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一氧化碳中毒现在成了常见的急诊入院的原因,家中有小孩的家庭,应该更加小心。
病因
1. 日常一氧化碳泄露:冬季使用煤炉等进行取暖时,由于门窗等关闭较严,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大量在室内聚集,室内的人一旦大量吸入一氧化碳容易引发中毒。
2.工业一氧化碳泄露:长期在炼钢厂、煤矿厂或是烧窑厂工作的人群,可因煤气管道漏气或瓦斯爆炸,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工人大量吸入一氧化碳时引起吸中毒。
高风险人群
居住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出租屋平房内的人群、在密闭环境中使用取暖炉及做饭的人群、部分厂矿工人。
症状
典型症状
缺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患者出现缺氧,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口唇呈樱桃红色。
并发症状
1. 脑细胞水肿:脑细胞水肿会导致大脑缺血、缺氧性脑病,甚至还可以导致偏瘫或精神、情绪失调的症状;
2. 肺部感染:如果重度患者昏迷,可能会将一些分泌物误吸到肺部,导致肺部感染;
3. 肾损害:在体内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也会导致肾脏损害,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
早期症状
患者有不同程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和四肢无力等症状,原有冠心病的病人可出现心绞痛。
中期症状
病人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幻觉、视物不清、判断力降低、运动失调、嗜睡、意识模糊或浅昏迷,口唇黏膜可呈樱桃红色。
晚期症状
患者会迅速出现昏迷,呼吸抑制,肺水肿,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盘水肿。
需要的检查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头颅CT或者MRI、脑电图。
治疗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诊治,迅速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终止一氧化碳继续吸入,根据所出现的症状对症治疗。
一般治疗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甘露醇、糖皮质激素、地西泮、苯妥英钠
1. 甘露醇静脉滴注:一氧化碳严重中毒后脑水肿可在24-48小时发展到高峰,在积极纠正缺氧的同时给予脱水治疗。采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颅内压增高2-3天后可好转;
2. 糖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脑水肿,是临床价值尚有待验证;
3. 地西泮、苯妥英钠静脉注射:有频繁抽搐者,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抽搐停止后再静脉滴注苯妥英钠,可在4-6小时内重复应用。
急症治疗
1. 将患者迅速地转移到空气新鲜、流通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昏迷症状,这样让患者采取侧卧位呼吸;
2. 对中毒者给予吸氧治疗,如鼻导管和面罩吸氧;
3. 病人在超大气压的条件下也可以使用高压氧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
1. 吸氧:中毒者给予吸氧治疗,如果鼻导管和面罩吸氧。吸入纯氧时可缩短至30-40分钟,吸入三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至20分钟;
2. 高压氧舱治疗:患者在超大气压的条件下用100%氧气进行治疗,提高总体氧含量,促进氧释放和加速一氧化碳排出,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缩短昏迷时间和病程,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迟发性脑病。
其他治疗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定时翻身以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发生,给予营养支持,必要时进行鼻饲;
2. 重要器官功能支持:有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的病人,碳氧血红蛋白浓度超过20%时,有心脏骤停的危险,应密切进行心电监护;高压氧舱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推荐给予100%氧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及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降至10%以下;有心肺基础疾病病人建议100%氧治疗至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降至2%以下。
治疗后效果
轻度中毒可完全恢复,重度患者或者昏迷时间比较长,预后较差,还有可能会出现迟发型脑病,这时患者恢复比较慢。
预防
1. 使用煤火炉的家庭需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一氧化碳聚集;
2. 对取暖用的煤炉要安装好烟囱,而且炉具要从正规的渠道购买,烟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进行清理;
3. 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需要注意室内通风,燃气热水器不能安装在浴室内;
4. 在开车时也需要多注意,不能长时间开空调,注意及时开窗透风;
5. 厂矿工作人员应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矿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监测和报警;
6. 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时要带好防毒面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虽然已经立春,但气温却出现下滑,甚至迎来了一场大雪,身在北方的Dr.京依然裹得严严实实,实在是冷啊!你们那里多少度?你们又是怎么取暖的呢?
据Dr.京所知,在有些家庭,依然在使用烧炭取暖的方法,这就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浙江嘉兴,一家人在出租屋内烧火取暖,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丈夫在报警时晕了过去,不过好在警察及时找到,施展了救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不只是烧炭,即使是使用煤气,也同样危险:广西独居女子家中煤气泄露中毒,被狗狗舔醒才脱离了危险。
因为冬季天气寒冷,室内很少开窗通风,再加上部分家庭使用的取暖设备存在危险,因此冬一氧化碳中毒常在冬季发生。为了让此类悲剧减少发生,Dr.京今天就讲讲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那点事~
当氧气不充足时,燃料燃烧不够充分,于是产生了一氧化碳。这种气体无色无味,不容易被察觉。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负责输送氧气到人体各个器官,人体机能得以维持。相比较于氧气,血红蛋白更喜欢一氧化碳。于是一氧化碳这个“第三者”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血红蛋白就不会再“搭理”氧气啦,而是和一氧化碳甜甜蜜蜜。
血红蛋白不再输送氧气,就会导致身体组织和细胞缺氧。其中,中枢神经对氧气最敏感,因此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脑部。
中毒后,按照程度可分为轻、中、重3种。轻度中毒的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四肢无力等,如果及时离开,不适反应会缓解;中度中毒的表现为面色潮红、走路不稳、意识模糊、乏力等;重度中毒的表现为意识障碍、四肢发冷、大小便失禁等等,严重甚至会死亡,重度中毒后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在清醒后的1~2个月后有可能出现后遗症。
首先要开窗通风,如果是燃气泄漏,迅速关闭燃气阀门。
中毒者要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将其脖子处的衣扣解开,保持呼吸道通畅,但要注意保暖。如果他已经没有意识,记得把他的头转向一边,以免呕吐时呕吐物堵塞气管。有条件的话要让中毒者吸氧,现场急救的同时等待救护车到来。
中毒者会被送医院进行治疗,一般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高压氧治疗
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会把中毒的人推进高压氧舱中,舱内的气压大于大气压,氧气可以从呼吸道进入肺部。
肺部光疗
光疗可以把血红蛋白和一氧化碳分离,还不影响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
● 室内尽量不要烧炭取暖,如果非用不可,应保证空气流通,烧碳要完全烧干净。如果是使用煤炉取暖,要安装烟囱,烟囱管道以及连接处需要检查是否漏气,定期清扫,保持烟囱管道畅通。
● 购买燃气、煤气热水器时,要选择正规产品;定期检查热水器和燃气管道,如果热水器安装不合格,燃气管道发生泄漏,也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 如果实在不放心,在有一氧化碳中毒隐患的室内,可安装一氧化碳检测器。
● 静止、密闭、开空调的车内,燃油(碳氢化合物)和空气中氧气反应后燃油有剩余,继续同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也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尽量不要在密闭的空调车内睡觉哦。
● 吃烧烤、火锅时,燃烧煤炭会产生一氧化碳,如果屋内通风不好,也存在安全隐患,记得要选择有排风机的烧烤店。
为了悲剧不再发生,一定要牢记Dr.京所说的注意事项,愿大家都能温暖度过这个寒冬,迎接绿意盎然的春天~
进入冬季后,气候变得寒冷、干燥,很多人早晨起床会有喉咙干涩、发痒,像是被异物堵住了的感觉,一直咳嗽,这往往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减少而致使环境干燥所致,是咽部或肺部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引起的痰多现象,再加上冬季室内空调热、雾霾等因素,最易引发咽喉不适等呼吸道问题,如不注意及时护理的话,很容易发展成急性咽喉炎。那么冬季里面对咽喉干痒的问题,我们除了多多补充水分,还能在其他哪些方面来做好预防和护理呢?
如何远离咽喉干痒呢?
1、不要长时间开空调
和夏季避暑一样,如今很多人过冬也需要依赖于空调来驱寒、保暖。但暖气虽暖,却会让本就湿度不够的室内空气变得更加的干燥。特别是一些喜欢彻夜开着空调睡觉的人,因为在睡眠时身体本就处于一个相对缺水的状态,如果长期在这样干燥、温热的环境里静置休息,那可能不止会觉得喉咙干痒,全身皮肤都容易出现发痒龟裂的情况,所以建议睡前使用空调1-2小时,待室温不觉得冷关掉即可。
2、合理使用加湿器
可以在室内合理使用加湿器,适当增加室内的湿度,有助于减轻咽喉炎患者干痒咳嗽、口腔干燥等不适感。
3、控制烟酒
如果身边有长期吸烟的朋友,是不是时常会听到他们在清喉咙,甚至从喉咙里发出可怕的声音?这些都是吸烟造成的影响。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黏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吸烟还会使黏膜下腺体增生、肥大、黏液分泌增多,使得呼吸道微生态失调,容易阻塞细支气管,引发呼吸道问题。
4、外出佩戴口罩
出门应尽量戴好口罩,防止尘土、飞絮及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等有害物质进入嗓子,引起咳嗽。同时戴口罩还能减少用嘴呼吸的情况,因为用嘴呼吸会使口腔内变得干燥,口水分泌量减少,无法滋润喉咙的作用,增加咽喉干燥。
5、饮食调理
饮食上应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烫、辛辣等食物,少食易上火和冰镇的食品、饮料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如何缓解咽喉干痒呢?
那如果已经开始有了喉咙干涩、发痒、不停咳嗽的情况,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呢?下面就来支几招
1、喉糖
吃喉糖是最便捷、有效的舒缓喉咙不适的方法,喉糖具有刺激唾液分泌、喉内杀菌的效果,可依照自己的需求选择。但是不要吃过量,因为喉咙被刺激之后也有可能更不舒服,同时要避免经常性的清喉咙。
2、舌根运动法
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18次,反转18次,然后将口中的津液分三次咽下,早晚坚持各做一次,对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3、红茶漱口
我们都知道红茶对调节血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颇有益处,却不知原来还能缓解咽喉不适吧。因为红茶中含有一种叫儿茶素的成分,具有杀菌的功效,所以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咽喉部炎症时,可用红茶漱口来帮助炎症的消退,缓解干痒、咳嗽的情况。
4、萝卜生姜水
萝卜能祛热止咳,生姜有理气止呕、化痰驱寒的功效,两者搭配食用,能有效的缓解冬季喉痛干痒、咳嗽的症状,同时还有滋润脾脏的作用。
如果由于工作压力大、熬夜、过度劳累,导致短时间内喉咙干痒、咳嗽,且声音变化较大的,可能是喉炎发作,最好及时就医检查,将炎症消除。
冬天除了有美丽的雪景,还有令人烦恼的冻疮。然而,有那么一部分人,一到冬季就会长冻疮,冻疮发作时不仅奇痒难忍,还有关节不利,难以弯曲等不适。一些对冻疮有防治经验的人,都有自己的调理方法,比如经常泡热水,或者是涂一涂冻疮药膏。
不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尽管了解一些防治冻疮的小妙招,但还是只能得到一时的缓解,终究是缓得了一时,缓不了一世,时间一久还是会复发。甚至还有一些人,会找一些“土方”,比如将萝卜切片,加热后敷在冻疮处,不过这种方式未必管用,还是少用为好。
那么,为什么会长冻疮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皮肉被寒邪给冻坏了,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明明都是一样的环境,“为什么每次受伤的总是我”?其实这就跟体质差异有关,有些人自身的阳气充足,抗冻能力强,所以即使受到了一点风寒,身体也是可以自行调节的,那些阳气不足或者气血不足的人,自然就会成为冻疮的目标,同样是对雪景的喜爱,看来终究还是错付了。
患过冻疮的人都知道,这个病症,来一次可能会落下病根,以后的冬季只要寒风凛冽,身体要是扛不住,就有可能会复发,所以想要“根治”,还得内调外治,以补充阳气和补益气血为主,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疗冻疮呢?这3个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不妨了解一下。
1.内调药方
将桂枝、白芍、当归、炙甘草、大枣同用,正常煎水服用,在冻疮发作之前服用效果会更好,其实资深的中医爱好者一眼就能看出这5味中药的不凡之处,这就是医圣张仲景的千古名方“桂枝汤”的基础上,将生姜换成了当归,这个方子其实是桂枝汤的变方,要不然说张仲景的桂枝汤是“万方之祖”,内调阴阳、外调气血,甚至毫不吝惜的说,世间有很多病症,都可以用桂枝汤加减来调理。
既然冻疮是阳气不足或气血不足所致,桂枝汤可以辛甘化阳,源源不断地化生阳气,再加上具有补血活血的当归,从根源上解决冻疮的麻烦。同时这个方剂药性温和,其中的药材药性跟食物也差距不大,所以,针对有冻疮的人士,在冬季的时候服用,还可以改善自己的体质。
2.艾灸
嫌弃喝药太麻烦了,想要更简单的方式,有这样的方法吗?当然有,既然是风寒所致,将体内的风寒驱散,或能缓解,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中医特有的调治方式——艾灸,轻度的冻疮一般都能通过艾灸调理好,而且操作也很简单,采用回旋艾,在冻疮伤患处回旋,大概半个小时即可。
3.冬病夏治
提到“冬病夏治”,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冬天的疾病,夏天来调理,这是一种特殊的调理方法。像冻疮这种冬天的病症,想要去掉病根的最佳时期其实是在夏季,这非常符合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这是因为夏季的阳气旺盛,无论是外在还是体内,阳气都是充足的,这也有利于病邪的化解,可以在夏季的时候,将大蒜捣烂之后,涂抹在以前被冻伤的地方,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趁热在容易生冻疮的地方擦柔。
其实调理冻疮最好的方式,还是在于预防,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在病邪发生之前,做好防范才是最重要的,关于冻疮的防范,首先要尽量避免手脚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并且在受寒之后不要马上用热水浸泡或者烤火,这样有可能让寒邪入里,更难宣发。
其次就是适量的运动,加快自身气血的流动,有助于阳气的升发,不要一味地依赖取暖设备。
作者 | 暗子
文章首发于 | 健康界
当新冠病毒正搅得全世界不得安宁,更多关于其它传染病的坏消息也从各地传来。
每年的5~9月为登革热高发期,其中7~9月是高峰。感染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可导致死亡。
去年全年,新加坡总计出现20例登革热死亡病例,但截至上周,新加坡今年的登革热死亡病例已经达到19例。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进入技术性衰退阶段。现在,当地又迎来了史上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截至目前,新加坡感染登革热的病例已经超过20600例,给经济复苏进一步添加阻碍。
据新加坡环境局官网数据,新加坡已经连续七周报告登革热感染病例超过1000例,且有不断上升态势。截至7月25日的一周内,新加坡报告登革热感染病例1793例,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单周数据,相当于2014年创下的原单周最高纪录数据的两倍还要多。
对于新加坡来说,最棘手的还不是人数的直线上升,而是感染病毒种类的转换。
过去三个月以来,新加坡“第三型登革热(DenV-3)”病例显著增加,1月确诊的病例中有接近一半都是“第三型”,而这个状况已经至少30年来都很少见了。
这意味着从前从另外类型登革热病毒中康复并获得抗体的民众,将不再对此类型登革热具有抗体,甚至会因为此前患病而加重染病后症状。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表示,“这种转变和攀升迹象,往往是大爆发前的预兆。”
而在我国,从婴儿到老人均有登革热发热者,其中青壮年和老年较为多见。
7月,江苏省镇江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2020年由于暖冬等原因,蚊子密度比往年多40%左右,尤其正值梅雨季,蚊子繁殖更快,其中的白蚊、伊蚊能传播登革病毒,一旦输入性蚊媒登革热出现在本地,疫情可能会传播。
目前镇江句容市已经出现一名登革热患者:一名29岁小伙在柬埔寨务工时感染,回国后已得到有效治疗。
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埃及伊蚊,在我国常见于海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和台湾南部地区。白纹伊蚊的分布区域为:北起辽宁,西北到山西,南至海南省。
一
“登革热,那是一个瘟神,你没有因为它而死掉,但是还不如死掉。”美国登革热研究专家杜阿乃·古博勒如此描述这个疾病。
今年1月,一位名叫Jodie Dicks的女孩和好朋友一起抵达了牙买加,在她落地牙买加到她出席婚礼的这段时间里,一只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了她,婚礼后不久,她就感到身体不舒服,并且全身开始爆发疹子,但是对登革热没有多少了解的Jodie并没有引起重视,认为这只是天气湿热造成的热疹。
直到3天后,可怜的Jodie已经神智不清,被朋友紧急送往当地医院——
“她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得知噩耗的Jodie家人紧急从加拿大飞来,然而Jodie已经完全不认识面前的家人了,甚至包括已经和她订婚,一起买了房准备组建新家庭的男友,她也完全没有记忆。
在医生的建议下,Jodie被一家医用直升机紧急送往美国加州,紧接着接受了一系列包括多次换血的治疗……
然而这一系列的补救措施都已经晚了,治疗期间Jodie突发了两次心脏病,最后因为多个器官衰竭被宣布死亡。
登革热,这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疾病,就这样一次次夺走了鲜活的生命。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经过蚊媒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扮演传播的关键性角色——蚊子,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蚊子”。
登革热被喻为“传播最快的蚊媒疾病”,伊蚊从感染了登革热病毒的病人身上获得病毒,病毒在伊蚊体内生长繁殖,伊蚊再在叮咬健康人的过程中成功传播病毒,就完成了一轮病毒的传播流程。
库蚊:库蚊传播乙型脑炎(发烧、剧烈头疼、恶心、呕吐)等疾病。
伊蚊:伊蚊俗称花蚊子,传播登革热(发烧、头痛、骨骼肌肉疼痛、皮疹)等疾病。
按蚊:按蚊传播疟疾(间歇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疾病。
而伊蚊体内病毒的来源,正是叮咬了携带病毒的患者。这些患者中有60%的人都是隐形携带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无症状携带者。
对于伊蚊来说,它们体内的病毒不会受到影响,还会携带终身,甚至雌性伊蚊还可以通过卵子将登革热病毒传播给下一代。
伊蚊自身体内的病毒,加上不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到带病毒的人体,这两个渠道都增加了病毒在伊蚊种群里存在的范围,最终也导致登革热病毒难以消灭,人群感染风险不断上升。
在3至14天的潜伏期后,部分敏感人群便会发病,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但他们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发热是登革热患者出现的最典型症状,一般为39度以上的高热,持续5~6天,伴有头疼、肌肉关节疼痛、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和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出现皮疹、出血等体征,脸部、颈部和上胸部潮红,呈现出“醉酒”的样子。
如果不及时就医,多达21%的登革热患者会遭受长期性的神经系统影响,比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有时会导致患者瘫痪。
少数患者也有可能出现致命的并发症,中枢性呼吸衰竭、出血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有时从病发到死亡最快只需24小时。
二
根据中国古代秦朝(公元前420年至前265年)出版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的记载,最早的登革热症状出现于公元前992年。当时被称为“水毒”,并被认为同飞蝇有关。
“登革”的名称是从英语Dengue音译而来,至于Dengue之由来也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源自斯瓦希里语(Swahili)中的“Ki-dinga pepo”,意思是“突然抽筋,犹如被恶魔缠身”。中国称为登革热,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被称为骨痛热症或蚊症,而越南则通称为热出血症。
而早期的登革热爆发流行则先后出现于1635年的西印度群岛和1699年的中美洲。
之后,登革热于1779年在开罗和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发生过流行。1780年,在菲律宾美国费城、印度的马德拉斯也发生流行。当时的美国人把它描述为“断骨热”(break-bone fever)。
1873年,在台湾的澎湖县发生流行。1897年,在澳洲出现流行。1910年,在贝鲁特出现流行。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登革热症在东南亚地区造成日本军队和盟军的伤亡人数增加后,日本和美国科学家便积极投入研究,其病因学直至1944年才被了解。
最终于1952年,登革热病毒首次被分离了出来,也依血清学方法定出一型登革热病毒及二型登革热病毒;1956年在马尼拉从患有出血性疾病的病人身上分别分离出三型登革热病毒及四型登革热病毒。
除了人类以及斑蚊外,登革热病毒的自然宿主尚有低等灵长类(黑猩猩、长臂猿、猕猴),1931年Simmons等学者首先证实登革热病毒可经由猴子传播猴子或经由猴子传播给人,1978年Rudnick学者于马来西亚森林区捕获之Aedes (Finlaya) niveus complex分离到四型登革热病毒,1984年Yuwono等学者于马来西亚、越南、高棉、印尼及菲律宾森林区猕猴身上发现四型登革热病毒抗体。
因为登革热病毒的大范围存在,和不及时就医引起的严重后果,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成了严重的全球公众卫生议题。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和东南亚这些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国家,都是登革热的流行地,如今登革热病毒遍及全球110个国家。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指出,全球目前有四成人口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
世卫组织则通过统计得出,每年全球约有3亿9千万人口感染登革热,约50万人因此住院,最终有约2万人死亡。
世卫组织同时表示,因为大部分感染病例是无症状的,所有实际感染人数会更高。
2019年以来,世卫组织已经将登革热列为全球十大公众健康威胁疾病之一。
印尼在去年1月就有100人死亡,全年至少11万人染病。
在我国,2014年还经历了一场登革热大流行。
2014年6月至9月,广州市本地感染登革热的病例数爆发式增长,全市每个区(县市)都已出现登革热病例。且城镇地区一旦出现疫情,随后病例数增长势头很猛。截至9月21日,广州已报告超过6000病例。
截至10月12日,2014年广东全省共有20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30325例。排在确诊病例数前三位的城市分别为:广州25732例、佛山2602例、中山417例。广州省登革热疫情仍没有明显缓解的迹象,依然保持着每天逾千例的速度在增长。
经历了几个月的高强度消杀、防控后,广州2014年登革热疫情已经进入到末尾阶段,虽暂未完全消除新发病例。进入11月后,广州市登革热新增病例数已呈零散发生的状态。
三
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的关键就在于防蚊灭蚊,以避免蚊子叮咬。可采用以下方法来保护自己和家人:
1、到登革热流行区或伊蚊活跃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出游时要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4、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尽量避免养殖水培植物。爱花的朋友们要常清洗花瓶等水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要加盖。
人类和病毒的抗争,从来都没有结束。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在冬季不能轻视任何咽喉症状,这些症状虽然比较常见,可是产生的危害却十分严重,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会诱发咽喉疾病,常见的有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也有很多人都认为这些疾病都是小病,并不需要专门的治疗,这是一种典型的轻视情况,这样很容易导致一些危害的发生。
面对咽喉疾病,我们最好不要忽视,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这样的天气很容易导致咽喉疾病的出现,如果我们忽视咽喉疾病,可能会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埋下不小的隐患,危害不能忽视。咽喉疾病的病变部位是咽喉,而咽喉部位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咽喉出现问题,那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咽喉疾病不仅会导致各类咽喉症状的出现,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不容忽视。
很多人对于慢性咽炎的危害印象就是一些常见的咽喉症状如咽喉不适,咽喉疼痛等,是的,这是慢性咽炎的症状,可是这只是最初的表现,慢性咽炎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加重,除了这些常见的咽喉症状,慢性咽炎还有可能会引发如鼻炎,气管炎,肝炎,肾炎等疾病,这就是慢性咽炎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于身体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1、注意保持空气的清新湿润。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慢性咽炎的发生。
2、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口腔卫生,平时要多喝茶,饭后要漱口。
3、不抽烟、喝酒,勿吃辛辣油炸类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巧克力、冷饮等。
4、注意保持咽喉的湿润,避免咽喉过度干燥引发慢性咽炎的出现。
5、尽量戒掉抽烟、喝酒生活习惯,勿吃辛辣油炸类食物,以清淡食物为主,多吃蔬菜与水果。
冬季天气干燥,而且温度较低,偶尔还会夹杂的寒风,这样的天气容易诱发慢性咽炎,如果我们再忽视这种疾病,就给了它加重的机会,这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要及时预防调理慢性咽炎。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到咽喉疾病的危害,不要再轻视咽喉疾病,这些疾病虽然很不起眼,可是产生的危害却十分严重。为了我们的身健康,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避免咽喉疾病的出现。
作者 | 潘鑫蕊
文章首发于 | 北京地坛医院公众号
寒冷的天气、“惨淡”的阳光,会不会让人有时候感觉闷闷不乐、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
别担心,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医生们把它叫做“季节性情绪紊乱(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简称SAD)”——一种因季节变化而出现的生物和情绪混合型障碍。
研究表明,气候对人类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冬季因其特殊的气候因素,更是成为抑郁等情绪障碍的高发季节。SAD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患病率接近10%,中纬度患病率约为5%,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秋冬季抑郁状态,随着天气变暖,在春夏季缓解或恢复正常,常伴发过度睡眠,过度饮食和体重增加等症状。
再说一遍:随着天气变暖,SAD会在春夏季缓解或恢复正常。
为何冬季会成为抑郁的高发时节呢?
原因一:“生物钟”闹情绪
人体内有一套很精确的日节律系统,即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生物钟”,“生物钟”的正常运行有赖于主要接收三方面的信号输入,包括经视网膜传导的光信号、中缝核产生的5-羟色胺以及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
还有一些证据表明,在眼睛后方存在一些被称为“ipPGCs”的细胞,这种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并通过与脑部的很多区域相连来调节睡眠、“生物钟”、情绪等。
冬季日光照射减少,视网膜及蓝光敏感细胞的传入刺激减少,就会产生生物节律紊乱,情绪障碍等问题。
原因二:“褪黑素”不听话
褪黑素是调节日节律的重要激素之一,褪黑素浓度的变化也与光照密切相关,光照强烈时,褪黑素浓度逐渐降低,光照减弱时,褪黑素浓度逐渐升高。
随着冬季白昼时间的缩短,会导致褪黑素释放和回落的延迟,造成我们的生物钟节律与外界时间不同步,晨起时高浓度的褪黑素不仅会使人感到疲倦,情绪低落,还会强烈抑制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兴奋性激素的合成,而低浓度的甲状腺素也会对情绪,食欲等造成一定的负性影响。
原因三:“开心信使”被抑制
5-羟色胺被认为是一种与情绪调节有关的神经递质,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健康人,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患者产生的一种抑制5-羟色胺活性的蛋白质(SERT),其浓度在冬季可比夏季增加约5%,因此,5-羟色胺的活性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原因四:环境色调太单一
人类的脑神经对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兴奋度,而冬季草木凋零、冰天雪地的灰白色调正处于人类色彩兴奋区上的盲区,长时间失去颜色的刺激也会造成脑细胞兴奋度降低,使人的情绪也处于低潮。
原因五:生理功能变“佛系”
冬季寒冷的气候会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相对抑制的状态,如呼吸频率,心率等,而这种相对抑制的状态则会造成脑细胞的相对缺氧,而使其处于低兴奋状态。
此外,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和炎症介质等水平对情绪进行调节,而随着冬天运动量的减少,失去了运动的正性调节机制,人的情绪水平也会受到影响。
如何预防冬季抑郁症的发生呢?
增加光照和室外运动的时间
冬季抑郁症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冬季光照的不足,因此增加日光照射和室外运动的时间对预防冬季抑郁症的发生有良好效果。同时经常参加室外运动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因子,改善脑细胞的活性,还可以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排除体内多余的代谢产物和毒素,从而有效预防抑郁。
保持规律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日节律紊乱从生理和社会的角度都可以造成情绪的紊乱,因此养成良好的作息是保证良好情绪的基础。固定就寝和起床的时间,减少熬夜,睡前尽量避免咖啡、浓茶等兴奋性物质的摄入,避免剧烈活动,听舒缓的音乐助眠等都是保证良好睡眠的有效措施。
注意饮食的调整
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也是“冬季抑郁症”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要注意控制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适当服用维生素D不仅可以弥补冬季日光照射不足造成的维生素D缺乏,对情绪调节也有一定作用。
注意环境调节
可以选用暖色调的墙纸、悬挂色彩缤纷的画、在办公室或家里种一些绿色植物等,通过色彩变化改善抑郁情绪。
寒冬已至,新年伊始,一些人会面临环境和社会上的双重心理压力,而出现精力减退,焦虑不安的表现。如果调节得当,这些不良情绪会随着时间逐渐减退或消失,但若出现连续或严重的失眠、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出现自杀观念,请尽早到医院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进入冬季的医院,某些专科病房中也到了最害怕的时候,因为进入心脏及血管疾病的好发期,病人明显增多,常常会听见那个谁谁谁倒下了,大多是脑中风及急性心肌梗塞所造成的,此时这类的病人会比平常多出三到五成,也是冬季的死亡主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季节里,日夜及室内外温差变化大,如果又碰到冷气团来袭,那气温更是剧烈变化,人体生理的调节系统容易无法负荷,就会造成血管阻塞或破裂造成出血。
脑中风简单的定义就是“脑部的血液循环出现问题,导致脑部功能损伤的疾病”,基本上分类为梗塞性(缺血)及出血性两大类,大部分的脑中风原因又以梗塞性占最大比例。
由于动脉硬化或身体其他部位有杂质或血凝块,被血流冲下形成栓子,导致大脑坏死和功能障碍。脑栓塞和脑血栓有两种常见的类型。
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形成血凝块,压迫脑组织。脑组织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两种常见类型。
2017年脑血管疾病在国内十大死因排名位居第四,平均每17分钟就会有一位发生脑中风,而每44分钟就有一位脑中风患者死亡,105年度总计死亡人数为11,846人。在2016年在具有指标性的医学期刊《TheLancet》发布一篇32个国家中引起脑中风十大危险因素的统计数据,囊括了90%的罹患风险。
脑中风最近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在德国医学中心研究指出,在研究年轻化的急性脑中风患者身上,归纳出有四项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少运动、抽烟、酒精。
日前10月29号的世界脑中风日,医学协会推出简单易懂的口诀“临微不乱”,让民众清楚了解脑中风征兆,并把握黄金三小时的就医时效。目前当急性脑梗死发生时,最有效的两种治疗法,分为静脉溶栓术及经动脉的取栓术,都是在跟时间争抢生命,在黄金3小时内获得医疗的介入治疗,完成治疗后的患者独立生活的机会能达到四成以上,若是没有在时间内获得良好治疗,独立生活的机会将小于六成。
临:临时手脚软,出现单侧手臂无力下垂,双手无法平举。
微:微笑也困难,脸部表情不对称。
不:讲话不清楚,说话含糊不清。
乱:别乱快送医,请立刻就医并记下发病时间。
这四字口诀,提醒民众若出现上列征兆请立即拨打120送医治疗,把握黄金3小时的时间。
作者 | 解放军第九四七医院 夏懋医生
冬天来了,感冒多了,流感高发季也来了。每年都这个时候,总是会有很多人因为感冒这个很常见的疾病困扰自己生活、工作和学习,尤其家里有好几个小孩的,忙完一个下一个又来了!那么冬季应该如何预防感冒?难道真的只有大家都知道的多喝热水?今天我来教大家一些小招数。
大家都知道感冒、流感这些词,但是要问这有什么区别?其实很多人是说不清楚的,实际上感冒和流感不是一回事,而且感冒是只是一种感染型疾病,它不是传染病,但是流感是传染病,是我们国家法定规定的39种传染病中的一种。
那它们具体有什么区别?
首先,它们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像现在冬季,流感是非常多见的一个呼吸道传染病,但是它在临床上不像我们感冒叫做上呼吸道感染,而是被称之为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它是没有慢性的,临床上根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分为三种:甲流、乙流以及丙流,三种流感病毒引起。
像我们之前流感爆发流行过几次,现在也有发,但是基本上都以散发的病例为多,而且一般情况下这些病都是自限的,所以大家并不用担心。但是像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基础有心脏病等这些人,他们感染以后,会有一定的重症比例重,严重甚至会导致心脏功能或者呼吸功能的衰竭,而导致死亡,因此,相比我们正常人,有慢性病的平时要更加注重防范。
而普通感冒其实才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上呼吸道感染,它不是由某一个流感病毒引起的,引起它感染的病原体很多种,其中以病毒为主比如腺病毒,还有一些是细菌。
其次,感冒和流感临床表现是不一样!流感虽然是一个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但是平时我们遇到最多的都是普通型的流感,上呼吸道症状轻,通常会以发热,全身症状比较典型比如你经常会感觉到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感染以后懒散,什么都不愿意干,头痛等等。
而我们说的感冒,多数时候都是咳嗽,打喷嚏的多,发热的症状反而很少的,甚至有些人就不发热,高热的更少,这是它们俩典型的病理的区别,但是这不绝对,也有个别的特殊的病例,它表现会有其他种的。
最后,它们治疗方面也有一些区别,主要体现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像给与相应支持,给病人补液,给病人能量热卡;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比如发热就退热、肚子痛就治疗拉肚子等,但是在抗病原的治疗,像流感,有的我们能找到病原体,是有相应的药的,但也不是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用,也不一定哪种药有效。
而感冒,刚才我说了,它的病原体很复杂,而且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是没有特效药的,所以我们不能拿治疗流感的药去治感冒,而且哪怕确实我们是上呼吸道感染,有一些人他也可能是细菌。
那么了解了流感和感冒区别以后,我们说除了多喝热水,有哪些有效预防感冒小妙招?
01.每天勤漱口
口腔健康是关乎人的全身健康的,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就呼吁:一个健康的人,要有一个健康的口腔。而北京市也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项标准之一了,也是现代社会健康的标准之一,所以口腔健康非常重要。比方说我们的牙周病会影响糖尿病,是和糖尿病互为因果的,而糖尿病的患者会造成牙周病加重,同样牙周病患者会造成糖尿病加重。同样,假如你不注意口腔卫生,也容易感冒,因为有研究人员就发现,那些每天坚持用清水漱口的人比不做这件事的人少36%的几率患上感冒。
02.定期更换牙刷
牙刷带来的问题同样是口腔健康问题,对于牙刷我们是可以一般建议大家三个月更换一支。也就是说,假如你现在牙刷是秋天或者之前时候换的,那么建议现在更换。因为牙刷在三个月是滋生最多细菌时候,而且刷毛也差不多卷曲了,这时候不仅仅影响刷牙效果,而且这样的牙刷已成为一些疾病的传染源。
03.勤洗手、戴口罩好习惯,不能丢
相比往年,今年感冒的人还是相对比较少的,为啥?其实跟我们今年疫情推崇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减少聚集有很大关系。因为流感也是一种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跟我们今年的疫情是一样的,它的传播途径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传播,比如鼻黏液,还有污染的手和用具,比如手绢、餐具;再有就是我们人体,当我们抵抗力低下,情绪激动、环境污染,体质不太好的时候,也容易发生上感。而戴口罩、勤洗手,可以有效阻断这些传播途径,降低上感发生率。
04.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跟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也是很多疾病发生过程当中伴随的现象,也是影响疾病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睡眠不好,代谢会发生变化,免疫力会下降,容易得感冒。长期睡眠好的人,你会发现他得感冒的概率都会减少。比如我们临床上一个人病人做完手术,假如他术后睡眠良好,你会发现他恢复就更快;或者我们看平时一些患有慢性病的病人,如果睡眠很好的话,其实对它生活影响是很小的,就怕的就是慢性病引起睡眠不足!
05.有条件接种流感疫苗
毫无疑问,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方式,因为流感疫苗,它是用流感病毒的减毒的活疫苗,所以你打了这个疫苗之后,你不会生病,但是有免疫性,就是你会产生对流感病毒的抗体。但是注意,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我们的普通感冒,我刚才也说了,它是一个上呼吸道感染,它的病原体种类很多,它没有交叉,没有相关性,所以对于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是无效的。
当然,并不是说接种流感疫苗以后一定不会得流感,因为流感疫苗是根据以前的流行的毒株来制造的,所以这个苗只是尽可能的针对我们可能今年流行的流感的毒株来形成一个疫苗,对于可能出现的大流行群体得流感,预防是非常有效的,而如果出现新的流感,就可能没效了!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平时就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这是目前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好的做法,而且建议最好能走到户外,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而且增加一些耐寒方面的运动,对于增强身体对寒冷的抵抗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冷空气日趋活跃,很多地方开始出现低温天气。这时候,有一种疾病开始袭来——中风,即卒中。很多人对卒中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脑卒中(脑中风)。其实,眼底血管也可能因为受凉、疲劳等阻塞,引发中风症状,这就是眼中风。它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致盲性眼病,致盲率高达80%。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眼中风。
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有先兆,眼中风也是如此。该病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生的无痛性视力下降,且这种视力下降在经过短暂的休息后不能缓解。有一部分眼中风患者在永久性视力下降之前会发生一过性的黑朦,即突然眼前一片黑,什么也看不见。这种一过性的视力下降在休息一会儿(可以是几秒钟,也可以是十几分钟)以后,可以逐渐恢复。所以,如果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出现一过性视力下降,就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危险因素。
眼中风一旦确诊,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急救处理。患者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眼科医生会给予扩血管治疗,包括口服和静脉输液、球后注射阿托品、吸氧、降眼压治疗。不过,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除视网膜血管的阻塞。目前被证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动脉溶栓治疗。
眼动脉溶栓治疗是通过动脉插管的方法,将小剂量溶栓药物直接送达受阻眼动脉处,在受阻动脉局部形成一个较高的有效药物浓度进行溶栓。
然而,作为一项有创治疗,动脉溶栓也有一定的风险,下列患者就不适合进行动脉溶栓治疗:各种类型的颅内出血患者;动脉内有脓性栓子,近期有过感染性心内膜炎者及有房颤、室壁瘤者;近期有脑挫裂伤者;有严重全身性疾病或出血性疾病患者。
那么,是不是只要将阻塞的血管通过动脉溶栓再通后,患者的视力都能提高?答案是不一定。动脉溶栓治疗成败的关键是一定要赶在有效的时间窗内(48小时内为最佳时期)进行溶栓,使血管再通。如果缺血缺氧的时间过长,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已经发生了坏死,即使血管再通视力也不能恢复。所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争分夺秒尽早溶栓才是保护视力的不二选择。
太阳:火,是我的热情!
我:热,是我的宿命!
(40℃的爱,我实在承受不来)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很强大,热的时候,它让你打开汗腺排汗进行散热;冷的时候,它让脂肪燃烧产热进行保温,让你的体温始终恒定。
但为啥会中暑呢?
因为当我们处在暑热季节或者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盲猜是累的)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就会引起眩晕、头晕、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脉搏加快甚至晕厥等中暑症状。
详细的解释请看下面:
凶手一:不排汗&排汗过量
这是指暑热时节,人体体温调节功能一直在工作,但当达到生产上限,出现了警报甚至调节无能的情况。
这时候下游的汗腺的产能也达到了顶峰,机体的排汗散热困难,就会导致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就易引发中暑。
但如果大量而长久排汗,水与电解质就会丢失过多,也会导致中暑。
凶手二:中暑用酒精降温
相信大家在疫情时期囤积了不少酒精,在夏日用酒精擦拭一下手,顿时清凉无比,再用清凉油擦一擦,凉爽一夏。
我们知道,中暑最重要的措施是把体温降下来,但用酒精或者擦清凉油达到降温,但真的靠谱吗?
首先肯定的是,这是错误的,在皮肤上擦酒精,酒精再通过皮肤来吸收,会进一步造成脱水或者导致中暑症状更加严重。
中暑是因为汗腺功能的衰竭,清凉油既不能改善汗腺功能,更不能调节体温,所以它给我们的感觉只是清凉一会儿而已,对缓解中暑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凶手三:随意服用藿香正气水
被誉为“中暑良药”的藿香正气水,可以说是拯救中暑人的福音,怕中暑,恨不得把藿香正气水当水喝。
一提到中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服用藿香正气水, 所以很多人在高温天气出门前,都会备上一支藿香正气水,不少单位也会为员工准备,预防中暑。
那么藿香正气水对于治疗中暑真的有作用吗?
其实,藿香正气水对于长时间在高温暴晒的环境下活动导致的中暑作用并不明显 [2],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 [3]。而且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含量高达40%,过敏人群慎服。
(PS:切记不要与头孢类、硝唑类同服,以免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即出现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晕倒后要通风,不要围观和掐人中。)
预防篇
01 白衣服
夏天“行走江湖”记得多穿白色浅色衣服,浅色衣服吸热较少,且可以选择吸水与透气性更好的棉、麻、丝等天然纤维为面料的衣服度过炎炎夏日。
02 喝水
预防中暑的关键还是需要补充水分,但也不要忘了在补充水分时还需补充电解质,例如我们可以喝些淡盐水或者运动型饮料。
03 通风
注意,这里说的通风是真的开窗通风,为了加快人体表面空气流通,而不是一味地使用空调。
治疗篇
01 降温
身体降温可以使用凉水弄湿毛巾擦洗身体或额头,达到蒸发散热的目的,同时吹电风扇或空调加快蒸发 , 加速身体降温。
02 晕倒后怎样急救
Dr.京希望大家都能在夏日拒做娇美人,不担心中暑烦恼!
脑缺氧,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它指的是大脑血液循环中氧气含量不足,导致脑细胞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脑缺氧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了解脑缺氧的成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脑缺氧的成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
1. 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力远高于氧气,导致血红蛋白无法携带氧气,进而造成脑缺氧。
2.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脑血管阻塞,血液无法正常流通,从而引起脑缺氧。
3. 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起脑缺氧。
4. 高血压: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痉挛,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引起脑缺氧。
5. 脑部肿瘤:脑部肿瘤会压迫脑组织,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脑缺氧。
脑缺氧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
1. 头晕、头痛:这是脑缺氧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 精神状态改变: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3. 恶心、呕吐:脑缺氧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4. 意识障碍: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
针对脑缺氧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 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血液中氧气的含量,改善脑缺氧症状。
2.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3.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4. 抗高血压药物: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以降低血压。
5.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等,可以纠正心律失常。
6. 手术治疗:对于脑部肿瘤等疾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3.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我是一名35岁的患者,在家中使用燃气烤箱时不慎中毒,感到头晕并出现氧血红蛋白14.1%的情况。经过5天后,我前往当地医院进行了血气分析,确认为轻度一氧化碳中毒。在接受过高压氧舱治疗后,仍然偶尔出现头晕症状,于是在网上寻求医生建议。
医生很快回复了我的问题,提醒我轻度一氧化碳中毒一般不会导致手足麻木,建议我保持心情愉快,减轻压力。我向医生询问了高压氧治疗的次数,医生告诉我大约需要做5次,同时也提醒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需诊疗还需前往医院就诊。
这次在线问诊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让我对治疗前景更加乐观,我将继续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希望早日康复。
儿童时期是药物中毒的高发期,其发生率仅次于家庭意外伤害,尤其在2至4岁的幼儿中更为常见。由于儿童好奇心强、判断力不足,一旦药物或毒物管理不当,极易发生误服中毒事故。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药物中毒的急救方法,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及时应对。
一、常见药物中毒类型
儿童药物中毒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镇定安眠药:如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等。
2. 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3. 镇咳药:如可待因、右美沙芬等。
4.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5. 皮肤外用药:如消毒剂、止痒剂等。
6. 胃肠道用药:如抗酸药、止泻药等。
二、急救方法
1. 立即停止中毒源:将儿童移离中毒环境,避免继续接触毒物。
2. 清洗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毒物的皮肤,时间不少于15分钟。
3. 清洗眼睛: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眼内染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 催吐:对于口服摄入的毒物,在6小时内可以进行催吐。可用微温盐水或牛奶刺激咽部催吐。
5. 服用中和剂:误服强酸者可服用蛋清水或牛奶,误服强碱者可服用醋或生蛋清。
6. 紧急就医:如果病情严重或症状持续不缓解,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三、预防措施
1. 妥善保管药物:将药物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服。
2. 教育儿童:向儿童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 仔细阅读说明书:在给儿童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4. 定期检查药物:定期检查药物有效期和储存条件,避免变质失效。
四、总结
儿童药物中毒的急救至关重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应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儿童药物中毒的死亡率。
一氧化碳中毒,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现象,每年威胁着无数人的生命。然而,一项由英国里兹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常见的抗心绞痛药物——雷诺嗪,可有效防治一氧化碳中毒引发的死亡。
研究发现,雷诺嗪能够显著减少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的死亡数。这项研究对于长期暴露于有毒气体的成人和儿童具有重要的防护意义。
面对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医生面临着既要积极防治有毒气体对人体的损害,又要慢慢将这些气体排出体外的难题。而雷诺嗪能够迅速产生保护作用,有效预防长期暴露于有毒气体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60万人死于一氧化碳中毒。许多曾暴露于一氧化碳的人都遭受着心律失常的痛苦,如果不经治疗,这样的心律失常很可能发展成为致命的心脏骤停。
雷诺嗪,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滞剂,2006年在美国获批上市,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这种药物通过针对心脏中钠离子通道(这种通道在心律失常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作用而起效。
这项研究是50多年来第一个从基本上解释一氧化碳和心律失常之间联系的研究。它或可以帮助那些在林立高楼中的上班族或日常暴露于低水平一氧化碳的工作人员,如消防员等。
虽然雷诺嗪作为治疗心绞痛的日常药物,是适合保护对一氧化碳有慢性接触的患者身上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的,但这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证实。研究人员表示,人体临床实验就是他们的下一步计划。
英国心脏基金会研究顾问Hélène Wilson博士表示:“这项研究是旧药新知被用于更好的研究心脏节律异常根本原因的好例子。一氧化碳中毒是一个悲剧,但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帮助人们有一个喜剧的结局。”
大脑缺氧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为了调理大脑缺氧,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对于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缺血缺氧性脑病,高压氧治疗是首选。高压氧治疗可以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缺氧症状。
其次,对于在嘈杂或密闭环境中导致的缺氧,可以通过打开窗户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来缓解。此外,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大脑缺氧,可以通过口服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中药来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洋葱、西红柿、黑木耳等。同时,适当运动,如快走、慢跑、散步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缺氧症状。
如果大脑缺氧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推荐使用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如艾地苯醌、甲钴胺等。
此外,为了避免大脑缺氧,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密闭环境中。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脑缺氧,顾名思义,是指大脑组织由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不足而导致的生理功能障碍。这种状况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头痛、耳鸣、视力模糊、四肢疲乏和无力等。
除了上述症状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跳加快、精神差、食欲不振、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严重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嘴唇、指甲、皮肤发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脑缺氧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生产过程中或某些情况下可能发生窒息;2、严重贫血、肺病、心力衰竭等系统性疾病可能导致脑缺氧;3、一氧化碳中毒是最典型的脑缺氧症状;4、脑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脑缺氧。
出现脑缺氧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对因治疗。同时,患者也要注意放松心情,保证充足的休息。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如红枣、枸杞等。此外,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也有助于预防脑缺氧。
慢性脑缺氧可能导致缺氧性脑病,患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症状。严重的脑缺氧还可能导致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具体表现取决于病变部位。例如,小脑、脑干缺氧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共济失调、吞咽困难等症状。脑缺氧期间,患者还可能出现阵发性单侧肢体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甚至偏盲。左侧病变还可能导致言语功能障碍。
总之,脑缺氧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重视。了解脑缺氧的症状、病因和预防措施,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脑缺氧具有重要意义。
迟发性脑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和激素治疗等。
高压氧治疗是迟发性脑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高压氧治疗,可以增加大脑的氧气供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迟发性脑病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脑蛋白水解物、神经节苷脂、鼠神经生长因子等,这些药物可以促进大脑的修复,改善患者的症状。
激素治疗可以改善因为迟发性反应而导致的免疫障碍,对于部分患者来说,激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外,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还需要给予对症治疗,如使用肌肉松弛剂、改善精神状态的药物等。此外,积极的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一氧化碳中毒是导致迟发性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急性期要进行足量的高压氧治疗,以预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除了治疗外,患者的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要注意规律饮食,营养均衡,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这些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在治疗迟发性脑病的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冬季,寒冷的天气让许多家庭选择了煤炉取暖。然而,煤炉取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的成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措施,帮助您安全取暖。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人体吸入后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引起组织缺氧。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关键在于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使用煤炉时,应确保炉灶通风口畅通,避免煤炉烟囱堵塞。同时,要定期检查煤炉的燃烧情况,确保煤炭充分燃烧。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应立即关闭煤炉,打开门窗通风,并尽快就医。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期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警惕,我们可以有效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事件。该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吸入了一氧化碳,导致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使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从而引发全身缺氧。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程度与中毒时间、浓度以及个体差异有关。
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高压氧治疗:通过在高压环境下吸氧,可以迅速提高血液中的血氧浓度,促进一氧化碳的排出,减轻缺氧症状,改善预后。
2. 营养脑细胞药物:如脑活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脑细胞,改善神经功能。
3. 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对于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情感障碍的患者,可使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
4. 语言康复训练:对于言语含糊不清、构音障碍的患者,可通过语言康复训练,改善言语功能。
5. 神经康复训练:对于肢体瘫痪、癫痫发作的患者,可通过神经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控制癫痫发作。
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此外,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事件,患者应及时就诊,接受专业治疗。同时,加强预防措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冬季是自然界万物凋零的季节,人体也容易受到寒冷气候的影响,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冬季健康养生小常识,做好日常保健。
首先,冬季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由于冬季寒冷,人们往往会关紧门窗,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加上汗水分解物等,容易污染室内空气,使人感觉头昏、疲劳、恶心等。同时,冬季也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因此,每天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其次,冬季的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冬季膳食的营养素最佳比例如下:蛋白质15%~23%,脂肪25%~35%,碳水化合物60%~70%。此外,还要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多吃动物性食物及大豆,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同时,适当补充油脂,植物油可以占一半以上,还要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及奶类。
此外,冬季养生还要注意保暖。冬季寒气袭人,易伤害阳气,养生保健要从敛阴护阳出发。具体措施包括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阳气受损;避寒就暖,尽量待在室内,减少外出;冬天要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做好保暖。
冬季养生还要适度进补。中医认为虚则补之,寒者温之。冬季健康养生,饮食上要多吃温性、热性且温补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猪腰子、鲤鱼、虾等。对于身体虚弱的老人,冬季要多吃炖母鸡及瘦肉,可以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进补要适量,切勿盲目进补,以免给身体增加负担。
总之,了解并掌握冬季健康养生小常识,做好日常保健,才能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