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日,境外输入德尔塔病毒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南京、张家界、郑州等多个城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第一时间迅速发布疫情防控出行提醒:
高中风险地区人员,取消外出旅行
非必要不出省、不离市!
暂缓跨区域旅行
暂停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跨城公交、出租车、顺风车业务
暑期打算旅行、探亲、返乡的朋友,最好先缓缓!
前两天已经分析过,为什么德尔塔病毒会让我们如此警惕,主要是因为它传播能力更强、潜伏期短、传染性高、病毒载量极高、且会导致疾病的严重程度更高等,所以我们要必须要提高警戒!复习请戳:令人“闻风丧胆”的德尔塔病毒为什么这么猛?
那么面对新一波的疫情,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Dr.京又要跟你念叨一轮了,虽然方法还是那些方案,但我们一定要做到啊,千万别掉以轻心!
注意事项
① 外出时一定要全程佩戴口罩,手不要接触口罩外表面,条件允许4-6小时更换一次。如果口罩出现破损、污染、潮湿等情况需及时更换。
② 推荐走楼梯或乘坐扶梯。乘坐厢式电梯,尽量减少用手直接触碰电梯按钮,并与他人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③ 减少人群聚集,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购物选购商品时,尽量避开人多聚集的柜台或摊位,结账时,优先选择无接触付费方式。
④ 出行尽量选择自驾,并适时开窗通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减少直接用手触碰扶手等公共设施,对扶手、座椅、小桌板等身体能接触到的地方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⑤ 去餐馆吃饭,点餐时优先选择无接触电子菜单或扫码点菜,建议错峰、独自用餐。直到吃饭前一刻再摘下口罩,避免边说话边吃饭。
⑥ 避免与他人扎堆聊天,与人聊天最好保持1.5m以上距离。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① 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用肘部捂住口鼻,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捂住口鼻而造成手部沾染呼吸道分泌物。
② 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流动肥皂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水杯等。
主动健康监测
外出前若无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肉痛、腹泻等可疑症状可正常外出。若有,建议及时就医。
物理阻隔有奇效,洗手消毒事不小
洗手不能随便应付,要保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将您的双手清洗地全面、干净、彻底,且在清洗双手后,用一次性纸巾把手擦干,如果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在公共场合停留后,进入单位或回家后要立即洗手消毒,同时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公共场合戴口罩,为了安全别摘掉
随着社会正常秩序的恢复,Dr.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公共场合摘掉口罩,诚然,戴口罩会常有呼吸费力、发闷的感觉,但新一轮疫情来势汹汹,为了您和身边之人的健康,千万不要在公共场合摘掉您的口罩!
活动外出少不了?保持间距别乱跑
如果因为工作、学习导致外出活动频繁,请尽量避免人群密集的活动场所,同时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或1.5米以上的安全间距。
加强锻炼身体好,饮食均衡勿疲劳
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人少的场所进行锻炼,以增强个人的体质和免疫力,抵抗病毒的侵袭,同时在饮食中,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处理生鲜戴手套,后续处理不能少
尽量不要生食生鲜产品及其他生肉、禽、水产品,在购买和处理生鲜产品、冷冻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戴好手套和口罩,做好必要的防护,不要用手直接触碰,处理、烹饪、食用食品过程中注意食品清洁和卫生,处理完食材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对工作台和厨具进行消毒处理。
若想了解更多新冠的相关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都能做好防护,尽早接种疫苗,早日战胜德尔塔病毒!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近期,新冠疫情在全国多点散发,截至4月22日9时,全国仍有高风险地区7个,中风险地区128个。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12月23日发布关于奥密克戎的简报显示,其家庭续发率(即二代发病率)为15.8%,高于德尔塔的10.3%。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害怕传染家人怎么办?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怎么通过自我隔离和家庭消毒保护家人。
受访专家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柯会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吴安华
北京通州区消防支队消防宣传员 祁兴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李春辉
从事生鲜或冷链工作,接收国际快递,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或居住史的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时,首先要主动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
感冒——潜伏期1天
普通感冒的潜伏期大约为1天,起病不急,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为主要表现。感冒初期病毒活性和数量最多且容易打喷嚏,要注意远离老人。
流感——潜伏期2~4天
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是1~7天,大部分人在2~4天后发病。流感潜伏期及发作3~5天时感染性是最强,所以这段时间要尽可能避免与家人接触。
奥密克戎——潜伏期平均4.2天
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为3~4天,平均4.2天,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有发病症状的人,应及时进行核酸检测。
普通感冒、流感、新冠等疾病,从潜伏期开始就有传染性,症状出现早期传染性最强。
一些症状轻微的疑似患者或是有明确接触史的无症状人群,可以进行自我隔离和观察来保证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安全。
自我隔离的时候怎么做?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柯会星建议:
在自我隔离的基础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吴安华建议每天消毒以下地方。
空气消毒——勤通风
每日打开门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这是最好的办法。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注意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公用物品消毒——酒精擦拭
患者容易每天频繁碰触的,也要注意每天消毒,如电灯开关、门把手、水龙头手柄等,可用84消毒液或酒精擦拭;餐具可用洗涤剂清洗,或用高温消毒。
手和皮肤消毒——肥皂水清洗
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即可,必要时可以使用酒精、洗必泰醇溶液、碘伏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卫生间——冲厕所要盖马桶盖
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下水道和马桶有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
卫生间、马桶都要消毒,冲厕所时盖上马桶盖;对于下水道密闭性不严格的小区,如发现反渗、漏水,应当加强马桶或便器的密封性。
个人物品——分开洗涤
个人衣物、床单、毛巾等生活用品与他人分开存放、分开洗涤。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放入洗衣袋中,用清水洗涤,或用洗衣机以60~90摄氏度的水温加入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
自疫情暴发以来,酒精、84消毒液成为人们家中常备的消毒用品,但使用不当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酒精——注意防火
酒精属于易燃物,北京通州区消防支队消防宣传员祁兴龙提醒,用酒精消毒要注意防火。
不要大面积喷身体或物体表面,身体局部喷酒精后,要确保酒精挥发之前远离火源热源。
乘坐公交车、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时不要喷酒精,以免增加事故发生风险。
厨房里尤其是灶台附近,加油站附近,烤箱等大功率电器附近也不要喷酒精。
夏天汽车仪表盘被太阳暴晒后温度能够达到80℃以上,放酒精很容易爆炸燃烧。最好上车前擦拭消毒,待确认酒精挥发后,再上车。
84消毒液——避开其他清洁剂
84消毒液属于含氯消毒液,主要适用于擦洗物体表面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春辉提醒,使用84消毒液应该避免以下误区:
洗衣液里加 “84”会发生化学反应,使各自的功效减弱,还会导致氯气产生,刺激人的眼、鼻、喉等器官。
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也会生成氯气。用洁厕灵清洁后,一定要间隔半小时以上再用84消毒液。
不稀释就用影响效果。84消毒液通常要用水稀释后再使用,浓度为300~500毫克/升的84消毒水,稀释方法是找一个容量550毫升的矿泉水瓶,两瓶盖的84消毒液和3瓶清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春季疾病频发,流行病毒肆虐。冬春交替时节,新冠疫情尚未退场,多地报道甲型流感病毒、诺如病毒感染病例高发。
银发族身体机能退化,多数有基础病,面对猖獗的疾病,如何提高抗病能力?
勤洗手
即使居家也要保持勤洗手的习惯,这是减少疾病传播最好的方法之一。但洗手这件简单的小事你真的做好了吗?
洗手场景:
准备食物和进食前、照顾卧床的虚弱老人前、接触幼儿前、取快递或外卖后、外出进入公共场所后、接触宠物或处理其粪便后、处理垃圾或如厕后、打喷嚏擦鼻涕后。
● 如何洗手?
先用流水打湿双手,充分涂抹肥皂;再用力搓洗包括手背手腕、指尖、指甲缝隙等处至少20秒;最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使用干净毛巾擦干或风干。
洗手小知识
1. 冷水、温水和热水洗手后,手上残留的细菌数量并无显著差异;
2. 与普通肥皂相比,抗菌洗手液的主要杀菌成分三氯生,并不会让手上残留的细菌更少,反而可能提高细菌抗药性;
3. 洗手后未擦干的湿手更易沾染细菌,洗手后尽量让手变干燥,减少手上细菌残留;
4. 如果没有肥皂和水,含酒精60%以上的免洗洗手液是可选择的替代方法。
常通风
在阳光明媚,温度上升,外部空气质量良好的白天,建议老人们多开窗透气,加强室内外空气流动。
打开窗户通风的标准时长和频率为5~10分钟/小时,最好打开两个相互对角的窗户,更利于形成有效对流通风的空气通道。
空气倾向于从小间隙进入房间,从大间隙离开房间。因此,开窗的面积并不一定越大越好,正确的做法是给予空气流入较小的入口和较大的出口。
如果房间只有一扇窗户,可以打开房门的同时在窗口放置风扇,风扇面对打开的窗户运转,则形成新鲜空气从房门进入房间,并从窗口排出房间的流动通道。
厨房的抽风扇的作用不仅仅可以抽出厨房的空气,打开离厨房最远的窗户,可以使整个房间有效通风。
家中常备药品
居家的老年人,平时慢病所需要的药物尽量备足备齐。
● 患心血管疾病
对于身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都是常用药;血压计学会在家规律使用,高血压的老人坚持每天至少早晚两次,测量血压并记录。
● 患糖尿病
对于身患糖尿病的老人,口服的降糖药和家用的长效、短效胰岛素都需要备齐,遵医嘱并结合自身进食习惯进行服药或者注射。
血糖仪学会在家规律使用,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良,或者近期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的老人,坚持测量空腹,饭后或睡前的血糖。
糖尿病的老年人需警惕低血糖事件,常备糖果或者糖水以能够及时恢复血糖。
● 呼吸系统疾病
对于存在老慢支、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止咳化痰的药物是常备药,居家避免受凉感冒,是避免疾病发生恶化的重要环节。
家中可常备指脉氧夹以能迅速判断病情进展,家用制氧仪适合于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差的老人出院后继续在家氧疗。
保持愉悦放轻松
情绪和身体健康状态具有密切联系,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通过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影响着生理状态。
研究显示:
1. 保持心情愉悦与长寿事件的发生有关;
2. 情绪不良的老人,更倾向于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甚至痴呆;
3. 存在正面情绪的人群具有更强的免疫能力;
4. 暴躁易怒、焦虑烦躁的性格人群更容易罹患高血压、胃溃疡和一些包括湿疹、脱发等在内的皮肤病,多种肿瘤的发生被证实与早期长期不良情绪相关。
戴口罩
即使在新冠疫情缓解,发病率已经大幅下降的时候,老年人外出依旧需要保持戴口罩的习惯。佩戴口罩是预防由飞沫传播的各种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1. 需要选择合适尺码的外科口罩;
2. 对于有呼吸困难的老人不建议戴口罩;
3. 佩戴口罩前需洗手,摘除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向外部分,丢弃在有盖垃圾桶内,并及时洗手;
4. 口罩应紧贴面部,金属条沿鼻梁压紧,并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5. 及时更换口罩,不可重复使用,如使用中有破损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宜保暖
春暖乍寒时,老人外出一定要注意保暖,根据活动地点,阳光照射程度和自身活动量等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但也不必像寒冬一样穿得过多,以免出汗后受凉。
防跌倒
由于视力下降,身体活动度、敏捷度下降,老人跌倒的发生率很高。外加骨质疏松的问题,跌倒后易骨折,并进一步导致长期卧床、继发褥疮、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防止老人跌倒是保证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阴雨天光线差,地面湿滑,避免老人在阴雨天出门。
尤其春天到来,花朵盛开,有的老人为了赏花拍照留念,会前往地面凹凸不平、土壤松软的区域活动,这些都是容易发生跌倒的危险区域。
建议外出时,选择鞋底摩擦力强的鞋子,必要时由家属陪同活动。
不聚集
人多的场所往往拥挤不堪,老人行动不便,并且聚集的场所空气质量差,容易感染飞沫传播的呼吸道疾病。
因此不建议老人前往人群密集的区域活动,如:密闭的麻将馆、茶馆;高峰期搭乘公交、地铁;有特殊活动或者节日时,前往商圈步行街等。
有医有靠
对于子女来说,家有老人需要明确老人家中所处的社区医院的位置、基本职能,以及对口的大型医院及转诊机制。
社区医院对于老人的慢病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高血压疾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及阿尔兹海默症等,社区医院能够:
营养跟上
老人营养不良十分常见,这和老人消化和代谢能力变差,营养摄取不足,牙齿退化导致进食食物单一,味觉减退食欲变差等都有关系。
老人营养不良是肌少、衰弱、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并且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使老人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更易感,或者在其它疾病的病程中打击更大,痊愈缓慢。
根据营养调查发现,65岁以上老年人群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主要为钙、镁、锌、维生素E、维生素D,建议在膳食或者营养补充剂中重点补充。
保证优质蛋白摄取,高血压老人减少钠盐摄入,包括减少腌制品和复杂调味料使用;糖尿病老人严格遵循医嘱,减少碳水摄入比例。
当你在跟患感冒的朋友谈笑风生时;
当你在呼吸城市被污染的空气时;
当你将一份路边摊烧烤吃下肚子时……
对你来说仿佛无事发生,但实际上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通过这些方式进入了你的身体,气势汹汹地试图占领一席之地。
可最终是什么铲除了这些进入身体的不速之客,让它们没能如愿、悻悻败退?
我们身处的环境中、身体内部,有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危险,之所以我们能够安心生存,是因为体内常驻一支「守护大军」—— 由骨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脾脏等器官组成的免疫系统,正是因为有了这支「军队」,才有三道难以攻破的免疫防线:
第一道防线
由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组成,能够阻挡病原体入侵机体。
第二道防线
是我们的先天性免疫系统,即生来就具备的免疫系统,包括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杀菌物质,能够干掉一部分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是我们的后天性免疫系统,我们出生后通过不断接触环境中的病原体,使身体「学会」的免疫能力,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部分,能够产生抗体和免疫因子,进一步保护我们的身体。
这三道防线使我们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能够泰然自若地生活。
我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主要依靠免疫系统,一旦免疫力下降,病原体就能更轻易地攻破身体的防线,在体内「作威作福」。
免疫力下降通常与年龄增长、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以下这些令免疫力降低的习惯我们要尽量避免,同时注意及时补充营养,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冬季是疾病高发时期,身体拥有足够的抗病能力非常重要,想要提高自己的抵抗力,不妨从以上要点抓起~
流感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流感病毒可以通过进入呼吸道感染人类。任何年龄组都可能得流感,但当下儿童得流感的比例高于成人。流感的症状包括头痛、高烧、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父母尽早带孩子去看医生是有帮助的。
飞沫感染:飞沫感染是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喷出的液滴中较小的液滴核会漂浮在空气中。如果流感患者的飞沫直接落在你的眼、口、鼻,就有可能被感染。
直接接触:如果有人触摸婴儿的鼻子、嘴巴或手,流感可能会传播,然后婴儿把手放在嘴里或揉眼睛,就可能被感染。
被污染的物体表面:部分病毒可能在物体或物体表面存活两小时以上,婴儿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或表面可能被感染。
流感疫苗。
然而,许多人担心接种疫苗后,婴儿会生病甚至死亡。确实有些孩子接种疫苗后会出现轻度流感症状或发热,但不会超过两天。如果一个孩子在接种疫苗后感染了流感,通常是因为疫苗还没有产生抗生素来对抗病毒。一般来说,疫苗需要两周才能完全生效,所以父母应该在流感季节开始前两周带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2.保持干净。
饭前、零食前或玩耍前用肥皂洗手。请选择抗菌皂。父母应该看着孩子洗手,确保他们真的很干净,没有细菌的威胁。洗涤时间约为20秒。如果当下没有肥皂和水,请用乙醇或酒精浓度60%以上的洗手液消毒。
3.保持家里干净整洁。
记得给家里和所有的玩具消毒,并且要经常整理厨房、浴室、家具,以及任何会经常接触到的表面,比如桌子、椅子、键盘。别忘了冰箱把手、微波炉把手等家电用品!
4.多摄入维生素c。
父母可以考虑给孩子准备维生素C。除了健康食品,水果和果汁如韩国卷心菜、橙子、柳丁和葡萄柚也富含维生素C.
5.体温测量。
家长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体温计,经常给孩子量体温。如有发热、鼻塞、咳嗽、疲劳、畏寒、耳痛、食欲不振、喉咙痛、腺体肿大等。家长要提高警惕,迅速带孩子去看医生,这样病情才不会恶化。
提及流感,会让大家不自觉的出现恐惧感。流感是指发热(腋下体温超过38度),并伴有咳嗽或咽痛症状,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为何种疾病,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并伴有乏力、头痛等症状。专家共识提出一旦发病即要进行抗病毒感染,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
需要预防流感的人群
1、儿童作为易感人群,患病的几率在30%左右,家长必须重视。
2、60岁以上的老年人。
3、有基础疾病的人,比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肝病、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4、孕妇。
5、肥胖者。
如何预防流感?
1、大家都知道流感预防的首要措施就是要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可以显著降低患病的风险及并发症,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高危人群应每年优先接种,要于流行前2、3个月进行接种。
2、流感主要是流感患者通过咳嗽、喷嚏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将病毒传染给周围的人,所以在流感好发时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好的封闭场所。如果必须出去,一定要带口罩,避免与流感患者的接触被感染。
3、在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便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遮住口鼻;要注意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尽量用流动的水洗,时间最好30秒以上,家里要保持常通风,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4、要注意饮食平衡,不要偏食,营养要均衡,瓜果蔬菜要多吃,要按时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
5、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平时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来改善我们的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不受外来病菌的威胁。但在运动后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6、避免加班熬夜、吸烟、喝酒,睡前可以喝牛奶帮助睡眠,防止降低个人免疫功能。.
7、我们还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还要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要知道很多疾病与情绪是息息相关的。
最重要的是,当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疫情的肆虐让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地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免疫力”一词也随之重回大众的视野。
免疫力,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道防线,抵御疾病同时,还能促进自我修复;它就是身体的守护神,默默地守护我们的健康。
免疫力越强,生病的概率就越低,但它却不是一直不变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加留意,很容易就会引起免疫功能的紊乱。
一旦免疫力下降,身体就会随之亮起“红灯”,各种疾病就会趁机找上门来。
那么哪些行为习惯会损害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呢?
1 不良饮食习惯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是密切相关的,高盐、高糖会扰乱肠道菌群,从而损害免疫系统,所以要避免过咸、过甜的食物。
不按时吃饭,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觉得这很平常,但是这么做却会打乱肠道免疫系统的规律,导致免疫力的降低。
还有些小伙伴只吃蔬菜或者只吃肉、蛋,这会造成蛋白质过少或过多。蛋白质过少,抗感染能力会下降;相反蛋白质过多,产生的尿素会增加,也对身体造成损害。
2 饮水量不足
水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有毒物质的排出,增强免疫力。
3 睡眠不足
充足的睡眠能够养精蓄锐,恢复身体的机能,经常熬夜的人更容易生病。
4 缺乏锻炼
每天有氧锻炼半小时,能增加白细胞的数量,提高抵抗力。
5 吸烟、喝酒
烟酒会使体内维生素C减少,维生素C的缺乏易导致杀菌能力的下降。
6 情绪不佳
悲伤、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会使免疫细胞活性下降,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良好的情绪能够带来身体的健康,所以及时疏解情绪保持开心很重要。
知道了哪些不良习惯会影响我们的免疫力,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一定会小心“避雷”。但如果想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疫情之下的居家生活打乱了我们原本的日常节奏,饮食增多、运动减少已经是不少人的常态。这时候,我们更要坚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做到合理地安排生活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饮食上要营养均衡,适量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有了这些营养元素的免疫力才是“完全体”状态,否则就会像没有武器的士兵,面对敌人只能束手无策。
睡觉前关掉手机,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能让你维持一整天的精力充沛。
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促进身体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两种激素,让你摆脱不开心。虽然不能随意出门跑步、健身,但是如今在家里锻炼也不失为一种便捷的运动方式。
火爆全网的畊宏夫妇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狂潮,老老少少都能参与其中,其乐融融。明星教练带领你一起健身,还等什么呢?
雨过总有天晴,花开终会“疫”散,即使疫情反反复复,只要我们做好防护,就都能平安度过。
而做好个人和家庭的防护,离不开酒精、口罩、消毒剂等物品。
如今已是全民口罩的时代,它不仅减低了病毒感染的风险,同时也隔绝其他呼吸道病菌的入侵;Dr.京提醒大家,隔离病毒、细菌等要选用医用口罩,普通的口罩并不能起到隔绝病菌的作用,医用口罩是一次性用品,使用过一次要丢弃,喷洒酒精等消毒方式并不能让口罩反复使用。
由于医用口罩是一次性用品,在常态防疫的大环境下,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大量囤口罩防患于未然,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物品也成为了家庭必备。把这些疫情必需用品买齐,给自己和家人们都套上一层保护罩,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随着日历一页页往后翻篇,激动人心的时刻越来越近: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
回家本来是一件喜气洋洋的事情,但由于新冠感染的阴霾还未散去,返乡人心里还是有着小小忧虑:
春运途中人挤人,如何避免感染病毒?
附近有人在咳嗽怎么办?
行李箱里要预备哪些东西?
守护健康,远离感染。我们准备了这份《春运健康指南》,文末也会有总结清单,大家可以保存下来打印备用~
说到坐车/飞机回家,大家首先想到带上身份证、手机之类的必需品,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帮助大家呵护自己的健康。
旅途疲劳,难免会有一些「小毛病」趁虚而入,别忘了随身携带常用药,以防万一。
以下是《行李箱里要带什么》的总结清单,大家可以保存图片、打印备用。
祝愿大家平平安安回家乡,健健康康过大年!
一、艾滋病如何诊断呢?
HIV感染的诊断:
①流行病学史: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 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
②临床表现:各期表现不同,见下述。
③实验室检查:诊断HIV感染必须是经确认试验证实的HIV抗体阳性,而HIV-RNA和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诊断,尤其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一)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二) 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三)艾滋病期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肺孢子虫肺炎(PCP);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深部真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中青年人出现痴呆;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脑病;青霉菌感染;反复发生的败血症;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二、关于艾滋病如何传播
1.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2、HIV的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
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
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
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4、HIV的传播途径条件
⑴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⑵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⑶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5、HIV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
⑴同室工作、学习、生活
⑵共同进餐
⑶日常生活接触(浅吻、拥抱、握手、游泳、共用马桶/浴盆/电话机,接触病人的衣/被/钱等一般生活用品)
⑷汗液、泪液、唾液、尿液
⑸蚊子叮咬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近日,社交媒体上不断有朋友提问「如何不把病毒带回家」,这也是我们共同关心的的问题。守护好自己的健康、关心家人的健康,请存好这份健康攻略。
疫情蔓延,很多人都担心居住环境和物资消杀不彻底,市面上那么多消毒用品怎么使用才是安全正确呢?
不管疫情防控的路怎么走,我们日常都应该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怎么做一起来看看吧!
一人感染,全家人心惶惶,如果家人/室友患病,该如何有效防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