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出现脑梗

糖尿病出现脑梗
发表人:住院医师王贺平

糖尿病会引起脑梗,糖尿病患者相对于普通的患者,引发脑梗的风险是明显增加的,特别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脑梗的风险更会明显的增加,糖尿病引发脑梗的病因:

  • 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明显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
  • 糖尿病会引起颈动脉、颅内动脉多发狭窄或者血管闭塞,也可以导致脑梗塞发生。

糖尿病患者在两种因素作用下,发生脑梗塞风险大明显的增大,所以要求糖尿病患者加强血糖的控制。患上糖尿病之后治疗不当会引发脑梗塞,糖尿病脑梗塞的患者要积极采取药物治疗措施。可以使用的药物有口服药物和直接注射胰岛素,使用药物治疗既可以控制病情,又能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用药期间要控制饮食,要以低盐低脂的饮食为主,避免摄入含糖量和含脂肪量较高的食物。发生这种疾病之后,还需要使用抗凝的药物治疗,常用的抗凝药物有阿司匹林,使用这类药物可以使疾病得以控制。得了糖尿病引发脑梗塞的现象时要按时用药、按时复查和注意相关的禁忌事项。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有一次值夜班,一位患者诉自己头疼得厉害,当时考虑是不是脑梗死或是脑出血了,给他完善了一系列的头部检查均没有发现异常,结果第二天病人血压明显下降,给他抽血化验了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提示心梗了。还遇到一位病人反复说自己肚子疼,结果查出来也是心梗。

      
    以上这些病例让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一般发生于糖尿病很多年,或者是血糖控制非常不好的病人,主要是因为长期的高血糖损害了神经。糖尿病神经病变比较常见的就是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一般表现为四肢麻木,四肢皮肤出现针刺感、蚁走感,或者出现四肢刺痛和烧灼痛,另外,四肢末梢皮肤的触觉和温度觉也有可能减退。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主要影响胃肠道、心脏、泌尿系统等的功能,例如以上几个案例就是长期的糖尿病损伤了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这使得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但是表现出的症状完全不典型,甚至有些患者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我们称之为无痛性心肌梗死,这就给心肌梗死的诊断带来了困难,往往错过了患者的最佳救治时间。

     

    除此之外,心脏的自主神经病变还表现为休息时心跳仍很快,容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累积胃肠道的自主神经病变常表现为胃排空延迟,导致腹胀、恶心、呕吐,或者是腹泻、便秘,有的病人还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累计泌尿系统的自主神经病变常表现为排尿无力、尿失禁或尿潴留等症状。

     

     

    我们都知道神经一旦出现损害是没办法修复的,因此一旦出现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就很难治疗了,所以,糖尿病病人一定要严格控制好血糖,以免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对于已经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最常用的就是口服一些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对症治疗。

     

    如果你的神经病变的症状很严重,一定要尽早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对于已经有冠心病的病人平时一定要警惕出现心梗的可能,例如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同时,对于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平时洗澡的时候一定要让家人试试水温,避免因为水太烫而烫伤皮肤,有神经病变的患者出现伤口也是很难愈合的。平时也要注意穿舒服的袜子,合适的鞋子,以免脚出现破损。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糖尿病患者并不占少数,并且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糖尿病的发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其实,糖尿病我们不用太过于担忧害怕,我们应该重视的是糖尿病所带来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往往会比它本身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更严重,比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心脑血管疾病、全身代谢疾病、以及因糖尿病而引起的截肢等等。另外,我们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还有出汗这种情况,面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异常出汗的状态,我们一定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因为与糖尿病的加重有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第一种现象:全身出虚汗,心跳加速,浑身无力。应该注意是不是低血糖引起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仅仅需要注意血糖高这个问题,同时也需要注意因为过度控制血糖而引起的低血糖的问题。这种因为控制高血糖而引起的低血糖事件不占少数,对于糖尿病患者们来说,因为自身的胰岛素(用来降低血糖的激素)相对不足,所以就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但是当胰岛素用量过大,或者是当自身的糖原消耗过多的时候,很容易就出现低血糖的现象。并且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时,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想要避免低血糖现象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从饮食方面来进行一定的控制。首先,就是要做到不要节食,因为节食很容易就让人出现多饮多食的现象,然后出现血糖的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数值时,我们不得不用大剂量的胰岛素来进行降糖,所以这个量一般如果控制不好的,就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第二种:出现大量的皮肤出汗,并且并发一些感觉异常。应该注意是不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的病变

     

    当患者患有糖尿病时,如果长期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神经系统,让身体内神经系统长期处于一个高糖的环境中,从而造成神经性的病变。并且当我们身体内的神经遭到破坏的时候,会影响到人体的汗液分泌问题。血糖的升高,会让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会让我们的躯体出现出汗的症状,并且出汗还是比较多的。

      
    除此之外,我们的感觉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没有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出现针刺痛感或者是一些麻木的症状。出现这些感觉异常的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有可能是糖尿病的血糖问题,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所以,控制好血糖,有利于我们的全身心的健康。

     

    第三:全身出汗较多,并且伴有消化系统症状。提醒我们应该注意肾功能发生风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全身出汗,并且还伴有消化系统问题,比如恶心呕吐,或者是消化不良,这个时候,应该多注意一下了。因为糖尿病的另外一个并发症就是它所引起的肾脏功能疾病,并且,糖尿病肾病所表现的最常见就是我们体内一些微小血管发生病变。

      
    因为糖尿病的原因,所引起的小血管问题,同时也会影响肾脏的一些小血管问题,所以它会加重我们肾脏的过滤效果。会让更多的体液留在我们的体内,不仅会给我们的心脏带来一定的负担,并且体内产生的一些毒素,也会在体内堆积而排不出去。所以,长此以往,慢慢地我们的肾脏会出现一些症状。起初,可能还没有其他的不适症状,慢慢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肾脏所受到的危害会越来越大。

      
    肾脏的滤过率明显降低,我们的身体也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如果稍微一活动的话,就有可能导致气喘吁吁,并且还会出大量的汗液。因为体内的毒素堆积问题,可能糖尿病肾病患者所出的汗液会带有某种难闻的味道。所以,当上述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以上,我们从糖尿病患者出汗的三个方面现象来进行了一定的描述。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了解了吗?

  •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被称为“百病之母”,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而且严重,所以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那么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糖尿病的症状。

    1.多食

    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

    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

    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 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

    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以上“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通过以上对糖尿病症状的了解,相信您对于糖尿病的严重性有了更加严肃地认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抽烟不喝酒等都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

  • 在各种心血管疾病当中,脑梗是对人体危害性比较大的一种疾病了,它高发病率、高复发率、死亡率高。所以,只有早发现才能早治疗,就能减少疾病给我们带来的致命风险,那么,脑梗发生前通常有什么症状呢?

     

     

    脑梗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细胞坏死引发的一系列症状,所以在脑梗发生以前,主要是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常见的症状有:

    头痛、头晕

    经常觉得头脑不舒服,是因为供血不足引起的,所以不同的血管发生问题,头晕的症状也是不同的,患病的人通常会感觉头发沉、发闷,甚至是视物不清。

    肢体无力、麻木

    因为供应大脑的血管受到影响,会引发四肢无力,通常是一侧肢体或者是肢体的一部分麻木,严重的朋友会出现口眼歪斜流口水的症状。

    判断能力下降

    对新的事物或者是人的记忆力减退,平时注意力涣散,动作变得迟钝,反应不灵敏,渐渐地对周围的事情没有兴趣,甚至是意识障碍,很多朋友脑梗前都有意识不清、或者是眼前一黑的症状。

    情感异常

    脑梗前会常常因为一点琐事就会激动、发脾气,平时情绪波动较大,性格反常,还有些病人会出现焦虑、抑郁或者是恐惧等情感问题。

    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的症状多种多样,有的完全不能说话,但可以听懂别人说话。有的是自己可说,却听不懂别人说的。总之,脑梗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语言障碍。

    总是爱打哈欠

    如果在晚上休息得很好,白天仍然老打哈欠,这就要注意了,打哈欠说明大脑缺氧,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患脑梗的几率是 很高的。

    嘴歪眼邪

    大脑出现缺氧后,就会导致对语言,肌肉的控制出现问题,会导致面部不协调,嘴歪眼邪,语言表达障碍等。

     

     

    这些脑梗的前兆一定不能忽视,控制三高、积极治疗是关键,但同样不可忽视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尤其是中老年人应该调整饮食结构,少吃皮蛋、猪肝、海鲜蛋黄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多食用低糖低脂肪低油的食物,切勿暴饮暴食。避免过度劳累,要注意劳逸结合,天冷时,注意保暖避免冷刺激,天热时,要避免流汗过多血液黏稠引发疾病。

  • 作者:王璐璐 主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

    很多患者对于糖尿病都不是特别的了解,由于糖尿病出现后很容易诱发其他的并发症,所以我们要注意。糖尿病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对身体损害非常严重的疾病,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糖尿病危害的不仅仅是糖尿病本身,还容易引发其他的并发症,那么得了糖尿病容易引发哪些并发症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疾病会出现什么并发症:

    一、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周围神经及微血管病变,可使痛觉纤维受损,对外来的机械损伤和温度损伤感觉迟钝或消失,天冷取暖时极易烫伤。

    二、糖尿病性眼病

    在糖尿病患病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的眼睛的大部分组织都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和不同症状的眼部病变。糖尿病所致的眼病,主要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糖尿病性眼病也是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三、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季节转化,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对要低,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伴有心脑血管等疾病基础,继发感染后病情相对严重,给糖尿病患者带来重大伤害。

    四、糖尿病性心脏病

    糖尿病患者所并发的糖尿病性心脏病,主要为冠心病和糖尿病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甚至剧烈的胸痛、呼吸短促、出汗、踝部肿胀等症状。

    患上糖尿病还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吗?这是很多患者比较关心的话题,专家温馨提示:糖尿病并发症多样,每一种并发症都会给患者带来沉重伤害。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积极预防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就是对自己的保护。

  •   《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刊载的一项日本纵向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记忆障碍和痴呆的风险可能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倍。而且,处于临界状态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出现痴呆的风险也呈升高趋势。

      日本九州大学的Yutaka Kiyohara博士及其同事在1,017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中开展了糖耐量试验,以确定其是否患有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之后研究者对这些受试者随访了大约15年,然后检查其是否患有痴呆。

      结果显示,15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41例出现了痴呆,而559例没有糖尿病的受试者中只有115例出现了痴呆。此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受试者罹患痴呆的风险也有所增加。在受试人群中,糖尿病加糖尿病前期患者总共占全因痴呆病例的14.6%,占阿尔茨海默病病例的20.1%,占血管性痴呆病例的17.0%。

      在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心电图异常、体重指数、腰臀比、总胆固醇、卒中病史、受教育水平、吸烟史、饮酒史、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之后,糖尿病患者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糖耐量正常者高2.05倍(P=0.01)。

      更值得注意的是,口服糖耐量试验检出的餐后血糖水平对于痴呆风险预测的意义最大。餐后2 h血糖水平升高与痴呆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对于全因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P<0.001;对于血管性痴呆,P=0.02)。而基线空腹血糖水平与全因痴呆或各种痴呆亚型的发病风险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因此,研究者指出:“控制餐后血糖是预防未来痴呆风险的关键。”

      研究者提醒,该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外推至日本以外的其他种族人群,还需开展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该研究的其他局限性还包括:基线只测量了1次糖尿病状态,以及没有考虑随访期间受试者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

      该研究的部分经费来源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Kiyohara博士声明接受了日本厚生劳动省提供的研究经费。其他作者声明与多家制药企业存在利益关系。

  • 作者:李晓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胸科医院 呼吸内科

    一提起糖尿病足相信很多都知道,它是糖尿病而引发的一种并发症,引起糖尿病足的原因主要是足部的损伤而导致的感染和溃疡等,长期的感染使伤口不容易愈合,所以说糖尿病患者要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工作,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1、糖尿病足合并,血管病变者较单纯,由神经病变,所致的糖尿病足的预后要差。缺血使已有溃疡的足难以恢复,因为溃疡的愈合,需要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

    2、80%以上的糖尿病足患者,至少合并一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这些患者一旦发生足的感染,则往往难以被控制或纠正,抗生素用药时间长,花费大而疗效差。故糖尿病患者有时仅仅是,足的皮肤起个水疱,就可并发局部感染,严重者需要截肢(趾)。

    3、血管栓塞可引起,糖尿病患者足溃疡和坏疽,糖尿病患外者周血管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增加,糖尿病血管疾病发生年龄早,其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病变较弥漫。下肢中、小动脉硬化闭塞,血栓形成,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微循环障碍引起皮肤、神经营养障碍,加重了神经功能损伤。

    4、自主神经病变,使皮肤出汗和温度调节异常,造成皮肤干燥、皲裂,皮肤裂口则成为感染的入口。

    5、60%~70%的糖尿病患者,有神经病变,多呈袜套样分布的感觉异常,甚至感觉减退或消失,从而使足不会对一些不合适的,因素进行调整,如袜子过紧、鞋子过小和洗脚水过烫等。

    6、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功能障碍易致感染,感染使代谢紊乱加重,导致血糖增高,酮症又进一步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

    7、运动神经病变,可引起跖骨和足尖变形,增加足底压力,还可使足的肌肉萎缩。当足底脂肪垫因变形异位时,足底局部的缓冲力降低,压力增大,指间关节弯曲变形,使鞋内压力增加导致足溃疡。

    以上介绍的是糖尿病足的是怎么引起的,专家说糖尿病足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对于有多年糖尿病足史的人群要注意了,要定期做足部的检查,另外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要穿宽松的鞋子,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 很多人每当说到“糖尿病”就谈虎色变, 今天我们就来剖析这只“老虎”到底咋样呢?

    首先我们就说说什么叫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大多见于30岁以下;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多见于成年人,大多见于30岁以上。

    糖尿病的诊断有哪些呢?

    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即三多(多饮、多尿、多食)一少(体重减轻)和血糖高。

    化验检测:

    •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mmol/L,少于<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7.8mmol/L;
    • 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 ≥7.8 mmol/L,而少于<11.1mmol/L;
    • 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异常统称为糖调节受损(即糖尿病前期)。

    诊断标准:

    • 具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且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 mmol/;
    • 或者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 mmol/L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浆葡萄糖≥11.1mmol/L。

         

    注意: 如果化验结果大于以上参考值,但无典型糖尿病症状,需改日复查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或葡萄糖负荷后2h血浆葡萄糖以确认。

        

    症状典型易诊断;多数患者无症状,化验检测是关键,两次异常可诊断。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1)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2)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

          

    3)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是指吃第一口饭计算时间,10分钟之内吃完,2小时后抽血检查。

    在临床中经常有患者问医生血糖值到底以哪个时间点为准啊? 

    不同的时间点有不同的参考值,而且有些特殊情况不能诊断糖尿病,例如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不能以此诊断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再确定糖代谢状态。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呢?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或衰竭 ,即为人们常常所说的眼睛看不清,甚至看不见,肾脏损害蛋白尿,最终发展为尿毒症,以及手足麻木,针刺感等损害,而且糖尿病容易引起中风、心肌梗死,烂足、截肢等等。

                     

    这些都是对身体所带来的危害。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带来一些麻烦,例如经常监测血糖带来的痛苦,吃东西是需要有讲究,药物要坚持服用,有些注射胰岛素的出门携带不方便等等。确实如此啊!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呢? 

    首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相关内容,其中管理人群里包括了辖区内18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有优先覆盖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具体措施;

       

    2)积极签约家庭医生,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连续性、 负责式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 ,能与上级医院建立协作机制,可以为患者做好双向转诊服务,让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3)积极参与学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有定期的健康讲座,以及看糖尿病的科普文章等收集相关糖尿病知识,加强自我管理;

        

    4)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条件允许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者两者同时做更有利于避免糖尿病的漏诊。

        

    5)生活干预:

        

     a:合理膳食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可占供能比的15%-20%,保证优质蛋白质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b:适当增加日常活动,减少坐姿时间

        

    运动时间: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时有点用力,微感疲倦,休息后可恢复,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打太极拳、游泳、慢跑等)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应进行运动治疗。

        

    c:限盐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内,有心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控制在5g以内。

        

    d:控制体重

        

    理想体重Kg=身高(厘米)-105

        

    超重/肥胖患者减重的目标是3-6个月减轻体重5%-10%,消瘦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达到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e:戒烟限酒: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若饮酒应计算酒精中所含的总能量 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 g,男性不超过25 g。(15g酒精相当于350ml啤酒,150ml葡萄酒,50g 38度白酒,30g 52度白酒)

        

    f:心理平衡: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何时启动降糖药物治疗?

    • 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 对初诊而血糖水平不是太高的糖尿病患者,医生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采取单纯生活方式干预 。
    • 如果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及时开始药物治疗。 
    • 民间有很多同志喜欢道听旁说用什么偏方,用什么食物(例如南瓜、红薯治疗糖尿病),这可是不科学的,请遵循医生医嘱科学治疗。

    降糖药的种类有哪些呢?   

    降糖药物分口服降糖和注射胰岛素两种。用药期间有何注意事项啊? 

           

     1)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血糖(空腹及餐后),3-6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2)及时发现低血糖:例如有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严重时可出现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 ,有条件时可以测一个血糖,如血糖<3.9mmol/L更支持低血糖诊断。  

          

     3)药物遵医嘱按时服用,饮食定量定时。    

        

         

    看了这些之后,大家对糖尿病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一个初步的认识了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正确地看待这个病,保持乐观的心态,豁达的心情,注意糖尿病饮食原则,坚持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微量蛋白尿、血脂、血压、体重、腰围等,及时注意药物调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得了这个病也不至于那么可怕吧!

          

    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不少糖尿病患者因为注意了以上这些事项,他们依然吃的美美的,睡得香香的,活的潇洒自如,延年益寿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在对抗糖尿病的战斗中,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它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那么,SGLT-2抑制剂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SGLT-2是什么。SGLT-2全称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主要存在于肾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肾脏重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主要由SGLT-2介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正常人群偏高,在此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也增加,从而使患者体内血糖水平更不稳定。

    这时,SGLT-2抑制剂就发挥了作用。SGLT-2抑制剂可以阻断SGLT-2的作用,降低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更多的葡萄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这种降糖机制与其他降糖药物(如胰岛素或二甲双胍)不同,它不依赖胰岛素的作用,也不会引起低血糖的副作用。

    另外,SGLT-2抑制剂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首先,由于通过尿液排出的葡萄糖含有“热量”,所以使用SGLT-2抑制剂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体重。其次,SGLT-2抑制剂可以降低血压。这是因为排尿量增加,体内的钠离子减少,从而降低了血压。最后,一些研究还发现,SGLT-2抑制剂对改善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SGLT-2抑制剂也并非没有副作用。由于其作用机制,可能会增加尿路感染和真菌感染的风险。此外,尽管SGLT-2抑制剂不会引起低血糖,但如果与其他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如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还是有可能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总的来说,SGLT-2抑制剂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证和副作用的风险,使用时需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和肾功能,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 糖尿病眼病,也被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它是由于血糖控制不良,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进而影响视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失甚至失明。因此,对于得了糖尿病眼病该怎么办,我们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通常是随着糖尿病的病程逐渐发展的。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做好日常的血糖控制,这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眼病的关键。

    其次,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迹象。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得了糖尿病眼病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目前,糖尿病眼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激光治疗是通过烧灼病变的视网膜组织,阻止其进一步恶化。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注射药物,抑制异常血管的生长。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糖尿病眼病,如视网膜脱离或者玻璃体积血等。

    在治疗的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都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和发展。

    最后,心理调适也是非常重要的。得了糖尿病眼病,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有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这时,患者应积极面对,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亲友的支持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得了糖尿病眼病,我们要做好血糖控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眼病,保护我们的视力。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