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痹证你了解吗?

痹证你了解吗?
发表人:赵永壮

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病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痹证包括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等。

痹证分型:

  • 行痹(风痹): 特点为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
  • 痛痹(寒痹): 特点为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
  • 着痹(湿痹): 特点为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
  • 热痹: 特点为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

预防与保健:

  1. 膳食方面: 饮食不贪凉,多食高蛋白有营养物,多食蔬菜瓜果,营养均衡。
  2. 起居方面: 防寒保暖,不久居、久卧寒湿之地,不涉水冒雨。
  3. 运动方面: 适量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4. 素体阳虚之人或年老之人可服黄芪、白术、防风、鹿茸、干姜、党参、桂圆、枸杞等茶饮之品,提高免疫力。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风寒湿痹证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这个患者让我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他好转得比较快,还因为他在服用中药期间表现出的恐惧感。

     

    是的,很多人质疑中医、中药的疗效,最喜欢用的一个理由就是安慰剂效应,所谓安慰剂效应,就是患者出于对“医师”,“疗法”的信任,所以,虽然接受的是“无效的治疗”,但是由于“心理作用”,使得自己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安慰剂效应,又叫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也是很多人用来批评中医的一个入口。

     

    但是,这个患者不同,这个患者自始至终都对“中医”有一种恐惧感,他妻子也反对他服用中药,这可能和社会上有人宣传中医会损伤肝肾有关。

     

    患者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小三阳,比较怕冷,受寒后容易出现腹部疼痛及腹泻,频率为一周1-2次,平素大便稀溏,于2018年6月9日就诊于我处。

     

    患者身体较瘦,身高1米7却只有48公斤,舌胖,舌质淡而稍紫,舌中及舌根有黄腻苔,就诊时踌躇不安,为了对比,治疗前还专门查了腹部B超,肝肾功能,舌苔如下:

     

     

     

    患者,怕冷,腹痛后腹泻,比较符合痛泻要方的方证,而从舌胖淡来看,患者又有比较明显的脾阳虚。舌略紫,提示有瘀血。舌中和舌根苔略黄腻,提示中焦和下焦有湿热。当然,现在困扰患者的是腹部遇寒则腹痛腹泻的问题,所以,需要先把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了。患者的中焦,下焦热,也是由于中焦运化失司导致的,所以治疗这种湿热,关键在于恢复脾胃的升清、降浊的功能,待脾健湿去后,再加一些清下焦热的药物祛除余邪即可,亦需加一些活血之品。

     

    治法为:温脾利湿,调和肝脾。方药:苓桂术甘汤与痛泻药方合方。具体组成如:茯苓24克、 桂枝12克、 炒白术12克、 炙甘草9克、防风12克、 白芍9克、 陈皮9克、 莲子20克、生姜12克。中药配方颗粒,早晚各一袋,200毫升水冲,饭前温服。

     

     

    甘草是治疗肝病和脾胃病的要药

     

    其中茯苓健脾渗湿;桂枝温阳通络化气;白术健脾燥湿,助脾运化;甘草益气和中;白芍养血调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既可除湿,又可散肝舒脾,又可祛除肠风。总之使用苓桂术甘汤是为了振奋中阳且健脾祛湿,使用痛泻药方是为了调肝木而补脾土,调气机以止痛泻。

     

    患者服药后,腹泻,腹痛都消失了。但是患者很紧张,又去查了一次肝功能,结果,谷丙转氨酶为21U/L,谷草转氨酶为22U/L,都稳稳妥妥地在正常范围内。

     

    实际上,使用这个方案我很有信心,不仅仅不会伤害肝肾功能,而且还有一定的保护肝脏的功能,这也是我用来治疗肝脾不和的基础方案之一。

     

    所以,无论什么病,每一位接受我治疗的患者,我都会建议他们在治疗前后系统查一个肝肾功能全套,以及彩色B超看看,如果是乙肝患者,我还会让他们在治疗前后查一个HBVDNA。

     

    我不认为这是什么“中医西化”,实际上,治病我依然是用中医思维,但是,我主张建立基于证据的中医学,无论声称合理地使用中药可以保护肝肾功能,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中药会损害肝肾功能,无论是声称中药可以抑制乙肝病毒,还是认为中药会贻误乙肝患者的治疗时机,都应该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的确有一些中药是会伤害肝功能的,例如金不换,何首乌,土三七,千里光,野百合等等,但是另外又有一些中药可以有效地保护功能,例如甘草,丹参,五味子等等,所以,中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中药伤肝,中药不伤肝,而是应该在熟悉中药药理的中医的指导下在合适的时机使用中药。

     

     

    一个擅于保护患者,也擅于保护自己的中医医师,不应该拒绝化验、放射、B超等现代诊疗技术,因为让患者治疗前后对比自己的各项指标,是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同时,患者的指标如果慢慢地向好的方向变化,也是证明中医的有力证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今天要聊的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经方。说它简单,是因为它的组成比较简单,就那么几味中药。说它复杂,是因为它的作用比较复杂,可以应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这个经方就是越婢加术汤。


    第一种状况,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热-燥”证。


    其症状:“治热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简单来说,由于肌部,肉部郁热甚重,导致身体的津液脱失,并且因为皮肤腠理已经打开,汗大量地漏泻而出,导致津液脱失的症状更重,下焦和脚遂痿弱无力。


    这个时候,用大枣+甘草→呵护胃气,生津;石膏+白术→清除肌部、肉部之热邪;促进肌部、肉部的热邪向膀胱回流,通过尿液排出;麻黄+生姜→畅通脾胃到皮肤腠理的通路,打开皮肤腠理,促进温邪外散。


    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中药,一方面调动肺“通调水道”的力量,一方面促使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濡养肌部和肉部。

     

     

    第二种状况,我们则可用将其称为“风水夹热”证。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所谓风水,就是由于风邪犯表,肺气不宣,其通调三焦水道的功能失职,导致津液停聚与肌表,风水博结于肌表,郁而化热。


    这个时候,大枣+甘草→守护胃气;麻黄+石膏+白术→使肌部、肉部的湿热下输膀胱→利尿→洁净府;麻黄+生姜→宣发肺气,宣肺发汗→开鬼门。

     

     

     

    通过对比这两种状况,我们就清楚了,之所以越婢加术汤能应对两者完全不同的状况,在于,这个汤剂,通过调节肺、脾的功能,通调三焦水道,使得热邪/湿热之邪能通过“肌肉→肌表腠理→发汗”、“肌肉→膀胱→利尿”这两个不同的通道,离开身体,同时脾胃生成的津液也能够通过这样的通道,输布到身体各处。


    通调三焦水道,恢复气津循行是经方体系清热、祛湿、润燥的独特思路。最后要写的是大家都感兴趣的比例问题,原方的比例是这样的:“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白术四两,大枣十五枚。”

  • 相信很多热衷于养生的朋友,在养生这条路上,都走过不少弯路,因为在养生方面,很多朋友都急于求成,所以也给一些“谣言”钻了空子。但为什么这些谣言能轻易骗到人呢?其实,谣言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时候,它的真实度并不是人们在意的地方,只要它够“唬人”、够“新奇”,就会有人相信。

      


    毕竟,中国人的“判断力”就是基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上的,所以想要骗中国人,也是很简单的。但是,有些谣言可能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一天吃一个鸡蛋会升高胆固醇”的说法,对我们的危害其实并不大,人们充其量只会减少吃鸡蛋的频率。

     

    但是,有些谣言却会实实在在对健康造成威胁,比如以下几个谣言:

     

    减肥产品能帮助减肥

     

    对于超重人群来说,减肥可能是他们最急迫想要做到的事,而这往往会给一些不良商家钻空子的机会,大肆宣传减肥药的好处,诱导大家购买。其实减肥最关键的就是少吃多动,但大部分肥胖人群就是因为坚持不下来,所以一直都没有成功。

     

     

    但这并不意味着吃减肥药就能让我们瘦下来,因为不论是什么样的减肥产品,只要它能起作用,无非是从源头上抑制了我们的食欲,这种方式其实就是在控制我们的摄入量,而长期服用减肥药,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而且减肥药的副作用也非常大,对肝脏也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想要减肥,只需要保证每天的消耗量大于摄入量,如果想光靠减肥产品瘦下来,没等体重下降,身体早就变差了!

      
    按摩能治愈颈椎病

     

    相信很多上班族、低头玩手机的朋友,都多多少少有颈椎方面的问题,经常会出现颈椎疼痛的症状。这种现象也是非常普遍的,所以为了迎合大家的需求,有些商家就打着“治疗颈椎病”的幌子生产了各种按摩仪器,在媒体的宣传下,也有很多朋友“入了坑”。

     

    但是,按摩对于颈椎病充其量只能起到缓解病痛的效果,按摩后立马感到轻松、舒适的状态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如果颈椎病没有痊愈的话,后期还是会反复发作。而且按摩的手法也是有讲究的,专业的按摩师都需要根据不同人的骨骼生长来调整按摩手法,按摩仪器又如何能适应所有人的颈椎呢?

      
    不恰当的按摩方式,还有可能导致肌肉水肿,按完以后不仅无法缓解疼痛,反而会加重颈椎病。所以,如果大家颈椎有问题的话,还是得寻求更加专业的治疗,不要盲目按摩。

     

    生完孩子必须坐月子

     

    中国的女性在生完孩子以后,要经历一个重要过程,那就是坐月子,在月子期间,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吹风、不能嚼硬的食物,这些限制让很多女性都非常难受,但为了“以后的健康”,她们只能接受。

      
    然而,“坐月子”这个说法其实只出现在中国,其他国家都没有这个概念,而且这种毫无依据的说法并不可信!对于这些“传统”,该抛弃的部分还是得抛弃,可以保留的继续保留。不过,注意休息,补气血,还是有一定必要的,具体还是根据个人身体素质来调整。

     

    总结:很多人都觉得,前人流传下来的“常识”一定有它的道理,否则大家怎么会一直延续这些说法呢?但是,我们也要有判断对错的能力,以前人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很多口口相传的说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大多是经验之谈。而不同的人面对不同事物,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科学说话。
     
     

  • 感冒发烧的症状,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但是您知道吗?如果感冒、发烧这类的小毛病治疗的不彻底,很可能会让在体表的邪气入里,进而出现脏腑病变。

     

    民国医案一则

     

    首先跟大家聊一则医案。话说民国年间有一个小伙子,春天得了流感,经过医生的治疗,8-9天之后,这个发热基本退下来了。

     

     

    让医生头疼的是,小伙子身体的热虽然退了,但心里头却仍然觉得烦热,莫名奇妙的心悸。小便尿的也不痛快,大便腹泻。于是请来民国医生张锡纯诊治。

     

    张锡纯一摸脉,脉是虚数的。脉虚代表正气和邪气斗争之后,身体是比较弱的。脉数则表示,这个体内还有邪气,前边医生的用药,没有把这个外邪清理干净。导致表邪入里。

     

    于是张锡纯就给开了一张2味药的小方子:白芍2两、甘草1两半。熬了一大碗汤,趁热慢慢的让小伙子喝下去。等着这碗药喝完的时候,小伙子外感表证留下来的这些症状就都没有了。

     

    这则医案带来的启示

     

    首先是外感之后,身体内的水分是不够用的。芍药甘草汤,别小看这张只有两味药的小方子。这里面芍药酸,甘草甜。2个药配在一起,中医称之为酸酐化阴。能补充因为发热造成的身体水分不足。

     

    其次,古人总说,芍药能止泻,通过这则医案,确实能看到,患者吃上芍药甘草汤之后,大便正常了。

     

     

    最后,很多人在流感之后,总会有一些邪气残留在身体里,造成小便不利,心烦等症状。这种情况下,用芍药是非常合适的。因为芍药能清虚热,利小便。把体表的邪气给他从小便排出去。非常厉害。

     

    综上所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外感风寒或者风热出现了表证,治疗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除邪务尽”,将在体表邪气尽数祛除体外。

     

    此时如果患者觉得感冒或者发热症状好的差不多了,放松了警惕。致使在表的邪气乘虚而入,由表入里。则会出现本文中患者的症状,表邪入里,导致患者心包烦热。

     

     

    这时候虽然也有烦热的症状,但是我们不可以妄用清热药物,冰伏邪气。这时候需要用养阴、清热、除烦的方法,让邪气外达。张锡纯医生针对小伙子的情况,用了《伤寒论》里的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滋阴以降火,可谓用药巧妙。

  • 崩漏,说到底还是因为血瘀近几年来,我发现很多女性朋友不知道什么是崩漏,也不知道自己身体出现的症状就是崩漏。

     

    中医针灸治疗崩漏也是临床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崩漏患者可以分为实证和虚症两种类型,实证患者应该采取通调冲任,祛邪固精的治疗原则。崩漏属于虚证的患者应该采取益气固经的治疗原则。

     

     

    崩漏多发生在女性产后,对于产后的女性来说,崩漏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调养治疗,那就可能导致身体过度虚弱、贫血、遗留月子病。临床当中通过中医穴位针灸方法治疗崩漏,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

     

    崩漏的针灸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辨证选穴来进行:

     

    1、实证:

     

    这类崩漏的患者应该采取通调冲任,祛邪固经的治疗原则。针灸时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可选择的主穴包括了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辩证选择配穴方法为:血热的患者,可以同时针灸血海;气郁的患者可以加太冲穴;湿热症状的患者可以加阴陵泉;血瘀的患者可以同时针灸地机穴。

     

    操作方法:

     

    针灸关元穴需要采取平补平泻法,其余的穴位可以采用毫针泻法。中医认为关元是任脉当中的要穴,公孙穴可以通冲脉,两个穴位配合可以帮助通调冲任,固摄经血。隐白是脾经当中的井穴,是用于治疗崩漏的一个经验穴。而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主要作用是清泻三阴经湿、热、瘀之邪,同时还可以疏肝理气。

     

    2、虚证:

     

    这类崩漏的患者应该采取调补冲任,益气固经的治疗原则。针灸时应该以足太阴经、任脉、足阳明经穴为主。可选择的主穴包括了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配穴选择方法:辩证为脾气虚的患者,可以加百会、脾俞、胃俞等三个穴位;肾阳虚的患者可以同时加肾俞、命门等穴位;盗汗者,加阴郄;肾阴虚的患者,加然谷、太溪等两个;失眠的患者可加神门。

     

     

     

    操作方法:

     

    诸穴都可采取毫针补法,同时还可用灸法。中医认为气海益气固本,针灸之后可以调补冲任。针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补益气血,使经血生化有源。而三阴交进行针灸刺激可以帮助健脾益气,增强脾之统血的作用。

     

    崩漏的针灸治疗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已经对针灸治疗崩漏的方法有新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女性朋友们还要注意,通过针灸治疗崩漏之前首先应该先请专业的医生为自己辨清病理类型,然后才能对症选择到合适的穴位。

  •  

  • 按:出现肌肉僵硬酸痛等症状,在临床上有寒热虚实等不同,阳虚寒凝作为其中的一个类型尤其多见,中医治疗也多采用温阳祛寒、通经活络等方法治疗。

     

     

    之前接诊的年轻女性患者,主要症状是反复发肌肉酸痛僵硬,以颈肩背部比较明显,劳累后发作明显,查风湿免疫无明显异常;伴有全身困乏、腰腿酸困等症状,平常怕风怕凉怕生冷,容易感冒,月经量少;平常情绪不佳,容易烦躁,偶有咽痛咳痰等症;有低血压,贫血病史。

     

    辩证考虑阳虚寒凝血脉,风寒痹阻经络,所以容易出现经络不通,月经量少、四肢困乏困重、怕风怕凉怕生冷、身体肌肉疼痛等症状;体内阳气不足,气血不足,所以也会出现血压低、月经量少等现象;身体机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所以也会出现容易感冒。

     

    治疗采用温阳散寒、祛风通络、调养气血的方法为主,用附子、麻黄、桂枝、生姜、白芍、炙甘草、大枣、黄芪、葛根、羌活、姜黄、鸡血藤威灵仙等药物加减治疗,症状改善明显。


    治疗采用的方药主要是附子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葛根汤等方子化裁加减。

     

    风寒阻络,多由于气血营卫不和,外邪侵袭而导致的,风邪偏盛的容易出现游走性的疼痛,调和营卫祛风解表为主,比如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汤等药物调和;寒邪偏盛的容易出现受凉疼痛加剧,畏寒四肢冷痛逆冷,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等药方治疗。

     

    或肢体麻木发凉,或伴有蚁行感等症状,如果是脉象细弱而无力,多是血虚受寒,不能温通经脉而导致的“血痹”。适合养血温经通脉,比如用当归四逆汤加减。用桂枝温通;当归补血养血,白芍养血和营,这是温通养血的方法。再加入细辛、木通通血脉;甘草、大枣补脾胃和中养气血;可以在配方之中,再加入路路通、鸡血藤活血通脉。

     

     

    这些方药的加减化裁,能够解决气血不足,阳虚寒凝,风邪寒邪,侵袭肌表导致的身体疼痛的症状,配合加入的羌活、鸡血藤、威灵仙、葛根等药物,都有比较好的治疗肌肉疼痛僵硬等症状的作用。

     

    在临床上,很多产后身痛、风湿免疫类疾病、肌肉神经疼痛等病症,多可参考此思路治疗。

  •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我,小王,坐在电脑前,心中满是忧虑。自从那场风寒湿痹的袭击,我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关节疼痛,行动不便,这让我不得不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了解到京东互联网医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注册了账号,并上传了我的病例资料。

    很快,我接到了一位资深中医医生的建议。他详细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耐心地倾听我的困扰。在了解了我的病史和症状后,他为我开具了祖师麻膏药,并告诉我如何正确使用。

    医生的回复让我倍感温暖。他不仅专业,还非常关心我的病情。在用药过程中,他定期与我联系,询问我的恢复情况,并根据我的反馈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病情明显好转。关节不再疼痛,我可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这一切都离不开京东互联网医院和那位医生的悉心治疗。

    如今,我已经完全康复,生活回归正轨。我衷心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和那位医生给予我的帮助。他们的专业和关怀,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疗的便捷与高效。

  • 我的线上问诊之旅

    那天,阳光明媚,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心中却有些忐忑。因为今天是我第一次尝试线上问诊,心中不禁有些紧张。

    医生***的形象在屏幕上出现,温和的笑容让我渐渐放松。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手脚发热、口干、燥热,但小腹却感到寒凉。医生耐心地听我说完,又询问了我一些细节。

    医生说,我这是湿热宫寒的症状,建议我尝试使用藿香清胃。然而,我手脚依旧很热,医生又根据我的情况调整了方案,改为参苓白术散。虽然我对中医并不了解,但医生的解释让我感到安心。

    几天后,我开始服用参苓白术散,症状有了明显改善。我心中不禁对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耐心感到敬佩。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医生的专业建议让我感到如同身边的朋友一样亲切。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与高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使用线上问诊服务,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 如何在网上正确区分风热和风寒?

    在使用互联网医院或进行线上问诊时,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中医诊断中,区分风热和风寒是判断病因和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步骤。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指南,帮助你在网上正确区分风热和风寒。

    风热

    风热通常表现为以下症状:

    • 发热,体温升高
    • 头痛,眼睛红肿
    • 咽喉肿痛,口干舌燥
    • 咳嗽,痰黄稠
    • 皮肤发红,可能伴有皮疹或痘痘

    如果你在网上描述以上症状,医生可能会初步判断你患有风热病。

    风寒

    风寒的症状与风热截然不同,主要包括:

    • 发热,但体温不高或低烧
    • 头痛,可能伴有鼻塞和流涕
    • 咳嗽,痰白清稀
    • 四肢发冷,怕冷
    • 肌肉酸痛,可能伴有关节疼痛

    如果你在网上描述以上症状,医生可能会初步判断你患有风寒病。

    如何正确描述症状

    在进行线上问诊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你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建议:

    • 记录你的体温变化
    • 描述你的咳嗽、痰的颜色和质地
    • 说明你的头痛的位置和程度
    • 描述你的皮肤状况,是否有皮疹或痘痘
    • 记录你的四肢和身体的温度感受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更准确地帮助医生诊断你的病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 我是一位40岁的女性,最近因为身体不适,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我的症状和病史,然后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在问诊过程中,医生不断追问我的症状,并详细解释可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他还提醒我需要全面检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了解到了一些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对我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对治疗充满信心。

  • 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方式。无需排队等待,只需在家中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通过互联网医院,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咨询,解决身体健康问题,节省了前往医院的时间和精力。医生们在问诊过程中展现出了专业、耐心和细致的品质,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高效性,让患者感受到了医疗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 今天,我在互联网医院找到了一位中医内科医生,曹晨晨医生,向其咨询了关于外感风寒的问题。曹晨晨医生非常有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了解了我的主诉后,为我开了一副小青龙汤加减的中药处方,并告诉我药物可以在京东大药房申请制作好,直接温服饮用即可。我非常感谢曹晨晨医生的专业建议和耐心指导。

    在与曹晨晨医生的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她对患者的关心和细心。她不仅在问诊中耐心倾听我的症状,还为我提供了清晰的治疗方案和生活注意事项。她的专业知识和良好沟通能力让我对这次线上问诊感到非常满意。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将按照曹晨晨医生的建议,服用中药并注意生活细节。我相信,在曹晨晨医生的治疗下,我会很快康复的。

  • 热风寒与冷风寒:从线上问诊角度谈起

    在中医理论中,风寒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常见外邪。然而,很多人对热风寒和冷风寒的概念不甚明了。实际上,两者虽然都属于风寒范畴,但在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上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将从线上问诊的角度,详细探讨热风寒与冷风寒的区别。

    热风寒

    热风寒是一种特殊的风寒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患者在感受风寒后,出现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的体温会升高,甚至出现高热。热风寒的治疗需要清热解毒、疏风散寒。在线上问诊中,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等。

    冷风寒

    相比之下,冷风寒更常见于冬春季节。患者感受风寒后,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与热风寒不同的是,冷风寒患者的体温通常不会升高,反而可能会出现低热。治疗冷风寒需要温经散寒、祛风止痛。在线上问诊中,医生可能会推荐一些温经散寒的中药,如桂枝、附子等。

    线上问诊的优势

    在传统的就医模式中,患者需要亲自前往医院,排队等待医生的诊治。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问诊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线上问诊,患者可以在家中就能得到医生的专业建议和治疗方案,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线上问诊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减少了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如何正确使用线上问诊

    虽然线上问诊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医生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体检和检查,可能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在使用线上问诊时,患者需要提供详细、准确的病史和症状描述,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该选择正规、有资质的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平台,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

    热风寒和冷风寒虽然都是风寒病,但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在线上问诊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问诊将会在医疗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患者也需要正确使用线上问诊,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描述,并选择正规的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平台,以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寒痹,中医称为‘痹证’,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关节部位的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寒痹的病因主要与寒邪侵袭有关,当人体正气不足,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时,寒邪便会乘虚而入,侵袭关节部位,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疼痛、肿胀等症状。

    针对寒痹的治疗,中医主张以驱寒止痛、疏经通络为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中药调理:通过服用具有驱寒止痛、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可以帮助缓解寒痹症状。例如,独活寄生汤、川芎茶调散等。

    2. 理疗驱寒:理疗可以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常见的理疗方法包括针灸、电针、红外线照射、热敷等。

    3. 膏药外敷: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作用的中药膏药外敷,可以帮助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4. 功能锻炼: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量的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改善关节功能,预防关节僵硬、畸形等并发症。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避免过度负重,避免关节受到损伤。

    4.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疾病也随之而来。像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偶尔也会受到疾病的困扰。最近,我突然感觉脚趾关节剧痛,疼痛难忍,走路都成了一种煎熬。我意识到可能是患上了痛风,于是决定向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医生耐心地听取我的主诉,询问了我的病史和症状,然后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告诉我要注意控制饮食,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同时建议我开始服用依托考昔片来缓解疼痛。医生的细心和专业让我感到非常安心。

    随着治疗的进行,我的症状逐渐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我深深感激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细心关怀让我在疾病面前感到温暖和安心。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疾病,重新回到健康的轨道上。

  • 我是一名来自黑龙江鸡西市的患者,最近因为脚部麻木、寒凉食物不耐受等症状,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常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我的病情,要求我拍摄舌正面照片和描述症状的细节,还提醒我关于药物过敏史和肝肾功能等信息。在交流中,我逐渐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非常放心。

    经过医生的评估,我得知自己患有风寒湿痹,湿气重,需要避免寒凉食物,并开具了中药处方。医生还提醒我关注用药效果,并鼓励我在评论区多多评价用药效果和治疗体验,这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关怀和贴心。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购买了药品并开始调理,希望能早日康复。感谢医生常医生的专业指导和关怀,让我在互联网医院也能感受到家庭医生般的温暖。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