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拔牙后牙洞更易感染吗

拔牙后牙洞更易感染吗
发表人:张旭
拔牙和手术一样,是为了治疗疾病或预防疾病而人为造成的一种创伤。创伤的地方有伤口,缺少皮肤或粘膜的保护,理论上更容易感染,但也不一定哦。
 
拔牙形成的拔牙窝会由出血凝固后的血凝块充填,血凝块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但是没有完整的粘膜抗感染能力强。一般有血凝块充填的拔牙窝不容易感染,自身抵抗力加上血凝块的保护,可以抵抗感染微生物的入侵,消除炎症。如果拔牙后没有遵照医嘱和拔牙后注意事项,不小心造成血凝块的脱落,没有血凝块保护的拔牙窝非常容易感染,严重者会产生干槽症,产生拔牙窝疼痛,延长愈合时间。拔牙后感染一般发生在拔牙后3天左右,建议3天时,复诊检查拔牙窝情况,发现感染调整用药。拔牙后注意遵守医嘱,按时复诊,拔牙后牙洞没那么容易感染。
 
拔牙会造成一定的创伤,但是对于由患牙引起的长期慢性炎症,及时拔除患牙,有利于炎症的控制。急性炎症期,拔牙容易造成炎症的扩散,建议暂缓拔牙。然而对于慢性炎症,及时拔除引起炎症的患牙,有利于感染物质的引流,去除感染灶,更有利于感染的控制。由此看来,拔牙后的牙洞抵抗力会变强哦!
 
拔牙后一周左右,拔牙窝会达到临床愈合;这个时期拔牙窝可能还没有长满,呈现凹坑状态;这个时期的牙洞由口腔黏膜覆盖,抵抗力强;只要是注意进食后漱口,保持牙洞内卫生,不存留实物残渣,是不会感染的。
 
温馨提示:拔牙要听从医生建议,果断拔除患牙;拔牙后严格遵从医嘱,按时复诊。一般不会感染。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疼痛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一般情况下,拔牙三个月后才能镶牙。这么长的时间内,极可能会让牙病患者在吃饭、说话、个人形象等多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人感到不太适应。随着我国新一代即刻种植技术的临床应用,牙病患者关心的这一问题已经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

    什么样的牙齿需要拔除

    拔牙,是很多患者都不愿选择的治疗方式,但在某些情况下,有些牙齿确实是需要拔除的。因为如果不采取拔牙措施的话,会有损其他牙齿,甚至可能有损身体健康。那么,什么样的牙齿应该选择拔除呢?

    以下三种情况,患者可考虑拔牙——

    一、牙齿龋坏过久,无法修补。这种牙齿,有时只剩下残冠或牙根,如不拔除,不仅没有咀嚼功能,而且常常会引起牙周组织发炎、化脓,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牙槽脓肿。

    二、因患牙周炎,牙周组织已遭到严重破坏,牙槽骨萎缩,牙龈化脓,牙齿明显松动。这种牙齿,不但已丧失了咀嚼功能,而且会影响其他牙齿维持健康或口腔卫生。

    三、牙齿挫伤、折断而又无法治好,保留又没有什么价值。这种牙齿,如果不及早拔除,会影响美观,咀嚼食物时还会疼痛,甚至最终导致牙周组织发炎、化脓。

    拔牙多久可以种植牙

    种植牙,是修复牙齿缺失最好的方式,不伤邻牙、精致美观、坚固耐用等优点,让很多人都想在拔牙后进行种植牙修复。那么,拔牙后多久可以做种植牙呢?

    传统的种植牙技术,需在拔牙后3个月左右时间再做种植修复。随着国内口腔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如今,拔牙和种植牙几乎可以同步进行,这种技术就是“即刻用”种植技术。

    种植牙医生介绍,“即刻用”种植技术的出现,使种植牙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拔牙后的新鲜创口内植入人工种植体,无需等拔牙创口愈合再进行修复,“即刻用”是英国爱丁堡大学赞安南博士带领实施的,可以实现“即拔、即种、即用”种植效果,告别传统种植三个月的愈合时间,让你尽快回到以前满口好牙的生活状态中去。

    即刻种植宜采用数字化设备辅助

    做即刻用种植,有全套数字化口腔诊疗设备辅助会更好,因为,这意味着来医院做种植牙可以进行全口CT扫描的,对种植牙植入的深度、角度、方位等也全程都是计算机智能设计,进行“即刻用”种植手术时,不翻瓣、不拆线,只需要3-4mm的微小切口,全程做到微创无痛种植。并通过这些电脑数据将作为指令制作种植导板,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种植导板可以帮助医生精确地将种植体植入理想的位置,避免损伤上颌窦、下颌神经以及邻牙牙根等重要结构,使用数字化种植导板定位精准,不像传统种植方法主要依靠医生经验和感觉 ,不仅风险更小,成功率更是得到提高。

    最后,医生提醒大家,种植牙手术是一种植入性手术,决不能大意,临床发现因做种植牙手术而导致感染,或由于手术不到位而需要重新做手术的不在少数。因此,患者应选择正规的专业医院就医。推荐缺牙患者选择有种植牙资质、设备、专家的医院,接受正规的种植牙技术治疗,术后治疗效果有保障。

  • 文章首发于 | 范少轻正畸诊室

     

    有很多小伙伴都听过一个问题:拔牙之后,牙齿会松?

     

    直接说结论:拔牙矫正本身并不会导致牙齿松动。

     

    推导这个结论的话,有两个关键点:

     

    • 影响牙齿坚固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这个因素是否和拔牙有关;

     

     

    一、影响牙齿坚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牙周组织的健康。

     

    如果我们把牙齿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牙周组织就相当于树周围的土壤。如果土壤是坚固的,而且土壤埋的深度是合理的,那么树才会坚固。

     

    同样的道理,如果牙齿周围的牙周组织是健康的,那么牙齿就会是坚固的。

     

    二、牙周组织的健康和拔牙有关系吗?

     

    答案是否定的。

     

    同样拿树和土壤举例:土壤是否不健康,和上面种了几棵树是没什么关系滴。

     

     

    三、为什么有些小伙伴把牙齿松动和拔牙联系在一起?

     

    人们主观觉得牙齿移动了之后必然会松。而实际上,正畸的牙齿移动是一个生理的健康的过程,正常的加力而使牙齿移动的话,是不会造成牙齿松动的。​​​​

  • 文章首发于 | 范少轻正畸诊室

     

    关于矫正拔牙,医生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

     

    要是拔牙了,脸会不会塌呀?

     


     

    额,可能大家是把牙齿当房梁看了吧,一旦梁撤了,也就墙倒屋塌啦。

     

    然而,事实是:拔牙本身并不会导致脸塌。

     

    因为拔完牙之后,牙齿回收多少是要设计的。可能需要回收3mm,也可能必须要回收4mm、6mm。需要正畸医生提前和你沟通,然后设计。

     

    因为每个人人对侧貌的偏好不一样。有人喜欢非常直的面型,就嘴唇要平一点,有人喜欢喜欢嘴唇有丰满度一点。首先你要把自己的审美偏好,准确地表达给你的医生。否则的话,可能医生眼里的丰满可爱,在你眼里就是脸突不好看。

     

    然后医生要根据你的情况去判断能否达到这个状态。如果可以的话,根据这个状态去设计你的门牙回收量。

     

    另外,同样一个病例,假如你需要收6mm,但是有的医生能收3mm,有的医生能收6mm,这就考验医生的技术了。要求医生能够精准地控制牙齿回收的量。

     

     

    因此建议小伙伴们在选择正畸医生和正畸医生沟通的时候要多花些心思。除了了解医生的教育背景之外,尽量去查询医生之前做的相关病例,降低二次矫正的风险。

  • 文章首发于 | 范少轻正畸诊室

     

    之前有一些小伙伴咨询范医生说,牙齿矫正会不会引起牙齿的松动?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来简单聊一下。

     

    首先,影响牙齿坚固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牙周组织的健康。如果我们把牙齿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牙周组织就相当于树周围的土壤。如果土壤是坚固的,而且土壤埋的深度是合理的,那么树才会坚固。

     

     

    同样的道理,如果牙齿周围的牙周组织是健康的,那么牙齿就会是坚固的。

     

    问题来了:正畸治疗是否对牙周的健康造成危险?

     

    可以说,正确、合理的正畸治疗是不会对牙周健康造成危险的。

     

    但是如果在正畸期间加力不当,也有可能对牙周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所以矫正一定由专业的正畸医生来做。

     

    另外,我们小伙伴在戴牙套的过程中,无论是固定矫治器,还是隐形矫治器,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牙周病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口腔卫生不佳导致细菌刺激,造成牙周组织萎缩。而戴牙套过程中会增加细菌堆积的风险,所以矫正期间的牙套清洁是关键。如果清洁不当的话,也有可能加重牙周病的进程。

     

    还有一点想和大家分享,就是我们的牙齿在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短时间的,轻度的,松动度增加的情况,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随着牙齿的移动最终稳定了之后,松动的情况会改善。但是如果牙齿出现了明显的松动,或者咬合的不适,那么也要引起注意。一定要跟自己的正畸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看是否是正常现象。

     

     

    关于牙齿是否会引起松动的话题,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 牙齿矫正包括范围较广,通常是指通过口腔技术手段,修整牙齿排列不齐、牙齿形态异常、牙齿色泽异常的治疗过程。牙齿矫正有多种方法,如树脂贴面、瓷贴面、烤瓷牙、正畸等等,要根据个人的牙齿实际情况、牙颌畸形种类等,再综合个人要求选择治疗方法,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不同人各有偏好,需要在检查时和医生直接交流确定方案。牙齿矫正主要分功能性矫正和美学矫正,然而牙齿矫正出现反弹也会让患者苦恼不已。

     

     

    一、牙齿矫正出现反弹原因

     

    1、牙齿矫正医师操作不好。在进行牙齿矫正的时候,医师的操作决定了牙齿矫正的成败。没有一个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医师,就无法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牙齿矫正条件。

     

    2、牙齿矫正方法。好的牙齿矫正方法对牙齿矫正效果有较大的巩固效果。如果成人还是选择传统的牙套矫正方法的话,那么牙齿反弹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3、消费者自身的维护。在牙齿矫正之后,消费者除了要对口腔清洁进行维护之外,还需要改正之前不良的口腔习惯,培养一个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二、如何预防牙齿矫正反弹?

     

    1.口腔不良习惯破除:咬唇、吐舌等口腔不良习惯,在保持器去除前,必须完全破除。

     

    2.早期治疗:通过在颌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矫治,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效果。扭转牙等情况推荐进行早期治疗。牙齿过度矫治如深覆合或开合这样的病例,应该矫治到超过正常覆合的过度矫治。扭转牙也有必要进行同样矫治,牙齿过度矫治常可预防矫治后复发。有时严重扭转牙矫治后,只靠机械的保持不能获得自然保持的情况下,则要对该牙进行牙颈部周围纤维切断以得到稳定的结果,可减少保持时间。正颌外科,有些错合畸形仅依靠机械矫治治疗难以使错合得到改善,往往需配合手术治疗,如下颌前突畸形及开合畸形等的颌骨整形。

     

     

    3.永久性保持:有的病例延长戴保持器的时间,也不能防止复发,如畸形钉状侧切牙、上中切牙间隙、严重扭转牙及恒牙缺失等,临床上通常采取冠桥等固定修复或可摘局部义齿作为永久性保持。

     

    三、修复牙齿矫正反弹

     

    如果对上述状况不满意,那么可以考虑重新矫正。矫正需要一定毅力,需要慎重,而且要选择专业的医生,本来一个完善的矫治方案应该包括对矫治后的稳定性的评估,也包括了给予保持器阶段规律的跟踪回访,以便帮助患者佩戴保持器、保持矫正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牙齿矫正后一定要坚持带保持器,才能保证矫正的效果。

  • 文章首发于 | 范少轻正畸诊室

     

    有小伙伴问范医生:龅牙矫正,是不是拔牙的话,嘴凸就可以改善了?

     

    我们先说结论:不一定。

     

    为什么呢?

     

    拔牙的目的是为了矫正嘴凸提供空间,但是当空间有了以后,也要充分的利用、合理的设计,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改善效果。

     

     

    而且这个空间在去做规划利用的时候呢,不仅要考虑前后向上的牙齿的定位,还要考虑到垂直向的牙齿的定位,垂直向,即牙齿在上下方向的定位,这个也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最后侧貌改善的情况。

     

    换句话说,除了拔牙提供矫正所需要的空间外,还有其他非常多的因素影响着最后的矫正效果。而这些因素都可以归因到一个关键要素上:正畸医生个人技术水平。

     

    无论是龅牙矫正,还是其他错颌畸形矫正,关键不在于用什么方式,像拔牙不拔牙,或者什么矫正工具,金属自锁或者隐形牙套,而是这个正畸医生是否接受过系统完善的正畸专业教育,能否综合各种因素,设计出合理、有效的矫治方案。​​​​

     

  • 文章首发于 | 范少轻正畸诊室

     

    ​​很多​戴固定牙套的小伙伴都经历过牙套扎嘴的情况。出现扎嘴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今天范医生跟大家分享一些小tips。

     

    首先我们要分清扎嘴的原因,常见的扎嘴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弓丝末端超出颊管。

     

    先看图!

     

     弓丝末端长出颊管

     

    为什么弓丝会长呢?在牙齿排齐阶段,由于牙齿参差不齐弓丝也是弯弯曲曲的。在牙齿逐渐变齐的过程中弓丝也会由弯变直并不断向后伸长。在拔牙病例,间隙关闭阶段也会由于拔牙间隙逐渐变小而出现类似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最好联系你的正畸医生到医院处理,自己处理难度很大,而且很容易导致矫治器脱落。

     

    第二种:结扎丝尾部翘起。

     

    还是先看图!

     

     结扎丝尾部翘起

     

    在就诊的时候医生一般是把结扎丝的尾部藏到托槽下方的。但小伙伴们刷牙过程中有可能将尾部重新带出引起扎嘴。这种情况可以自己在家尝试用干净的工具,例如筷子头或牙刷柄将结扎丝尾部推回去。自己无法解决的小伙伴也可以求助你的正畸医生。

     

    第三种:矫治器局部脱落。

     

    固定矫治器是使用专业粘接剂粘到牙齿上的。吃饭时不小心硌到可能会局部脱落。游离出来的牙套很容易刺伤黏膜。这种情况建议尽快联系自己的正畸医生到医院处理。如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及时就诊,可以自行在家将游离的牙套部分去掉尽快解除扎嘴。

     

    第四种:矫正器托槽或颊管磨嘴。

     

    不同人的口腔黏膜敏感程度不同,有些小伙伴不存在上述三种情况但仍感觉牙套磨嘴甚至引起口腔溃疡。这种情况建议使用正畸保护蜡缓冲磨嘴的局部。但正畸保护蜡并非长远之计,在过了牙套适应期后还是建议去掉保护蜡尝试与牙套“和平共处”。

  • 在很多人眼中,拔牙似乎是一件小事。无论是乳牙,还是复杂的阻生智齿,人们的关心点总是集中在“拔牙疼不疼”上,却忽略了拔牙潜藏的高风险。

     

    事实上,拔牙和个人体质、时机等都有关联。盲目拔牙,可能诱发颅内感染等风险。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拔牙背后有哪些被忽略的风险,并为不同人群提供一份“安全拔牙攻略”。

     

    受访专家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主任医师 周宏志

    中日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 乔敏

    浙江省人民医院牙科副主任 高金星

    北京老年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石宁

     

    拔牙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牙齿具有复杂的结构,是唯一硬组织在外的器官。对于一些患有特殊疾病的人来说,拔牙是对身体的一场考验,在临床病例报告中曾出现过很严重的拔牙并发症。

     

    拔牙引发脑死亡

     

    2021年5月,广西南宁一名5岁女孩玩耍时不小心碰到大牙,导致牙齿松动。在拔牙过程中,出血不止导致孩子因失血过多而休克。

     

    经专家会诊,初步诊断这名小女孩患有先天性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牙齿拔除后,其下方的血管瘤破裂导致大出血,随后引发脑出血,最后脑死亡。

     

     

     拔牙致颅内感染

     

    2020年初,广东肇庆28岁的王先生因智齿发炎、疼痛难忍,便在家附近的牙科诊所拔牙。但随后的第二天,王先生便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并且随着时间加重。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3月下旬,经过多次检查,王先生被初步诊断为细菌感染导致的硬膜下脓肿并形成脑疝。

     

    专家解释,拔牙前后如果没有仔细护理,特别在炎症急性期,口腔细菌非常容易通过血液或者直接“跑到”鼻窦及颅内,导致脑脓肿或硬脑膜下积脓发生。

     

    因此,拔牙并非小事。一旦身体条件不适合拔牙或拔牙操作不规范,很容易引发较严重的并发症。

     

    建议拔牙尽量选择身体状态好的时候,在拔牙后留有一段休息时间,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有些人则要与相关科室沟通后再决定能否拔牙。

     

    拔牙后并非一劳永逸,后续还要经历一个阶段的肿胀和疼痛。临床上,拔牙引起的创伤性肿胀是机体对机械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是一种正常现象。

     

    正常拔牙造成的肿胀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步消退,术后第5天基本消失。

     

    若超过3天肿胀不能缓解,且伴有剧烈疼痛,应及时复诊。

     

    拔牙术后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术后口腔卫生不佳,食物残渣等在拔牙窝内导致厌氧菌大量繁殖,形成局部肿胀和大量感染性肉芽。

     

    3类人群拔牙有“特殊禁忌”

     

    拔牙并非人人适合,在拔牙前应该告知医生个人的身体情况。通常情况下,有下列情况就不适宜拔牙:

     

    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和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

    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

    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病发作期的;

    糖尿病症状未被控制以前;

    剧烈运动、劳动、饮酒后。

     

     

    除了上述不适原则,不同人群还有一些拔牙禁忌:

     

    1 女性

     

    女性因为雌激素变化等原因,拔牙时要避开以下4个时间点:

     

    经期:此时女性凝血状态与平时有所不同,拔牙会导致出血较多。加上应激能力下降,唾液中含有的溶酶原激活物质增多,伤口愈合减慢,会增大细菌感染风险。

     

    服避孕药期间:这时候体内纤维蛋白分解有所增加,伤口不能形成很好的血凝块,对愈合不利,给病菌提供可趁之机。

     

    孕期:女性在怀孕前3个月及后3个月都不能拔牙,否则容易受到刺激,引发流产。

     

    哺乳期:患者拔牙后所服用的抗菌类药物,可通过代谢进入乳汁,对宝宝造成影响。

     

    2 老年人

     

    对于老年人来说,拔牙有两大风险:升高血压和影响心率。因此这类人群拔牙,要分不同疾病或服药情况来看:

     

    患冠心病:如果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或6个月内曾发生过心肌梗死、安放过心脏支架,不能拔牙,会增加再度栓塞的风险。

     

    患高血压:此类老人一旦疼痛很容易紧张,血压升高,出血风险也会加重。拔牙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

     

    服用抗凝药物:如果老人正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法华林等抗凝药物,拔牙前需告知口腔医生药物的种类与服用时间。医生根据服用抗凝药种类,调整拔牙方案。

     

    对于超过70岁的老人、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拔牙禁忌证的患者,建议拔牙前至少要进行两项检查:测心电图和抽血化验,以评估是否适合拔牙。

     

    3 儿童

     

    对儿童来说,乳牙如在6岁以前不松动,但有牙体病变的,应进行治疗,而不应轻易拔掉。

     

     

    另外,因为口腔治疗时需要患者坚持张着嘴,相比成年人,儿童更加难以适应。加上对治疗、疼痛的恐惧,一些孩子配合度非常低。因此选择全麻治疗时,需要麻醉师科学掌握好剂量。

     

    拔牙前、中、后,分别要注意什么?

     

    科学拔牙,除了需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还要做到以下生活细节,既能减轻疼痛感,也能避免口腔或其他身体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牵连。

     

    拔牙前

     

    保证充足睡眠,照常进食。如果拔除的是有炎症的牙齿、牙根,拔牙前2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以防术后感染。

     

    应仔细刷牙、漱口,清洁口腔,对于牙结石较多的患者,建议拔牙前进行清除。

     

    拔牙最好选择在上午进行,尤其是老年人,以便术后观察。不要空腹就诊,以免发生低血糖。

     

    拔牙时

     

    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胸痛等症状,要告诉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拔牙后

     

    牙齿拔除后,用纱布卷或棉卷轻轻咬40分钟~1小时后吐出。拔牙当天要少说话,不要用力吐痰、吐口水,不要刷牙,不要反复漱口。

     

    不能用舌头舔创口,更不要吮吸创口,以免造成创口负压引起出血,也不要用手指或牙刷等东西去触碰。

     

    拔牙2小时后才能吃米粥之类的流食,切忌吃太烫或太硬的食物,也不要饮烈性酒,不要吸烟,不要吃辛辣食物。

     

    6小时以内不能漱口,否则可能引起再出血,或使创口感染发炎。

     

    6小时以后可用温热的盐水轻轻含漱。

     

     

    一般情况下,拔除下颌牙,特别是下颌智牙后,脸颊部肿胀的概率高于上颌牙。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处理急性损伤的“RICE”原则非常适用于拔牙术后护理。

     

    休息(Rest):拔牙术后视创伤严重程度,应给予适当休息,不宜剧烈运动,以免再次出血和加剧肿胀;

     

    冷敷(Ice):拔牙后冷敷不但能减少血液、组织液渗出,减轻肿胀,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因此提倡拔牙术后48小时内间断性冰敷,但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连续冰敷导致皮肤冻伤;

     

    加压(Compression):有些复杂的患牙拔除后,除了冰敷还要辅助进行局部加压,目的与冷敷一样;

     

    抬高(Elevation):在术后48小时内,使患处水平面高于心脏水平面(避免平躺,晚上睡觉时多垫一个枕头)。

     

    此外,抽烟、过早吹奏乐器、连续咳嗽、过早洗热水澡等行为都会加重术后肿胀和疼痛,均应避免。

  • 如果在拔牙后的一周内发现怀孕,建议尽快就医咨询专业医生,包括牙医和妇产科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拔牙后一周发现怀孕了需告知妇产科医生怀孕情况,了解拔牙对怀孕的影响,并确认是否需要额外的检查或措施来保护胎儿的健康。同时需要与牙医沟通拔牙的情况,了解拔牙时使用的药物和疼痛管理方法,牙医可能会根据怀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在怀孕期间,尽量避免接受 X 射线检查。如果在拔牙过程中进行了 X 射线检查,需告知妇产科医生,以便评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因此,拔牙后一周发现怀孕了应及早就医,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个体化的建议和指导,有助于确保胎儿的健康情况。

  • 乳牙松动但长时间不掉落,不建议自己在家拔乳牙,可能存在风险,建议先观察松动程度、就医拔牙、处理出血与感染。

    1.观察松动程度:家长要观察乳牙是否已松动到足够的程度,可尝试轻轻用手指或口腔纱布轻推牙齿,帮助它摇摆松动。

    2.就医拔牙:自己在家拔牙会有风险,建议去正规的牙科让专业的医生拔牙,医生会用专用的消毒器械把松动的乳牙拔出。

    3.处理出血和感染:拔乳牙会有轻微的出血,观察出血持续较长时间或伴严重疼痛要及时告知医生,拔牙后保持牙齿周围的口腔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头孢克肟等药物治疗。

    建议在进行任何拔牙操作前与牙医咨询,以获得正确的指导。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