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大肠癌的预防策略

大肠癌的预防策略
发表人:住院医师吴俊民

大肠癌有明显遗产倾向,又有多种发病因素,做到以下几点可有效减少大肠癌发生,对大肠癌高危人群尤其重要。

  • 运动

    运动可增强抵抗力,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运动,每周五次,每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0 分钟以上。

  • 控制体重

    肥胖是大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积极锻炼,控制饮食,避免肥胖。

  • 健康饮食

    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尤其要控制红肉(猪牛羊)的摄入量,减少烟熏烧烤油炸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可能对预防大肠癌有效,老年人往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有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需求,若没有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可以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可预防大肠癌发生风险。

    但使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须经过医生的评估,不能擅自使用,以免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危险。

  • 戒烟

    吸烟对消化道有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会明显增加大肠癌发生,必须戒烟!

本文参考: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 2020 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接受粪便潜血筛查,远离大肠癌危机!结直肠癌初期无明显症状,定期粪便潜血筛查可降低死亡率。结直肠癌可以通过定期体检发现,并鼓励50岁以上的人每两年接受一次结直肠癌免费筛查,勇敢面对治疗。

     

    初期常见排便习惯几乎无症状变化。

    根据最新的癌症登记数据,结直肠癌已经连续12年成为中国癌症发病率前十名。你要知道,大肠癌在初期几乎无症状,大多数患者只有轻度腹痛和腹胀。有时频繁腹泻、排便习惯明显改变、体重减轻、碰块、贫血等现象层出不穷,容易被忽视。或者部分患者担心治疗的副作用,降低治疗意愿,不愿意进行粪便潜血筛查,在确诊的时候已经进入结直肠癌第四期,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饮食习惯是结直肠癌的关键。

    大肠癌的病因不仅仅是家族遗传史,还有饮食习惯。高油炸、高脂肪、高糖和过量肉类、遗传变异或长期暴露于辐射都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

    先进抗癌策略的接力疗法可有效延长生存期。

    如果你患有晚期结直肠癌,我需要鼓励你勇敢接受治疗,但不要消极面对。目前先进的抗癌策略是“接力治疗”,可以大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里提一下,化疗和靶向治疗是第四期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按照目前的保健标准,如果一线治疗使用抗血管生成因子靶向药物,三线治疗可以使用抗表皮生长因子靶向药物,可以延长整体生存期。

     

     

    根据国内大型医保数据库的数据,与单纯化疗相比,接受靶向治疗的第四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可从10.3个月提高到19.4个月,提高近2倍;如果患者继续使用一线至四线保健靶向药物,总体中位生存期可高达近两年半(28.9个月),治疗效果极佳。

    两年免费筛查一次,50岁以上。

    这里呼吁大家,结直肠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癌症。虽然初期几乎无症状,但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根据国内经验,每两年筛查一次粪便潜血,可使结直肠癌死亡率降低35%。目前,健康保险每两年为50岁以上的人提供一次免费的结直肠癌筛查。如果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应主动接受健康检查,积极随访。如果出现与肠道相关的症状,如便血或大便带黏液、大便少、经常腹泻或便秘,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生诊断,以保护自身健康。

  • 29岁的小赵,本身只是因为总大便排不干净,还以为是便秘,但是无论怎么做,也没得到缓解。一直很困扰的小赵,只能来到医院,但是检查过之后就再也没从医院出去过,结果是年纪轻轻的小赵竟然患上了肠癌。怎么说患上就患上了呢。小赵妈妈说小赵喜欢吃辣,并且在公司一坐就是一天,晚上还经常出去吃烧烤,自己也说了她好几次,但依然没改正,导致现在发生了后悔莫及的事情。

     

     

    医生说到,本身排便排不干净的时候,就要注意饮食上的控制了,但还是继续以往的饮食习惯,难免引发疾病发生在身上,并且排便排不干净这种现象的发生,不止会导致这一种疾病的发生。

     

    医生提醒:便秘、大便拉不干净?或不是便秘的错,警惕这4种疾病

     

    1、肠癌

     

    当大便总是排出不干净的时候,不要单单的只考虑便秘的问题,若是迟迟没有缓解的时候,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或许跟肠道有着关系,确认病因之后让自己安心。

     

    肠癌的人,通常除了排便不干净的情况,还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大便是否出血,还有腹泻等现象。了解之后,尽早就医检查,以防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省的病情恶化导致肠穿孔等可能危害生病的现象。

     

     

    若是确定肠癌之后,就更要控制辛辣和油炸,会造成刺激肠道,加重病情。

     

    2、肠胃功能紊乱

     

    这个疾病是比较常见,但也是病因最复杂的疾病。因为它可以是心理问题、饮食和感染病菌所导致的现象。排便不干净的同时,伴随出现还有消化不良的现象,经常性的便秘影响正常的生活。

     

    当确定肠胃功能紊乱之后,首先要在医院制定好治疗方案,然后再协同医生给出的建议,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其中尤其不要贪吃冰镇的食物,多加锻炼身体,也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

     

    3、慢性肠炎

     

    这个疾病对我们来说是很常见的一个疾病,很多时候是由于感染了病菌,导致出现的肠道炎症,当自身免疫系统异常的时候,也会出现肠道疾病的情况。经常表现为大便拉不出来,不顺畅,排不干净,并且伴随间断性的腹痛,甚至出现水状的大便。


    当反复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尽快前往医院治疗。若是确诊,则要注意饮食的干净卫生,少吃辛辣油炸。多运动,增强免疫,缓解其他不良症状。

     

    4、肠道息肉

     

    对于排便这件事,我们不能轻易放下戒心。当总是排不干净的时候,不能排除肠道出现堵塞的问题,当肠道长出息肉的时候,排便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息肉就是肠道出现的异常的组织结构,并且和年龄呈现正相关,岁数大的更容易出现息肉,堵塞肠道。因此,平常一定要做好预防,更要关心自己的肠道问题,及时解决身上出现的异常现象。

     

    预防肠道发生疾病,帮助排便顺利,防止便秘,我们应该怎么做?

     

    1、增加运动

     

    适当的有氧和无氧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心肺能力,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水盐调节和免疫细胞作用。还极大的帮助肠胃消化,促进分泌消化液,减轻便秘和排便不干净的现象。


    2、养成排便习惯

     

    无论工作多么忙碌,也不要轻易憋住便意。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有助于顺利排便,缓解肠道健康,预防肠道疾病。

     

    3、多喝润肠茶

     

    中医推荐:冬瓜、橘皮、山楂、玫瑰花、薄荷、决明子、苦丁茶、荷叶。

  •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中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流行病学统计表明,随着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作息不规律、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增加,近年来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当前的医疗条件下,肠癌若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有人说,身体发出三个“预警信号”,多半是肠癌缠身,具体指什么?这里首先要指出,仅仅靠症状来发现肠癌,其实是慢了半拍,因为一旦有症状发生,其实癌症已经有进展可能了,这点必须注意。

     

     

    肠癌发生时,大便可能出现的3个警示信号

     

    (1)排便次数异常(经常性便秘或腹泻)

     

    我们都知道,排便正常是身体健康的一个体现。若平常一天排便是一到二次,但突然排便次数出现异常,而且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排便时会有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感,这可能提示着我们的肠道是发生了某些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经常性便秘或不明原因腹泻出现,那可能就是身体出现了肠息肉。肠息肉出现后就会越长越大,然后就会堵塞肠道。若放任不管,有变为肠癌的可能性。

     

    (2)大便带血

     

    46岁的张女士两年前就发现自己大便带血,她以为是痔疮,所以一直没太在意,加上平时工作忙,便自己去药店买了点痔疮膏擦。后来出血症状更严重了。于是,去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她先做肠镜检查,结果出来竟是晚期直肠癌。

     

    大便带血是肠癌最明显的症状,但是容易与痔疮混淆。在肠癌早期,还不是特别严重时,患者在大便时就会有血丝或者出现黑便。病情逐渐恶化时,患者在大便时就会出现大量暗红色血液,而且血液和粪便夹杂着,即便中带脓血。而且一般在出现这种状况后,也会出现贫血。由于长期大便出血,导致失血过多,患者会出现头晕等症状。

     

    (3)大便突然变细

     

    大便突然变细也可能是肠癌的早期征兆。早期的肠癌往往局限于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但是随着病程的进展,肿块会慢慢向肠腔内凸起,导致肠管直径缩小,大便经过时就会受到挤压,因而导致排出的大便变细。若总是出现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

     

      


    如果出现上述三个“预警信号”,该怎么做?

     

    如果出现上述三个“预警信号”,应立即到正规医院的肛肠专科就诊,接受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1)大便潜血试验,基本上可以证实大便是否带血;(2)直肠指诊,约百分之七十的患者可确诊有无患直肠癌;(3)做肠镜,这是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总之,肠癌的防治需要我们注意饮食习惯,同时要知道,早期肠癌早期症状都是不典型的,要更多注意去做筛查,才能真正做到肠癌的早防早治。

  • 和肛肠科主任贾小强主任医师聊天,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这次也是。他喜欢给我讲病例,都是他自己经历过的真人真事。为了便于表述,我把病人姓名略去,好好的和大家分享,让大家了解更多知识。 

     


    这个患者本人是个院长,只是比较基层,在一个偏远地区的镇子卫生院当院长。他看病过程很是曲折,一直是贾主任爱和患者交流的例子。他五十多岁,五年前开始出现便血。卫生院的大夫看了之后,就说是痔疮,然后就吃药。过几天,便血复发,再吃药。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他的便血原来越厉害。卫生院大夫就给他做痔疮手术。手术之后还是没有缓解。大夫以为是手术没做好,就又做一次。效果还是不行,便血依旧。 

     

    来到门诊时候,贾主任看了下,肛门检查一下之后,发现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安排全身体检。一系列检查完之后,发现这是直肠癌晚期,肝脏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用小大夫的话说,这就是一个悲剧,转移成这样,老天爷也没有办法。手术,没机会了,只能保守治疗。

     

    结果很不幸,半年时间不到,他就离开了。这是一个很奇葩的病例,但也给我们提示。结直肠癌是最高发的癌症之一,近几年呈现快速发病期。但是由于患者的不在意,加上医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早期确诊变得困难。 

     

    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患者只要是出现便血等问题,就会想到痔疮,然后到药店买点药,慢慢地,养成习惯,耽误了病情。

     

     

    其实,如果普通人,把自己耽误了,也好说。一些大夫,比如上面提到的卫生院院长把自己耽误了就不好了。大肠癌早期症状很不典型,部分患者发病没有症状,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这时候,一些人不注意,就容易忽略。 

     

    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这时候,就比较晚了。所以他说,如果您大便突然改变,就要注意了。

     

    (附: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下班回家,一摸电脑、电视双双滚烫

    孩子肯定又在一直玩电脑、看电视

    晚饭后,孩子抱着平板在沙发上开始了吃鸡

    开了八倍镜后恨不得把眼睛贴在屏幕上打狙

     

    相信这一幕是很多家长们在孩子暑假经常碰到的情况,然而,除了每天揪着耳朵告诫孩子保护视力、少玩游戏、少看电视之外,我们还真无可奈何。

     

     

    那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孩子的视力呢?

     

    视力是如何下降的?

     

    俗话说,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要想预防近视眼,首先就要了解它。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指当眼睛在放松状态下,外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就导致了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导致视物模糊,称为近视眼 [1]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眼睛看不清了。

     

    那么看不清怎么办呢,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会靠近点看,靠近看得时间久了之后又看不清了,继续靠近,如此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就形成了近视或高度近视。

     

     

    在孩子们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幕时,观看过程中相应眼睛眨眼的次数会减少,从而造成泪腺分泌减少,导致眼部干涩,缺少润滑。

     

    并且电子设备强烈的荧光屏闪烁会不断刺激眼睛,最终促成了眼部疲劳、视力下降 [2]

     

    下面,我们从眼球的解剖结构来分析一下近视发生的原因。

     

     

    如图所示,人体眼球的内部主要结构为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后方的视网膜。

     

    其中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是重要的折光系统,承担了光线的传导,视网膜是感光系统,承担了外界光线、图像的感知。

     

    同时,角膜还是眼球外侧直接接触空气的部分,因此当孩子们长期看电子屏幕时,由于缺少润滑,角膜上的水分蒸发,他们就有了眼部酸涩、干燥、刺痒的感觉。

     

     

    通常来说,近距离用眼时,晶状体曲度会增加、前后径加大,当停止近距离视物时,晶状体会缓慢恢复原来的状态。

     

    虽然短时间内会有些视力模糊,但还是会慢慢恢复过来,这时孩子们尚且处在“假性近视眼”的程度,经过放松、休息,避免继续近距离用眼,视力还可以恢复正常。

     

    然而晶状体就像橡皮筋一样,弹性也是有限的,绷紧过久后会失去弹性。因此如果长期保持近距离视物,缺乏休息,晶状体就会发生疲劳,即使再放松、休息后也无法自动回弹。

     

    因此造成视线传导异常,导致光线在视网膜前方成像,最终就会出现无法恢复的视物模糊,此时孩子们就已经发生了真性近视 [3]

     

     

    以上就是眼睛发生近视的根本原因。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们保护视力呢?

     

    帮孩子保护视力

     

    要保护视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就是电视关掉、电脑上密码、平板游戏APP卸载,不让孩子们玩了。

     

    但是有时候强制不让孩子们玩也只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孩子们偷偷玩,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柔性措施来帮助孩子保护视力呢?

     

     

    ❶ “近-远-近”间断放松法

     

    虽然没法强制孩子们一点电子设备都不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监督他们每玩1h,停下休息10min。

     

    离开电子屏幕,四处走动走动、活动下眼睛,走到窗台上看看外面的风景,例如绿色的树木,蓝色的天空,舒缓一下眼睛,松弛长期近距离用眼而紧张的晶状体与眼部肌肉。

     

    同时,在这里还可以向各位家长们介绍一个好办法,休息时将近视状态切换为远视,实现“近-远-近”切换法:眺望最远处的高楼,数一下楼上的窗户。

     

     

    上文提到,当眼睛在视远物时,晶状体就会从视近物状态下进行反向压缩,曲度变小、前后径变短,因此可以有效地主动松弛晶状体,避免视力下降。

     

    因此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尽力远视来达到这个目的,虽然数窗户到最后往往会数花了眼,但当再回头看向室内,一定会感觉视线清晰了很多。

     

    这就是由于尽力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紧张度都被用力反向调节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甚至在正常状态后继续调节,直到超常的状态。

     

    因此晶状体将会得到有效的放松,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改善近视的问题。

     

    ❷ 保持安全用眼睛距离

     

    孩子们在课桌前学习或玩电脑、看电视时,保持一定用眼距离也对视力保护有重要帮助。

     

    例如,在课桌前学习时,坚持“三个一”的理念,即:一尺一拳一寸。

     

    拿笔时要求手的位置距离笔尖一寸,身体距离桌子边缘一拳的距离,身体坐正直,眼睛距离桌面一尺的距离,这是标准的写字、学习的姿势,同时也能够保持安全用眼距离。

     

    使用电脑时,尽量电脑椅位置靠后,以胸口距电脑桌2-3拳距离为宜,或在不影响双手操作键盘、鼠标前提下距离越远越好。

     

     

    观看电视时,距离应该随着电视屏幕的大小来调整,电视机越大,孩子距离电视应该越远,简单来说孩子的双眼至少要保持电视屏幕对角线距离的六到八倍。

     

    打个比方,29英寸(74CM)观看距离应为4.5米,34英寸(86CM)观看距离应为5.2米,以此类推。

     

    因此,当用眼距离拉开之后,近视眼的发生率将会有效降低,对保护孩子的视力有重要帮助 [4]

     

     

    ❸ 眼部保健操法

     

    前面还说到,从小上学时我们就都能熟练操作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的作用在于可以松弛眼部肌肉、改善眼部循环,它能够通过按摩使眼睛得到充分放松。

     

    所以当孩子们长期用眼之后,督促他们做眼保健操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用热毛巾、蒸汽眼罩帮孩子们敷一敷眼睛,局部高温也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眼部疲劳恢复 [5]

     

     

    以上就是几个保护孩子视力的好办法,不过仍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网上针对保护眼睛、提高视力出现了琳琅满目的“江湖医术”——

     

    例如眼部按摩仪(内含远近跳动的闪灯+眼部按摩)、视力改善动态图等等,然而目前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指向这些措施对于保护视力有良好帮助。

     

    反而,长时间盯着这些所谓远近调节的闪灯、盯着动图时其实仍然在近距离用眼,不仅不能缓解眼部疲劳,反而还会加重眼睛的负担,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哦。

     

    当孩子出现明显视力下降后,还是应当及时纠正不良用眼习惯,注意眼部休息。

     

    如果已经出现近视的话,还是要尽快去正规眼科医疗机构测量视力,尽快配制眼镜,以免恶性循环导致视力越来越低哦。

     

     

    参考文献:
    [1] 瞿佳,李瑾.近视眼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的新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21,57(04):311-314.
    [2] 孙树茂,高泽,刘寨花,田海泽,刘荛,吕瑶,赵晓虎,王瑾.大学生视疲劳的调查与干预研究进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05):62-65+116.
    [3] 代诚,刘梦,李宾中.青少年晶状体形态与眼轴长度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1,43(06):547-552.
    [4] 余琼武,张萍,周善璧,胡雁,吉明霞,骆益春,游海玲,姚枝秀.不同阅读距离的调节准确度与早发性近视眼的相关性[J].中华眼科杂志,2016,52(07):520-524.
    [5] 亢泽峰. 预防“小眼镜”,家庭是主阵地[N]. 中国家庭报,2021-01-18(002).
  • 作者:孙丽君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孙丽君主任医师介绍,综观近年来艾滋病感染者中男女比例的分析,女性HIV感染者的比例逐年增加,在某些地区甚至接近或超过男性。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性接触中女性暴露的黏膜面积大,因此对HIV更易感。

      为此,孙主任总结出了女性预防艾滋病的9个建议:

      1.女性应该首先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使用安全套。

      2.不吸毒,避免共用注射器等。

      3.避免有多个性伴侣,要洁身自好。

      4.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去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如果这些用具不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5.女性尤其是外来打工者生活条件可能比较艰苦,为了节省费用,常常几个或多个人一起居住同一个居室,这样一定要避免牙膏、牙刷共用。

      6.女性经期要注意卫生,不要随意丢弃卫生用品,造成血液污染。

      7.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或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8.由于目前还没有艾滋病疫苗,因此,健康教育是现阶段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方式,普及艾滋病的知识和改变不良行为,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9.就医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科学就医。

  •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的一种损伤性疾病,它是一种微小血管炎病变,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过于辛辣,或者营养不够均衡,或者情绪原因也会偶尔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这种情况一般不用特殊处理。在生活方式调整之后,或者服用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微量元素之后可在一周之内痊愈。

     

    但有些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一个月超过三次甚至更多,经久不愈,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诊,因为很有可能存在其他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免疫因素。

     

    首先,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最常见于白塞病,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

     

    白塞病是一种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病变三联征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除此之外,白塞病还可能累及消化道,形成消化道各部位的溃疡表现,消化道溃疡并发出血、穿孔是白塞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

     

     

    其次,系统性红斑狼疮也会有口腔溃疡的表现,尤其是轻症狼疮的患者,可能仅仅表现为口腔溃疡、光过敏、轻微皮疹等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疾病进展出现会其他器官及系统累及,这是需要及时就诊,进行自身抗体等一系列检查,看是否存在抗核抗体等特异性抗体的滴度异常以明确诊断。还要做其他相关检查评估活动度,以指导治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会导致反复溃疡的发生,比如癌性溃疡,长时间处于放射线的环境中等原因也会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总的来说,偶尔发生的口腔溃疡不必过度紧张。如果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一定要查明原因,对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今年的4月15日—21日是我国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京东健康将和大家一起关注如何防癌。

    相比女性,男性患癌概率要高得多,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1]:男性新发癌症人数253.39万,女性新发癌症人数229.08万,男性新发症人数显著高于女性,且男性总体死亡率高于女性。

    所以,男性朋友更要重视癌症的预防和筛查。

    男性要重点预防和筛查哪些癌症呢?据统计,在我国位居男性发病率前10位的癌症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淋巴瘤[1]

    癌症类型不同,预防方式也不同,一份《男性专属防癌攻略》请收好[1-3]。记得转给身边的他们,一起筑起健康的防线。

    1.肺癌

    发病率:91.36/10万

    高危人群:

    40岁以上男性,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情况者:

    (1)正在吸烟,且吸烟指数≥400(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的年数),或曾经吸烟,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被动吸烟者;

    (3)长期暴露于恶劣环境或职业致癌物(石棉、铍、铀、氡等)的人群;

    (4)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以及既往曾患肺结核等肺病的患者;

    (5)年龄≥50岁的中老年人;

    (6)具有肿瘤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罹患肺癌的人群;

    筛查方法:高危人群建议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查出肺结节者,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并酌情考虑肺癌相关抗体的筛查。

    预防建议:不吸烟或戒烟,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2.结直肠癌

    发病率:42.67/10万

    高危人群:50岁以上男性,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情况者:

    (1)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包括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和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

    (2)本人具有结直肠癌病史;

    (3)本人具有肠道腺瘤病史;

    (4)本人患有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

    (5)本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6)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便秘、腹泻、便血、黏液便、大便变细等改变)的人群。

    筛查方法:

    (1)年度体检时可以做肛门指检、粪便免疫化学检测、大便潜血检查;

    (2)45岁以上每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有息肉及异常时进一步做病理活检;

    (3)有条件者可做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等检查,或者血浆Septin9/SDC2/BCAT1基因甲基化检测,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

    预防建议: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坚持运动,减重。

    3.肝癌

    发病率:37.16/10万

    高危人群:35岁以上男性,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情况者:

    (1)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2)有长期酗酒,合并糖尿病者;

    (3)有肝硬化者;

    (4)有肝癌家族史者。

    (5)有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情况者

    筛查方法:每半年复查一次肝功能+腹部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

    预防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4.胃癌

    发病率:34.20/10万

    高危人群:

    (1)45岁以上男性,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情况者: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5)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6)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过度饮酒等)。

    筛查方法:

    (1)胃镜检查及其活检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镜;

    (2)每年做一次Hp感染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检查,Hp检测可与PG、G-17检测同时进行,更适用于胃癌筛查。

    预防建议:

    根除Hp感染,戒烟限酒,不暴饮暴食,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5.食管癌

    发病率:23.23/10万

    高危人群:

    45岁以上男性,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情况者:

    (1)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等);

    (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过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喜食高温或腌制食物、口腔卫生不良等)。

    筛查方法:

    内镜及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金标准,高风险人群,每2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年做1次内镜检查。

    预防建议:

    少吃腌制食品、红肉类食品、加工肉类及油炸食品。戒烟限酒,避免烫饮、烫食。

    6.前列腺癌

    发病率:18.61/10万

    高危人群: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情况者:

    (1)50岁以上的男性;

    (2)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年龄>40岁且基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μg/L的男性。

    筛查方法:

    高危人群或50岁以上的男性,每1~2年进行一次PSA检查。

    预防建议:

    减少动物脂肪和辛辣食物摄入,多饮水,勤解尿,增加大豆、水果、蔬菜和维生素 E 的摄入。

    7.甲状腺癌

    发病率:17.32/10万

    高危人群: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情况者

    (1)具有甲状腺癌既往史或家族史者;

    (2)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

    (3)由于其他疾病,头颈部接受过放疗的人;

    (4)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且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

    (5)甲状腺结节>1cm,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6)低碘或高碘饮食人群。

    筛查方法:

    目前尚无甲状腺癌的早期筛查标准方案,建议30岁以上及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颈部体格检查和颈部超声(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检查。

    预防建议:

    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合理疏导不良情绪。

    8.膀胱癌

    发病率:10.15/10万

    高危人群: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情况者:

    (1)长期吸烟者;

    (2)膀胱癌家族史者;

    (3)油漆、染料、金属或石油产品等职业接触史者;

    (4)接受过盆腔部位放射治疗者;

    筛查方法:

    高危人群从60岁开始,每年做1次尿常规、血尿检测联合尿液肿瘤标志物,如 NMP22。

    预防建议:

    减少环境和职业暴露;增加饮水量,注重饮水质量;戒烟;避免长期使用药物带来的药物毒性。

    9.胰腺癌

    发病率:9.31/10万

    高危人群:50 岁以上男性,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情况者:

    (1)有 CDKN2A、TP53、BRCA2 等胰腺癌相关基因突变者;

    (2)有胰腺癌家族史;

    (3)有慢性胰腺炎、黏液性胰腺囊肿病史者;

    (4)糖尿病患者,尤其是 50 岁及以上的新发糖尿病患者;

    (5)长期吸烟、饮酒人群;

    (5)超重(BMI指数≥24)人群。

    筛查方法:

    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做一次CT、MR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

    预防建议:

    及时治疗和控制糖尿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10.淋巴瘤

    发病率:6.68/10万

    高危人群: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情况者:

    (1)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

    (2)感染及慢性炎症患者;

    (3)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

    筛查方法:

    目前尚无淋巴瘤的早期筛查标准方案,建议高危人群可在每年体检中进行体格+B超检查,观察有无浅表淋巴结肿块、肝、脾、腹腔等淋巴结肿大情况。

    预防建议:

    避免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加强运动,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合理疏导不良情绪。

    预防癌症要趁早!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其实每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来,让自己和家人远离癌症,如戒烟、戒酒、多吃水果蔬菜、多锻炼、少吃高盐和腌制食物等,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筛查早癌的意识,远离癌症的袭扰!

    审核专家: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陈小兵

     

    参考文献
    •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https://doi.org/10.1016/j.jncc.2024.01.006
    • 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科普版).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 978-7-117-30561-7
    • 上海抗癌协会.2024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 偏头痛其发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生活方式、饮食、环境、荷尔蒙、情绪压力等都可能成为偏头痛的诱因。

    不规律的作息、缺乏足够睡眠、过度疲劳和长时间的熬夜都可能引发偏头痛。某些食物和饮料,如巧克力、咖啡因、酒精等,也可能诱发发作。气象变化、强光、刺激性气味等环境因素也可能触发症状。荷尔蒙变化,尤其是女性在月经期、怀孕和更年期,可能导致偏头痛发作增多。情绪压力、焦虑、紧张情绪也被认为是偏头痛的诱因之一。

    长期滥用止痛药、镇静剂等药物可能导致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家族遗传也可能影响发病的倾向。了解这些常见诱因,可以帮助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保持规律的作息、饮食调整、情绪管理等,从而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风险。

  • 今天谈的是,其水在肝。

     

     

    其水在肝,金匮中论述得比较简略,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就说是,水饮在肝,会觉得胸胁部位凝滞胀满,打喷嚏都会痛。


    但是具体怎么治疗,伤寒杂病论中虽然有适合方子,却可能因为脱落遗失的原因,没有在这后面直接说。所以今天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水在肝,在现代临床中,是非常常见的,轻如胸胁部出现莫名的“胀满感”,胸胁“满微结”,重如悬饮,心下痞硬,胁下掣痛,不得息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言的上呼吸道感染,胸膜炎,肺结核,肝硬化腹水,肋膜炎,肝炎,胆囊炎等疾病出现“胁下支满,嚏而痛”之症时。

     

    水在肝出现的原因,乃水饮留在胸胁,导致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司,故证见胸胁疼痛,咳嗽气短,打喷嚏则胁下掣痛等症状。发展到后期,就会出现悬饮,即心下痞硬,咳嗽则胸胁,背部痉挛疼痛。此时常用的三个方子是十枣汤和大陷胸丸,大陷胸汤。

     

    这三个方子都有非常强烈的泻下和利水作用,一般用于“急则治其标”的时候,所用的药物非常峻猛。十枣汤所含的药物是,芫花,甘遂,大戟,打成粉,每次1.5-1.8克,然后用大枣汤下之;大陷胸丸所含药物是大黄,葶苈子,芒硝,杏仁,取一钱匕(相当于1.5-1.8克),用白蜜一两,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大陷胸汤,所含药物为大黄,芒硝,甘遂,其中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取一钱匕,水六升,先煮大黄,蒸发二升水后,去滓,再放芒硝,水沸腾一两次后,在用甘遂粉(1.5-1.8克),倒入其中,一旦出现快速的泻利,立刻终止服用。

     

    芫花:苦,辛,温,有毒

     

    比较起来,芫花温,甘遂寒,大戟寒,大枣温,十枣汤,可去寒饮,亦可去热饮;而大陷胸丸/汤,其中一派寒凉之物,所以用于热饮,即结胸热结,发热,胸胁疼痛,呼吸短气,大便秘结,舌苔燥,脉弦数,或脉沉而紧者。

     

    但是,无论十枣汤,还是大陷胸汤,大陷胸丸都不是今天的重点,病情发展到用上面三个方子,已经接近了病入膏肓的时候,此时病情甚难逆转,还不如病情初期时及时干预。

     

    疾病初起该用何方呢?这就是今天的重点: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其组成为: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三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炙甘草二两。

     

    用法是,用水一斗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每日服用三次,每次服用一升。在实际使用时,原方柴胡用量较大,将其折为桂枝剂量的2-2.5倍即可。第一次服用时,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烦躁,再服,出汗后,便不会出现这种情形了。

     

    使用的指针是:胸胁微满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

     

    少阳病初期,会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导致肝气疏泄不利,继发胸胁部水饮内停。少阳病本为心烦喜呕,但水饮内停后,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所变化,变成了“渴而不呕”。水饮内停,津液不布,故既见胸胁满微结,又见口渴。水饮内停的另外一个后果则是小便量少,小便不利。一般认为水饮内停会导致相火内郁,故可见头汗,烦躁。

     

    此时,少阳未和,水饮未多,当和解少阳,温化水饮,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此方中用柴胡,黄芩运转枢机,清泻相火,和解少阳。瓜蒌此物甚妙,全瓜蒌可清热化痰,宽胸降浊,消肿散解,瓜蒌根可生津清热。所以此方还可以在重用瓜蒌根的同时,再用全瓜蒌或者瓜蒌仁。干姜,桂枝,两物辛,温,热,可温阳化饮。重用牡蛎可软坚散结,改善前膈的出入状态,治肋下痞硬,类似的药物还有鳖甲。炙甘草守护胃气。

     

    此方暗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理,适于其水在肝,水饮未多时选用,也是治疗肝病早期值得研究的方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