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处女膜是否可以预防妇科炎症呢?

处女膜是否可以预防妇科炎症呢?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徐彬

处女膜是覆盖在阴道口附近膜性的组织,一般是在青春期前可以起到阻碍细菌入侵,避免出现妇科炎症。如果剧烈的运动或者是性交可以造成处女膜破裂而遗留处女膜痕。但是女性在生理状态下,有大小阴唇保护,阴道前后壁贴合,细菌也不容易进入,所以处女膜保护女性避免发生妇科炎症的作用微乎其微。处女膜的作用,最主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它表明女性是没有性生活,但是因为现在女性活动比较多,也很容易因为活动造成处女膜破裂,从而也可以造成初夜不留红。在正常的育龄期妇女中,乳酸杆菌是阴道优势菌群。乳酸杆菌可以将单糖转化为乳糖,维持阴道内正常的酸性环境。而阴道内酸性环境,是可以抑制其他的病原体生长。乳酸杆菌对维持阴道正常的生态系统,有主要的作用。阴道生态平衡如被打破,或者是有外源的病原体侵入,就可以导致炎症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出汗是最常见的现象,但是您是否想过为什么出汗部位时有不同?有些人的额头上容易出汗,有些人的头皮上容易出汗,有些人的后背上容易出汗。

     

    实际上,出汗不仅与人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而且与人的体质也密切相关,出汗的不同部位反映出不同的身体状况。而若是这6个部位异常出汗,或是大病来临,需引起警惕,及时预防。

     

     

    通常,鼻子出汗意味着您的肺部机能不足,需要进行调整。从西医的角度来看,人体的免疫力可能很低,需要提高免疫力。建议每天用手或工具敲打双腿的关键部位。因为人体经络分布于其间,反复轻敲并按压腿的左右两侧。通过这些适当的刺激,有益于肺部健康。

     

    胸口是最常见的出汗部位。许多人胸部出汗后会变湿。从中医学角度来看,是脾胃发汗导致的胸部汗湿。此外,我们都知道人体胸腔中有许多重要器官。如果经常出汗,可能是心血管系统出现问题,血管的老化或阻塞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会减慢血液流动和影响到氧气的传输。

     

     

    通常,脖子上的汗腺非常少见,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脖子上的汗水应该少一些,但是如果脖子经常出汗。可能说明是内分泌问题,这就需要万分小心。如果长时间流汗,最好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检查激素水平有没有异常。

     

    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夏天,腋窝更容易出汗,因为腋窝下方有更多的汗腺。腋下出汗很正常,但如果腋窝出汗过多,闻起来有异味。其他气味的出现就说明容易有被细菌感染的危险,最好去医院接受检查。

     

     

    如果在紧张、兴奋或恐惧时手掌或脚底容易出汗,中医医学认为大多数都是脾脏的问题,是由于脾胃的运作和转化引起的,并且脾胃有又湿又热的问题。患者可以每天在饭后按摩腹部,首先顺时针旋转30次,然后逆时针旋转30次。而且要少吃,最好不要吃冷饮,例如冰淇淋和冰冻的甜食。

     

    通常,在有很多汗腺的地方,身体部位更容易出汗。在生活中,有些人倾向于背部流汗。很多人应该知道背部后面的腺体特别少,不是很多。背部一直在流汗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身体有问题,如果自己稍稍动一下,背部就会出大量汗。这可能说明,是由于阴阳虚弱、精力和血液不足所致。

     

    不同部位出汗可能反映了不同的问题,在生活中一定要紧紧牢记不同部位出汗所潜藏的原因。

  • 如果的脖子整天感觉黏黏的,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也可能是细菌感染、过敏等病理性因素导致。通常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法。

    1.生理性原因:

    • 出汗过多:如果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者经常做剧烈运动,导致颈部出汗太多,又不能及时清洗和擦干,汗水蒸发后就会留下黏黏的感觉。这是正常现象,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擦干汗水即可。
    • 皮脂腺分泌旺盛:个人皮脂腺功能旺盛,导致颈部油脂分泌物增多,引起油腻的症状。可以使用洗面奶对局部清洗,保持局部的清爽干燥。

    2.病理性因素:

    • 细菌感染:如果平时不注意颈部卫生,或者与真菌感染患者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真菌感染,引起皮肤瘙痒,还伴有颈部粘腻的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软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药物来进行治疗。
    • 过敏:如果对某些物质过敏,如化妆品、花粉等,导致颈部出现瘙痒的症状,抓挠后可能会引发炎症充血,导致分泌物增多,引起颈部黏、瘙痒等症状。可以使用氯雷他定分散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等药物来进行治疗。

    如果脖子黏黏的情况严重或长期持续并且影响的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洗碗刷碗是每天避免不了的事情。俗话说,病从口入,我们在保证食物的干净安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碗筷的洁净问题。对于餐具的清洗,很多人都做错了,有些人洗碗做法都错了,表面上看是把碗都洗干净了,其实却不然。有着不合适的洗碗习惯,可能会导致碗筷滋生大量的细菌,当我们用碗吃饭时,这些细菌就会趁机进入我们的体内,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习惯把碗泡在水里

     

    想必很多人都会有这个习惯,就是当吃完饭时会把碗筷等泡在水里。可能我们都不知道吧,这样用水泡碗的话,不仅仅不会让我们的碗筷清洗的更干净,相反还会滋生大量的细菌。有关实验证明,如果同时将厨余剩下的肉、蛋、稀饭和剩菜泡在水里的话,完全是在室温这个条件下,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细菌几乎是呈指数形式增长的,可以达到平时的很多倍!

     

     

    并且,滋生的这些葡萄球菌或者杆菌等等,都是不容易被清洗掉的,就算是反复用清洗球和洗洁精擦洗,也还是会有残留的细菌的。特别是现在到了秋季,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件事情。所以大家不要把碗泡在水里,等有了时间再去清洗,这样不仅仅会培养大量的细菌,并且时间一长,还会变质变味。最好的做法就是吃完饭,就把碗具清洗一下,养成一个健康的良好习惯。

      
    第二:习惯将碗摞在一起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在收拾厨房打扫卫生的时候,为了能够腾出更多的空间,总是习惯把碗摞在一起,或者是在用完餐后,将碗筷叠加在一起抱到厨房去。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很不卫生的,因为在碗与碗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下面那个碗里面的残余食物会将上一个碗的表面给弄脏。这样的话,不仅仅增加了我们的清洗工作,并且也会增加交叉重复感染的机会。

     

     

    我们最好是把熟食和水果蔬菜的碗盘分开,洗碗的时候,先洗蔬菜水果的果盘,然后再清洗熟食的果盘,最后再清洗装生鱼肉的盘子。一定要记得分开哦!

      
    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注意,就是洗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碗底儿的清洗。如果碗底不清洗干净的话,那么放在一起的时候,一个碗的碗底沾上的细菌,刚好把另一个碗也附带上细菌。

     

    第三:碗筷不晾干就收起来

     

    许多人在把碗具洗完之后,为了省事方便,直接将碗筷收拾起来放进壁橱里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这样不仅会让壁橱里面的铁器生锈,并且还会让餐具滋生大量细菌。

     

    建议大家在把碗洗完后,一定要擦干晾干,并且最好将餐具进行分类整理,不要将装生食和熟食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且最好擦碗巾也要分开使用,擦完碗后要注意晾干,及时更换新的碗巾。

      
    第四:洗洁精不冲洗干净

     

    在冲洗碗筷时,最好先在碗里面装一些水,然后再放进去几滴洗洁精,然后再用洗碗布进行擦洗干净。有时候在洗完碗筷后还发现总是滑滑的,这有可能是因为碗里的洗洁精没有洗干净的原因,还是有洗洁精的残留的。

     

    除此之外,如果用洗洁精清洗餐具的时候,不建议用凉水,最好是使用温水来清洗。我们都知道洗洁精的清洗能力是很强的。这是因为洗洁精里面含有大量的酶类物质,然而,如果想要酶类分解的话,温度需要在37度以上。当洗碗时,水的温度提上去之后,那么不仅仅是去污能力增强了,并且还能更好的除去细菌,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去污渍的能力!

      
    另外,最后提醒大家,这也是最重要并且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点就是,很少给碗筷消毒。比如,很多人为了不浪费时间,节约精力,或者是觉得都是自己家里的人,没有必要进行所谓的消毒。其实,专家建议,为了我们身体的健康着想,最好能够将我们的碗筷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消毒得需要买一个消毒柜,不仅麻烦还浪费钱。其实不然,我们不用买消毒柜也能给餐具消毒的。可以煮一锅开水,把洗好的碗筷放进去,煮十几分钟再拿出来,也能达到同样的消毒目的。不仅经济也很方便哦!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一定要多多注意哦!

  • 随着夏季进入最热的三伏天,气温是一天比一天高起来了,回到家里都是一身汗,因此大家洗脸、洗澡的频率也更加勤快起来。

     

    然而,这时候有朋友会惊奇的发现,家里的毛巾、浴巾居然变馊了,经常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这是怎么回事?今天Dr.京来为大家讲一讲,毛巾、浴巾为什么会变馊。

     

    毛巾、浴巾为什么会变馊?

     

    生活环境存在细菌等微生物

     

    说来大家可能会很惊讶,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之中其实充满着大量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尤其是厕所马桶、洗脸池边这样潮湿、常年缺乏日晒的地方。

     

    有相关研究表明,每立方米的生活环境中就存在着500个以上的细菌菌落 [1]

     

     

    这个数据是不是十分惊人?而我们的毛巾、浴巾难免要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之中,尤其挂在厕所里就很容易沾染到空气中漂浮着的细菌等微生物。

     

    当细菌等微生落在毛巾、浴巾上后,会如同土匪进了城开始四处烧杀抢掠一样,立马开始生长、繁殖。

     

    如果此时缺少适宜温度、充足水分、养分的话,细菌倒也无法大量繁殖出来,但是厕所里的毛巾和浴巾,怎么会缺得了这二者呢?

     

    存放环境潮湿、缺乏阳光照射

     

    前文说到,细菌们要想繁殖,离不开水分和养分。但偏偏我们存放毛巾、浴巾的地方恰恰就是潮湿的卫生间,最不缺的就是水分了。

     

    卫生间由于水流多、窗户小、通风差,因此常年处于潮湿、高温的状态中,并且很多朋友家的卫生间甚至没有窗户,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必备条件 [2],潮湿温热的毛巾、浴巾就像肥沃的土地,细菌登陆后如同土匪一样开始侵略。

     

    而卫生间中又缺乏阳光照射,因此毛巾、浴巾也得不到有效的紫外线灭菌,于是细菌们更加肆无忌惮了。

     

    擦拭身体后的残留物

     

    挂在潮湿卫生间的毛巾、浴巾,上面的细菌已经有了适宜温度、充足的水分,就缺一个繁殖所需的养分了。

     

    而恰好毛巾、浴巾的使用多是在满身大汗或洗完澡之后,在用毛巾、浴巾来擦拭身体时,我们身上的汗液、体液、分泌的油脂、排泄物和体表皮屑都会残存在浴巾、毛巾上。

     

    而这些体液、油脂、皮屑都属于有机成分,对于细菌来说简直就是上好的营养成分,通过酶解、代谢作用,就可以成为细菌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为其繁殖分裂提供能量。

     

     

    此时,进了城(毛巾、浴巾)的土匪(细菌)就真的是如鱼得水了,面对如此肥沃、丰盛的土地(温度适宜、水分、养分充足),又缺乏警察管制(缺少阳光照射消毒),真的是可以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了。

     

    大量细菌、微生物繁殖后,就会产生很多代谢产物,因此我们的毛巾、浴巾上就有了酸腐的味道,闻起来像馊了一样。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和毛巾变馊说拜拜

     

    既然我们在前文已经了解了毛巾、浴巾变馊,也就是细菌等微生物繁殖的原因,那么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来处理了。

     

    卫生间尽量通风,保持干燥

     

    空气中的细菌是无处不在的,这一点我们或许没有办法予以干预,但浴巾、毛巾上的细菌想要繁殖,需要充足的温度、水分和养分。

     

    因此,如果我们居家的卫生间能够保持通风、阳光照射,就能有效使毛巾、浴巾远离潮湿,更加干燥洁净。

     

     

    研究表明,充足的阳光或紫外线照射30min-1h以上,能达到物品表面灭菌的效果,不仅能杀灭常见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甚至能杀死真菌形成的芽孢,达到灭菌效果 [3]

     

    如果家里卫生间没有窗户的朋友们,也可以选择安装排气扇,通过排气排湿保持干燥,同时还可以选择购买紫外线消毒器,在厕所闲置时关门进行紫外线照射灭菌。

     

    不过要提醒的一点是,紫外线照射时一定不能有家庭成员在厕所内哦,高强度紫外线对我们的视网膜和皮肤也有一定损伤。

     

    勤洗、勤暴晒

     

    毛巾和浴巾上残存着很多汗液、体液、分泌的油脂、排泄物和体表皮屑,这对于细菌繁殖来说都是优质养料。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定期清洗毛巾、浴巾并且挂出去阳光晒干,这样对于清除这些杂质、杀灭细菌有着良好帮助。

     

    建议大家毛巾、浴巾的使用最好不要超过1周哦,但具体清洗频率还是大家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另外在清洗时,也可以加入消毒液等消毒用品进行浸泡,充分消除毛巾、浴巾上面残存的细菌。

     

    并且家里的洗衣机也要定时使用消毒水浸泡进行清洗、消毒,只有洗涤的容器干净了,洗出来的毛巾和浴巾才能保持干净。

     

    同时洗净、晒干的毛巾也要妥善进行收纳,放置在干净的收纳盒、衣物包或衣柜里留备更换。

     

    购买质量合规的产品

     

    很多朋友还可能会贪便宜从小商小贩那里购买降价毛巾、浴巾,孰不知很多产品是缺乏安全检查的。

     

    毛巾、浴巾如果质量差、不合规,不但在使用时容易损伤皮肤、同时也更加容易滋生细菌。

     

    因此,大家可以选择亲肤的棉质毛巾、浴巾,当然还可以选择专门的抗菌款产品,这对日后防止细菌繁殖都有着良好帮助。

     

     

    最后还要说的一点是,很多朋友有用热水洗毛巾、浴巾的习惯,认为热水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

     

    虽然 “煮沸法”确实是有效的消毒方法,但是通常需要在100°C环境下保持10-15分钟以上才能达到效果。

     

    但无论是从温度维持还是时间长度上来说,热水洗毛巾都达不到上述标准,因此用热水洗毛巾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科学依据哦。

     

    若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日常生活的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卫生,拥有健康体魄!


    参考文献:
    [1] 王聖齐,叶瑾,孙帆,郭康旗,诸葛阳,钱华.不同气候区城市公共建筑内微生物浓度对比分析[J].暖通空调,2021,51(02):6-11.
    [2] 徐磊. 滞留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增殖特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3] 李建彬.几种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J].现代畜牧科技,2020,{4}(11):76+78.
  • 在外用餐时,你可能会见到这样的“餐前仪式”:撕开餐具包装,倒上热水,开始洗洗涮涮……

     

     

    很多人觉得外面的餐具不卫生,热水烫一下“消毒”后,才能放心使用。这种做法真的能有效杀菌吗?

     

    《生命时报》结合对比实验并采访专家,教你一套正确的餐具消毒法。

     

    受访专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管理科护士长  徐敏

    中华医学会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  董晓秋

     

    对比实验:开水烫碗能消毒吗?

     

    热水烫碗能杀死多少细菌?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曾做过两个对比实验。

     

    第一次实验:用开水冲

     

    实验对两个盘子进行了菌落总数检测。A盘的菌落总数为60cfu/50cm²(即每50平方厘米含细菌菌落个数),B盘100cfu/50cm²。

     

    然后,用不同温度的热水(A盘100℃,B盘50℃)分别对两个盘子进行5秒钟淋洗。

     

    淋洗后检测发现,A盘菌落总数从60cfu/50cm²降到了45cfu/50cm²;B盘的菌落总数从100cfu/50cm²降到了95cfu/50cm²。热水的淋洗消毒作用并不明显。

     

    第二次实验:用热水浸泡

     

    把A、B两盘进行无菌处理后,用耐热性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两个无菌盘进行相同数量的表面污染。

     

    将A盘放入50℃热水,B盘放入100℃热水中各浸泡10分钟,再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残留的检测。

     

    结果显示,A盘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从110cfu/50cm²降到了50cfu/50cm²;B盘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从130cfu/50cm²降到了20cfu/50cm²。

     

    可以看出,用热水浸泡10分钟,比用热水冲洗杀菌效果更显著。

     

    对餐具来说,高温煮沸确实是最常见的消毒方式,很多病菌能都通过高温消毒的方式杀灭。

     

    但是,高温消毒要达到效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作用的温度,另一个是作用的时间。

     

    大肠杆菌、沙门菌、霍乱弧菌等,多数要经100℃作用5分钟,或80℃作用10分钟才能死亡;

     

    乙肝病毒在100℃中至少10分钟才能被灭活;

     

    一些不怕“烫”的细菌芽胞需煮沸更长时间,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60分钟,肉毒杆菌芽胞则需3小时。

     

    因此,吃饭前用开水烫碗,消毒杀菌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当然,用开水烫一下,至少可以洗去碗中的浮尘或油污。

     

    在外用餐怎么保证餐具卫生?

     

    外出用餐使用餐具,可以试试这几个方法来保证餐具的卫生。

     

    消毒错误,反而有安全隐患

    如果外出吃饭使用一次性餐具,尽量不要用热水冲洗。一次性筷子上的硫磺、一次性纸杯内壁的石蜡、一次性塑料碗杯中的塑化剂等,遇热都容易融化释放,长期使用对身体健康不利。

     

     

    除了用热水烫,还有人用湿纸巾擦拭餐具消毒。市面上清洁、抑菌的湿纸巾只能用于皮肤清洁,不能起到消毒餐具的作用。

     

    能达到消毒作用的湿纸巾也是用于皮肤或物体表面的消毒,其中的化学成分不能入口,用来擦碗反而增加安全隐患。

     

    学会辨别餐具是否卫生

    在外用餐时,要学会辨别餐具是否卫生。

     

    • 看包装:包装上应印有生产厂家的明确信息,如厂址、电话等;
    • 看日期:观察是否注明出厂日期或保质期;
    • 看餐具:将餐具打开,先闻闻有无刺鼻、发霉味道,然后仔细检查。

     

    合格的消毒餐具应该有以下特性:

    • 光,有较好的光泽,颜色不发旧;
    • 洁,表面干净无食物残渣、霉点;
    • 涩,摸起来手感应该是涩的,表明油渍、洗涤剂都被洗掉了;
    • 干,消毒餐具经过高温消毒烘干,不会有水分、水渍。

     

    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饮店

    如果要外出用餐,尽量选择大型正规的餐饮店。大型的餐饮店通常设有大型的洗碗消毒一体机,使用餐具更放心。

     

    如果去普通的餐饮店,也可在使用前询问商家有没有消毒柜,自己再次对餐具进行二次消毒。外出吃饭时,也可以自备碗筷。

     

    一套实用的餐具消毒法

     

    家中使用的餐具,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消毒:

     

    No.1   煮沸消毒

     

    将洗涤洁净的餐具置入沸水中消毒5分钟。煮沸5分钟就能杀死一般细菌,家用餐具可每周定期煮一下。

     

     

    这个方法也可以“升级”为蒸汽消毒,将餐具放入笼屉上蒸5~10分钟,效果也很好,而且不会使餐具挂上水碱。

     

    No.2  微波炉消毒

     

    一定强度的微波能在3分钟内杀灭大肠杆菌;6分钟内杀灭导致腹泻、结肠炎的病菌。

     

    由于微波炉内温度过高,容易将餐具烤焦,降低杀菌效果,用微波炉消毒前应先用湿毛巾包裹餐具。

     

    金属、锡箔、铝箔、搪瓷材质的餐具,可能把大量微波反射到炉腔内,有可能产生电火花,损伤微波炉,一定不能放在微波炉中加热。

     

    No.3  化学浸泡消毒

     

    对于不耐高温的餐具,可使用漂白粉、高锰酸钾等消毒液浸泡。

     

    药液浓度要按规定要求,浸泡时注意药液必须没过餐具;浸泡时间要充足,一般需15~30分钟。浸泡后,再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

     

    No.4   洗碗机、消毒柜消毒

     

    使用洗碗机一般水温应控制在85℃以上,冲洗消毒时间应在40秒以上,才能保证效果。

     

    用消毒柜前,餐具必须先洗干净,将水擦干或晾干后再放入。紫外线消毒不适合餐具,购买消毒柜时应尽量选择有臭氧、红外线等多组合功能的。

     

    餐具消毒后,要注意避免二次污染,不可乱堆乱放。最好放进专门的橱柜或容器,以免影响洗涤消毒的效果。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