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湿了的口罩无法防御病毒?夏天到了,口罩要勤换

湿了的口罩无法防御病毒?夏天到了,口罩要勤换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黄继斌

我们疫情之战,少不了口罩这个功臣,口罩可以有效的让我们防止感染上疫情,但是,夏日炎炎,如果我们的口罩被汗水弄湿了,这样的口罩还有防御作用吗?

 

下面,专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大家一同了解。

 


 

暑天出行,要注意

 

第一:多准备几个口罩,如果口罩湿了应当及时更换,专家建议夏天炎热,汗水较多,如果在室外最好1-2小时更换一次口罩。

 

第二:口罩被汗水弄湿,无法有效防护新冠病毒,所以请大家做好准备工作,户外活动或者外出办公,记得多准备口罩放袋子里备用。

 

第三:勤洗手,勤消毒,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都需要勤洗手,勤消毒,如果我们在室外,最好准备一支免洗的洗手液。

 

第四:遵守1米线很重要,社交距离即使带有口罩,也尽可能遵守1米线的社交距离,对于你我他都是非常有保障的一项措施。

 

 

特别提醒

 

第一:重点事项我们当然需要重点强调几回,让大家涨涨记性,我们戴口罩一定是需要的,但是夏日出汗比较多,口罩很容易会湿透,所以,多备口罩是对策。口罩如果湿了以后我们还带着,这样对皮肤也不好,很容易造成皮肤干燥,出油等等的问题,所以口罩湿了我们切勿带。

 

第二:除了戴口罩,我们平常也要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这些是预防新冠疫情的必要措施。

 

第三:常清洁,勤检测,分餐制,这些我们都要尽可能遵守,为了你我他,大家的家我们尽可能地做到,这样就能避免发生疫情火速蔓延的情况。

 

谈起新冠疫情,我们也充满着恐惧,但是国内情况还好,所以我们还能在困难当中得以缓慢发展,我们要庆幸自己在一个美好的国度,但是世界疫情只要一天不结束,我们的防疫之心就不能退失,在目前这种大环境的病毒围绕下,我们还是需要好好地预防好新冠疫情,以及新冠疫情的变异疫情。

 

听从国家的建议,接种疫苗,带好口罩,做好个人清洁以及防护好家庭人员的个人卫生,这些都是我们小市民能够做到的一些事情。

 

疫情貌似离我们很远,但是也可以忽然离我们很近,所以我们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预防大于医治,在还没有疫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细致地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以及家庭,还有社会全体成员的健康,这是我们能够给予疫情防护的最大帮助。

 

当我们当地,我们所在的地区发生了疫情情况,也要及时做好核酸检测,听从政府的安排。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疫情的到来,让全国人民开始戴口罩,即使现在,也是“无口罩不出行”。身边的女孩子们很开心:口罩一捂,不仅省了化妆品还省了好多防晒霜。殊不知,“靠口罩防晒”只会中了“长斑的陷阱”,口罩并不具有防晒的功能,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我们是怎么被“晒黑”的?

     

    通常我们所说的防晒其实是指防止阳光中的“紫外线”,有三个“品种”,分别叫UVA,UVB,UVC。

     

     

    UVA俗称“黑段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强,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产生皱纹,同时将我们的皮肤晒黑,诱发雀斑、黄褐斑等,甚至癌变。

     

    UVB俗称“红段紫外线”,长久照射会使皮肤出现红斑、灼伤。

     

    UVC则一般会被臭氧层阻隔,我们不用担心。

     

    口罩为什么不能防晒?

     

    我们日常的防晒用具,通常是含有防晒成分的防晒霜,或是涂有黑色防晒涂料的遮阳伞,而一般的一次性口罩是无纺布制成的,因此戴口罩就相当于给脸“盖了块布”,像UVA这种会“穿墙术”的紫外线,口罩是完全拿它没办法的!

     

    而不知情的人们戴口罩以为可以防晒,久而久之,皮肤就会受到紫外线的影响产生黑色素,这些黑色素难以排出最后形成色斑。

     

    夏季防晒“法宝”——防晒霜和遮阳伞

     

    自从《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开播以来,大家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张萌的“白皮肤”上,据她本人介绍,“白皙秘籍”就是“做好防晒工作”。看来防晒不仅能预防疾病还能使我们青春靓丽,夏季防晒有以下两大“法宝”。

     

     

     

    法宝一:防晒霜指数要用对!

     

    SPF:评估UVB的防晒时间,数值越大防晒越久。比如一个人不抹防晒霜10分钟晒红,用了SPF20的防晒霜,就是200分钟后晒红。

     

    PA:评估UVA的防晒时间,“+”越多,防晒黑的时间越长。PA+表示可以延缓肌肤晒黑时间2-4倍,PA++表示可以延缓4-8倍的时间,PA+++表示可以延缓8倍以上。

     

     

    但防晒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越强效的防晒霜也意味着它含有的防晒剂越多,对皮肤刺激也就越大,所以防晒霜的选择并非数值越大越好,平日上下班选用SPF15,PA+的产品即可,户外运动则可以选择SPD15~35,PA++的产品。

     

    法宝二:遮阳伞、防晒衣要经过国家认证

     

    评估此类防晒用品也有一个参数叫做UPF,即紫外线防护系数(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UPF值越高,防晒能力就强。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中规定:样品UPF值大于40,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之为“防紫外线产品”,选用这样的产品,紫外线遮挡率可达97.5%以上。

     

    可见,防晒不是简单地“遮住”,而是运用正确的防晒用品,做好防晒工作,将紫外线隔绝皮肤之外,保护我们的美丽和健康!

  • “现在出门忘戴口罩,就像裸奔一样。”新冠疫情下,口罩已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坚持戴口罩有人还会被感染?戴口罩是否有用取决于多种因素。


    近日,陕西卫健委发布健康提示:一个口罩不能无限期、无限次使用。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盘点戴口罩的常见错误,让你的口罩发挥真正的防护作用。

     

    受访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马小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   黄勋

     

    7种情况务必更换口罩

     

    通常情况下,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新使用。

     

     

    “超期服役”将使口罩的防护效能大大降低。

     

    • 若在高危场合使用,或与病人接触后,口罩使用一次后必须丢弃;
    • 但在日常生活中,如公园、马路、人流相对稀疏的公共场所佩戴后,可将口罩摘下,置于通风环境自然晾干后继续使用。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换口罩:

     

    1. 口罩受潮时;

    2. 口罩内有异味时;

    3. 呼吸阻力明显增加时;

    4. 口罩有破损或损坏时;

    5. 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时;

    6. 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

    7. 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与病患接触。


    专家提醒,医用防护口罩,如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都可以有效阻挡新冠病毒的入侵,但普通的布口罩几乎没用。


    佩戴口罩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所以不要让口罩成摆设。


    在露天通风良好,无人员聚集且自己未生病时(与他人距离至少2米以上),可以不戴口罩,而在其他公共场合要规范佩戴。


    如果佩戴时间长感到不舒服,最好的办法是及时离开,缩短停留时间。

     
    5种做法让口罩“失效”

     

    戴口罩的方式错了,非但起不到防护效果,还可能因此致病。下面5种做法会让口罩“失效”。


    No.1口罩拉到下巴、挂在胳膊上

     

    口罩戴得久了,不少人习惯把口罩拉到下巴处,露出口鼻,特别是逛商场、就餐时。


    疫情期间,环境中可能有悬浮的病毒。脖子和下巴是病毒暴露区域,将口罩拉到下巴,口罩内层会受到污染,将口罩戴回口鼻时,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还有些人把口罩套在胳膊上,需要时再重新佩戴,这样也不可取。


    肢体活动时,有可能无意中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且手臂活动范围更大,口罩里层容易沾染到灰尘和细菌,反而起不到防护作用;重新佩戴时,更容易被感染。


    No.2没有完全贴合面部

     

    口罩和脸之间留有缝隙,人在呼吸时,气流会流向缝隙。

     

    日本MBS电视台这档节目让一位女士戴口罩,不贴合面部。医生使用特殊设备,测量口罩外侧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多大几率从缝隙进入口罩内侧。


     

    测试发现,外部细菌泄露率达到100%。也就是说,口罩与人脸留有缝隙,会严重降低口罩的过滤作用。

     

    正确做法:戴口罩时按一按鼻子,贴合整个脸部。佩戴口罩必须遮住全部口鼻,金属条紧贴鼻梁,上端在眼眶下面,下端覆盖下颌。

     


    No.3摘口罩时碰到口罩外侧

     

    我们通过口罩阻挡了飞沫,如果用手直接从外摘下,相当于打开了接触传播的通道。


    手可能会被口罩外侧污染,如果再忘记洗手,去摸鼻子揉眼睛,病毒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人体。


    正确摘口罩的方法是通过挂绳取下,摘完口罩要洗手,没有洗手条件时最好先不摘口罩。


    图片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No.4口罩戴反了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层,外层阻水,中层阻隔微粒,内层吸湿。

     

    如果口罩戴反,阻水的外层朝内。呼出的水蒸气无法透过,戴一会儿口罩湿了,就丧失了阻挡作用。

     

    No.5口罩用酒精喷洒

     

    将口罩高温蒸煮,或是用大量酒精喷洒,看起来像是消毒,其实这些方式专家都不认可,反而会浪费口罩。


    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表示,口罩能防护病毒,是因为病毒会伴随液体飞沫形成小颗粒,附在口罩上。


    用酒精喷洒口罩表面,酒精挥发时会将里面的水分一起带走,再使用时,被分离出来的病毒有可能被吸入。


     
    这些时刻也最好戴口罩

     

    除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之外,日常生活中,以下几种情况也需要佩戴口罩。


    01炒菜时

    烹饪时涉及大量化学反应,尤其是传统中式烹饪会更多地使用炒、煎、炸的方式,在这种对食物和油进行高温处理的过程中,食材中的很多有机成分在高温下会热分解,生成大量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同时,食品中所含水分急剧汽化膨胀并部分冷凝成雾,与食用油的挥发物一起形成油烟雾。


    而由这些油烟产生的高浓度PM2.5,主要通过呼吸暴露、皮肤暴露等进入人体内,容易造成呼吸系统、心血管等系统相关功能受损的后果。

     

    02沙尘天气

    沙尘天气中有三种有害物质,对人体伤害最大,即过敏物质、毒性物质和细菌。


    沙尘天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很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引起各种不适及过敏症状。


    这些颗粒物表面还会吸附多种有害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从而导致传染病传播的几率大大增高。这种天气对眼睛、皮肤的危害也很直接,主要表现为流泪、干眼症、皮肤干燥等。

     

    03室内装修

    装修过程中,尤其是装修初期,大量高浓度的有害化学物质充斥在房间内,像涂料、粘胶剂等装修材料中都含有很多有毒物质。

     

    每次进入正在装修的房间时,都不要忽略防护措施,戴上正规的帽子和口罩,最好还要披上专门的罩衣,戴上防护眼镜。


    04大扫除

    家中大扫除时,口罩必不可少。德国食品与环境研究所的化学家乌多•卡泽尔在比较干净的房间里做了个实验,发现每克沙发缝里的灰尘中含有135个微生物,每克床上用品的灰尘中有790个微生物。

     

    如果没有必要的个人防护,灰尘中的有害物质落到身上或者吸入鼻子里,容易引起过敏或咳嗽;大扫除戴口罩可以避免灰尘里的病毒和细菌入侵到体内。

  • 入冬之后,新冠疫情又开始反弹。现全国累计有2849例确诊病例,口罩仍是我们和病毒做斗争的“坚实长城”。戴口罩本质上是一件双向保护的事情,可以避免来自外界的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也可以避免生病的我们成为其他人的健康威胁。

     

    但是最近热搜的一个话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或者说是焦虑——口罩潮湿会影响防护效果!冬天寒冷,呼出去的气很快就成了水汽黏在口罩上了,我们的口罩基本都会变潮湿,如果潮湿会影响防护,那我们岂不是带着口罩在病毒里裸奔,人人自危啊!

     

    那究竟口罩潮湿会不会影响防护效果呢?防不防得住,得从口罩的防护机理来找答案。

     

    口罩的分类与结构

       

    依照目前医疗器械管理的细则,口罩主要被分为三大类,按照口罩防护级别高低排序依次有:医用防护口罩(如N95、N90等)、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这里插个题外话,有人问为什么没有明星口罩,那是因为它不属于医疗器械,严格的说的话,那种属于(装)饰品。

     

    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形状都是长条形,而绝大多数的医用防护口罩则是鸭嘴形的。鸭嘴的设计,可以满足医用防护口罩密合性更高的要求,撅起来的“鸭嘴”会与你面部贴合的更亲密。

     

    目前咱们使用的口罩结构基本一致,一般由3层或3层以上防护结构组成,以3层为例:外层隔水的材质,主要用来阻挡唾沫等飞溅物;中层主要原料是聚丙聚丙烯无纺布,可阻挡和过滤微小颗粒,如细菌、病毒这些“小家伙”;里层是亲肤和吸水的材质,主要是为了戴口罩的舒适感而设置。

     

    同时,医用口罩还有个鼻夹,戴好之后捏一捏,可以使口罩紧贴皮肤提高密封性。而且我们看到口罩可以撑开很大一片,将您的“巴掌脸”遮的严丝合缝的,当然这个真不是为了帮你遮“丑”(何况你本来就很美),口罩的上下延展,是为了包住整个鼻子和口腔,使得空气的呼入都需经过口罩的阻挡和过滤,做到周密防护。

     

     

    口罩防护的原理 

     

    口罩防护的核心在于熔喷无纺布。

     

    熔喷聚丙烯无纺布是口罩的核心过滤材料,这一切都基于熔喷过滤材料的过滤机理,主要有两方面:机械阻隔和静电吸附。
     

    1. 机械阻隔

     

    机械阻隔并不是口罩里有机械,当然更没有芯片。

     

    机械阻隔是这么几种情况:空气中微粒直径大于5微米的飞沫可以被过滤材料直接阻隔在外;微粒直径小于3微米时,会被滤材中的弯曲孔道纤维层机械拦截。当颗粒粒径与气流速度都较大时,微粒又会由于惯性与纤维碰撞而被捕获;当微粒小、流速低时,微粒又会因无规则运动(又叫布朗运动)而撞击到纤维上被拦截下来。

     

    2. 静电吸附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做过玻璃棒吸纸屑的实验,就是带静电的物体可以吸附轻小物体。以此原理为基础,聚丙烯熔喷布在生产中,通过电晕驻极等方法给它充上电荷,使熔喷布带上静电并长时间保持这一状态。当空气中的颗粒通过口罩时就会被静电吸附上去,从而在不用增加很多层喷熔布导致透气性变差的情况下,大大地提高整体过滤的效率。

     

    静电吸附是对付机械过滤很难拦截到的0.1到0.4微米之间的颗粒的主要手段,事实上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口罩如何防护新冠病毒

     

    就以大家普遍关心的新冠病毒为例。虽然新冠病毒尺寸很小,一般在100纳米(0.1微米)的大小范围,但病毒是无法独立存在的。所以它要想传播,还是得借助动物相关的分泌物和打喷嚏时的飞沫等,然而飞沫的直径约5微米左右,所以就会被机械阻隔。同时熔喷布本质上属于纤维过滤器,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也会被静电吸附,无法继续深入,所以您就安全了。

     

    口罩中的电荷会丢吗?

     

    咱们上面反复强调了口罩里电荷的重要性,但电荷消失了的话,也就失去了静电吸附的防护作用。

     

    口罩中电荷的丢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研究表明湿度、温度、接触的化学物质及颗粒物、时间等均会影响电荷的保存。

     

    在常温储存情况下,湿度的影响比较明显,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出,湿度越高电荷损失的就更快一些。

     

     

    而冬天气温低,带有体温的水蒸气与外部寒冷相遇,就变成水珠挂在口罩上,湿度上升会破坏口罩的防护效果,所以建议大家日常多准备几个口罩,湿了咱就换!

     

    温馨提示大家,口罩不要乱丢, 乱丢的口罩既伤害环境也威胁他人健康,在身边找找,你会发现专门扔口罩的垃圾桶哟!

     

    参考文献:

    1.     石海鸥, 王力红, 张京利,等. 口罩的合理选择与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3):358-360.

    2.     罗力, 付晨, 张天天,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罩全民可及的上海方案及成效[J].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135(05):9-11+24.

    3.     Zuo Lin. RESPONSIVE TRANSFORMATION The sudden outbreak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has exploded the face mask industry[J]. 中国东盟报道(英文版), 2020, 5(Z1):68-69.

     

    审阅专家:肖二辉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感染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湿疹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过敏性疾病。他生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如接触尘螨等过敏原;摄入易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牛肉、羊肉、辣椒、韭菜、生姜、大蒜;还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休息不佳,都会导致病人容易患湿疹。

    春天是湿疹的高发季节,这主要是因为春天过敏源多,如柳絮、花粉、微生物、昆虫、宠物皮毛和分泌物等。而且,春天气候潮湿,使得湿疹更容易复发。

    很多湿疹病人患病后,会出现瘙痒症状,他们在洗澡时往往喜欢用热水烫洗患处,并且洗澡时间特别长,以为这样能缓解病症。实际上,湿疹患者在洗澡时,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湿疹与皮肤里丝聚合蛋白的缺失有关。丝聚合蛋白在皮肤的防线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旦缺失,皮肤就会变得格外“脆弱”,一旦遇到环境刺激,过敏原就容易侵入,从而导致湿疹。

    那 为什么湿疹患者洗澡不宜超过10分钟呢?因为洗澡时间过长,容易使得皮肤干燥,从而导致瘙痒,易加重湿疹症状。

    另外湿疹患者洗澡时,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频繁洗澡

    冬季不需要太频繁的洗澡,一般每天洗一次就可以了,洗澡次数过多会让皮脂膜受损,让皮肤变得干燥。如果皮肤不是很脏,可以少用或不用清洁产品,洗澡后多涂抹一些润肤乳,帮助皮肤保持滋润。

    2、水温不要太热

    洗一个热水澡,是十分舒适的的,水温太热的话,很容易让皮肤变得干燥甚至起皮,因此水温保持在35~40℃就可以了,特别是淋浴更要注意水温。

    3、不要用力搓洗

    如果搓洗过度,很容易让皮肤出现破损,不要使用粗糙的搓澡巾,可以使用澡花,用泡沫温和除去体表的污垢。

    还有,洗澡时建议也不要使用含有色素或香料成分的沐浴露或肥皂。洗完澡后,可以涂上润肤膏,避免水分流失,平时要注意不要抓挠湿疹,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自己擅自乱用药膏。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上图来自于儿童流感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

     

    如何预防流感?不是难题,答案是现成的。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人体对感染流感病毒或接种流感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随时间衰减,抗体滴度会下降,另外流感疫苗组份也会更新,因此不管前一季节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仍建议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推荐6个月及以上的人接种每年流感疫苗。奥司他韦虽然是治疗和预防流感的重要药物,但不是流感疫苗的替代品。

     

    生活中防护

     

    勤洗手,医院回来别忘洗鼻孔。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冬天了。空调房也要早晚通风。没有科学依据说室内熏醋能防流感,相反空气中醋的味道会刺激呼吸道,所以就免了吧。

     

    咳嗽、打喷嚏要用手纸、手帕或者上臂掩住口鼻;出门戴口罩。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黄医森就遇到小病人因为打疫苗后发热就医,结果染上了轮状病毒腹泻,看完腹泻,又得了流感。非必要,医院少去。

     

     

    一旦家中有流感病人,需要及时就医,最好单独一室隔离。切勿滥用抗生素治疗,挂水也不能缩短病程。流感发高热了,去挂水仅仅是寻求心理安慰,没必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流感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流感病毒可以通过进入呼吸道感染人类。任何年龄组都可能得流感,但当下儿童得流感的比例高于成人。流感的症状包括头痛、高烧、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父母尽早带孩子去看医生是有帮助的。

     

    儿童流感感染的三种传播途径:

    飞沫感染:飞沫感染是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喷出的液滴中较小的液滴核会漂浮在空气中。如果流感患者的飞沫直接落在你的眼、口、鼻,就有可能被感染。

     

    直接接触:如果有人触摸婴儿的鼻子、嘴巴或手,流感可能会传播,然后婴儿把手放在嘴里或揉眼睛,就可能被感染。

     

    被污染的物体表面:部分病毒可能在物体或物体表面存活两小时以上,婴儿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或表面可能被感染。

    预防儿童流感的五项措施。

    流感疫苗。

     

    然而,许多人担心接种疫苗后,婴儿会生病甚至死亡。确实有些孩子接种疫苗后会出现轻度流感症状或发热,但不会超过两天。如果一个孩子在接种疫苗后感染了流感,通常是因为疫苗还没有产生抗生素来对抗病毒。一般来说,疫苗需要两周才能完全生效,所以父母应该在流感季节开始前两周带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2.保持干净。

     

    饭前、零食前或玩耍前用肥皂洗手。请选择抗菌皂。父母应该看着孩子洗手,确保他们真的很干净,没有细菌的威胁。洗涤时间约为20秒。如果当下没有肥皂和水,请用乙醇或酒精浓度60%以上的洗手液消毒。

     

    3.保持家里干净整洁。

     

    记得给家里和所有的玩具消毒,并且要经常整理厨房、浴室、家具,以及任何会经常接触到的表面,比如桌子、椅子、键盘。别忘了冰箱把手、微波炉把手等家电用品!

     

    4.多摄入维生素c。

     

    父母可以考虑给孩子准备维生素C。除了健康食品,水果和果汁如韩国卷心菜、橙子、柳丁和葡萄柚也富含维生素C.

     

    5.体温测量。

     

    家长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体温计,经常给孩子量体温。如有发热、鼻塞、咳嗽、疲劳、畏寒、耳痛、食欲不振、喉咙痛、腺体肿大等。家长要提高警惕,迅速带孩子去看医生,这样病情才不会恶化。

  • 作者 | 王芳
    文章首发于 | 皮肤科小医生微博

     

     

     

    疫情期间,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口罩,只要外出都要佩戴口罩,一天十几个小时戴下来,不仅憋气,还容易引发各种皮肤问题。较为松动的一次性口罩,由于面部表情运动的牵扯,经常摩擦面部皮肤。

     

    而密闭性较好的比如N95口罩,又造成了一个封包密闭的环境,带时间长了还容易造成勒痕。

     

    口罩痘-痤疮的病因

     

    在密闭的环境下,温度升高,再加上口罩对皮肤(尤其是中面部颧骨两侧)的摩擦刺激,皮脂腺和汗腺分泌也会更加旺盛,出油和出汗都会更多。

     

    油脂、汗液都是痤疮杆菌、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因此痤疮往往也会加重,就是传说中的“口罩痘”。

     

    寻常性痤疮占皮肤科门诊较大比例,其发病机制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过度的免疫反应,内分泌障碍,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痤疮丙酸杆菌为主的微生物感染在寻常性痤疮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使用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祛痘膏就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1]。 

     

    口罩脸-玫瑰痤疮的病因

     

    同样,口罩下湿热的面部环境会加重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红斑、瘙痒等皮肤过敏症状。

     

    长时间处于湿热的环境下,毛囊虫(蠕形螨)也会更活跃、大量繁殖,玫瑰痤疮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也就形成了传说中的“口罩脸”。

     

     

    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综合征,主要表现在面中部突起部位(颊部、下颌、鼻部和前额中部)出现不同症状和体征的组合,临床上分为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期,丘疹期和肥大期(鼻赘期),需要长期治疗,可呈特征性反复缓解和加重。玫瑰痤疮患者面部毛囊蠕形螨感染率远远高于健康人群是其致病原因之一[2]。

     

    那么如何治疗“口罩脸”“口罩痘“呢?

     

    有什么药物能够同时对痤疮、玫瑰痤疮都有效而且又安全的呢?

     

    有什么药物又能杀灭毛囊虫,又能杀灭痤疮杆菌呢?

     

    还真有,比如甲硝唑凝胶。

     

    甲硝唑凝胶的主要成分为甲硝唑,属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其硝基可透入厌氧菌及多种微生物内,产生细胞毒性物质,影响其DNA合成,故对厌氧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有杀灭作用 ,是很好的祛痘膏,因而临床上可以用于寻常性痤疮的治疗[1]。

     

    而且其具有强抗厌氧菌和强抗厌氧原虫的作用,很多痤疮患者面部检查毛囊虫呈阳性(+),因此考虑毛囊虫在痤疮的发病中也有一定的作用。甲硝唑既可直接阻断痤疮的发病,又可杀灭毛囊虫间接治疗痤疮,能明显减轻痤疮、酒渣鼻的丘疹、脓疱等炎性损害。同时甲硝唑凝胶避免了口服制剂对胃肠道、膀胱、黏膜等的不良反应,局部刺激性小[3]。

     

    从1976年,欧洲开始使用甲硝唑外用制剂治疗酒渣鼻。1983年,NIELSEN应用1%甲硝唑外用制剂1天1次,疗程2个月治疗酒渣鼻获得满意疗效。以后报道显示0.5% -1%甲硝唑外用制剂治疗酒渣鼻的有效率为70~96%,其疗效可以和口服四环素相比。也发现0.75%甲硝唑凝胶每日2次可治疗中重度酒渣鼻,且能维持治疗巩固疗效。

     

     

    一项156例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每天外用2次, 疗程12周。0. 75%甲硝唑凝胶治疗酒渣鼻疗效肯定,对酒渣鼻的丘疹、脓疱有明显的消除作用,对红斑有一定的治疗作用。0. 75%甲硝唑凝胶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是治疗酒渣鼻的良好选择[4-10]。

     

    甲硝唑凝胶属于抗生素类祛痘膏,不是糖皮质激素,因此不产生依赖。与其他治疗痤疮和玫瑰痤疮的外用药物相比,比如过氧化苯甲酰和维A酸,更温和,不刺激,不会产生皮肤发红、发干、脱屑、瘙痒、灼痛等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反应。

     

    甲硝唑凝胶的使用方法为:局部患处点涂,2次/天,14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必要时可以和过氧化苯甲酰或维A酸联合使用(与过氧化苯甲酰联合使用时应注意分开时间段使用,不能同时使用,并注意刺激反应)。

     

    参考文献:

    [1] 施健,缪旭,林桦.红蓝光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12):1674-1675.

    [2] Holmes AD.Potential role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pathogen· esis of rosacea[J].J Am Acad Dermatol,2013,69(6):1025一1032.

    [3] 王侠生,廖康煌 杨国亮皮肤病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725-728.

    [4] Gamborg Nielsen P.Metronidazole treatment in rosacea.Int J

    Dermatology,1988;27:1~5.

    [5]Bleicher PA,Charles JH, Sober AJ. Topical Metronidazole therapy

    for rosacea.Archives Dermatology,1987;123:609~614.

    [6]Wilken JK, Dewitt S. Treatment of rosacea:topical metronidazole

    versus oral tetracycline.Int J Dermatol,1993:32:65~67.

    [7]Joseph JL,LebwohlM,TobeyRE et al.The efficacy of metronidazole

    1% cream once daily compared with metronidazole 1% cream

    twice daily and their vehicles in rosacea:A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J Am Acad Dermatol,1998;39:502~504.

    [8]杨桂兰 郑家润.酒渣鼻的病因 发病机制与治疗学进展.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135~137.

    [9]Dahl MV, Irving Katz H, Krueger GG, et al. Topical Metronidazole

    Maintains Remissions of Rosacea. Arch Dermatol,1998;134:679.

    [10]王爱平,朱学骏,朱铁君,王家璧,张建中,刘跃华.0.75%甲硝唑凝胶和安慰剂治疗酒渣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18(3):163-166.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诱发各种胃肠道疾病,尤其是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等。溃疡性结肠炎常反复发作,多见于年轻人,需要及早治疗,而且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调理是很重要的。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专家指出,腹泻、腹痛,大便中常伴有粘液和脓血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每日大便2~4次,严重者可达10次以上。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病人往往表现营养不良状态、消瘦贫血。

     

    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总原则是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油少渣膳食。专家建议,患者的饮食应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尽可能避免出现营养不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缓解。但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也是有禁忌的,不是什么食物都可以吃的,下面具体有四点饮食禁忌。

     

    1.少吃粗纤维食物

     

    忌选粗纤维的食物和加工粗糙的食品。因为大量的粗纤维食物会刺激肠道,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原本就营养不良的患者而言更会加重病情。所以,应尽量限制食物纤维,如韭菜、芹菜、白薯、萝卜、粗杂粮、干豆类等。疾病活动期应忌食生蔬菜、水果,可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等食用。不要用大块肉烹调,要经常用碎肉、肉丁、肉丝、肉末和蒸蛋羹、煮鸡蛋等形式。

     

    2.慎吃海鲜

     

    中医将海鲜列为发物是有一定道理的,海产品中的蛋白质不同于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的蛋白质,某些异种蛋白质易引起过敏,加重炎症反应,所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定要慎重食用海鲜。疾病活动期也不建议喝牛奶及乳制品。

     

     

    在饮食调养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观察病情:哪些食物对患者效果好,哪些食物患者食后感到不适或有过敏反应。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适合的饮食。

     

    3.忌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刺激,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禁忌辣椒、芥末、酒等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大蒜、生姜、生葱。也不要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夏天尤其要避免食用冷饮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

     

    4.不宜吃油腻食物

     

    溃疡性结肠炎的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对伴有脂肪泻者,可采用中链脂肪酸油脂,如椰子油。腹泻时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并经常采用蒸、煮、焖、氽、炖、水滑等方法。

     

     

    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一般都是由于吃的东西导致的,所以在生病期间要严格注意饮食,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而且还要多吃清淡饮食、容易消化的饮食。在急性期要吃禁食,但是可以静脉补充营养,等稍微有点好转的时候,在适当的吃点流食。如果发现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   “雾霾又来了!”近日,继晒蓝天图后,许多人纷纷在朋友圈里晒“灰霾图”。一些人还晒出自己戴口罩的自拍照。39健康网的小编发现,其中相当多的人戴的是一次性口罩。戴一次性口罩有用吗?他们戴口罩的方法正确吗?

      什么时候要戴一次性口罩?

      其实,在没有传染性疾病流行的时期,健康人并没有戴口罩的必要。病人如需戴口罩,选择一次性口罩更好。

      一次性口罩是用两层28克无纺布面料制作;鼻梁处采用环保型全塑条,不含任何金属,配带比较舒适,适合日常生活使用。

      例如,一次性口罩可适用于电子餐饮服务业、食品加工、学校、医院、美容、公共场合等多种用途。

      一次性口罩的正确戴法

      首先,戴口罩前洗净双手。其次,用双手拿着耳绳,把颜色深的一面在外(蓝色),颜色浅的在内(绒面白色)。把口罩有金属丝的一边放在鼻子上,按照自己鼻型捏紧金属丝,然后把口罩罩体完全拉下来,使口罩完全罩住口鼻。

      一次性口罩不宜反复使用,一般6—8小时就需更换一次。环境特别差时,要4个小时更换一个或戴两个。

      口罩在不戴时,应叠好放入清洁的信封内,并将紧贴口鼻的一面向里折好,切忌随便塞进口袋里或是在脖子上挂着。

      雾霾天更适宜戴KN90口罩

      在雾霾天,公众更适宜戴具有较高过滤和防护性能的专业口罩。然而,N95口罩虽可以阻隔95%及以上非油性颗粒物,但其密闭严、透气性差。而且,佩戴N95口罩要经过培训,否则容易造成呼吸困难。

      因此,有医学专家建议,在雾霾天气里,普通人佩戴KN90型口罩更适合。因为就口罩的过滤类型和防护等级而言,KN90和N95比较接近。

  • ​​作者 | 胡亮
    文章首发于 | 儿科医生胡亮微博

     

     

     

    春季万物复苏,莺莺的绿草,嫩嫩的树芽,整个世界变得格外鲜活。

     

    然而,在我们视力无法看到的世界里,尘螨也开始变得活跃。

     

    尘螨是螨虫的一种,区别于只影响「颜值」的蠕形螨,尘螨更加危险,它的致敏性极强,与很多过敏疾病发作有关。

     

     

    尘螨普遍生活在全球各地,我们的卧室、沙发、地毯都有它们的身影。每到夜晚降临,他们会快速的穿行在枕头、被子等各种柔软织物的缝隙中觅食,繁殖。

     

    尘螨以人和动物身体上脱落的皮屑为食,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补充液体。

     

    尘螨的存活不但需要有充足的食物,还需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湿度50%以上,温度21-28℃左右)。

     

     

    与蚊虫不同,尘螨不会叮咬我们,但尘螨的粪便及腐烂的尸体作为较强的致敏原会对我们的气道产生刺激,其主要的致敏蛋白为Der P1、Der P2、Der  F1、Der F2以及DerP23。

     

    了解了上面尘螨的一些特点,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思路来处理这些致敏原。

     

    A.通过改变尘螨生存环境,降低活螨数量

     

    B.通过物理技术,减少活螨及过敏原

     

    C.通过化学技术,减少活螨及过敏原

     

     

    下面我们介绍尘螨防护的措施:

     

    A.通过改变尘螨生存环境,降低活螨数量

     

    方法:

     

    1、调剂湿度:

     

    降低湿度能减少尘螨的增长,推荐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保持室内的温度在21℃左右。如存在鼻腔干燥,可以选择海盐水喷鼻,但不要全屋加湿。

     

    2、高温清洗

     

    每周清洗床单、枕套,被套,建议在至少55℃以上的水清洗(要持续温度至少30分钟),没有热水条件的使用除螨洗衣液,然后用电干衣机烘干。

     

    B通过物理技术,减少活螨及过敏原

     

    方法:

     

    1、物理屏障:

     

    目前比较主流的防螨面料有3种:

     

    涂层布:由普通布+塑料或乙烯基套组成。虽然阻螨性好,但透气性差,不推荐。

     

    密织布:通过特殊工艺,制作成比普通面料密实几十甚至上百倍的密织布。透气性不错,阻螨性好,但价格昂贵。一个被罩就高达200多美元。

     

    非织布:严格意义上不是布,它是化学颗粒经过水刺或热熔技术成型的,不经过编织。阻螨性好,透气性也不差,价格亲民,自然也更为推荐。

     

     

    2、除尘吸尘:

     

    ①对易落灰的家具进行湿式擦拭。

     

    ②使用带有HEPA过滤器或双层集尘袋的吸尘器。

     

    C通过化学技术,减少活螨及过敏原

     

    除螨剂:

     

    目前常见的化学制剂为苯甲酸酯和氨基甲酸,除螨率60%左右。也有新的研究表明硼酸和聚季铵盐的复配可以达到88%的除螨率。

     

     

    值得谨记的除螨原则。

     

    单独一种方法效果有限,所以在选择防螨制品及方式时,往往是需要多种方式联合使用的。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