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急性胰腺炎,孕期中的“黑客”

急性胰腺炎,孕期中的“黑客”
发表人:静说健康

上周,医院急诊室紧急送来了一位32周的孕妇,突发持续性腹痛,还伴随着呕吐的症状。后来经医生检查才发现,该孕妇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简单的输液已经无法缓解孕妇的症状,医生不得不紧急进行剖宫产,取出婴儿后把产妇送进ICU治疗。

 

 

那么,这个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究竟是什么呢?竟然会严重地同时影响到这位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涉及到多个器官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腺消化酶被激活从而对患者自身胰腺组织进行消化的急性炎症。而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产妇怀孕时可能会患的一种严重的妊娠合并症。这种病大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多数病情较轻,经过治疗就可以痊愈;但也有少数情况较重,发病急、反应剧烈,增加了孕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发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原因有很多种,与妊娠期孕妇自身的身体情况和体内激素及代谢水平等因素相关。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 高脂血症

 

大量实证病例显示,患有急性胰腺炎的孕妇大多都有严重的高脂血症。主要是因为,孕妇一般在孕期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会明显升高,出现生理性高血脂状态。

 

同时孕妇为了保证营养摄入,会进食大量高脂高热的食物,但相对的,日常的运动量却减少了,这更使其血脂水平升高,增加了其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不过,这种生理性高血脂状态不足以单独致病,但如果碰上孕妇本身存在高龄、肥胖等情况,其可能会成为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因素。

 

2. 胆囊结石

 

妊娠期间,孕妇的胆道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容易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形成胆石;而如果孕前便有胆囊结石,怀孕期间为了消化油腻的饮食,胆囊会强烈收缩排空胆汁,这可能引起胆囊内结石排出困难从而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还有,由于孕晚期子宫增大对胆胰管产生压迫,也可能进一步加重胰液排出受阻情况。


若胰液无法正常排泄,就可能会渗入到胰腺组织中,从而激活胰液内的胰蛋白酶原,导致胰腺组织出现自身消化情况,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3. 暴饮暴食

 

很多孕妇为了保证自身营养和母子健康,认为在孕期就必须吃多吃好,殊不知大量进食高脂高蛋白食物也可以促进胰腺分泌消化酶,导致胰管内压力增高,内胰液外溢,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较难判断,容易误诊,因此孕妇们需要密切关注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信号”来分辨自身状况。


除了要了解相关的发病症状,孕妇们还可以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概率。

 

对于孕前有胆囊结石的女性:可以考虑在准备怀孕前吃点利胆的药物,降低胆囊排石受阻的可能性,预防孕期急性胰腺炎。若有过胆绞痛情况的,可以考虑治疗胆疾后再怀孕。


血糖、血脂异常或是高龄等的孕妇:更要定期检测各项生理指标,严格控制自身饮食,预防高血糖、高血脂情况发生。

 

饮食科学:孕妈们也不能为了补身体一味地进食高脂高热的食物,大量的营养不一定对孕妇的身体有好处,反而可能会增加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因此一定要适当地摄入。


正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更是走访亲友、大吃大喝的好时候,此时孕妇们更是要时刻记住切勿大吃大喝,要合理控制自己的饮食,不要摄入过多的油腻食物,不给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带来可趁之机!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疾病介绍: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好发于妊娠晚期及产褥期的急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00-1/1000,死亡率高,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多继发于胆道疾病、高脂血症、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药物影响等因素,引起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自身胰酶分解,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病症。临床表现同非孕期,急性腹痛,可放射至左肩部,恶心呕吐、原发疾病表现,或伴见流产、死胎等妊娠异常、电解质紊乱、Grey-Turner征、Cullen征等。轻症患者经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甚至终止妊娠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脂血症患者的运动疗法是改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合高血脂患者的运动包括适当的有氧运动、静态锻炼、日常活动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应注意安全,具体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1.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脂肪的代谢,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初学者应该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避免剧烈运动造成身体负担。

    2.静态锻炼:如瑜伽、普拉提、太极等,可以帮助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降低血压和心率。

    3.增加日常活动量:如步行上下楼梯、做家务、散步等,可以有效地消耗能量,减少体重和脂肪的积累。

    4.避免剧烈运动:如激烈的球类运动、重量训练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不适合高血脂患者。

    5.注意运动安全:在进行身体锻炼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或诱发其他疾病。建议在医生或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锻炼。

    总之,高血脂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身体锻炼来改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健康,但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同时注意运动安全。

  • 血脂高指的是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胆囊炎是有一定关系的。胆囊炎的发生和胆道梗阻以及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系。

    高脂血症一般是指血浆当中的胆固醇含量,或者是甘油三酯的含量水平升高。而血浆当中的胆固醇含量水平升高时,也会导致胆汁当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胆汁当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时容易形成结石,从而导致胆道梗阻的发生,胆道梗阻就会引起胆汁淤积,形成胆囊炎。

    如果出现高脂血症时,应该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降血脂的药物来治疗,比如辛伐他汀片。并且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 近期网络平台点赞最多的视频莫过于医保药品价格谈判现场的视频,在看到谈判代表们努力争取更优惠的药品价格时,大家的心情都是非常激动!终于在政府的努力下,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新增加了74种药品,其中不乏价格高昂的抗癌药、罕见病药物。在降血脂药物方面,今年医保目录增加了三个药物,笔者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降血脂家族中的三个“新成员”。

     

     

    海博麦布片

     

    海博麦布片是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为一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抑制胆固醇吸收,从而减少降低小肠中的胆固醇向肝脏中的转运,使得肝脏胆固醇贮量降低,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清除。它作为饮食控制以外的辅助治疗,可单独或与他汀类调血脂药联合用于治疗原发性(杂合子家族性或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可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

     

    该药2018年9月完成了单药III期临床试验,试验共入组374例受试者,相对安慰剂组,主要疗效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4.6%和-16.0%,不良反应与安慰剂无统计学差异,短期及长期服药安全性良好。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

     

    依洛尤单抗于2018年7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我国首个上市的PCSK9抑制药。它可显著降低血脂异常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联合他汀类药物或联合他汀类药物和依折麦布片可使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进一步降低,同时也可用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以及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依洛尤单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背痛、关节痛等。依洛尤单抗可透过胎盘屏障,故不建议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使用。对于轻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不需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尚缺乏相关数据。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须调整剂量。此外,它可用于12岁以上青少年。

     
    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

     

    阿利西尤单抗为一种单克隆抗体,2019年12月在我国获批上市,它也是一种PCSK9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他汀类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等降脂药物不同,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它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或混合性血脂异常的成年患者;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其为全人源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免疫原性较低,在众多研究中均未发现中和抗体。

     

    6个国内外指南以及6个专家共识均推荐超高危患者或者他汀类联合依折麦布不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时,可启动他汀类联合PCSK9抑制剂治疗。荟萃分析显示,阿利西尤单抗和依洛尤单抗总体安全性相当,常见不良反应有鼻咽炎、背痛、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阿利西尤单抗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确定,不推荐使用。老年患者均无需调整剂量。可透过胎盘屏障,故不建议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对于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可用数据有限。对于轻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不需调整剂量,对于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尚缺乏相关数据。

     

     

    结语

     

    对于顽固性高脂血症的患者,上述三个降血脂药纳入医保,无疑为难治性高血脂症的人治疗增加了新生力量和新选择。相信在我国政府的努力下,未来会有更多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的药物纳入医保,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惠珍,邱学佳,曹格溪.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的Mini卫生技术评估[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1,19(11):47-53.
    [2]李江帆,胡晔,庞宏贤,赵丹,李欣茹,王旭红.基于OpenFDA对依洛尤单抗及阿利西尤单抗不良反应的比较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21,18(10):965-968.DOI:10.19803/j.1672-8629.2021.10.15.
  • 高脂血症的三级预防措施包括一级预防是针对还没有出现高脂血症的人群进行的预防措施;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出现高脂血症的人群进行的早期干预和管理;三级预防则是针对已经出现并发症的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的综合性治疗和管理。

    1.一级预防措施: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限制胆固醇的摄入,减少食用高脂肪食物,如红肉、奶油、黄油等,增加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保持适当的体重。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可提高心血管健康,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血脂水平,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如血压、血糖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控制高脂血症的风险因素。

    2.二级预防措施:主要是针对高脂血症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管理和教育。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根据血脂异常的病因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定期随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三级预防措施:针对已经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的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管理。高脂血症到达了严重状态,引起了冠心病、脑卒中或者胰腺炎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而针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高脂血症可以按照上述措施进行管理,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有效的预防。

  • 倒春寒是心脑血管病的大敌,每逢季节变化的时候,也就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候。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避免倒春寒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呢?

     

     

    1.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

     

    气候温度变化是倒春寒后最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因为气候的变化会导致血管舒缩反复,从而导致血压、心率等的变化,严重者诱发发病,所以,随着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是避免倒春寒致病的首要因素。


    2.温度变化导致流行病高发

     

    冬春交替是流感高发的季节,一方面和天气有关,另一方面和此时的流行病相关基础有关,所以,此时更应该注意健康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勤洗手,多晾晒,常通风,保卫生,才能避免疾病的袭扰,而流感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的地方,才能避免交叉感染。
     

    3.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健康心态

     

    有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而且春节来临,一年的第一个季度,各种考核指标接踵而至,从而使得拼命加班成为常态,加上气温变幻莫测,会使得各种不良习惯成为致病的最大因素,而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健康的心态,则是避免疾病的一大法宝。


    4.做到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天气忽冷忽热,再加上工作节奏太快,生活压力陡增,都会使得饮食变得不规律,而暴饮暴食会增加体重,增加心脑血管负荷,从而加重诱发疾病。能做到营养均衡,才能提高机体免疫,避免疾病袭扰。
     

     

    当倒春寒来袭时,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避免悔之莫及......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陈医生,心健康是一个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的科普平台,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血脂升高的类型主要有以下4种,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甘油三酯升高和混合性血脂升高。无论是哪一种升高都会引起我们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快,因为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和元凶。所以很多人发现自己血脂升高以后,就会很注意饮食。因为鸡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最高,所以很多人在血脂升高以后,就拒绝再吃蛋黄,这样的做法到底对吗?

     

     

    一、这样的做法对吗?

     

    首先可以明确的说,这样的做法其初衷是非常好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时时注意低脂饮食,低胆固醇饮食,这样长期坚持会有效的降低血脂改善我们的脂质摄入,进而可以帮助我们血脂达标,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作用。


    二、蛋黄真的不能吃吗?

     

    但是不是胆固醇升高,以后鸡蛋黄就真的不能再吃了呢?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我们人体胆固醇70%来源于内源性合成,30%来源于外源性摄入。而且每天正常机体需要的胆固醇量也是固定的,大概是200~300毫克左右,而一个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也正好,和每日需要量大体相当。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我们每天口服一个鸡蛋黄,我们的血脂真的不会因此而升高。况且鸡蛋能够保证我们有足够的营养和膳食平衡,毕竟保证胆固醇绝对不摄入是不可能的。 


    三、那还要不要吃鸡蛋黄?

     

    我们每日摄入的胆固醇不仅仅在鸡蛋黄内,在其他时候呢,也都含有,比如我们食用的肉类,以及其他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不仅仅局限于鸡蛋黄类的胆固醇,而我们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是有上线的,刚才我们已经讲到,而所有胆固醇的总量超过我们的摄入上限就会引起和导致我们的胆固醇进一步上升。所以不吃鸡蛋黄是一种态度,最起码可以有效减少每日的总胆固醇量。

     


    看懂了吗?鸡蛋黄不是不可以吃,而是建议我们少吃,使得我们每日摄入的胆固醇总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有利于我们的健康。但吃和不吃有时候是我们的饮食习惯,没有何必强求呢。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活性益生菌一般7~12天才开始在肠道内发挥作用,人体细胞新陈代谢周期90~120天,这也是菌株定植在体内菌群逐渐平衡的周期,所以一般建议,服用益生菌需要持续3~4个月,切勿断断续续,吃吃停停。


    有的父母担心“服用益生菌会不会产生依赖”,答案是不会。

     

    曾听到过一种说法:“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和发酵可以产生益生菌,如果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导致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而久之人体肠道便会有依赖性,而人体一旦对益生菌产生依赖,终生都将依靠使用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

     

    乍听之下,感觉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人体内的微生物,本来就是从外界获取而并非人体自己产生的。

     

    胎儿时期肠道是几乎无菌的,出生后随着母乳、辅食等食物的摄入,开始不断有微生物定植,因此说“人体丧失自身繁殖益生菌的能力”的说法就是错误的。

     

    再来看,定植在人肠道内的益生菌,会不会因为不断补充益生菌而丧失自我繁殖的功能?

     

    这也不会,因为自我繁殖是益生菌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与人体是否补充益生菌完全不相干。

     

     

    那为什么我们需要长期补充益生菌?

     

    如果孩子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消化道保持健康、肠道菌相有良好的构成,那么是不需要额外持续补充益生菌的,但现实情况中往往没办法做到。

     

    饮食结构有问题,经常出现腹泻、腹胀、嗳气、肠道中坏菌多好菌少,那么就只能通过“外援”益生菌来调整菌相。

     

    在“健康”这件事是非常公平的,平时不愿多花心思注意,生病时就得多花钱买单。

     

     

    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除了要注意菌种、菌种含量,还要看菌株编号,菌株编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有编号的益生菌,意味着做过大量的筛选和研究,经过测序的微生物基因序列信息和固定的遗传性状,相反,没有编号的菌株,功能和作用就不明确,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有这个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益生菌的数量和活性,不过比起数量,益生菌的活性和有多少活菌能够定植在肠道,才是真正决定结果的关键,因为益生菌在到达肠胃之前要经过胃酸,如果益生菌无法成功通过肠胃分泌的胃酸胆盐消化酶,那么孩子吃下去的不过是糖粉/糖水而已。

     

    所以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们要注意,其菌株需要能耐受恶劣的消化道环境,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多层包埋技术处理,才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益生菌能够定植肠道中。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恩替卡韦是指南推荐治疗乙肝的一线药物,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它能够通过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与HBV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从而发挥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它的适应症包括:病毒复制活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那么恩替卡韦可以长期用于乙肝病人吗?

     

     

    乙肝病人可以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理由有以下几点:

     

    1.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核苷(酸)类药物建议总疗程至少 4 年,在达到 HBVDNA 低于检测下限、ALT 复常、HBeAg 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 3 年(每隔 6 个月复查一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因此恩替卡韦可以并应当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的长期治疗。

     

    2.恩替卡韦疗效肯定,具有起效较快、抗病毒作用较强、可以在短期内把慢乙肝病毒载量降至很低的水平,能最大限度的的减少慢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伤,病毒变异率也相对更低。

     

    3.恩替卡韦安全性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转氨酶高、胃肠道反应等,一般能耐受,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4.依从性好。由于其半衰期长达15个小时,因此每天只需一次给药,相对方便。

     

    5.不易发生耐药性。传统治疗慢乙肝的药物如拉米夫定,就因其易发生耐药性,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而逐渐退出慢乙肝的治疗领域。因此恩替卡韦应运而生,由于其能作用于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的多个环节,作用靶点较多,即使慢乙肝病毒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恩替卡韦任能有效控制慢乙肝病毒,但并不是绝对不会耐药,所以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的患者,应当规律用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率,同时定期复查避免产生了耐药情况不知而导致病情恶化。这就是为什么恩替卡韦不容易发生耐药性,并能长期使用的主要原因。

     

     

    长期使用恩替卡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本药物因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后服用。

     

    2、不能随便停药,应当遵医嘱规律用药 。

     

    3、肾功能不全患者或者使用其他有肾毒性的药物,应当遵医嘱调整剂量使用。

     

    4、儿童患者只有当潜在获益超过对儿童的风险时,才能应用恩替卡韦。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研究数据不充分,故不推荐使用本药物。

     

    6、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当注意药物使用剂量,并监测肾功能。

     

    7、发生乳酸性酸中毒或明显肝脏毒性时,应当暂停服用本药物。

  • 在孕期,孕妇的饮食与营养状况对胎儿的成长发育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益生菌在维护肠道健康方面的广泛应用,很多孕妇开始考虑在孕期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的基本认识

    益生菌是指能够为宿主(人体)带来健康益处的活性微生物,它们通过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来发挥作用。常见的益生菌包括属于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它们主要存在于发酵食品如酸奶、酸菜中,也可以通过补充剂的形式摄入。

     孕妇服用益生菌的安全性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孕妇适量服用益生菌被认为是安全的。一些研究表明,孕妇服用特定种类的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护肠道健康,甚至可能对预防孕期并发症如妊娠糖尿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孕期女性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在开始服用任何益生菌补充剂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益生菌的潜在好处

    1. 改善肠道健康: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内的微生物平衡,有助于缓解孕期常见的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2. 增强免疫力: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免疫系统来增强整体免疫力,可能对预防孕期感染有益。

    3. 可能对胎儿有益:初步研究表明,孕妇服用益生菌可能有助于胎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减少儿童期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注意事项

    • 选择合适的益生菌:市面上的益生菌种类繁多,不同的益生菌适用于不同的健康需求。孕妇在选择时应注意产品的安全性、适用人群和益生菌的种类。
    • 注意剂量:虽然益生菌被认为是安全的,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引起不适,如腹胀、腹泻等。因此,遵循医生或产品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是很重要的。
    • 咨询专业人士:在开始服用任何补充剂,包括益生菌之前,孕妇应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特别是那些有特殊健康状况或并发症的孕妇。

    总体而言,对于大多数孕妇来说,适量服用益生菌是安全的,并且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益处,包括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然而,由于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孕妇在服用益生菌之前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士,以确保安全和适宜。

  • 孕期是每位准妈妈都非常重视的一段时期,不仅是因为她们自己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胎儿,而且她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孕期和胎儿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益生菌作为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健康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那么,孕期服用益生菌是否安全,又会对胎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益生菌的基本作用

    在讨论孕期服用益生菌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益生菌的基本作用。益生菌是一类能够在宿主体内产生有益效果的活菌,它们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等机制,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常见的益生菌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孕期服用益生菌的好处

    1. 改善消化吸收:孕期妇女常常会遭遇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服用益生菌可以帮助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缓解便秘。

    2. 增强免疫力:孕期妇女的免疫系统处于特殊状态,服用益生菌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预防妊娠并发症:一些研究表明,孕期服用益生菌可能有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风险。

    对胎儿的影响

    1. 肠道菌群的建立:胎儿在子宫内是处于无菌状态的,但出生后很快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微生物,开始建立自己的肠道菌群。孕期妈妈服用益生菌,可能通过垂直传递影响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建立,有研究表明,这可能有助于减少婴儿期的过敏症、哮喘等疾病的风险。

    2. 免疫系统的发育:胎儿的免疫系统在孕期就开始发育,孕期妈妈服用益生菌可能通过影响胎儿肠道菌群的建立,进而影响胎儿免疫系统的发育。

    注意事项

    虽然孕期服用益生菌带来的好处很多,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安全的产品:孕期妈妈在选择益生菌产品时,应该选择安全性高、质量有保障的产品,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

    2. 适量服用:任何补充剂都应该适量服用,过量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3.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孕期妈妈在服用益生菌时,如果出现不适应症状,应该及时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