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孩子,不吃手了行不行?

孩子,不吃手了行不行?
发表人:张响玲
全世界所有的宝宝都有一个共同爱好:吃手。全世界大部分妈妈都有一个焦虑,孩子吃手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认为宝宝吃手是一种坏习惯,应该及时制止,我也经常收到家长们的留言,询问戒除孩子吃手的有效方法。
 
其实,宝宝吃手是他们正在“成长”和“探索”的正常表现。相比于手指触觉,婴幼儿的口唇触觉发育的更早。在宝宝的成长初期,他们对于世界的好奇是由嘴巴进行的。吃手不仅能满足他们生理性吮吸需求,而且还能消除他们的不安情绪,同时锻炼他们的手、眼、口协调能力。
 

宝宝到了两个月之后开始吃手,是智力发育正常的表现,如果两三个月了宝宝还不会吃手或者不能将手放到嘴里,反而有可能存在问题。也就是说,当宝宝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
 
有研究数据显示,大部分孩子在2岁以前会自己戒掉吃手的习惯,短时间内吃手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不良影响。
 
孩子吃手虽好,也不要过度的放纵
 
如果宝宝只是偶尔吮吸手指,而且吮吸的力度不是很大的话,就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别制止,顺其自然就好。随着宝宝的成长,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精力被分散,自然而然就不再吃手了。
 
但是,当你发现宝宝频繁吃手、有形成习惯的趋势时,就应该及时进行干预了。长期吃手不仅会对宝宝的口腔发育造成影响,导致牙齿发育不对称、颌骨发育畸形等。还会造成手指畸形,手指皮肤开裂等不良后果。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需要家长及时纠正。
 
宝宝“吃手”怎么办?正确干预很重要。
 
不少妈妈看见宝宝吃手后,都会强制阻止——做出打手、强行拉出来、大声喝止、抹辣椒、带手套等等无效的措施,这样做不仅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更有可能让“吃手”行为愈演愈烈。
 

1、戒除吃手第一步,理解孩子的“吃手心理”
 
“吮吸”这个动作,对宝宝来说意味着满足、快乐、温暖。在没有办法喝到奶的时候,吸手指能给宝宝一种满足感。久而久之,即使在断奶之后,每当紧张、焦虑时,也会用吃手来寻求安慰。
所有在孩子戒除吃手的时候不要批评和惩罚,避免恐吓或威胁孩子,在孩子无法自我控制,又没有找到替代方法前,这样可能反而会加重吃手行为。
 
2、转移注意力,让小手“忙起来”
理解孩子的“吃手心理”后,家长们要做的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多和孩子玩游戏,让双手动起来,让孩子通过双手来探索和触摸这个世界,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减少孩子吃手的次数。
 
3、 替代安抚物
最能替代手指的就是安抚奶嘴了,有研究表明,使用安抚奶嘴的宝宝出现吃手的概率会显著的降低,相比吃手奶嘴更容易消毒清洁,奶嘴前面的护盾可以有效的防止过度吮吸,对宝宝的牙龈产生一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将其对牙龈发育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而且使用安抚奶嘴更容易戒除。
 
需要注意的是:安抚奶嘴最多使用到三岁以前。引入安抚奶嘴的最佳时机是在6个月龄前,宝宝稳定接受母乳喂养后,也就是至少3-4周以后,过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乳头混淆。
 
结语:
几乎每个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吃手手”的一段时间,吃手指已经成了每一个宝贝生长发育的必经之路,爸爸妈妈应当多一些耐心和理解,给宝宝多一些鼓励与引导,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控制方法,爸爸妈妈们都可以帮助宝贝顺利度过这一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在疫情发生之前,大家好像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防护习惯,可现在就像是来了一场突击的模拟考试,让每个家庭都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给室内消毒,也不知道该如何给宝宝做好防护。

     

    家庭防护第一要素“消毒液”

     

    消毒液每个家庭都应该使用过,但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不但达不到消毒的效果,而且还会造成生命危险,曾有人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在一起,清洁卫生间,清洗过程中顺表消毒,可因为两种药剂混合在一起产生了化学反应,排放了大量氯气,呼吸进入人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遗憾。

     

    消毒液最大的用处,是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因为家里的宝宝每天就喜欢在地板上来回爬,通常只需要做日常清洁就可以了。

     

    如果家里有病人的话,避免病毒的传播,可以采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洗地板,十倍于消毒液的清水中混合稀释,擦拭地板,要想消毒效果更好,也可以增加消毒液的占比,混合使用。

     

    如果是宝宝经常活动的地板,消毒液清洗过后还应该用清水再擦拭一遍,是因为地板的化学药物残留,会因为宝宝吃手的时候误食。

     

     

    家庭防护第二要素“通风”

     

    消毒液仅仅只是对物表进行消毒,空气中消毒方法还需要保持室内通风。

     

    其实家庭消毒不比医院,家里没有人生病,简单的清洁是可以的,开窗通风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法。消毒液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对鼻腔黏膜,呼吸道都会产生刺激作用。

     

    如果一定要使用消毒剂喷洒消毒,那就保持窗户的开启,不要让空间密闭,更不要让孩子处在消毒的房间里。

     

     

    家庭防护之孩子物品消毒

     

    常规的消毒方法是沸水煮10-15分钟,除了高温外,乙醚、75% 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

     

    对于孩子的常用物品,奶瓶、奶嘴等耐高温的,可以浸没在汤锅中煮沸超过 30 分钟或蒸汽蒸 5 分钟,就可以完成消毒。

     

    不耐热的玩具等物品,可以通过用酒精棉擦拭玩具表面的方式消毒。

     

    孩子的衣物或者毛绒玩具,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液清洗,来达到消毒的效果。

     

    使用消毒产品时,务必要避免沾到孩子的眼睛和嘴,对消毒水充分稀释之后在进行消毒处理。

     

    介于现在是疫情高发期,家长可以做到每天消毒,来达到卫生防护的作用。

     

    其实无论现在是否有疫情的存在,我们都以增强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为目的,让孩子健健康康成长,才算打赢了这场战疫。

  • “我不要吃青菜,好难吃哟!”我可不可以只喝汽水不要吃饭呢?”上述的情境宝妈们是不是很熟悉?许多孩子都有挑食、偏食的问题,只要餐桌上出现他们不喜欢吃的食物,爸爸妈妈不是好言相劝,要不就是大声呵斥,逼得小朋友含着眼泪勉强下咽。为什么原本一个全家美好的用餐气氛,最后却是餐桌反倒成了亲子战场?相信很多人都不希望出现这种亲子对峙的局面,烦恼的爸妈们,只要你们多付出一些关怀和耐心,多运用一些技巧,应对小孩偏食还是有很多技巧的。

    习惯建立,从断奶期开始

    每个人对食物都有不同的偏好,适应能力也不一样,有些孩子喜欢尝试新的食物,对口味也能很快适应;但有些保守、胆小的孩子,就不愿意向没吃过的东西挑战,只要不合口味的食物就坚持不吃。其实,只要不是极端地挑食,爸妈不必太担心孩子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因为当幼儿讨厌某种食物时,我们就可以其他的食物替代以维持均衡营养,而且,这也是小孩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幼儿期小孩挑食的问题一直持续下去,而不给予理会,也可能导致日后孩子上学后,无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融洽的情况。

    所谓偏食,就是对食物喜欢或不喜欢的激烈反应,和对食物选择有偏差的行为表现。挑食、偏食、拒食等都是孩子常见的饮食问题。

    造成幼儿偏食原因大致可分为:

    1、过度矫正或强迫进食

    过分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可能带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反而会增加幼儿对此类食物的厌恶。所以,板起脸孔,让他没有一丝喘息机会地什么都吃的做法,只会造成反效果罢了。

    2、不愉快的进食经验。

    例如:被热汤烫到、被鱼刺梗住、口味太重、菜色单调等,也会影响幼儿对食物的印象,进而造成孩子拒吃或害怕的心理。

    3、照顾者本身就有偏食的情形。

    父母、家庭的饮食习惯,会对孩子的偏食造成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幼儿的模仿力强,若瓣对象中有偏食现象时,往往无形中会影响幼儿不吃或讨厌某种食物,而表现出偏食的状况。

    4、没有正确的营养知识。

    因父母成熟的营养认识,造成孩子只吃双亲自认为的食物,久而久之便容易造成孩子偏食的现象。

    如何让孩子什么都吃:

    1、食物变化,改善偏食行为

    如果小朋友只是偶尔不吃某些食物,不要马上断定他就是不喜欢,而是要隔天,换个外形、烹调方式再试试看,方法包括:

    1、选用色彩鲜艳、图案可爱的餐具

    把孩子不喜欢的食物放到可爱的容器中,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可能大为提高孩子吃的意愿。

    2、更换花样烹食

    同样的食材变换不同的的烹煮法、运用多样化的组合,在菜色的颜色、口感上作调整,让小朋友觉得鹇有趣,也更具吸引力。如将大力水手喜欢的蔬菜变成好吃的菠菜炒蛋;不讨好的青椒,改成酸酸甜甜的咕老肉;小黄瓜、胡萝卜,芹菜切片切丝,加上切碎的蛋白,加点沙拉,就成了一道爽口的沙拉了!将起司加热蘸着面包或水果吃,不也很特别吗?

    3、改变食物的外观

    许多孩子因为之前的经验,一旦觉得某种食物难吃,下次就不愿意再加以尝试了。此时爸爸妈妈不妨化有形为无形,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将该食物吃下。将小朋友讨厌吃的东西切碎、磨成泥、打成汁或以模型切割等方式改变形状,再加入其他食物一起烹调。例如对不爱吃蔬菜的孩子,妈妈可以试着改变形状,再加入其他食物一起烹调。

    4、给食物摆个可爱的造型

    在菜色上做点装饰,吸引小朋友的兴趣。譬如将炒饭加入青菜、蕃茄酱作点颜色变化,用模型或蔬菜把饭装点成凯蒂猫或比卡丘;把菜摆成花朵的形状;或将蔬菜切成可爱又可用手抓的形状等,只要多花点心思,都可以带给孩子新奇有趣的感受。

    5、辅食青春双歧杆菌。小孩不爱吃饭,很有可能是积食、不消化,每天给孩子补充200亿青春双歧杆菌,就可以增加宝宝的胃肠道蠕动,避免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让宝宝胃口好起来!

  • 一晃又是炎炎夏日,或许您的宝宝也在迎接他们的第一个夏天,各位初出茅庐的父母注意到了!在婴儿期,宝宝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不能像成人那样保持恒定体温(摄氏37度左右),而是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本文介绍这些与“发热”有直接关系的症状和应对方法。

     

     

    一般来说,三岁以下的婴儿更容易出现夏季热,而且夏季热具有家族性,如果父母以前也有相同情况,那么新生儿出现夏季热的几率就更大,大多数有夏季热的婴儿每年都会反复发热,直到三岁以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夏季热发生于四、十月份,且以轻微发热最常见,一般不会超过摄氏40℃以上,而且发热的形式也很特别,宝宝的体温从早上开始升高,到下午就逐渐下降,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一般情况下,室温或外部温度超过28℃时,宝宝会有夏季发热现象,如能控制室温低于25℃时,宝宝的体温就会下降。假如把宝宝放在凉爽的地方,体温可以恢复到正常,可以更确定是夏天热;但是如果已经在室温下三、四天,宝宝的体温还没有下降,就应该去医院检查。

    婴儿脱水

    成人和婴儿都有可能出现脱水现象,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多补充水分,但是要防止婴儿脱水的方法会有所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处理方法如下:

     

    0-6个月: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开始吃固体食物之前,不需要额外喝水;但是当天气变热时,可能需要增加每天的哺乳次数;如果是用奶瓶喂养的婴儿,也可以用奶瓶中加一点凉白开给婴儿喝。

     

    六个月后,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时,一定要记得在旁边放上一杯水;但是,宝宝第一年通常要吃母乳或配方奶作为主食,补充水分。当天气炎热时,可适当延长进餐时间,让宝宝喝点水,补充水分。

     

    十二个月后:水,奶或者牛奶仍然是婴儿的主要水分。不过夏季天气一热,就可以在饭后给宝宝放一块稀释过的果汁冰棒。

     

    晒伤

    小孩子长时间在阳光下玩耍,或者在小溪边的海边玩水,很容易被晒伤,所以必须提前做好防晒。物理化学防晒,如戴帽子或太阳镜,撑伞,穿深色,长袖,紧密布料的衣服防晒。对于防晒乳液的部分,不推荐未满六个月的宝宝使用。

     

    所以,想要防止宝宝夏季炎热受伤,平时多补水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 孩子都是父母的手心宝,平时生怕宝宝磕着碰着,但孩子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吐奶、厌食、腹泻、哭闹不止等等,让父母们为此焦头烂额。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宝宝积食厌食的情况。

     

    首先,小孩子积食厌食是很常见的。原因是宝宝的胃容量比较小,刚出生的婴儿胃容量大概在30至50毫升,三个月左右长到90至150毫升。所以家长喂多了,孩子就容易积食。

     

    此外,孩子的贲门括约肌比较松弛,非常容易漾奶或呕吐。不仅如此,宝宝的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较少,如果吃太多东西,就会难以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就会积食甚至厌食。

     

     

    这里还要特别提出生活中父母的一种错误思想,特别是老人,觉得孩子一哭就是饿了的信号,就会一股脑给其喂奶,这样很容易出现积食。

     

    孩子积食了,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不然宝宝可能会有以下影响:

     

    (1)消化能力下降

     

    孩子出现积食,食物大量在胃部堆积,降低了消化功能,儿童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长此以往,肠胃道功能下降,宝宝容易动不动就拉肚子、呕吐等等。

     

    (2)睡眠障碍

     

    如果儿童长期积食,孩子的睡眠质量也会下降。失眠对成年人来说可能习以为常,但对孩子来说危害非常大,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发育。

     

    积食比较严重的孩子,半夜容易醒来,或者多梦,半夜哭闹不止,难以哄睡。

     

    (3)发热

     

    长时间积食,还会导致孩子发烧。身体发热会对宝宝的大脑健康造成损伤。

     

    (4)营养不良

     

    积食严重,孩子一般会出现厌食、食欲不振的情况,此时宝宝身体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没能及时提供,就无法维持正常的身体发育需求,看上去就会又瘦又黄的,精神不佳。

     

     

    所以,再也不要宝宝积食是小事,也不要盲目宝宝喂食。那么,父母如何得知宝宝出现积食了呢?

     

    1、食量减少

     

    与同年龄段的宝宝相比,吃的奶量或辅食减少了,平时没什么食欲。

     

    2、呕吐物有异味

     

    宝宝发生漾奶后,漾出的奶中会有一股酸馊的味道,有的时候大便里也会有这种味道。

     

    3、舌苔异常

     

    若是孩子舌苔又白又厚,常是积食的表现。

     

    4、其他异常

     

    此外,积食还会让孩子腹胀、睡觉不踏实、哭闹、大便形态不规律等等。

     

    当宝宝有以上表现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引起注意,孩子可能正难受着呢。虽然孩子十分脆弱,但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用点心,宝宝就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

  • 为人父母都知道,小孩只要安静准没好事!一位妈妈上网分享自家孩子的杰作,表示自己才看个手机,发现孩子突然变得好安静,一探究竟后却被“这一幕"吓到花容失色,照片发布后引发广大网友留言!

     

     

    这位妈妈当时与两个分别5岁、3岁的孩子在客厅,吃饱后她看手机,两个孩子则在一旁玩耍。突然间,原本很吵的两人安静下来,她好奇往沙发看过去后发现有个人脸"浮现"在上头,吓到放声尖叫!

     

    原来,这两个孩子正在沙发玩躲猫猫,5岁长子躲进沙发套里面,把整张脸用力往外推挤,从外部看上去,就是一张浮在沙发上的脸孔,让妈妈直呼真的很可怕!

     

    虽然吓人,但5岁儿的"杰作"仍引来众多网友回应,"太吓人了"、"好可怕"、"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哭出来"、"我很久没这样尖叫了"、"看起来好像人面鱼"、"我内心可能会留下创伤"、"会吓到不敢睡"。

     

    有些网友则觉得"好可爱啊"、"半夜看到这个笑出来"、"妈妈还能冷静拍下照片,拍得很好啊"、"看起来可以在低预算的恐怖电影中使用"。

     

    不过,也有为人父母的网友感同身受,"孩子的行为果然都无法不可预测啊"、"我小孩也喜欢躲进沙发套"。

     

    居家安全不可忽视!儿科医生点出“10大危险处所”

     

    孩子通常好奇心重、天马行空、喜欢探索,常会有令人哭笑不得的行为!不过针对幼龄的孩子来说,即便是在家中玩耍,仍有许多地方有着潜在危险。

     

    为避免孩子受伤,需注意10个家中危险的地方,呼吁爸妈或照顾者留意居家安全:

     

     

    1. 浴缸、洗衣机

    即使浴缸的水深只有10厘米,也具有让婴幼儿溺毙的程度。平时要确定没有水在浴缸里头,并随手关浴室门。洗衣机周遭也不要放有垫脚物品,防止宝宝爬入。

     

    2. 门窗

    在开关门窗时,务必先确认孩子有无在门窗边,避免夹伤手指或撞到身体。

     

    3. 床铺、沙发

    不论宝宝在沙发或床上睡觉,只要孩子已会翻身,爸妈就必须要在一旁看顾,专家建议最好让孩子睡在“有装围栏的婴儿床”。

     

    4. 玄关

    家中若设有玄关,宝宝又正好处于‘喜欢四处爬’的阶段,建议可用围栏挡住玄关、防止孩子爬入。另外,也可在穿鞋区铺上材质松软的厚垫,以防宝宝不慎摔落。

     

    5. 柜子

    许多人会使用"玻璃装饰柜"摆放物品,建议最好能锁上柜子,避免宝宝被柜中物品吸引而打开柜子门、发生夹手意外。

     

    6. 插座

    婴幼儿常会把手指或其他物品插入插座孔,进而发生触电。建议爸妈可在插座插上安全挡板、或更换为安全插座(例如:插座安全防尘盖、电源插座保护盖、自动安全防护盖)。

     

    7. 楼梯

    会爬行的宝宝常会趁大人不注意时爬楼梯,要是一不留意可能就会滚落下来,因此建议,楼梯口最好能装置安全栏杆或围栏。

     


     
    8. 阳台

    阳台若未加护栏(或阳台门未上锁),甚至在阳台上堆放物品、让孩子有垫脚爬高的机会,恐容易发生意外。

     

    9. 厨房

    一般而言,厨房里的每样器具都有危险性,除了不要让孩子进入厨房之外,爸妈也切记不要带着孩子进厨房煮菜或洗碗。

     

    10. 桌子、桌巾

    婴儿幼容易撞到桌角而受伤,爸妈最好在每个桌角加上边角防护套,另外也不要铺桌巾,要是桌上有热食、重物或其他物品时,孩子可能会拉扯桌巾而使物品掉落,导致受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基本上。绝大多数孩子的问题,都与饮食不当,脾胃失和有关——正气不足,外泄才来侵袭。表面上看是感冒,咳嗽,鼻炎……但究其根本,是家长喂养失当。


    如果我们家长懂一点最基本的中医知识,那么,通过自己对孩子脾胃的调理,就可以保证孩子长得高,胃口好,不生病……

     


    现在,为什么胃口不好的孩子非常多呢?我认为基本上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家长太纵容孩子


    只要端到面前的菜不符合孩子的心意,孩子就不吃了。或者孩子不肯吃饭,到处乱跑,妈妈就在身后追着喂,从吃饭就开始:“来,宝贝,吃一口,再吃一口呀……”孩子不吃就一直追,孩子也就一直躲……


    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妈妈娇生惯养造成的,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家长们一定不要纵容孩子,请妈妈们记住一件事情,孩子吃饭一定要到点就吃,做什么吃什么,要形成这样一个规律。否则就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孩子每次凑合吃点,就去玩了,但是很快就饿了,那么这个时候没有饭了,孩子就会不停的吃零食。这些是不正常的饮食,常常这么吃,孩子的身体更受伤,这是恶性循环。


    第二,孩子体质太弱也会导致胃口不好


    比如孩子曾经吃过什么苦寒的药物,用了过多的抗生素,都会导致孩子脾胃功能弱。孩子脸色青白,身体虚弱,胃口不佳,连个子都出现了问题,这是生发之气被伤害的缘故。


    第三,孩子吃某种单一的食物突然吃多了


    比如孩子喜欢吃大鸡腿,家长就给买好多个,孩子就使劲吃,一下子就吃多了,结果积食了,之后孩子就出现了脾胃不和,功能也下降,这时你再让孩子吃,他就吃不下了,因为伤到胃了,所以就没有胃口了。


    第四,吃不健康的食物太多


    很多孩子喜欢吃各种零食,饮料。现在很多此类食物,饮料,都添加了一些人造物质,有些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有些影响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而孩子经常吃这些,可能就会很少吃饭,这样也会令孩子脾胃受伤。

     

    对于以上这些情况,咱们中医其实是有很好的调理方法的。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昨天碰到一个孩子,是他奶奶带他来看病的。小孩子得的是感冒咳嗽,来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咳嗽的问题。但看过小孩之后,我发现孩子比较瘦小,就仔细询问了一下他的饮食情况。结果我发现孩子有严重挑食的毛病,平常只爱吃一些肉类的食物,再者就是面包等。在给孩子开完咳嗽的药方之后,孩子的奶奶询问孩子怎么老是只吃肉呢?我告诉她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原因。

     

     

    首先,可能孩子的家长自身不注意或者说不会带孩子。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是受家长的引导而养成的,比如家长成天吃肉,孩子肯定也会喜欢肉食。由于小孩子发育未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弱。每个孩子都有类似的习惯,那就是一旦孩子认定一种食物,他基本上就爱上这个食物了。如果不是故意引导,他可能会一直吃这种食物而不会自己改变食物种类。一个同事用故事的形式说了这样一个道理:他说他的孩子平常喜欢吃炒鸡蛋。又一次一个很有钱的同学请客,让同事的孩子点菜。结果孩子就点一个炒鸡蛋,别的什么也没有点。同事当面没有说什么,后来给我说孩子真傻,遇到大款还不点点贵的。我说其实这怨不得孩子,孩子很单纯,就知道炒鸡蛋好吃,而不知道鲍鱼更好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以前没有吃过鲍鱼。没有吃过的食物,孩子接受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要想要孩子养成不挑食的习惯,就需要家长好好地进行引导。

     

    其次,孩子可能患上寄生虫病了。“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少年儿童健康的常见病,特别是以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病等为代表的土源性肠道线虫病,在儿童中感染率较高,以5~14岁最高,2岁以下儿童并不少见。

     

     

    通常说的儿童有虫多是指患有这一类寄生虫病。肠道线虫寄生儿童肠道,夺取营养,往往导致儿童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及智力发育,甚至可因并发症而导致死亡。蛔虫幼虫移行可引起蛔蚴性肺炎和过敏症状。成虫在小肠内寄生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常有腹痛伴食欲减退、恶心、腹泻或便秘,大便出(或吐出)蛔虫,时有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严重感染的常可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反应迟钝、发育障碍,还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等严重并发症;钩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内,吸食血液而引起儿童贫血,病初时有食欲亢进、好食易饿、喜食泥土或生米等异食癖,继而发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面色指甲苍白,表情淡漠,毛发枯干,头晕、乏力,气短、心悸等,慢性长期感染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严重时可致贫血性心力衰竭;鞭虫寄生于儿童盲肠,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

     

    轻度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中度和重度感染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血便等症状;蛲虫病以夜间肛门、阴部奇痒为主要特征,影响睡眠,可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烦躁、夜惊等症状。有时可侵入邻近器官,引起异位并发症,如阴道炎、输卵管炎、阑尾炎等,长期反复不愈对儿童身心健康均有影响。慢性寄生虫病还可引起小儿侏儒症。”以上教科书式的语言告诉我们,寄生虫病是引起孩子消化功能最主要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上面提到的异食癖就是指孩子偏食某一种食物甚至非食物的东西比如土壤等,偏嗜肉食也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最后,孩子可能患上了一种怪病。曾经有一个老中医给我讲了一例他见过的怪病。患者是女孩,二十多岁,嗜食肉。和普通爱吃肉的孩子不一样,她必须一天三顿吃肉,而且每吃的量很大。老先生见到这例病人还是在民国年间,那时候的人很穷,家里当然养不起一个天天吃肉的姑娘。但是由于太过喜欢吃肉,如果家里没有,她就会到别的人家去偷。孩子的家长很没有办法,到处求医。最后找到这位来大夫那里。第一次见到这种病例,老大夫也懵了。大夫并没有给孩子做任何处理,只是告诉她的家长等一周后再来看。这一周之间,老大夫查遍所有资料,最后在《本草刚目》中看到李时珍治疗这种病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让患者吃马粪喝马尿。老大夫就用李时珍的办法。结果还真不错,大约一月后,孩子竟然奇迹般好了。这是一个真是的故事,虽然很怪诞。

     

    小孩偏食肉食对孩子的发育很不利,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家长最好先反省一下自己,然后慢慢引导孩子接受其他食物。如果孩子出现消瘦并且偏食肉食,最好去医院看一下医生。

  • 你家是不是也有个这样的娃——放学到家就喊饿,隔三差五就说馋肉了,吃了一碗还不够,还要再添。

     

     

    还能怎么办呢,自己的娃,自己宠呗。

     

    可是,每天变着法地做好吃的,红烧肉、炖排骨、烧羊肉、水煮大虾……这些"高营养"的大鱼大肉没少吃,娃还是天天生病。

     

    娃的健康,肉能守护?

     

    多吃肉≠健康

     

    说到底,多给孩子做肉吃,还是为了孩子生长发育的时候能有充足的营养保障。可——咱的娃真的缺营养吗?

     

    实际上,国内儿童面临着双重负担——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

     

     

    据《中国儿童肥胖报告(2017版)》显示:1985年至2014年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长至12.2%,肥胖率由0.5%增长至7.3%。

     

     

    咱们身边的大部分宝贝,每天禽肉蛋奶吃得"过分充足"。这样反而造成热量过剩,导致肥胖,还可能导致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增加,其实并不健康。

     

     

    吃肉食也会营养不良吗?

     

    在我们一般人的概念里,“营养不良”指的就是吃得少、体重轻、瘦弱。只要我们多吃禽肉蛋奶,就不会“营养不良“。

     

    但这是真的吗?

     

    并不是。

     

    日常中,禽肉蛋奶吃得很多,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也不会缺乏。但在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中,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依然有可能摄入不足。

     

    一部分营养素和热量是过剩,一部分营养匮乏。就会在导致肥胖的同时,造成“营养不良”。

     

    另外,禽肉蛋奶等等过多动物性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身体代谢负担,还可能导致其他疾病。

     

     

    一个冷知识:蛋白质摄入过量,还会导致娃的屁和便便奇臭无比,怕是臭鼬闻了都甘拜下风。

     

    因此,还是需要给娃均衡膳食。至于怎样才均衡,不妨参考“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

     

     

    “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适用于所有儿童,其食物份量适用于中等身体活动水平下 8~11 岁儿童。

     

    教你如何看“算盘”

     

    算盘用色彩来区分食物类别,用算珠个数来示意膳食中食物份量,每部分按比例去吃。

     

    算盘分 6 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油盐类、大豆坚果奶类、畜禽肉蛋水产品类、水果类、蔬菜类、谷薯类。

     

    黄色表示谷物,每天应该摄入5~6份; 绿色表示蔬菜,每天4~5份; 蓝色表示水果,每天3~4份; 紫色表示动物性食物,每天2~3份; 香槟色表示大豆坚果奶制品, 每天2份; 红色表示油盐,每天 1 份。

     

    另外,不要忘了鼓励孩子把水壶挂身上,多喝白开水;也不要忘了天天运动、积极锻炼身体的推荐。

     

    这样吃,娃会更健康

     

    除了膳食算盘,怎样才能让娃吃得更健康、更安心呢?

     

    01 慢点吃,看...谁...更...慢

     

    研究证实,三餐合理、吃好早餐有助于学龄儿童健康;相反,三餐进食速度过快、不吃早餐或常吃快餐,会影响认知能力,增加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

     

     

    和娃一起慢点吃,也许你能瘦下来。

     

    02 吃饭就吃饭,别骂人

     

    多项研究显示,负性情绪如无聊、压抑和疲劳可导致过多的食物摄入。

     

     

    少骂几句,一起做萌萌哒家长。

     

    友情提示:据说看娃作业的时候火气太大,有脑梗的风险哦~

     

    03 少喝快乐水,会收获更多快乐

     

    根据系统综述,增加含糖饮料的摄入会增加学龄儿童肥胖的危险,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将降低肥胖的危险。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为了娃的长久快乐,含泪戒掉吨吨吨的快乐水吧。

     

    04 多蹦跶,我爱运动

     

    Morgan等在2013年对44篇文献进行的系统综述显示,身体活动与体重状态呈负相关( 27 /33 篇),与心肺功能(12/12篇)、肌肉爆发力和肌耐力呈正相关(7/11 篇)。适当身体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别犹豫,赶紧带上小朋友,一起去户外蹦跶吧~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如果吃了太多肉就容易热量超标,肉应该怎么给孩子吃?不一定要拿着电子称每天称标准摄入量,不同烹饪方式也会有热量差别,想要吃过瘾,烹饪方式也可以多花心思。

     

     

    炸的、煎的,因为加入了大量油,热量最高,小小一块可能就热量超标了。炖的、卤的是用水煮,会好一些,但也要注意盐分不要摄入过量哦。

     

    当然,如果实在馋肉,想多吃点,咱也可以结合上面说的,带娃出去多蹦跶蹦跶,热量消耗掉了,既可以多吃点肉,又促进了健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0~6 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节录)[J].  营养学报,2013,35(1)

    [2] 潘利萍,蒋竞雄.儿童肥胖的发生原因及群体干预策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21( 6) : 832- 834.

    [3] 石劢,马小陶,曹春红,刘兆兰,陈杰.  北京学龄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肥胖现状及膳食摄入情况[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37(04)

    [4]学龄儿童膳食指南修订委员会 马冠生.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J].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07)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孩子生病不肯吃药,妈妈这样教孩子吃药。

     

    宝宝生病的时候,是一定要吃药的,但是药很苦,很多宝宝都不愿意乖乖吃掉,于是妈妈要用很多方法骗孩子吃药。这些妈妈骗孩子吃药的方式简直令人乍舌。你是怎么哄孩子吃药的?

     

     

    爸爸妈妈一定要警惕捏鼻子喂药易窒息


    捏住鼻子灌药无法保证孩子把药物完全咽下,还会迫使孩子用口腔呼吸。药物灌进去,幼儿往往无法及时吞咽而吐出来,弄不好药物会随着吸入的气体进入气管,轻则咳呛或引起支气管炎、吸入性肺炎,重则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如果孩子出现呼吸急促、咳嗽、脸色青紫、冷汗,可能就产生了窒息,需要及时进行抢救。

     

    之前我看过一些妈妈哄孩子吃药的视频,孩子之前老不能乖乖喝药,爸爸妈妈只能想出一个方法,因为孩子喜欢喝饮料,所以我就把药放在饮料罐子里,让孩子误以为药是饮料,如果是黑色的药就放可乐罐子里,如果是白色的药就放雪碧罐子里。这招对一些孩子很管用,也有的孩子很聪明,这招就不管用了。

     

    也有的孩子喜欢吃糖,但是平常爸爸妈妈一般都是不允许她吃的,只有在吃药的时候是个例外。孩子吃药时,妈妈总是拿一颗糖在她眼前晃悠,只有把药喝完了,才有糖吃,孩子为了吃糖,只能乖乖地将药喝完,并且每次吃完药之后她都会用水冲一下,证明已经没有了,然后找妈妈领糖。

     

    我曾经听过一个宝妈说:我家孩子聪明的很,骗他喝药是不可能的了,一般他喝药我都是简单粗暴,首先先让他来我跟前,然后让别人把药递给我,不等他反应,直接把药塞嘴里,孩子当然会哭,但是目的已经达到了,孩子哭就让他哭一会儿吧。一直哭不停的话给孩子个玩具,或者给吃个好吃的,他自然就也不哭了。

     

    很多的家长也喜欢将药掺在食物中,但是家长首先要咨询一下医生,是否能将药物与食物混合,可以的话再尝试这个办法,但不要自行将药与果汁、牛奶混合,可能会降低药效,或者造成不良反应。​​​​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很多小孩不爱吃饭,这让父母非常着急,绞尽脑汁想办法让孩子吃,奈何孩子还是不吃怎么办?

     

    小孩不爱吃饭的原因

     

    喂养不当

     

    如果辅食添加不及时,宝宝子到了该断奶的年龄还没有能力进食乳类以外的食品,就会影响宝宝咀嚼功能的发育,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宝宝的进食兴趣。

     

    宝宝生活时间不规律

     

    一岁半宝宝的消化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胃容量较少,消化酶和胃酸比成年人分泌少,消化功能不稳定,消化能力较弱,适应性差,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如果饮食不定时定量、任意玩耍、睡眠不足和缺少适量的活动,都会影响胃肠功能的正常运转,从而出现食欲不佳。

     

    饮食环境与厌食

     

    吃饭的环境能影响人的胃口,若是吃饭的地方人多嘈杂,开着电话,又有人在吸烟喝酒等一些情况都会影响到宝宝的胃口。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不能集中精神来吃饭,这样的环境都不利于宝宝进餐,还有可能影响到宝宝的身心健康。

     

    父母娇惯宝宝

     

    现在的宝宝都很幸福,因为现在家里独生子女多,父母对宝宝疼爱有加。于是宝宝想吃东西就给他吃,宝宝喜欢吃什么就给他买什么。样导致一些宝宝吃过多的甜食、水果糖、冰激凌等含糖较多的零食,胃总处于“工作”状态而没有足够的食物排空时间,处于不饥饿的状态,于是稚嫩的胃就会没有饥饿感,宝宝自然会食欲不佳。

     

     

    试试这几招

     

    固定吃饭时间

     

    使孩子形成饭点概念,一到时间全家人一起围在饭桌上吃饭。事先和孩子约定,告诉他必须吃完碗里的饭,若是吃不完饭后饿了也没有东西吃,时间久了小朋友会养成定时、定量用餐习惯。

     

    做饭多花心思

     

    爸妈要开动大脑,在营养均衡的条件下,巧妙搭配食材颜色、图案,让饭菜“秀色可餐”,这么做可以使小朋友胃口大开。

     

    饭前不吃零食

     

    餐之间可以吃些零食,但不可过量,饭前更是不可以吃。特别是垃圾食物,能不吃就别给小朋友吃,家长要下狠心。若是孩子哭闹不止,爸妈可以陪他玩一会儿,以转移注意力让其暂时忘记饥饿。

     

    选购可爱餐具

     

    按照孩子的爱好,为他选择带有可爱卡通图案,并专属他的餐具。这么做可以勾起孩子用餐兴趣,若是带小朋友一起购买效果更好。

     

     

    提高宝宝食欲

     

    提高宝宝食欲,可以在宝宝的食物上下点功夫,搭配色彩鲜艳,动物造型都能吸引宝宝的目光,大大增大宝宝的食欲。

     

    养成好的吃饭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吃饭不能玩玩具的习惯,尤其是吃饭之前最好不要玩玩具。在吃饭前可以培养孩子放下自己的玩具帮着妈妈端菜,让大家都就座,然后才和大家一起吃饭的习惯。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