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癌症真的会传染吗?

癌症真的会传染吗?
发表人:主治医师王之栋

癌症是传染病吗?

“医生,我老公是肺癌,一直咳嗽,这个病会传染吗?”

“医生,我家中有老人得了胃癌,家里小孩才 2 岁,抵抗力弱,会不会被传染呀?”

“医生,我生病之前输过血,你说说输血和得肿瘤是不是有关系啊?我是被传染的吗?”

以上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医务人员经常会被患者或家属问及的问题。尽管医学在飞速进步,但面对恶性肿瘤,即使是刚到临床实习的医学生有时候也会自己嘀咕,经常给患者查体,难免会接触患者的汗液、甚至不小心接触到患者血液,时间短了还好,可是临床工作是周而复始,时间久了,不会被传染上吧?!那么,癌症是传染病吗?

以目前的医学共识认为,即便是凶猛的癌细胞也是有底线的,只在身体内扩散,不会传染给周边健康的人。首先,诊断传染病一般需要符合 3 个特定的条件: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有哪种传播途径或载体可以将癌细胞带入到健康人的体内,且原则上说癌症患者也并不是传染源。其次,肿瘤细胞作为一个外源性的物体,即使进入他人的体内,也会被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所消灭。不会导致肿瘤发生。所以,癌症不是传染病,癌症不是传染病,癌症不是传染病!!!(重要的事说 3 遍)

怎么理解癌症的传染现象?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癌症是具有传染性的!早在 2018 年,在《美国器官移植杂志》(Am J Transplant)上报道了一个案例,讲述了由一个供体导致多个受体罹患肿瘤的情况。一名 53 岁的女性器官捐献者,因“中风”去世后捐献出肾脏、肺、肝脏和心脏供移植。16 个月后,移植了肺部的女性患者发现自己身患肿瘤,且已经转移到肺部和骨头。她在一年后去世。对特异性 DNA 序列的分析显示,这些转移癌细胞来自于原捐赠者。这样的结果完全出乎医务人员的意料之外。作为补救性的措施,医务人员马上联系了还健在的其他接受移植的患者,并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非常不幸:分别移植了左肾和肝脏的两名女性也在体内检查出了癌症,并在几年后相继因癌症去世。同样日本也曾发现过癌细胞在人类之间传染的例子,一位 28 岁的母亲把白血病传染给了未出生的女儿。进行这项研究的格雷亚韦斯(Mel Greaves)教授认为,孕妇传染癌症给婴儿的情况“极其稀少”,迄今为止全球仅发现了 30 例疑似病例。在动物界也存在癌细胞传染的例子,在北美洲东海岸,患白血病的软壳蛤可以导致海域内的软壳蛤成片死去,简直像瘟疫一样。原因可能是癌细胞在海水中传递,漂到其他的软壳蛤身上,引起它们患癌。

当然,以上是些极端的例子,癌细胞之所以得以传染,很大可能与免疫力相关,比如移植后病人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致免疫力低下。未出生的胎儿免疫系统不健全,白血病得以传播。所以对于预防癌症来说,增强免疫力是最重要的。

你知道“夫妻癌”、“家族癌”吗?

临床工作中也常会碰到这样的例子,夫妻双方先后患癌,最为人所知的例子就是:香港歌星凤飞飞和她的先生,都是罹患肺癌去世的,我们称之为“夫妻癌”。还有一个家庭或家族中好几个患癌,比如先前新闻报道的重庆一家四口先后患肝癌的,我们称之为“家族癌”。既然癌症不具有传染性,那么为什么会聚集发生呢?

其实,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因素、吸烟、空气污染、病毒等均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其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因素更为重要。比如家庭成员生活在共同的环境下,有相同的饮食偏好、作息习惯、被动吸烟等等,所以出现“夫妻癌”、“家族癌”,也是有原因的。此外,尽管在正常情况下癌症是不能传染的,但是导致癌症的病原菌通常是可以传染的,而且很多是和癌症有相关的。以下是与癌症相关的 4 大病原菌:

  • 肝炎病毒: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此外丙肝还与脾淋巴瘤相关。经典三步曲“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母婴、性三种。想要预防病毒传播,需及时注射疫苗,已知感染病毒后,应积极接受治疗,房事中建议使用安全套。需要说明的是,与乙肝不同,丙肝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 HPV 病毒: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HPV 与众多肿瘤相关,包括宫颈癌、阴茎癌、肛门癌、口腔癌及食管癌等都有关联。HPV 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因此使用避孕套,推迟首次性事时间,控制性伴侣数有助预防病毒感染。目前宫颈癌疫苗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 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胃淋巴瘤相关。经典三步曲“HP 感染→胃溃疡→胃癌”。幽门螺旋杆菌传播能力极强,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都是其传播途径。预防感染,建议尽量注意手部卫生清洁,外出聚餐,推荐使用公筷,外出用餐自带餐具。
  • EB 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相关。除了受饮食和环境影响,EB 病毒细菌感染也是主要诱因。鼻咽癌的组织中分离出带 EB 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而 EB 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想要预防 EB 病毒,应接种 EB 疫苗,注意避免口对口传播和喷嚏飞沫传播。

结语

到目前为止,医界共识:癌症不是传染病。但是在少数极端情况下,存在癌症传染现象,免疫力是防癌关键。对于有患癌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多人患癌,要做到定期体检,生活中要远离致癌因素,如戒烟、戒酒,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等。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癌症不是传染病,但致癌病原菌是会传染的,所以针对部分癌症,要做到预防传染才是关键。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受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癌症已成为本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人人谈癌色变,癌症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其实,并不远。我们生活中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一步一步地把我们带上癌症的不归路。

     

    1、吸烟

     

    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研究表明,大量吸烟的人患癌几率是普通不吸烟人群的17倍。同时要注意,天天在厨房炒菜的主妇和厨师,长期接触油烟,也是肺癌的高发人群,要特别注意。

     

     

    2、酗酒

     

    肝脏是主要的解毒脏器,酒精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完成,酗酒的人,相当于肝脏一直泡在酒精中,肝脏的负担大大增加,这就给了肝癌可乘之机。

     

    3、吃太烫的东西

     

    我们的食管黏膜非常怕烫,只要食物的温度超过60℃,它就会被烫伤、脱落。受伤的食管反复被烫伤,却来不及修复,就可能形成食管炎,给了癌细胞可乘之机,食管在不断的热刺激下就会慢慢发生癌变。

     

    4、吃太咸,爱吃腌制食品

     

    研究发现,那些特别喜欢吃咸菜等腌制食品的人得胃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22倍。因为腌制的食品当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胃癌。因此,不建议多吃腌制的食品,要多吃一些新鲜的食品才好。

     

    5、吃太多糖

     

    吃太多糖,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损伤胰岛功能,进而增加胰腺癌的患病几率。

     

    6、吃太多红肉

     

    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都是属于高胆固醇食物,我们在消化红肉时,产生的胆酸代谢产物和胆固醇代谢产物增多,会对大肠黏膜上的腺瘤有强烈刺激,会增加肠癌的患病几率。

     

     

    7、熬夜

     

    长期熬夜,身体得不到有效的休息,脏器负担过重,身体代谢产生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毒素积累,内分泌紊乱,细胞代谢出现异常,免疫力下降,会大大增加患癌风险。

     

    8、生气

     

    生气憋闷是导致癌症的最快捷方式,长期生气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增加癌症的患病几率。既然知道了这些行为容易增加患癌风险,大家就一定要努力规避这些行为, 日常防癌小建议如下:

     

    1、戒烟戒酒,尽量少熬夜,多运动。

     

    2、多采用蒸、煮、焖、炖等科学烹饪方式,减少爆炒、煎炸等烹饪方式,减少油烟对肺的伤害。

     

    3、均衡营养,不要吃太多红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尽量食用新鲜健康的食材,少吃腌制、油炸等食物,不要吃过期、发霉的食物。

     

    4、吃东西时,不要趁热吃,应该晾到不烫嘴了再吃。

     

    5、饮食清淡,不要太咸、太辣、太甜。

     

    中医治疗癌症的治疗原则一般是行气通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但是用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活血不能太过,活血太过会耗气。

     

    2、治疗癌症过程中,要注意以扶正气为主、去邪气为辅,不能攻伐太过,会伤害患者的正气,不利于病情恢复。

     

    3、虽说以扶正为主,但是切不可自行服用补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4、服药过程中,要注意忌口,否则可能影响药效。饮食宜清淡,忌烟酒、辛辣、生冷,其他的具体疾病具体分析。

     

    5、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擅自用药,也不要擅自停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与抗原B而将血液分成4种血型。红细胞上仅有抗原A为A型,只有抗原B为B型,若同时存在A和B抗原则为AB型,这两种抗原俱无的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含有对抗自身红细胞抗原的抗体。如:在A型血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体。我国各族人民中A型、B型及O型血各占约30%,AB型仅占10%左右。

     

    医生,我是AB型血,网上都说,AB型血的人发生癌症的风险最高,是这样吗?


    的确,有很多自媒体都发过有关血型和癌症的文章,还直截了当地说,血型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指出了哪种血型的人,罹患癌症的风险更高。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到目前为止,被认为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分别是遗传,运动,饮食,吸烟,酗酒,年龄等因素,有关血型与癌症的关系,虽然医学界进行过很多研究,但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早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就进行过血型与癌症之间关系的研究,这项研究一共调查了10万人,研究的是胰腺癌的发生与血型之间的关系,最终的研究发现,在这10万人里,O型血的人罹患胰腺癌的风险最低,相对于O型血,A型、B型和AB血型的人,发生胰腺癌的风险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其中增加最高的是B型,然后是AB型,最后是A型。


    这么看来,似乎B型血的人发生癌症的风险最高,O型的最低。


    但这并不是真相,这样的一次研究,其实也非常片面,只选择了10万人的样本,而且只选择了胰腺癌,这些都不能足以说明血型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认为,就现有的证据来说,没有证据表明血型一定与癌症的发生有关,我们的血型和基因相同,从胎儿时期就已经决定了,作为肿瘤科医生,在我接诊的癌症患者中,并没有哪种血型的人特别多,最终的比例可能都差不多。


    国际抗癌联盟认为,很多人认为癌症的发生与基因有关,但是大量的研究发现,80%的癌症与后天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也就是说后天的习惯其实更重要。


    所以,与其担心血型与癌症相关的风险,倒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生活的细节,更好预防癌症。

     

  • 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患者的喷嚏,带病毒的飞沫进行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患者污染的手或者用具进行接触传播,但是是否发病还取决于患者本身。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另外患有感冒者最好还是带上口罩。

     

    相信我们大家在生活中都有过患上感冒的经历,感冒又称为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统称,是指包括了鼻腔、烟、喉等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有人对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会传染不太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上呼吸道感染是可以通过患病者打喷嚏等方式将带病毒的飞沫传播到空气中的,也可以通过患者带有病毒的手或者接触过的一些东西进行接触传播,但是接触者是否会发病还是取决于接触者本身的,如果正好处于受凉或者劳累时,可能就会使身体的防御机制下降,从而增加感染感冒几率,比较容易发病,一些年老体弱者、免疫力低下者还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也比较容易感染。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表现为感冒,也可能会表现为急发性鼻炎或者是咽炎。这些病之中除了感冒的传染的几率比较高以外,其它的一些的传染几率还是比较小的,所以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会感染疾病,重点是加强自身免疫力,注意预防。

     

    那么我们怎么进行治疗和预防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治疗和预防。

     

    1、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经常进行开窗通风,在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期可以将食用醋拿来熏蒸屋子。

     

    2、如果觉得浑身无力的话可以适当的卧床休息,还可以多喝开水,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有利于排出病毒。

     

     

    3、多吃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新鲜蔬果,增强抵抗力。饮食应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平时注意多多锻炼,加强自身的免疫力。

     

     

     

    4、如果病情较为严重的话,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及时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患者的喷嚏,带病毒的飞沫进行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患者污染的手或者用具进行接触传播,但是是否发病还取决于患者本身。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另外患有感冒者最好还是带上口罩。

     

    以上专家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知识给出了这么多,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角度,但是疾病的并发症也是有很多的,固然专家建议我们一旦出现疾病之后,积极进行治疗。患者如果能够配合治疗,进食一些清淡的有营养的食物可以增加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但是更多的时候这种疾病出现也需要采用一定的药物

  • 生活中有很多疾病会传染,对于这部分疾病很多人是望病色变,都怕一不小心会传染了此病。作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肛裂疾病,是否有可能传染呢?很多朋友表示不了解。针对此问题,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般来说肛裂是不会传染的,肛裂除了便血以外,经常还伴有肛门疼痛,严重者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十分痛苦。患者常常试图通过久忍大便,减少排便次数来减轻痛苦,结果反因粪便在大肠中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重吸收而变得更干硬,再次排便时对肛裂创口的刺激更大,可引起更剧烈的疼痛,是发生在秋冬季的常见病。


    肛裂是肛管粘膜全层裂开,并形成急慢性溃疡所致。检查肛裂的方法是很简单的,只要用手轻轻分开病人的肛门,就能在肛管后正中线处发现有典型裂口。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不良排便习惯引起的,尤其是在秋季的气候干燥,且饮水减少,吃的新鲜蔬菜、水果也不足,往往导致便秘或粪便干结,坚硬的粪块便可划破肛门而发生肛裂。


    预防肛裂的症状关键是解决便秘。一直以来,饮水疗法是防止便秘最有效而价廉的方法。按成年人的生理需要,每天摄入的液体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这在秋季气候干燥时显得格外重要。饮用的可以是白开水、淡盐水、蜂蜜冲水和饭前饭后的汤水。不宜过多饮用浓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因茶叶中的鞣酸可以收敛涩大便;而咖啡因则有利尿、加速水分丢失的作用。在饮食方面,宜多进食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甘薯、麦片等。粗纤维食物能软化大便,增加排粪量,并刺激结肠蠕动。部分肛裂患者仅通过上述方法,症状即能缓解。

     


    符合生理要求的排便时间是早晨起床或早餐后。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粪便已储留在乙状结肠。起床所产生的“起立反射”和早餐后产生的“胃结肠反射”可使结肠蠕动波增加,结肠内压增高,产生便意。此时可以不增加腹压,顺利地将粪便排出。因此,在正常生活中应合理安排好时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可以明确了解到肛裂疾病是不会传染的。但是肛裂是一种比较麻烦的疾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疾病,所以生活中一旦出现其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祝大家身体健康,远离肛裂疾病。

  •   身边的“大小三阳”是否会传染到你

      日前,全国第一起因“乙肝歧视”引发的行政诉讼官司被安徽当地法院正式受理,案由是安徽一名大学毕业生,在今年的公务员招考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然而他却因为在随后的体检中被查出感染了“乙肝”而被拒绝录用。在此事之前,更有过因“乙肝歧视”引发报复案件造成一死一伤的报道。乙肝“大三阳”或“小三阳”者在求学、找工作时遇到不公平待遇并不少见,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学校或单位担心他们会传染给其他人。

      生活中很多人反对歧视“乙肝”,可一旦身边同事中有人查出携带乙肝病毒,又不免暗自紧张,担心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乙肝。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刘庄告诉大家,实在不必谈“乙肝”色变,因为不同的感染情况传染性是不同的,而且乙肝主要是通过体液传染,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一起吃饭、面对面说话就会传染,所以不必对周围携带乙肝病毒的人“敬而远之”。

      出现“大三阳”“小三阳”并不意味着得了乙肝

      刘庄医生说,人们常说的某人“大三阳”、“小三阳”其实并不能说明这人就得了慢性肝炎,而只是说他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一般检查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主要是根据血液指标,即表面抗原、核心抗体、e抗原、e抗体和表面抗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两对半”。如果某人的血液中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和e抗原都显示为阳性,那么就可以判断此人是“大三阳”。而如果是将上述三个指标中的e抗原改为e抗体,那就是“小三阳”。相比较而言,“大三阳”的病毒复制更活跃,传染性更强。

      伴有转氨酶异常才诊断为乙肝

      刘庄医生说,根据“大三阳”、“小三阳”的情况并不能判断是否感染慢性乙肝,还要看其肝功能是否正常,而判断的主要指标就是转氨酶。如果转氨酶超过标准范围,可以认为肝功能不正常,也就是肝脏有炎症。如果同时有“大三阳”或“小三阳”呈阳性,那么就可以判断其感染了慢性乙肝。但如果只有转氨酶不正常,而“大三阳”、“小三阳”都正常,那么基本就可排除是感染了乙肝,而要进行其他检查,看是否患了其他疾病。

      乙肝通过体液进行传染

      乙肝是一种传染病,但它是消化道传播疾病而不是呼吸道传播疾病,也就是说,乙肝是通过体液进行传染的,一起吃饭、面对面谈话是不会传染乙肝的。

      所谓体液传染包括输入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使用了不洁净的注射器、拔牙所用的器具上有乙肝病毒等情况。刘医生强调,乙肝病毒只有进入血液了,才会传染。如果与乙肝病人面对面说话,其带有细菌的唾液如果附着在正常人身体上有破损的地方,而且进入了血液,正常人才有可能会被传染上乙肝。

      绝大部分成年感染病毒者可痊愈

      刘医生说,在成年以后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中,有90%至95%都是急性经过,也就是在短期内通过药物治疗或者靠自身抵抗力可以痊愈,不会继续发展下去的。

      据介绍,一般急性经过的主要表现是转氨酶升高,相当一部分人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病情就会明显好转;三个月到半年后,指标基本正常;大约在一年左右时可以出现抗体。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病毒后,可以不通过治疗,依靠自身的免疫力痊愈,并出现抗体。另外还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会感染成爆发性肝炎,这种肝炎来势凶猛、肝脏衰竭速度很快,其中有60%至80%的人最终会死亡。为什么有人感染的是急性经过的肝炎而有的人就感染成爆发性肝炎呢?刘医生的解释是,这与每人的机体状况有关,不同的人的机体免疫力是不同的。

      据介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主要都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后没有痊愈,从而导致终身携带。因为婴幼儿的机体免疫力还不健全,不像成年人那样有着较强的自愈能力。

      家庭成员间最易互相传染

      垂直传染也就是母亲传给婴儿,这是乙肝传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母亲携带乙肝病毒,她生的孩子很有可能会被传染上。很多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一生都不会发病,但会传染给所生的孩子。另外,孩子在幼年时期很容易被携带乙肝病毒的父母传染。而且,在幼年时期染上乙肝病毒的孩子成年后很难痊愈,很可能再继续传染,包括传给其下一代,这也就是为什么乙肝病毒感染家庭聚集现象特别严重的原因。

      三措施阻乙肝母婴传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夫妻间接触也是感染乙肝的重要渠道。对于已经染上乙肝病毒的人来说,除了其唾液外,男性的精液和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中都会存有乙肝病毒。夫妻间如果有一方携带有乙肝病毒,很有可能通过性生活的接触传染给对方。

      注射疫苗是有效易行的预防措施

      刘医生说,目前已经将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的一部分,可以加强孩子在幼年时期的抵抗力。

      而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注射乙肝疫苗是没有坏处的。特别是医护人员、记者、银行职员等与外界接触比较多的高危人群,最好能在身体没有抗体时注射乙肝疫苗。

      如果是在结婚之前发现一方携带乙肝病毒,另外一方最好尽快注射疫苗,直到产生抗体后再结婚,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对方。如果是想做母亲前发现自己携带乙肝病毒,一定要先治好后再考虑要孩子,以免传染给下一代。另外,知道自己携带乙肝病毒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使用专用的牙具、剃须用品等,而且最好单独摆放。

      相关阅读:共用牙刷传播乙肝  牙签容易传染乙肝(图)

      注射疫苗后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真的产生了抗体,如果没有,还要适当加量。即使产生了抗体,也要在5至7年后再进行一次检查,看抗体是否还存在。曾经感染过乙肝,痊愈后自己产生抗体的人,就不必再注射疫苗了。而且,自己产生抗体的有效期要比注射疫苗的有效期长,理论上是终生有效。

  • 癌症有很多种,在现代社会中也很普遍,癌症是否会传染在于对“传染”一词的定义为何。

     

    “传染”在现代医学中有两种含义:

     

    1. 是指病原体从原本有病的生物体侵入别的未发生此种疾病的生物体中。

    2. 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破坏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这个过程称为传染。

     

    若从第2点看而言,癌症不会传染,以为癌细胞不会通过空气、口水唾液等跑到另一个人身上去。若从第1点看,癌症会“传染”——包括遗传及同癌症患者相同的生活习惯、生存环境下可能增高的患病几率,当然此“传染”明显异于流感病毒的“传染”。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日常生活的接触会导致癌症的传播,故即使正常生活接触,包括握手、吃饭、亲吻等都不会有问题,肿瘤病房并未见设置针对癌症传染的防护措施也在于癌症的传播渠道异于一般传染病。

     

    有很多癌症是由传染病发展而来,积极预防各类传染病并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比讨论癌症是否传染更为重要的问题。

     

    常见可能致癌的传染病有如下几种:

     

    1. 因HP(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出现的胃炎、胃溃疡、胃糜烂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研究发现,在众多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几乎高达百分之九十多,几乎每个胃癌患者在发现癌症前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炎、胃溃疡、胃糜烂等疾病,这也是胃癌防治中大力宣扬根治幽门螺杆菌的原因。另外,因HP可通过患者口水、唾液等传播,故HP呈家族聚集倾向,也是胃癌呈现家族遗传倾向的重要原因。

     


    2. 乙肝及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容易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在肝癌的致病因素中,乙肝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有重大比例,而恰巧我国是肝炎大国,特别是广东地区为甚,积极控制乙肝及丙肝的重要目的一是减少传染几率,二是防治肝炎恶变为肝癌。

     

    3. HPV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出现几率增加。

     

    前段时间报道的HPV-14价疫苗获得优先审批权,就足以说明目前在我国HPV感染导致的宫颈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还是比较多的。

     

    4. 另外还有结核病菌感染者罹患肺癌的可能性增加。

     


    虽然传染病有很多,还有如痢疾、艾滋等,这些未曾提及的传染病一般很少有癌变几率,但即使是可能发展为癌症的如HP感染等疾病,也不应该害怕其一定会恶变。要做的反而是如何积极治疗防止其出现癌变的可能。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同时积极配合专业医生、按时科学服用相关药物,并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因为据各个年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研究发现,人体的酸性体质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癌症恶变发生的温床。

  • HPV感染就一定会得宫颈癌吗?

     

    HPV感染,心里就慌了,担心自己会得宫颈癌,进而多方求治,上当收骗者有之,过度治疗者有之,心理障碍者有之,精神抑郁者有之。希望看了此文后,能是大多数人放心。“并不是所有的HPV感染都会引起宫颈癌。”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教授,在研究中证实了宫颈癌和HPV之间的联系,并得出结论: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是由HPV引起的。

     

    HPV病毒传染的主要途径是性行为。性行为中,黏膜或多或少会有些微小损伤,只要一方携带HPV病毒,病毒就很容易侵入另一方的生殖道黏膜。因此,只要有性行为,就有可能感染HPV病毒。性活跃、性伴侣多,感染的概率就越大。女性一生中有无数个机会被HPV感染。据统计,80%的女性都感染过HPV。

     

    尽管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大约90%都可以查到HPV病毒阳性,但并不是说感染了HPV病毒之后,就注定了宫颈癌的宿命。即使当你看到报告单上的“HPV阳性”时,仍可不必惶惶不可终日。

     

     

    只有极少数高危型HPV病毒才和宫颈癌有关,其他上百种都是纸老虎;而且,大部分女性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PK”掉病毒,属于一过性携带。只有不到10%的情况下,免疫系统不幸输掉了这场PK赛,持续存在的HPV病毒才得以耀武扬威,侵蚀正常的宫颈细胞,导致细胞非典型增生,进而发展为宫颈癌。

     

    一、解释一下人体乳头瘤病毒(HPV)

     

    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主要感染皮肤和粘膜的鳞状上皮。目前已知HPV的基因类型大约130多种,不同的型别HPV病毒感染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其中有四十个类型可以感染生殖道。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其中有14种,称为致瘤型,明显与恶化的宫颈癌有关。

     

    其中高度致瘤风险的是16、18、45、56型,中度致瘤风险的是31、33、35、52、58型,低度致瘤风险的是6、11、42、43、44型。人体对待病毒的方法都是机体自己清除,就像感冒病毒一样的。

     

     大多数的HPV感染为无症状或一过性的感染(大约80%的女性在一生中都会感染HPV,但多是一过性感染,不会导致宫颈病变,所以即使检查出HPV感染,不用恐慌),非致癌性感染或低危HPV(如HPV 6 11)仅引起尖锐湿疣这类性病。

     

    但持续致癌感染(如HPV16,18)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是一过性感染高危病毒,也不用担心,关键是持续感染,才需要密切观察)。

     

    来自世界各国的宫颈癌研究发现,HPV16型和HPV18型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感染率最高。在中国,主要是HPV16、18、52、58型感染。

     

     然而,感染了HPV并不一定会患宫颈癌,因为每个健康女性体内都有一定的免疫力。研究证实,感染HPV后,大多数女性的免疫系统可以把进入体内的HPV清除。

     

    只有少数女性由于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造成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其中有部分患者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这一过程约5到10年。但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这个时间可能会提前。

     

    二、HPV感染的危险因素

     

    ①性行为: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过早性生活,多性伴侣使HPV感染的危险性大增。

     

    ②吸烟:吸烟会影响一些雌激素的作用,同时降低宫颈的免疫功能。

     

    ③多次妊娠:妊娠期间人体免疫功能降低,同时分娩会造成宫颈创伤,增加了HPV感染的机会。

     

     

    ④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可以促进已感染HPV病毒的活性。

     

    ⑤免疫抑制(HIV感染、器官移植等):人体免疫功能降低。

     

    ⑥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等会降低宫颈的免疫功能。

     

    ⑦其他因素:如营养因素,地理环境因素等。

     

    三、如何早发现早预防宫颈癌

     

    1、宫颈癌筛查

     

    2005年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编写了《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该指南建议,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都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到底是什么检查呢?其实就是一个特殊形状的薄木片,医生拿着这个木片在宫颈口转几圈后,将木片上刮到的细胞涂抹在玻璃片上,宫颈刮片就取样完成了。

     

    然后放在固定刮片的瓶子里,送到病理科,等待结果就可以了。这么个小小的检查,花费在30元左右,就可以让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足以见得病理结果对于宫颈癌的防止是十分重要的。

     

    那TCT又是什么?TCT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的简称。和宫颈刮片不同的是,薄木片变成了塑料刷子,玻璃片不需要了,刷完了宫颈,直接将取得的细胞洗入液体中,送到病理科制片。

     

    这个比宫颈刮片最后取到的细胞量要多,结果更准确,但是因为价格在大约140元左右,所以至今无法作为筛查去做。这两种检查统称为宫颈细胞学检查,都是可以接受的。筛查原则是:首次筛查,一年一次,如果连续两年都是正常,接下来三年一次,一直到65岁。

     

    2、使用避孕套、限制性伴侣数目、不吸烟或戒烟、多吃新鲜蔬果还有HPV疫苗都可以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注意:这里没有提到抗病毒治疗!目前没有药物被证明治疗HPV有效!

     

    有些中医也声称吃中药能消除病毒更是无稽之谈。

     

     

    我们知道,HPV病毒是宫颈癌的致病元凶。但感染HPV病毒并不是宫颈癌致病的充分条件,只有持续性高危HPV病毒感染才是宫颈癌的诱因。

     

    病毒感染导致宫颈癌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宫颈有炎症或者病变时,皮肤和黏膜的上皮细胞轻微破损后暴露了基底层,病毒就会趁虚而入,从而促使病毒的持续感染。若此时机体处于免疫力低的状态,病毒就会得到建立感染及致病的机会,导致恶性病变的发生。

     

    3、HPV疫苗可帮助全面预防子宫颈癌

     

    目前国内没有上市。在香港可以注射,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全面推广。

     

    4、女性必须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合理均衡膳食,饮食讲究多样化;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中粗粮比例;少吃腌、熏、炸、烤食品;不嗜酒,不吸烟;远离毒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生活有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定期做子宫颈癌筛查

     

    有条件者每年或每3年进行一次筛查。对于已经发现的宫颈病变及生殖系统感染类病症,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子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 近年来各种癌症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让人们“闻癌色变”,社会上各路专家也纷纷站出来支招,鼓励大谈家多吃某种食物,可以防癌;或者做某件事情可以致癌等等。那么,哪种说法才最靠谱,各家言说该信谁呢?

     

    导致癌症发生的因素

    第一、我们的饮食的习惯与癌症的发生关系密切的有酒精、肉、高盐饮食、水果及纤维素摄入不足。

     

    酒精致癌的倾向,可以表现为多个部位,如口、咽、喉、食管、肝脏、肠道等。红肉像牛羊猪肉和加工后的肉类,主要会导致结肠癌。高盐饮食主要导致胃癌,水果摄入不足会导致口咽癌、食道癌、胃癌和肺癌,纤维摄入过少容易导致结肠癌。

      
    第二、我们日常生活习惯中与癌症发病密切相关的是吸烟。

     

     

    烟草对于身体的损伤大于酒精,其致癌的部位包括全身各处,如口、咽、舌、食管、肺、肾、胃、膀胱、肠道、卵巢(女性)都是其好发的器官。像过度暴晒未采取防晒措施时,容易导致黑色素瘤的发生,这种肿瘤恶性程度很高,一旦发生转移后基本就无法治治疗了。有研究表明,每周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患癌几率,如好发于女性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男女均易患的直肠癌。

      
    第三、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容易患癌,包括食道癌、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和女性的子宫内膜癌。此外,肥胖的绝经后妇女患乳腺癌和子宫癌的风险增加。正是为什么体脂增加癌症风险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有证据表明,至少在实验室研究中,脂肪细胞会增加许多激素的血液水平,这些激素可以促进某些类型癌症的生长。肥胖还与体内慢性炎症有关,这可能有助于癌症的发展。

     

    第四、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患胃癌的风险要高出正常六倍之多。

     

    第五、HPV感染的患者不仅容易罹患宫颈癌,还容易患口腔癌、咽喉癌、阴茎癌等。

     

    第六、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会导致肝癌。

     

    此外,像一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也会致癌,如长期口服避孕药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激素替代治疗时的用药会对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病都有影响。

     

    总结这些,就是想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尽量保持在一个舒适稳定健康的生活状态中,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银屑病俗称“牛皮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典型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其发病人群遍布世界各地,其与种族、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有关。据统计我国银屑病患者多达数百万。

     

    病因都有哪些?

     

    遗传

     

    遗传是银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有银屑病家族史的患者占到了整个银屑病患者的30%-85%,也就是说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的亲属患有银屑病,那自身患银屑病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免疫异常

     

    免疫因素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发病与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有关。尤其是淋巴T细胞的核心作用。

     

    精神压力过大

     

    精神紧张是银屑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发因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备考、工作、生育等压力导致体内的内分泌失调,它既可以导致银屑病的第一次发病,也可以在原有患病的基础上导致疾病的加重或复发,这常常发生在精神紧张后的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内。

     

    不良的生活习惯

     

    数据显示,嗜酒或有烟瘾的人比没有这些不良嗜好的人患上银屑病的几率更大,高达5成。吸烟和酗酒有时可诱导银屑病的发生和加重。

     

     

     

    银屑病究竟会传染吗?

     

    大家都听过一句话,不要和牛皮藓的人接触,这是会传染的!亲戚或朋友知道你还有这种病都会对你退避三舍,就连自己也不敢到公共场所参加活动,害怕疾病传染给他人,顾虑他人的异样眼光;其实呀这是很多人的误区。这种病是不会传染的!但是,患上这种病会让我们产生自卑心理,严重还会导致抑郁。不敢把皮肤暴露在外面,害怕遭到别人的议论,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社交,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疾病加重。

     

    如何有效的治疗呢?

     

    许多人因为这个病奔波了不少地方、尝试过了许多方法、就连电线杆上的小偏方都没有放过还是无果。因为,以目前的医疗手段还是无法根治的,但是可以通过控制银屑病达到无表现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过它需要内外调理,我们得和它打个持久战。

     

    1. 外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仍是目前治疗银屑病常用的疗法。头部和掌跖部宜用强效激素,弱效激素适用于面部和间擦部。一般部位常用软膏和乳膏,头部则须用溶液(丙二醇)和凝胶剂。局部封包疗法可明显提高作用强度。

     

    2. 内服甲氨蝶呤。这是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止表皮细胞增殖时DNA合成,抑制细胞核的有丝分裂。

     

    3. 适当的运动。运动对银屑病有益因为它能降低与银屑病有关的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风险,并且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银屑病的复发率。

     

     

     

    4. 缓解紧张的情绪。愉快的心情会使疾病得到很好的缓解。因此我们可以找到适当的解压方法,和朋友谈谈心,听听音乐跑跑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分散注意力。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小确幸。

  • 和结核病人长期生活确实都有可能会被传染,但并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就抛弃我们的亲人、朋友,而是该想办法解决,在同结合病人一起生活的时候该注意以下方面:

     

    1. 防止唾沫传播,控制传染源是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当传染源比较明确的时候,既有利又有弊端。有利的是知道传染源头所在,做好防护就行,弊端在于传染源太亲近,是亲人或朋友,或者是同事、同学,太多接触防不胜防。

     

    所以结核病人在结核病的活动期间自己在与外界相处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意,最好戴上防护口罩,以免唾沫进入空气中。

     


    2. 痰液的处理:病人咳痰最好吐在手纸内,或者吐在纸杯内或者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中集中烧掉。这是最简便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防止结核病传播的方法。或者也可以选择采用消毒液浸泡的方法,用1:500的84消毒液,将痰液等分泌物吐在其中,可有效杀死结核杆菌。

     

    3. 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纸或手绢捂住口鼻,把头转向别出。手纸用后放在塑料袋内收集统一烧掉,不可随地乱仍。咳嗽打喷嚏不要面对他人,不要高声说话,和别人说话应保持最少1米的距离。

     

    4. 通风时肺结核病人居住的房间应采用空气消毒

     

    最简便的方法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结核病人的被褥要勤洗凉晒,碗筷及洗漱用品应专用专洗;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床单被罩等最好用开水煮沸后单洗单放;毛巾、口罩、碗筷等在开水中煮沸10分钟,便可杀死其中的结核菌。

     


    5. 结核病人最好分房居住,难分房居住者,至少单睡一床或者分头居住,尤其是家有小孩的。

     

    6. 家人在照料结核病人以后要注意充分洗脸、洗手以及清洁鼻腔和漱口。

     

    同结核病的治疗一样,需要医生和患者互相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同样结核病患者在日程接触中,也是需要其他人群予以配合的,特别是亲密接触的入家人、朋友。

     

    首先需要摆正心态,应当给予结核病人充分的信心和关照,照顾患者的自尊心,以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更利于疾病的康复。本身结核病就不是一个那么可怕的疾病,亲友更需要给患者一个健康正确的态度,帮助其共同克服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在很多细节方面,可能患者自身并未注意到,那么一起生活的那些人就需要起到督促、监督、共同战胜疾病的作用。比如,很多患者会出现盗汗,在患者极度虚弱需要照顾的时候,一起生活的人就需要给患者勤换衣被,以免本身防御机制差的患者感染其他疾病如肺炎等。

     

    治疗结核是长期坚持吃药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很多患者出现复发或者疗效不佳的情况,一般都是懈怠了药物治疗,或者干脆主动减量或停药。此时患者亲友应当督促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坚持服药慢规定的疗程。

     

    做好这几点,和结核病患者生活也不怕!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