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吃多了怎么办缓解?

糖吃多了怎么办缓解?
发表人:秒懂健康

作者:王庆春

如今的饮食健康是个很活跃的话题,有人觉得饮食健康很重要,但却有人忽略饮食的健康。饮食健康问题,不管是谁都不可以忽视。说到糖果一定是很多的小孩子和女性朋友们的喜爱了,因为在人们的心中甜甜的滋味就是很开心的表达。而有些人吃了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之后,出现恶心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吃糖太多,容易产生腻味,这时候适当的喝一些茶,帮助解腻味。糖吃多了怎么办缓解?

一、糖吃多了的危害

1、 糖吃多了是会降低智商尤其是对青少年,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而饮食在大脑的塑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吃糖多会导致海马炎症影响记忆,从而出现智商低的问题,因此,糖吃多是会降低智商的。

2、 一般吃糖多的人都会出现肥胖的症状,而通过扫描大脑的结构,可以发现肥胖人少数都会有海马体较小,这也证明了糖是可以影响大脑的学习中心,糖吃多了会导致海马体炎症水平增加,从而破坏了学习和记忆力的功能。

3、 青少年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如果在这个重要的发育阶段,吃糖过多则会影响前额皮层的发育,结果会导致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增加,比如抽烟、喝酒,甚至吸毒等不良行为。

二、解救糖吃多的方法

1、如果糖吃多了,喝一杯红茶就会缓情况解不适的。因为红茶是甜品的最好的搭配。配上红茶的甜品吃多少都不会腻。

2、如果糖吃多了,想多排出一些,那么可以多运动,加大运动量和强度,可增加糖的利用率,促进糖的分解代谢,将过多的能量消耗掉。

甜食可以刺激胃黏膜,吃的过多的话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能力,一般来说吃甜食最好在饭后半个小时为宜。但是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我们都应该对吃糖有所节制,只能够适当的吃些,不能够毫无节制的吃,这样对我们身体是有损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导致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出现的症状有视力下降,四肢麻木疼痛,餐后低血糖,白内障等。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注意调养,预防并发症。首先,控制饮食。其次,戒烟戒酒。锻炼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最后,做好筛查。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一般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导致的。常见的症状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四肢麻木疼痛,餐后低血糖等等。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生活中也需要多加注意,仔细调养,预防并发症,接下来就为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预防并发症的几个方法吧。

     


    1、饮食控制


    饮食疗法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常用方法。应遵循饮食原则,低糖,低脂肪,低盐,中等蛋白质,高纤维,少量的膳食。平衡指的是热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平衡,病人需要根据体力活动,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2、戒烟喝酒


    戒烟应该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吸烟可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冠心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此外,酒精的控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清除自由基,促进血液循环。


    3、锻炼运动


    日常运动不是辅助疗法,它是治疗肥胖症的主要方法。运动后必须在饭后半小时内进行,锻炼效果在24小时后消失,所以每天必须锻炼半小时。锻炼达到中等强度,运动可以选择走,上下楼梯,游泳,乒乓球等,可以因人而异。

     


    4、严格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因此,患者应及时监测血糖、饮食、运动或用药,最终控制血糖。如果觉得眼睛不舒服必须定期做眼部检查。


    5、做好筛查工作


    对于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是要了解糖尿病的具体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一般来说,这些并发症会发生在1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5年后及时筛查。糖尿病会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展,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立即筛查心血管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如果是糖尿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注意糖类的摄取,有的患者会因饮食中的糖类无法估算就会产生恐惧因此戒掉了,就会造成营养素加速流失。因此,我们该如何保持一边的摄取营养一边的控制血糖的水平呢?在平时我们除了“少吃精制糖”、“控制糖量”,以外,还应该从饮食、运动、治疗等一起控制血糖,还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因此就要树立正确的营养摄取观念,轻松地应对血糖的控制。

     

     

    1. 蛋白质适量摄取,预防肾脏病变

     

    为了预防肾脏发生病变,我们就要控制好高血糖、高血压与高血脂的症状,并且适量的摄取蛋白质。因此我们除了控制糖的摄入量,还要适当的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因为适量的摄取蛋白质的含量也是保护肾脏和预防肾脏发生病变的关键。

     

    2.补充维生素B群,预防末梢神经病变

     

    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病变,若是因为我们疏于预防和照顾,如果病情出现恶化就难以复原,甚至还会面临截肢的命运。糖尿病的患者还会出现多尿的症状,就会造成水溶性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大量流失。患者如果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就会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因此就会引发贫血的症状或者末梢神经发生病变。因此在平时我们要注重保护手和足部外,还要适量的摄取锌、铬、镁、钙等矿物质。我们还要补充体内流失的维生素B12.

     

    3.及时补充叶黄素和钙,预防眼睛病变及骨质疏松

     

    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长期的血糖升高就会对末梢神经的微血管造成一定的伤害,明显的症状就是眼部会出现问题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未来预防视网膜发生病变,在平时除了积极控制血糖与定期检查外,还要注意对眼睛的保养。在平时可以多摄取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素,比如叶黄素、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糖尿病患者也会因为多尿导致体内的钙、磷等元素流失,胰岛素分泌的不足对造骨细胞的活性也有很大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如果要预防骨质疏松,在饮食中要及时的补钙,也要摄取适量的维生素D3。

     

     

    糖尿病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因此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多注意,就可以起到预防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

  • 血糖在临界值,虽然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但是要注意了。指导意见建议您到正规医院做个OGTT,看看结果如何。同时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并且养成运动的习惯。尤其是晚上的运动对于控制空腹血糖有很好的作用。

     

     

    正常我们一般的检验标准

     

     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餐后两小时大于等于11.1,一般就诊断为糖尿病了,而上述的餐后血糖显然有点高,这时候可能会发生糖尿病的潜在风险,我建议这里从两方面控制。运动适当增加一些非常有帮助的,一定要坚持才会看到效果,建议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可进行一些轻度或中度的运动,如慢走、羽毛球等,可以慢跑或者快走也是非常不错的锻炼方式。

     

     控制饮食

     

    饮食控制:患者可根据目前的身高体重,计算出自己的标准体重。然后根据标准体重结合生活、工作需消耗的体力,计算每餐应摄入的热量。一般每餐需1-2两主食,如米、面、馒头,并搭配适量蔬菜及蛋白质类食物。饮食控制显然对于这类存在潜在风险的人群比较适用,控制的好的话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一般我们建议饮食上控制精致的主食,比如米类制品、面类制品以及精致的糖果和面点。比如奶油蛋糕,比如一些比较美味的糖果。这些是需要限制的。

     

     

    那么什么样的主食比较适合呢?粗粮和杂粮这样的食物,比如早餐来点燕麦片的粥或者豆浆、米糊,注意最好是用粗杂粮打成汁做成的,再比如晚餐的时候吃点杂粮的米饭、杂粮的馒头,但是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重复的食用一种,比如只吃苞米面饼子,这样很容易吃腻味。同时适当增加绿叶蔬菜,少吃块茎类蔬菜,比如土豆,肉类则最好吃比较清淡的瘦肉和鱼类。

     

     适当锻炼身体

     

     这一点非常的重要,适当的锻炼身体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帮助控制血糖,可以在早晨的时候适当的晨练,晚上的时候适当的跳跳广场舞或者快步走,轻松简单的运动更容易被坚持,也更容易实现,这样的频率能够保证每天或者隔天一次为最佳。

     

    以上两项坚持一段时间并且定期测量血糖,如果还是很高的话那么要注意了,需要到医院的内分泌科进行诊治。

  • 木糖醇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甜味剂。在自然界中,木糖醇的分布范围很广,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但含量很低。对于人体来说,木糖醇也不是一种“舶来品”,它本就是人们身体正常糖类代谢的中间体。

     


    木糖醇因具有和蔗糖一样的甜度而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代谢,所以多用来作为无糖食品、口香糖的主要甜味剂。木糖醇溶于水的时候还会吸收热量,口感清凉而惹人喜爱。

    高血糖的人适合多吃木糖醇食物吗?

    对于糖尿病人,添加木糖醇的食物相对添加蔗糖的食物是一样甘甜美味,但却不消耗胰岛素,所以糖尿病人专用的无糖食品比较多。

     

    但是虽然无糖食品不添加蔗糖了,可用谷类原料加工的无糖饼干或点心其本身还是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即使不加糖也会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认为无糖食品可以放心吃就麻烦了,但作为预防低血糖的食物还是可以的。

    高血脂的人适合吃木糖醇吗?

    适量摄入木糖醇能促进肝糖元合成、减少有害酮体的产生、保护肝细胞。木糖醇虽然不消耗胰岛素,但也是会产生热量的,只是其热量是蔗糖的60%,无糖食品吃多了也会造成能量过剩,摄入过多则有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

     

    高血压患者适合吃木糖醇类食物吗?

    葛根素注射液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常用药物, 临床研究中有用木糖醇作为葛根素新的输液载体,一方面可以降低血糖,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生理盐水输入后的水钠潴留等副作用。 本实验结果也显示在降低血压方面木糖醇组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木糖醇食物不会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吃木糖醇无糖食品,但毕竟无糖食品(口香糖除外)的主要原料多是淀粉类食物,慢病患者过多食用则无益。

     

    其实木糖醇做口香糖是非常好的选择。木糖醇低温品尝效果更佳,其甜度可达到蔗糖的1.2倍。木糖醇入口后往往伴有微微的清凉感,这是因为它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会吸收一定热量。木糖醇口香糖主要原料是树胶,因为不含蔗糖所以不会引起细菌繁殖而诱发龋齿,并且口感清凉比较舒适!​​​​

  • 糖尿病是一项慢性代谢性疾病,很多患者感受不到明显的症状,但是这就是最大的误导,以为身体没有异常,其实是很容易引起特别难医治的并发症,而糖尿病的并发症顾名思义就是因为血糖没有控制好而引起的,所以如果你患有糖尿病最好是听从医生的嘱托,该吃药吃药,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运动、不吸烟不饮酒、清淡均衡饮食,血糖才可以获得有效控制。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

    说到糖尿病不得不提胰岛素了,胰岛素能够将血液中的葡萄糖带进细胞里,作为一个细胞运作的能量。

     

    我们打个比方比如在皇宫中,水果是葡萄糖,宫女是胰岛素,妃子是细胞。妃子不可能自己去水果摊上卖水果吃吧,于是宫女就从水果摊上买了水果,送给妃子去食用,这就是胰岛素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因素会导致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而留在血液里,使得血糖高居不下。

     

    第一个原因是体内的胰岛素供应量不足。如果体内的胰岛素供应量不足,葡萄糖没有办法通过胰岛素供给细胞利用,无法被传输就会留在血液中,就会让血糖持续的飙高,最后成为高血糖。第一型糖尿病就是因为自己免疫系统攻击了胰脏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造成的。

     

    第二个原因是胰岛素阻抗。胰岛素阻抗其实和上面所提到的有种相反的感觉,是因为细胞无法合理的运用胰岛素,使得胰岛素不能够有效地代谢葡萄糖,导致葡萄糖滞留血液当中,肾脏无法完全回收就残留在尿液中。

     

    由于细胞无法获得足够能量,身体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它认为是胰岛素不足导致了葡萄糖不被搬运,所以疯狂的产出胰岛素,可是细胞已经对胰岛素反应低落,所以仍然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最后身体会快速消受。

    有九成的糖尿病成因是因为胰岛素阻抗。其成因有可能跟脂肪过多、遗传、年纪大有关。

    还是上面的那个故事来加速你们理解,话说妃子(细胞组织)长期的被喂食水果(葡萄糖),不仅已经吃腻了,身材也渐渐臃肿丰满,然后又看到了宫女送来了水果,难免会觉得想吐不要再吃了(胰岛素抵抗)。

     

    皇上呢看到了全部的水果都快把国库填满了,以为是宫女太少了,没有能力搬运水果。最后怕妃子饿着,于是就又招宫女来运送水果到妃子宫中。但贵妃实在是不想吃,偶尔的时候吃一两个就已经是极限了。最后就算宫中有大量的水果和宫女,但是贵妃却日渐消瘦。(身体组织无法吸收能量)

     

     

    这就是糖尿病的形成原因了,大家了解了吗?

  • 现在的生活水平号了,我们的食物越来越精细,含糖量也是越来越多,很多人因为这样患有糖尿病,越来越多。面对患有糖尿病后,我们的饮食一定要调整,要么病情很难的到控制,一旦肆无忌惮的发展下去,会危急到患者的生命。


    糖尿病是现在人比较容易患有的疾病,是属于富贵病。患有糖尿病后,饮食上要格外的小心,因为不注意的饮食,就会使得我们身体的血糖忽高忽低,身体的健康严重的受到威胁。因此在患有糖尿病后一定要学习一些关于糖尿病的饮食。

     


    1、合理的饮食可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让其得到恢复,控制血糖有利。轻症病友饮食治疗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2、肉、蛋、鱼含糖量不高,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吃完后会在体内可转变成葡萄糖。此过程会使糖尿病人身体内尤为活跃,多食升高血糖。早一个鸡蛋,晚一袋奶。对于平衡昼夜之间的血糖是有益的。


    3、喝稀饭煮熟、煮烂的食物这样流水半流水的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血糖升高的速度也快。进食稀饭后,血糖升高的速度快。但是非流水或半流水食物,其碳水、化合物释放葡萄糖的速度慢,血糖升高的速度也慢。喝稀饭如同喝糖水。因此最好不要再喝稀饭。


    4、豆制品不含糖,但是会转化为糖,转化地较慢大约需3个小时,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食用过多的植物蛋白,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减退。鱼、禽等白色肉类为主补充蛋白。

     


    5、水果,万万不能吃。水果是糖尿病人不敢问津。不是不可以吃水果,而是需要注意水果的含糖量。进食水果量较大,从总的饮食中扣除吃水果的热量。也就是就是要少吃些主食。


    6、不含糖的坚果类有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这些食物的含油脂高、热量大,100克该类食物相当于200克主食所产的热量。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储备、体重增加,转变成葡萄糖。应限制坚果类食物的摄入。


    经过以上的学习一定会了解一些饮食上的注意,要合理的坚持的应用到糖尿病人的身上。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时刻的注意,尤其是饮食习惯方面的调整。糖尿病是不会危及到我们的生命的。最后希望病人将自己的疾病控制在最好的范围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糖尿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一个疾病,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我们怎么样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或者是怎么吃可以把糖的值保持在正常水平的范围内呢?

     

     

    如果糖尿病得病的是我们亲人,那么作为家属应该给他一些什么建议呢?

     

    1. 我们就应该及时的补充蛋白质,那么我们的早餐就可以吃一个鸡蛋,但是糖尿病的患者不建议吃蛋黄,因为一般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兼有胆固醇高所以不建议吃蛋黄;

     

    2.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的饭菜也是要注意的,可以少盐,我们要口味轻一点,可以多吃一些含钾的食物,另外,在炒菜的时候可以少放油。养成减少油和盐的使用;

     

    3. 我们平时的主食习惯的使用白面和大米,但是建议换成五谷杂粮,以荞面,莜面,玉米面为主,也可以混合白面和大米,不建议多吃;

     

    4. 在吃饭的时候要有饮食的规律,不能暴饮暴食,做到定时定量;

     

    5. 我们可以养成每天使用核桃的习惯,每天吃1-2颗为宜;

     

    6. 蔬菜也是我们平时不可缺少的,可以吃大量的蔬菜。例如:白菜,苦瓜,冬瓜,西红柿,生菜,紫菜,菠菜,木耳等含糖量比较低的蔬菜;

     

    7. 豆制品也是每天必须要摄入的食物;

     

    8. 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吃一点瘦肉,但是不建议吃市面的熟食,建议自己回家自己烹饪。

     

    9. 还要控制平时的油脂的摄入量,少吃一点油炸和油煎的食物,花生,肥肉等高油脂类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10. 一些动物的内脏,蛋黄,海鲜类等含有高胆固醇的食物也要尽量的少吃;

     

    11. 我们尽量选择煮,蒸,拌,炖的方式做菜,尽量减少炒菜;

     

    12.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含糖量的食物的摄入,尽量吃一下低糖的食物。

     

     

    糖尿病其实不是可怕的病症,真正危害人身体健康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因为血糖的升高会导致体内的一系列变化,它可以导致我们视线模糊,足踝肿胀,溃疡不易愈合等。我们作为幸运的人被赋予了生命,我就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爱护自己,不算是不是糖尿病的患者,我们都应该做自身做起,有一个健康的作息习惯保证自己的睡眠充足,精神充足,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膳食习惯,保证我们的饮食健康,最后我们也要有适当的运动,增加自身的免疫力。

  • 饮食治疗可谓是糖尿病患者的根本基础,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但是严重的情况就必须去医院进行诊治,这样才可以遏制病情的扩散。以下就详细为大家介绍几种饮食疗法:


    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儿童、青春期、哺乳期、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每天总热量不超过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为宜,待接近标准体重时,再按前述方法计算每天总热量。另外,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热量要少一些。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轻度体力劳动者250~300g,中度体力劳动者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400g以上。

     


    3.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4.脂肪


    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9千卡。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对自己身体有益的食品,这是非常关键的,另外,病情严重的话要及时去医院问诊治疗,最后,祝早日康复。

  •   一罐可乐的含糖量,就基本够人用一天了

      今日主持记者秦锋:吃糖过多会不会得糖尿病?这个话题列出来好几天了,有很多读者关注,也有读者发短信来讨论。卖汽车用品的周先生业余时间喜欢看营养方面的书,他认为,“甜食含糖不一定高,像蜂蜜;而不甜的食物如米饭,含糖倒蛮高。多吃糖绝不会引发糖尿病。”其实,我们很希望大家多来讨论健康话题,把正确的做法传播出去,一些不对的也请专家来澄清。今天,请省立同德医院心血管科主任谢培怡主任医师来谈谈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谢医师认为,多吃糖对身体肯定没好处,其一就是易诱发糖尿病,因为多吃糖会发胖,肥胖就易诱发糖尿病。这个关系链看上去蛮简单,但其中的医学道理还是蛮深的。

      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保持正常,是因体内有充足的胰岛素在调节。

      糖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分为多糖、双糖和单糖。淀粉属于多糖,蔗糖是双糖,葡萄糖是单糖。

      人体更适应吃淀粉类食物,其所含多糖进入人体后,须经消化道水解酶先转化成双糖,再转化成单糖才能被吸收,这一过程较缓慢,并能根据自身需要调节,多余的就被排泄掉。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多吃些饭是不会影响血糖的。而我们常吃的糖、糖果、糖饮料等,所含的是蔗糖,即双糖,也有的直接含葡萄糖,进入人体后不需经水解,可直接渗透、吸收入血液,使血糖迅速升高。血糖升高,身体只能靠多分泌胰岛素来分解、转化糖,使血糖降至适宜浓度,这就增加了胰腺的工作量,过多消耗了胰岛素。

    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饮食>>

      长期大量吃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促进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老年性白内障、龋齿、近视、佝偻病等。多吃甜食还会使人体血液趋向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环,并减弱免疫能力。

      糖尿病患者更不能随意吃糖,以免引起血糖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腺更不能负担,加重病情。

      按营养学要求,普通人每天摄入的蔗糖总量30-40克为宜。在常见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照此估算,大家就基本能知道每天吃了多少克蔗糖。像那些天天用可乐代替开水的,其危害就可想而知了。

  • 适当吃糖,快乐久久。
    ​​

    生活中经常听到大家说:不开心想吃甜的,吃糖会让心情变好,对甜食天生没有抵抗力的说法,仿佛糖、甜食就是“快乐源泉”的代名词,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吃甜越吃越上瘾又是怎么回事?别急,听我给大家一一解释。

     

    一、吃糖上瘾是怎么回事?

     

    首先,人们爱吃甜食可能是一种天性使然,人出生后第一口吃到的母乳便是甜的,因此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爱吃甜食可谓一种本能反应。

     

    其次,当人吃甜食时,会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多巴胺神经元被激活后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名为阿片类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神经末梢,让人感到兴奋,大脑感觉到这种兴奋,就越渴望。因为唯有这样,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才能释放更多阿片类物质满足追求的欲望。

     

    不仅如此,身体也会对糖产生一种特殊的依赖。当人吃了糖以后,糖会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含量增高,面对这一情况,胰岛素会迅速行动起来,分泌胰岛素把血糖转化成能量。人吃的糖越多,人体内产生的胰岛素就越多,转化出来的能量也越充足,如此一来人体就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快感;但伴随而来的是,胰岛素消耗掉过多的血糖,导致血液中血糖迅速减少,这时身体就需要再来点糖类补充血液中的血糖。

     

     

    二、依赖甜食的你,身体悄然发生的变化......

     

    糖吃多了会变胖、会加快衰老这都是众所周知的,除了这些,糖吃多了还有些不为人知的坏处。

     

    1.血压变高——糖摄入多了,会导致“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诱发心脏病、中风,招来糖尿病,还会增加患脂肪肝、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等疾病风险。糖食吃太多,人体的胰岛素水平也会升高,从而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引起血管过度紧张,诱发高血压。

     

    2.维生素B变少——当人体摄入糖分后,身体里的维生素B族需要参与代谢、解毒。如果摄入的糖过多,维生素B族就可能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最终导致机体代谢异常。维生素B缺乏,会引发身体出现一些列的症状,如精神不振、精神萎靡、口腔溃疡等。

     

    3.骨骼缺钙——人体摄入大量甜食后,糖会参与到人体代谢中来,并产生大量的乳酸、丙酮酸痛等,令身体处于酸性状态。为维持身体酸碱平衡,体内的钙、镁、钠就要出动,发挥自己的中和作用。而当钙质不足时,身体骨骼就会处于缺钙状态,加快骨骼的骨质流失,提高骨质疏松发生的概率。

     

    4.阴道感染几率变高——白色连珠球菌是引起女人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原因,身体的血糖水平会升高,令女性阴道上皮中聚集的糖原变多。由于糖原能为白色连珠球菌提供很好的生存条件,因此过量吃糖易导致病菌大量繁殖,诱发阴道炎症。

     

     

    三、这3个时刻吃甜食尤其伤身!

     

    1.饿肚子时——很多人会觉得,甜食可以迅速补充体力,是感觉饥饿时的好选择。其实,空腹时糖分基本不经消化就会被立即吸收,这会导致血糖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尤其不适合血糖控制不好的人食用。暂时性的高血糖会与体内许多重要组织中的蛋白质产生反应,使其受到损害,导致患慢性疾病的危险增大。

     

    2.经期时——甜食中糖分含量较高,会抑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而这两种营养素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减轻子宫收缩状况,对于缓解疼痛有一定的效果。吃甜食还会造成血糖不稳定,影响体内激素的平衡,加重不适。

     

    3.上火时——吃太多甜食,会大量消耗体内的B族维生素,从而加重舌炎、口角炎、眼痛等“上火”的症状。另外,当人体缺少B族维生素时,不仅会疲乏无力、消化不良,还会有情绪沮丧、反应迟钝等表现。

     

    当然了,不论吃什么都讲究一个量,吃糖坏处多,但也不是不能吃,毕竟它是很多人的快乐源泉,快乐和健康对于短暂的一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只要把控好吃糖的量,快乐和健康也是可以兼得的。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