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通常所说的脑部造影就是脑血管造影,现在脑血管造影的做法很多,临床上有无创的、有创的。无创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是心内科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也是心内科医生的一双眼睛。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确病变,鉴别诊断,并指导下一步治疗,所以,离开冠状动脉造影的心内科,几乎可以说是不完整的心内科。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十分安全的手术方法。现在在心内科应用非常广泛。
那么冠状动脉造影是怎么做的呢?
一、消毒、铺巾、连接压力等准备工作
患者如无禁忌症,而且同意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常规准备工作,比如消毒、铺巾、连接压力、连接心电监护等常规准备工作。
二、局麻穿刺部位并穿刺动脉入路
局部麻醉是为了穿刺做准备,常用的造影入路有很多,比如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等等,而且都是双侧都可进行。局麻后,行动脉穿刺,送入导丝后,沿导丝送入穿刺鞘管,并沿鞘管注射入需要使用的药品。
三、送入导丝,沿导丝送入造影导管
送入泥鳅导丝或者其他造影导丝,使得导丝沿着动脉入路一直到降主动脉,沿导丝送入造影导管直至冠状动脉窦,送到窦后,撤出导丝,回抽造影导管,排空导管内的空气,并连接压力及三联三通,为造影做好准备。
四、转动导管,分别到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并造影留存
导管到位后,转动造影导管,使得造影导管分别到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并使用三联三通沿着造影导管推入造影剂,造影剂使得冠状动脉显影,显影后留存造影记录。
五、撤出造影导管,拔除鞘管,造影结束
造影成功后,撤出造影导管,拔除鞘管,包扎固定后,造影结束。
这就是造影的全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需要仔细注意,否则都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导致造影失败。造影,也得小心应对。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的增加,以及心内科医生对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掌握的娴熟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心脏造影的检查。即便如此,大家对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一知半解,甚至有很多人压根对他就没有了解。所以才会有提问者提到的这样的问题,心脏造影后要休息多久才好?咱们今天一起走进神秘的冠状动脉造影,一起来回答提问者的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心脏造影?
准确的来说,心脏造影叫冠状动脉造影,主要是因为心脏的供血血管被称为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它是指使用导管沿着我们的外周动脉,主要是绕动脉进入以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把造影导管送入到冠状动脉开口,再通过造影导管推入一定量的造影剂,使得心脏的冠状动脉显影,从而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存在问题以及指导冠状动脉如何进一步治疗的一个重要检查,这就是传说中的冠脉造影检查。
二、心脏造影检查复杂吗?
随着技术的进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及的检查项目。做的比较娴熟的术者可以在10分钟以内完成造影,由此可见,心脏的冠状动脉造影并不是非常的复杂。但即便如此,仍然会有个别例外比较复杂的冠状动脉造影,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但绝大多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都比较简单,而且风险很小,伤害不大。
三、心脏造影后要休息多久才能好?
冠状动脉造影在很多地方,都是一个比较普遍、常用、简单的检查,甚至在有些医院,被当做日间手术的一部分。在我们医院有很多患者都是日间手术,不用办理住院,检查完以后如果没有问题直接走的。所以如果一切正常没有复杂的情况发生,没有并发症出现冠状动脉造影做完以后,绝大多数患者第2天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模一样。但如果患者的造影有问题需要进一步处理那么可能需要病情进行合理的休息以及服用药物、继续治疗等!
冠状动脉造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它也是有适应症和禁忌症的!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会为您带来更新的科普。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是心内科的常用检查,也被称为心内科医生的一只眼睛,可见造影对心内科医生的重要性!冠状动脉造影后有几种结果,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造影后都需要支架介入治疗,咱们看看造影后都有哪几种情况!
1、造影无异常或轻度异常
冠脉造影的阳性率,并不是100%,即使比较大的心血管病中心,造影也没有全部阳性的可能!所以,造影后有一种可能就是冠脉没有病变,或者冠脉病变很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仅仅是吃药或者行其他检查明确病因即可!此类患者,压根不需要放支架,所以就谈不上造影支架一起做了!
2、造影后病变需要支架植入
心脏支架(Stent)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冠脉造影后,如果需要支架植入,也需要根据病人情况、准备情况、家属意愿等综合考虑!如果患者没有充分的术前准备,或者家属和病人坚决不同意支架,那么支架也是需要择期再做!当然,如果病人需要支架植入,也没有支架植入的禁忌症,家属患者也同意,那么造影后直接直接支架植入的大有人在,不在少数!
3、造影后不能支架植入
冠脉造影后,有病变,而且病变有明确的血运重建指正,但患者病变不适合支架植入,需要进行外科搭桥治疗!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病变需要搭桥,不适合支架或者不能支架!那么此类患者也谈不上造影支架一起做了,需要下台后转到心脏外科,择期搭桥治疗了!
所以,造影和支架一起做,只适合那些有着充足准备,而且需要支架植入的病人!至于没有病变,或者病变很轻微的患者,也包括病变不适合支架植入,需要外科搭桥的病人,就不能支架和造影一起做了!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需要做造影,也并不是所有的非冠心病都不需要做造影,心脏造影检查就是将一根很细的导管插入到你的主动脉里,然后通过导管前面的小口向主动脉血液注入造影剂,使X射线可以将沿血管流动的造影剂在显示屏中显示出来血管及心脏的形态来。我们需要明白这两个问题需要了解我们造影的目的是什么?
一、冠心病一定需要造影吗?
当然不是,如果所有的冠心病都需要做造影的话,那么对于3亿的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心内科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造影的目的一是为了评估患者的病变情况,指导治疗,二则是为了进一步的血腥重建。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为了鉴别患者到底是不是冠心病,鉴别诊断和明白情况!所以对于某些稳定性冠心病,我们已经知道其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后如果对其愈后有一定的把握,那么完全可以不做造影。
二、不是冠心病就一定不需要造影吗?
当然也不是,刚才我们已经讲到,有时候冠心病造影是为了鉴别我们到底是不是冠心病,所以对于一个虽然不是冠心病,但临床症状非常像的,又让医生高度怀疑冠心病的患者来说,造影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造影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
是否要进行造影取决于很多因素,而不单单取决于患者的诊断。我们必须明白,造影只是一种检查,只是了解我们血管情况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也不是冠心病必然选择。
但如果我们的冠心病出现变化,比如出现了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或者是出现了其他需要做造影的情况,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尽快造影,而不是在犹豫要不要做了!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脑作为人体最精细的仪器,藏在我们的头部,却处在我们人体最高的部位,被称为“元神之府”,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的地方,甚至在一些导引术上,被称为昆仑、天谷,我们都知道,大脑的作用格外重要,身为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掌控着我们的精神意识,主宰生命规律的一切活动,但是它的功能比你想象中更加的强大。
在中医学里,脑被称为髓海,脑是我们体内精髓汇集而成的,跟我们全身的精微物质有关,所以《黄帝内经》中说,我们全身的精髓,都归属于脑。脑作为人体的奇恒之腑之一,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储藏着人体的阴精。头是我们体内所有阳气汇集的地方,作为我们一身的“主宰”,也是清窍所在的地方,人体内的经脉气血都会汇集在头部,所以说头是“诸阳之会”。脑作为人身体的大主,所有的经脉脏腑,都听从它的指令,我们平时的感觉运动,记忆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应对反应,都受到大脑的“掌控”。
脑可以主宰生命的活动,作为生命的枢纽机器,主宰着我们生命的一切运动。在中医上认为,元神的控制受到大脑的掌控,元神藏在我们的大脑之中,其实主要是因为,水谷津液化生为精,精髓化成脑髓,脑髓化生成我们所说的元神。元神完好存在,则我们的生命活动不受到影响,元神不存在,人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所以李时珍说,脑作为元神之府,不可以受到损伤,如果大脑受损,我们的生命活动也会受到威胁。
脑掌控精神意识活动,人的精神意识,包括思维的转变和情志活动等,对外的事物做出客观的反应。中医认为,心是思维活动的主要器官,但是也认识到,我们对记忆的认识不只是在心脏,而更多的是在我们的头脑,所以说,脑中藏有元神,心脏含有识神。正如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所说,“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
脑“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具有精神、意识、思维等功能。脑主精神活动正常,则我们的精神饱满,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否则,就是精神意识出现了问题。
我们的眼鼻口耳都在头面,所以我们的视觉、听觉、语言,都和大脑存在重要的联系。脑为元神之府,统领我们的四肢,与肢体的运动紧密相关,脑髓充盛,则我们的肢体轻健有力,否则功能异常,无论是虚实,都会表现出听觉的障碍、看东西不清楚、感觉异样、运动失常等。
随着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增加以及临床诊疗手段的进步,心内科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很多非心内科专业的医护人员,对于心内科的诊疗往往一知半解,更不要说普通患者了。今天我就给大家做一下科普,以便于大家了解这些检查,使得心内科医生不必每一个患者都要花过多的时间去解释,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多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我们把心脏看做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包括了水路、电路、门窗、墙壁。
心电图初步看一下电路是否存在传导异常,需治疗的心律失常还需借助电生理检查更精确、更详细了解电路情况。
心电图检查是常规筛查冠心病的最基础、最方便的无创检查,80、90年代出基本靠症状、心电图就诊断了冠心病,随着诊疗手段的进步,有了冠脉CTA和冠脉造影后好多之前被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摘掉了冠心病的帽子,因为目前来说心电图只有50%冠心病诊断率,我们心内科医生更注重的是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我曾经见过最经典的就是我们医院“120”李叔的家属,心电图显示ST段明显压低,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肌缺血图,没有胸痛、胸闷、气短的症状,最后查了一个冠脉造影,冠脉是通畅的。所以如果您有机会查了心电图,请一定保存下来,之后就医的时候携带心电图以前医生更好、更准确为您诊治。
心脏彩超主要作用是了解屋子大小(心房、心室大小)、墙的厚度(室间隔、室壁)及门(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的情况。
因为有的时候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不单纯是因为冠心病造成的,比如说: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肥厚性心肌病等也会引起胸痛的症状,所以心脏彩超也是不可能省略的检查。
我们再来看看冠脉造影或者冠脉CTA(大家常说的64排CT)。
主要是看屋子的水管(冠状动脉)有没有生锈,有没有堵塞和堵塞的严重程度,而这些是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根本看不到的。
冠脉造影和冠脉CTA是两种检查冠脉血管的手段。冠脉CTA有点就是简便快捷、费用低,准确率要明显低于冠脉造影,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推荐使用。冠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如果冠脉血管狭窄超过75%可置入支架。
脑部肿瘤是一种比较重大的疾病,不论是良性还是恶性,光是这生长的位置,就已经足够让人害怕了,而且哪怕是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对于脑部肿瘤的治疗依旧存在着很多难以攻克的难题,所以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则更为重要!而想要发现疾病,我们不妨先从它的病因着手、了解。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脑部肿瘤的发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电离辐射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已经完全的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手机、电脑、平板、微波炉、电视机等等,只要有电,那么多多少少就会带来一些电辐射,而当人体长时间暴露在电离辐射的环境中,就有可能增加脑部肿瘤发生的机率,有国外研究证实,超过10年使用手机的人患脑瘤的概率要比一般人高出80%左右。而这种影响对胎儿、小孩的影响更大,所以一定要注意让小孩子和孕妇尽量少接触电器。
2、先天性因素
这并不是说脑部肿瘤会遗传,而是指身体出现了某些缺陷。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因为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部分结构、细胞没有退化消失,结果残留在了颅内,慢慢的发展成肿瘤。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也逐渐发展,直至影响到了人体的植物系统功能时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3、化学因素
一些相关的动物实验证实,多种化学物是脑肿瘤的发病因素,常见的有蒽类化合物,如甲基胆蒽、二苯蒽、苯并比等等,所以若从事化学方面工作,需长期接触大量化学物品,则容易诱发脑部肿瘤的发生。此外,孕妇产前接触酒精、染发剂等,也可能增加子女患神经母细胞瘤的风险。
4、病毒因素
病毒感染也是诱发脑部肿瘤的主因之一,常见的病毒类型有腺病毒、赘瘤病毒等,当细胞受到病毒入侵时,会导致细胞染色体的致癌基因发生失控性的增值,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恶性肿瘤。病毒感染还可加重脑部肿瘤的范围,严重时可侵入到脑部神经和组织内,影响脑部功能。
5、饮食因素
如今的很多食品、饮料中添加有大量的香料、防腐剂、色素等等,长期吃这些食物,产生的毒素容易堆积在体内,引发恶性病变,导致脑部肿瘤的发生。此外,白酒消耗量与男性脑胶质细胞瘤有联系[1]。饮白酒年限、平均每日饮酒量和开始饮酒年龄(越小)也增加了男性患脑胶质细胞瘤的风险[1]。
6、外伤因素
临床病例中发现,一些颅脑受过外伤的患者,在受伤几年后,外伤局部发生了脑膜瘤或脑胶质瘤。
由此可见,脑部肿瘤的危险因素真是多种多样,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同时,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舒畅,也能对疾病起到不错的预防作用哦!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冠状动脉造影被誉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罹患人数大有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2017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75万例,由此可见冠心病这个庞大的人群。
既然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咱们今天就讨论一下,哪些人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
一、为明确诊断
患者症状典型,比如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或者其他典型的冠心病症状,患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冠状动脉情况,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二、为鉴别诊断
患者症状不典型,需要鉴别是否是冠心病所致的相关症状,比如不典型的胸痛等,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三、为指导治疗
患者已经有冠心病,比如典型症状确诊,或心肌酶确诊,或其他方式确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目的是为了指导治疗,指导进一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四、为帮助治疗
患者需要进行心脏或其他大手术,比如需要进行换瓣手术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可帮助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此时,也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帮助治疗。
五、为明确病因
比如患者不明原因的晕厥、或者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或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为了明确有无缺血性心肌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确诊。
六、其他需要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
比如为了某个职业需要,或者体检发现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等,也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脉情况的,我们也要进行造影。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已经成为心内科医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滥用造影,也是不对的。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一、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是心内科最为常用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之一。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造影剂,使得冠状动脉在X线下显影的一种方法。
二、冠状动脉造影怎么做的?
其原理是经上肢桡动脉或者其他动脉处穿刺后,使用造影导管通过动脉路径,使得导管开口放置于冠状动脉开口,选择性地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通过X线记录冠状动脉显影过程,用以判断冠状动脉有无病变,以及有无畸形,有无痉挛或者其他用途的一种检查方法。
冠脉造影术在局麻下进行,多数患者不会有特殊感觉,大多数患者过程顺利,整个检查过程多无明显不适。而且桡动脉术后无需卧床,术后即可即刻活动,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三、冠状动脉造影有什么并发症?
任何手术均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冠状动脉造影也不例外。
1、穿刺相关并发症
穿刺部位的局部出血、穿刺血肿,穿刺血管的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等,严重者出血较重,可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而且反复穿刺引起的动脉闭塞,也是穿刺并发症的一种。
2、血管相关并发症
血管通道作为进入造影导管的通道,也可能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如出血、血肿、血管痉挛、血管破裂等等。
3、导管导丝相关并发症
导丝缠绕,导丝断裂,导管断裂,导管导丝打结等等并发症,也是造影常见并发症之一。
4、冠脉相关并发症
心绞痛发作、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血管痉挛、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穿孔等等,是冠状动脉的严重并发症。
5、造影剂相关并发症
造影剂过敏、对比剂肾病等并发症,是造影剂引起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6、心脏相关并发症
如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造影使得心功能不全发作,使得心律失常出现,严重者诱发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
7、其他并发症
比如栓塞并发症、其他脏器并发症等等。
当然,造影引起的并发症中,较少见到严重的并发症,绝大多数上述并发症都不会构成严重后果,而且随着造影的普及,熟练操作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少的。
所以,冠状动脉造影是一项风险较小、相对安全、痛苦不大的简单操作,无需过度担心。
但仍然需要因人而异,一般情况较差,疾病相对凶险的病人,仍是造影的相对禁忌症。
脑微出血属于一种脑小血管病变,脑小血管指的是脑内小的分支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它们构成了脑组织血供的基本单位,对脑功能起着重要的维持作用。那这个小血管究竟有多“小”呢?我们都知道1mm=1000um,脑内小动脉的直径大约是40-200um,毛细血管则比头发丝还要细,平均只有6-9um,而人体大脑内的血管分布就像是一张编织紧密的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层层覆盖,如果其中一处脑小血管出现细微的病变,其实是很难被发现的。
可能有人就要说了,去医院做个CT检查不就行了,虽然CT检查技术于临床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让很多过去肉眼无法判断、识别的疾病和症状,都有了更好的诊断依据,可依旧有些疾病是连CT检查都无法诊断、甄别的,脑微出血就是其中之一。
难道我们就拿脑微出血没有办法了吗?当然不是,医学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的日益精进,诚如脑微出血这样无症状,不易察觉的病变,我们有了更精准的影像检查技术来攻克它--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一种成像技术,是一种核物理现象。它是利用射频脉冲对置于磁场中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进行激励,射频脉冲停止后,原子核进行弛豫,在其弛豫过程中用感应线圈采集信号,按一定的数学方法重建形成数学图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不同于其他成像技术,它提供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技术。因此,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明显优越性,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血管造影也无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的影响。
MRI对脑微出血诊断的应用
对脑微出血的确切诊断得益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但并非所有的磁共振成像技术都能做出这样准确的判断,必须是特殊序列的成像数据才能确诊,如T2* 梯度回波序列(T2*GRE)、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尤其是磁敏感加权成像,和普通的磁共振成像不同,它主要是利用不同组织之间的磁敏感性不同来成像的,相较于其它的磁共振成像原理,SWI成像更加清晰,可以更为直观的检测出患者的病变部位,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出血性病变、异常静脉血管性病变、肿瘤及变性类疾病的诊断及铁含量的定量分析,可以预示微血管的出血倾向,是显示微小出血灶的最前缘技术,在诊断急性脑实质出血和梗塞后出血方面均优于常规的MRI和CT检查技术。
那么脑微出血的诊断标准究竟是什么?它在磁共振成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1)T2*WI序列上低密度信号缺失灶
(2)在磁敏感加权成像上表现为小的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体积在2-5mm,最大不超过10mm的信号缺失
(3)病灶至少有1/2被脑实质环绕,最常发生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其次为基底节区、丘脑、小脑、脑干
(4)相应部位的 T1、T2 序列上没有显示出高信号
(5)脑外伤所致的弥漫性轴索损伤除外
要注意的是,血液流空、海绵状血管畸形、小梗死的出血转化、铁沉积及散在的钙化等病症在磁共振成像上容易被误诊为脑微出血。
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突发性的头部不适症状,要引起重视,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以及中老年人群,更应关注自身的心脑血管健康,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必要时可借助先进的医疗技术,来排查如脑微出血这样早期无症状的疾病,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
那天,阳光明媚,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弘爱医院做心脏造影搭桥手术。手术前,医生详细告知了我手术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让我感到十分安心。
然而,手术后的情况却出乎我的意料。当我从麻醉中醒来,发现自己无法动弹,眼睛看东西也出现了重影。医生告诉我,可能是造影剂过敏和短暂性脑缺血导致的。虽然我感到害怕,但医生和护士们始终陪伴在我身边,给我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经过一周的恢复,我的情况并未好转,视力模糊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这时,一位来自神经外科的医生为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他不仅耐心地为我解答了心中的疑问,还给我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他告诉我,根据后期造影及CTA提示,我可能患有动脉狭窄,这可能是引起脑缺血的原因。他详细解释了病情,并为我提供了治疗建议。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我逐渐恢复了健康。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重要性。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健康守护者,更是我们生活中的温暖之光。在此,我要感谢所有为我付出努力的医生和护士们,是你们让我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