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喵星人抓咬伤,除了狂犬疫苗,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喵星人抓咬伤,除了狂犬疫苗,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发表人:住院医师刘冬晓

猫抓病”是因猫抓伤、咬伤或与猫密切接触后,由汉塞巴尔通体引起的以皮肤原发病变和局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自限性传染病。

传染源和感染率

  • 得了此病的患者,会在伤口周边出现淋巴肿痛等症状。
  • 目前,全球每年发病人数超过 4 万例,以养宠物的青少年和儿童居多。
  • 病原体存在于猫的口咽部,猫被感染后可形成菌血症,并可通过猫身上的跳蚤在猫群中传播,因此猫的带菌率很高。

临床表现

猫抓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局灶性淋巴结炎。人被猫抓伤后,在抓伤的皮肤周围可出现丘疹,同时在抓伤部位附近出现淋巴结肿大,常出现在颈前、腋窝、腹股沟等处。除皮肤病变和区域淋巴结肿大外,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厌食、乏力等全身症状,多数患者在 2 个月~3 个月自愈。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后果

然而,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可出现特殊而且严重的后果。病原体可侵犯肝脏、脑部、眼部、肠道、骨骼等多个部位,出现肝功能异常、脑炎、视网膜炎、肠炎、骨髓炎等疾病,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治疗和预防

  • 得了“猫抓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多西环素、利福平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般都要联合用药。
  • 疗程由医生根据病情轻重和疗效评估确定,轻者一般 2 周~4 周,重者可能需要 3 个月~6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家里养宠物的市民需要规律清洁宠物及宠物周围的环境,定期带宠物做检查和注射相关疫苗。宠物虽然很可爱,但孕妇、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尽量不要与其亲密接触。如被宠物抓伤、咬伤,切记不要自行处理,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为抗鼠疫采取必要的免疫医院推荐专家
为抗鼠疫采取必要的免疫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现今社会,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家中有个宠物陪伴,确实可以减少孤独感。同时,我们都知道被狗咬伤有患狂犬病的可能,要及时去医院打疫苗预防,但如果被可爱的猫咪抓伤,会不会有严重的后果呢?

     

    前不久,在网上有这样一条报道,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据报道称,四川一名65岁的男子罗某春节期间逗猫玩时,一不小心手上的皮肤被猫爪划破了,当时他也没有注意,也没有进行任何处理,没想到几个月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今年6月份,罗某突然出现反应迟钝、咽喉吞咽不利等症状,随后家人立即将其送往当地医院,经检查发现他出现了脑萎缩和脑梗塞,随即出现了四肢发抖、呼吸困难、多汗流涎等症状。

     

     

    罗某的家人说当时考虑到他已经60多岁了,得一些老年病比较正常,也没有想太多。然而,在医院进行治疗了几天后,罗某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已经无法下地行走,还出现了怕水、怕风及咬舌的症状,医生紧急进行化验及核磁共振检查。待结果出来后,医生基本拟定了诊断,罗某的病症应该是狂犬病。从家人那边了解到,罗某只是在春节期间被猫抓伤过。悲剧就这样产生了,由于被猫抓伤没能及时前往医院医治,最终导致罗某身亡。

     

    下面笔者为大家科普一下这可怕的狂犬病。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1到3个月,长短不一,有的甚至长达一年。潜伏期内大多数患者有发热、食欲不振、头疼、乏力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进入兴奋期,表现为怕水、怕风,极度恐惧及呼吸困难等,最后病毒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很快就会出现瘫痪。一旦出现狂犬病的症状,几乎是致命的。现今医学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目前仍没有研究出治愈狂犬病的药物,所以打疫苗预防很重要。

     

     

    那么被猫抓伤也这么严重吗?

     

    疾控专家指出:只要是被温血动物所伤,都有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所以无论大伤还是小伤都要及时接种疫苗,不能大意。还有一些养猫者认为猫咪养在室内是不会被传染的,这种想法就是错误的,病原体的进入可能因为主人带猫咪出去遛弯或者别人家的宠物的意外闯入,还有可能通过猫粮、水、猫咪餐具、甚至空气传播的病原体,这样的情况猫咪身上很容易滋生病菌。所以为了保护宠物猫和主人的健康,主人一定要定期的给猫咪清洁、驱虫、打疫苗。

     

    温馨提醒,各位养猫爱好者,在日常生活中,被猫咪咬伤、抓伤后一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以免发生感染,然后及时前往医院找专业医生予以诊治,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

  • 现在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高楼别墅,基本上很多户人家都会养上一两只小猫小狗,一来可以陪伴自己解闷,二来看小猫小狗嬉戏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三来看着小猫小狗长大会有一种幸福感。


     
    艺人也不例外,但最近有一位大家熟知的爱狗艺人发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引起了我们大家对于被狗咬的关注以及重视。如果被心爱的狗咬伤了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们应当怎么处理呢?

     

     

    被狗咬伤了真的不能轻视,因为很有可能会患上狂犬病,这个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是100%。虽然以狂犬病来命名,但不仅仅是被狗咬伤了才患病,被猫咬伤同样也可能会患上狂犬病,所以养猫的朋友们,也要引起重视,以免耽误了最佳注射疫苗时间。


     
    防范大于防治,首先作为猫狗的主人,必须要做的是防范好自己的猫狗咬到别人,在带宠物外出的时候,牵好绳子,带上适合宠物的口套,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路人的安全,平常也要记得定期带宠物注射疫苗。


     
    意外无处不在,哪怕做好了充分的预防也无法百分百避免,所以我们还需要了解被狗咬伤以后的处理步骤,把伤害降到最低。


     
    被狗咬伤分几种情况,有不太严重的,有相对严重的,有很严重的,有超级严重的这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不太严重的被狗咬,被狗咬破皮了,有一点点血,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肥皂水冲洗,然后消毒,接着包扎一下,以防万一最好打一针狂犬疫苗。


    第二种是相对严重的,被狗咬伤的地方,血液渗出表皮,那可以把伤口的血挤出来之后,再用肥皂水泡10分钟左右,接着清水冲洗10分钟左右,再进行消毒,最好上医院再打一针狂犬疫苗比较保险。


    第三种是很严重的,被狗要以后发生了出血,而且出血量比较多,这个时候,按照上面的步骤处理好以后,马上到医学接种狂犬疫苗。

     

     

    第四种是非常严重的,血流不止的情况,那就立即去医院挂急诊处理。


    虽然,不是被所有的猫狗咬伤都会感染上狂犬病,但是以防万一,当发生了被猫狗咬伤时,我们都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咬出血的情况,最好到医院接种狂犬疫苗,医生一般建议在被猫狗咬伤后的24小时以内到医院进行接种。


    有需要的情况下,除了狂犬疫苗以外,还有可能需要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样能百分之一百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几率。虽然狂犬病致死率100%,但只要我们按照科学的步骤处理,就能很好地避免狂犬病发病的情况。个人建议家里养了小猫小狗的爱心人士,一定要注意自他的安全,对于每条生命来说,都只有一回,作为和宠物最亲密的米饭班主,平常要把安全做到位,尽可能防范于未燃,如果真的不幸被宠物咬了,也不要着急,按照上面的步骤处理处理以后,结果是比较理想的。


    生命只有一回,面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以外情况我们,对于平日相处的宠物猫狗要提前做好防范,减低发生被咬伤的几率,如果真的不幸被咬伤了,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接种狂犬疫苗,最大限度地减少更不幸的事情发生。被猫狗咬伤千万不能轻视,狂犬病发病死亡率是100%,大家都要引起重视。

  • 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孤单,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公司工作,回到自己的小家,还是自己一个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养一只狗狗和自己作伴,在照顾它们的同时,家里的安全也不同自己操心,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狗狗还可以保护我们。但是狗狗咬人的事件越来越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损害,这个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那么如何避免被狗狗咬到呢?如果不小心被狗狗咬到了,怎样做自我急救呢?下面就给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下。

    一、如何预防被狗咬

    1. 在户外遇到恶犬时,要保持冷静的心态,站在原地不要动,就像平常站在马路边一样,一定不能跑,因为狗的速度比人快,一旦逃跑,会激发狗的追击欲;如果狗的状态是要攻击你,这是你一定不要挑衅它,千万不能动,并且地下头,让狗觉得你没有威胁性,狂吠一会一般就会自行离开,这时你再离开,同样不能跑,要以平常的走路速度步行离开。

     

    2. 避免与狗进行对视,当它从你跟前经过时,一定不要去看他,保持原有的速度前进即可。一般情况,狗会将你的对视当成一种威胁,回让它觉得处于劣势,可能会用攻击你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地位。

     

    3. 在人多的地方遇到狗狗对你发凶,在他攻击之前一定要大声呼叫,为自己搬救兵,可能狗的主人也会在附近听到,这样你就更能很快的脱离危险了。

     

    4. 如果狗狗直接进攻咬你,一定要用自己手里的物品及时遮挡身体。厚一点的东西会阻止狗的牙齿接触到你的皮肤。在狗进攻时,要及时避开自己的头部和颈部并大声呼叫。

     

     

    狗狗的进攻总是猝不及防的,在外遇到恶犬时,冷静就是第一个救生符。

    二、被狗咬伤后的急救工作

    1. 注射狂犬病疫苗

     

    疫苗的注射是不可省略的步骤,狂犬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并且不易发现,一旦发作,基本很难治愈,严重的会失去生命,所以被狗咬后,要尽快进行疫苗注射,一般24小时之内,并且疫苗的注射一般需要十几次,每天一次,这样才可以保证体内的狂犬病毒被中和掉。

     

    2. 冲洗伤口

     

    被狗咬后,要及时处理伤口,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半小时以上,之后及时用70%的酒精擦拭伤口并进行包扎,降低伤口处对病毒的吸收量。

     

    3. 注射免疫血清

     

    免疫血清是一种主动抗体,进入人体后可直接将病毒中和,并与狂犬病疫苗协同作战,可彻底清除狂犬病病毒。

     

    户外活动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在遇到比较兴奋的狗狗时,尽量不要随便触摸,以防被狗狗误伤。

     

  • 现如今很多人养宠物来丰富自己的闲暇时间,已成当下热潮。而每年被宠物所伤的人数也逐渐增加。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年龄层次更是上有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下有几个月婴幼儿。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成年人多见于猫、狗的咬伤或抓伤,而婴幼儿多见于兔子、仓鼠的咬伤或抓伤。这篇文章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狂犬病。

     

     

    一、狂犬病的分级?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脑炎,是动物源性传染病。通过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皮肤,或者舔舐粘膜或皮肤破损处而传播。潜伏期为1-3月左右,极少数短至两周以内或长至一年以上。根据我国狂犬病流行情况,致伤动物传播狂犬病的风险可分为三等级:

     

    高风险:狗、猫、蝙蝠;流浪的或野生的哺乳动物,这类动物致伤后,一律应及时进行开展暴露后处置。

     

    中风险:牛、羊、马、猪等家畜,兔子、鼠等啮齿类动物,是否进行暴露后处置,视当地流行情况而定。

     

    无风险:非哺乳动物不患狂犬病,如龟、鱼、鸟类、昆虫等,无需进行狂犬暴露后处置,但最好去医院检查伤口,让医生处理。

     

    二、被注射狂犬疫苗的猫狗咬伤了,需要打狂犬病疫苗吗?

     

    如果家里的猫狗与流浪的猫狗接触或者是猫狗接种疫苗后未能产生抗体,都有可能导致已接种疫苗的猫狗感染狂犬病毒。所以,被家里打过疫苗的猫狗抓伤后也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三、被咬伤后怎么处理?

     

    “一洗”首先用水与流动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二消”用2%-3%的碘伏(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三免疫”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四、什么情况需要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都属于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主要用于三级暴露或者免疫缺陷人群,在注射完疫苗后,机体产生抗体之前的这段时间给患者提供保护。

     

    近年来我国提倡文明饲养宠物,养宠物娱乐的同时也要注意,及时给家养的狗和猫接种疫苗,不轻易遗弃。出门遛猫狗时要栓绳,减少对他人的伤害,如果被猫狗咬伤,一定不能大意或者不以为然,要及时到犬伤的门诊,进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

  • 一、哪些情况的宝宝不能接种疫苗?

     

    宝宝的疫苗并非随时、随地、任何宝宝都可以进行接种。接种疫苗的时间、接种者的身体条件、有何禁忌症等,都对疫苗的功效以及接种后可能产生的不适反应有着影响。那么在平时生活中值得注意的是,有以下情况的宝宝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

     

     

    1.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宝宝不宜接种;
    2. 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宝宝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 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不宜接种;
    4.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宝宝不宜接种;
    5. 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宝宝不宜接种;
    6. 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宝宝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7. 如果宝宝每天大便次数超过四次,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8. 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宝宝,六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9. 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10. 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此外,宝妈宝爸们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情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

     

    二、在给宝宝接种完疫苗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 接种之后当天不能洗澡。所以宝妈们再带宝宝打疫苗的前一天就要给宝宝做好清洁工作。
    2. 接种完后要留院观察30分钟。宝妈们千万不要觉得麻烦,如果宝宝还小建议带上推车或者腰凳,这样可以解放宝妈的双手。而对于秋冬季节来说,带一条小包被或者毯子也是不能少,要避免宝宝睡着着凉哦。
    3. 打完预防针后,建议多喝水,多让宝宝休息,不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细菌。
    4. 打预防针后,宝宝要避免剧烈活动,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宝宝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如果反应加重,应请医生处理。

     

    特别提醒:有些宝宝会对一些疫苗产生过敏反应,出现长疹子、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休克等症状,那么在接种含有引起过敏成分的疫苗时,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再接种相同疫苗。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须把宝宝的过敏情况反映给医生,由医生准备好抢救措施后再接种。

  •  

    深夜,120调度中心,一个电话骤然响起,你们快来,我老公……不行了……电话另一端传来格外焦急的声音,到最后竟然变成了抽泣声。

     

    十分钟后,救护车赶到事发小区,只见一个年轻男子正蜷缩在角落里,脸上流露出极度恐惧的表情,稍微有一点声音和光亮,男子就特别敏感。

     

    出诊医生随即判断,这是典型的狂犬病症状。

     

    所谓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

     

    一听到是狂犬病,男子的家属立刻变得格外紧张,要知道,男子平时身体很健康,怎么会无缘无故得狂犬病?

     

    医生说,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得狂犬病,主要是由狂犬病毒通过动物传播给人而致。

     

    男子妻子的回忆则很快揭开了真相,原来,三个月前,家里养了一条宠物狗,把男子咬伤后,男子就将狗卖掉了,按说被狗咬伤应该及时打疫苗,这是常识,但男子却并未引起重视,还对妻子说,宠物狗又不是外面的流浪狗,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可谁又想到,一时的麻痹大意,换来的却是如此惨痛的结局。

     

    医生说,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感染肌细胞,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小量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而后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并不延血液扩散,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病毒在灰质内大量复制,沿神经下行到达唾液腺、角膜、鼻黏膜、肺、皮肤等部位。

     

    虽然每个人感染狂犬病毒后出现的症状都有所不同,但是多数潜伏期在3个月以内,狂犬病发作时往往会有典型的三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像男子这样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就属于兴奋期。

     

    虽然诊断已经明确,男子被收进感染内科被隔离治疗,但医生却很无奈地说,到目前为止,狂犬病没有一种特效的治疗方法,死亡率百分之百,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偶见超过10日者,最近,深圳有报道一名外籍狂犬病患者发病后活了一个多月,已经创下了记录,不过最终还是不幸离世。狂犬病患者多因呼吸肌麻痹与延髓性麻痹而死亡。

     

    28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去,留给人无限的沉思与哀伤,医生说,到目前为止,狂犬病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预防,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20%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伤口较深者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持续灌注清洗,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一般不缝合包扎伤口,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伤口深时还要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最后,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定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江西南昌,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被家人送到了医院。

     

    经家人描述,四天前就发现孩子头上有异物,但并没有注意,直到发现这异物居然会动才赶忙送往医院。

     

    经医生诊断,确定婴儿头上的就是蜱(pí)虫。

     

    蜱虫在婴儿头顶待了四天,喝饱了血,送到医院时虫体整个头部已经完全吸进去了。不过好在医生已经将蜱虫取出,孩子身体也无大碍。

     

     

    但有些被蜱虫咬的人就并非这么幸运了,别看它小小一只,却会给人带来致命危险。关于蜱虫致死的事件也曾经发生过。

     

     

    日常情况下,被蜱虫咬伤的概率较小,我们不必太过慌张,但蜱虫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小觑。

     

    今天就由Dr.京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这个“吸血鬼”。

     

    吸血后膨胀数倍的寄生虫

     

    蜱虫又叫壁虱、扁虱、草爬子,虽然它名字里有虫,但它并不是昆虫。

     

    根据背部有无盾板,蜱虫分为软蜱和硬蜱。它们活跃时期为每年的春夏,4月—10月,多集中在草丛处,形状为椭圆形,体型很小,成虫的大小仅有2—10mm。

     

    吸血后,背部隆起,体型可膨大到30mm,什么概念?大概是一枚硬币的大小。

     

     

    关于蜱虫,Dr.京用下面几个词概括:

     

    饥不择食

     

    不同于其他虫类,蜱虫对“食物”向来不挑。鸟类、爬行生物、两栖动物、人类以及其他哺乳类动物都是它的目标。

     

    它们一生都勤勤恳恳,蜱虫一生有四个阶段,其中有幼虫、若虫、成虫共三个阶段都在吸血。雄蜱一生交配多次,为创造更多的后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心机狡猾

     

    蜱虫嗅觉灵敏,对汗臭以及二氧化碳比较敏感,在与目标相距十几米时就已经感知到,一旦目标接近就伺机攀附在其身上。

     

    它们善于躲避,通常会选择皮肤较薄并且不容易被宿主抓到的身体部位。

     

    在吸血时,它会释放让宿主麻醉的物质,此时宿主没有痛感,也就不容易觉察。

     

    勇敢执着的钉子户

     

    不同于苍蝇蚊子,你挥一挥手它就飞跑。蜱虫吸血时口器扎入皮肤,即使你晃动身体它也巍然不动。更不可强行拍死,否则,它的口器可能会断在皮肤里。

     

    如果你没有发现它,它则会在皮肤上“定居”,吸血时间最长可达数天。

     

    小小一只,却是病毒传播者

     

    被蜱虫咬≠一定得病。

     

    如果被没有携带病毒的蜱虫吸血,一般只是引起轻微的皮肤炎症。

     

    如果它恰巧携带病原体,严重时则可能通过血液将病毒传播给宿主,使人患上森林脑炎、Q热、莱姆病、新疆出血热、红肉过敏症等疾病。

     

     

    森林脑炎

    多发于夏季,感染者主要为林业工作者,在我国集中在黑龙江与吉林省的林区。

     

    莱姆病

    第一次在我国发现是在1985年的黑龙江。由硬蜱传播,常发于春、夏季,分布地区较为广泛。

     

    莱姆病早期常出现的一种红斑皮疹

     

    新疆出血热

    牧场的绵羊、木兔为主要传染源,急性期病人也会被传染。在中国多发于新疆,主要感染牧民。

     

    预防蜱虫很简单

     

    日常生活中,我们多注意,基本可以远离蜱虫,主要从人类和宠物两个方面预防。

     

    人类

     

    避免在草较多的地方长时间坐卧,外出游玩时,穿着长袖长裤,并把裤脚扎进袜子;

     

    两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以涂抹含有派卡瑞丁、驱蚊酯的驱蚊水。

     

    回家时,抖一抖衣服,检查身上重点部位:头皮、耳后、腋下、四肢内侧、膝盖后等隐蔽位置。

     

    宠物

     

    在外遛狗时,狗狗在地上打滚很可能会被蜱虫盯上。如果毛发茂密,可能把蜱虫带回家好几天,也不会被主人发现。

     

    家中如果有宠物外出,记得回家后检查宠物皮肤,重点检查耳后耳内部位,并做定期驱虫。

     

     

    如果不慎被蜱虫咬伤,以下几点切记:

     

    拍打、用烟头烫、用烟熏等刺激蜱虫的方法不要使用。它的口器固定在皮肤中,如果受到刺激很可能会将血吐出或口器断裂在皮肤中。

     

    如果选择用镊子自行拔出,要夹住蜱虫头部,越靠近皮肤越好,然后用平稳、均匀的力垂直向上拔出。拔出后,用酒精彻底清洁手部和伤口处。

     

    如果没有经验或者手抖,最好不要自己动手拔出,可以前往医院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如果被感染,发病前会有1至两周的潜伏期,被咬后的几天,如果出现发热、红斑等异常状况时,也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最后,Dr.京再提醒一句,蜱虫在夏季最为活跃,各位在出行游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范哦~

     

    若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夏季蚊虫防范的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留心蚊虫,多加防范,安全出行游玩。

     

    参考资料:
    [1] Benjamin William Phillips Taylor.Tick killing in situ before removal to prevent allergic and anaphylactic reactions in humans: a cross-sectional study.Asia Pac Allergy. 2019 Apr; 9(2): e15.
    [2] 李剑平主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3页
  • 先问一句,怕不怕?命重要,谁会不怕?

     

    但是,事情总要分情况讨论,如果真被咬了,建议先打狂犬疫苗,也可以继续观察这只咬人狗的状态,如果10天内,这只狗并没有因狂犬病发病死亡,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被咬的人没有传染上狂犬病。

     

     

    兽用狂犬疫苗

     

    目前国内有数家企业生产动物用狂犬疫苗,也有进口疫苗。由消费者或接种结构自行选择给动物接种哪种疫苗。

     

    兽用狂犬疫苗归根到底是为了预防人的感染,降低人感染狂犬病毒的概率,所以对于动物用狂犬疫苗监管还是很严格的,不亚于对人用狂犬疫苗的管理。动物用狂犬疫苗虽归农业部管理,但是同样要开展各种研究工作,获批后才能上市销售。并像人用狂犬疫苗一样,需要经过中检院的批签发才能上市给动物使用。

     

    国产疫苗质量更好

     

    因为某疫苗厂商的不良事件,有的人对国产疫苗失去了信心,主张采用进口疫苗。实际呢?进口到中国的疫苗都同样面临运输与储存的问题。而我国的疫苗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甚至部分国产疫苗的质量更加严格。综合考虑,国产疫苗的性价比会更高。这不是我说的,是世卫组织的官方认可,中国的部分疫苗都可以销往其他国家。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否定了整个行业。所以真不是进口疫苗有多好,被不明来路的狗狗咬了,想活命的话,疫苗该打还得打!

     

    什么情况下不用打?

     

    如果大家可以断定,自家狗狗是健康的,也接种了兽用狂犬疫苗,那么如果被自家狗狗咬伤了,可以不用打。但是对于一些不熟悉的别家狗狗,不知道是否带毒,因为有些狗狗虽然不发病,但还是携带了狂犬病毒的。如果咬伤,也是有被传染概率的。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发病,传染性都是存在的。这就像是乙肝,乙肝携带者虽然体内病毒载量比较低,但是如果血液接触,也仍然是有传播可能的。

     

     

    而且,谁能判断狗狗是否真的接种了疫苗并产生了保护抗体?没有狗主人会去深入研究了,小概率事件也还是会发生。所以人一旦被狗咬了,还是建议接种人用狂犬疫苗,这样多一层保障,感染率也会大大降低。

     

    被咬后的处理

     

    除了及时的注射狂犬疫苗外,伤口的处理方式也比较重要。最好是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可以先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后再用清水充分洗涤,对较深的伤口,可以用注射器灌注伤口深部清洗,原则就是全面彻底,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这对预防狂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伤口也不宜包扎、缝口,最好是开放性的。必要时配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飞蚊症一般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的,是一种自然老化现象,也即随着年纪老化,玻璃体会“液化”,产生一些混浊物。因而,飞蚊症正式的名称是“玻璃体混沌”或称“玻璃体浮游物”。

     

    不是所有年纪的人的身体当中都会出现飞蚊症这样子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患病和自身的年龄有比较大的关系,因此当一个人的年纪到达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时候身体当中的很多机能都会下降,眼睛部位的玻璃体也有异常,从而形成了飞蚊症,而疾病的治疗很关键。

     


    飞蚊症并不是特别严重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疾病给患者自身带来的影响也主要是表现在眼部的,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患者如果有出现疾病的话,那么看东西的时候眼睛当中会有重影的症状出现,不利于日常的生活,如果症状进一步加重而引发其他疾病的时候甚至会视力下降,然而疾病会自愈吗?


    1.首先,飞蚊症治疗起来并不是特别的困难,一般来说都不用采用特殊的方法去进行治疗就可以治愈了,但是并不代表这种疾病是会自愈的,患者依然要进行一定的治疗,否则疾病只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当然也有的患者一开始的病情就比较轻,这个时候抵抗力比较强的患者是可以自我调节的。

     

     

    2.但是大部分的患者还是需要去采取一些药物来进行对疾病的治疗才是可以的,一般采取滴眼液就可以了,对眼部滴入一段时间滴眼液,大部分的时候就会慢慢的出现了好转的情况,如果没有出现好转的情况在去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也有可能会存在自身的眼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病变症状。


    3.这个时候会变现为影响到视力,从而导致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一般来说视力是不会出现下降的,只是看东西的时候会有一些重影,如果出现了视力下降就是引发了其他的疾病,疾病的种类比较多,患者可以去进行一次眼部检查,而对于这些疾病大部分的时候都是采用理疗来进行处理。


    家里如果有中晚年人的话,那么一定要小心这种疾病出现了,许多的中年人的视力问题都和飞蚊症有比较大的关系,没有好好的进行注意的话,那么飞蚊症的病情是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的,甚至到最终难以治愈,所以患者一定要好好的注意才可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之前,有个令人痛惜的新闻。安徽一名6岁的男孩,被一只土狗咬伤后,父母带他去了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可是,在被咬后第13天、距离注射第4针狂犬疫苗还有两天的时候,孩子却突然意外发病死亡,死因最后确诊为狂犬病。

     

     

    被狗咬伤后,及时有效、正确地处理伤口很重要。被严重咬伤者如果没有按要求使用抗血清或者使用时间太晚,或者被严重咬伤者免疫力低下,狂犬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曾有研究报道[1],分析了120 例狂犬病暴露患者预防失败的原因,调查发现,并非所有人在狂犬病暴露后都能及时得到规范的处置,并且预防处置不当的现象不少见。狂犬病暴露患者,暴露后预防处置不当的情况大致有伤口不冲洗、处理不及时,伤口处理不规范,不按规程接种疫苗,或者当患者伤到头面部、全身有多处伤口、出现Ⅲ级暴露时,没有联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或联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不及时等情况。

     

    狂犬病是一种由于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病死率接近百分之百。多是由感染的动物比如猫、狗咬伤人,而传染给人。狂犬病人常会出现恐水症状,也称“恐水症”怕风、进行性瘫痪、咽肌痉挛等症状,常死于急性呼吸衰竭。

     

     

    预防狂犬病,疫苗接种很重要。 狂犬疫苗的接种分暴露前和暴露后。没被狗咬接种属于暴露前接种。早期接种,被狗咬前接种疫苗,优点明显:一旦被感染,疫苗接种可引起疫苗的记忆效应,快速产生中和抗体,阻止病毒侵人, 免疫成功率大,这对潜伏期最短的病人十分有利。

     

     

    WHO 推荐的狂犬病毒暴露前,皮内注射方法0、7、21或28天,皮内注射狂犬疫苗疫苗,暴露后再加强注射。

     

    暴露前预防接种之必要性:

     

    1. 资料显示,在暴露前接种3针,第2年加强免疫1针后,免疫持久性很长,抗体水平可持续10年。10~21年后仍保留有低水平抗体,记忆性免疫强。

     

    2.对狂犬病疫情流行区的居民,特别是儿童 ,前去的旅行者,宠物爱好者,从事狂犬病诊断、实验室研究狂犬病病毒和疫苗生产的工作人员等暴露风险高者,开展暴露前预防接种十分重要。

     

     

    3. 被狗咬暴露前接种疫苗免疫,被狗咬暴露后加强接种,可免去免疫球蛋白注射,减少昂贵的免疫球蛋白费用。

    除微博截图与视频截图外,其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温静,蓝柏钊,李嘉丽,陈开革,钟大明,周甦,莫穆隆,梁柱石.120例狂犬病暴露患者预防失败原因分析[J].内科,2020,15(04):466-468.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