复燃,reactivation)。

     

    近期感染病例对应了近期发生的传播事件,一个地区结核病疫情中近期感染病例的比例反应了当地结核病的近期传播率( recenttransmission rate)。

     

    中国疾控中心宣:掐断传染源

     

    肺结核病人使劲咳嗽、咳痰、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的时候,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这些飞沫被周围人群吸入将会造成感染。

     

    传染期肺结核患者应该停工、休学、隔离治疗,独居一室,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封闭场所。传染期的患者去公共场所时应主动佩戴口罩,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用纸将痰包起来进行焚烧。

     

    病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肘部掩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对他人,减少结核菌的传播。

     

    新冠病毒、SARS,会成为下一下结核杆菌吗?

     

    经过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不断奋斗,鼠疫、疟疾、2003年经历非典、2020年再次经历新冠,无数人期盼病人减少的同时,更加期待病毒能随着切断传染源、疫苗研制、细胞因子等技术的不断突破而减少,甚至是消失!

     

    所以说,病毒的肆虐和消亡何尝不是人类的进化史呢!

     

    参考文献:

    [1]童星门:《中国防痨协会的过去和未来》,《中国防痨协会第三届征募大会特刊》,1936年,第13页。

    [2]彭卫生等:《新编结核病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

    [3]董少新:《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Comas I . Coscolla M,Tao L,et al. Out-of-Africa migration and Neolithic co- expans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ith modern humans [J]. Nature Genetics,2013,45(10):1176-U311.

     

    审稿人 |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峰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和结核病人长期生活确实都有可能会被传染,但并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就抛弃我们的亲人、朋友,而是该想办法解决,在同结合病人一起生活的时候该注意以下方面:

     

    1. 防止唾沫传播,控制传染源是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当传染源比较明确的时候,既有利又有弊端。有利的是知道传染源头所在,做好防护就行,弊端在于传染源太亲近,是亲人或朋友,或者是同事、同学,太多接触防不胜防。

     

    所以结核病人在结核病的活动期间自己在与外界相处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意,最好戴上防护口罩,以免唾沫进入空气中。

     


    2. 痰液的处理:病人咳痰最好吐在手纸内,或者吐在纸杯内或者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中集中烧掉。这是最简便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防止结核病传播的方法。或者也可以选择采用消毒液浸泡的方法,用1:500的84消毒液,将痰液等分泌物吐在其中,可有效杀死结核杆菌。

     

    3. 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纸或手绢捂住口鼻,把头转向别出。手纸用后放在塑料袋内收集统一烧掉,不可随地乱仍。咳嗽打喷嚏不要面对他人,不要高声说话,和别人说话应保持最少1米的距离。

     

    4. 通风时肺结核病人居住的房间应采用空气消毒

     

    最简便的方法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结核病人的被褥要勤洗凉晒,碗筷及洗漱用品应专用专洗;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床单被罩等最好用开水煮沸后单洗单放;毛巾、口罩、碗筷等在开水中煮沸10分钟,便可杀死其中的结核菌。

     


    5. 结核病人最好分房居住,难分房居住者,至少单睡一床或者分头居住,尤其是家有小孩的。

     

    6. 家人在照料结核病人以后要注意充分洗脸、洗手以及清洁鼻腔和漱口。

     

    同结核病的治疗一样,需要医生和患者互相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同样结核病患者在日程接触中,也是需要其他人群予以配合的,特别是亲密接触的入家人、朋友。

     

    首先需要摆正心态,应当给予结核病人充分的信心和关照,照顾患者的自尊心,以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更利于疾病的康复。本身结核病就不是一个那么可怕的疾病,亲友更需要给患者一个健康正确的态度,帮助其共同克服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在很多细节方面,可能患者自身并未注意到,那么一起生活的那些人就需要起到督促、监督、共同战胜疾病的作用。比如,很多患者会出现盗汗,在患者极度虚弱需要照顾的时候,一起生活的人就需要给患者勤换衣被,以免本身防御机制差的患者感染其他疾病如肺炎等。

     

    治疗结核是长期坚持吃药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很多患者出现复发或者疗效不佳的情况,一般都是懈怠了药物治疗,或者干脆主动减量或停药。此时患者亲友应当督促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坚持服药慢规定的疗程。

     

    做好这几点,和结核病患者生活也不怕!

  • 骨结核病是指骨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骨或关节所引起,确诊后主要是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应当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进行局部固定,减少累及相应骨的活动,加强营养,多食用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2.药物治疗:由于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主要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等,能够控制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生长及扩散,帮助机体清除致病菌。

    3.手术治疗:骨结核比较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还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脓肿切开引流术或病灶清除术,将坏死的病灶组织去除,使体内组织恢复正常状态。

    在治疗期间要遵医嘱用药,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心理负担,定期就医复查,了解恢复情况。

  • 肛门结核病主要是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严重时还应考虑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应当保持病变部位清洁,避免过度刺激,饮食要清淡,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不要饮酒,多休息。

    2.药物治疗:由于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利福平、异烟肼等,可有效抑制或消除结核分枝杆菌,促进恢复。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肛门结核病,以上疗法效果不理想,还应考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对感染病灶进行清除。治疗期间要遵医嘱用药,手术以后做好术后护理,定期就医复查,了解恢复情况。

  •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也被看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参与者,也因为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看作是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的重要元凶。所以,在所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治疗中,低密度脂蛋白都被看做是最需要降低的一个指标。但低密度脂蛋白要降低多少,才能符合我们的要求,才能降低事件,减少并发症呢?

     

     

    一、低密度没有下限,越低越好?


    原来一直认为,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尽可能的减少事件,但降得过低是否有害,一直存在争议。直到19年的8月31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发布最新的“血脂异常指南”。指南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布,其结果直接颠覆了我们的想象,指南明确的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越低越好,不设下限。降得更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才足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在心血管病高风险和特别高风险的患者。但新指南直接提出无下限,可见欧洲心脏病学会还是经过认真讨论后的积极决定!可见降低血脂对于冠心病的重要性! 


    二、低密度降得越低越好有什么依据?


    为什么不对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做出最低下限呢?难道不是这样的过低对我们人体健康可以产生危害吗?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低密度脂蛋白所谓的安全下限,那为什么就没有下限了?陈大夫个人认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的降脂药物和降脂相方法,还不足以把低密度脂蛋白降的过低以引起健康危害。第二个原因可能就是为了更加提高降脂治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和地位,让我们充分认识降脂的重要性!可能这两个原因是欧洲心脏病学会,不对低密度脂蛋白做出最低下限的关键原因。

     

     

    三、怎样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需要在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姑且不谈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干预,直接讲述药物的治疗。药物治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指南推荐中,首先仍然是首选他汀类药物,如果他汀类药物不能使得低密度脂蛋白达标,那么建议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联合降脂治疗。对于药物不能耐受或者仍然不能使得低密度达标的患者,可以使用PCSK9抑制剂使用使得低密度脂蛋白达标。PCSK9抑制剂是近两年上市的新型药物,是一类抑制PCSK9(Kexin样前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的第9个成员)的化合物,是一类最新的降脂新药。

     

    而低密度没有下限等所有这些都提示我们,需要充分认识降脂治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如果你的认识还停留在要不要降脂治疗的层次上,那么你就大错特错。降脂治疗没有下限,所以不要为降脂找借口和理由了!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经常感觉浑身无力,脸色总比别人差,动不动就拉肚子,其实你可能是被湿气缠上了。对每个人来说,五脏六腑都各司其职,各有用处,但大家最重视的,往往都是心脏、肝脏、肺脏,而脾脏却总是被大家忽略。

      


    脾脏,主管人体内的“气”,气通顺了,体内的毒素才能顺利排出,疾病不会轻易打扰。脾胃功能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健康也有很大影响,也会直接反映在我们脸上。脾脏健康,人就会面色红润,气血充足,而脾胃功能虚弱,人也会有气无力,体虚体寒。

     

    所以在面对脾脏功能下降的时候,我们不能大意,要把调理脾胃提上日程。

     

    脾虚是什么意思呢?

     

    脾主运化,我们每天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喝进肚子里的水,都要通过脾脏的运化功能传达到身体各处,让人体充分吸收营养,而脾虚则是脾脏功能失常的表现,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身体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

      
    脾胃虚弱,身上会有这些变化

     

    1、舌头胖大,舌苔厚腻

     

    舌头对于我们而言,不只是品尝食物,分辨味道的工具,还是反应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因为当脾胃功能失常的时候,津液运行不畅,我们的舌头上就会出现一层厚厚的舌苔,舌头的体积也会变大,同时还会伴有口腔异味。

     

    2、小肚子变大

     

    没有人希望自己有小肚子,即使再不修边幅的人,也会在意自己的身材。但我们也经常见到有些人,明明身体非常匀称,肚子却十分胖大,这种“局部肥胖”的原因,可能就是湿气在作祟。脾胃虚弱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运化不利,消化功能异常,食物囤积,腹部胀满。

      
    3、下肢浮肿

     

    可能有的人觉得身体浮肿只不过跟水喝多了有关,但如果你控制饮水量后,浮肿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改善的话,就应该好好想想了,可能是脾脏出了问题。脾主水运,当脾脏功能失常的时候,体内的水分就无法顺利排出,积存在体内,造成水肿。

     

     

    脾有“三怕”,早知早受益

     

    1、脾怕“湿”

     

    长期生活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下,脾会渐渐受损,因为脾本身就有运化水湿的功能,但在潮湿的环境中,脾脏自身难保,就更不用说去运化水湿了。而且很多人平时喜欢吃一些油腻、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也会间接加重体内的湿气,从而给脾脏带来更重的负担,时间久了,脾也会越来越虚。

      
    2、脾怕“冷”

     

    我们说到养生,都会强调避开生冷寒凉食物,多注意保暖,追求养生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轻易吃寒食、喝冰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不敢久吹空调、电扇。这是因为脾脏最怕的就是“冷”,寒气入侵人体,首先伤害的就是脾脏,若想保护脾胃健康,就要保证身体的“温暖”,避开寒凉刺激性食物。

     

    3、脾怕“郁”

     

    有人觉得情绪是人之常情,释放出来才能消散,但很多人往往不会科学地排解情绪,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当中。思虑过度、忧愁过度都是最伤脾的行为,因为长期处于这种心境下,肝气郁结,会限制脾脏发挥作用,从而损害脾胃的健康。所以大家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脾不好的人,做对1事,能健脾祛湿,恢复健康

     

    多吃“二果”

     

    1、赤小豆

     

    对于脾虚的人来说,赤小豆是非常有名的健脾养胃食材,很多人都喜欢在煮粥的时候加入此物,用以排湿排寒,补益脾胃。赤小豆中含有皂碱和纤维素,在润肠通便的同时,还能利尿消肿。

     

    2、薏仁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薏仁有消水肿的功效,但却在喝薏仁水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出薏仁的“威力”。其实薏仁是需要先在锅中炒熟的,再用开水煮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若想健脾祛湿的效果翻倍,还可以在熬制赤小豆薏仁水的时候,加入大麦、橘皮、红豆等食材,能抵消薏仁的寒性,更加温和地调理脾胃。每天早晚喝一杯,脾胃会慢慢恢复健康。

  • 心脏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有一颗健康的心脏,是最幸运的事情之一,这世上有很多人,一直生活在心脏病的阴影之下,尤其是家里有遗传病史的,更是压力重重,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心脏病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占据我们的生活。

     


    心脏病之所以被大家当作洪水猛兽,是因为我们全身各个器官都需要心脏这个“水泵”带来血液和营养,才能正常运转,当心脏出现问题的时候,所有器官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心脏本身也会出现心衰、心梗等症状,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这也是人们畏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体内的各个器官都会老化,包括心脏,心脏病也“蹲守”在我们身边,随时准备进攻。所以老年人往往更容易成为心脏病的“重点关注”对象,而他们在面对心脏病的时候,也更无能为力。

      
    心衰的5个信号,若你有所了解,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信号一:胸闷,经常觉得呼吸不畅,喘不过来气;

     

    信号二:头晕头痛,头昏脑涨;

     

    信号三:频频出汗,在温度适宜的时候也会冒一身汗;

     

    信号四:身体疲乏,没什么力气,精神状态不佳;

     

    信号五:活动耐力减低,动不动就需要休息。

     

    心衰在中老年人身上更加普遍,而它的病因也很简单,心力衰竭,往往跟高血压、心梗、冠心病、肺动脉瓣狭窄、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关,但是,心理上的一些情绪因素也会造成心衰,如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劳累过度等,这都是心衰的病因。

      


    对于老年人来说,想要预防心衰,还需要做到以下4点:

     

    药物治疗

     

    心脏病患者是需要随身带药的,因为我们无法预判心脏病什么时候会发作,所以随时准备好服用药物才是最保险的举措。同时,心衰患者平时也可以服用一些有扩张血管作用的利尿剂来减轻心脏的压力,但不论是哪种药物,都需要在询问医生之后再服用,切不可盲目吃药或随意增减药量。

      
    清淡饮食,控制摄入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吃一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是最合理的,但是有些老人平时就爱吃一些油腻、重口味的食物,其实这种习惯就是对心脏的不负责。想要维持心脏健康,饮食上就要注意多吃蔬果,摄入优质蛋白,低糖、低脂、低盐。

     

    平时多休息

     

    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都会增加心衰的发作风险,可能我们现在还意识不到劳累过度的危害性,但当心衰发生时,后悔就来不及了。注意休息,适当锻炼,是老年人应该养成的生活习惯,虽然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参与、帮忙,但到了这个年纪,尽量不要让自己太过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才是对心脏负责的表现。

      
    定期复查

     

    不论病情是否稳定,都不能放松警惕,定期复查是我们预防心衰,及时发现异常的重要方式,如果大家不在意的话,那么一旦病情发生变化,再治疗可能就晚了。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按时服药、调整作息之外,也要重视定期复查的意义,这样才能让医生根据我们目前的情况,给出合适的建议。

      
    总结:心衰最容易“找上”老年人,因为他们的心脏是最容易“攻击”的,如果想要心脏健康、强壮,在生活中就必须坚持良好的习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定期体检,是我们预防疾病最基础的做法,希望你别嫌麻烦。

  • 别小看排便,身体有没有癌症,排便有时是很重要的报警器,估计很多人都不会相信:这是不是有点太危言耸听了?怎么通过排便还可以看出身体有没有癌症?

     

    其实,消化道涉及的部位较多,包括、大肠、小肠、胃,还有胆囊、胰腺、肝脏等,不管哪个部位出问题,都会导致消化道受影响,而消化吸收若出现异常,身体的排泄物——大便,自然也会出现异常。

     

     

    那么,大便出现哪些特征,提示肠癌可能已经到访呢?


    第一,大便呈现黑色

     

    正常人群的粪便应为黄褐色,一旦大便颜色变为黑色,务必要提防大肠癌的出现。

     

    这多是由于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对肠道损伤严重,导致出血现象的发生,血液一旦氧化,排泄物自然呈现黑色,这与粪便中铁含量升高有关。

     

    第二,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大肠癌患者在排便时,若发现排便出现异常,则应提高警惕,尤其对于经常便秘、腹泻情况交替出现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大肠癌的可能。一旦小肠功能受损,可出现腹泻症状。

     

    若已发现小肠狭窄或梗阻,排泄粪便较困难,通常可出现便秘。如在短时间内会频繁腹泻,便秘,两者交替出现,则需对大肠癌高度警惕。

     

    第三,大便不规律

     

    很多肠癌患者,会出现突然性的排便习惯的改变,比如大便次数逐渐增多,经常便秘,腹泻,这种情况如果频繁出现,要警惕肠癌的发生。

     

    肠癌与肺癌非常相似,在发病初期,其实没有明显的症状,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得了肠癌都已到了晚期。因此,一旦身体出现上面3个蛛丝马迹时,最好及时就医,及时干预。

     

    哪些人群是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呢?


    第一类:有肠癌家族史

     

    临床资料表明,60%的大肠癌患者都具有家族史,而且如果处在三高环境下,致癌物质可以随意扩散;

     

    第二类:长期便秘的人

     

    很多生活不规律的人群,以及长期便秘的人,都是大肠癌的高发人群;

     

    第三类:患有肠胃病的人

     

    例如大肠息肉,血吸虫病等等,尽管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却增加了患肠癌的风险。

     

    临床有数据显示,如果大肠癌早期能被及时发现,并且及时就医,那么它被治愈的几率可达九成,而后期发现的大肠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则会低至10%。

     

    大肠癌前期并无预兆,但身体出现5个变化,或是大肠癌信号,不可忽视。


    但是由于早期大肠癌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状态,所以患者被发现时已为中晚期,病情非常顽固。但早期其实也有一些信号,如果能及时抓住,也能避免大肠癌继续发展。

     

    1、排便习惯改变:

     

    症状多以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为最早表现,这往往也是大肠癌的异常信号。

     

    2、大便性状改变:

     

    粪中会有血,有脓,有粘液,即出现粘液脓血便,一旦出现,也要警惕大肠癌信号。

     

    3、出现腹痛:

     

    导致腹痛的大肠肿瘤多属于中晚期,而大肠癌的腹痛多发生在右腹,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右腹持续疼痛时,应高度怀疑大肠癌的可能性!

     

    4、腹部包块

     

    正常情况下,自己触摸腹部包块,特别是右腹部包块,应及时进行B超初筛,必要时行肠镜检查;

     

    5、肠梗阻:

     

    肠梗阻的发生,一般在大肠癌晚期的时候会出现,多半是出现腹部胀痛、或者绞痛为主。

     

    以上信号一旦出现,务必及时就医,排除大肠癌风险。而在临床上,大肠癌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不但会导致患者腹部疼痛、身形消瘦、贫血等等,而如果发展到后期,还会损伤其他脏器,比如肝脏、肺部等,严重的甚至会由于癌细胞的转移,导致直接死亡。

     

    预防大肠癌,务必做好这“3事”,离大肠癌远远的!


    1,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主,不但可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2,及时做检查

     

    在35岁以后,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可以提高早期肠癌的发现率。

     

    3、胃病要及时治疗

     

    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胃病和大肠癌之间有关系,但是,一定程度上,胃病也是诱发大肠癌的诱因,及时治疗胃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要想养胃,最好用食疗的方法,选择一些养胃杀菌的食物,烧开水后泡一点,在众多治胃病食物中,丁香这个天然“健胃剂”效果尤其突出。

     

    《千金翼方》中记载的养胃食疗方:准备丁香、猴头菇、茯苓、沙棘、橘皮、大麦、大枣、山楂、佛手9种食材,煮水代茶饮,早晚坚持喝1—2杯,健脾养胃、温中降逆、常喝排出胃部毒素。

     

    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食物,性质温和不伤胃!人体28天一个循环,坚持喝1个月,胃部毒素被逐渐被清除,口臭没影了,肠胃会越来越好。


     
     

  • 作者:孙丽君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孙丽君主任医师介绍,综观近年来艾滋病感染者中男女比例的分析,女性HIV感染者的比例逐年增加,在某些地区甚至接近或超过男性。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性接触中女性暴露的黏膜面积大,因此对HIV更易感。

      为此,孙主任总结出了女性预防艾滋病的9个建议:

      1.女性应该首先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使用安全套。

      2.不吸毒,避免共用注射器等。

      3.避免有多个性伴侣,要洁身自好。

      4.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去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如果这些用具不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5.女性尤其是外来打工者生活条件可能比较艰苦,为了节省费用,常常几个或多个人一起居住同一个居室,这样一定要避免牙膏、牙刷共用。

      6.女性经期要注意卫生,不要随意丢弃卫生用品,造成血液污染。

      7.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或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8.由于目前还没有艾滋病疫苗,因此,健康教育是现阶段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方式,普及艾滋病的知识和改变不良行为,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9.就医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科学就医。

  • 男性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身上的责任和压力都比女性要大,在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双重打压下,男性的衰老也会提前来临。和女性不同,男人的衰老往往是突然发生的,这或许跟男性朋友平时不太关注身体和脸部的变化所导致的,不过有一点男性和女性是相似的,那就是不想老得太快。

     

     

    相比于女性,大部分男性都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熬夜等,这些习惯都是危害身体健康,造成早衰的关键因素。

     

    男性不想老的太快,睡前3件事要做好

     

    晚餐要少吃

     

    很多女性在美食面前,可能更在乎自己的身材,会控制饮食,不让自己摄入过多的热量。而男性一般不太在意,经常吃到撑才停下来,这种饮食方式其实很容易带来肥胖问题,这也是很多身材标准的男性过了30岁就开始发胖,长出啤酒肚的原因。

     

    而肥胖是一个人看起来更显老的重要因素,同时,摄入过多脂肪,会给身体造成负担,脂肪无法及时被分解、排出,就会堆积在体内,诱发慢性疾病。晚餐吃太多还会撑大胃部,挤压其他器官;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影响睡眠质量。所以,晚餐少吃一点,才是健康、科学的饮食方式,也是降低疾病风险的重要方法。

     

    睡前不玩手机

     

    很多人都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离了手机好像什么也做不成。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手机越玩越有劲,本来打算10点睡觉的,一不小心就玩到了凌晨。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手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刺激着我们的大脑神经,让我们保持兴奋。

     

    但是玩手机也意味着熬夜,减少了休息的时间,尤其是第二天还要上班,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早,睡眠时间不足,很容易影响一整天的心情和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成为健康的隐患。熬夜会加速身体的衰老,使皮肤变差,身体素质下降,更容易被疾病入侵。所以,不想老得太快,就应该放下手机,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和体内器官得到更好的调整和休养。

     

     

    睡前坚持做俯卧撑

     

    因为工作比较忙,没什么时间做运动,一想到要花一个多小时做准备、跑步、拉伸等,很多人瞬间就失去了兴趣。但是,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不是说着玩的!运动确实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许多好处,俯卧撑作为一项可以锻炼到我们身体多个部位肌肉的运动,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效果也让人满意。

     

    男性每天坚持在睡前做30个俯卧撑,可以锻炼肩膀、臂膀和腹部的肌肉,看起来更加强壮有力,也会更有魅力。坚持一段时间,会发现体态也好了很多,人也自信了,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


    其实,男性和女性一样,也很在意外表是否年轻,不想衰老提前来临。所以,为了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加年轻,男性朋友就要付出一些努力,不仅外表更有魅力了,身体也会感谢你的!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