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桂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它究竟有哪些养生妙用

桂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它究竟有哪些养生妙用
发表人:金兰中医

中秋节源自上古秋夕祭月,随着后来的演变,这个节日更多的是寄托思乡之情、家人团聚以及期盼丰收,在这一天最经典的传统活动,就是吃月饼、赏明月,还有一些地方会饮桂花酒。

 

说到桂花酒,就不得不提到桂花,在秋高气爽的时节,若是所在的城市桂花开了,微风吹过,十里飘香。就连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都感叹,“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淡黄的桂花时常处于幽静的地方,但却将香气留给世人。有道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因此桂花与牡丹、梅花、荷花等并称中国十大名花。

 

 

中秋时节,还真是金桂飘香的时候,桂花的气味不仅香甜,而且还是一味养生良药。桂花的枝叶、果实、根皮、花露都可以入药,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那么,作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的桂花,究竟有着怎样的养生妙用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桂花又被称作“木犀花”、“九里香”,中医认为,桂花味辛性温,归入体内的肺、脾、肾经。有着温肺化饮、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痰饮咳嗽、脘腹冷痛、闭经痛经、牙痛口臭等病症的缓解。

 

 

早先,人们对桂花的治病作用认识并不是很充足,仅仅只是将桂花作为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调养品在使用,就比如在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时期,桂花还更多的是作为香料,或者是用于沏茶、酿酒、制成润肤等生活用品,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记载“惟花可收茗,浸酒、盐渍,及作香抹、发泽之类耳”。在李时珍之后,桂花的诸多功能才被逐渐地认识和重视,并在民间广泛的应用。

 

桂花作为中药使用首载于《本草纲目拾遗》,这本古代中医药学著作,是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撰而成,距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一百多年,这本医书主要是以拾《本草纲目》之遗为目的,该医书中所记载的药材,大多是《本草纲目》中未收录的,包括了不少的民间药材,同时也对《本草纲目》中记载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对后世中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桂花性质温补,虽然它作为中药使用的时间不长,但是依旧在临床诊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常被医家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和缓解,关于桂花在临床上的作用,主要有这三点。

 

 

桂花具有一股独特的香气,中医学认为芳香行气,可以窜走体内的气机运行,桂花的清香能够有效地缓解情绪的抑制,舒缓情志,因此桂花也就有着提神醒脑的作用,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头晕脑胀、精神不佳的状况,可以来一杯香气扑鼻的桂花茶,既能够提神醒脑,又能够祛散疲劳。

 

通过现代人们的发现,桂花中含有一些独特的成分,可以有效地稀释痰液,促进体内痰液的排出,将桂花直接熬水服用,对风寒犯肺,或者是外寒内饮引发的咳嗽、咳痰,有着比较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因为桂花性温,归肺经,有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作用,因此一些医家也会选用桂花来辅助治疗。

 

桂花的药性偏温,温能散寒,特别是阳虚体寒的患者,平时冲泡桂花茶,可以起到温补阳气的效果,有助于补充体内的阳气,缓解体寒的症状,驱散内在的寒邪。

 

桂花对人体的调养和疾病的缓解有着诸多的好处,但是桂花的功效虽好,但桂花的服用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不恰当的使用,可能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首先要控制用量,再好的东西过量服用,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过量的使用桂花,可能会导致头晕、呕吐的症状,而且桂花属于温性的食材,如果过量服用,很容易导致上火症状的出现,同时也会对肠胃造成一定的负担。

 

从树上直接摘下来的桂花还是不要直接食用,新鲜的桂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加工处理,才能减少其中的涩味,还有就是体热的人要少吃,因为桂花辛温,会加重体内的热气,对体热的患者来说,是不利于健康的。

 

总的来说,桂花是一种具有养生效果、且食药两用的良品,对病症有着很好的缓解效果,不过在平时食用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以免不当使用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百合既是花卉,也是一种中药,其味甘,性微寒。入肺、心经经,可做药食两用。


    在居家生活中,可以将百合作为菜肴,肉质细腻,香糯爽口,微带苦味,可增强食欲,帮助消化。百合属于中药中滋阴润肺的药。其亦可与其他的中药材配伍,有其独特的作用。

     


    百合有什么营养价值呢?


    从功效方面来说,主要功效包括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养胃阴,清胃热。


    有养阴清肺,润肺止咳的作用,中医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等症状;


    有清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失眠症患者;


    有养阴生津的作用,可用于阴虚之症;


    养胃阴,清胃热,可用于胃阴虚有热之胃脘疼痛。


    从营养成分方面来说,百合含糖量较高,含有一定的蛋白质,以及亮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等1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是很高的。


    中医经常会用百合与其他中药配伍,或者搭配其他食材作为食疗方,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与款冬花合用,如百花膏,治燥热,咳嗽,痰中带血——《济生方》百花膏


    常和生地、川贝等同用,如百合固金汤,治肺虚久咳,咳血或用于肺阴虚的患者——《慎斋遗书》百合固金汤


    常配知母、生地,如百合地黄汤,用于热病余热未清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金匮要略》


    白花百合,或煮或蒸,治肺痈——《经验广集》百合煎


    百合作为药用的时候,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下使用百合,一定要注意剂量、服药时间以及搭配的其他中药草特性。


    服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对剂量进行调整,百合也可以作为保健食品来食用,还是相对安全的,比如将百合与莲子、绿豆一起熬粥,可预防支气管炎等;山药百合粥,可健脾益气,润肺止咳;百合和与西芹一起炒食,可以润肠通便。煮百合雪梨冰糖水,可以起到止咳的作用。

     


    哪些人不适合吃百合?


    虽然百合作为中药跟食材相对来说都是安全的,不存在配伍禁忌,但因为百合性偏凉,所以一些人群也要谨慎食用:


    百合性寒,虚寒出血体质、风寒咳嗽以及脾虚便溏、腹部胀满的人群不适合吃百合。


    百合属湿凉的食物,类风湿患者以及湿热体质的人群不适合吃百合。


    对百合过敏的人群不适合吃百合。


    孕妇也应该慎用百合,以防损伤脾胃。


    此外,百合也不能多吃,会损伤肺肾,所以百合虽好,也建议朋友们要适量食用,鲜百合一天大概吃50-60g都是可以的。百合入煎剂,10-15g都是可以的,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去用药。


    小结:百合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多年草本植物,有滋阴润燥、安心养神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们不妨将百合作为食材,煮汤、煮粥或炒着吃,但百合性寒,所以也不能多吃,最好适量食用。

  • 有很多种茶,效果有保健和美容等等,中国人喜欢喝茶,因为不同的茶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就像今天推出的决明子枸杞菊花一样,那么大家一定对这个比较的好奇的,决明子枸杞菊花茶功效是什么,我们来讲解一下吧。

    一、降火

    枸杞菊花决明子都是属于中药的一种,对人类是特别有利的,菊花和枸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经常喝枸杞在白酒里面,经常会放入这个,特别是在夏秋的时候,夏季和秋季都是比较容易上火的季节,在这种季节里面我们就必须得降火。但医师建议不要长期喝,只要达到自己的调理目的就可以停止饮用了。

    二、清热解毒

    枸杞决明子菊花茶有清肝泻火、养阴明目、降压降脂等功效,已经普遍用于肝火阳亢型脑卒中后遗症调理和保健。但由于枸杞,菊花和决明子都是中药材,所谓药,都会有一定副作用的,也就是长期使用会对身体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作用

    1.枸杞配菊花已经用在治疗肝肾虚证,视力模糊的中成药处方里面了,同时这两者合用还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决明子也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比如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明目,老年人阴虚血少症等。

    2.枸杞决明子菊花茶具有降低血脂、滋补肾脏、清肝泻火,养阴明目的作用。

    3.决明子有轻泻作用,对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进行干扰。所以是减肥治疗中最常用的中药。还能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症。3.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菊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衰老等作用。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决明子枸杞菊花茶功效的,对身体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但不能长期服用,因此请详细阅读说明书或询问相关医生,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合理饮用的。

  •   藏红花又名西红花,也被称之为外番红花。原产于希腊、波斯等国家,之后通过西藏进入到国内,现在上海等地均有栽培。由于藏红花产量较小,因此价格较为昂贵。藏红花的真正价值所在,是源于其优秀的治疗功效。中医学认为,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除此之外,平时坚持长期将西红花泡水喝,能够起到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的效果,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

    藏红花五大功效令人瞠目结舌

      小小的花丝真有如此的神奇功效?下面就来为你揭秘,藏红花令人瞠目结舌的五大功效。

      美容 养颜——纯天然的美颜佳品

      美容养颜可谓是每位女性关注的重点,通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藏红花可以起到很好的养血活血效果。若坚持服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改善精神状态,还可以缓解皮肤生斑等肌肤问题,使女性身体各方面调整至最佳,以达到美容养颜的目的。

       月经不调 ——调血理血的保健神器

      除美容之外,月经不调的问题也是女性所关注的重点,很多女性受到月经不调的困扰,使得工作或学习都不能正常进行。藏红花具有的凉血、养血、全面理血功效,可以通过饮用藏红花茶来逐步调理,改善月经不调等症状。但是建议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不要服用。

      预防栓塞——阻挡疾病的健康使者

      中老年人也可适量饮用一些藏红花,可以起到预防心肌梗塞或脑血栓的作用。除此之外,经常饮用藏红花水还可以有效地防治肿瘤。当然,效果也与药材好坏及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上药药材的神象牌藏红花为例,其有效含量成分远高于进口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也严格管控,它的种植基地——崇明基地,则是首批通过国家认证的GAP标准化种植基地,从根本上保证了藏红花的品质及疗效。由此不难看出,药材生产的道地标准,才是产品功效制胜的法宝。

      保护心脏——减缓氧化的重要作用

      保护心脏可谓是藏红花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可以调节细胞中的氧化代谢功能,在缺氧的状态下,或者剧烈运动后,藏红花可提高氧化代谢能力,由此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像运动员就比较适合每日饮用,由于每日大强度的训练,很容易导致心肌细胞出现损伤,而藏红花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免疫功能——抗菌消炎的整体调节

      经常饮用藏红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抗菌消炎的效果,当有效物质进入身体之后,对于人体的整体调节自然有十分良好的效果。中医学认为,其可令人体内的阴阳调节至一个平衡状态,若阴阳平衡自然可增强免疫力。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凡事都有两面性。服用藏红花也不可过度、过量,若过量服用很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精神亢奋、作息时间紊乱、经期紊乱等症状,切不要因小失大。希望在守护健康的路上,藏红花能助你一臂之力。

      

  •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性甘、辛、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等功能。临床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等。

     

    葛根不仅药用价值高,作为国家卫健委所公布的“药食两用”的中药在保健方面也是用途广泛,葛根粉为葛根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钙、铁、锌及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还富含淀粉、膳食纤维、矿物质及多种氨基酸,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护胃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粉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1. 改善心脑血管循环、降压、降血脂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葛根素可以降低血浆内皮素和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从而起到降低血脂、胆固醇、血黏度并抗血栓形成,有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软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

     

    2.降血糖

     

    葛根在古代医学中常配伍天花粉、麦冬等来治疗消渴病,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糖尿病,能起到很好的生津止渴同时又降低血糖的作用。

     

    3.抗氧化、提高免疫力

     

    葛根中富含的葛根异黄酮被誉为植物雌激素,对补充人体内激素不足和调节内分泌有非常好的作用,并且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记忆力,还具有抗癌和抗氧化的作用

     

     

    那么如何服用才能有更好的疗效呢?

     

    第一步:取2~3勺葛根粉倒入碗中

     

    第二步:倒入少量纯净水或凉白开水搅拌至葛根粉变成牛奶状(注意冷水不用放很多,能够打湿粉就行),搅拌均匀且碗内没有干粉

     

    第三步:用刚烧开的水一边冲一边搅拌,搅拌到葛根粉变透明糊状(注意一定是刚烧开的热水),水不用加太多,快速搅拌之后不要太稠或者太稀即可

     

    第四步:喜欢吃原味或者高血糖的人可以直接服用,不忌糖的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上白糖、蜂蜜或者酸奶,口感也很不错。

     

    以下3种人群不适宜服用葛根粉:

     

    1.脾胃虚寒者

     

    因葛根粉本是凉性的,如果本身脾胃不好以及湿气重的人吃了后,会加剧体内寒气的聚集,从而导致身体更加不适,因此不宜服用

     

    2. 低血压

     

    因葛根中含有的葛根素能够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因此本身有低血压的患者不宜服用

     

    3.低血糖

     

    因葛根粉含有的葛根素同时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人是一味不错的保健食品,但对于低血糖的人来讲则可能加重低血糖,因此不宜服用。

     

    另外,服用葛根粉期间忌食刺激性及油腻的食物,如酒、碳酸饮料、浓茶、咖啡、辣椒、油炸食品等。

  •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芪就被医生们广泛运用于临床,且屡建奇功,被誉为“补药之长”。其实黄芪不仅仅是补药,还是治病的良药。总体来讲,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等症。

     

    有很多疾病,都可以用黄芪泡水喝来解决。黄芪味甘微温,味道并不难喝,所以有不少人在一些膳食中加一些黄芪,也有一些人在饮品中加入一些黄芪,以此来养生防病。那么,这黄芪究竟有些什么作用?能治些什么病呢?不妨一起来看看。

     

     

    黄芪具有益卫固表的作用,能够止汗。在鼎鼎有名的玉屏风散中,其中就用到了黄芪。一般对于出汗又分为自汗(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现)和盗汗(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一般来说,自汗属于阳虚,可用黄芪、白术、防风泡水喝,也可加入浮小麦、麻黄根等药;盗汗属于阴虚,可用黄芪、生地、麦冬等滋阴药泡水喝。


    对于肾炎水肿来说,如果症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的,有古方防己黄芪汤为代表。也就是说,由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可用黄芪、防已、茯苓、白术等合用。如果由于脾肾两虚所致的水肿,可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药同用。


    对于黄芪来说,补气的作用是很强的,比如补中益气汤中就有黄芪。一般对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脏器下垂,也可以用到黄芪。如果偏补气健脾,可用黄芪与党参、白术等药同用;如果偏益气升阳而举陷,可用黄芪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如果是肺气虚证,症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壅于肺而无力咯出,可用黄芪与紫菀、款冬等药,温肺定喘,健肺益气。


    对于痈疽这种疾病,不仅人体体表会有,人体内部脏器也会有。一般来说,凡是疮疡溃破,久不收口,用黄芪有生肌收口的作用,可与金银花、皂角刺、紫花地丁等药同用。如果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用黄芪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若痈疽久不穿头,可用黄芪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等药。

     

    如果是脏腑痈疽,如肺痈,据《圣惠方》记载,可用黄芪研为细末,煎水服用。

     

    如果是肠风泻血,可用黄芪、黄连二药,各等分,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饮下。

     

    如果是尿血沙淋,痛不可忍,可用黄芪适量,研为细末,取大萝卜一个,切一指厚大,四五片,用蜂蜜60克将萝卜和黄芪淹制片刻,再行炙干,以不焦为度,以盐汤送下。

     

    在《圣济总录》中记载,吐血不止,可用用黄芪7.5克,紫背浮萍1.5克,研为细末,每次服用3克,用姜蜜水送下。


    酒疸多因酒食不节,以致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郁生热,湿热交蒸而成,如果症见心下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黑黄斑,可用黄芪100克,木兰50克,研为细末,用黄酒服下,每次3-5克,每日三次。

     

    还有一种叫做阴汗(指外生殖器及其周围局部多汗潮湿的表现)的疾病,也大多是由素体虚弱,肾阳不足,阴寒偏盛,以致内寒生湿;或肝郁化热导致脾经聚湿,湿热互结而流注下焦,以致阴部汗出;也可由湿浊滞留阴部所致。如果出现阴部汗出,潮湿,且瘙痒,可用绵黄芪适量,用酒炒,研为细末,以熟猪心同吃。


    在《外科精要》中记载,黄芪具有治渴补虚的作用。如果“先渴而后发疮疖,或先痈疽而后发渴”,可用黄芪六一汤。具体用法是,取绵黄芪180克(用淡盐水润,饭上蒸),粉甘草30克(半生半炙),研为细末,每次服用10克,用白汤点服。


    在古代方书中记载,用黄芪和陈皮可以治疗老人便秘。具体用法是,取绵黄芪、陈皮(去白)各15克,研为细末,每次服用10克。服用时,用大麻子适量,研为细末,以水滤浆,煎至乳起,加入白蜜一汤匙,再煎沸,与黄芪陈皮粉调和,空心服下,一般服用两次就可见效。

     

    黄芪作用广泛,但多用于虚证。如果是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之人,不宜服用黄芪,切记切记!

  • 在一场因为病毒引发的疫情面前,将中药推到“风口浪尖”上,变成了人人问津的话题,也让人们对众多的中药材有了重新的认识,也让我们看见了中医古代医家的伟大智慧。

     

    《瘟疫论》中曾说过,“疫者感天地疠气”,无论是老少强弱,均容易受到感染。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以感受“疫气”所致,病变的部位主要在人体的肺脏,有着“湿、热、毒、瘀”等特点。在中医很多防疫的药方中,有一味中药被频繁地提到,它便是金银花。

     

     

    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多的中药材都只是听过其名,很少见过中药“本尊”,有的中药甚至连它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但金银花是一个例外,很多人不仅听过它的名字,也见过金银花中药“本尊”。金银花入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就用它来治疗或预防一些疾病,作为古今医家药方中常见的中药材,大家对它又了解多少呢?

     

    金银花有着甘、寒的药性,归肺经、心经以及胃经,有着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在很多的医药书籍中对它都有描述,《名医别录》把它列为上品药材,《本草纲目》说它具有“散热解毒”的作用,《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金银花具有“主热毒、血痢、水痢”的作用。关于金银花的经典药方,也是数不胜数,在治疗病症上有着较好的疗效,不过金银花的这3点临床应用,需要了解一下。

     

     

    金银花的甘寒,也就让它有了清热解毒、散痈消肿的作用,是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必备良药。治疗痈疮初起,红肿热痛的患者,既可以单独煎服,也可以将药渣敷在伤患处,经常会和一些消肿凉血的中药同用,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运用金银花这一功效的经典方剂有很多,比如五味消毒饮,就是将金银花和生活中常见的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配伍,治疗疔疮肿毒,坚硬根深的患者。像是肺痈引起的咳吐脓血,也能用金银花来缓解,以清肺排脓,缓解病症。

     

     

    为什么金银花会被运用到疫情防控领域?主要还是金银花的疏风散热的作用,金银花归入肺经,善于疏散肺经的热邪,透热达表。说起金银花在这方面的作用,温病大家吴鞠通的经典名方银翘散,就是最好的体现,将金银花和连翘、薄荷、牛蒡子同用,治疗或缓解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症状,对患者的身热头痛、咽痛口渴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还有新加香薷饮,将金银花和香薷、厚朴等中药相配,不仅可以调理暑温,还能缓解发热无汗、头痛、烦渴的症状。

     

    金银花甘寒,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上有着较好的效果,常被用于治疗热毒痢疾,下痢脓血,既可以单独服用,也能和黄芩、黄连、白头翁等药物同用,增强止痢的效果。

  • 前几天,朋友买了一大包白果,准备给患高血压的母亲吃。小编很纳闷,没听说白果有降压作用啊,甚至不少人听信民间偏方,去自行采摘或捡拾白果,将其当做普通干果食用来保健强身。这样做可能引发毒性或不良反应。

     

    白果,又叫银杏,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和食疗功效,但是白果对治愈高血压效果微乎其微。

     

     

    白果的功效

     

    一般来说,白果入药的部分为果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界定为:“熟食,小苦,微甘,温,有小毒,入肺,肾经,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带浊”。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果仁具有抗菌、祛痰、定喘等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慢性喘息型气管炎、盆腔炎、肾炎等。

     

    我们能看到,白果基本没有降压的功效,如果已经确诊为高血压了,单靠吃白果,来维持血压是万万不可以的,还是要让医生根据症状及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

     

    白果仁不能生吃,作为中药材需要炮制后使用。即使炮制过的,也不宜多食,临床上有吃10粒即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一般建议的是,入汤剂用量,中国药典的方剂中一般为5~10克。

     

     

    银杏叶

     

    白果的降压作用微乎其微,真正能起降压作用的其实是银杏叶!主要是因为银杏叶中含有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分,有助扩张血管,改善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循环功能。比如大家较熟悉的中成药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银杏叶片等,但这不代表直接泡茶就有疗效。这些中成药是银杏叶经过脱毒、提取有效成分后制成,所以基本是安全的。

     

    所以生白果和未经炮制的银杏叶都不能随便使用!

     

    如果服用剂量过大或者服用时间较长,可能会引起头昏、头疼、耳鸣、食欲不振、恶心等不良反应。

     

     

    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生吃。白果的毒素遇热后,毒性会减弱,所以吃白果一定要烧熟。

     

    2、小孩最好不吃。年龄越小越容易中毒,成人10颗左右为宜。

     

    3、去掉皮和胚后再吃。白果的毒素主要集中在胚和种皮内,发芽的白果不能吃。

     

    白果确实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可以与芦笋搭配,二者同食可润肺定喘,对心脑血管病有一定的疗效。

     

    关注【不药博士】,就是关注了健康!

  • 要说菊花茶现在喝可是正当时候呢!而且菊花本身都有去火的功效,所以只是搭配问题。不同的菊花有不同的饮用方法,以杭白菊来说明目最佳,配以枸杞明目佳品;而黄菊来讲对于咽干、咽痛的人群在这个季节可以配上金银花,橄榄等对咽干、咽喉肿痛非常有益。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品种繁多,产地也很多,能够入药的就有好几种。菊花有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泡水喝也可以入药,菊花属寒性,脾胃虚寒者最好少喝菊花茶。菊花茶也适宜与多种花、茶一起泡水饮用,功效作用更为显著。

     

    个人比较偏好杭白菊,也是中国最优质药用菊花的名字。主要产自浙江的桐乡。历史上曾享有“杭白菊与龙井茶”并提之誉是中国传统菊花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并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等,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4.33克、脂肪0.34克、总酸0.09克、粗纤维1.13克、干物质10.7克、还原糖0.40克、维生素c13.0毫克、氨基酸总量3.74克、铁1.68毫克、钙113.1毫克、锌0.62毫克。著名出口中药材“浙八味”之一。

     

    杭白菊适合秋天饮用《补农书》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元代《本草衍义补遗》说:“菊花能补阴”。白色的食物滋阴效果不错,对于秋天很是适宜,只是单独饮用味道有点略苦,这里建议用枸杞搭配,杭白菊有清肝明目的作用、枸杞则是性温和,同样也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同时还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对于久坐于办公桌前的朋友们来说是很好的清肝明目茶呢!

     

    杭白菊2-3颗,枸杞子3-5粒可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因为这款茶饮不含咖啡因成分所以很适合调养身体用,尤其是女性朋友可以一日数次代茶饮,对缓解眼干、眼涩很有帮助,过了25岁的女性一般多少肝肾不足会有经期不适症状,经常饮用这款茶饮对于缓解症状很好用奥!

     

     

    秋天里,经常容易与咽干、咽炎的人群也很多,这时候就很适合用点黄菊代茶饮,比如天山雪菊,与杭白菊相比,黄菊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等有明显效果。因此天山雪菊具有杀菌、抑菌、消炎、预防感冒和慢性肠炎的功效。

     

    天山雪菊2-3颗、金银花适量、茉莉花适量,这道茶饮对缓解咽干、咽痛非常有作用,尤其是咽喉肿痛的初期代茶饮缓解症状比较明显,如果你有慢性咽炎、喉咙不适或者从事经常用嗓子的工作真的可以尝尝饮用这道代茶饮,当然如果喜好加上点清爽的口感还可以加入橄榄。

  • 菊花在古代又称菊花为“节花”和“女华”,又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所以又有“晚艳”、“冷香”等雅称。所以自古以来,菊花都是名人雅士眼中的宠儿,尤其是陶渊明独爱菊花,更是被传为美谈。菊花在古代神话传中赋予了吉祥和长寿之义,且有有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令人怀恋、品格高尚等花语。但是,菊花也是一种非常出色的中药材,被称之为“延寿客”。

     

    那么,菊花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怎么说?在《神农本草经》中,白菊花是一味作用极广的药材,能够“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且久服还能”利气, 轻身耐劳延年”。所以,不少热爱养生的朋友喜爱喝菊花茶。

     

     

    其实菊花的主要作用还是清风和明目。在中药启蒙读物《药性赋》中提到,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本草纲目》也认为菊花“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邃”,《本草纲目拾遗》则进一步指出,菊花“治诸风头眩,明目祛风,搜肝气,益血润容”。菊花在用作清头目之风时,常与川芎搭配,如菊花茶调散;菊花在用作平肝明目的时候,常与枸杞搭配,如杞菊地黄丸。

     

     

    菊花除了清头目之风和明目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美容,在《神农本草经》中认为菊花能主“皮肤死肌”,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认为菊花“益血润容”,而现代研究发现,菊花却有抗衰老的作用。

     

    菊花在临床运用中,也有许多技巧。比如,在用于外感风热的时候,会常与桑叶配用,如果用于热盛烦躁的时候,常与黄芩、栀子搭配。在用于目赤肿痛时,如果是肝火或风热引起的,常与蝉蜕、白蒺藜搭配;如果是肝阴不足,眼目昏花的情况,常与生地、枸杞子配合;如果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常与珍珠母搭配。菊花除了内服之外,也常被用于外科疾病。比如,热毒疮疡、红肿热痛,就可以用菊花内服和外敷,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搭配。

     

    可能也会有人觉得,现在见到的菊花种类很多,究竟什么样的菊花才是药用的呢?在《本草纲目》中,有“菊之品九百种”的记载,的确,菊花有很多种,但在药用方面,主要以杭菊、亳菊、滁菊、怀菊最为有名,有“四大名菊”之称。当然,四大名菊各有所长,作用也不尽相同,在临床中也应仔细挑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只要一说起苦瓜,小编相信大部分人都闻瓜色变,苦瓜真的是太苦了,一点都没有侮辱它的名字。相信大部分都是对苦瓜敬而远之的,除了小部分对此有特殊的偏爱者。苦瓜有个神奇的地方,它自己苦味很重,但是和其他蔬菜抄在一起却不会把苦味传递到其他茶上。因为这一功效,它还被称为君子菜。苦瓜味苦,能清热去火,除了这些你还你知道它有哪些功效吗?

      
    苦瓜中具有一种类似胰岛素的元素,具有辅助降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人士来说,苦瓜是辅助治疗的最佳食材之一。苦瓜中还含有美容护肤的物质,经常吃苦瓜有利于增强皮表成活力,让肌肤变得更加水润细腻有光泽。把苦瓜榨成汁来使用,也能起到很好的清洁皮肤的功效。比如:夏天天热,小孩子起了疹子,把苦瓜敷上去,就有利与疹子的消退。

      


    苦瓜除了苦之外,它清热去火的功效也经常被人们常常提起。苦瓜里含有的碱物质,能起到解渴,清热去火的功效。苦瓜无论生吃还是熟吃,都能为身体提供所需的养料。生吃苦瓜能起到清热除火,解热的最佳疗效,烹饪熟后食用也能起到滋肝养血,补肾润肺的功效。苦瓜中含有的最让我们讨厌的苦味素,也有着自己功效,它能促进我们胃液的分泌,有助于肠胃消化,开胃增加食用的作用。同时苦瓜还是减肥人士的最佳搭档之一。它其中的苦瓜素有着“脂肪杀手”的美誉,能让我们身体摄入的糖分,脂肪减低。具有减肥瘦身的功效。苦瓜中含有的奎宁精含有活性蛋白,多种维生素,能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加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我们吃苦瓜的时候,都想把它的苦味去掉,但随着苦瓜的苦味减低。相应的营养成分也会随之流失,苦瓜的功效也会大大减少。

     

    食用苦瓜的注意事项

     

    苦瓜性凉,不可过多食用,服用过多易伤胃,还容易引起反胃,恶心。

     

    孕妇最好不要吃苦瓜,它其中的奎宁成分,会导致子宫收缩,导致流产。

     

    例假时的女性不易食用,还有腹泻,胃惧寒的人士也不易食用。

      


    苦瓜是一种夏天最适合食用的最佳蔬菜之一,不紧能清热解暑,还有利于我们减肥,美容养颜护肤。是一种食用后好处多多的蔬菜。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