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宝宝得了皮肤病,糜烂、瘙痒,怎么办呢?

宝宝得了皮肤病,糜烂、瘙痒,怎么办呢?
发表人:王老师讲中医

近几日天气转凉,很多家长带着感冒咳嗽的宝宝前来就诊。笔者跟诊过程中发现有些宝宝的前额、两颊、头皮或颈部出现一些小红丘疹和红斑,但并未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老师告诉家长孩子不仅仅是感冒了,而是得了一种小儿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叫做小儿湿疹,俗称"奶癣",一般多发生于出生后2岁以内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头面、四肢甚至全身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瘙痒等,且常常反复发作。

 

 

这时候有很多妈妈十分疑惑:自己悉心照顾的宝宝,怎么还会出湿疹呢?其实大多数妈妈并不清楚,很多时候宝宝的湿疹是由于妈妈自己造成的。

 

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并不成熟,容易对鱼虾海鲜,牛奶羊肉等食物过敏,而哺乳期的妈妈们却喜欢通过这些食物来补充营养,殊不知过敏原就这样通过奶水喂养而进入宝宝的身体,诱发过敏反应,同时小儿皮肤娇嫩,角质层薄,毛细血管丰富,容易出现变态反应而产生湿疹;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脾胃受损,滋生湿热蕴于肌表而成,小儿脾胃功能虚弱,过度的喂养容易损伤脾胃;除此之外,外界的一些刺激如肥皂、化妆品、皮毛化纤、花粉、油漆等均可引起湿疹;现代研究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那么家长们应当如何进行防护和治疗呢?

 

首先,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母亲应暂停食用引发过敏的食物;宝宝食用的牛奶等蛋白质食品一定要完全煮沸,这样可有效减少食物的抗原性,从而减少过敏现象的发生。其次,应给宝宝选择柔软洁净的纯棉衣物,保持患儿皮肤干燥,及时处理皮肤上的液体如唾液等。

 

如若已经出现湿疹,应去正规医院就诊,不要随意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激素类药膏涂擦患处,更不要用水或肥皂、浴液等清洗患处;一些中药擦剂对瘙痒的效果不错,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在治疗期间可以适当给患儿补充钙和B族维生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湿疹患儿在患病期间不能接种任何疫苗,不要频繁出入公共场所或接触其他患者以防交叉感染,家长应控制宝宝,尽量避免其搔抓患处,以免继发感染使病情恶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家里有孩子的估计都深有体会,说到手足口病,每个家长都谈之色变。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这一病症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一到早春,手足口病就开始高发,在孩子之间的传染性非常高,令许多家长为此烦恼。而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一般会出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等部位会出现小疱疹或是小溃疡,让孩子痛苦难耐。通常来说,患儿一周左右可以自愈,但是少数患儿会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如果情况更严重的,可能还会导致死亡。

     

    所以,当宝宝得了手足口病,一定要引起家长们的高度注意。这种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口),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以及密切的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就是说,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接触过的食物、玩具、或是患有手足口病的其他孩子等等。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通过一些家庭护理方式来减轻孩子的不适感。

     

    (1)饮食调整

     

    患上手足口病的宝宝,会因为发热、口腔长疱疹导致胃口差,不愿进食。家长应给孩子吃点清淡、温性、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而生姜、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进食,同时还要少吃鱼虾蟹和鹅肉。

     

    一般来说,在手足口病初期,应该让孩子少吃多餐,可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

     

    如果宝宝有发烧的症状,可以给孩子喂一些红萝卜马蹄水。红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而马蹄有利尿的功效,可以减少宝宝发热期间聚集在膀胱的毒素,同时还能补充发烧时的体力消耗。

     

     

    (2)清洁口腔

     

    在患病期间,孩子会因为口腔疼痛而哭闹不止,这时候需要注意保持孩子的口腔清洁。在饭前饭后都要用生理盐水漱口。如果宝宝太小不会漱口,那么可以用棉棒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清洁口腔。

     

    此外,也可以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孩子口腔糜烂部位,或是涂鱼肝油,也可以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宝宝的疼痛感,促使口腔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3)注意卫生

     

    除了给孩子做好口腔卫生清洁之外,还要帮助和引导孩子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玩耍后。孩子使用的餐具和玩具也要经常消毒。

     

    室内要保持痛风,尽量不要让孩子在传染高峰期出去玩,接触太多人。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远离手足口病,健康地长大~

  • 小孩子作为新来到这个世界的个体,如果缺乏家长全方位用心地呵护,很容易碰上许多或大或小的问题。

     

    实例

     

    前不久,一岁的皓皓便碰上了许多孩子都会得的小毛病。皓皓妈妈将他带到皮肤科医生面前时,他正哭闹不止,全身皮肤干燥发红,小部分区域出现脱皮现象。因为瘙痒难耐,皓皓的小手还在身上不停地挠,这使得本来就红的皮肤变得更红了。经过一番询问和观察诊断后,医生确定这一切都是湿疹惹的祸。

     

     

    什么是湿疹呢?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类疾病,一般儿童的发病率在10% - 20%左右。湿疹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与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们通常认为,湿疹,那就一定是和“湿”有关系,有可能是环境过于潮湿所引起的。但其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太干了,才会引起湿疹的反复发作。

     

    正常人的皮肤,就像是连接紧密的砖墙,能够帮助我们锁住皮肤内的水分,避免过度丢失。而患湿疹的孩子,其皮肤结构就如纱布一般无法锁住水分,导致皮肤内水分大量流失,皮肤干燥、红肿、瘙痒;同时,湿疹患儿的皮肤结构也方便了环境中微生物的入侵,从而导致湿疹越发严重。


    就拿皓皓的例子来说,皓皓妈妈说皓皓怕冷又爱玩水,每次洗澡水温都在40℃左右,洗20分钟。平时因为老人家说润肤霜对孩子不好,所以也只在皮肤很干的时候才给皓皓用。

     

    各位妈妈们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做法没啥问题?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相关研究发现:洗澡的水温越高、时间越长,越容易使孩子的皮肤变得干燥。而且洗完澡擦干水之后,一定要给孩子擦润肤霜进行保湿。

     

     

     

    皓皓正是因为长时间高温的洗澡导致体内水分的流失,致使皮肤变得干燥从而引发了湿疹。家长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却没想到在缺乏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把容易引起湿疹的行为全都做到了!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治湿疹呢?

     

    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润肤!帮助宝宝保持皮肤滋润,修复受损的皮肤,减少水分的丢失,就能达到帮助宝宝缓解湿疹的目的。

     

    ●科学给孩子洗澡

     

    秋冬季节可以适当减少湿疹患儿的洗澡次数,一般每周2-3次就够了,,水温一般在36-38℃左右,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尽量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

      
    ●给孩子擦润肤乳

     

    不要觉得小孩不能用润肤剂,恰恰相反,这是润肤保湿必不可少的一样。妈妈们要根据自身所处环境和孩子自身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润肤剂,最好遵循医嘱选择无防腐剂、无香料、无致敏成分的润肤剂。

     

    选好了润肤剂还要涂抹适量,对于皮肤干燥的儿童,一周需要使用250 g润肤剂。只有使用的量够了,才能保证润肤的效果。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湿疹都是因为皮肤干燥引起的,有些孩子得湿疹,可能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过敏而引起的。

     

    如果孩子出现湿疹反复不好的情况,妈妈们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确定是否是过敏引起的并明确过敏原。明确过敏原之后,一定要严格隔开孩子与过敏原,仔细控制生活中可能的过敏原,防止孩子由于长期过敏而导致湿疹反复不好。


    得了湿疹其实并不可怕,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正确的润肤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缓它。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抛开“偏见”,给孩子少洗澡、多润肤,多听医嘱,帮助孩子远离湿疹的烦恼!

  • 安全喂药原则中,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宝宝,都不要捏鼻子灌药,也不要强灌,孩子在哭泣时灌药,可能会导致药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呛咳、窒息!

     

    0到1岁:

     

    给0-1岁的婴儿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只能服用液态药(冲剂药可用水冲开后喂给宝宝,若是片剂也要溶解为液体后再喂给宝宝)。可以选择勺子和滴管喂,喂药工具注意要消毒。喂药时不要让婴儿平躺着,吞咽比较困难。最好把婴儿抱在肘窝中,使其头部微抬高一些,家长可先用手固定新生宝宝的头和手,然后把装有药液的滴管或勺子放入婴儿口中,放在舌根部(舌面的后三分之一),轻轻挤压滴管橡皮囊或慢慢抬起勺子柄,使药物留入宝宝口中。

     

    这里要特别提醒,1岁以内的宝宝有部分仍有生理性返流,即吃奶后容易吐奶,对于这样的宝宝喂奶后注意要竖抱,避免宝宝把药吐出后、再呛入气管。喂药后至少要观察10分钟,家长再离开。如果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将宝宝小床床板的一头撑起,让宝宝躺在床上时头略高于脚。

     

     

     

    1到2岁:

     

    很多“过来人”都感觉给1到2岁的宝宝喂药最难,他们不像“小时候”那么乖了,但又没有大到可以和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他们乖乖吃药的地步。许多家长这时会网购一些喂药的“利器”,如针筒、喂药器。使用这些“利器”喂药是可以的,但要注意药物的推送一定要慢,年龄越小的宝宝吞咽速度越慢,药物推送时也要越慢,否则宝宝可能会因为吞咽不及时吐出药物或引起呛咳。

     

    1到2岁后,部分宝宝是可以开始服用片剂了,有些家长会把成人药掰开喂给宝宝。但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尽量选择儿童专用药,而不要将成人药片掰开给给宝宝,成人药片不考虑味道,口感差,宝宝比较难接受,而且年龄越小的宝宝吞咽能力越差,吞服片剂或胶囊时都有呛入气管的可能,如果不得已只能选择片剂或咀嚼片,最好把药用水或果汁溶解为液体后再喂给宝宝喝。

     

    对于没有特别注明的药,是可以和果汁或奶混合后再喂给宝宝的,并不会影响药效,家长不用有特别大的顾虑,但要注意的是,要放凉后再放入药,以免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

     

    2岁以上宝宝:

     

    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力,是可以通过和他(她)沟通来解决这个难题的。当然家长平时也要注意一些细节,提前做些工作。

     

    1、家长平时不要拿吃药来吓唬孩子,“你再闹……就给你吃药!”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对吃药产生深深的恐惧。

     

    2、家长生病时,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吃药,让孩子明白,生病是需要吃药的。

     

    3、有的家长会哄孩子,这药一点也不苦,孩子吃了一次后,知道上当了,以后可能说什么也不肯吃了。家长要如实告诉孩子:“这个药有点苦,但你是勇敢的孩子,肯定能喝下去的。”家长也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先尝一尝,喝一点点给孩子看看,多数时候孩子会乖乖跟着喝。

     

    4、孩子勇敢地喝下药后,家长可以给予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比如可以给孩子画个奖状。

     

    5、一些低龄的孩子对去医院和吃药的恐惧心理比较严重,父母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与看病有关的图书,也给宝宝一套针筒和听诊器玩具,让宝宝玩医生看病的游戏,可以减轻孩子的恐惧。

     

     

    6、对于稍大点的孩子,可以对他说清楚服药对治病的重要性,多数情况下,孩子能配合服药。

     

    7、如果是中草药,味道稍稍有些苦,可以在药汤中加些糖或蜂蜜后,再给宝宝喝。

     

    胶囊类药物至少到宝宝5、6岁后才可以开始服用。

     

    宝宝呛药后的应对:

     

    如果呛药后宝宝呼吸很顺畅,最好还是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观察哭时的吸氧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如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如有应即送医院。如果宝宝哭声宏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如果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药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家长应立即拨打120,在等待120急救人员到来的同时,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 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主治医生,鱼小南

     

     

  • 小易家孩子快2岁了,这几天突然开始发烧,身上起了一片片的疹子,他火急火燎地抱着的娃去医院,初步诊断后是幼儿急疹,小易被吊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什么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被称为“玫瑰疹”,是一种婴幼儿时期十分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多发生在 2 岁以内的婴幼儿,绝大部分小朋友在读幼儿园之前都会得一次。

     

    幼儿急疹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

     

    幼儿感染病毒后,通常需要 1~2 周才出现症状,这两周就是我们常说的潜伏期。

     

    除此之外,幼儿皮疹还有以下表现:

     

    一,发热。一般是突然出现发热,体温迅速升高,达到39℃~40℃,发热一般持续 3~5 天,然后突然好转。孩子高热初期可伴惊厥。、

     

    患儿除了有食欲缺乏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但也有很少数的患儿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皮疹。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典型表现。热退后,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一般为小红点或小红斑,不痛不痒,有时候伴有水泡。

     

     皮疹通常先从胸部、后背、腹部开始出现,然后扩散到颈部和手臂,也有可能会波及腿部和脸部。皮疹通常是平的,有些孩子皮疹可能有轻微的凸起,有很多小的斑点或斑块,压之褪色,但一般不会有瘙痒的症状。  

     

    皮疹可能要持续 1~2 天,偶尔也会在 2~4 小时内消失。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不会脱皮。

     

    三,其他伴随症状。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疲乏、易烦躁、轻度腹泻、流鼻涕、咳嗽、食欲下降、眼皮浮肿、颈部、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大约有 1/4 的孩子会出现前囟隆起,让医生担心孩子有脑膜炎。

     

    幼儿急疹是一种能够自己痊愈的疾病,病程 1 周左右。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非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因此家长切记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

     

    目前幼儿急疹无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药,治疗一般不能缩短孩子痊愈的时间,只能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

     

    所以目前主要是对症处理。轻型患儿可卧床休息,给予适量水分和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哭闹烦躁试用镇静剂;惊厥则及时止惊,退热剂及对症治疗。

     

    家长能做的,就是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做好护理,让孩子舒服一些,比如:

     

    一,2~3小时给孩子测一次体温,确保体温没有过高,若体温高于39℃,则需要用药物退烧,如美林、泰诺林等,但是一天用药不超过四次。

     

     二,不要捂汗!宝宝皮肤散热功能差,捂汗反而容易导致高温抽筋。

     

    三,多饮水,清淡饮食,避免鸡蛋、肉类等高蛋白食物。

     

     

    幼儿急疹没有疫苗,最有效的预防方式就是避免接触病原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日常生活应该注意:

     

    一,远离患病的孩子,尤其是营养状况不佳或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更要注意避免接触病原体。

     

    二,勤洗脸、勤洗手、勤擦洗婴幼儿的玩具,确保良好的卫生状况。

     

    三,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不要随意共用餐饮器具和被褥、枕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几乎每个宝宝或多或少长过些湿疹,所以宝宝长了湿疹,妈妈们一定不要惊慌。但是如果湿疹严重的话不仅宝宝感觉不舒服,还会影响到他的生长发育,所以湿疹是不容忽视的。妈妈们要多观察,控制湿疹的发展。

     

    怎么判断湿疹

     

    1、宝宝湿疹的形态很多。轻者仅是红色的斑片,多数为丘疹,严重的有水疱,糜烂成片,有蔓延的趋势。如发生在毛发内,多为油腻性和黄色发亮的结痂。

     

    2、一般好发部位在面部,头部,眉眼部位。身上腿部胳膊一般成片发生,皮肤发糙,脱屑。严重一点的身体部位也会有。

     

    湿疹的病因

     

    1、要想去其病,必追究其根源。宝宝湿疹的病因较复杂,较常见的就是过敏引起的。婴儿皮肤发育在尚未健全,表皮的角质层又很薄,毛细血管也丰富。极易发生过敏。

     

    2、还有食入物造成的过敏。如喂养不当,对牛羊肉海鲜等过敏,吃糖过多,或者是妈妈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通过乳汁造成了宝宝的过敏,从而诱发湿疹。

     

    3、还有一部分是遗传因素。

     

     

    湿疹怎么治疗

     

    1、从外部环境着手。要保持屋内环境空气干湿度合适,不能太干燥也不能太潮湿,家里要多通风,还要避免孩子与肥皂,化妆品,皮毛,花粉,油膝等刺激性物质接触。与小动物也不要接触。

     

    2、注意食物过敏。宝宝在添加辅食时,要循序渐进,单一添加,尝试一周后再添加别的辅食。吃奶粉的宝宝可以换换奶粉牌子,湿疹严重的可以吃水解蛋白或者防敏奶粉。母乳宝宝则母亲要注意饮食,少食辛辣和发的食物,例如鸡蛋,海鲜,牛羊肉等,妈妈们最好大量喝水。

     

    3、护理上也要注意。宝宝的衣服一定要穿纯棉的,洗衣服要用婴幼儿专用洗衣液,平时衣服也不要穿的太多,太热会加重宝宝湿疹的。洗澡时水温不能太高,用金银花水洗能有效缓减湿疹症状。尽量不要涂护肤品,最好涂防湿疹婴儿油。

     

     

    4、注意宝宝卫生。宝宝有湿疹的话会很痒,如果宝宝的手不干净,抓挠湿疹的话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小一点的宝宝可以给他戴上小手套,大点的宝宝要经常给他剪剪指甲。多带宝宝晒太阳,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消炎能手。平时也要注意保持宝宝身体的干燥,尿布衣物床品要勤换。

     

    5、不要自做主张滥用药物。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如果用到有激素的药不仅会让宝宝湿疹加重,还会引起更严重的皮肤病,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注意,不然得不偿失,苦不堪言。​​​​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细心的家长若发现,最近宝宝总搔抓自己的屁屁,会有什么原因呢?

     

    是痛了?是痒了,有什么不舒服呢?

     

    除了最常见的个人卫生没搞好对屁屁造成的刺激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有无寄生虫感染,比如说蛲虫病。

     

     

    蛲虫是呈白灰色线状的寄生虫,长度有0.6到1.2厘米。可能会引起宝宝肛门口皮肤的瘙痒;对女孩子来说还可以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刺激下身之后,会使得宝宝搔抓自己的屁屁,也可以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感;宝宝屁屁痒还会影响到睡眠,致夜间哭闹。

     

    蛲虫感染通常是人与人的密切接触传播。蛲虫感染的孩子搔抓自己的肛门,指甲上沾满了蛲虫卵,可以经口自身感染,当然蛲虫卵也可以留在他曾经接触的沙发、马桶、凳子等公共场所,别的孩子接触到这些虫卵则把这些虫卵带到他/她的身上手上,继而进入他/她的口腔,当虫卵被吞下去后就会在孩子的小肠内,在消化液的刺激下孵出幼虫,然后慢慢沿着孩子的消化道达到肛门,在肛门这里产卵。

     

    蛲虫往往引起孩子夜间肛门附近瘙痒。晚上如果用灯照下患病孩子的肛门会有白色的线状爬动的小虫。蛲虫卵抵抗力强,在儿童指甲缝里面能存活2到3周,幼儿园的玩具桌椅图书都可能被虫卵污染,小朋友之间相互密切接触,坐同一条板凳,睡隔壁床,很容易相互传染。

     

     

    有家长说是否可以到医院化验一下大便,看看有没有寄生虫卵,由于蛲虫一般不在肠内产卵,从粪便中不易查到虫卵。黄医森从医20年,很少看到大便有化验出来蛲虫卵的。

     

    如果罹患了蛲虫病,两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吃驱虫药,另外感染解决之后要仔细的清洗孩子的内衣裤,床具,床单,避免再次感染。

     

    如何预防蛲虫病呢?

     

    教育小朋友上完厕所要洗手,吃东西前要洗手。

     

    幼儿园和小学等集体儿童机构里面的玩具用具要经常清洗。

     

    教育小朋友在和家庭中宠物玩耍之后洗手。

     

    小朋友要勤剪指甲,清洗会阴部勤换内裤。

     

    纠正儿童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来了解下螨虫

     

    尘螨是室内最主要的过敏原,尤其阴雨潮湿的天气,在温度适宜的床上,尘螨的繁殖速度极快,数量在短短几天就能十万百万倍增长。

     

    室内的飞扬的尘土毛发皮屑最终都会落在沙发上、地毯上,成了藏污纳垢的最佳场所,所以地毯上尘螨浓度往往要高于其他地方。

     

    其次是床上有螨虫繁殖生长的有利环境。人们睡觉留在床上的汗液,脱落的皮屑都成为尘螨的美食。床上用品不勤清洗,螨虫就日日享用饕餮盛宴。

     

     

    那么如何除螨防螨呢呢?

     

    床上毛毯不要盖,绒毛玩具不要摆,珊瑚绒的毯子珊瑚绒的睡衣不要用,上面容易积灰尘积螨虫。

     

    床上用品清洗,可以用高于60度热水烫,螨虫死光光。对于的使用年限越长的床品,尘螨生长繁殖越多,分解产生的碎片以及分泌物等普遍偏高。但过于频繁更换床垫,不仅耗费较大而且不方便。因此可以选择防护性好的防螨床品对床垫、枕头进行防护。

     

    如果被子里面尘螨含量也很高,可以加用防螨被套。这是物理隔绝。黄医森为啥不太推荐除螨喷剂呢,因为过敏或哮喘宝宝气道敏感,闻到杀螨剂可能存在致气道痉挛的潜在风险。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除螨仪。除螨仪除了能吸除活螨,更重要的,是将尘螨尸体分解碎片、分泌物等等过敏原物质一并吸除。而除螨仪需要选择吸除效能和出风口阻隔效能都好的除螨仪,否则可能造成房间内的”二次污染”(也就是吸进去的尘螨过敏原,会从除螨仪的出风口排放出来,再次播散到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

     

  •   宝宝皮肤过敏要怎么办呢?很多原因都会引起宝宝过敏的,例如食物和环境等因素。宝宝皮肤过敏导致皮肤瘙痒,都会用手去抓挠,甚至把皮肤都抓破了。宝宝的妈妈们看了都很心疼着急,急需想要为自己的宝宝止痒。那么宝宝们皮肤过敏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去护理呢?

      北京皮肤病医院专家为大家介绍日常生活中要怎样去护理宝宝们。

      饮食是引起小儿湿疹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一旦孩子出现湿疹,家长首先就要排查孩子的食物中是否存在过敏原,例如虾、蟹、海鱼、蛋黄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过敏原,如果湿疹常常在吃了某种食物后发生,那么过敏原就可能存在于该种食物中,而以后就要注意规避了。

      此外,建议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添加辅食时,由少到多一种一种地添加,使孩子慢慢适应,这便于家长观察是由哪种食物引起过敏。婴儿湿疹在肥胖婴儿中比较多见,所以说营养均衡和避免过量喂食也很重要。

      避免污染:穿衣也有讲究

      宝宝的皮肤比大人还敏感细腻,因此在不知不觉中,衣服中的荧光剂、甲醛和染料等过敏原就会接触皮肤,所以建议宝宝的衣服,尤其是内衣,最好选择纯棉面料,最好不要太鲜艳也不要太白,新衣服买回来后要先洗洗后再穿,同时避免选择含有苯的清洁剂,原因就在于衣物上残留的苯,和宝宝的皮肤接触后也有可能引起过敏

      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专家提醒各位宝宝的妈妈们, 患了湿疹的孩子皮肤会出现干燥、瘙痒和红斑等情况,许多患儿会由于皮肤奇痒而不停地用手去抓,这会使皮肤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一定要不要让宝宝们用手去抓挠皮肤,以免抓破皮肤,引起皮肤感染。如果发现宝宝们皮肤过敏宝宝的妈妈们一定要带宝宝及时到正规的皮肤病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宝宝的抵抗力弱,以免加重宝宝的病情,给宝宝们带来身体上的痛苦。

      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本着“激情亲切、严细、关爱”的服务理念,以“爱心、求精、贡献”为中心精力,以“病人第一、服务第一、医疗技术第一”的服务主旨,始终保持“科研人才并重,医疗技术争先”的成长战略,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和医疗技术,以患者满意为目标,服务于患者,酬报社会。以优良的医疗服务于大众。治愈了无数皮肤过敏患者。

  •   日本:为了孩子争考营养师

      日本人非常重视日常的饮食搭配,甚至有人会严格计算自己每天吃的东西是否营养均衡。日本的妈妈更是为孩子操碎了心,生怕孩子营养摄入不够科学,因此,很多日本妈妈喜欢去考营养师资格证。

      据悉,目前日本约有200所营养师培训学校,遍布在日本的各个城市,而且,这些学校的入学门槛不高,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那些在大学、短期大学(相当于我国的大专)或专科培训学校的营养系学习50个学时并通过相关考试的人,即可获得营养师资格证。据日本厚生省公布的资料,日本每年大约有将近2万人获得营养师资格,其中超过60%是女性,她们都是想让孩子饮食更健康而来学习的。

      《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营养师培训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妈妈们首先要学习必不可少的生物和化学知识,掌握食物的各种成分,学会用科学的比例来搭配饭菜,以确保为家人烹调出营养均衡的食物。而且,妈妈们还要学习保健体育,学习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制定和提供营养管理计划,确定健康食谱,协助孩子通过适量的运动保持合理的体型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为孩子做营养餐,日本媒体认为,主妇营养师的增加,使得日本家庭的餐桌饮食趋向科学合理,为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厚生劳动省也表示,将日本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营养师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

      德国:“半个医生”撑起家

      孩子生病了,当妈妈的肯定会非常着急,都想赶紧带孩子到医院,让医生诊治一番。而德国的妈妈面对孩子的病却都很“淡定”,不但不急着去医院,反而像是受过专业的医疗训练一般,为孩子解决病痛。

      据悉,德国有2/3的妈妈会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为了专心照顾孩子而辞掉工作,每天为孩子的饮食起居操心。不过,在孩子刚一出生的时候,德国的医院、社区健康中心等地就会派出助产士、育儿师等人,到产妇家中,为其传授应对孩子各种小病小灾的方法。比如,孩子发低烧时,可以通过给孩子洗热水澡、将湿毛巾绑在孩子腿上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孩子起湿疹后,要给孩子适当减衣服;孩子气管进异物要头朝下拍背等。

      除了这些处理方法,德国的妈妈们还会到超市中选购各种德国特色的花草茶,为孩子解决腹痛、咳嗽、睡眠不好等问题。《生命时报》记者的邻居劳拉说,德国各大电视台中都有专门针对儿童的健康类节目,她从中学了不少处理孩子小病小伤的技巧。此外,社区健康中心的志愿者也会经常来“串门”,给她宣传各种医学知识,还带她免费听一些科普讲座,比如夏季预防蚊虫叮咬、肥胖、婴儿养育、注射疫苗等。因此,德国的妈妈聊起儿童常见疾病时,总是头头是道,对于各种药物和治疗方法也非常熟悉,俨然是“半个医生”。

      美国:餐桌上的教育高手

      与其他国家的妈妈相比,美国的妈妈非常“聪明”。她们几乎从不高高在上地去命令孩子做什么事情,而是通过吃饭、玩耍、睡前聊天等方式来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堪称摸透了孩子心理的教育高手。

      《生命时报》记者采访发现,美国的餐桌教育是育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美国的妈妈非常重视孩子“吃饱”以外的事情。比如,若孩子不肯按时吃饭,美国的妈妈就会变得“铁石心肠”,让孩子饿着肚子。妈妈通过“饥饿教育”培养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意识。等孩子大一些,妈妈就会要求孩子学习就餐礼仪,比如吃饭时嘴巴不能发出声音、要细嚼慢咽、不能敲打餐具发出声响等,还会要求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餐前帮忙布置餐桌、照顾弟弟妹妹吃饭(如图)、餐后帮忙收拾餐具、帮父母招呼客人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要为家庭做贡献,重视自己的家庭。

      除了家庭生活,美国的妈妈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会对孩子之间的矛盾“视而不见”,培养孩子们独立解决问题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只要孩子没有做出过分的举动,妈妈们都不会横加干涉。此外,妈妈们有时还会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分享食物、玩具等,或者鼓励孩子去和那些不想融入集体的内向小朋友玩耍,让他们时刻心里想着别人。

      到了每天睡前,妈妈们都会给孩子讲一些小故事,或者对孩子当天的行为做一番点评,或是表扬孩子的行为,或是为孩子分析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孩子们会带着妈妈的鼓励甜甜地进入梦乡。正是有了妈妈们如此巧妙的教育方法,使得美国人总有一种自信且充满活力的气质。

      新加坡:带孩子走遍世界

      与我国的妈妈情况类似,新加坡的妈妈们也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努力给孩子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

      由于新加坡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虽然风景优美,但是总待在国内,难免也有些“审美疲劳”。而且,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华人,还有马来人、印度人等其他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因此,新加坡的各种公共节假日全算下来大概有将近30天。很多妈妈喜欢利用这些公共假期,带着孩子出国旅行。

      据悉,新加坡超过90%的父母表示,孩子长到3岁,每年都会带着他们出去旅行至少一次。很多妈妈认为,孩子们除了要好好读书,还要经常旅行,这样才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而且,一些中小学也会在假期之中组织学生们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游学,与当地的同龄人交流、学习。因此,很多孩子为了在学校的游学活动中能有出色的表现,也会主动要求妈妈带自己出去旅行,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好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生命时报》记者的朋友小陈说,自己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与上小学的儿子沟通。到了公共假期,她就带着孩子去澳大利亚、美国、中国等地旅行,这样不但能锻炼他的生活能力、还能有机会锻炼他的外语水平。而且,通过旅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她与孩子有很多机会好好沟通,增进了亲子感情,真可谓“一举多得”。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