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如何预防狂犬病?

如何预防狂犬病?
发表人:主任医师张进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养狗越来越多,而狂犬病的发病数相比以前也有所增加。由于狂犬病一旦发病 100%死亡,因此应该引起重视。为了预防狂犬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平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狗猫等动物,不要无事故意挑逗,避免被动物咬伤或抓伤。

2、如果身体表面有伤口,尽量避免伤口直接触动物身体或被动物舔舐。

3、如果遇到流浪的狗猫等动物,尽量避免靠近。

4、家里饲养狗猫等动物,不要直接用嘴和动物亲吻。

5、家里饲养狗猫等动物,要注意定期的进行狂犬疫苗注射进行预防。

6、如果遇到被狗猫等动物袭击的情况,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头面部、双手、阴部等皮肤薄嫩的部位。

7、如果被狗猫等动物抓伤或咬伤,皮肤粘膜有损伤或出血,先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15 分钟以上,然后建议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狂犬免疫制剂。

8、如果被疯动物流浪动物咬伤或抓伤,除了首先用肥皂水流动水冲洗 15 分钟以上之外,一定要去当地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狂犬免疫制剂。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小长假是大家外出踏春、游玩的好时期,正因如此致使人流量高度集中,容易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传播。而每年的清明小长假之后,逐渐回温的气候也导致该病呈现高发的趋势。所以家长们以及幼儿园学校要做好相关预防措施,让孩子们能安全度过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多好发于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那些还穿着尿布的宝宝们,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当他们的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就会被该病毒找上门来。

     

     

    患儿常常有发热的表现,病后不久就会在手掌心、脚掌心以及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还会引起口腔黏膜的溃疡,从而影响宝宝的食欲,有时还会伴有咳嗽、恶心、腹泻等症状。当您的孩子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不必担心,只要及时诊治,规律用药很快就可以痊愈的。

     

    那么,处于高发期这个时期我们应当如何预防呢?

      
    1、对于孩子们所用的餐具一定要充分清洗干净,认真消毒,尤其是对于学校来说,对于婴幼儿常用的被褥要经常晾晒,多晒太阳,孩子们穿的衣服要勤洗。

      
    2.父母出现咳嗽、打喷嚏等感冒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治疗,同时尽量少接触孩子,回家也要养成先洗手的习惯。

     

     

     

    3.家里要保持勤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

     

    4.尽量少带孩子们到人流量大,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5.出门时要为宝宝戴口罩,同时要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

     

    孩子不慎感染病毒的话需要做到

     

    1.尽早隔离,这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将宝宝所用的日常用品煮沸消毒,尤其是对于有两个宝宝的家庭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尽量戴口罩,并且保持周围环境的卫生。

     

    3.对于感染病毒的宝宝来说,一定要予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要注意休息,多喝温开水。

      
    该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希望各位家长不要过度担心。一旦察觉宝宝出现不适症状时就要及时就医,予以规范化治疗,宝宝就可以恢复健康啦。

  • 作者: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国药同煤三医院 普通内科

    很多人对于狂犬病了解并不是很多,只知道这个病的名称,其实这个病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给自己未来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家庭都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关于狂犬病的知识,了解一些狂犬病发作症状,这样能够帮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前期症状

    患有狂犬病以后,前期症状会出现发热或者是食欲不振恶心的状况,这种症状很有可能会误认为是感冒,因此常常会被忽略,觉得这种症状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疾病的前期症状都有可能会出现感冒、发烧、恶心的情况,所以如果自己近期有被狗抓或者是咬的话一定要注意一下是否是由于狂犬病所导致的。

    二、中期症状

    患上狂犬病以后,中期的患者会出现高度兴奋的状态,并且会表现出极度恐怖,害怕水的症状,这种症状其实是非常容易发现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如果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有这种情况的话,一定要及时地去医院进行治疗,这样对他们的身体才会有更大的帮助。

    三、晚期症状

    晚期的时候,狂犬病患者都是比较安静的,会出现比较迟缓性的瘫痪,并且不太喜欢动,整个人进入一个麻痹的阶段,这已经表现出自己的狂犬病已经非常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定要积极的去面对生活。

    狂犬病对于人体的伤害真的是非常大的,现在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这种疾病,觉得这种疾病并不是非常可怕。其实并不是这样,这种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但是现在很多人不了解这种疾病,常常会导致很多人会忽略这种疾病,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一起去了解狂犬病。

  • 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孤单,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公司工作,回到自己的小家,还是自己一个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养一只狗狗和自己作伴,在照顾它们的同时,家里的安全也不同自己操心,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狗狗还可以保护我们。但是狗狗咬人的事件越来越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损害,这个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那么如何避免被狗狗咬到呢?如果不小心被狗狗咬到了,怎样做自我急救呢?下面就给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下。

    一、如何预防被狗咬

    1. 在户外遇到恶犬时,要保持冷静的心态,站在原地不要动,就像平常站在马路边一样,一定不能跑,因为狗的速度比人快,一旦逃跑,会激发狗的追击欲;如果狗的状态是要攻击你,这是你一定不要挑衅它,千万不能动,并且地下头,让狗觉得你没有威胁性,狂吠一会一般就会自行离开,这时你再离开,同样不能跑,要以平常的走路速度步行离开。

     

    2. 避免与狗进行对视,当它从你跟前经过时,一定不要去看他,保持原有的速度前进即可。一般情况,狗会将你的对视当成一种威胁,回让它觉得处于劣势,可能会用攻击你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地位。

     

    3. 在人多的地方遇到狗狗对你发凶,在他攻击之前一定要大声呼叫,为自己搬救兵,可能狗的主人也会在附近听到,这样你就更能很快的脱离危险了。

     

    4. 如果狗狗直接进攻咬你,一定要用自己手里的物品及时遮挡身体。厚一点的东西会阻止狗的牙齿接触到你的皮肤。在狗进攻时,要及时避开自己的头部和颈部并大声呼叫。

     

     

    狗狗的进攻总是猝不及防的,在外遇到恶犬时,冷静就是第一个救生符。

    二、被狗咬伤后的急救工作

    1. 注射狂犬病疫苗

     

    疫苗的注射是不可省略的步骤,狂犬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并且不易发现,一旦发作,基本很难治愈,严重的会失去生命,所以被狗咬后,要尽快进行疫苗注射,一般24小时之内,并且疫苗的注射一般需要十几次,每天一次,这样才可以保证体内的狂犬病毒被中和掉。

     

    2. 冲洗伤口

     

    被狗咬后,要及时处理伤口,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半小时以上,之后及时用70%的酒精擦拭伤口并进行包扎,降低伤口处对病毒的吸收量。

     

    3. 注射免疫血清

     

    免疫血清是一种主动抗体,进入人体后可直接将病毒中和,并与狂犬病疫苗协同作战,可彻底清除狂犬病病毒。

     

    户外活动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在遇到比较兴奋的狗狗时,尽量不要随便触摸,以防被狗狗误伤。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宠物,想象一家人和宠物一起生活互动的日常,是多么其乐融融的画面啊。但是,在这“幸福”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风险,疯犬或者流浪犬咬伤路人的新闻层出不穷,“狂犬病”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的深思。那么狂犬病到底是怎样的呢?被宠物抓伤咬伤该怎么办呢?

     

     

    狂犬病最常见于犬类,其次是猫,也可见于蝙蝠、狼、啮鼠等动物,属于人兽共患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怕水、怕光、惧风以及咽肌痉挛和进行性瘫痪。狂犬病的致死率是100%,至少目前认为是这样,但其发病率并不高,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下面就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简单叙述一下。

    “被狗咬了,是不是就得了狂犬病?”

    被病兽咬伤后不一定犯病,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咬伤部位(头面、颈部以及手指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创口大小;咬伤后的救治(迅速彻底清洁、及时注射疫苗者发病率低);衣服厚度;自身免疫能力。

    “被病兽咬伤后,应该怎么处理?”

    被病兽咬伤后应该先及时彻底地清洗伤口,可以用肥皂水、75%的乙醇或者碘伏消毒,然后及时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被咬了好几天了,还有必要打疫苗吗?”

    目前认为狂犬疫苗没有绝对的禁忌症,只要你还没有发病就可以注射疫苗。这并不是鼓励大家提前注射狂犬疫苗,毕竟这个疫苗有一定的副作用,一般从事相关研究物工作或者兽医会提前注射疫苗。

     

    “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多久?”

    狂犬病的潜伏时间长短不一,五天到十九年或者更长时间,一般为一到三个月,潜伏期长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在病毒传至神经元之前使疫苗起保护作用。

    “怎么判断被咬伤后的人是否发病了?”

    人类感染狂犬病毒后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潜伏期,然后进入下一阶段,最初会有百分之八十的患者会出现伤口痒、痛、麻等异样感觉,可持续2~4天;然后会表现出高度兴奋的状态比如多动、易怒、表情僵硬、恐水、怕光、恶风等,严重时会出现全身肌肉痉挛以及呼吸困难;最后会出现全身肌肉的瘫痪,患者会安静下来甚至昏迷,最后死亡。发病的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一周。

     

    对于狂犬病,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预防加及时治疗,平时需要注意远离传染源,咬伤之后及时就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现在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高楼别墅,基本上很多户人家都会养上一两只小猫小狗,一来可以陪伴自己解闷,二来看小猫小狗嬉戏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三来看着小猫小狗长大会有一种幸福感。


     
    艺人也不例外,但最近有一位大家熟知的爱狗艺人发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引起了我们大家对于被狗咬的关注以及重视。如果被心爱的狗咬伤了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们应当怎么处理呢?

     

     

    被狗咬伤了真的不能轻视,因为很有可能会患上狂犬病,这个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是100%。虽然以狂犬病来命名,但不仅仅是被狗咬伤了才患病,被猫咬伤同样也可能会患上狂犬病,所以养猫的朋友们,也要引起重视,以免耽误了最佳注射疫苗时间。


     
    防范大于防治,首先作为猫狗的主人,必须要做的是防范好自己的猫狗咬到别人,在带宠物外出的时候,牵好绳子,带上适合宠物的口套,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路人的安全,平常也要记得定期带宠物注射疫苗。


     
    意外无处不在,哪怕做好了充分的预防也无法百分百避免,所以我们还需要了解被狗咬伤以后的处理步骤,把伤害降到最低。


     
    被狗咬伤分几种情况,有不太严重的,有相对严重的,有很严重的,有超级严重的这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不太严重的被狗咬,被狗咬破皮了,有一点点血,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肥皂水冲洗,然后消毒,接着包扎一下,以防万一最好打一针狂犬疫苗。


    第二种是相对严重的,被狗咬伤的地方,血液渗出表皮,那可以把伤口的血挤出来之后,再用肥皂水泡10分钟左右,接着清水冲洗10分钟左右,再进行消毒,最好上医院再打一针狂犬疫苗比较保险。


    第三种是很严重的,被狗要以后发生了出血,而且出血量比较多,这个时候,按照上面的步骤处理好以后,马上到医学接种狂犬疫苗。

     

     

    第四种是非常严重的,血流不止的情况,那就立即去医院挂急诊处理。


    虽然,不是被所有的猫狗咬伤都会感染上狂犬病,但是以防万一,当发生了被猫狗咬伤时,我们都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咬出血的情况,最好到医院接种狂犬疫苗,医生一般建议在被猫狗咬伤后的24小时以内到医院进行接种。


    有需要的情况下,除了狂犬疫苗以外,还有可能需要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样能百分之一百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几率。虽然狂犬病致死率100%,但只要我们按照科学的步骤处理,就能很好地避免狂犬病发病的情况。个人建议家里养了小猫小狗的爱心人士,一定要注意自他的安全,对于每条生命来说,都只有一回,作为和宠物最亲密的米饭班主,平常要把安全做到位,尽可能防范于未燃,如果真的不幸被宠物咬了,也不要着急,按照上面的步骤处理处理以后,结果是比较理想的。


    生命只有一回,面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以外情况我们,对于平日相处的宠物猫狗要提前做好防范,减低发生被咬伤的几率,如果真的不幸被咬伤了,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接种狂犬疫苗,最大限度地减少更不幸的事情发生。被猫狗咬伤千万不能轻视,狂犬病发病死亡率是100%,大家都要引起重视。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人喜欢养狗,健康意识也高,狗狗都打过狂犬疫苗,但是,狗狗的牙齿都是非常尖锐的,有时不注意,也会被伤到,特别是现代社会,基本10家中就有一家养狗,所以被狗咬到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所以,不管你被陌生的狗狗还是家养的狗狗,咬到一定要在24小时之内去打狂犬疫苗。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狂犬病?怎么紧急处理~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狂犬是主要传染源,其他动物如患本病的猫、狼、狐也能传染本病。

     

    狂犬病病毒存在于病人或病兽的神经组织和唾液中,病毒通过伤口侵入人体,沿周围传入神经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发病,继之病毒沿传出神经进入唾液腺而出现于唾液中。

     

    人得狂犬病后,从感染到症状出现,需要1周~1年,通常为4~8周。

     

    起病时有低热、头痛和食欲不振,继之出现恐惧不安和兴奋,对痛、声、光和风比较敏感,并有喉部收紧的感觉。

     

    被狗咬伤已经愈合的伤口出现麻木、痛、痒和蚂蚁爬的感觉。大约经过数小时至2天,病人出现躁动不安,极度恐惧,口角流出很多唾液,感觉过敏,微风、轻碰亦能引起咽喉部痉挛和呼吸困难,甚至全身阵发痉挛。

     

    怕水、怕风、怕光,病人不能喝水,如勉强喝水就会发生咽部和喉头痉挛,严重者甚至看到水、听到水声就会发生同样现象。所以有经验医生诊断狂犬病,不用病家开口,只要手中拿把扇子,病人面前放杯水,如果病人就会发生咽部和喉头痉挛难受,便可略知一二。

     

    除了"三怕症"外,病人中等发热,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声音嘶哑,全身麻木,精神失常。大约经过1~3天,病人变得安静,抽搐停止而全身麻痹,肌肉松弛,下颌下坠,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心力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紧急处理措施

     

    1. 水洗,用大量清水冲洗,设法把沾污在伤口上狗的唾液冲洗干净;2. 肥皂水洗,冲洗赶紧,马上到医院;3. 酒精消毒,防止被咬伤后发生破伤风而死亡。

     

    然后以最快的可能去打疫苗,根据医生的要求,狗狗应该随同被咬患者一起送往医院,在确定该犬是否患狂犬病后,对病员进行适当的治疗。

     

    当然,被狗咬不一定都得狂犬病,但是,必须预防这样!因为你不知道那狗是不是有狂犬病!

  • 如今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了,不少人甚至把猫猫狗狗们当作家人般对待,亲亲抱抱、同吃同睡,无比亲密。然而无论是猫还是狗,或者其他宠物,都有可能携带着寄生虫,而在与主人的亲密接触中,就给了这些寄生虫“乔迁新居”的机会,神不知鬼不觉的“住到”人身上,后患无穷。那既舍不得小可爱们,又想避免寄生虫的侵扰,该怎么办呢?

     

     

    一、对宠物该做什么?

     

    既然寄生虫是宠物“带进”家门的,那么首先应该想办法减少宠物感染寄生虫的机会。

     

    1、笼养或圈养。尽量减少自家宠物在户外捕食、与流浪猫狗的接触,使用笼养或圈养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宠物感染寄生虫的概率。

     

    2、定期驱虫。这可以说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减少感染寄生虫的方式,所以一定要给家里的宠物们做定期的体检、注射疫苗和驱虫。

     

    3、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对于宠物居住的环境每天都要清洁、消毒,如常用3%-5%来苏尔溶液、10%-20%漂白粉乳剂、0.3%-0.5%过氧乙酸溶液等消毒[1],并经常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细菌和虫卵滋生。

     

     

    4、定期洗澡。勤洗澡是个好习惯,但也要根据宠物的体质和品种来洗,因为有些宠物不能洗得太勤。另外,在洗完澡后一定要记得吹干,这样可以避免宠物的身体和毛发成为寄生虫的温床。

     

    5、注意饮食卫生。生的肉类、蔬果也有寄生虫生存的空间,所以给宠物吃的肉类一定要煮熟,水果、蔬菜要洗净才能食用。

     

    二、人该做什么?

     

    1、勤洗手。与宠物接触后一定要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尽量不要和宠物接吻、长期共眠。

     

    2、不要接触宠物粪便。粪便是细菌、虫卵的温床,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可能存活着成千上万只虫卵,所以在处理粪便时一定要记得戴手套,铲屎后立即洗手。同时,要让宠物养成在固定地点大便的习惯,禁止乱排泄。

     

     

    3、保持清洁卫生。对于宠物经常玩耍的地方,如沙发上、床底下等,要经常用强力吸尘器进行清洁,可以有效的将毛发、灰尘、寄生虫虫卵消灭。如果你是喜欢和宠物同睡的话,床铺就更要勤加清洁了。

     

    4、宠物专用食盘。有些人喜欢用手直接给宠物喂食,感觉很亲昵,但若是宠物已经感染了寄生虫等疾病,很容易通过这样的体外接触传染,所以让宠物学着在食盘里进食,也可以大大降低人畜传染寄生虫的风险。但要记得,食盘在吃完后要及时清洗干净,用沸水冲洗或者消毒,更安全。

     

    对于爱宠一族来说,做到以上这些十分重要,想要与你的宠物更健康、快乐的玩耍,可千万不能嫌麻烦哦!

     

    参考文献
    [1]许楠,祁根兄.宠物犬常见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5,36(10):75.
  • 都知道被猫狗抓了咬了要打狂犬疫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宠物饲养的范围也越来越宽泛,出现在人们家里的宠物不止有猫狗,还有小乌龟、小仓鼠、小蜥蜴、蛇,甚至还有食人鱼!如果喜欢郊外游玩的玩家,可能还会碰到其他野生的动物。所以被猫狗以外的动物抓到咬到也是常有的事,那到底哪些动物抓咬后需要打疫苗呢?今天就来给大家理一理。

     

    什么是狂犬病暴露?

     

    首先要知道狂犬病暴露的概念: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狂犬病暴露分级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每一级都有相应的预防处置方法。

     

    一级:如果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者排泄物,处理的方法是清洗局部,无需其他的医学处理。

    二级:符合以下之一的情况,无明显的出血的咬伤、抓伤,无明显出血的伤口或已闭合但未完全愈合的伤口,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者排泄物。处理的办法是,第一:处理伤口;第二:接种狂犬病疫苗;第三:必要时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三级: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穿透性的皮肤咬伤或者抓伤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出血;尚未闭合的伤口或粘膜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暴露于蝙蝠。处理的方法,第一:处理伤口;第二: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第三:接种狂犬病疫苗。

     

    哪些动物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需要按照狂犬病暴露进行处置的动物:犬、猫、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等食肉目动物,它们均是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为传染源,因此接触以上动物,都需要按照狂犬病暴露进行处置。需按照狂犬病Ⅲ级暴露进行处置的:蝙蝠也是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由于蝙蝠暴露可能为极难察觉的细微咬伤或损伤,从而导致暴露风险大为提高。因此建议蝙蝠暴露处置按照III级暴露进行处置。

     

    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的动物:啮齿类(尤其小型啮齿类,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仓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未发现此类动物导致人间狂犬病。所以这类动物暴露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不需要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的动物: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等非哺乳类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因此这些动物暴露不需要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恐水是本病的特殊性症状,典型者饮水、见水、闻流水声,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因此,患者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也无法下咽,满口流涎,沾污床褥或向四周胡乱喷吐。

     

     

    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近些年由于流浪狗和流浪猫的增多,狂犬病不容忽视。狂犬病主要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是人兽共患型的传染病。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被病犬咬伤而未预防接种者,其发病率平均为15-20%(最高达70%),因此预防接种狂犬疫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狂犬病的潜伏期时间有长有短,短的仅有5日,甚至有达19年或更长的,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发病,潜伏期长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患者自身免疫力高低。

     

    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三期:

     

    一、前驱期

     

    前期患者会出现体温成低热状态(37度-38度之间)、头痛、恶心等不适的症状,患者会变得烦躁、对身边的事物有恐惧感,同时还伴有失眠出现,喉部出现紧缩感。本期最有诊断价值的表现是:愈合的伤口以及神经支配区出现的搔痒、疼痛以及蚁走感等感觉异常表现时,要引起关注,一般为2-4天,如若该现象持续时间超过一星期表明疾病不会继续进展。

     

    二、兴奋期

     

    进展到兴奋期,此期患者表现为过度兴奋,极度惊恐样,容易被激惹,对外界刺激敏感(水、光、声)是此期突出表现,咽肌出现痉挛,伴有声音嘶哑,言语不清,严重时出现呼吸肌麻痹,而导致呼吸困难。

     

     

    三、麻痹期

     

    进展至麻痹期:患者肌肉呈弛缓性瘫痪,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一旦发病,时间多在6天以内。

     

    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本病重在积极预防,尽量不要过多的接触传染源,当被咬伤时要积极进行伤口的处理,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对于重症病人,要加强监护,进行隔离,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必要时予辅助手段辅助呼吸。

  • 之前,有个令人痛惜的新闻。安徽一名6岁的男孩,被一只土狗咬伤后,父母带他去了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可是,在被咬后第13天、距离注射第4针狂犬疫苗还有两天的时候,孩子却突然意外发病死亡,死因最后确诊为狂犬病。

     

     

    被狗咬伤后,及时有效、正确地处理伤口很重要。被严重咬伤者如果没有按要求使用抗血清或者使用时间太晚,或者被严重咬伤者免疫力低下,狂犬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曾有研究报道[1],分析了120 例狂犬病暴露患者预防失败的原因,调查发现,并非所有人在狂犬病暴露后都能及时得到规范的处置,并且预防处置不当的现象不少见。狂犬病暴露患者,暴露后预防处置不当的情况大致有伤口不冲洗、处理不及时,伤口处理不规范,不按规程接种疫苗,或者当患者伤到头面部、全身有多处伤口、出现Ⅲ级暴露时,没有联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或联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不及时等情况。

     

    狂犬病是一种由于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病死率接近百分之百。多是由感染的动物比如猫、狗咬伤人,而传染给人。狂犬病人常会出现恐水症状,也称“恐水症”怕风、进行性瘫痪、咽肌痉挛等症状,常死于急性呼吸衰竭。

     

     

    预防狂犬病,疫苗接种很重要。 狂犬疫苗的接种分暴露前和暴露后。没被狗咬接种属于暴露前接种。早期接种,被狗咬前接种疫苗,优点明显:一旦被感染,疫苗接种可引起疫苗的记忆效应,快速产生中和抗体,阻止病毒侵人, 免疫成功率大,这对潜伏期最短的病人十分有利。

     

     

    WHO 推荐的狂犬病毒暴露前,皮内注射方法0、7、21或28天,皮内注射狂犬疫苗疫苗,暴露后再加强注射。

     

    暴露前预防接种之必要性:

     

    1. 资料显示,在暴露前接种3针,第2年加强免疫1针后,免疫持久性很长,抗体水平可持续10年。10~21年后仍保留有低水平抗体,记忆性免疫强。

     

    2.对狂犬病疫情流行区的居民,特别是儿童 ,前去的旅行者,宠物爱好者,从事狂犬病诊断、实验室研究狂犬病病毒和疫苗生产的工作人员等暴露风险高者,开展暴露前预防接种十分重要。

     

     

    3. 被狗咬暴露前接种疫苗免疫,被狗咬暴露后加强接种,可免去免疫球蛋白注射,减少昂贵的免疫球蛋白费用。

    除微博截图与视频截图外,其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温静,蓝柏钊,李嘉丽,陈开革,钟大明,周甦,莫穆隆,梁柱石.120例狂犬病暴露患者预防失败原因分析[J].内科,2020,15(04):466-468.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