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西医目前也搞不清楚这是个啥病,认为这与基因、免疫以及外源性物质的刺激都有关系。最开始,患者可能会出现大便带血,并且这个大便是偏稀的。随着病情的加重,慢慢的会出现腹痛、便血、体重减轻甚至呕吐等其他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在生活中以男性更为多见,尤其是在外应酬或者饮酒之后。大便次数增多,便质偏稀,大便中肯能还会有脓血或者粘液,并且在大便之前肚脐周围会觉得痛,排便之后症状可以缓解。
中医针对溃疡性结肠炎,从治疗上来讲分了6个主要的证型,分别是:湿热内蕴证、寒湿下注证、脾虚肝旺证、脾胃虚弱证、肾阳虚衰证、瘀血内阻证。每个证型都有典型的症状特点,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湿热内蕴证
患者平时喝酒多,肥甘厚味吃的也不少。体内湿热蕴结较重,所以大便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便中有脓血、肛门灼热、小便黄。这时候中医治疗的话以清热利湿为主,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另外这内服的白头翁汤还可以给患者灌肠,来清理肠道的湿热。
2、寒湿下注证
与湿热内蕴证的发病机理不同,寒湿下注证的结肠炎,患者往往没有肛门灼热感,大便也会有脓血,但是颜色发白。小便的颜色也以白色为主。这时候中医治疗以温化寒湿、行气和血为主。
中医治病讲究“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结肠炎属寒证者,以胃苓汤加减治疗。同时也可以用灌肠药物外用灌肠,如附子、白术、仙鹤草等药物,熬制好灌肠药汤之后,再加上一直云南白药,能够有效缓解肠道炎症。
3、脾虚肝旺证
这个证型的结肠炎患者,病情加重往往受情绪影响。每次情绪紧张和激动后,都会腹泻。并且在腹泻之前,肚子疼的比较厉害,拉完之后疼痛缓解的也不明显。同时还会伴有肝气不舒症状,如两胁胀痛,不想吃饭等。这时候用药以疏肝解郁、缓急止痛为主。最为经典的方剂就是痛泻要方。同样可以给患者外用灌肠。
4、脾胃虚弱证
患者平时脾胃虚弱,正气不足。腹泻症状反复出现,没有明显的寒热偏性,大便中经常有不消化的食物。整个人非常疲惫,不想吃饭,胸中憋闷。这个证型的结肠炎治疗以补脾健胃为主,注重病变根本。处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如果患者脱肛或伴有直肠脱垂的,可以合用补中益气汤。灌肠外用也能够有效缓解肠道炎症。
5、肾阳虚衰证
结肠炎日久不愈,病久了就会累及肾脏。再者,古语有云“好汉禁不住三泼稀”,更何况腹泻的时间长了。
肾阳自然衰微,所以患者出现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大便偏稀、腹痛喜暖的症状。此时用药治疗当以温肠固涩为主,方用健脾益肾汤。同时仍可用温肾暖肠的药物灌肠。
6、瘀血内阻证
同样是久治不愈,患者腹部经常疼痛,因为内有瘀血阻滞,手用力按上去,能够碰到肿块儿。大便的时候有脓血便。但凡到了这一个类型的时候,患者一般得病的时间都不短了。这时候用药一定要想办法先将腹部的瘀滞去掉,以活血化瘀为主,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同样可以用保留灌肠方来给患者灌肠。
综上所述
上述6个证型是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每个证型都有各自的临床特点,用药之前需要仔细辨证,对证用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系统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疾病,一般病变的部位都在肠道内。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一般是一下三种:采取内科治疗的手法,通过药物的治疗或者是激素的治疗,严重一点的患者可以采取手术的方式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上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疾病,病变的部位一般在大肠黏膜及其黏膜下层的位置,还有乙状结肠和直肠也是发病的部位,有些患者甚至病变的区域出现在了降结肠上,严重的时候会蔓延到整个结肠,而且这个病很容易反复发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对于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疾病要怎么治疗。
因为溃疡性结肠炎这个疾病到现在的具体病因还不是非常的明确,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说每个人出现的症状可能都不是一样的,这就要求对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疾病的治疗做到对症下药。下面就来了解和科普一下。
1、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疾病的一般方法是采取内科治疗的方式。
治疗的时候需要患者躺在床上休息,进行全身的治疗。内科治疗首要的原则就是要维持机体的电解质的平衡,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补充患者体内的蛋白质,这样可以同时补充患者体内的营养成分。
2、还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
但是在发作快速的时候,可以采用激素治疗的方式,而且激素治疗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激素治疗仅仅适合于急性的发作,慢性的发作还是采取普通的药物治疗的方式。
3、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已经比较严重的患者,一般是采取手术治疗的手法来治疗.
特别是那些溃疡性结肠炎后期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大出血的现象,通常大出血的情况也无法得到控制,在这个情况下,对激素的敏感性也会降低,一般产生不了很好的效果。只能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了。手术的方式一般为采取全切除的方案。
以上就是对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疾病的一些治疗方法了。一般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和病情来定制专属的治疗方案的,由于这个疾病的特殊性,所以每个人可能产生的症状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患者在患病的时候不可以自己乱吃药,一定要到医院去做全面的检查和治疗。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胃或者小肠的粘膜缺损乃至断裂深层达到固有肌层,溃疡的糜烂性病变通过从5mm至数厘米不等,有可能导致消化道的出血,梗阻,渗透,穿孔等一系列并发症,高达5%的胃溃疡会发生癌变。
它的症状主要是令人痛苦不安的钝痛:一般来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常在餐后2-4小时出现剧烈疼痛,夜间会痛醒,这就是所谓的空腹痛,这种疼痛食用牛奶、食物、抗酸剂后会有所缓解;而胃溃疡则相反,胃溃疡最常见的就是进餐后,立即疼痛加剧,空腹时疼痛反而缓解。
现代医学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例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等等)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罪魁祸首。所以对于消化性溃疡,现在一般停用主张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并用西药四联疗法进行根除,如果失败则可以用序贯疗法进行补救,如果再失败则可以进行HP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以进一步治疗。
当然现在消化道溃疡三联和四联的耐药病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我临床上还见到一些患者,尿素呼气试验(C13,C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超过90%)是阴性,但是胃镜下消化道溃疡依然迟迟不愈的病例。
有一些中医很排斥胃镜,我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胃镜不过是中医延伸的眼睛,我们可以用它来看到更多的东西。
中医本身对于溃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辩证方法,例如阳证溃疡,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收,知觉正常;阴证溃疡,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脱,或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寒者热之,热之寒热,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胃镜下的真实影像对于我们具体辩证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不该把中医的知识用来进行门派之争,而应该把中医的知识看成是一种工具,一把钥匙,它和西医一样,目的都是为了打开那扇叫健康的大门。
治疗消化道溃疡总的战略思想
我治疗过很多消化道溃疡的患者,为达患者痊愈的目的,我穷尽中西医的一切方法,四联疗法我也用过,中医的方法我也用过,但是总的来说,无论使用的是何种手段,我秉承的都是如下思想:
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气已交弛横鹜而不可制矣。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先论攻其邪,邪气去则元气自复也。
若此数证,余虽用补,未尝不以攻药居其先,何也?盖邪未去而不可言补,补之则适足资寇。
然此数种,当先论其本,以攻去其邪,不可执一以涩,便为万全也。——张从正《儒林事亲》
这些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先生留给我们的璀璨思想。
其实只要你去互联网上搜索,治疗消化道溃疡的单方,验方非常多,其中大致由下面药物组成,例如黄芪,党参,白芍,延胡索,白芨,三七,煅瓦楞子,川楝子,象贝母,乌贼骨,蛋黄粉等等。守吃这些单物有效吗?有些许效果,能治本吗?未必。
治疗消化性溃疡是一个缜密的工程,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子,是非常有讲究的,不分阶段,拿一个方子一用到底,只会适得其反。
在这个工程中,祛邪是第一位的,很多时候邪去而正气自复,很多时候甚至无须使用补法,患者便能自行恢复。即使仍有虚象,因凡药兼有毒,仍首选以五谷(稻、黍、稷、麦、豆)养之,五果(枣、李、杏、栗、桃)助之,五畜(牛、犬、羊、猪、鸡)益之,五菜(葵、韭、藿、薤、葱)充之。
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三个阶段
中医治疗肌表肿疡有消补脱三法,初起的肿疡可用消法,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中期用托法,一方面扶助正气,一方面托毒外出;后期用补法,也就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
那么治疗内伤杂病之消化道溃疡,其实也秉承这个原则。在患者毒邪未尽之时,就上黄芪,党参,白芨,丸楞子,乌贼骨,只会闭门留寇,助邪鸱张,使得患者病情更加反复。
一般来说,对于内伤之溃疡,我们也可以将其分为实,虚实夹杂,纯虚无实三个阶段。
由于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一旦脾胃受损,则正气便有所伤,所以纯实无虚的情况并不多见。无论是但实无虚,还是虚实夹杂,用仲景之法最为适宜。
仅有心下之无形气热者,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轻者可用“麻沸汤”法,也就是大黄二两,黄连一两,快速倒入热水,浸泡之,再将药滓过滤掉即可;稍重者可用泻心汤,也即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用水600毫升,熬至200毫升,顿服之。
但是这种情况不多见,由于邪气入里,很快就会损及脾阳,所以,临床多见虚实夹杂之象,所以便须用三大泻心汤加减应对之。
所谓三大泻心汤也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胃气不足,心下生寒饮,水饮痰热并存者,心下痞满,呕多者,用半夏泻心汤,其比例是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用去滓再煎之法。
胃气更虚,五谷不化者,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甘草再加一两;腹中雷鸣下利者,胁下有水气者,将干姜减为一两,再加生姜四两。
兼有胸中热,腹中痛,欲呕吐者,还可以用黄连汤应对之,所谓黄连汤也即黄连三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当然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秉承急则治其标,缓则调其本的原则,配合用海螵蛸,瓦楞子,牡蛎以消化痰化瘀,制酸止痛;蒲公英以清热解毒;枳壳,佛手等调理气机,缓解腹胀;红蓼(性平),丹参(偏凉),当归(偏温)等以去瘀生新,加强局部循环;延胡索,乌药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待邪气已去,溃疡已敛,再视患者病情,用补法。脾阳受损,饮停中焦等用苓桂术甘汤;腹中虚痛,常有痉挛性疼痛,伴有心悸,烦热,多梦者用小建中汤;内脏下垂,面黄自汗者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腹泻者用参苓白术散。总之补法非常多,但是使用时机很重要。
在治疗上,我们光凭舌脉很难判断患者溃疡是否已愈,所以,胃镜的复查结果,的确也是中医师延伸的眼睛。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疾病比较常见的一种,这种疾病很难彻底治愈,并且有反复发作的可能,让不少患者感到担忧,很多患者常常思考该疾病,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但其实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发作的原因主要分为4种。
哪4种原因可能导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消化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本身消化系统比较弱的患者,一定要密切重视这个问题。除了保持饮食的健康以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长期在外就餐,这样可以避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
2、遗传因素。消化道疾病确实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只要平时在生活中引起重视也不会100%遗传,这与后天饮食习惯有很重要的关系。但是如果直系血亲有类似疾病的人群,后代要密切重视这一问题。
3、饮食无规律。消化系统疾病多数与饮食无规律,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有很多人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还有很多人喜欢吃重口味食物,或者有一部分人本身对某一食物过敏,却一直没有找到过敏源。长期有不健康饮食习惯的,都可能引发类似疾病。
4、心理因素。精神方面因素当然也是导致该疾病产生的直接原因,例如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之下,此外还有很多人,容易暴躁易怒,这都可能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因此诱发此类疾病发生。
综上所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确实与心里有一定关系,但却不能够一概而论,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尽量避免以上几种情况发生。由于本身属于慢性疾病,康复周期和治疗周期,都会相对较长,为了避免复发,所以情绪调节是比较重要的。
溃疡性结肠炎为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在结肠出现的黏膜的炎症溃疡的表现,属于免疫方面的疾病。病变主要涉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有全身临床症状。患者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溃疡性结肠炎的检查我们都是不太了解的,因为很多患者都以为自己的溃疡性结肠炎就是疼一下而已,疼过了就好了,其实溃疡性结肠炎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检查好自身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才能做好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那么、溃疡性结肠炎检查的方法有哪些呢?
溃疡性结肠炎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1.临床表现
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
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
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脉率大于90次/分。
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衰弱等。部分患者有肠道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小胆管周围炎等。
2.辅助检查
诊断上主要依靠纤维结肠镜检,因为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因此事实上通过纤维乙状结肠镜检已能明确诊断。镜检中可看到充血、水肿的黏膜,脆而易出血。在进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溃疡,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的黏膜,貌似息肉样,或可称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进展性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腔可明显缩小,为明确病变范围,还是应用纤维结肠镜作全结肠检查,同时作多处活组织检查以便与克隆结肠炎鉴别。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要选择比较专业的医院进行自身溃疡性结肠炎的检查,从而更好地做好针对性的治疗,另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平时生活中还要多多注意自身的饮食习惯,像一些辛辣食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定不要去吃。
“上火”就是指肝火旺吗?
上火临床表现有咽喉肿痛,牙痛,眼睛红肿,尿黄,口唇干裂,尿少便秘,舌红苔黄等。
中医认为,“上火”有“心火”、“肝火”、“肺火”和“胃火”之分,“上火”还分实火与虚火,每一种“火”都有不同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因此,降火前一定先辨明是哪个腑脏、哪种类型的火,才能对症下药。
1、肝火目赤
目赤是指眼结膜充血,俗称火眼,多由于风火、肝火或阴虚火旺所致。
肝火旺的人,眼睛会发红,严重点儿的还会肿,再重一点儿的还会疼,用中医术语说就是“目赤肿痛”。
除了眼睛红、肿、痛之外,肝火旺还可见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红肿、心烦气躁、大便燥结、小便赤黄、嘴苦等。
肝火目赤:可服用泻青丸、黄连上清丸等、清泻肝火,龙胆泻肝丸、泻青丸治疗。也可以多喝绿豆汤也有治疗效果的。
2、肝火失眠
肝火旺所导致的失眠应该是指肝阳亢盛所表现出的症状,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情志,所以肝火旺的病因可能与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有关。
肝火失眠症见夜卧不宁、容易惊醒、口渴多饮、大便干燥、胁肋时胀或小腹隐痛。
肝火旺盛引起的失眠,可以口服一些清肝泻火安神的药物进行调理,比如加味逍遥丸,龙胆泻肝丸等。
除了药物调理外,平时要少生气,多到户外活动,多听一些音乐,舒缓自己的紧张情绪。
3、肝火耳鸣
见于《医学元要·耳》。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常表现为耳如雷鸣声、轰轰作响,或如潮声,耳窍胀塞,耳肿疼痛。因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
同时还伴有头晕头痛、易怒、面赤、口苦、胁痛、尿赤涩痛,湿热带下等。
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4、肝热自汗
因肝经郁热所致的自汗证。《证治汇补·汗病章》:“肝热自汗,口苦,多眠。”治宜清肝为主,用逍遥散加减。
肝热自汗,动则尤甚,常兼有口干、口苦等症,可选用丹栀逍遥丸舒肝清热、健脾养血。
5、肝火上扰
因肝火上扰清窍所致,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
可选用天麻钩藤颗粒平肝熄火、清热安神。
6、肝火便秘
肝火旺可致大便秘结,常兼有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症,可选当归龙荟丸、牛黄上清片泻火通便,龙胆泻肝汤和麻仁汤加减调理。
7、肝脏虚火
肝的虚火,虚火和实火很好区别,也是眼睛不舒服,但绝不红,虚火是眼睛发涩,同时和心脏的虚火一样,虚火除了有自己各自的特点之外还有共有的特点,就是手脚心热,重的话晚上都会盗汗,下午脸上会红,会口渴。
虚火不能泻,而是要补。滋阴补肾,养肝明目。
可选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滋阴清热。
温馨提示:
注意用于清泻肝实火的中成药多为苦寒之品,对脾胃、肾脏都会产生一定的损害,所以,年老体弱、脾虚便溏及脾肾两虚寒者要慎重用药。
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则不宜服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忌食辛辣食物。
清肝脏实火的中成药只可暂用,肝火平降后即不可再服,以免过度服用苦寒之品而伤及脾胃。
痛风这个病,中医和西医都这么叫。其实在临床上,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还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患者单纯出现血尿酸高的话,我们将其称之为代谢问题。但是当患者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之后,也就是患者的关节部位有了明显的红肿热痛的时候,我们就将其称之为痛风。
但是即便这样,痛风和血尿酸高之间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患者血尿酸能回归到正常,那么后续的关节症状也会消失。但是,对于很多患者而言,痛风最大的痛苦源于关节红肿热痛。就这点而言,看看中医是如何辨证论治的。
中医治疗痛风比较系统的阶段,应该属于金元时期,当时的代表人物就是朱丹溪。朱丹溪说:“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所以说这个病发病的根源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就是患者的血分有热邪,外因就是饮食或者寒湿刺激导致痛风发病。
从辨证论治的角度,中医将痛风分成了5个证型。分别是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
1、湿热痹阻证:
患者表现出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比较急,局部肿痛的地方摸上去也比较热。甚至患者的体温也会比平时高一些,舌苔黄腻,这是湿热内阻的表现。这时候中医可以选用四妙加白虎汤加减治疗。
2、寒湿痹阻证:
主要是因为正气不足,风寒邪气乘虚而入。
痹阻经络关节,导致患者关节不通则痛,甚至出现红肿热象,关节屈伸不利。甚至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痛风石和皮下结节。中医一般会用桂枝乌头汤加减治疗。
3、痰瘀痹阻证:
痰瘀痹阻证的形成一般在患者得病时间长了以后才出现。因为身体虚弱、气血经络不通。痰浊和瘀血等内生邪气聚集在患者的关节经络处,出现关节明显变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等症状。这时候中医治疗一般会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
4、脾肾阳虚证:
与患者平时的体质有关,素体阳虚,外邪侵入后,缠绵难遇。日久损伤脾肾而成此证。患者会出现关节持续的肿痛,身体或者头面部有浮肿现象。
同时还有手脚怕冷、腹胀便溏的阳虚症状,这种情况下,中医多会选用附子理中汤来调节脾肾代谢功能。
5、肝肾阴虚证:
因患者久病伤阴,津液匮乏。不能滋养肝肾阴血,邪气内着筋骨而不去。会出现患者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有的患者也会出现皮下结节、关节变形或者活动障碍。而且还会伴随肌肤麻木不仁的情况出现。此时当以补益肝肾、祛风除湿为主,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肠道疾病,且其患病率在近年来仍逐步上涨,结肠炎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得了结肠炎及时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进行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对于其治愈是极有帮助的。那么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病情观察
1.根据病情观察腹泻的频率次数和大便的性状。
2.暴发型患者因大便次数频繁,应观察是否有口渴、皮肤弹性减弱、消瘦、乏力、心悸、血压下降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营养障碍的表现。
3.如病情恶化、毒血症明显、高热伴腹胀、腹部压痛、肠呜音减弱或消失,或出现腹膜刺激症,提示有并发症应立即与医师联系协助抢救。
二、对症护理
1.腹痛应用解痉剂时,剂量宜小,避免引起中毒性结肠扩张。
2.严重发作者,应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血制品,以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3.需行结肠内窥镜或钡剂灌肠检查时,以低压生理盐水灌肠做肠道准备,避免压力过高防止肠穿孔。
4.指导患者以刺激性小、纤维素少、高热量饮食;大出血时禁食,以后根据病情过渡到流质和无渣饮食,慎用牛奶和乳制品等。
三、一般护理
1.连续便血和腹泻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便后温水坐浴或肛门热敷,改善局部循环。并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
2.需行药物保留灌肠时,宜在晚睡前执行,先嘱患者爿dat便,取方叙b啦,行低压盐水灌肠。
3.轻者适当休息,指导患者晚间安然入眠,重视午睡;重型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肠蠕动和肠痉挛。
四、饮食护理
1.要饮食有规律,一日三餐做到定时定量,不过分饥饿、不暴饮暴食,这样有利于肠道消化平衡,避免因无节制饮食而致肠道功能紊乱。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宜食:健脾食品,山药、扁豆、莲心、百合、红枣。少食冷饮,少食易胀气的食物,如西瓜、哈密瓜、韭菜、洋葱、大蒜、油炸食品、咖啡、碳酸饮料等。
3.少吃高脂食物,以免因为其难消化加重肠胃负担,例如少吃高脂的快餐。
4.避免过量饮酒。
5.每天不要摄入过多纤维食物,可以选择全麦食品,以及柑橘、菠菜、胡萝卜等。
6.避开过敏食物,如果发现自己每次吃过某种食物就有类似反应,就要小心是不是对此过敏,可以选择其他食物代替。
溃疡性结肠炎是多见的肠道疾病,而且最近这些年来,结肠炎的发病率只升不降,因此人们对于结肠炎慢慢的开始重视起来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结肠炎的工作,首先要了解结肠炎的病因是什么。那么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因素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感染因素:
尚未发现任何病毒、细菌或病原虫与本病有何特异性联系。此病急性期临床表现及乙状结肠镜检查,其炎性改变酷似菌痢,但反复大便培养以及结肠粘膜中未证实有细菌或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故多认为细菌感染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直接发病原因。但患者肠道菌落计数却多超过正常人,在有些病员的配偶及病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均可检测出淋巴细胞毒素,从大批病例随访中,确实发现有0.5%~8.2%的菌痢患者常常演变为本病。另外动物实验中,若大肠肠道内是无菌的,则往往不能形成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模型。因此也不能排除肠道细菌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2)自身免疫因素:
近年来最受重视,研究较深入,据研究事实有以下几点支持自身免疫发病原因。
①临床常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②体液免疫。
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抗结肠抗体(主要为IgM),其抗原是结肠上皮细胞内的脂多糖,虽然对胎儿等结肠上皮细胞无细胞毒作用,但它能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细胞,发挥向导作用,使细胞毒细胞杀伤靶细胞——结肠上皮细胞;血清中还可能含有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交叉反应的抗大肠杆菌O14型等抗体。另外,血清中还常含有一种(或一些)抑制巨噬细胞移行抑制因子。
③细胞免疫。
患者的淋巴细胞与正常成人或胎儿结肠上皮细胞共同培养,使结肠上皮受损,说明患者的淋巴细胞已被致敏,出现了细胞毒作用。这种细胞毒作用可由大肠杆菌O14、O19等的菌体中提出的脂多糖,刺激正常人淋巴细胞、激发K细胞而产生。细胞毒作用对本病是重要的致病作用。
④免疫复合物存在。
患者结肠固有膜中有IgG、补体C3的F及S表型和纤维蛋白的沉积的免疫复合物,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很可能是引起肠道外病变的因素。
⑤肠壁粘膜局部。
常含有大量的IgG细胞,此系T8(抑制性)细胞减少、T4(辅助性)细胞增多的结果。
以上内容给大家详细介绍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大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有发现还有溃疡性结肠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误诊耽误治疗。
在门诊上遇见了这样的一位患者,因为长时间的大便出血,夹杂着拉稀肚子疼来医院看病,因为不知道得的什么病,但是听见有人说得了痔疮,在大便时会出现便血,所以来医院挂了个肛肠科的门诊号来就诊。在大夫详细的问诊下,患者自述除了大便出血外,还经常性的拉稀、肚子疼,并且这段时间自己的体重还下降了,所以大夫给出了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此时患者一脸迷茫,说听别人说自己得的是痔疮,怎么又变成溃疡性结肠炎了呢?
目前在临床上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自己那不舒服就在网上查或者问周边的人,只要对上一两个症状,就觉得自己得了某某病,来到医院还是如此,不相信大夫的诊断,总觉得自己在网上查的的对的。
就此患者的疑问我给大家普及一下,很多原因会造成大便出血,比如痔疮、肛裂、肛瘘、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等。痔疮除了大便出血,还会出现便秘,肛门肿胀、肛门疼痛及肛门瘙痒。而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也会出现便血,但是最常见的是血性腹泻,也就是俗话说的拉稀还夹杂着血。大便出血只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伴随症状,其伴随症状还有腹痛、体重减轻、呕吐及里急后重等等。
溃疡性结肠炎说的是结肠处发生了溃疡性的炎症,但是它跟平常大家所说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炎症不一样,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说的是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攻击机体自己的肠道而形成的疾病。
目前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在这几类人群中容易多发:
1.有遗传基因的人(有遗传倾向);
2.经常吃高蛋白及高脂肪的人(这也是最密切的原因,动物高蛋白和高脂肪性食物会造成肠道内的菌群失调,导致增加炎症和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风险);
3长期服用有刺激肠胃性的药物的人(如避孕药、阿司匹林等长期服用可能会损害胃肠粘膜,容易诱发溃疡性结肠炎)。
对于该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注重饮食及其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少吃高蛋白及高脂肪性食物;在发病时多吃流食,减轻肠道压力;
2.药物治疗:主要针对临床症状进行缓解治疗,用的药物有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抗生素益生菌等等;
3.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并且出现手术指症(突然的大出血、肠穿孔)时建议采取手术治疗。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诱发各种胃肠道疾病,尤其是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等。溃疡性结肠炎常反复发作,多见于年轻人,需要及早治疗,而且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调理是很重要的。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专家指出,腹泻、腹痛,大便中常伴有粘液和脓血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每日大便2~4次,严重者可达10次以上。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病人往往表现营养不良状态、消瘦贫血。
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总原则是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油少渣膳食。专家建议,患者的饮食应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尽可能避免出现营养不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缓解。但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也是有禁忌的,不是什么食物都可以吃的,下面具体有四点饮食禁忌。
1.少吃粗纤维食物
忌选粗纤维的食物和加工粗糙的食品。因为大量的粗纤维食物会刺激肠道,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原本就营养不良的患者而言更会加重病情。所以,应尽量限制食物纤维,如韭菜、芹菜、白薯、萝卜、粗杂粮、干豆类等。疾病活动期应忌食生蔬菜、水果,可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等食用。不要用大块肉烹调,要经常用碎肉、肉丁、肉丝、肉末和蒸蛋羹、煮鸡蛋等形式。
2.慎吃海鲜
中医将海鲜列为发物是有一定道理的,海产品中的蛋白质不同于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的蛋白质,某些异种蛋白质易引起过敏,加重炎症反应,所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定要慎重食用海鲜。疾病活动期也不建议喝牛奶及乳制品。
在饮食调养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观察病情:哪些食物对患者效果好,哪些食物患者食后感到不适或有过敏反应。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适合的饮食。
3.忌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刺激,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禁忌辣椒、芥末、酒等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大蒜、生姜、生葱。也不要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夏天尤其要避免食用冷饮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
4.不宜吃油腻食物
溃疡性结肠炎的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对伴有脂肪泻者,可采用中链脂肪酸油脂,如椰子油。腹泻时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并经常采用蒸、煮、焖、氽、炖、水滑等方法。
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一般都是由于吃的东西导致的,所以在生病期间要严格注意饮食,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而且还要多吃清淡饮食、容易消化的饮食。在急性期要吃禁食,但是可以静脉补充营养,等稍微有点好转的时候,在适当的吃点流食。如果发现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