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痛风急性发作怎么办

痛风急性发作怎么办
发表人:主治医师张娜
      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及早(一般应在24 h内)进行抗炎止痛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及早(24h以内)有针对性地使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抗炎镇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现在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逐渐浮现在人们的眼前,其中,痛风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也是最让人苦恼的疾病。众所周知,痛风往往是由于体内的尿酸值偏高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疾病。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对于痛风最为印象深刻的便是痛风引发的各种疼痛,这种疼痛一般以灼烧痛为主,往往还会伴随着关节肿胀的症状,不仅如此,痛风在急性发作的时候,还会给患者的关节带来巨大的损伤,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关节变形。医生提醒: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若是痛风控制不好,不仅会引发关节肿胀疼痛等病症,而且还极易诱发这3大并发症,危害人体的健康,要提高警惕。

     

     

    其实肾衰竭往往也是由于体内尿酸过高所引发的一种病症,同时肾衰竭也是比较常见的痛风并发症之一。

     

    痛风之所以会引发肾衰竭,主要是因为痛风会致使我们体内尿酸的浓度不断升高,而大量的尿酸都需要通过肾脏来进行代谢,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不仅会给肾脏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还会导致部分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给我们的肾脏组织造成直接的损伤,长此以往下去,不仅容易引发慢性肾炎,而且还会增加患者患上肾脏类疾病的风险,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高尿酸血症既是诱发痛风的病症之一,同时也是痛风患者早期会存在的一个并发症。我们都知道,痛风往往是由于人体内尿酸值偏高所引发的症状。

     

    尿酸值过高,往往会影响体内尿酸代谢异常,使尿酸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下,在这种情况下,身体除了会容易引发痛风症状,而且还容易诱发高尿酸血症,从而对身体的各个脏器和组织造成危害,严重威胁身体的健康。

     


    一般来说,心血管疾病往往与我们的血管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大部分痛风的患者来说,若是不对痛风加以控制,还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这主要是因为痛风属于代谢类疾病,若是不加以控制或者控制不好,体内的尿酸浓度在血液中就会不断地升高,这就会直接导致血管受损。

     

    若是血管长期受到尿酸的损伤和刺激,不仅会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流速度减缓,影响血液的循环。而且若是因此引发血管堵塞,就极易导致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于患有高尿酸或是痛风的患者来说,平日里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尿酸值,若是对痛风控制不好或是不加以控制,就极易引发以上三大病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 尿酸值超过正常值无论多少都不一定意味着就是痛风。尿酸水平上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但痛风的确诊需要进一步考虑病史、症状、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因素。常见的诊断指标包括尿酸水平、关节炎症状(如急性关节疼痛、红肿和局部温度升高)以及尿酸结晶在关节液或软组织中的证据。因此可能部分患者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但并无痛风发作;但痛风发作的患者通常尿酸水平均超过正常范围。

    如果尿酸超过正常范围,建议咨询医生进一步评估,以明确是否存在痛风或其他潜在的相关问题。

  •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当疼痛发作时,患者会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类似于大脚趾被火烧一样。最常发病的关节是大脚趾(医学术语:第一跖骨),但发病的关节不限于此,还常见于手部的关节、膝盖、肘部等(见图集)。发病的关节最终会红肿、发炎,水肿后组织变软,活动受限,最后影响日常生活。

     

    快过年了,免不了聚餐吃饭等,一些能够明显影响尿酸的食物,比如海鲜、啤酒、动物内脏等是大家都都知道的,这里给大家讲讲几种生活中非常容易忽略的含嘌呤很高的饮食,痛风朋友们注意避免。

     

     

    嘌呤到尿酸的转化

     

    嘌呤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核苷,进而分解成碱基与核糖,最终分解成尿酸,随尿排出体外。哺乳动物体内的嘌呤化合物几乎会全部代谢氧化成尿酸。嘌呤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嘌呤80%来自核酸的氧化分解,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食物摄取,占总嘌呤的20%,所以食材中含有遗传物质越多,嘌呤的含量就相对越高。

     

    容易忽略的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痛风病人都清楚,饮食要尽量少吃海鲜、鱼类、动物内脏等,以免加重痛风的症状。但是下列这些食物,也是嘌呤含量很高的,经常被忽略。调查发现,痛风患者对痛风饮食知识的知晓率仅为22%。

     

    1、鸡精(50.0),芦笋(50.0),紫菜(27.4),香菇(21.4)。2、发芽的豆类,比如黄豆芽(50.0)。3、大多数种子类的食材,比如黑豆(13.7),花生(9.5),绿豆(7.5)等。4、其他:银耳(9.9),海带(9.7)。注:上述括号里的是所含嘌呤的平均含量(毫克/1百克食物)。

     

     

    痛风患者强调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吃或少吃包装食品如糕点、甜点、冷饮等,在烹饪时应注意尽量少加糖,减少富含果糖的水果的摄入。

     

    【不药博士】简介: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3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 痛风,就像一位来去如风的隐形杀手,最擅长的作案手段就是顷刻间触发疼痛,当人放松警惕时,它已经酝酿着下一次作案。

     

    熊小知今天就告诉你,如何判断痛风的作案时机,避免它对你下手。

     

    痛风“作案”有这些特征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在整个嘌呤代谢的过程中,代谢到尿酸时就不能往下代谢了,尿酸盐结晶就会沉积在软组织中,导致痛风发作。

     

    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继发性痛风由其他疾病所致。

     

     

    痛风常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常在深夜出现,首次发作以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与脚掌连接的关节)最常见,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等也会受累,呈撕裂样、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在几天到两周。

     

    痛风还可导致:

     

    • 关节骨质破坏,造成手、足畸形,导致活动困难。
    • 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出现肾脏损害。
    • 痛风患者长期的血液高尿酸状态会刺激血管壁,促进斑块形成,也是心梗、脑卒中(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

     

     

    痛风的“作案过程”一般分4个阶段: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关节炎期、间歇期和慢性关节炎期。

     

    在临床上,一般只在发生关节炎时才称为痛风。

     

     

    两大因素招来痛风

     

    在正常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大于420微摩尔/升,绝经前女性血尿酸大于360微摩尔/升,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就像一对协同作案的亲密战友,当尿酸值攀升到一定高度,痛风马上就会出山作案。

     

     

    有人认为,痛风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其实并非如此。

     

    人体的尿酸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内源性,主要由体内物质代谢而来,占体内尿酸总量的80%;二是外源性,从富含核苷酸的食物中分解而来,占体内尿酸总量的20%。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产生和清除呈动态平衡,使血清尿酸水平维持正常范围。任何原因导致尿酸生成増多或排泄减少,或两种机制同时存在,就会造成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就会引发痛风。

     

    1.尿酸生成增多

     

    嘌呤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缺陷,导致嘌呤利用障碍和(或)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增强,从而造成尿酸生成增加。

     

    高嘌呤饮食也可以导致尿酸升高,如大量食用海鲜等。

     

    2.尿酸排泄减少

     

    长时间服用利尿药等,可造成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酸中毒:乳酸或酮酸浓度增高时导致尿酸的排泄减少,易引起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以及慢性肾脏病患者,也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

     

     

    防治痛风,从控制尿酸入手

     

    痛风首次发作之后,一半以上的人在一年内复发,只有7%的人长期观察而无复发。也有些人,虽然尿酸高,但从未发生过痛风症状。

     


    因此,不管是否发生过痛风,一旦发现尿酸增高,就应及早预防和控制,以防耽误病情。

     

    食物篇

     

    1.首选低嘌呤

     

    注:高嘌呤食物,高尿酸和痛风的人应该完全避免;中嘌呤食物,应该严格限量,在急性发作期不能食用;低嘌呤食物,可以放心食用。

     

    建议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选用低嘌呤食物,缓解期可适当选用中等嘌呤食物,但每日肉类摄入量不宜超120克,尤其不要集中一餐吃。

     

    2.低糖低盐饮食

     

    痛风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建议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约1啤酒瓶盖),每天精制糖摄入在25克以内。

     

    果蔬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利于尿酸的溶解和排泄,建议每天至少吃500克蔬菜,水果吃200~350克。

     

     

    3.充足饮水

     

    充足饮水可以增加尿酸排出,建议高尿酸血症患者每天至少饮水2000毫升,随时随地小口喝,特别是运动期、睡前、晨起、洗澡后更要喝。

     

    4.不饮酒

     

    酒精会促进嘌呤分解为尿酸,抑制尿酸排泄,因此痛风患者尽量不要饮酒,尤其是急性发作期、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禁酒。

     

    药物篇

     

    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两类,一类能抑制尿酸生成,代表药物为别嘌醇;一类能促进尿酸排泄,代表药物为苯溴马龙。

     

    降尿酸药物不能在痛风急性期使用,因为尿酸骤降反而会加重病情。当病情进入间歇期,病人通常需要选择其中一种药物,且需坚持长期服用。

     

    用药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 别嘌醇:出皮疹要赶紧就医。别嘌醇价格低廉,但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剥脱性皮炎。

     

    • 苯溴马龙:注意碱化尿液,应多饮水。苯溴马龙是强力促尿酸排泄药。但使用苯溴马龙后,尿酸会进入尿道,易加重痛风性肾病和尿酸盐肾结石。

     

    需要注意的是,痛风者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利尿药等。

     

    一些痛风病人合并冠心病、高血压,需服用利尿药。但不建议高尿酸患者服用含利尿剂的抗高血压药物。

     

    保暖篇

     

    寒冷是痛风的诱因之一,痛风病人应注意保暖。加热会增加尿酸溶解度,相反,冷却会使尿酸析出,形成结晶,引起疼痛。

     

    白天不疼痛,就是因为手脚温暖,到夜里,手脚凉下来,或者睡觉时脚伸出被子外,尿酸溶解度就会改变,引起剧烈疼痛。

     

     

    运动篇

     

    痛风病人应多进行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有氧运动,但不宜剧烈。

     

    高尿酸患者常合并其他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肌缺血、血压升高,带来健康风险。

     

    因部分痛风病人的骨骼被尿酸严重腐蚀,运动反倒可能造成应力性骨折,应当量力而行。

     

    此外,每年定期体检,保持正常的体重和充足的睡眠对防治痛风也十分重要。

     

    不少人体检发现血尿酸略高,但无痛风发作,也就没当回事。临床发现,36%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者在B超下可见关节内痛风石形成,因此建议尿酸超标者咨询医生,必要时定期复查或遵医嘱治疗。

     

    最后,熊小知想提醒你,如今人们吃得越来越好,痛风已不再是富人和老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该重视。最好从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控制尿酸水平,躲开痛风对身体的威胁。▲

     

    本期编辑:张宇  美术设计:龙雅晴

  • 审核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张宝玉

    在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全国各地景区迎来了客流高潮,处处车流如织、人气爆棚。无数网友返乡祭祖之余,或去洛阳踏青赏牡丹,或去泉州簪花游,或去打卡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享受撸串啤酒小龙虾……然而,高尿酸的朋友节假日外出旅游、打卡各地网红小吃时,总是担心痛风急性发作,游兴难尽。外出旅游如何预防痛风发作?盛夏畅享“热辣滚烫”有哪些注意事项?今天这篇文章就帮你解除痛风发作的后顾之忧。

    准备好了吗?吃喝要痛快,不要痛风

    很多认为痛风发作是没有控制好饮食,管不住嘴引起的,这句话不全对。

    大家常说的痛风发作,一般是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淀于关节腔内而引起的炎性反应,表现为关节红肿、皮温升高、明显触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1]。痛风发作起病急骤,来去如风,大多数痛风者上床睡觉时还好好的,后半夜气温和体温低时,突发痛风关节剧烈疼痛难忍而疼醒。

    高嘌呤饮食和饮酒是痛风发作的常见诱发因素之一。夏天高温天热,许多年轻人晚上喝啤酒冷饮,大快朵颐麻辣海鲜和烤串,睡觉时再吹着整夜的空调。嘴巴一时爽,但身体却遭殃,摄入那么的高嘌呤食物和大量饮酒让尿酸急速攀升,晚上又吹空调导致关节着凉、尿酸结晶沉淀,多管齐下,痛风怎么能不发作呢?

    不过,高尿酸血症才是痛风的根本原因[1],血尿酸越高,越容易形成结晶,也越容易发生痛风,此外,导致血尿酸突然剧烈波动的因素,都会诱发痛风。高嘌呤饮食、饮酒、着凉受寒、剧烈运动、劳累、情绪变化、感染及服用某些药物等均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1],饮食不节只是其中的一个导火线。

    想要吃喝痛快不要痛风,我们要明白真正的“吃好”不是暴饮暴食,而是科学合理的饮食,讲究的是健康的平衡膳食。那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朋友该怎么吃健康吃喝呢?《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推荐了4个食养原则[2],我们帮你总结了下:

    一、吃的总原则:

    挑着吃,样要多,控制总热量和嘌呤摄入量。

    推荐常做的事:

    (1) 每天保证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的摄入,食物品种每天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

    (2) 每天多食新鲜蔬菜,推荐每天摄入至少500g,深色蔬菜应当占一半以上;

    (3)坚持低嘌呤膳食,严格控制膳食中嘌呤含量,鸡蛋蛋白、牛奶等嘌呤含量较低,可安心食用。

    推荐少做或不做的事:

    (1)少吃冰激凌、生冷海鲜等生冷食品;

    (2)动物内脏(肝、肾、心等)、腊腌熏制的肉类、带壳的海鲜(贝类、虾蟹等)、肉汤等不宜食用。

    二、喝的总原则

    多喝水,喝够奶,少喝酒和含糖饮料。

    推荐常做的事:

    (1) 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饮水,每天建议2000~3000毫升。优先选用白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

    (2) 每天摄入300毫升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

    推荐少做或不做的事:

    (1)不饮酒或限制饮酒;

    (2)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

    (3)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冷饮,常见的肥宅快乐水、奶茶冷饮、果汁,咱能远离就远离吧~

    减少痛风复发,尿酸持续达标是关键

    预防痛风发作最有效的措施是通过饮食控制以及持续的尿酸药物治疗,实现血尿酸水平持续达标,这才是预防痛风发作的根本。

    血尿酸持续达标的直接好处是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尿酸盐结晶、延缓关节和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间接好处是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症状,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及高血糖等。

    尿酸持续达标有“达标”和“持续”两层含义,“达标”也就是达到血尿酸标准值,一般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长期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合并痛风发作次数≥2次/年、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痛风患者,应进一步控制在300μmol/L以下[1]。由于痛风尚无法根治,大部分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程需数年、数十年,乃至需要终身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

    那么怎么实现尿酸持续达标呢?降尿酸药主要有两大类:抑制尿酸合成的、促进尿酸排泄的。抑制尿酸合成类药物主要有别嘌呤醇、非布司他。肾功能正常的朋友,选用别嘌呤醇时,最好要做HLA-B*5801基因检测,阳性者禁用。如果不适合用别嘌呤醇,或者使用别嘌呤醇无法达到血清尿酸目标值者,更换为非布司他或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等),或者联合使用。非布司他比别嘌呤醇降尿酸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以安全使用[1]。控制尿酸后可逐步减少服用量,维持20mg的最低有效剂量,预防痛风效果更好。

    目前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使用较多,主要还是因为在痛风患者中,尿酸排泄增多型患者占90%以上,而且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的能力要强于其他降尿酸药物,所以在使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无法达标时,或者有摄入火锅、烧烤、海鲜、啤酒等高嘌呤食物时,就需要考虑使用苯溴马隆加速尿酸排泄,同时多喝水多排尿,预防痛风发作。

    总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朋友,要想全心享受盛夏旅游的美食文化,我们要把功夫下在平时,遵医嘱规范服用降尿酸药物,预防痛风复发,避免血尿酸波动,平稳控制血尿酸水平达标。在五一等假期外出旅游时,也要多饮水,少食高嘌呤食物,尽量不饮酒,避免剧烈运动、着凉受寒,千万不要因为抵不住各种诱惑,导致尿酸值狂飙,让身体在痛风边缘疯狂试探。

     
    参考文献
    1.冯文文,崔岱,杨涛.《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要点解读.临床内科杂志.[DOI]10.3969/j.issn.1001-9057.2020.07.022
    2.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