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经常能从长辈们口中听到:“父母是怎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带大......”之类的说法,这一系列行为背后似乎也饱含了长辈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疼爱。但就在前不久,听说了一个关于给孩子“把屎把尿”带来伤害的事例。
事情发生在某县级医院的儿科,一对年轻的夫妻以及两位老人带着一个不到2岁的宝宝前来就诊,家长说宝宝从早上起来就一直哭闹不止,而且一天都没有大便,家人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医生询问最近的饮食情况并无不妥,医生查体后发现宝宝肛门处有一明显的脱出物,原来这个宝宝是发生了脱肛。家人们都很疑惑这么小的宝宝怎么也会脱肛呢?
再次追问病史,得知小孩经常使用尿不湿会引发小屁股潮红、湿疹等不适,故频繁地给孩子“把屎把尿”,殊不知正是这个不经意的行为,居然是导致宝宝脱肛的主要原因。其实,这类事件的发生早已屡见不鲜,这不禁引发了人们思考:给孩子“把屎把尿”在表达爱意的同时,是不是也会带来伤害呢?生活中,该不该摒弃这种“爱的行为”呢?
医学上将肛管、直肠粘膜或全层甚至乙状结肠脱出肛门以外,称为直肠脱垂,简称脱肛。长期腹泻、长期慢性咳嗽、营养不良等都是导致直肠脱垂的原因,腰骶部疾病、直肠周围神经功能损伤等也会引发脱肛。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能见到的1~3岁“脱肛”患者,大部分的发病原因是“把屎把尿”这一行为。
这是因为:婴幼儿的骶骨弯曲尚未形成,直肠呈垂直状,若腹内压力增高,直肠会因为失去骶骨支持而发生直肠脱垂,家长给孩子“把屎把尿”的姿势,会使宝宝的腹压增大,加上宝宝缺少骶骨支撑,便会出现直肠下滑而形成脱肛。因此,在宝宝尚不能自行表达排便意愿的时候,频繁的“把屎把尿”动作,就成为了导致宝宝脱肛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家长们对待婴幼儿时期的宝宝应该尽量适度的对孩子“把屎把尿”,或者尽量不要对宝宝"把屎把尿",可以选择尿不湿或纸尿裤,待孩子能够自行坐立并能简单交流的时候,训练宝宝坐便如厕,同时培养孩子对排便意识的反馈交流能力,以此预防脱肛的发生。一昧固守没有科学依据的“传统”,非但不能尽展长辈之爱,反而对宝宝的健康成长不利!
文章 我有脱肛问题,喝了你的药感觉好多了,还需要吃头孢吗?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勃起硬度不够,同房时间短,伴有耳鸣、尿频等问题,如何治疗?
医疗星辰探秘
文章 了解前列腺增生的显著症状,守护男性健康
医者仁心
文章 肛门痒和疼痛,可能是脱肛?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脱肛现象怎么办?
医疗数据守护者
我想了解云南白药痔疮膏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否可以将药膏涂抹到肛门内部?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
怀疑自己患了肛裂,需要用药治疗,想知道是否可以在哺乳期使用栓剂?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4
哺乳期外痔肛裂,寻求用药建议。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9
宝宝8个月大,便秘且大便出血,怀疑是肛裂。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7
痰多影响说话,伴有肛裂和痔疮,寻求治疗方案。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25
陈伟达
副主任医师
肛肠科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冯轩
副主任医师
中医男科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卿笃桔
主任医师
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