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强迫症——忧患意识过强,过于追求完美,未必是好事

强迫症——忧患意识过强,过于追求完美,未必是好事
发表人:杜慧堂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 1%~2%,约 2/3 的患者在 25 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 15~44 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 20 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英文名称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常见病因

遗传、神经-内分泌失调、不良事件等因素引起

常见症状

连续两周多日存在强迫思维、行为或两者并存

这些生活中的流行病,你入列了吗?

病因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 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临床表现

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又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及强迫意向。内容多种多样,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碰到脏的东西会不会得病,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站在阳台上就有往下跳的冲动等。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比如患者有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的想法,相应的就会去反复检查门窗确保安全;碰到脏东西怕得病的患者就会反复洗手以保持干净。一些病程迁延的患者由于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某种程序,比如洗手时一定要从指尖开始洗,连续不断洗到手腕,如果顺序反了或是中间被打断了就要重新开始洗,为此常耗费大量时间,痛苦不堪。

强迫症状具有以下特点:

  • 是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 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已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抵制。
  • 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患者感到不快(单纯为缓解紧张或焦虑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 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检查

完成相关体格、精神及辅助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诊断

诊断应根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由于器质性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而引发的强迫症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要作出肯定诊断,患者必须在连续两周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存在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或两者并存。这些症状引起痛苦或妨碍活动。强迫症状需要符合临床表现中的四条特点。

鉴别诊断

首先需要鉴别正常的重复行为,以免草木皆兵、诊断扩大化。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些重复行为或有既定顺序的动作,比如离开家前会反复拉两三次门以确保门关上了;刷牙总是会按照先用左手拿杯子装水,再用右手取牙刷,接着用左手挤牙膏的顺序进行。一般这种习惯行为是为了提高效率,并不让人感到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生活。而明确有强迫症状的患者则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精神分裂症

该病患者也可产生强迫症状,但往往不以强迫为苦恼,更不会主动寻求治疗,强迫思维的内容多怪诞离奇且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一般容易鉴别,但严重的强迫症病人有时也可伴有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辨别。

2.抑郁症

该病患者可出现强迫症状,而强迫症患者也可产生抑郁情绪,鉴别主要是识别哪些是原发性的症状、出现在先。

3.焦虑症

两者都可有焦虑表现,强迫症的焦虑多因强迫思维的反复出现或强迫行为无法实施而出现,相比之下,焦虑症的焦虑可以是无缘无故、缺乏特定对象的。

4.药物引起的强迫症状

一些药物,如氯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可引起强迫症状,但患者并不感到苦恼,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消失。

5.器质性精神障碍

大脑某些部位的器质性病变,如出血或梗死可出现强迫症状,所以在诊断时询问相关脑血管疾病病史,完成头颅磁共振等相关辅助检查是相当必要的。

治疗

虽然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发病不仅与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着莫大的联系。因而不论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对缓解患者病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心理治疗

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具有相似症状的患者其心理机制可能千差万别。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帮助其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推动患者解决问题,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塑健全人格。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思维阻断法及暴露反应预防。思维阻断法是在患者反复出现强迫思维时通过转移注意力或施加外部控制,比如利用设置闹钟铃声,来阻断强迫思维,必要时配合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暴露反应预防是在治疗师的指导下,鼓励患者逐步面对可引起强迫思维的各个情境而不产生强迫行为,比如患者很怕脏必须反复洗手以确保自己不会得病,在暴露反应预防中他就需要在几次治疗中逐步接触自己的汗水、鞋底、公共厕所的门把手及马桶坐垫而不洗手,因患者所担心的事情实际上并不会发生,强迫症症状伴随的焦虑将在多次治疗后缓解直至消退,从而达到控制强迫症状的作用。

2.药物治疗

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 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紊乱。目前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其特点就在于能够调节脑内 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作用。使用比较多的主要为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TIs),包括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等,及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必要时临床上也使用心得安及苯二氮卓类药物辅助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失眠。对于难治性强迫症常联合应用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等作为增效剂提高疗效。同心理治疗一样,药物治疗的疗效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一般的 SSRIs 类药物需要 10~12 周才能达到充分的抗强迫作用,且如果治疗有效仍需维持用药 1~2 年以巩固疗效。

3.物理治疗

对于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采用改良电休克及经颅磁刺激。神经外科手术被视为治疗强迫症的最后一个选择,因其存在痉挛发作、感觉丧失等不良反应,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预防

强迫症的发病与社会心理、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其中前两项是可以干预,防患于未然的。作为家长,应当为孩子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不应过分苛求,生活处事可以更具弹性,注重相互间的沟通,促进其构建健全的人格。强迫症自我筛查:

  • 你是否有愚蠢的、肮脏的或可怕的不必要的念头、想法或冲动?
  • 你是否有过度怕脏、怕细菌或怕化学物质?
  • 你是否总是担忧忘记某些重要的事情,如房门没有锁、阀门没有关而出事?
  • 你是否担忧自己会做出或说出自己并不想做的攻击性行为或攻击性言语?
  • 你是否总是担忧自己会丢失重要的东西?
  • 你是否有什么事必须重复做,或者有什么想法必须反复想从而获得轻松?
  • 你是否会过度洗澡或过度洗东西?
  • 你是否做一件事必须重复检查多次方才放心?
  • 你是否为了担忧攻击性语言或行为伤害别人而回避某些场合或个人?
  • 你是否保留了许多你认为不能扔掉的没有用的东西?

如果上述症状中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症状持续存在,并困扰了您的生活,使您感到痛苦,别孤军奋战,请您咨询专业的医生,让医生帮助您一同战胜强迫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强迫性神经症疾病介绍:
强迫症是一种难治性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这些观念和行为会耗费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患者能意识到不必要或不正常但是无法摆脱,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焦虑痛苦感,长此以往会造成其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世界范围内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0.8~3%,世界卫生组织将强迫症确定为全球非致命疾病的主要病因。强迫症一般以药物结合心理治疗为主,病程多迁延[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一、咨询个案

     

    许风,现在是一所重点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是班上的尖子生,但是为人比较严肃,做事很认真负责,所以,老师让他担任了班上的纪律委员。

     

    作为一名纪律委员,免不了会和班上的同学有矛盾,而许风每次处理违纪的同学都是铁面无私,毫不留情,因而得罪了班上的不少同学,和同学们的关系很紧张。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还差点和班上的同学打起来,为此,许风觉得很苦恼,他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但是却从来没有人理解他。

     

    有一回家里被盗了,最后出门的是许风,于是妈妈就随便问了许风一句“有没有锁好门?”许风虽然知道妈妈只是随便问的,可是心里却忍不住在埋怨自己,后来每次出门他都会反复检查门锁好没有。

     

     

    谁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许风出门时锁好门下楼,走不了多远,心里就开始紧张起来,脑子里反复在想:“我把门锁好了吗?要是没锁好又会丢东西的,要是锁了,返回去又挺麻烦,锁了,没锁,没锁,锁了……”许风心强迫的原因造成强迫障碍的原因有生物学上的因素、家庭社会因素、个体本身的因素,等等。

     

    归结起来大概有这几方面:

     

    第一,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强迫障碍的人中,他们的父母和同胞有21%~37%显示强迫性格特征。至于强迫障碍的发生是否与遗传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有个别研究发现,强迫障碍患者与双亲的同病率为5%~7%,远远超过普通人群。

     

    国外有人进行双生子的强迫状态一致率的研究,发现大约40%的单卵双生子和0%的双卵双生子一致出现某种强迫障碍。

     

    也有一些家系研究发现,强迫障碍患者的亲属中,焦虑障碍、强迫性人格等明显高于正常人。以上发现说明,强迫障碍的发生与遗传可能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强迫性格的关系。

     

    第二,强迫性人格是强迫障碍的内在原因

     

    有人统计,约有2/3的强迫障碍患者具有强迫个性特点。例如,拘谨、犹豫、深思熟虑;富有思想,爱钻牛角尖,做事认真仔细,力求准确,缺乏灵活性。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过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要求十全十美。喜爱整齐、清洁、有条理和有秩序,但总觉得不完善、不安全、不确定。

     

    第三,外在的环境因素也是原因之一,尤其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

     

    强迫障碍患者的父母常对子女的教育严格、古板甚至有些冷酷,要求子女遵守较高的伦理道德标准,在生活上过分要求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一切要求井井有条,如有违背常会受到责难。

     

    长期生活在这种只准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的严谨的环境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性格,从而容易促使强迫障碍的产生。另外还有一些生活事件,如童年经历、一些创伤性事件都会成为强迫障碍的导火线,引发强迫障碍。

     

    二、强迫的心理疏导策略

     

    强迫障碍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精神障碍,在处理的时候也颇为棘手,因此,当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个案时,应转入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治疗机构进行治疗。在这里,介绍一些治疗强迫障碍常用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1)脱敏疗法

     

    是行为疗法的一种,主要治疗恐惧症,也治疗强迫症。本疗法的简单原理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增强适应力,最后达到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

     

    例如,强迫洗涤是与怕脏、怕细菌等的恐惧心理有关的,通过脱敏方法可使患者逐渐减少强迫行为的次数和时间。先规定严重的强迫性洗手患者在第一周内,每次洗手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超过5次;

     

     

     

    第二周内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不超过3次,以后再依次递减。若有焦虑不安时,教给全身放松法。这样经过一个阶段的坚持,强迫性洗手会逐渐减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决心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患者不能坚持那就会前功尽弃。

     

    (2)暴露疗法

     

    主要也是治疗恐惧症和强迫症的,治疗原理是让患者暴露在使其恐惧的某事实面前,且不允许回避,从而使患者对此事实的恐惧反应逐渐适应而取得效果。进行这种治疗的时候,患者的痛苦程度较大。

     

    (3)厌恶治疗

     

    也是行为疗法的一种,利用回避学习的原理,把令人厌恶的刺激与患者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自行治疗可采取物理方法,如出现强迫性观念或行为时,就立即给予物理性刺激,常用的方法有:电刺激法,当出现强迫现象时,给予电刺激。橡圈弹痛法,先把橡皮圈套在患者的手腕上,当出现强迫症状时,令其立即用力自行拉弹橡皮圈,使之产生疼痛刺激,以抑制强迫症状,同时计算拉弹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为止。

     

    以后再次出现时再次拉弹,如果拉弹次数逐渐减少,表明已取得治疗效果。操作要求:拉弹必须用来使腕部有疼痛感;拉弹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并计算拉弹次数;每天写治疗日记,记录拉弹次数。

     

    (4)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就是让患者顺其自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强迫症状上,因为当存在某种疾病时,患者往往会对此过分关注,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症状”上,而且对这些感觉越集中,感觉“症状”也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而所谓的顺其自然就是承认“症状”的存在,把一切思想、情感变化都看作是自然的东西,接受并肯定其存在,对“症状”采取不排斥的态度,任其自然,不当一回事。

     

    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是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由于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症状”上,从而使恶性循环不复存在。

     

    接受自己的“病症”后,带着自己的“病症”去积极生活,努力去做该做的事,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倾注在实际行动中。实践证明,如果强迫症病人能真正做到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事务上,其治疗效果会很不错。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下面这些场景?

     

    「家里的煤气是不是没关好,煤气泄漏会爆炸的啊……」第三次返回家确认煤气阀门,结果出门后你仍然忧心忡忡。

     

    「手都洗脱皮了,可是好脏啊……」明明今天已经用肥皂洗了十几次手,你还是控制不住地走向了洗手间。

     

     

    大家可能常常会听到「强迫症」这个词:


    有时会把它等同于习惯,比如「我可能有点强迫症,听书才睡得好」;

     

    有时会把它等同于爱整洁,比如「看到干净的书房,强迫症都舒服了」。

     

    但事实上,真正的「强迫症」并不是单纯的生活习惯或者小癖好,而是一种精神疾病,今天是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强迫症」。

     

    强迫症——不受控制的身体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强迫症的年患病率为1.3%~2%,终身患病率为2%~2.9%,且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

     

    这种疾病的临床特征是反复出现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是指反复、持久地体验到非自愿的侵入式思维(例如,无法控制的想法、冲动或画面);

     

    强迫行为则是指重复的外在行为(例如,检查、清洗、排序)或头脑中的精神活动(例如祈祷、计数、默默地重复字词)。

     

     

    这些特点都会给患者带来极其强烈的痛苦体验,而且更糟糕的是,你越努力想摆脱、反抗这种思维,这些冲动或者想法就会在你的脑海中变得越发强烈,并促使你重复做出强迫性的行为。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接下来就举几个小栗子——

     

    生活中常见的强迫思维:

     

    细菌太脏了,一定要把手洗得很干净,否则会得传染病;

     

    鞋子没摆对称,要赶紧纠正过来,否则会有不幸的事发生;

     

    每次开车过桥的时候,一定要在心里唱那首歌,不然会出车祸。

     

     

    生活中常见的强迫行为:

     

    反复确认自己是否锁门、关火;

     

    爱把东西收拾得整齐且必须按照顺序摆放;

     

    对清洁有近乎病态的执念,对自己或物品进行重复刷洗。

     

    别小看强迫症

     

    强迫症的病因很复杂,目前已知的学说包括遗传、神经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更加专业有效的治疗办法也仍在继续探索中。

     

    也正因此,作为一种病因和症状都复杂且极难根治的精神疾病,强迫症给患者生活带来的困扰罄竹难书。

     

    强迫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9~20岁,约80%的患者症状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患病率为3.4%。约四分之一的男性在10岁之前发病,而女性则在青春期发病率最高。

     

     

    随时间的推移,这种疾病可能自行好转也可能逐渐加重,多数会迁延成慢性疾病,一个糟糕的消息是,强迫症本身已经够痛苦了,它与其它精神类疾病的共病率也极高。

     

    有研究表明,约有86%~90%的强迫症患者一生中至少会患有其它一种精神疾病,比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神经性厌食或者贪食障碍、物质依赖等。

     

    这都将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如何诊断强迫症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曾明确统一了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满足了这4点的,才可能会被诊断为强迫症,而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挂在嘴边的「强迫症」大概率只是一种「强迫倾向」,基本上人人都有,程度较轻,不会太影响生活,也远远达不到疾病范畴。

     

    比如你就是喜欢家里干净整洁所以整天洗洗刷刷,只要做这件事不会让你感到焦虑或痛苦,甚至把家里收拾干净还让你满是成就感,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完全不需要担心。

     

    强迫症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治疗强迫症状最常使用的干预方式。但都有其局限性,药物治疗最大的不足是停药后复发率较高,认知行为疗法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强迫症状,更方便有效的治疗办法仍要等待科学家们继续研发。

     

     

    但就目前来看,「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再加上自己也试着调整心态,多多锻炼自己应对焦虑的能力,接纳自己的想法和偶然发生的小错误,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相信很快就能康复啦!

     

    最后仍要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自己近期的心理状态出了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哦,心理生病也要看医生才能快点好呀!

     

  • 小莉22岁,现在上大学一年级,从高二文理分班后,她突然出现了“洗涤强迫”,一开始只是洗手的时间比别人稍微长一点,想着她从小就喜欢干净,喜欢打扫卫生,这也很正常。

     

    但后来洗手时间就越来越长,总觉得洗不干净,担心有脏东西沾到自己,摆放东西必须有固定程序,否则就很难受,但基本可以正常生活和学习。

     

    慢慢的,她在学校就不敢上厕所,因为上完厕所后洗手的时间更长,她怕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她,课间15分钟经常不够,上课总是迟到,老师也会批评她,后来她就只上半天课,一上午就不去厕所。

     

    再后来她洗澡的时间也变长了,开始家长也没特别在意,但到后来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每次出门回家就一定要洗澡,后来就不想出门。

     

    01 越洗越脏,越脏越洗

     

    小莉最严重的时候洗个手需要一个半小时,洗澡要3—4个小时。症状变得越来越多,起床刷牙洗脸穿衣服都很困难,走路数数,还数身边经过的车辆,出门锁门也都有自己的程序(洗手、锁门),数数程序中被人或被事情打断了,又要重头开始再来,就这样一直要到完整的完成整个程序才可以。走路时尽量避免踩到地砖边缘,临睡前一定要把桌上的物品摆放整齐。

     

    小莉明知道不需要这么做,不洗又觉得脏,反复洗手,反复摆放东西,脑子里经常出现什么东西很脏的想法,就得一直盯着看,直到认为这个东西不脏为止。

     

    看见什么都能与厕所联系起来,怕沾到厕所的脏东西,怎么都洗不干净,也知道这些想法和行为没有必要,但控制不住,总之就是担心和不安。当强迫症患者内心感到“舒服”或“恰到好处”时,其强迫观念得到缓解时,可停止反复进行的强迫行为,久而久之,以后将花更多的时间才能缓解或无法缓解。

     

     

    02 她到底怎么了?

     

    小莉这些害怕、担心的想法就是强迫思维,往往与仪式化的行为既强迫行为组合,如洗手、检查、数数等强迫行为被不断重复,以应对那些不想要的强迫思维。

     

    患有强迫症的她常被强迫思维所控制,反复的行为过分的担心影响了她的社交关系,以及学业和生活。当强迫症患者内心感到“舒服”或“恰到好处”时,其强迫观念得到缓解时,可停止反复进行的强迫行为,久而久之,以后将花更多的时间才能缓解或无法缓解。

     

    回避行为是强迫症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常常回避能够激发令人生厌的强迫思维的出现,怕脏的小莉,往往避免到肮脏的公共场所,如避免使用公共厕所,或避免接触马桶座,门把手,或者他人使用过的水龙门等。同时焦虑还与强迫症的情绪问题有关,比如厌恶(尤其是怕脏),羞愧感(怕被耻笑),以及痛苦感。

     

     

    03 强迫症(OCD)的风险因素是什么?

     

    1.儿童时经常隐藏感受,总是担心,或思维方式是悲观的,或者倾向于从未知的环境中退缩

    2.儿童期遭遇躯体或性虐待,或其他压力性事件

    3.遗传的因素:父母有OCD患者有此障碍的风险,比其他个体患病风险高2到5倍。

     

    小莉的父母都是初中老师,母亲追求完美,家里整洁,从小教育来访者物品摆放整齐,哪里拿就一定要放到哪里,自己穿的衣服都需要熨烫平整,对人对己要求非常严格。爸爸做事讲原则,信佛教,对因果非常重视,做事一丝不苟,并且要求孩子道德感非常强。小学时父母离异,跟母亲生活,母亲是她初中班主任,她从小听话,道德感强,成绩优秀。

     

    高中时考入省重点中学,住校后却不能适应宿舍生活,觉得学习压力大,担忧自己考不出好的成绩。高二开始成绩不如以前,内心敏感,总是担心别人做事或说话是针对自己,老师和家长批评自己成绩下降,会不由自主的担心被别人评价,并为此影响心情。

     

    小莉从小表现出爱整洁,爱干净,道德感强,高中后压力增大,并且文理科分班后同学和老师不是原来班级的,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加上对自己要求严格,考试不允许自己成绩下降。出现强迫症状后在学习中常常感觉焦虑情绪影响得自己很难完成作业,经常会感觉情绪烦躁、易怒,情绪波动大。她病情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都符合强迫症的诊断。

     

    家人开始很不能理解,甚至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要弄的那么复杂的,就指责她,批评她,她也明明知道不需要这么做,但是两种想法总在头脑中打架,一次又一次的挣扎斗争,如果不按照那样做心里就很难受,那种是一种说不出什么样的难受,难受的那一刻恨不得掐自己,让身体疼痛来掩盖内心痛苦。后来她就害怕出门,总呆在家里,也不敢触碰东西,呆在一个角落里,一坐就是一天,焦虑,烦躁,情绪低落,就像一个孤独的怪物

     

     

    直到来到心理科就诊,用药物舍曲林1片,逐渐增加到2片,治疗后能正常上学,高考考入一本。目前的小莉一直坚持用药,同时做心理治疗,强迫症状基本改善,可以正常学习生活。

     

    04 医学上如何诊断强迫症?

     

    需要符合临床表现中的 5 条特点:

    1.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在多数情况下表现。

    2.强迫观念(侵入性观念,表象,或怀疑),表现为重复,持续,不情愿,并致大部分患者巨大痛苦。

    3.强迫行为表现为反复的行为或由强迫观念所致强迫行为。

    4.通常存在反强迫(即使一些患者反强迫强度较低)。

    5.强迫行为本身不愉快,但能缓解内心焦虑痛苦。

     

    05 强迫症的严重程度评估

     

    1.轻度强迫症:强迫思维或行为占据的时间一天内少于1小时,感到轻微痛苦或烦恼,无需主动抵制强迫想法或行为,社交或工作,学习能力轻度受影响。此时是治疗效果最理想的时期,建议尽早治疗,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能尽快改善症状。

     

    2.中度强迫症:强迫思维或行为占据的时间为1-3小时,经常有痛苦或烦恼,大部分时间里试图去克服,影响到社交或工作,学习能力。这个阶段必须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3. 重度强迫症:强迫思维或行为占据的时间超过3小时,非常痛苦或烦恼,什么事都不能做,屈从于强迫思维或行为,不能进行社交或工作,学习能力,极易出现抑郁症状,通常需要强制住院治疗。

     

    06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

     

     

    常用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及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强迫症患者对己、对人、对事的不正确的看法和态度来达到消除患者的强迫症状,主要包括思维阻断法及暴露反应预防。思维阻断法是在患者反复出现强迫思维时通过转移注意力或施加外部控制,比如利用设置闹钟铃声,来阻断强迫思维,必要时配合放松训练缓解焦虑。

     

    暴露反应预防是在治疗师的指导下,鼓励患者逐步面对可引起强迫思维的各个情境而不产生强迫行为,比如患者很怕脏必须反复洗手以确保自己不会得病,在暴露反应预防中他就需要在几次治疗中逐步接触自己的汗水、鞋底、公共厕所的门把手及马桶坐垫而不洗手,因患者所担心的事情实际上并不会发生,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将在多次治疗后缓解直至消退,从而达到控制强迫症状的作用。

     

    森田疗法是由日本森田正马博士创立的,理念为接纳客观,为所当为,顺其自然。大部分的强迫症患者往往都具备一个相同点:缺乏安全感!其实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是从现在开始,我们主动地去感受当下生活的感觉,去觉察到生活的存在,森田就是内观,是生活的禅法。 

     

    精神分析法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和积极想象等技术,挖掘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和欲望以及所遭受的精神创伤,然后进行合理的解释,让患者领悟到症状真正的意义。

     

    支持性心理治疗需要转移注意力,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接纳自己,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比如强迫洗涤行为,主观上已意识到没有必要这么清洗,还要不断清洗,生活中在接纳这种害怕的感觉,同时要及时中断这种强迫行为。开始会很难,只要坚持住,就会一次比一次容易,一次比一次轻松,直到症状消失。

     

    07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氟西汀,西酚普兰,艾司西酚普兰和舍曲林等。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药物维持治疗时间通常为 1-2 年,然后视具体情况逐渐减量。

     

    医生寄语:强迫症有时往往是不易发现的,发现了可能有时也不被重视。一些患者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为强迫症患者,或者是由于强迫症所带来的病耻感,在努力隐藏自己症状,饱受着强迫症对生活的困扰。

     

    也许你的身边就有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但是一旦发现,还请理解他们,请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爱,会给他们冰冷黑暗的世界带来一点温暖。

     

    参考资料:

    · Katharine A. Phillips. 强迫障碍 (OCD). 默沙东诊疗手册(医学专业人士版): https://www.msdmanuals.com. (Assessed on Mar 2014).

    · 喻东山. 强迫症治疗的新进展[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5, 38(1).

    ·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444-479)

  • 采访专家 |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医师 李江波
    文 | 黑凤梨

     

    说起精神病,第一印象可能是「发疯」、「乱骂人」、「行为异常」,或者是失眠、抑郁、自杀、自残等,很多影视剧作品也喜欢把「犯罪」和精神疾病相关联。

     

    其实那只是冰山一角,精神疾病还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身体的各种疼痛、说不清的难过、痛苦、浑身不适、尿频、大便次数多、食欲不振或食欲亢进等。

     

    即使诊断为各种疾病,花钱无数却无法消除疾苦,使病人倍受煎熬,就是说身体的各种痛苦还可以以非常隐蔽的形式隐藏在精神疾病之中,使我们很难识别其庐山真面目,换句话说精神疾病才是这些身体病症的根源,治好了这些精神问题,才可以改善躯体不适症状。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3位患者患病的经历,起病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疼痛」是他们主要痛苦的症状……

     

    受访医生:李江波

     

    疼,是最突出的症状!

     

    故事1:

     

    19岁的刘甜甜(化名)在某大学读书,平素话少,不喜欢社交,很少和宿舍人说话,舍友们背地里说她「自命不凡」。一个人去食堂吃饭、独自去教室上课,不愿参加学校、班级、宿舍的活动,渐渐的各种活动大家也不叫她了。

     

    面临孤立的刘甜甜

     

    大三的下学期,班主任找到了刘甜甜,「你最近怎么总是旷课?再这样下去,都难毕业!」「老师,真的不是故意的。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觉得头疼的很,时不时还胸口疼,上述疼痛症状位置不固定,好像经常移动,已经看了好几家医院了,都查不出什么毛病来,只能回宿舍躺着……」

     

    故事2:

     

    兢兢业业的闫爽(化名)是名银行职员,35岁上升空间有限,身体也拼不过年轻一辈。

     

    经常因为身体难受休病假,半年没上班了,病情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觉得浑身疼,喜欢躺着,可是躺着症状也不能减轻,动起来就疼得厉害,终日卧床,根本下不了床!」

     

    不得不放弃银行工作的闫爽 

     

    闫爽告诉我们,某市的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按照此病治疗一段时间一点·没效果,又到外地另一个大医院诊断是“肌纤维痛”,又吃了许多药,治疗一段时间还是不见好转,而且到处都疼。

     

    家人听说是精神因素导致的,把她送到某大城市的三甲精神病院求治,被收入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吃了很多抗抑郁、抗焦虑药,疼痛症状有所改善,还是好不彻底。

     

    故事3:

     

    张德民(化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和竞争对手打「商业战」是他的日常。

     

    最近,他打了场败仗,营业额被对手吊打、碾压,那以后经常感觉腿疼、腰疼,没有力气,甚至都站不起来了…

     

    竞争压力山大的张德民 

     

    他怀疑自己患了重病,可是一直查不到原因,可是过一段时间又头疼起来,经常去医院检查头疼的问题,可是以往的毛病却不再提了,好像已经好了一样,为了搞清头疼原因,他住进医院,各专科会诊后,结论是「无器质性疾病,建议去心理科治疗」。这个结果使他很沮丧,几乎要崩溃了,七尺的男儿居然哇哇大哭了起来……

     

    疼痛背后的真相是......

     

    于是,我们走访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找到了3名患者的接诊医生——李江波主任。

     

    李江波从事精神科医疗工作已经30余年了,而且在日本研究森田疗法、心身医学多年,他告诉我们:“精神疾病的一部分症状很有迷惑性,往往以身体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身体各部位的疼痛、闷、晕、胀、无力等,为此无论病人还是家属都会认为是身体出了毛病,各科医师也是首先这样考虑的,会积极地做各种检查,帮助病人查找发病病因,而且给与对症治疗。”

     

    有时即使给予病人充分地治疗,症状还是没见好,医师才会考虑是否存在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建议到心理科治疗。

     

    反复就医,又找不到问题,让人奔溃 

     

    而很多患者仍无法同意医生的意见,继续换一家医院或换一个科室再重复检查和治疗,往往是几经周折,万般无奈才不得不半信半疑的去精神科或心理科求治。

     

    其实做了几十种检查也不过就是一类检查,即身体检查,若身体检查没问题,患者又不是装病,那一定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心理方面因素,包括心理疾病、不良行为和性格、饮食、性行为异常、人际关系问题等,所以另一部分检查就是心理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去探索非器质性痛苦的真正原因。

     

    所谓术业有专攻,上面3位「各种疼」的病人,遇到李江波之前,也是四处求医,各种检查来了一遍,查不出明确的病变,吃了一些药也都不见好转,即使是吃了一些抗抑郁药物,症状有所改善,仍不能完全得到治愈,。

     

    最终,李江波主任给他们1个共同的诊断——躯体形式障碍,就是我们提到的「精神疾病」之一。

     

    你越关注它的症状,它就越欺负你

     

    国际上对这个病的病因仍没有弄清,在最近的国际疾病分类,把这个病的名称又改为躯体不适障碍。许多医学专家都认为情绪的压抑和对现实的逃避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病因,如果情绪没能表达出来,就会表现在躯体上。

     

    但是事实上其病因也许并不仅限于此,李江波主任告诉我们,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性格倾向于过于敏感、胆小,过度追求完美。

     

    药物可不是唯一的办法

     

    生活中经常由于劳累、被批评、失败、挫折、寒冷、炎热、紧张、恐惧、生气等因素导致躯体不适感,或者由于偶尔的失眠导致身体不适感觉,这种躯体不适本来是对这些刺激因素的正常反应和现象,正常的现象不去在意它很快就会消失,而具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人,对于身体出现的哪怕一点不适感觉都特别敏感,容易往坏了想,越想越怕。

     

    因此对这些身体不适感觉引起“特别关注”,越是关注,其身体不适感觉就会越是被增强,这是一种精神交互作用,它使躯体不适症状越来越加强,形成恶性循环,逐渐加重而难以治愈。

     

    故事1的主人公比较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同学不理她又很生气,经常生气就头疼,头疼就不上课,就更有时间去关注头痛,就更头疼,可是经常吃完饭就躺着,不容易消化,胃肠又不舒服了,开始关注胃肠,越关注就感觉越难受。

     

    性格孤僻

     

    故事2的主人公是银行职员,经常坐着,回家很累,家务都是丈夫做,自己坐着吃现成的,久坐不动很容易导致身体弱,肌肉僵硬疼痛,越是关注这种疼痛,就越痛,就越不爱动(精神交互作用),陷入恶性循环,疼痛久治不愈,心情越来越差,情绪越来越低落,抗抑郁药物治疗以后情绪得到改善,躯体不适感得到减轻,然而不爱动的习惯没有改变,身体肌肉久坐导致的僵硬感仍没有改善。所以尽管服了很多抗抑郁药物,疼痛症状仍然不能彻底改善。

     

    故事3的主人公,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在电脑旁久坐,久之难免颈肩、腰部疼痛,由于工作失利,导致情绪消沉,身体不适感觉增强,为此却怀疑是患了躯体疾病,到医院又查不出器质性疾病,更是心怀疑虑,更加关注躯体不适症状,却没有改变久坐不动的状态,越是这样就越是容易身体不适症状加重。

     

    李江波主任的治疗策略

     

    第一个病人有个特点:闲着的时候疼加重、忙起来的时候疼痛减轻甚至不疼。所以,李江波主任在接诊她的时候,除了对应给与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的治疗外,还建议她发展点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

     

    比如打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这种活动既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大脑的快乐信号,还能让她通过这些活动变得开朗起来,打开心门,积极交友,这样就减少了对不适感觉的关注,切断了精神交互作用,使疼痛等躯体不适症状减轻,心情就更加愉悦,也逐渐愿意与同学适当交往,形成良性循环,躯体疼痛症状逐渐消失。

     

    躯体形式障碍

     

    第二个病人,尽可能去改变久坐、不爱动的习惯,既然没有查出确切的身体各系统的问题,给予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改善睡眠、情绪,同时鼓励她在床上爬起来(因为以往经常躺着,身体不动,尽量休息并无疼痛改善效果);从开始每天走100步,一点一点的加到每天1千步,最后每天突破10000步,用这种「目标性激励」的方式,促使她活动起来,不去关注和放大躯体不适症状,转移注意力,切断精神交互作用,切断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

     

    第三位男病人把自己的疼痛症状想的很坏,认为可能是患了什么重病,越是这样就越害怕,反而症状就越严重,其实怕病就等于希望健康,那就建议他为了健康而多去进行身体锻炼,同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改善情绪、睡眠,这样一来关注的焦点发生了改变,切断了精神交互作用,改善了恶性循环,也改善了久坐不动的不良习惯。

     

    通过上述治疗和指导,以及患者的配合,上述患者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结语

     

    精神类疾病一旦发生,有些患者症状来势凶猛,进展异常迅速;有些症状的诱因很难以被患者本人和家属察觉,医生有时也很难鉴别。

     

    但是如果没有器质性疾病证据,按照身体疾病不能使其身体不适症状得到改善的患者,一定要关注是否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一旦确定心理方面的异常改变,精神疾病的治疗要采取综合的方法,即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改变其不断关注躯体不适症状的状态。

     

    李江波主任把精神症状、躯体不适症状比喻成「火」,如果单纯用药治疗比喻成消防队灭火,不将持续的不良情绪和不断地对症状的关注掐断,就如同没有切断火源,病情就会反反复复,不能得到好转。

     

    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看医生 

     

    李江波主任有很多病人朋友,他们都亲切的叫他「知心李老师」。面对病人,他喜欢倾注120%的爱心和100%的专业,这也是病人「络绎不绝」、「好评如潮」的原因。

     

    如果您阅读完这篇文章,也发现了相关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卡片,找到我们的李江波主任进行线上咨询,祝您健康!

     

  • 气郁质是由于长期的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这种体质状态多见于中青年,并以女性居多。气郁质易伤患者情志和饮食,如果长期得不到调养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诱发各种疾病,比如抑郁症、梅核气、惊恐、肿瘤等。

     

    《红楼梦》中的林妹妹便是典型的气郁质,往往会表现出闷闷不乐、体弱多病,甚至最终落得一个病死的结果。气郁质伤心伤神还致病,危害那么大,该怎样调理好呢?学习这5种调理方法,,拒绝做现实版的林妹妹。

     

     

    气郁质的患者需要注重日常饮食搭配,做好饮食调理,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行气的食物,比如茴香、洋葱、橘子等。同时,需要避免吃过于生冷寒凉的食物,哪怕是上火了,也要注意不可以吃太凉的东西,也不宜喝浓茶、咖啡等饮品。

     

    此外,气郁质的患者尤其要注重补益气血、调肝养肝、理气解郁和健脾养胃,可以适当吃一些当归、何首乌、白芍、熟地、覆盆子、优质蛋白质等具有补益肝血作用的食物,以调节患者脾胃功能,增加补益效果。

     

     

    气郁质虽是患者身体内部的一种体质表现,但生活起居方面没有做好,同样会对患者身体内部产生不好的影响,比如长期熬夜、饮酒、抽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从而加剧患者的气郁。

     

    所以,对于气郁质的患者要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避寒就暖、不要熬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尽量避开过于紧张、压力过大的工作环境,以免加重气血郁滞。

     

     

    气郁质的患者非常需要运动,运动能够帮助推动体内气的运行和畅达,疏通患者体内的郁结和瘀阻,化疾病于无形。比如跑步、登山、打球、武术、游泳等有氧运动,只有每日保持足够的运动量,才能够很好地调畅气血,促进食欲和改善睡眠,对调理“气郁质”有很大的帮助。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日的运动需要适量,切不可过多锻炼,同时也不要间歇式的锻炼,“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运动模式,是没有明显效果的。

     

     

    气郁体质地调理关键在于患者的情绪管理和心态调节,良好的情绪是保持健康的第一步,患者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起大落,才更有利于调理气郁质。

     

    同时,患者自己应学会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凡事想开点,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问题,不仅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也不会产生压抑、焦急等负面情绪来影响到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好彩才自然来。

     

     

    气郁质的患者因为气机阻滞、血脉不畅等原因,容易产生毒素淤积、难以排出的情况,从而使患者出现色斑、痘痘、黑眼圈等皮肤问题,所以气郁质的患者还可以从外部护肤上进行体质调理,日常生活中多注重皮肤补水,或者吃一些滋阴润肤的食品,比如雪梨、麦冬、银耳、燕窝等。此外,还可以用热毛巾敷面,对改善皮肤干燥和循环不佳造成的皮肤问题都有好处。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便是在好不容易等来的周末,我们也越来越不能够放松地享受生活。

     

    经常感到疲惫,再也没有小朋友那种没心没肺的开心,好像压力和忙碌给我们带上了焦虑、失眠和疲惫等沉重的枷锁,一点点加重着我们身上的重担,步步紧逼、寸步难行。

     

    其中,这些重担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能来自于大脑中存满的负性记忆和消极情绪。尤其是消极情绪,正逐步危害着我们越来越多人的身心健康。

     

    年轻人「压力山大」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的压力不局限于基本层次的衣食住行,对生活的品质和精神世界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更多的关注。

     

    同样,伴随巨大欲望而来的是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例如,来自家庭的不和谐、人际交往的焦虑、学业压力以及就业难题等。这些问题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常见且需要解决的问题。

     

    • 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和消极情绪,如何在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缓解消极情绪冲击,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情绪「病了」不是小事

     

    情绪,是我们作为正常个体在与周围客观环境互动中产生的短暂性情感体验,具有情境性、即时性和不稳定性。

     

    一般来讲,基本的情绪包含积极和消极两个部分。

     

    •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我们直面压力和挑战,并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 消极的情绪:虽然存在有益的一面,比如,有助于我们反省深思和吸取经验教训,但是强烈和持久的消极情绪刺激,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巨大危害。

     

    消极情绪的伤害

     

    ● 对身体

     

    长时间持续的消极情绪会产生伴随一系列的躯体反应,如心慌胸闷、失眠健忘、无穷无尽的疲惫感和日益稀疏的头发等。

     

     

    身体的不适让我们减少了社交和运动,产生了很多继发的情绪病,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同时,生活节律紊乱、植物神经过敏和内分泌失调长期的影响着个体的身体健康。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甲状腺等相关疾病都和消极情绪密切相关。

     

    ● 对心理

     

    长期且剧烈的消极情绪,会破坏我们的心理健康,是多种常见精神心理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消极情绪的产生,一方面,使我们丧失对自我客观的评价,更倾向于用消极悲观的视角看待问题,时常敏感和习惯性自我贬低,不利于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容易灾难化思维、缺乏动力和勇气,为了避免结束,你拒绝了所有开始。

     

    消极情绪萦绕下的心情就像南方的梅雨季,我们并不能做到祈求上天不要下雨,但是,我们可以学会及时排遣掉这些消极情绪,给心理的罐子做清扫,撑开守护心理健康的「雨伞」。

     

    情绪「治疗」需及时

     

    觉察与宣泄

     

    原发的情绪都很直白,让我们做出本能的战逃反应,就算僵住也没有关系,不要为自己表现出攻击性或怂了而评判自己。

     

    因为自我评判而产生的继发情绪可能更复杂,难以自行消化,比如羞耻感、抑郁、焦虑等。

     

     

    所以情绪来了我们就要及时宣泄,给自己排毒,找朋友吐槽,出去嗨一下,痛快哭一场,还是打枕头、盘手串的都可以。

     

    安全的宣泄,不要让负面情绪陪自己过夜。

     

    接纳与寻求支持

     

    逃避和过分关注都会让我们更加深陷情绪泥潭,学着接纳情绪产生的合理性,在不能自我处理的时候及时向外界寻求支持。

     

    接纳情绪的较好的方式有正念练习、改变认知模式等。

     

    这些可以通过网上已有资源的利用,或者线上、线下通过跟心理咨询师沟通学习,来帮助纠正我们习惯性的负性认知模式,从而减少和缓解部分消极情绪的产生。

     

     

    向外界寻求社会支持也是处理消极情绪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来自家人、朋友以及周围人的善意和支持最能帮助我们走出消极情绪,可以尝试「麻烦一下别人」,也允许别人在不打乱你生活的情况下麻烦一下你。

     

    自我关怀

     

    主要包括规律作息、保持运动量、发掘和培养自己的爱好。

     

    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提升,而且本身能够促进分泌快乐物质,是消极情绪有效地排解手段。

     

     

    睡眠节律的紊乱是多种精神心理疾病发生的前期表现,由此,保持睡眠节律是极为重要的。

     

    不一定要早睡早起,但绝不可以昼夜颠倒,尽量保持规律作息习惯和充足时长的睡眠。

     

    学习新东西、培养新爱好也是刺激多巴胺产生的过程,尤其是在得到一定的正反馈之后,有利于我们树立正向的自我形象,提升自信心。

     

    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当消极情绪占据了你的大部分生活,严重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而无法排解时,可以尝试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高压的生活下,消极情绪就如同感冒,要及时进行线上或线下就诊,从而做出准确的心理评估和对症处理。

     

    这样如同是在教练的指导下,科学安全地锻炼我们的心理肌肉,提升心理灵活性和复原力。

     

     

  • 现代生活高节奏运转,加班熬夜已成为上班族的日常,导致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迅速攀升。据统计,近几年中国有近2亿以上的人甲状腺出现问题,本片文章就甲状腺常见疾病防治,提出了几个建议。

     

    一、甲状腺结节需辨良

     

    甲状腺是影响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万一出现病变,人体其他器官的新陈代谢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如心脏、大脑神经,肌肉、眼睛、骨骼、皮肤甚至生长发育及生殖等。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腺肿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甲状腺结节中有些结节内容是实体组织,有些结节内部则充斥着液体,因此,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及新生物等均可表现为结节。甲状腺结节病情呈慢性持续性发展,病情未及时治疗时,则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恶化风险增加,极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甲状腺结节可以是单一结节或两个以上的多发性结节。单发性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只长了一个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与周围不粘连,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质地较正常腺体略硬,无粘连无压痛的肿块,可长期维持原状或缓慢长大,多见于30岁以上的女性。

     

    甲状腺多发性结节是指具有两个以上的结节,临床较为常见。甲状腺多发结节发病率很高,但是临床多数为良性,恶性仅占5%。单发结节恶变的发生率为15.6%~28.7%,可见单发结节的恶变可能性较大。单发性甲状腺结节多考虑为甲状腺腺瘤或甲状腺癌,对发展快、质硬的单发结节,特别是彩超检查提示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血流丰富,甚至伴有微小钙化,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恶性可能较大,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囊肿在中医来讲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而引发。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施行一人一方,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么?

     

     

    甲状腺多发结节多为良性,切勿盲目手术。甲状腺多发结节多为无痛性甲状腺炎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引起,多数为良性,如结节性甲状腺肿,所以如果发现结节为多发,切忌盲目手术。鉴于多发结节也有继发功能亢进和恶变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促甲状腺素(TSH),如有明显的数值升高或降低则需要进一步做促甲状腺受体抗体,吸碘率测定以及核素扫描等相关检查,辨别良恶性之后再进行科学的治疗。

  • 中国有句话叫望子成龙,寥寥数字,充分诠释了每一位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迫切心情。因此,“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成为了很多家长的座右铭。而事实上,起跑线不仅仅在学习上,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是浮云。

     

    临床上,儿科经常会遇到这种疾病,不仅给患儿带来极大的困扰,孩子家长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痛苦。这种病如果不积极治疗,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这种病到底是什么呢?简单而言,就是男孩的隐匿性阴茎。

     

     

    隐匿性阴茎,顾名思义就是阴茎外观短小,但阴茎海绵体基本发育正常的病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阴茎疾患。本病的典型特征除了阴茎短小、包皮不附着阴茎、包茎以及肥胖之外,还有后推阴茎根部包皮可触及阴茎,但松开后阴茎体迅速回缩的特点。近年来,随着肥胖儿的增多,隐匿性阴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至于隐匿性阴茎的病因,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近年来,有学者对数千名男童进行体检,得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

     

    构成隐匿性阴茎独特外观的原因就是:

     

    一是浅筋膜脂肪层续向阴茎根部或阴茎体部。

     

    二是会阴部浅筋膜与深筋膜之间有异常脂肪组织堆积。

     

    三是阴茎肉膜附着在阴茎体前段或顶部,与阴茎体、耻骨联合形成椎体外形。

     

    四是阴茎肉膜中弹性纤维增厚,加重阴茎隐匿的程度。

     

     

    隐匿性阴茎应该如何治疗呢?

     

    如果是单纯肥胖导致耻骨前脂肪堆积,但阴茎不退缩,有学者认为通过减肥和锻炼的方法,可以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好转。如果阴茎退缩严重,有学者认为最好在12-14岁以后选择手术治疗。如果属于阴茎肉膜发育不良等情况较重的患儿,大多数学者建议尽早手术,最好在5-7岁进行。

     

    最后需要提醒家长朋友的是,隐匿性阴茎是阴茎体退缩引起的包皮相对较长,不能通过简单的“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和矫正。因为这样不仅对治疗无益,还可能由于包皮环切术后的瘢痕,造成阴茎束缚或加重包皮短缺,给患儿造成更大的麻烦。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容易生气的人,而很少看到能够很好地控制情绪的人。愤怒是一种很难排解和控制的情绪,很多人在愤怒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不已的决定。除了这些以外,容易生气、爱发脾气,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有着不少危害。

     

     

    经常发脾气,皮肤越来越差

     

    仔细观察身边爱乱发脾气的人,他们的皮肤状态一般都不太好。这其实是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体内血液的流动速度会变快,而这个时候,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毒素,被运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后,会影响我们的皮肤健康,导致色素沉着,皮肤粗糙。

     

    同时,生气对肝脏也有一定的伤害,影响肝脏正常的排毒功能,毒素在体内淤积,表现在脸上就是脸色暗沉、暗黄,容易出油,痘痘、粉刺增多等,皮肤变差。

     

     

    经常发脾气,容易猝死

     

    在暴怒的时候,全身的血液会迅速聚集在我们的脑部,血流速度加快。而大脑无法适应这种异常的血液流动,容易引起大脑血管发生破裂的现象,诱发脑梗,甚至导致猝死。

     

    经常发脾气,易得抑郁症

     

    容易生气、爱发脾气的人,身边的朋友、家人都被伤透了心,渐渐远离了。失去朋友的人,心里有话无处说,没有可以聊天的对象,有压力也只能自己排解,越来越孤独。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沉默冠寡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患抑郁症。

     
    经常发脾气,更容易生病

     

    别看有的人爱生气,发脾气的时候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其实他们可能很容易生病。因为人经常生气的话,对自己体内免疫细胞是有不利影响的,导致免疫力下降,对于一些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弱,更容易被病魔侵扰。

     

    经常发脾气,容易得胃病

     

    我们在生气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吃不下饭,或者吃完饭后消化不良,其实原理就是,在暴怒的时候,体内的胃酸分泌变多,损伤胃粘膜,容易引起胃粘膜出血、糜烂,容易发生胃溃疡,诱发胃部疾病。


    经常发脾气,容易得乳腺增生

     

    这个说法很多人应该都听过,尤其是女性自己,因为相比于男性,女性朋友其实更容易生气,一点小事都能生半天的气。而经常生气对于女性的健康危害是很大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危害乳腺的健康,导致乳腺增生。

     

    如何有效控制情绪呢?

     

    学会自我调节

     

    遇到事情时,首先要放平心态,不要过于激动,不被情绪操控。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平时多出去走一走,散散步,多看一看自然风光,不要把自己放在工作和学习压力之中,多练习深呼吸,想要发脾气时,在心里默念100个数。


    学会转移注意力

     

    在想生气的时候,可以通过运动、玩手机、看笑话、看电视等事情来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不要把心思放到惹你生气的事情或人上面,多去找一些不相干的事情做。

     

    不论年龄和性别,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少发脾气不仅对人际关系有好处,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 东西必须摆放整齐、站在楼下不停的数楼层、出门时候反复检查锁门情况……这一系列不可理喻的想法或行为已经影响了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1。很不幸,如果出现了这些无法控制的情况,那么这可能真的患上了一种精神疾病——强迫症。

     

     

    有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大脑前额叶在代谢率水平及脑功能成像上都与正常人存在一定差异2。而以灵活优化的方式控制多种认知加工过程协同操作的认知神经机制,正是由大脑前额叶所掌控的2

     

    那么这就提示,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

     

    认知功能损害 3,4

     

     

    强迫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涉及注意、记忆、抽象思维、听觉言语、视觉图形及空间记忆等各方面。

     

    包括注意的保持和转移、言语的接受和运用、短时记忆、信息编码能力、抽象概括、思维转换能力、视觉信息的接受能力和执行功能等,这些损害可能与大脑额叶、颞叶及顶叶有关。

     

    (1)智力是一种复杂的功能,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语言表达、记忆、抽象、形成行为的计划能力,以及执行计划达到目的的能力等。智力活动主要依赖于大脑各叶的功能,特别是额叶和颞叶的功能。强迫症患者在数字符号、木块拼图测验、联想学习、情景记忆、视空间能力等方面,均不及普通人群。

     

     

    (2)注意是心理过程中伴随的一种状态,任何心理过程的完成都与注意水平的高低有着紧密联系。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思维粘滞、注意保持和注意转换能力的缺陷,在完成有视觉干扰信息的任务时表现得更为突出。

     

    (3)执行功能是指通过意志、计划及对行为的自我监控以完成有目的活动的能力,是多种认知功能的综合。

     

    强迫症患者在行为的计划调整能力、空间知觉、工作记忆、认知弹性、干扰抑制、概念的形成和分类、色彩图形的知觉和选择性记忆等方面均存在障碍。这也提示了强迫症患者存在与执行功能相关的额叶功能障碍。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高复发、高致残性精神疾病。目前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的缺陷,但也存在不一致的结果,这可能与强迫症异质性、共病抑郁、药物治疗以及测验工具的选择等有关5

     

    但是,无论强迫症会不会损害认知功能,损害到哪种程度,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人存在强迫症的可能,及时就医一定没错。任何一种疾病都是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不要等到症状严重,错过最佳的治疗康复时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编写组. 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精编版)[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6, 49(6).
    2. 周云飞, 等. 强迫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3).
    3. 张丽霞, 等. 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特点的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5, 38(1).
    4. 岳计辉, 等. 首次发病的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9).
    5. 岳计辉, 等. 首发未经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变化及其与执行功能缺陷的关系[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 38(10).
  • 我的线上问诊之旅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心中有一丝不安,因为我的强迫症已经困扰了我三年,虽然之前有过治疗,但症状始终没有完全缓解。我决定再次寻求帮助。

    在医生那里,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和感受,医生***认真倾听,不时地点头,让我感到温暖。询问完我的情况后,医生***告诉我,他打算给我开一些跟上次一样的药,并且只需要一盒。

    当我收到医生***开具的处方时,心中充满了感激。很快,处方被送到了药师那里进行审核,随后我就可以预约药品了。用药期间,医生***提醒我,如果出现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线下就诊。

    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药,我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虽然治疗过程并不容易,但我知道,只要坚持,我就能战胜强迫症。

    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深感敬佩。他不仅为我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还耐心地解答了我所有的疑问。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它让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专业医生的帮助。

    最后,我想说的是,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太方便了。在这里,我可以随时随地向专业医生咨询,不必担心隐私泄露,也不必担心受到歧视。感谢医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让我在战胜疾病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 我的线上问诊之旅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因为强迫症的困扰,坐在电脑前,鼓起勇气点击了互联网医院的问诊按钮。屏幕那头,出现了一位温柔的专业医生,她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给我提供了专业的建议。

    医生详细地了解了我的症状,然后告诉我,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需要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来缓解。我有些犹豫,但医生安慰我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线上问诊获得了有效的治疗。

    医生为我开具了处方,并详细解释了每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我感到既安心又感激,因为我知道,这位医生不仅专业,而且非常关心患者。

    不久后,处方通过药师审核,医生提醒我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医生或就医。这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责任心和细心。

    用药一段时间后,我的病情确实有所改善。我再次通过互联网医院找到了那位医生,她对我的恢复表示了欣慰,并给出了进一步的指导。这次复诊让我更加坚定了信任。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专业。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依靠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 那个下午,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安静的房间里,我坐在电脑前,屏幕上跳出了那位精神心理科主治医生的头像。我深吸一口气,点击了“发送”键,把心中的担忧和疑问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

    医生的回复总是那么及时,他温和地询问我的病情,我详细描述了强迫症状以及氟伏沙明的减药过程。他告诉我,前两次每次减掉一片,这次还是减一片,只是需要等待的时间稍微长一些。

    我有些疑惑,医生解释说,减量太快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于是,我们商定了下一步的计划:维持现在的剂量三个月,然后再逐渐减量。医生的话语里充满了耐心和细心,让我感到无比的安心。

    每次与医生的交流,都让我对病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仅专业,而且极具同理心,总是能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开始意识到,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中,有一位专业的医生陪伴在我身边,是一种多么珍贵的支持。

    虽然医生的建议只是作为参考,但我对他的信任却日益加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按照他的指导,一步步走出强迫症的阴影,拥抱更加健康的生活。

  • 那天,我,张华,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正坐在电脑前,面对着满屏的工作邮件。突然,我的手指不受控制地敲打着键盘,我愣住了,这是怎么了?我的动作看起来是不是很怪异?

    我立刻上网搜索,看到很多人也有类似的困扰,但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我感到焦虑,害怕自己的行为会被人误解,甚至被周围的人孤立。

    于是,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个平台让我感到安心,因为它提供了专业的医生和便捷的服务。

    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医生***耐心地询问,细心地分析。他说,我可能只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下意识动作变得怪异。他还告诉我,这是很常见的情况,不必过于担心。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放松心情,进行适量的运动。慢慢地,我的症状有所缓解,生活也恢复了平静。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它不仅让我在短时间内得到了专业的帮助,还保护了我的隐私。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更多的人会从中受益。

  • 今天是个晴朗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打开了我的健康账户。屏幕上跳出了熟悉的界面,那是我在互联网医院的好朋友,一位精神科医生。

    “您好,我是您的医生,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医生的问候总是那么亲切,让人感到温暖。

    我犹豫了一下,然后鼓起勇气说:“医生,我的文拉法辛快吃完了,我想再买一些。”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一些症状,然后告诉我需要提供线下医院的就诊记录给互联网医院审核。

    我有些惊讶,但还是按照医生的建议上传了就诊记录。过了一会儿,医生回复说:“您的记录已经审核通过了,但您需要知道,即使您有记录,也不能直接购买药品,只能作为开药的依据。”

    我有些失望,但还是感谢医生的解释。医生又提醒我,如果需要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虽然我有些遗憾,但我知道,这是为了我的健康着想。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深感敬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在互联网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相信我的病情会逐渐好转。

  • 去年开始,我发现自己总是陷入牛角尖,对一件事情反复思考,无法自拔。这让我感到焦虑和困扰,甚至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寻求专业的帮助。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平台预约了一位精神科医生。医生在了解我的情况后,耐心地与我沟通,询问我的情绪、睡眠状况,并详细记录了我的病史。

    医生告诉我,我的症状可能是强迫症引起的,并为我提供了一系列量表进行评估。我按照医生的指导填写了量表,并根据我的回答,医生诊断我为轻度焦虑和重度抑郁。

    医生没有直接给我开药,而是建议我进行心理治疗。他告诉我,强迫症不一定伴随强迫行为,有的患者只是强迫思维,没有强迫行为。这让我对强迫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心理治疗。通过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指导,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情绪,我的生活和工作也逐渐回归正轨。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为我提供了一些用药建议,包括氟伏沙明、丁螺环酮和阿立哌唑等药物。我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并定期进行复诊。

    现在,我已经基本走出了强迫症的阴影,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我非常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他的专业和耐心帮助我走出了困境。

  •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心情有些沉重。作为一名强迫症和抑郁症患者,我已经与病痛抗争了十多年。每次去医院,繁琐的流程和漫长的等待总是让我感到疲惫。然而,这次,我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方式——线上问诊。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因为它便捷、高效,最重要的是,它有着专业的医生团队。那天,我预约了一位精神科医生,他非常耐心地听我倾诉,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

    医生首先询问了我是否为本人服药,然后询问了我的病情是否稳定。我告诉他,我的病情稳定,而且我已经在另一家医院口服舍曲林,没有不良反应。医生根据我的病历和口述资料,确定了我的病情,并为我开具了处方。

    整个过程,医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他没有因为我是线上问诊就敷衍了事,而是像对待面对面患者一样,细心询问,耐心解答。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也增强了我战胜疾病的信心。

    当我收到医生的处方后,我立刻预约了药品。用药期间,我确实感觉到了一些改善,心情也变得更加稳定。这让我更加坚信,线上问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医疗服务。

    我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问诊将会越来越普及,为更多患者带来便利和希望。

  • 我的医疗旅程:在线问诊的温暖之旅

    那是一个普通的下午,我坐在家中,心情有些沉重。三年前,我因强迫症开始了一段漫长的药物治疗旅程。那段时间,我的生活被焦虑和不安笼罩,每一天都过得异常艰难。

    我开始服用百适可和安律凡,这两种药物对我有一定的帮助。然而,最近几个月,我突然停止了用药,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但让我始料未及的是,两个月前,我开始频繁地头疼,这让我的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

    我决定寻求帮助,于是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预约了一位医生。医生***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耐心地询问了我之前服用的药物、剂量以及停药的时间。我如实回答了他的问题,并告诉他,我之前的强迫症状依然存在,但我决定尝试心理治疗,不再依赖药物。

    医生***非常理解我的选择,他告诉我,虽然停药可能会引发头疼,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他进一步解释说,我的头疼可能是焦虑引起的躯体化症状。他建议我可以尝试心理治疗,同时观察头疼的情况。

    在医生***的鼓励下,我决定尝试心理治疗。医生***告诉我,在过度思考的情况下,我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这样可以帮助我减轻焦虑。他还告诉我,医生的建议仅为建议,如果我对他的服务满意,可以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

    虽然我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但医生***的温暖和耐心给了我很大的安慰。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强迫症,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第一次踏入了线上问诊的虚拟空间。屏幕那头,***医生微笑着向我问好,温暖的问候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紧张。

    自那以后,我发现自己总是陷入对某件事的反复思考,这种感觉持续了一年。我告诉***医生我的困扰,他耐心地听我倾诉,没有一丝不耐烦。他询问了我服用的药物,以及剂量,得知我服用过氟伏沙明,但效果不佳后,他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他告诉我,舍曲林、氟西汀这类药物可以考虑,同时,如果单独服用一种没有效果,可以尝试两种药物联合服用。我还询问了他关于氯米帕明的问题,他告诉我可以尝试,并强调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

    在咨询过程中,我还提到了曾经使用过艾司西酞普兰加奥氮平的情况。***医生告诉我,如果药物调整后能改善症状,但不一定能完全治愈,重要的是不影响日常生活。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的专业、耐心和关心。他不仅给我提供了治疗方案,还安慰我说,强迫症虽然难治,但通过合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如今,我已经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了治疗方案,虽然治疗过程还在进行中,但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会逐渐走出强迫症的阴影。

  • 那个周末,我带着对未知的恐惧,踏上了前往郑州的火车。我的儿子,那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如今却被强迫症困扰。我们曾在当地医院尝试治疗,但效果不佳。听说郑州有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线上挂了一个精神科医生的号。

    医生***在了解了我的儿子的病情后,耐心地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然后告诉我,强迫症的治疗需要时间,而且要因人而异。听到这里,我心中的焦虑稍有缓解。

    医生说,如果病前性格比较细腻、小心谨慎,可能预后不好。而如果病前性格较好,恢复就会好一些。我听了这话,心中有些安慰,觉得儿子还是有希望的。

    目前,我们在许昌治疗,住院已经一个多月了。期间,物抽做了十二次,但儿子的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我担心地问医生,还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医生告诉我,目前肯定有效的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作为辅助。听到这里,我有些失望,因为心理治疗我们没有做过。

    医生问我,要是去你们医院治疗,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我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试一试。医生告诉我,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虽然时间有些长,但我还是决定相信医生,相信儿子能够战胜病魔。

    在这次线上问诊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他不仅给我提供了专业的建议,还鼓励我要有信心,相信儿子能够战胜病魔。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