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1.白蛋白功效一维持恒定
白蛋白的第1个功效是可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因为白蛋白在血浆中的含量比较多,分子比较小,溶解度比较大,功能也比较多,所以它涉及到的范围特别广,但主要是可以起到一种恒定渗透压的维持作用,进而能够阻止水肿现象的出现。
2.白蛋白功效二运输功能
经过一些资料证明,白蛋白是一种非专一性的运输蛋白,对人体健康作用非常明显。白蛋白具有这种功效的原因是它能够和体内许多具有难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者是无机离子进行结合,进而形成一些易溶性的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就扮演了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工。
3.白蛋白功效三提供营养
白蛋白也是人体内一种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白蛋白主要在血浆里分解产生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主要作用是合成蛋白,进而输送给人体营养物质,比如说可以经过氧化分解来供应能量,或者也可以转化成其他含氮物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自新冠疫情以来,蛋白质作为保护人体免疫力的“C位选手”,频频登上热搜,让大家对蛋白质的重要性有了更新的认识。
但一直以来,由于年龄、性别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同,针对中老年人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仍存在争议。
近日,荷兰和加拿大的一项联合研究,揭示了老年群体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
《生命时报》结合研究采访专家,告诉你如何通过饮食,“吃”够日常所需的蛋白质。
受访专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刘爱玲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火箭军总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 邵伟庆
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为老年群体的蛋白质摄入量提供了一个标准:男性每餐蛋白质摄入量达到30~35克,女性每餐蛋白质摄入量达到35~50 克时,有助于老年人维持更好的膝部骨骼肌力量及身体机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蛋白质摄入参数对于维持肌肉力量和身体机能的作用,研究人员对1098名年龄在67~84岁可正常行走的参与者(男性占比47.7%),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随访研究。同时使用定时起跑(TUG)测试对参与者的身体机能和适应性进行了评估。
此外,研究人员统计了各参与者的教育程度、吸烟状况、BMI、身体活动量、慢性病史等协变量信息。
评估显示,随访期间,男性平均每日摄入蛋白量82.7±19.4克,明显高于女性平均68.3±15克的日蛋白质摄入量。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参与者中慢性病和药物的使用量有所增加,握力、膝部骨骼肌力量和身体机能均表现出了下降。
受访者饮食摄入特征
研究发现,对于老年男性,每餐蛋白质的最佳摄入量达到30~35克,可以显著提高膝部骨骼肌的力量和身体机能;
对于老年女性,摄入更多含蛋白质与较小的握力和膝部骨骼肌力量下降有关,每餐蛋白质的最佳摄入量为35~50克。老年人可以在阈值之内,合理增加日常蛋白质摄入量。
除了维持身体健康,补充蛋白质还有助于我们在疫情期间提升免疫力。如何摄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每天都要吃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膳食宝塔来搭配饮食,就可以满足健康成人日常所需的蛋白质。即每人每天应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畜禽肉类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大豆和坚果类25~35克,奶及奶制品300克。
◆ 对普通人群而言,蛋白质摄入足量即可。建议将每天需要吃的鱼禽肉蛋均匀分布到三餐之中。
多吃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跟人体相近,易被吸收利用。
◆ 平时可将膳食中的优质蛋白质占到30%~50%,并同时补充动、植物不同来源的蛋白质。
中国营养学会全民营养周专家组对常见食物进行了营养评价,选出了排在前十名的“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分别为:鸡蛋、牛奶、鱼肉、虾肉、鸡肉、鸭肉、瘦牛肉、瘦羊肉、瘦猪肉和大豆。
“混搭”更有效
动物蛋白(如禽肉、鱼虾等)、大豆蛋白和植物蛋白(如坚果、米面等)搭配在一起比单纯食用植物蛋白要好得多。提倡多种食物混合、搭配食用,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 建议在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的基础上,主食增加全谷物、薯类等粗粮的占比,蔬果要新鲜丰富,适当增加菌藻类的摄入。另外还需注意足量补水,日饮水量达到1.5升~2升。
不要依赖蛋白粉
我国多数地区城市居民饮食中能充足摄入蛋白质,保持均衡饮食的人群无需额外补充蛋白粉。
◆ 蛋白质只是我们身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不能替代其他营养素。如果不好好吃饭,只依赖蛋白粉,免疫力反而会降低。另外,过量食用蛋白粉,可能对肾脏和肝脏造成严重负担。
有些特殊群体在补充蛋白质时要有所讲究,不能一概而论。
No.1体弱人群:需额外补充
成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消化能力减弱的老年人、免疫力差或虚弱的人、手术后康复期的病人,要尤其重视蛋白质补充。
如果日常饮食无法满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蛋白质补充剂。
No.2素食人群:谷豆搭配
素食者饮食中缺乏蛋、奶以及动物性蛋白等优质蛋白质,建议多吃大豆或豆制品、坚果、菌菇等,以增加蛋白质摄入。
谷类加豆类,在补充蛋白质方面堪比吃肉,两者搭配食用对素食者尤为重要。
No.3肾病患者:少吃植物蛋白
肾功能不全者,会存在蛋白质代谢产物排泄障碍。为减轻肾脏负担,降低血尿素生成,这类患者应采取低蛋白饮食,并尽量减少植物蛋白质,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猪肉、鱼虾等。
No.4痛风患者:首选牛奶和鸡蛋
痛风病人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从而减少嘌呤的摄取。建议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千克体重0.8~1克计算,首选牛奶和鸡蛋食用;同时限制肉、鱼、禽、虾及干豆类的摄入。
No.5糖尿病患者:适量补充
糖尿病饮食标准中蛋白质摄入量应当占总热量的12%~20%,其中2/3可从豆类、豆制品和粗粮中摄取,其余1/3应为优质动物蛋白质。
成年患者可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克的标准来摄入,例如一位体重60公斤的糖友,每天可以吃60克左右的鱼、瘦肉或鸡蛋等食物。对于营养不良、消瘦的糖友,可适当增加到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
肥胖超重、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群,应尽量选择鱼、虾、鸡、蛋、奶、大豆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本期编辑:赵子莹
一、如何知道我们身体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算方法是,男性的标准体重计算方法(身高cm-80) *70%,女性标准体重计算方法为(身高cm-70) *60%。比如一个女性的身高是155cm,减去70,乘以60%,那么她的标准体重就是51公斤。再根据以下“每日蛋白需求推荐用量”进行选择,若是健康成年人51乘以0.8-1,40.8-51g就是他一天所需的蛋白质总数。每日蛋白需求推荐用量:健康成人每日参考摄入量为0.8-1g/kg/d;重症患者及其他未经肠内营养患者,建议低热量喂养,蛋白质摄入1g/kg/d;卧床且机体状况较稳定,蛋白1-1.2g/kg/d;术后高代谢状态患者,蛋白1.2-2g/kg/d;透析患者1.2-1.3g/kg/d (CKD未透析患者低蛋白饮食06-0.8g/kg/d);急慢性病老年患者1.2-1.5g/kg/d。
二、如何正确补充优质蛋白?
有人问:蛋白质在各种食物里都有,只要正常吃饭,吃够还不简单吗?其实并不简单,首先,并不是所有食物都含有跟人体氨基酸匹配的优质蛋白质;其次,吃进去的蛋白也不一定完全被人体吸收利用,还得看吸收率。而对于蛋白质需求较高、但身体吸收率较低的中老年人来说,日常优质蛋白的补充需要有吸收好、废物少、肾脏排泄负担少,这些最基本的原则。相对而言,想要达到补充优质蛋白的需要,必须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1.吸收利用率高
据研究发现,越是氨基酸比例接近人体的蛋白质,越容易被我们吸收和转化。各类蛋白质中,乳清蛋白更接近人体蛋白质,它是一种存在哺乳动物乳汁中,包括人类母乳中的天然蛋白质,因为纯度高、吸收率高、氨基酸组成最合理等诸多优势还被推为“蛋白之王”。其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也接近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净蛋白质利用率也高于牛奶中的酪蛋白和大豆蛋白。
2.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依靠自身合成的。所以能提供这8种氨基酸的蛋白质,可以被称为优质蛋白质。乳清蛋白含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是所有天然蛋白质来源中支链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支链氨基酸能够有效促进肌肉合成,预防蛋白分解,是自然无副作用增加肌肉的必需物质。
3.人体代谢负担小
食物中不仅含有蛋白质,还可能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其他物质。如果营养成分的比例不合理,比如低蛋白高脂肪,食用后反而可能加重人体代谢的负担,存在一定的肥胖或营养失衡风险。因此想要补充较多的蛋白质,还是建议选择专业的蛋白质粉,比如乳清蛋白粉。10克乳清蛋白粉,相当于2个鸡蛋,70克肉类,1400克牛奶所含的优质蛋白含量。
如果确诊为蛋白尿,就要及时进行正规的治疗,平时要加强调养,出现蛋白尿,说明肾脏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损伤,这也是一个比较小好的一个标准,长期出现蛋白尿,说明患者的病情是比较严重的,会严重的影响身体的健康,它的危害也比较大,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容易导致感染情况的发生,另外容易引起血栓等等。那么尿蛋白症状有哪些?
1、泡沫尿。通常情况下蛋白尿的颜色与正常尿液颜色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会出现泡沫尿,泡沫尿是最明显的尿蛋白早期症状。蛋白尿时一般都会排泡沫尿。并且这种泡沫尿的特征往往是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久不消失。
2、身体浮肿。一般少量的蛋白尿身体上是不会出现任何症状的,但如果是长期大量的蛋白尿,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浮肿,脸部开始,然后遍及全身,而且浮肿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并且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3、全身水肿。轻度少量蛋白尿患者基本没有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尿中有泡沫。大量蛋白尿患者,由于从尿液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导致血浆蛋白降低,出现水肿,尤其是头面部,眼睑部位水肿,严重的全身水肿。
4、全身乏力。全身症状,肾性尿蛋白可伴随全身不适症状,可有水肿、高血压、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种或数种。患者感觉乏力、困倦等,期间患者抵抗力差,易受外感。其中水肿与高血压最为明显。
5、血尿。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症状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疲倦等。
6、高血压。尿蛋白高可提示肾脏损伤,正常人在发热、过度劳累也可出现。提示的疾病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多伴有血尿、浮肿、高血压等,也可能是某些慢性疾病并发的肾损害,如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儿狼疮等慢性疾病。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免疫球蛋白是由B细胞或浆细胞产生,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和介导免疫应答的功能,是抗体组成成分。
免疫球蛋白分成五类,上图为结构示意图。
美国FDA批准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IVIG)适应以下症状:
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如:X- 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
4、血液系统疾病如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神经系统疾病如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
老百姓对免疫球蛋白之类的血制品还是心存朴素的敬畏之心的,但焦虑管焦虑,用于治病救人,有指征该用药时,不能迟疑。
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一旦白蛋白降低,就会出现水肿。
白蛋白降低有三方面的临床意义:
1、营养不良:长期饮食减少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给力,导致原料不足,自然也就无法合成足够的白蛋白。
2、当肝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引起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而引起白蛋白减少。
3、丢失过量,如大量蛋白尿的肾炎、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可导致白蛋白降低。
所以白蛋白可用于大面积烧伤后低血容量休克、严重感染、重度的低白蛋白血症等。
参考来源:
https://www.fda.gov/BiologicsBloodVaccines/BloodBloodProducts/ApprovedProducts/LicensedProductsBLAs/FractionatedPlasmaProducts/ucm133691.htm
https://www.fda.gov/BiologicsBloodVaccines/BloodBloodProducts/ApprovedProducts/LicensedProductsBLAs/FractionatedPlasmaProducts/ucm127577.htm
作者 | 郝志军
文章首发于 | 营养医师郝志军
蛋白质在营养健康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充足的蛋白质对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非常重要。从来源上,蛋白质可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两大类。大豆蛋白是产量最大的植物蛋白,大豆及其制品也是我们传统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主要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控制体重、降血脂
与动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有更多健康益处,包括降低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的风险等。比如,牛奶蛋白有控制体重和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而大豆分离蛋白与牛奶蛋白相比,降血脂作用更明显(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能降);大豆蛋白还有降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体内炎症反应水平等的作用。
已有包括美国FDA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管理部门做出认证:每天食用25克大豆蛋白有降低心脏病风险的作用。
2、 节能环保,可持续
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相比,环保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例如,生产1公斤大豆分离蛋白,向环境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是2.4公斤,而生产同量牛肉蛋白质排放的二氧化碳是178公斤!鸡肉和猪肉等其他动物蛋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都远远高于大豆。生产1公斤大豆分离蛋白要占用8平方米的耕地一年时间,牛肉蛋白则是1311平方米!
过去一年中,亚马逊雨林燃烧、澳大利亚大火、欧洲夏季高温、南北极冰川融化等等,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性!
3、富含膳纤、异黄酮
从蛋白质在食物中的存在状态看,植物蛋白往往与碳水化合物(非淀粉多糖和膳食纤维)结合在一起,动物蛋白则主要与脂肪共存。
这些因素都会带来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营养价值上的差异。比如,动物蛋白的摄入,常常伴随大量饱和脂肪的摄入;食用大豆,既有大豆蛋白,也包括膳食纤维、异黄酮、大豆磷脂等功能性成分。
1、动物蛋白必需氨基酸更齐全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对成人来讲,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
植物蛋白一般缺少一、两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而动物蛋白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与人体所需相符。
在摄入蛋白质时,如果某一种或者几种氨基酸缺少,食物蛋白质合成我们人体自身蛋白的过程就会受到阻碍。
2、动物蛋白消化吸收率更高
衡量蛋白质价值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蛋白质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人体越接近,消化吸收率越高,对人体越好。一般鸡蛋蛋白常被用作参考蛋白,其消化率为100%。
植物蛋白常常与植酸、蛋白酶抑制剂、植物血凝素和鞣酸等影响蛋白质消化的抗营养因子共存。加上结构上的差异,植物蛋白的消化率往往比动物蛋白要低。所以,食物加工对于提高植物蛋白的消化利用率特别重要。仅只是将食物煮熟,就能将蛋白质的消耗率提高18%。大豆粉的蛋白消化率只有80%,而大豆分离蛋白能达到98%。
2020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针对蛋白质而言,不同人群对蛋白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对这些差异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选用蛋白质,更好的维持和改善健康。某些情况下,挑选适当来源的蛋白质和合理搭配更有利于营养均衡。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搭配;多种植物蛋白(比如多种豆类)或多种动物蛋白(畜、禽和鱼类)之间的搭配等等。不管以动物蛋白为主还是植物蛋白为主,都应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
植物蛋白是人们膳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目前,人类食用的蛋白质还是以植物来源为主,在亚洲和非洲尤其如此。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的饮食中动物蛋白多于植物蛋白,但近年来,植物蛋白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一股强劲的膳食“植物风”已吹遍全世界。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植物性膳食历史和优良膳食传统的国家,我们研究和利用植物蛋白的意义更加重大。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甲胎蛋白是肝癌的一个肿瘤标志物,目前比较广泛的应用于肝癌的筛查,诊断以及判断疗效等。
当然不一定是。
甲胎蛋白一种单链糖蛋白,由胎儿肝细胞合成,是胎儿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 ng/ml。在成人中,甲胎蛋白升高可见于原发性肝癌、活动性肝病、生殖系统肿瘤、孕妇、胰腺癌和肺癌等。
肝癌患者由于病变的肝细胞再生活跃,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但是要注意的是:大约7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有的肝癌可能甲胎蛋白不高(30%),不是所有的肝癌都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
目前中国抗癌协会推荐依据甲胎蛋白升高诊断肝癌的标准为:
甲胎蛋白大于500微克/升持续4周;
甲胎蛋白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且不降;
甲胎蛋白在200微克/升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如甲胎蛋白呈低浓度阳性持续达2个月或更久,谷丙转氨酶正常,应特别警惕亚临床肝癌的存在。
1)孕妇和新生儿:妊娠3-4个月的时候孕妇甲胎蛋白会升高,与胎儿肝脏发育有关,新生儿生长发育比较活跃,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
2)某些良性肝病: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肝硬化、先天性胆管闭塞等;
当肝脏存在明显的炎症活动和肝细胞损伤修复的时候,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说明肝细胞再生活跃,预后较好。
一般会随着病情的好转,甲胎蛋白的水平会下降。如果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仍持续增高就要注意肝癌的发生。
3)生殖细胞肿瘤:睾丸癌、卵巢癌、恶性畸胎瘤等;
4)消化系统肿瘤:比如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白蛋白尿高指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超过正常范围,是肾脏功能异常的表现,可能是肾病、高血压等原因导致。
1.肾病:比如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具有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作用,可阻止血液中蛋白质进入尿液中,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肾小球免疫炎症反应,使屏障作用受损,导致原尿中蛋白含量增多,产生大量蛋白尿。遵医嘱用醋酸泼尼松片、氢氯噻嗪片等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
2.高血压: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肾小球内压会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蛋白质渗漏到尿液中产生蛋白尿,此时积极控制血压,平时注意饮食调节,适当运动锻炼,遵医嘱用贝那普利、厄贝沙坦等治疗。白蛋白尿高要先了解病因,再针对性治疗,以上药物遵医嘱使用。
我是一位患者,最近在网上咨询了一个医生关于自己的健康问题。我已经有三年时间出现白尿的情况,却没有其他明显症状,让我很困惑。通过在线问诊,医生给予了我非常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我的症状和病史,给予了我很多关心和支持。他详细解释了我的症状可能的原因,并开具了一份药方,帮助我缓解症状。医生告诉我需要坚持用药,症状才能得到稳定的控制。
通过这次在线问诊,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细心,让我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会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康复。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Ⅲ期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措施,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积极应对。
一、糖尿病肾病的Ⅲ期症状
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Ⅲ期称为微量白蛋白尿期。此时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
1. 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但尿蛋白定量不超过300mg/24h。
2. 血压升高。
3. 血脂异常。
4. 肾功能轻度受损。
二、糖尿病肾病的Ⅲ期治疗方法
1. 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2. 严格控制血压:使用ACEI或ARB等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 严格控制血脂:使用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
4. 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如ACEI或ARB,可扩张肾小动脉,减少尿白蛋白渗漏。
5. 使用列净类药物:如卡格列他嗪、达格利他嗪和恩格列他嗪,可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再吸收,减少蛋白尿。
三、糖尿病肾病的Ⅲ期日常护理
1. 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钠、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2.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适量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4. 定期复查: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和肾功能。
5.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情绪。
四、总结
糖尿病肾病Ⅲ期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日常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对身体的危害不容忽视。而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本文将探讨高血压患者为何要重视护肾,以及如何进行肾脏保护。
肾脏是人体的“净化工厂”,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肾脏还参与调节血压,通过分泌肾素等物质影响血压水平。当高血压患者出现肾脏功能损害时,会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患者为何要重视护肾呢?原因如下:
1. 肾脏功能损害可加重高血压:肾脏通过分泌肾素等物质调节血压,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肾素分泌减少,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2. 肾脏功能损害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肾脏功能损害会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加重心血管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3. 肾脏功能损害可导致肾功能衰竭:长期高血压和肾脏功能损害可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者需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那么,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肾脏保护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轻肾脏负担。
2. 定期检查: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肾脏功能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等,及时发现肾脏功能损害。
3. 健康饮食: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健康饮食,限制盐分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体重。
4. 适量运动:高血压患者应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
5. 遵医嘱用药: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肾脏保护,通过积极控制血压、定期检查、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降低肾脏损害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它对人体的损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肾小球高滤过期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会增高,肾体积也会增大。这种变化在糖尿病初期就已经出现,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及内压也会相应增高。
第二阶段:正常白蛋白尿期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尿液中白蛋白排出率(UAE)正常,但运动后UAE会增高,休息后可以恢复正常。
第三阶段: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UAE会持续高于正常值,GFR开始下降。高滤过可能是UAE增高的原因之一,长期代谢控制不良也可能是一个因素。
第四阶段:显性糖尿病肾病期
在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大量白蛋白尿,UAE会显著增高,GFR会进一步下降。
第五阶段:肾功能衰竭期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肾功能会严重受损,出现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了解糖尿病肾病的不同阶段,有助于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延缓病情进展。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理,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病情。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024年7月的一个午后,我因为腹积水的问题感到十分困扰。我尝试了许多方法,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了解到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线上问诊服务,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注册了账号并提交了我的病情描述。
很快,我就收到了一位医生的回复。他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并告诉我,白蛋白注射液可能需要线下医院处方购买,而白蛋白口服液则可能可以直接购买。我对此感到疑惑,于是继续询问医生关于白蛋白口服液的效果和适用性。
医生非常专业地为我解答了疑问,他告诉我,白蛋白口服液属于营养品,不属于医疗药品,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营养。考虑到我的肾功能状况,他建议我谨慎使用,并提醒我,如果病情有变化或不适,应及时咨询或就诊。
在这次线上问诊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他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关心我的病情变化,让我感到十分温暖。我相信,在互联网医院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据统计,一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五年以上,以及二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都有可能患上糖尿病肾病。
那么,如何确诊糖尿病肾病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常见的信号包括尿白蛋白肌酐比大于300mg/g或微量白蛋白尿。此外,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也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之一。
确诊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尿常规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判断是否存在微量白蛋白尿。
2. 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
3. 肾脏B超检查:观察肾脏形态、大小和结构,了解肾脏情况。
4. 肾脏穿刺活检:通过获取肾脏组织样本,观察肾脏病理变化。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 严格控制血压:血压控制不良会加重肾脏损伤,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血压。
3. 饮食管理:注意饮食清淡,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摄入高盐、高脂食物。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肾脏损伤,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限酒。
5.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尿常规、血液检查和肾脏B超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我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尿微量白蛋白的情况,发现自己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超标,于是决定在网上寻求医生的建议。我按照医生的提醒,等待医生查看我的病例后开始诊疗。医生很快接诊了我,并且告诉我本次问诊可以持续2天。医生非常友善地向我问好,并耐心听我描述病情。他询问了我发现尿微量白蛋白超标有多久了,并且询问了我是否有基础疾病和是否服用药物。在得知我的血压正常后,医生进一步了解了尿蛋白情况,并建议我再次复查一次。他还给我解释了生理性蛋白尿的情况,并建议我做个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最后,医生很细心地询问我是否还有其他问题,并祝我生活愉快、身体健康。我感到很满意医生的服务,对他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最近在体检中发现尿蛋白3+,有些担心,于是选择了线上问诊,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给了我很专业的建议。医生在询问我的症状后,耐心地解释了白细胞尿的情况,并根据我的症状给予了合适的治疗建议。我觉得医生非常细心和专业,对我的病情进行了客观评估,并给予了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整个问诊的过程中,医生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觉得通过线上问诊,我得到了很好的医疗服务,也更加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昨天咱们诊察过,孩子13岁,男孩,由于在家上网课,不怎么活动,近期尿液有少量泡沫,但消失后,还剩下少量,主要是有像白色漂浮物的东西,每次尿后。化验尿常规正常。孩子无不适,但尿液就是有像白色漂浮物的东西存在。上次查了尿常规,最后一项微量白蛋白是0.15,大夫说也可以,因为蛋白为0。观察才比较细致,医生建议多饮水,注意下体的清洁卫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本文将介绍糖尿病并发症的五个常见信号,帮助大家提高警惕。
1. 来自耳朵的信号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耳垢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因此,如果出现耳痒、耳垢增多等症状,应考虑是否有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况。
2. 来自口腔的信号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口腔问题,如口腔烧灼感、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等。这些症状可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有关。
3. 来自肾脏的信号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应及时就医。
4. 来自皮肤的信号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毛囊炎、疖肿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血糖控制不良和免疫力下降有关。
5. 来自四肢的信号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足。这些症状可能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有关。
总之,糖尿病并发症不容忽视。一旦出现上述信号,应及时就医,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