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预防糖尿病足有妙招

预防糖尿病足有妙招
发表人:徐海林
1、严格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糖尿病足的“元凶”,尽量使血糖水平控制达标是最基本而重要的预防方法。积极内科治疗并监测血糖,对减少慢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大有帮助。
 
2、改善生活习惯
吸烟者需严格戒烟,并减少被动吸烟,从而降低血管病变的风险。此外,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饮食、规律而适当的参与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循环。
 
    
3、适当足部保护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鞋袜,穿合脚、舒适的鞋子,以松、软、宽的布鞋或透气好的皮鞋为宜,避免穿高跟鞋,如感到挤脚应立即更换;袜子则需保持干燥、透气,尽量选择白色或浅色的棉袜,不但吸汗、柔软,如出现渗液还容易被发现。
注意鞋、袜及足部卫生,每天用温水(<40℃)洗脚5-10min,洗净后用柔软浅色毛巾擦干,切忌热水烫脚。
修剪胼胝、趾甲或拔出嵌甲时,均应严防损伤,建议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不宜去公共浴室或修脚处处理。
 
4、加强足部检查
每天都要仔细检查脚上是否有创伤,包括磨破、擦破、水疱等,特别注意脚底和趾缝。神经病变很可能掩盖这些微小损伤的症状。一旦发现应及时就诊,切忌自行消毒处理。
 
 
糖尿病足的预防是和治疗同样重要的。希望糖友们能将以上几种预防方法牢记于心,并在生活中持之以恒,将我们的脚重视起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足疾病介绍: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血管病变,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损伤,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困难的特点,患者具有较高的截肢和死亡风险。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导致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出现的症状有视力下降,四肢麻木疼痛,餐后低血糖,白内障等。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注意调养,预防并发症。首先,控制饮食。其次,戒烟戒酒。锻炼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最后,做好筛查。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一般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导致的。常见的症状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四肢麻木疼痛,餐后低血糖等等。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生活中也需要多加注意,仔细调养,预防并发症,接下来就为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预防并发症的几个方法吧。

     


    1、饮食控制


    饮食疗法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常用方法。应遵循饮食原则,低糖,低脂肪,低盐,中等蛋白质,高纤维,少量的膳食。平衡指的是热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平衡,病人需要根据体力活动,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2、戒烟喝酒


    戒烟应该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吸烟可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冠心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此外,酒精的控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清除自由基,促进血液循环。


    3、锻炼运动


    日常运动不是辅助疗法,它是治疗肥胖症的主要方法。运动后必须在饭后半小时内进行,锻炼效果在24小时后消失,所以每天必须锻炼半小时。锻炼达到中等强度,运动可以选择走,上下楼梯,游泳,乒乓球等,可以因人而异。

     


    4、严格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因此,患者应及时监测血糖、饮食、运动或用药,最终控制血糖。如果觉得眼睛不舒服必须定期做眼部检查。


    5、做好筛查工作


    对于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是要了解糖尿病的具体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一般来说,这些并发症会发生在1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5年后及时筛查。糖尿病会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展,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立即筛查心血管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如果是糖尿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注意糖类的摄取,有的患者会因饮食中的糖类无法估算就会产生恐惧因此戒掉了,就会造成营养素加速流失。因此,我们该如何保持一边的摄取营养一边的控制血糖的水平呢?在平时我们除了“少吃精制糖”、“控制糖量”,以外,还应该从饮食、运动、治疗等一起控制血糖,还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因此就要树立正确的营养摄取观念,轻松地应对血糖的控制。

     

     

    1. 蛋白质适量摄取,预防肾脏病变

     

    为了预防肾脏发生病变,我们就要控制好高血糖、高血压与高血脂的症状,并且适量的摄取蛋白质。因此我们除了控制糖的摄入量,还要适当的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因为适量的摄取蛋白质的含量也是保护肾脏和预防肾脏发生病变的关键。

     

    2.补充维生素B群,预防末梢神经病变

     

    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病变,若是因为我们疏于预防和照顾,如果病情出现恶化就难以复原,甚至还会面临截肢的命运。糖尿病的患者还会出现多尿的症状,就会造成水溶性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大量流失。患者如果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就会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因此就会引发贫血的症状或者末梢神经发生病变。因此在平时我们要注重保护手和足部外,还要适量的摄取锌、铬、镁、钙等矿物质。我们还要补充体内流失的维生素B12.

     

    3.及时补充叶黄素和钙,预防眼睛病变及骨质疏松

     

    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长期的血糖升高就会对末梢神经的微血管造成一定的伤害,明显的症状就是眼部会出现问题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未来预防视网膜发生病变,在平时除了积极控制血糖与定期检查外,还要注意对眼睛的保养。在平时可以多摄取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素,比如叶黄素、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糖尿病患者也会因为多尿导致体内的钙、磷等元素流失,胰岛素分泌的不足对造骨细胞的活性也有很大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如果要预防骨质疏松,在饮食中要及时的补钙,也要摄取适量的维生素D3。

     

     

    糖尿病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因此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多注意,就可以起到预防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

  • 现在的生活水平号了,我们的食物越来越精细,含糖量也是越来越多,很多人因为这样患有糖尿病,越来越多。面对患有糖尿病后,我们的饮食一定要调整,要么病情很难的到控制,一旦肆无忌惮的发展下去,会危急到患者的生命。


    糖尿病是现在人比较容易患有的疾病,是属于富贵病。患有糖尿病后,饮食上要格外的小心,因为不注意的饮食,就会使得我们身体的血糖忽高忽低,身体的健康严重的受到威胁。因此在患有糖尿病后一定要学习一些关于糖尿病的饮食。

     


    1、合理的饮食可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让其得到恢复,控制血糖有利。轻症病友饮食治疗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2、肉、蛋、鱼含糖量不高,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吃完后会在体内可转变成葡萄糖。此过程会使糖尿病人身体内尤为活跃,多食升高血糖。早一个鸡蛋,晚一袋奶。对于平衡昼夜之间的血糖是有益的。


    3、喝稀饭煮熟、煮烂的食物这样流水半流水的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血糖升高的速度也快。进食稀饭后,血糖升高的速度快。但是非流水或半流水食物,其碳水、化合物释放葡萄糖的速度慢,血糖升高的速度也慢。喝稀饭如同喝糖水。因此最好不要再喝稀饭。


    4、豆制品不含糖,但是会转化为糖,转化地较慢大约需3个小时,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食用过多的植物蛋白,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减退。鱼、禽等白色肉类为主补充蛋白。

     


    5、水果,万万不能吃。水果是糖尿病人不敢问津。不是不可以吃水果,而是需要注意水果的含糖量。进食水果量较大,从总的饮食中扣除吃水果的热量。也就是就是要少吃些主食。


    6、不含糖的坚果类有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这些食物的含油脂高、热量大,100克该类食物相当于200克主食所产的热量。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储备、体重增加,转变成葡萄糖。应限制坚果类食物的摄入。


    经过以上的学习一定会了解一些饮食上的注意,要合理的坚持的应用到糖尿病人的身上。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时刻的注意,尤其是饮食习惯方面的调整。糖尿病是不会危及到我们的生命的。最后希望病人将自己的疾病控制在最好的范围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1型糖尿病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这种疾病的出现是会给患者身体的多个器官造成很大伤害的,我们平时可以多了解一些有关这种疾病的预防知识,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防止受到这种疾病的侵袭。


    糖尿病对于大家来说一定都不陌生,因为这种疾病现如今已经成为了老年人的多发病了,1型糖尿病就是糖尿病的一种类型,那么,1型糖尿病的防治方法到底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我们专家对此特别给出的一些详细介绍吧。

     


    1、定期血糖检查


    为了防止1型糖尿病的发生,中老年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要做好血糖的检查工作,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病情,从而更好的进行治疗,对此中老年朋友们一定要特别引起重视了。


    2、经常运动


    中老年朋友们平时应注意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这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是非常关键的,大家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方法来进行锻炼,这样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


    3、饮食疗法

     


    对于已经患上了1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平时也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粗粮,这些都是有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的。


    4、控制盐量


    为了更好的预防1型糖尿病的出现,大家平时还应注意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平时一定要注意控制盐分的摄入量,因为吃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进而会引发1型糖尿病,大家要特别引以为鉴。


    经过我们专家的详细介绍,大家对于1型糖尿病的防治方法一定也有所了解了吧,这种疾病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了,因此,大家平时多了解一些有关这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可以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及时进行治疗了。

  •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越来越多,网络上关于糖尿病预防的文章铺天盖地,内容的参差不齐很容易让患者进入治疗的误区,从而影响病症的治疗。那到底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糖尿呢?

    多锻炼 肌肉降糖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开始逐年流失,如果不刻意锻炼,肌肉流失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到七十岁左右的时候甚至会流失掉50%的肌肉。

     

    而现在多见的2型糖尿病,与肌肉的丢失就有着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因为胰岛素想要发挥降血糖的作用的话,就离不开胰岛素受体这个帮手的帮助,而这个厉害的帮手就隐藏在你的肌肉细胞之中。可随着你的你年龄增长和运动量的减少,这个帮手的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离开了帮手的帮忙,胰岛素对降糖的能力也就渐渐下降了。

     

    所以,勤锻炼,保持肌肉活力也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管住嘴 忌大油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质量急剧上升,每天都在摄入超标的热量,加之过度缺乏锻炼,肥胖也就成了大多数人绕不开的问题。

     

    而你不知道的是,肥胖人群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高发人群,想要避免肥胖,有效的预防糖尿病,不如就这样做:谷物为主,少油少盐,饭吃八分饱。

     

    从来没有特定的降糖食物

    说句实话,你的肠胃对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各类营养吸收消化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而因为一些个体的差异,在人体对食物吸收之后,哪些是升糖容易,哪些是不易升糖的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特定的可降糖的食物,食物都会引起升糖,不过是快慢问题罢了。

     

    不过就算是升糖速度慢的食物,也需要你去合理的搭配。

    忽略的精神因素更应该重视

    导致糖尿病的诱因有很多,撇开外在看内在,精神世界的活动和糖尿病也有着不浅的联系。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工作量也在频频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养家糊口通宵工作,这就造成了太多紧张、疲累的精神压力。导致患者人体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无法控制,也就患上了糖尿病。

     

    所以精神活动不可忽视,预防糖尿病,应该由一个平和理性的心态来面对。

  • 糖尿病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疾病,就是它的存在一直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麻烦,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注意饮食,不能摄入过度的糖分,但是它也会给我们的生活诸多的不便,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糖尿病的小知识吧!

     

     

    一、何为糖尿病?

     

    首先我们要先认识糖尿病是什么病,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做一些什么检查?

     

    它是一种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引起缺陷或者是其他生物作用的受损,亦或是两者一起兼并引起的一种以高糖代谢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如果它长期存在的话,还会严重的损害其他的器官组织,尤其是肾,眼,心脏,血管以及神经组织的慢性损害等。

     

    它只要是由于遗传或者后期的环境因素引起的,也有一些特殊人群会患此病,例如妊娠糖尿病。

     

    二、临床的表现

     

    它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吃的多,尿的多,喝的水多,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一直多食但是却体重在减少,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乏力,视野模糊,甚至一些患者严重的话还会出现糖尿病足。

     

    三、应该做的检查

     

    1. 血糖

     

    检测血糖是判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它可以直接测出你的血糖是否升高或者是降低亦或是正常。

     

    2. 尿酮体

     

    如果出现酮症或者酸中毒的时候尿酮会呈现出阳性。

     

    3. 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基化的血红蛋白

     

    血糖控制状态的稳定,判断它最有价值的指标就是糖基化的血红蛋白,它是可以反应出2个月的平均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清蛋白只能是判断出3周以前的血糖的平均水平。

     

    4. 血脂

     

    血脂的不正常也是体现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种表现,他会表现出高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的升高。

     

    5. 尿蛋白

     

    如果糖尿并严重时,还会出现尿蛋白,尿液中的泡沫会增大,所以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尿液来判断的。

     

    以上就是糖尿病需要注意什么,应该做什么的检查,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身的变化,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我们也要学习一些糖尿病的知识,以防在不备之时可以自救。也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去面对,学会如何去控制血糖。

     

     

    因为糖尿病是一种伴随终身不易根治的疾病,只能是合理地控制,所以,我们患者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在患病期间尽量做到少食多餐,多食用粗粮,少食用高蛋白的食物;也要定时去医院复诊,做好血糖的检测。

  • 糖尿病足是一种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足部的感觉异常、血液循环障碍和感染等症状。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导致足部神经和血管受损有关。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足部溃疡、坏死甚至截肢。因此,防范于未然,早期识别和了解糖尿病足症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十分重要。

    首先,要学会观察足部症状,如足部出现麻木、疼痛、热感异常、皮肤干燥、色素沉着、脱皮、瘙痒、溃疡、坏死等情况,都可能是糖尿病足的表现。另外,如果患者出现步态异常、足部形状改变等情况,也应警惕糖尿病足的可能。

    在临床上,帮助判断糖尿病足,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1.神经功能检查:主要检查足部的触觉、疼痛感、温度感和振动感,检查是否存在感觉神经病变。

    2.血管功能检查:主要检查足部的血液循环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血管病变。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脉搏触诊、Doppler超声、血管造影等。

    3.是否感染的检查:如果足部出现溃疡、坏死等情况,需要进行感染检查,包括病原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4.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足部骨骼、软组织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骨质破坏、骨髓炎等情况。

    5.生化检查:作为糖尿病的常用的检查手段,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脂、血常规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通过以上检查,辅助医生判断患者糖尿病足的风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治疗感染、保护足部等多方面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足部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及时就医,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的进一步发展,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  

    年纪轻轻就查出血糖升高,老了该怎么办?

     

    的确,血糖更像是一个隐形杀手,一天两天可能不会造成特殊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却是不容忽视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占10.4%,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0%以上,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居世界榜首,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

     

    那么,血糖升高,究竟有哪些表现呢?

     

    第一,最典型的表现,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饮多尿多食,所谓一少,即体重下降,但这里要说的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一定会有这么典型的表现,有的患者仅仅有其中一种不适,比如很多患者以消瘦入院,在检查的时候意外发现罹患糖尿病。

     

    第二,皮肤瘙痒,很多糖尿病患者可以仅仅以皮肤瘙痒为首发表现,就诊的时候误以为是皮肤病,其实却是高血糖所致。

     

    第三,视物模糊,如果血糖很高,会使眼睛的房水,晶体渗透压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视物模糊,此时患者不一定会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第四,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很多患者以并发症来就诊,才发现原来是罹患了糖尿病,事实上,这样的患者可能很久前就有血糖升高的症状,只是一直未引起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主要是视物模糊,浮肿,蛋白尿,肢体麻木。

     

     

    45岁以后是糖尿病的高发年龄,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大约一亿,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而且它在以疯狂快的速度逐年增长,除了1型糖尿病之外,大多数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它的发生与遗传,后天生活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控制好你的BMI指数,所谓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正常的BMI指数是18.5-23.9,超过最高上限,也是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第二,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膳食纤维,主要来自粗粮,新鲜蔬菜。

     

    第三,45岁以后定期检查血糖和血脂,有条件的可以做一下眼底检查,做好预防。

     

    第四,远离酒和碳酸饮料,多饮白开水。

     

    第五,适当运动,运动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辅助降低血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超过80%的 II 型糖尿病与肥胖的人,都与缺乏运动有关。

    实际上,不论是行走还是剧烈运动,均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一般情况下,运动强度越大,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就越低。每周一次的快走或骑车运动,就能显著改善空腹血糖水平的控制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如果每天都进行规律的体育运动,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性更能下降15%~60%。因此,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即运动锻炼,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基石之一。

    那么,和正常人相比,糖尿病人在运动前,要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1 到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

    检查项目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心电图及心功能等等,看看有无心血管、神经以及其它方面的并发症。与医生共同讨论如何适当运动。

    2 你的脚,更加脆弱

    每次运动前细检查足部并选择合脚的鞋袜。要特别注意鞋底平整,不能有沙、石之类的异物。因为糖尿病的脚,比一般人的脚更加脆弱。

    3 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片”

    卡片上应写上姓名、亲友联系方式,写明你是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现意外,便于他人采取急救措施及帮助联系患者家人。

    4 随身携带升糖食品

    如糖块、巧克力等,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当然,这些产品有一些共同的缺点,就是天热,容易融化,升糖慢。京东商城有一款产品,叫“低糖卫士”,为国内知名糖尿病专家多年心血结晶,易吸收,升糖快,不融化,便于携带,效果极佳。

    5 结伴而行

    让同伴知道你是一位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应如何处理。

    6 有下列七种情况者不宜进行体育锻炼

    (1)有急性并发症或急性感染;

    (2)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3)有严重神经精神病变;

    (4)有糖尿病足溃疡;

    (5)近期发生心肌梗死、脑中风、合并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

    (6)血压控制欠佳时

    (7)血糖控制很差或血糖波动较大时、常发生低血糖症状者。

    在国外,针对糖尿病人的运动,如何运动,多大的运动量,等等,是有专业的医生会给糖尿病人开具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处方】的,就像给病人开具 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或者胰岛素一样, 是作为糖尿病人诊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在国外,糖尿病人是按照医生的【处方】去运动的。

  • 有人说糖尿病不算病,少吃甜的就行,其他该吃吃该喝喝,不能太当回事。如果疾病都这么好对付,那可真是太幸福了。通常,认为糖尿病“不叫事儿”主要是因为病情较轻,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对生活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所以轻视它。但是,如果不严格控制的话,并发症是非常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竟然有这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病

     

    我国自从1980年第一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以来到今天,糖尿病患病率已翻了十多倍。据2013年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就已达1.14亿。对于普通人来说,与感冒、腹泻等疾病相比,糖尿病的症状不太容易识别,不查血糖的话很难自己发现,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知晓自己已经患病。

                                                 

    在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血糖、体重控制不达标,血压控制不达标者更是有70%以上。

     

    不控制的危害有多大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严格控制血糖,会有诸多并发症出现,涉及心、脑、肾、眼、足、周围神经等部位。

     

    (1)糖尿病足:糖尿病导致的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以及下肢血管病变,软组织被破坏、骨关节畸形、溃烂、感染,严重者则需要截止。在我国,有20%左右50 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动脉病变。在一项有1684例截肢患者参与的统计中,有475例为糖尿病足截肢。

     

    (2)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同时,心血管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据统计,在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约为17.1%。此外,约20%~40%的患者会出现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动脉硬化、脑萎缩、脑出血等。

     

    (3)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我国约有21.3%的糖尿病患者患有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已超过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

     

     

     

    (4)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一大原因。在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约20%~40%的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约8%的人因此丧失视力。

     

    糖尿病也有“预警期”

     

    糖尿病在发病之前有一个“预警期”,称为“糖尿病前期”。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还不算是真正的糖尿病患者,在这一时期严格控制饮食、作息,规律运动,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一般空腹血糖>6.1,餐后2小时血糖>7.8,但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空腹血糖>7.0,餐后2小时血糖>11.1),则为糖尿病前期。我国糖尿病“后备力量”十分庞大,预估约有1.48亿人。

     

    所以,即便没有糖尿病的人,也要注意自己的血糖,饮食不要过于“放纵”,还要规律运动,定期体检,在糖前期及时发现,及时控制。

     

  • 泡脚,作为一种传统的保健方式,在民间流传已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泡脚减肥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减肥方法。那么,晚上泡脚真的可以瘦腿吗?本文将为您揭秘。

    泡脚减肥的原理

    泡脚减肥的原理主要在于利用热水的温度来提高人体下半身的水温,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脂肪燃烧。当热水泡脚时,脚底会先感到温暖,随后热量会随着血液循环至全身,帮助排出体内积存的老旧废物,驱散寒意,调整内分泌平衡,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泡脚减肥的效果

    虽然泡脚减肥的效果有限,但每天晚上使用热水泡脚确实可以促进足部及腿部的血液循环,起到一定的利水消肿作用,从而帮助瘦腿。然而,这种效果并不会特别明显。若想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建议结合运动和合理饮食。

    泡脚减肥的方法

    想要通过泡脚减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泡脚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即可。
    • 泡脚水位:水位最好在小腿腿腹处。
    • 泡脚水温:水温控制在30-43度之间为宜。
    • 泡脚配合:泡脚后可以进行按摩,如拍打小腿、捏揉小腿肌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泡脚减肥的注意事项

    泡脚减肥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以下情况不建议泡脚:

    •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
    • 孕妇。
    • 月经期间的女性。

    总之,晚上泡脚可以帮助瘦腿,但并非万能。若想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还需结合运动和合理饮食。

  • 为推动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将于2014年9月11日至14日在宁夏银川举办“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年会暨2014中国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论坛”。本次论坛将汇聚国内外百余位知名专家,围绕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疾病、创面处理、烧伤、血管外科、影像学科和中西医结合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论坛自2005年起已成功举办九届,吸引了来自糖尿病、内分泌、血管外科、足病诊治、骨科、创面外科等领域的6500人次参会。论坛不仅为国内外专家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推动了我国糖尿病足临床研究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各界对糖尿病足的关注和重视。

    本次论坛将秉承以往的传统,以传递最新、最快、最权威的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新技术与新进展为宗旨,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论坛内容丰富,涵盖糖尿病足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为参会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本次论坛,共同探讨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的防治策略,推动我国糖尿病足学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会议信息: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承办单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

    会议日期:2014年9月11日-14日

    会议地点:银川国际交流中心

    会议官网:tzh.tnbzy.com

    大会秘书处电话:010——51099090-671(刘老师)

  • 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导致下肢血管和神经受损,从而引起足部溃疡、感染和坏疽等问题。2013年9月12日至15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2013中国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论坛”,旨在促进国内外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学术领域的发展和对外交流。

    论坛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百余位知名专家。他们围绕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内容涵盖糖尿病足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糖尿病足的科普知识:

    1. 糖尿病足的常见症状:足部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溃疡、感染、坏疽等。

    2. 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严格控制血糖、戒烟限酒、保持足部清洁、定期检查足部、避免受伤等。

    3. 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4. 糖尿病足的护理:保持足部清洁、避免足部受伤、定期修剪指甲、穿合适的鞋子等。

    5. 糖尿病足的预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截肢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关注糖尿病足,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共同呵护您的足部健康。

  •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了解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尿病足初期症状:

    1. 脚部冰凉: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脚部冰凉的症状,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一只脚冰凉,而另一只脚正常,应警惕糖尿病足的风险。早期糖尿病足常常伴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因此,脚部发凉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之一,需要及时治疗。

    2. 腿脚发麻、疼痛: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腿脚发麻、疼痛的症状,这是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早期表现。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包括麻木、刀割般疼痛、异常疼痛、肌肉无力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由于麻木疼痛难忍,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严重下降。

    3. 腿脚肿胀:糖尿病足患者常常出现腿脚肿胀的症状,这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长期高血糖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引起血管炎症,导致血管闭塞。此外,末梢神经坏死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引起脚部水肿。因此,腿脚肿胀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之一。

    4. 行走时出现酸胀不适感:糖尿病足患者在不走路时可能没有明显不适,但一走路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不得不停下来休息。这是由于双脚肌肉营养不良、萎缩,易出现韧带损伤、病理性骨折,骨骼以及肌肉发生变化。此外,皮肤瘙痒、干燥、无汗,有色素沉着也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等。其次,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此外,还需要进行足部护理,包括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足部受伤等。

    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足部问题。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以降低糖尿病足的风险。

    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患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总之,了解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只有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糖尿病足的风险。

  • 那天,我正坐在家里,突然脚上起了几个小水泡。一开始我没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水泡开始溃烂,疼痛难忍。我意识到,这可能是糖尿病足的症状。

    我试着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但信息繁杂,让我感到十分困惑。正当我准备前往医院时,我听到了关于互联网医院的消息。心想,也许这可以为我提供一个更便捷的就医方式。

    我选择了当地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进行咨询。医生通过视频问诊,详细了解了我的病情,并给出了初步的诊断。他告诉我,糖尿病足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医生建议我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虽然我对互联网医院的疗效还有所保留,但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我还是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

    第二天,我按照医生的时间前往了医院。在医院里,医生为我做了详细的检查,并根据我的病情制定了治疗方案。他告诉我,治疗糖尿病足需要耐心和毅力,同时也需要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患者的关心和耐心。他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治疗建议,还鼓励我要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病痛。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我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医生的专业知识和对患者的关爱。

    这段经历让我对互联网医院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方式,还让我感受到了医者的仁心仁术。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七种常见并发症及其危害,包括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性功能障碍以及糖尿病引起女性外阴搔痒。

    一、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性眼病主要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等,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是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原因。这些眼部疾病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二、糖尿病性心脏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疾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变及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等。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加重,心脏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包括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会导致手脚麻木、疼痛等症状。

    四、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这些肾脏疾病会导致肾功能不全,严重时甚至需要透析或肾脏移植。

    五、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异常改变,包括足部溃疡、坏疽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

    六、糖尿病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性功能障碍主要包括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月经紊乱等。这些功能障碍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七、糖尿病引起女性外阴搔痒

    糖尿病引起女性外阴搔痒,会导致患者瘙痒难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同时,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并发症,避免病情加重。

  • 生姜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在烹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生姜的养生功效远不止于此。近年来,生姜泡脚减肥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养生方法。那么,生姜泡脚真的可以减肥吗?本文将为您揭开生姜泡脚减肥的神秘面纱。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姜泡脚的原理。生姜具有温中散寒、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等功效。泡脚时,生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生姜泡脚减肥尤其适合水肿型肥胖人群。水肿型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的,而生姜具有很好的祛湿作用。泡脚时,生姜可以帮助驱除体内的寒湿之气,从而缓解水肿症状,达到减肥的目的。

    除了生姜泡脚,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可以帮助减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减肥方法:

    1. 控制饮食:合理搭配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并结合一些力量训练,提高新陈代谢率。

    3.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有助于调节内分泌,促进脂肪燃烧。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5. 定期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健康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泡脚减肥并非适合所有人。以下人群不适合生姜泡脚:

    1. 有皮肤病的人群

    2. 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群

    3. 孕妇、哺乳期妇女

    4.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群

    总之,生姜泡脚减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养生方法。但减肥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结合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在减肥过程中,请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需要,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 我们的双脚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很多疾病都会在脚部有所体现。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观察脚部的变化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一些预防脚部疾病的方法。

    一、脚部变化反映健康状况

    1. 脚部毛发变化:脚部毛发突然消失,皮肤变薄或变黑,可能是外周动脉疾病的信号。

    2. 脚部皮肤干燥和溃疡: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

    3. 脚部疼痛:可能是关节炎、神经病变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二、预防脚部疾病的方法

    1. 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勤换袜子。

    2.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避免长时间穿着紧身鞋。

    3. 定期检查脚部,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针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加强足部护理。

    5. 定期进行足部检查,特别是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三、常见脚部疾病及治疗方法

    1. 脚气:保持脚部干燥,使用抗真菌药物。

    2. 灰指甲:使用抗真菌药物,定期修剪指甲。

    3. 拇囊炎:避免穿紧身鞋,使用足部矫正器。

    4. 脚部骨折:及时就医,进行固定和康复训练。

    四、足部护理的重要性

    足部护理对于预防脚部疾病、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重视足部护理,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其中,糖尿病足作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糖尿病足的形成主要与三大因素有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进而影响足部血液循环和神经感觉。此外,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导致足部溃疡和坏疽。

    秋季是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气温降低,足部保暖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糖尿病足:

    1. 保暖:穿着保暖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凉。

    2. 保持干燥:保持足部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3. 选择合适的鞋袜: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过紧、过硬,以免磨损足部皮肤。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足部,及时发现并处理足部问题。

    5.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饮食,控制血糖。

    6. 积极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7. 定期就诊:定期就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糖尿病足的并发症,如感染、溃疡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严重足部溃疡和坏疽的患者。康复训练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糖尿病足的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就诊,及时发现并处理足部问题,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多种并发症,其中周围神经损伤就是其中之一。周围神经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痛、感觉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为了缓解糖友的神经痛,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积极锻炼可以帮助延缓周围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水下运动是一种对身体的冲击性更小的运动方式,非常适合糖友进行。由于水的浮力作用,糖友经常感觉神经疼痛的脚部压力大大减轻,从而缓解疼痛。以下是一些针对糖友缓解周围神经痛的方法:

    1. 水下运动减脚压:除了游泳,糖友还可以尝试水下瑜伽、水中健身等运动,这些运动可以帮助糖友锻炼身体,同时减轻脚部压力。

    2. 走直线灵活双脚:模拟走钢丝动作,可以帮助糖友锻炼平衡能力,同时缓解脚部疼痛。

    3. 踮踮脚尖身体稳:站立时,双脚脚跟慢慢离地,尽量保持一会儿,可以锻炼平衡能力,缓解脚部疼痛。

    4. 金鸡独立防糖尿病足:单腿站立,可以锻炼平衡能力,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5. 起身站立练平衡:坐在椅子上,练习“起立/坐下”,可以锻炼平衡能力,缓解脚部疼痛。

    6. 吃点杏仁养神经: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芦笋、杏仁、燕麦等,可以营养神经,缓解神经痛。

    7. 洗温水澡促循环:温水澡可以促进腿及脚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轻度的神经痛。

    8. 减少饮酒防损伤:酒精会产生神经毒性,对神经已经受损的患者而言伤害更大,因此必须减少饮酒。

    此外,糖友在运动前后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每次开展新运动前,去医院做全身体检。每次运动后,务必查看脚部及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受伤。一旦发现皮肤起疱、皲裂、割伤或擦伤,应该及时治疗,防止感染。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