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应在去年举办的奥运会,因为疫情,延期了一年,现在我们终于又能看到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拼搏的身影了。
我们在为运动员欢呼的同时,惊异于他们取得的好成绩,也羡慕他们健康强壮的身体。
但,也许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强壮”。
在2004年,刘翔夺得了奥运会110米跨栏的冠军,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可是在2008年奥运会中,已经上场的他却因伤不得不中途放弃比赛。
还有昨日结束的中国对战土耳其的女排比赛中,朱婷手腕伤势也随时牵动着我们的心。
长时间高频次单一部位的运动,很容易造成这一部位的持续疲劳,最后引起伤病。
如朱婷一样的运动员们,他们可能带伤上阵,耽误了治疗,受伤部位被一次又一次地刺激。
下面,Dr.京为大家分别整理了运动项目易受伤部位,阅读后,也希望大家也能在日常运动中多多注意。
排球
易受伤部位:腕、肩
大多数排球伤病通常可以分为慢性(过度使用)伤害,如肩周炎、肩腱炎、网球肘、肘部滑囊炎等,或急性(创伤)伤害,如肩袖撕裂、肩关节脱位、肩部分离、手腕扭伤等。
举重
易受伤部位:腰、膝关节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上举时,腰椎、膝盖会受到很大的压力,频繁的训练使腰椎和膝盖频繁受压,如果姿势举重时没有正确用力,更会加重伤害。
游泳
易受伤部位:肩部
游泳运动员在训练时容易形成“游泳肩”,这是因为长时间用手臂划水,频繁肩部肌肉内旋使肩部肌腱产生炎症和损伤。
另外,热身不充分、或者游泳姿势错误都有可能引起“游泳肩”。
跳水
易受伤部位:眼、跟腱
运动员从距水面较远的高空落下,头朝下落水时,眼球直接冲击水面,可能会造成视网膜脱落。
2001年,郭晶晶就曾做过眼睛手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她的视网膜破裂更加严重,不得不安排再次手术。
乒乓球
易受伤部位:腰部、肘部
熟悉乒乓球运动的小伙伴们知道,击球时几乎都要转腰。肘部是攻球时最重要的支点,抬肘拉肘的过程中肘部也在不断发力。
射击
易受伤部位:肩部、手指
射击运动中,肩膀需要扛着射机枪保持稳定,容易引起肩部肌肉劳损,并且频繁用手指扣动扳机,也有可能引起手指腱鞘炎。
除了上述举例的这些,还有易造成肩部受伤的羽毛球运动、易造成脚踝扭伤的体操运动等等。
这些运动本身问题不大,引起伤病多是因为运动员运动强度过大。运动会带来健康,但过度运动却可能会带来伤病。
充分热身
在做运动之前,肌肉需要一个唤醒的过程。正确的热身强度不应过大,微微出汗最好,有利于提高体温、放松肌肉。
拉伸
日常锻炼的跑步、跳操、跳绳等运动,会用到腿部肌肉。可以对腿部肌肉进行拉伸,避免突然运动造成抽筋。
动作举例:弓步运动、侧压腿
扭动腰部以及四肢关节
转腰、转动膝关节和踝关节有助于放松关节和肌肉,避免扭伤。
动作举例:站姿肩关节环绕、扩胸运动等。
热身运动的注意事项:
运动中做好防护
运动护具
关节在运动时容易损伤,可以准备保护膝关节的护踝、护肘、护腕等护具。
进行不同运动项目时应使用不同的护具,例如打篮球时使用护腕。
学会正确的运动姿势
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会加大受伤的风险。例如在打篮球和踢足球时,容易扭伤。平常可以加强踝关节肌肉韧带的力量练习。如果意外倒地,最好用双手支撑。
注意强度
长期不运动的人开始运动时,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
几种常见轻伤的自我处理
扭伤
扭伤、肌肉拉伤后,毛细血管会出现损伤导致出血,最终造成局部皮肤红肿。这时,切记不可用红花油等活血药品按摩,可能会加快毛细血管的出血。在红肿后,应立即冰敷。
擦伤
一般见于摔倒时皮肤与地方摩擦受伤。如果只是轻微擦伤,用清水冲洗表面灰尘后,涂抹药膏即可。如果擦伤较为严重,冲洗涂抹之后,需要包扎。
最后,Dr.京想说,运动员的荣誉来之不易,背后是汗水、是艰辛,在观看他们提供的精彩赛事之外,我们也要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他们,因为他们在竭尽全力为国努力、为国争光!
若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的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都能在运动时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昨晚,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作为首次闯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苏炳添最终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他创造了中国田径甚至是亚洲田径的历史!
在热血之余,我们也忍不住去思考——
人类的运动极限在哪里?
运动员为什么能创造奇迹?
现在人类的身体到达极限了么?
然后再通过各种方法去解答自己的疑惑…
运动极限大致是说人类在运动中不断突破原有的最高水平,取得了更优异的成绩,同时也使得各种运动的水平不断上升,逐渐达到极致。
随着各种体育竞技赛事的展开,大家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渠道了解运动员们在各项赛事上的近况,地区记录、全国纪录、世界纪录都在不断地被打破、被刷新。
但是,人类的运动潜能看似像一匹精力无穷可以肆意奔跑的骏马,总归还是会有一条能勒住它的绳子,也就意味着有自己的极限 [1]。那么,人类的运动极限到底在哪里呢?
人类的运动极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生理结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生理结构对人类的运动极限具有决定性作用。
人类在时间较短、强度较大的运动过程中会受到人体供能系统的影响,对于不同的运动,人体内不同的能源物质将会按照各自所需要的比率,以一定的顺序进行选择性的能量利用和能源供应 [2]。
运动员在挑战极限时,身体内的相应能源也会加大消耗,体内能源可供支配的时间将会影响着你能所挑战到的极限。
在运动时,我们的心率会不自觉的加快,但是大家的心率都是有最高值的,一旦自己的心率超出了人体的最高值,那么你将面临供血不足的严重问题,最终可能会导致运动猝死。
此外,钱竞光曾说过,在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的科学家会利用力学、生物学等方法来预测人类的运动极限。
不同的专家和学者通过不断地测试、计算去获得人体骨骼所能承受的最大值,从而推测出各项运动的极限值。
其次,自然因素是人类运动极限的一个偶然性的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了风力、气候、温度等,在室外田径场上比赛这一因素也对运动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气温有高低之分,气温高时,过高的温度会影响到运动员自身体温的调节和代谢。
在高温的情况下,运动员的产热不断增加,但是散热能力受到限制,这样会造成体温过高,不仅影响着运动员的比赛和能力的发挥,严重时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而气温过低时恰好与之相反,体温会快速散失。
再者就是社会因素,很多事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人类的进化、科技发展等都影响着运动的极限。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了著名的重演律,证明了“个体发展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4]。
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在不停的进化着,同时也是在向自己的极限逼近。作为运动员,科技的发展在挑战极限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所需要的设施和装备,帮助各运动员提供更好的训练环境,有利于激发潜能。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运动员都做出了哪些重大成就。众所周知,马拉松是一项需要强大耐力和毅力且耗时较长的运动。
在马拉松赛事上想要跑进两小时内,相当于你要按照一圈1分08秒的成绩绕操场100圈,可想难度之大。
而基普乔格在2018年9月16日创造了新的马拉松世界纪录后,又用仅一年的时间训练,在2019年10月12日成功“破2”。
运动员刘翔素有“中国飞人”之称,他在2006年以12秒88的成绩一举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记录,创造了大家有目共睹的成就。
运动员们是我们值得尊敬的,王军霞在1993年分别打破了全运会女子3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纪录,甚至将10000米的记录缩短了整整41.96秒,给所有观众带来了极大地震撼,是大家的骄傲,被誉为“东方神鹿”。
像这样的运动员做出的成就还有很多,如1993年哈维尔·索托马约尔创造的跳高记录、尤塞恩·博尔特创造的短跑记录…...
这些运动员都创造了这样或那样的记录,他们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呢?
运动装备、器材、训练方法、场地条件、营养、运动员自身的潜能和坚持到底的意志等,都是影响运动员无限接近极限的重要因素。
当拥有更好的运动装备后,对从事滑雪、撑杆跳这类运动的运动员具有极大好处,在进行比赛时能够帮助他们减少风的阻力;材质性能优良的泳衣等装备同样可以帮助游泳运动员减少水的阻力,增加比赛的优势。
当拥有更好、更科学的训练方案后,每位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训练方案,增强自己的体质、提高自己的能力,利用先进的训练技术促进全面提升。
无论是在训练、还是比赛,所有的运动员都会有很大的体力消耗,为了保证运动员身体的健康和训练的继续,需要运动员及时补充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在营养能够跟上的前提下,运动员要有足够坚定的意志,训练时不怕累,比赛时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当我们处于危机关头时,受神经系统的刺激会让身体发挥出更为惊人的力量,更有希望创造奇迹!
人类的身体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一直到现在还仍在不断地研究和开发。从人类的进化过程来看,进化是一个十分细小且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看出较为明显的区别。
比如,我们先拿现代人和古代人进行对比,再拿古代人和古代人相比,这样可以明显的看出两者之间相隔的时间越长,区别越明显,所以人类的进化并未达到极限。
法国的生物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宣称人体潜能在100多年前只发挥了75%,但是现在已经被激发到了99%。
这说明大家如果想在运动竞技方面再突破记录取得更好的成绩将异常的困难,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突破运动极限的,并且运动极限也是在不断地发展,但也并非绝对,相信会无限的逼近运动极限。
人类的身体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不同的人发展的空间也不尽相同。当大家锻炼身体时要寻找适合自己、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在自己身体的承受范围内进行运动,改善体质,开发潜能,强身健体。
若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的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都能健康运动,拥有强健体魄!
很多痛风的患者朋友有这样的经历,打篮球或长跑之后突然痛风发作,是否因为运动导致了痛风?准确地说,是剧烈运动诱发痛风了,原因和身体出汗多导致血液流量减少,尿酸排泄少因而血尿酸浓度高有关,另外剧烈运动时体内乳酸产生增多体内尿酸也排泄减少并容易沉积关节局部,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那么问题来了,尿酸高到底还能不能健身锻炼呢?
答案是可以的,理由如下:
一、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尿酸水平
首先,什么是有氧运动呢?排除法来解释,就是不要做无氧运动,而剧烈运动就属于无氧运动,比如足球、篮球、快跑、举重、腹肌运动、伏地挺身、马拉松等需要耗费大量力气、瞬发力的运动,都属于剧烈运动。
有学者研究高龄老人有氧运动与尿酸的关系,按照有氧运动频率分为高运动组(有氧运动锻炼时间大于2年,每次大于30分钟)18例和低运动组(有氧运动锻炼时间小于2年,每次小于30分钟)35例,然后检测两组尿酸水平,结果发现,高运动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低于低运动组,研究结果提示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高龄老人尿酸水平。
二、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球等
有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往往体型肥胖,不喜欢运动。通过运动改善患者的肥胖体型,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尿酸水平。肥胖者应使其体重下降至标准体重或更低,但减重不宜过速,否则易引起酮体升高,阻碍尿酸排泄。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球等,当然需要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
三、有氧运动以中等运动量为宜
另有学者对441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3个月,运动主要选择散步、慢跑、跳舞(慢节奏)、打太极、舞剑等。有氧运动以中等运动量为宜,在餐后1小时后进行,每天1小时左右,每周5次。干预后患者血尿酸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
总之,适量的有氧运动也是控制高尿酸的措施之一,不仅可以消耗掉人体多余热量,加速人体内代谢,促进尿酸排泄,可减轻关节疼痛。但需注意的是,有氧运动的强度不可过高,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宜,防止出现关节拉伤。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们知道,饮食控制是控制尿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控制计划,通过减少嘌呤摄入,可使血尿酸降低;增加碱性食物摄入,提高尿酸可溶性,可加速尿酸排泄。如果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结合医生指导药物治疗,加上靠合理运动就一定能很好控制尿酸水平,远离痛风的烦恼。
创伤后患者在康复之后会长期存在一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这种病症被称为创伤性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头痛,神经过敏,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眩晕,失眠,疲劳等。但是从检查中看不出什么异常。若此组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且未见改善,则为脑外伤后综合征。此类患者多为轻、中度闭合性颅脑外伤,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事实上,颅脑损伤后病人在康复期间,首先要做的是功能锻炼和康复。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应从急性期延续到恢复期,甚至终生,有些颅脑损伤病人在康复期仍然卧床不能下地活动,在卧床期间,许多照顾病人的家人都“不敢动”,但是,长期卧床不仅会损害病人的皮肤完整性,还可能引起关节肌肉挛缩,使病人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活动,所以,在康复期甚至卧床期间,都应该帮助病人进行系统而有效的肢体活动,为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奠定基础。
在头部受伤之后,头部出血想要被充分吸收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即使出院或症状消失了,也不能代表头部出血被完全吸收了,且出血很可能会复发。因此,建议在出院后的第1到3个月内,回医院复查恢复情况。
颅脑损伤后的恢复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我国大多数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专科医院都在承担“治疗与护理”的职能,而颅脑损伤后的恢复往往进入“康复医学”的范畴,在颅脑损伤稳定后,病人应听取医生的意见,适时出院或转院,进行系统的康复和功能锻炼。由于一些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往往会因一些赔偿和赔偿责任等问题,病人及其家属在病情已稳定后可回家休养时迟迟不愿出院,而医院内环境比较复杂,各种细菌病毒多见,尤其是年老体弱并有其它疾病的病人,一旦出现肺炎等问题,反而得不偿失。
颅脑损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表现,如语言障碍、听觉障碍、肢体活动障碍、记忆力减退、失眠、易怒等,绝大多数后遗症都不能靠“养育”来改善,康复期家属在照顾病人的同时,应视情况尽量维持病人的社会属性,让病人尽其所能,鼓励病人参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使病人在康复期能够干预创伤所致的心理障碍。
网球肘在外科临床上颇为常见,易发生在35~50岁的患者身上,男性发病多见女性,多见于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网球肘多发经常旋转前臂和伸屈肘关节的网球、羽毛球、兵乓球运动员,钳工、厨师和家庭妇女等人群。因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位导致肱骨外上髁处的伸肌总肌腱起点产生较大的张力,长期反复这种动作引发该处的慢性损伤。网球肘的大部分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可彻底治愈,一般预后良好,长期顽固反复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可行手术治疗,加上后期康复治疗,总体预后较好。
一、网球肘的日常护理
1、饮食调理
网球肘的患者无需特殊饮食调理,平时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合理搭配营养元素,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即可。但需进食少盐的食物,如果过咸会增加钙元素的流失,影响骨骼修复。同时可多进食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2、日常护理
注意避免跌倒,避免过重体力劳动,均衡饮食,戒烟戒酒、少盐少糖、合理用药,利于疾病康复。口服用药了解各类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日常锻炼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安排合适的运动方式,推荐规律的简单肌肉力量练习。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日常注意防止过重体力劳动。疼痛发作后可用冰袋冰敷,每日数次,直至疼痛缓解。抓握或扭转胳膊时,佩戴网球肘护具。复诊时做体格、X线检查,根据患者疼痛出现的频率判断疾病情况,如出现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特殊注意事项:注意避免过重劳动和频繁网球、乒乓球运动,这会使得患处长期处于受损状态,不利于疾病恢复。
二、如何预防网球肘?
网球肘的主要预防目标包括避免长期从事体力劳动,避免长期频繁打网球、乒乓球等运动,避免不正确的手部发力动作。
早期筛查:经常旋转前臂和伸屈肘关节的人群,如网球、羽毛球、兵乓球运动员,钳工、厨师和家庭妇女等应早期体格检查,检查有无患处肿大和疼痛,判断有无网球肘发生。
预防措施:减少运动,长期频繁打网球、乒乓球和高尔夫球等运动运动是导致网球肘的常见病因,为减少患处受损,应减少活动。避免外伤和过度劳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和不正确的手部发力会导致患处损伤加重,而外伤更不利于病灶康复。
伴随着东京奥运会的火热进行,很多小伙伴也都开始了锻炼计划,朋友圈里的旗帜也越来越多。开始锻炼是好事,但是请注意,一不留神会有一种伤痛马上找到你——肌肉拉伤。
如果你刚接触锻炼,一定会接受一个信息——"使劲放心练,第二天肌肉不痛没效果"。诚然,力量训练过后确实会伴有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产生。
以前的理论是运动过后乳酸堆积,但现在科学研究表明,延迟性肌肉酸痛就是因为锻炼导致肌肉的轻微损伤,属于生理变化。损伤程度较轻,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有利于肌肉的生长;若损伤程度较重,导致肌纤维断裂,则为肌肉拉伤。
有经验的锻炼者会通过疼痛的程度、疼痛的时间以及主观感受来判断。作为新手的你,若判断失误,会错过最佳的恢复时期,轻则疼痛难忍,导致局部慢性炎症;重则会让你告别你最爱的运动。
1. 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
若你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出现肌肉剧烈的疼痛,例如:你在打篮球,上篮的过程中突然小腿三头肌出现剧烈疼痛,伴有跛行。甚至有一些拉伤的瞬间还可能听到肌肉断裂时"嘭"的一声响(尤其做伸膝训练时),那就别怀疑,大概率是肌肉拉伤。
2. 疼痛的程度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疼痛程度一般在4级以内,而肌肉拉伤是5级起步甚至可以达到7级(疼痛分级标准为1-10级,4级为手掌打过一样的痛,5级为脚磕在床边的痛)。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疼痛虽然有不适感,但是不会过多影响日常生活,但是肌肉拉伤常常伴随着不能行走以及关节活动受限。
3. 肌肉的变化
延迟性肌肉酸痛不会有特别明显的肌肉变化,锻炼过后仅仅只是血管暴起的充血状态;而肌肉拉伤,肌肉皮肤表面会出现淤青、肿胀触摸会感受到条索状隆起。
4. 疼痛范围及持续时间
延迟性肌肉酸痛一般72小时后会缓解,并且是你锻炼的肌肉整块肌肉的酸痛;肌肉拉伤是肌肉的部分肌纤维断裂疼痛位置较集中,疼痛持续时间少则一周,多则数周才缓解。
通常肌肉拉伤的原因有如下三种:
1. 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是锻炼前非常重要的活动,也叫运动热身。运动前没有经过适当的热身,身体灵活性、协调能力差,容易发生肌肉拉伤。
越是专业的运动员越是重视这个环节,强如巨石强森,锻炼前要进行30分钟的热身。充分的热身可以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调节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最重要的是让骨骼肌提前充血,防止肌肉拉伤的产生。
2. 运动过量
当你的运动量超出了自体肌肉所能承受的范围,就容易导致肌肉拉伤。
运动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为一次性运动过量,也就是急性肌肉拉伤,比如常年不跑步,一次10公里或者卧推40公斤,今天冲重量加30公斤。第二为慢性肌肉拉伤,一次又一次的做同样的动作,给肌肉带来持续的压力,比如长时间驼背、或者低头办公等。
关于运动量的控制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话题,如果大家有兴趣,张医生下次有机会再给大家分享。简短一句话:循序渐进,运动量控制以第二天能够恢复为主。
3. 姿势错误
错误的运动姿势会导致肌肉发力的不均衡,破坏肌肉平衡,导致肌肉代偿。比如卧推时,没有收紧肩胛骨,会让三角肌前束那么一丢丢的小肌肉去承担几十公斤的重量,必然导致拉伤。
所以做任何锻炼时,一定要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姿势,防止肌肉拉伤。
产生了肌肉拉伤,该怎么处理?
首先,停止目前的活动,别忍痛继续锻炼或者上场比赛,你不是汤普森,继续坚持也没人给你发总冠军戒指。
其次,要遵循POLICE原则—保护、适当运动、冰敷、加压、抬高。具体做法为:产生了肌肉拉伤,立刻保护肢体,24小时内,冰敷20分钟/次,间隔30分钟,4-5次即可(若疼痛难忍有明显出血征象请即使去骨科就诊);回家后,用压力带加压拉伤肌肉并且抬高肢体;24小时后加入适量运动促进恢复(具体请康复科指导)。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肌肉拉伤应该有一定的认识了,张医生特别希望大家不要产生肌肉拉伤,所以再次总结一下预防肌肉拉伤的重点事项:
1. 充分的进行热身活动;
2. 合理的控制运动量;
3. 了解运动项目的正确姿势;
4. 锻炼前补充电解质及碳水。
小伙伴们,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锻炼,远离损伤,享受活力生活!
作者 |张蕾 海淀医院 康复科
8月12日,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ITA)官网称,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赛银牌得主之一——英国队成员乌贾,尿样A瓶兴奋剂检测呈阳性。
根据规则,他有权要求对B瓶尿样进行检测,但如果结果仍呈阳性,英国队的银牌可能被取消。
在该项目中,中国队以37秒79排名第四,追平了中国在该项目的最好成绩。
若英国选手申诉失败,意味着中国队的苏炳添、谢震业、汤星强和吴智强将获得铜牌。
很多人可能认为,兴奋剂只与运动员相关,离普通人很远。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药里,可能也含“兴奋剂”。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带你看看哪些常见药物中藏了“兴奋剂”。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 张征
在医学中,兴奋剂原指能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使人兴奋,从而提高机能状态的药物。
后在体育界泛指可作用于人体机能,有助运动员提高成绩的药物。这类药物会影响体育精神、比赛公平,所以是不允许运动员服用的。
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以尿检为主,血检为辅——
尿检的原理很简单,人体服用或注射药物后,其代谢产物在一定时间内会出现在尿液中。通过对尿液进行检测,就能知 晓运动员是否使用过兴奋剂。
但有的违禁药物难以在尿检中查出,如某些激素,而血检就可以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抽样检测时,一般采用事先无通知的方式,运动员是第一个接到通知,知道自己被选中接受样本采集的人。
在接受通知后,运动员应尽快到检查站报道。特殊情况下,可请求延迟报道,前提是在检查官/陪护员的陪护下。
随后,运动员会在同性别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去厕所提供不少于90毫升的尿液样本,然后装入两个密封器中,一般用A瓶和B瓶来称呼。
很多临床常用药,由于都能提高运动员成绩,被收录在国际禁用目录之中。
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发布的2021版《禁用清单国际标准》,兴奋剂包括了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利尿剂、刺激剂、麻醉剂等几个大类。
“禁用清单”至少每年更新一次,可根据需要随时更新。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接触比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药物:
1 利尿类的降压药
利尿剂是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衰的药物,本身不具有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但此类药物会加大尿液排出量,可以在赛前减轻体重,而一些比赛是按体重量级进行的,运动员在赛前使用利尿剂,可快速减轻体重,参加低体重量级的比赛,获得优势。
利尿剂还可以稀释尿液,如果运动员服用了违禁药物,再服用利尿剂,就可以降低尿液中的违禁药物含量,骗过尿检。
普通人在服用利尿剂后,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必要时可喝点淡盐水。
有些利尿剂,比如噻嗪类,可引起低血钾,长期应用者应定期监测血钾,并适量补钾。
2 含“麻”感冒药
伪麻黄碱可收缩血管,减轻鼻部充血、鼻塞症状,是复方感冒药中很常见的成分。
但由于它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防止被运动员滥用以提高成绩,因此被禁用。
此药服用剂量越大,中枢兴奋作用也越强,可出现心悸、出汗等症状,要遵医嘱服用。
而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最好别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以免因收缩血管、加快心率,造成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
3 合成类固醇
类固醇类兴奋剂,往往是雄激素及其衍生物:
大家使用激素类药时,应注意不可随意调整用量,停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
4 心脏病药物
比如曲美他嗪,此药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可缓解心肌缺血症状,提高心肌细胞能量储备,改善心脏功能。
2014年被列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禁用清单,属于赛内禁用药物。该药不良反应较少且轻,遵医嘱使用一般较安全。
5 糖皮质激素
值得注意的是,2021版《禁用清单国际标准》明确,自2022年1月1日起,在赛内期间,运动员将禁止使用所有注射类糖皮质激素。这类药有助提高人体中枢神经节系统的兴奋性。
药物中的“兴奋剂”主要会对运动员产生影响,我们普通人千万不能因噎废食。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它们能改善病情,且不良反应少见或较为轻微。如果服用后出现明显异常,应及时就诊。
根据统计,不少人因为心血管病而死亡,更困惑的是,为什么在明明正值壮年,也注意了身材保养,怎么还会在运动之后,突然发生心血管病猝死?维持人类的心血管功能,并非大家所想象的“多运动多健康”。不管是突然脑出血的陈升玮,还是之前综艺节目中突然发生心肌梗塞猝死的高以翔,都属于这类心脑血管病突然发作的年轻人。
有一种心血管疾病年轻化的趋势,会导致中风、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血液凝结成“血栓”,阻塞血管,形成不健康状态。尽管脑卒中好发于60-70岁人群,但50岁以下人群也占了2成。此外,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高血压,没有对其进行治疗、控制,从而导致出血性脑卒中,症状往往比较严重。因此建议每个人对于自己的血压,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把握,也许不需要每天的量,但对自己的血压高低,需要有一个小概念。
在进行这三项运动之前,我们首先评估了自己的心血管健康,有专家曾指出,0-39岁人群中,跑步、游泳和足球是猝死的最多的运动项目;60岁以上人群中,门球、高尔夫和跑步也是最危险的运动项目。总之,马拉松跑是运动中猝死最多的一项,其次是高尔夫。每个人都对马拉松赛跑比较谨慎,但对那些看起来“只走不挥”的高尔夫球,就不那么重视了。但是,近年来却有不少棒兄弟、棒队员在比赛过程中发生意外。原因在于,运动主要是在高温下,容易血液粘稠,而高温却使全身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增加,代谢超负荷,从而发生意外。
青少年运动后最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死亡!这几项运动是最危险的。
体育锻炼后预防心血管异常!根据统计,这4项指标中,运动猝死最常见于四种情况,应谨记要避免。一、无暖身立即运动;二、剧烈运动后无缓冲立即停止运动;三、不利运动环境,如高温、缺氧四、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运动。可记住“临微不乱”口诀,包括“临”时手脚软:单侧手脚无力或单侧抬不起手脚;“微”笑也困难:面部表情不对称或嘴角歪斜;说话“不”清晰:口齿不清或表达不清楚;别“乱”快送医:看到上面这些症状之一,立即记下发作时间,紧急送医,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
热烧伤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烧伤,在生活上经常可见,但是工作需求越来越大,有很多人不知道还有其他的烧伤类型,热烧伤对人们危害是很大的,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以下就是热烧伤的相关症状。
热烧伤的病理改变,取决于热源温度和受热时间。此外,烧伤的发生和发展还与病人机体条件相关。例如:某些衰弱的病人用40~50℃的热水袋时,不慎即可造成 Ⅱ度烧伤,与组织对热力的传导良不有关。又如:小儿烧伤的全身反应,常比成人受相同面积(占体表%)和浓度的烧伤后严重。
病理改变,除了高温直接造成的局部组织细胞损害,为机体的各种反应所致。烧伤后机体反应可能释出:①应激性激素,由于疼痛刺激、血容量降低等,儿茶酚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压素、醛固酮等释出增加;②炎症介质,由于伤处组织细胞受损或加以沾染细菌,缓激肽、补体碎片(C3a、C5a等)、组胺、色胺等释出;③花生四烯酸由於磷脂酶等作用,变为前列腺素(PG)、血栓质(TX)和白三烯(LT);④各种其他因子,如血小板活性因子(PAF)、白介素 (IL)、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以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引起烧伤的局部炎症和全身反应。如用糖皮质激素、消炎痛等药物,可减轻机体反应,但只可适当使用,否则反可增加并发症。
为了正确处理热烧伤,首先要判断烧伤的面积和深度,还要密切观察创面变化和全身状态,应警觉并发症的发生。
一.烧伤的面积和深度 如上所述,这两个条件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1.面积的估计 以烧伤区占体表面积%表示。研究者曾提出几种估计方法。国内现有中国新九分法和手掌法,后者用小面积烧伤。
新九分法是将人体各部分别定为右干个9%,主要适用于成人;对儿童因头部较大而下肢较少,应稍加修改。
手掌法是以伤者本人的一个手掌(指并拢)占体表面积1%估计。
2.浓度的识别 按热力损伤组织的层次,烧伤分为1°、浅Ⅱ°、深Ⅱ°和Ⅲ°。
Ⅰ°烧伤:仅伤及表皮。局部呈现红肿,故又称红斑性烧伤;有疼痛和烧灼痛,皮温稍增高。3~5日可好转痊愈,脱屑而不留瘢痕。
Ⅱ°烧伤:深达真皮,局部出现水泡,故又称水泡性烧伤。①精选Ⅱ°者仅伤及真皮浅层,一部分生发层健存。因渗出较多,水泡较饱满,破裂后创面渗液明显; 创底肿胀发红;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皮肤功能良好。②深Ⅱ°者伤及真皮深层,尚残留皮肤附件。因变南的表层组织稍厚,水泡较小或较扁薄,感觉稍迟钝,皮温也可稍低。去表皮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或可见网状栓塞血管;表面渗液少,但底部肿胀明显。若无感染等并发症,3~4周可愈,因修复过程中间有部分肉芽组织,故留有瘢痕,但基本保存了皮肤功能。
Ⅲ°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故又称焦痂性烧伤。创面无水泡,蜡白或焦黄,或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触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感觉消失;皮温低。自然愈合甚缓慢,须持焦痂脱落,肉芽组织生长而后形成瘢痕,仅边缘有上皮,不仅丧失皮肤功能,而且常造成畸形。有的创面甚至难以自愈。
Ⅰ°烧伤容易识别。浅Ⅱ°与深Ⅱ°、深Ⅱ°与Ⅲ°的烧伤有时不易在伤后即刻识别。如作用于伤处的热力不均匀,不同深度的烧伤区之间可有移行部。表皮覆盖下的创面变化,一时未能看清。创面发生感染或者并发深度休克,可增加皮肤损害深度,致使Ⅱ°烧伤后损害如同深Ⅱ°,深Ⅱ°者如同Ⅲ°
二.烧伤严重性分度 为了设计治疗方案,特别是处理成批伤员时,筹组人力、物质条件,需要区别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我国常用下列分度法:
轻度烧伤:Ⅱ°烧伤面积9%以下。
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另外,临床上还常称呼小、中和大面积烧伤,以示其损伤轻重,但区分标准尚欠明确。故病历记载仍应明确面积(%)和深度。
三.局部病变 热力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不同层次的细胞因蛋白质变性和酶失活等发生变质、坏死,而后脱落或成痂。强热力则可使皮肤、甚至其深部组织炭化。
烧伤区及其邻近组织的毛细血管,可发生充血、渗出、血栓形成等变化。渗出是血管通透性增高的结果,渗出液为血浆成分(蛋白浓度稍低),可形成表皮真皮间的水泡和其他组织的水肿。
四.全身反应 面积较小,较浅表的热烧伤,除疼痛刺激外,对全身影响不明显。面积较大、较深的热烧伤,则可引起下述的全身性变化。
1.血容量减少 伤后24~48小时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丢失到组织间(第三间隙)、水泡内或体表外(水泡破裂后),故血容量减少,严重烧伤后,除损伤处渗出处,其他部位因受体液炎症介质的作用也可有血管通透性增高,故血容量更加减少。除了渗出,烧伤区因失去皮肤功能而蒸发水分加速,加重了脱水。
机体在血容量减少时,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降低肾的泌尿以保留体液,并产生口渴感。毛细血管的渗出经高峰期后可减少至停止,组织间渗出液可逐渐吸收。然而,如果血容量减少超过机体代偿能力,则可造成休克。
2.能量不足和氮负平衡 伤后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分解代谢加速,出现氮负平衡。
3.红细胞丢失 较重的烧伤可使红细胞计数减少,其原因可能是血管内凝血、红细胞沉积、红细胞形态改变后易破坏或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故可出现红蛋白尿和贫血。
4.免疫功能降低 伤后低蛋白血症、氧自由基增多、某些因子(如PGI2、IL-6、TNF等)释出,均可使免疫力降低;加以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灭作用也削弱,所以烧伤容易并发感染。
五.全身性反应和并发症 中度以上烧伤的严重性实际包含其全身反应和并发症,并发症甚至可使轻度烧伤病人发生危险。预防或减轻并发症,则可促使烧伤病人顺利或转好治愈。为此,必须重视烧伤的全身性反应和并发症的早期表现。
低血容量的表现,主要有口渴、唇干、尿少、脉率增快、血压偏低、红细胞比积增高等。如发生休克,可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出冷汗或肢端凉湿、脉搏细弱或触不清、血压明显降低或测不到、尿量甚少或导尿始能观测尿量、中心静脉压降低等。
烧伤容易并发感染,创面上的化脓易发现。坏死组织、焦痂下的感染和全身性感染,则可能被忽视。此时病人体温明显上升、白细胞及其中性百分率明显增多;但重病人的体温反可降低、白细胞可不增多或减少。应取创面分泌物和血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还要根据烧伤严重程序,监测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例如:对肾功能改变,除了计算每小时尿量,还要化验尿常规(含比重)、测定血/尿肌酐、血/尿钠等。对肺部改变,除了呼吸系统的理学检查,需要时摄X线胸片和血气分析等检查。总之,要及时发现和诊断烧伤的各种并发症,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希望以上关于热烧伤的相关症状能帮助到大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做好对热烧伤的预防工作,避免接触易伤害皮肤的工具,如果意外真的发生了,不要忽略伤口的处理,到立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避免后果严重。
不药博士从药学角度解释封闭针及其副作用。
有时候膝盖扭伤了,或者发生了其他外伤或者痛风等内在病痛,可以使用运动员用的封闭针吗?
封闭针即封闭疗法
封闭疗法是用不同剂量不同浓度的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在局部组织内,以治疗一些疼痛的方法。当人体某部组织或器官发生炎症,损伤或疼痛时,会激起局部的神经冲动,并向人体的中枢神经传导,影响中枢神经的机能活动。为了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入通路,维护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退,损伤的修复及疼痛的缓解,可施行封闭疗法。
常用的方法有痛点封闭、腱鞘内封闭、滑囊封闭、关节腔封闭、骨膜封闭、肌筋膜封闭等。
封闭针有什么作用?
运动员打封闭针,起源于临床上的封闭疗法。通俗讲,就是暂时的抑制住疼痛。封闭疗法所用的药品通常是强的松龙和盐酸普鲁卡因,为二者的混合物。强的松龙类属于激素类药物,而普鲁卡因属于临床上常用的局麻药。激素加局麻药,共奏消炎止痛作用。
运用在运动员身上比较多,因为运动员通常在训练过程中,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筋膜损伤,肌腱撕裂等常见,出现这些问题,又迫于比赛的临近,没时间进行疗伤。所以就会采取打封闭的方式暂时的缓解疼痛,继续训练和比赛。
运动员可以用,普通病人也可以使用。临床上特别是骨科,应用较多。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严重疼痛的急性消炎止痛治疗,不适用于轻度疼痛。
两种药物的副作用:
强的松龙:长期应用会使人抗感染能力下降,诱发高血压,加重胃肠溃疡,皮肤多毛,骨质酥松,股骨头坏死等问题。所以患有高血压、胃肠溃疡、糖尿病的病人,应慎用封闭注射。
普鲁卡因:能暂时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而具有麻醉作用,小剂量对中枢神经表现为抑制状态,呈嗜睡和对痛觉迟钝。
不药博士曾经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普鲁卡因写的是运动员慎用,是否会引起尿检阳性?
其实,只要剂量在合理范围,只是抑制疼痛,是不会出现尿检阳性的。所含的强的松龙虽然属于激素类,但不会刺激神经和运动系统,使运动员超常发挥。而且在国际比赛中打封闭针是通用做法。
欢迎关注不药博士!
作者 | 王健
文章首发于 | 骨科王健医生
运动有益健康,这是大部分人都赖以信任的一个“真理”,但实际上,运动也有讲究。适当的运动,正确合理的运动,才是对人体健康真正有益的。若是一味的追求速度,追求运动量,那只会运动过量,导致人体受伤。
在生活中,有部分人在运动中就会留意到膝关节出现咔咔的响声。此时,部分人就会认为这是运动引起的,并无大碍,也有部分人认为这是“坏事”。实际上,膝关节出现咔咔的响声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不少人在跑步、下蹲、上下楼梯时,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膝关节咔咔响,在医学上的名称是弹响。膝关节的弹响有时是清脆的声音,有时候是钝钝的响声,而不同的响声,可能代表的意思或疾病都是不同的。并且,弹响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若是在正常状态下发出膝关节的响声,同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就叫做生理性弹响,不必过度担忧。但病理性弹响,就会伴随着疼痛的发生,可能是暗示人体关节内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比如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或是有游离体存在等膝关节病变。
当然,出现病理性弹响,就要好好处理,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针对膝关节弹响的治疗,第二方面是针对膝关节痛的治疗。首先,搞清楚出现弹响的原因,若是半月板损伤引起的,可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去解决。若是单纯的关节软骨退变引起的,则要通过保守治疗或关节内注射药物的方法解决。
在针对膝关节疼痛的治疗方面,也是要先找到病因,进行对症处理。因为不同的疼痛产生的原因不同,不同的原因所导致膝关节疼痛的特点也不一样,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问诊,借助一些手法检查、影像学检查来判断病因。随后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以早日根除“祸根”。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