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路边银杏叶,不可药用

路边银杏叶,不可药用
发表人:秒懂健康


  近年来,在大街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银杏树下聚集着一些人,有的掂着脚弯折树枝,吃力地采摘着刚刚泛黄的银杏叶;有的拿竹竿敲打高处的树枝使树叶掉落;有的则在地上捡拾落下的银杏叶。他们采摘银杏叶的目的是准备将其洗净、晒干后泡茶喝,说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好处。

  说银杏叶能治心脑血管疾病,确实不假。这是因为,银杏叶含有内酯和黄酮两大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证明,内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抗血栓形成;能扩张血管,增强血液流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还能改善脑血液循环、脑部营养及记忆功能,促进脑细胞代谢,保护神经元和脑组织免遭缺血及缺氧损伤。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延长细胞寿命,延缓心、脑血管老化。正因如此,银杏叶被开发加工成各种制剂(片剂、口服液、胶囊、注射剂等),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以及保健抗衰老等。

  但是,银杏叶虽有这诸多好处,却不能直接用路边采摘的银杏叶泡水喝,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是银杏叶除了含内酯和黄酮两大类有效成分外,还含有白果酸、氢氰酸等有毒成分。内酯、黄酮等活性成分很难溶于水,有毒的白果酸、氢氰酸等水溶性却较高。直接用银杏叶泡茶喝,喝的基本都是有毒成分,可引起阵发性痉挛、神经麻痹、过敏等。再者,人们采摘银杏叶的银杏树多是行道树或园景树,绿化树木通常都会喷洒农药。因此,人们采摘的可能都是被污染了的银杏叶.而正规市场上出售的银杏叶都经过科学的加工,如脱毒、杀青等工序,使银杏叶的毒性降到最低,保证使用安全。建议需用者最好到专业中药店购买,每10克2角钱的价格并不贵。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银杏叶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益处。现代研究表明,银杏叶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出血、过敏、转氨酶升高等。如必须使用时,应遵照医嘱,根据个体情况及病情临时使用,而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张博 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普通内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喝茶的习惯,有的茶有减肥的功效,也有的茶有治病的功效。其中银杏叶茶就具有一定的治病的功效,虽然银杏叶茶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但是喝银杏叶茶的时候一定要多久注意,那么银杏叶茶有副作用吗?喝之前要了解的三点重要事项都是什么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

    喝银杏茶有副作用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银杏茶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殊不知,银杏茶喝多的话对身体是有一定副作用的。银杏茶一旦喝多会造成患者出现肌肉抽搐,瞳孔放大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孕妇和小孩一定要注意避免服用,避免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那么,喝银杏茶之前要了解那三点重要事项呢?

    第一,银杏叶茶对身体并没有多大的益处,因为银杏叶当中虽然好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但是这些有益的物质并不溶于水,反而银杏叶中的银杏酸有一定的毒性且溶于水,所以,银杏叶茶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好处,喝多了反而还会威胁到大家的身体健康。

    第二,如果非要喝银杏叶茶的话,那么银杏叶的含量最好不要超过六克,如果超过规定的克数那么对身体是有很大的伤害的,严重的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第三,银杏叶茶一定要注意不要长期服用,这是因为银杏叶具有溶血的作用,如果我们不休息长期服用的话,很容易出现内出血神经麻痹的症状,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通过上述的讲解,我想大家对于银杏叶茶是否有副作用和喝银杏叶茶需要知道的三个重要事项都有了详细的了解了,所以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不要盲目的服用银杏叶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服用,这样才能减少银杏叶茶给身体造成的伤害,保证身体的健康。

  • 桂枝这味药物,因为被张仲景反复应用,组成了不少名方,从而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和桂枝同出一物的另一味药物——肉桂,却很少被人们提及。今天就来好好学习一下这个药物吧。

     

    肉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是樟树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干燥树皮。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用于治疗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阳痿、宫冷、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等多种病症。

     

     

    这个药物性属大热,有很好的温里作用。排在第一位的作用就是补火助阳,这种作用和附子十分类似,通过补命门之火,从而温暖全身的阳气,所以可以用于治疗阳虚诸证。不论是肾阳虚、心阳虚、脾阳虚及脾肾阳虚、心脾阳虚、心肾阳虚等,都可以用肉桂配伍相应的药物来治疗。

     

    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导致的腰膝冷痛、夜尿频多、阳痿宫寒等,常与温补肾阳的鹿角胶、杜仲、附子等药物同用。治疗肾虚咳喘,虚阳上浮导致的眩晕目赤、汗出肢冷、心悸等,常与山茱萸、人参、五味子等补肾益气的药物同用;治疗脾阳虚之胃脘冷痛、食少便溏,常与附子、人参、干姜等温脾补肾药物同用。

     

     

    治疗寒邪内侵或者脾胃虚寒导致的胃脘冷痛、呕吐、泄泻等,病情较轻的可以单用桂枝治疗,病情较重的常用干姜、高良姜等温中散寒药物与之配伍使用,还可以治疗寒疝腹痛,在《姚僧坦集验方》中记载了一个桂心汤,用桂心(桂皮)、生姜、吴茱萸等药物搭配,对于这种病症有一定效果。肉桂还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湿邪杂致,客于经脉,气血运行受阻,闭阻不通导致的风寒湿痹,可以配伍独活、桑寄生、杜仲等祛风湿、强腰膝的药物使用,特别适合寒痹腰痛,如独活寄生汤。

     

     

    寒性凝滞,感染寒邪较重的时候,常用于伴随着血液的瘀滞,肉桂的性大热而能活血通经,对于寒凝血瘀证可以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如冲任虚寒、寒凝血瘀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或者女性产后瘀血阻滞导致的恶露不尽、腹痛不止的病症,可以用肉桂配伍活血祛瘀的川芎、桃仁、益母草等药物同用。治疗阳虚寒凝、血滞痰阻导致的阴疽,可以配伍鹿角胶、白芥子、麻黄等温经通阳、散寒行滞药物同用,如阳和汤。

     

    在补气血的方子当中适当加入一些肉桂,起到“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的作用,有利于补虚药发挥“阴生阳长”的效果。

  • 高中校园里有个池塘,池塘的边上有一棵十分漂亮的树,第一次看见它便被它的美貌惊艳了。

     

    这棵树的叶子跟含羞草的叶子十分相似,它的花朵底端白,外面呈粉红色,像一个粉粉的小绒球,远远望去又像落在树上的云,柔软可爱。我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了它的名字——合欢。因它的树叶跟花在晚上的时候会闭合起来,又叫夜合欢。

     

     

    学医后才知道这棵树的药用价值也很大。它的皮跟花都可以入药,合欢花跟合欢皮都具有安神解郁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它们的提取物都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所以常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和抑郁症等疾病。用于抑郁症治疗时相对于西药来说,其具有疗效可观,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等特点。

     

    合欢皮甘平,归心、肝、肺经。相对于合欢花来说,其更善于疏肝解郁,悦心安神。《神农本草经》中对其记载“主安五脏,合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合欢皮是悦心安神之要药,常用于治疗因忿怒忧郁,情志不遂、烦躁失眠等症。此外,合欢皮还能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肿痛、肺痈及疮痈肿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合欢皮皂苷具有抗生育的作用,所以女性使用的时候要尤为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接触合欢花更多一些,合欢花具有独特的清香,有很多人会拿来泡水代茶饮,或者做养生粥的时候放进去一点,以达到舒畅情志,安神助睡眠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合欢花的,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合欢花可能会出现恶心等副作用。在失眠或者烦闷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养成豁达的心胸,而不是靠药物来长期维持。

  • 每年一到夏季,在街边或是公园里都会充满着一种浓郁却清新的花香,而在夏季夜晚的街道上,更是有很多老奶奶背着背篓或者提着篮子,吆喝着卖这种应季花,这种花就是栀子花!

    提到栀子花,大多数人能够想到的就是那洁白的花朵,以及浓郁且清新淡雅的花香,还有当年那首红遍大街小巷的《栀子花开》。

    栀子花的淡雅花香和洁白的外形,往往会让人们联想到甜甜的初恋,因此,栀子花在日常生活中来说,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价值。但是你知道吗?就是这个代表初恋的花,它还具有很好的药用功效。

     

    栀子花在生活中是一种多功能花,它的花朵、根茎、叶和果实都可以入药,而且对于泻火除烦、消炎去热、通便解毒,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喝花茶的习惯,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很多花现在也可以被制成花茶供人们品尝,栀子花也不例外,那么,生活中,经常喝栀子花茶有什么好处呢?经常用它泡水,不仅可以消炎去热,解毒通便效果好,还有4大药用价值。

    栀子花无论是花朵还是果实,其实都是可以入药的,栀子花晒干后入药或是直接泡水喝都有很好的作用,栀子花入药后可以清利下焦、祛湿排毒,因此,经常喝栀子花泡水,能够很好地预防湿热黄疸的发生。

    除此之外,经常喝栀子花茶还可以有效祛除人体内的湿毒,能够有效地预防湿疹和脚气。若是你经常出现身体浮肿的现象,经常喝栀子花泡水对减轻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栀子花性寒味苦,能够有效清除人体内的热毒,减少人们发热或是胸闷心烦的症状,因此,经常用栀子花泡水喝,特别是搭配适量的黄连后,具有很好的清热去烦的效果。

    而且,清热泻火本就是栀子花的功效之一,特别适合平时工作压力大,容易着急上火的人食用。对于情绪容易不稳定的女性来说,经常喝栀子花泡水,具有很好的静心解闷泻火的功效。

    栀子花中含有大量的果酸和生物碱,这两种物质除了能够抑制溶血性链球菌外,还对其他的病菌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除此之外,经常食用栀子花泡水,还可以提高人体抗病毒的能力,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所以,在季节交替、流感盛行的时候,人们可以多喝栀子花茶来预防感冒。

    栀子花中也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众所周知,纤维素对于减肥瘦身具有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及时帮助身体排出体内的垃圾和毒素,从而达到通便解毒的效果。对于经常便秘的人来说,常喝栀子花茶可以很好地缓解这种症状。

    其实,除了以上的几种功效,栀子花还有很多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尽量多喝一点栀子花茶,它不仅香气宜人,沁人心脾,而且对我们的身体也很有好处!

  • 单位有个同事,搞基建的,并不懂得中医药学原理,所以他有病会找我来商量看下。一般来说,在医院工作的人都很不喜欢喝药,尤其是在中医院的人,比较不喜欢喝中药。他也是,见到药就想吐的主儿。但是他有一个毛病,必须要喝药才能缓解,那就是痛风。 


    痛风,很好玩的一种疾病,由于体内的有害物质比如尿酸排不出去,造成的一种疾病。痛风不好玩,发病起来就会很痛,让不爱吃中药的人也要想办法吃点,不然会很难受。车前草,很好的一种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治疗痛风的好药。

     

    我们学中医的都会背诵一些方剂,比如四妙丸等,还有四妙勇安汤等等,治疗下肢疼痛的效果都不错。四妙勇安汤用的比较多,治热毒炽盛之脱疽。患肢暗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临床常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下肢溃疡、坐骨神经痛、下肢深静脉栓塞等。 

     

    但是在治疗痛风的临床中,大部分大夫都喜欢加上车前草这味药物。车前草到处都是,基本上我从北京到三亚,再到西藏都能找到车前草的影子,所以全国人都可以不花钱弄到好药。但是这么好的药物,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吃的。

     

     

    有一种疾病叫植物性日光性皮炎,是指身体接触某些光敏性植物后,再经一定波长光线照射所导致的皮肤出现红、肿、痛、起疹子、发水疱等皮炎症状,在过敏体质人群中尤其容易发生。它的发生有两个必要的条件,光和光敏性植物。而车前草就是光敏性植物之一。 

     

     

    我见过一个患者,因为用车前草泡水喝,出现面部皮肤红肿热痛,典型的光敏性皮炎。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去用药,包括很常见中药。

     

    (附:车前,又名车前草、车轮草等。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须根多数。根茎短,稍粗。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薄纸质或纸质,宽卵形至宽椭圆形。花序3-10个,直立或弓曲上升;花序梗有纵条纹,疏生白色短柔毛;穗状花序细圆柱状;苞片狭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花具短梗;花萼长2-3毫米,萼片先端钝圆或钝尖,龙骨突不延至顶端,前对萼片椭圆形。花冠白色,无毛,冠筒与萼片约等长。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近基部,与花柱明显外伸,花药卵状椭圆形。胚珠7-15(-18)。蒴果纺锤状卵形、卵球形或圆锥状卵形。种子5-6(-12),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子叶背腹向排列。花期4-8月,果期6-9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凤仙花,想必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恐怕基本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吧?但是我说起他的花名:指甲花 恐怕贵州人山里人一定不会陌生的吧!没错!今天,黄医师我要讲的就是这个指甲花的养生秘方!

     

     

    花色丰富,有红色,白色,蓝色或紫色,若将它的花瓣捣碎,能制成色彩缤纷的天然指甲油,很受小女孩的喜爱。所以某些男同胞们还拿这种鲜花来跟女孩表白呢!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家乡贵州,指甲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还是一味很重要的养生草药。

     

    《贵州草药》中记载了它的性味功效:性平,味甘,能清热解毒,祛淤通络。

     

    它的花瓣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捣烂后用来包患处,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痛,若是用指甲花杆50克至150克来煨水洗患处,效力更强。用花瓣来熬水煎服,则可以治疗慢性咽炎和百日咳。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个药还能够治疗女子的难言之病痛经,取指甲花,月季花各等分,熬水服之,能让患者的疼痛顿减。

     

    由于在古代,贵州是蛮荒瘴疬之地,指甲花这种草药这种能解毒镇痛的药物对于贵州山民而言太珍贵,所以他们将指甲花秘制成一种养生食材,使得它既能长期保存,又可方便服用。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这种鲜美食材的制作方法,请大家一定要细看哦,其间有要诀:

     

    在夏天的第二个月,采下整株指甲花洗净,晾干,切成段装坛,装坛容量占坛子的3/ 4。坛子上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然后在面上撒少量的食用碱,炒焦的小麦,切记不要放盐。

     

     

     

    密闭坛子任其溶解,食用碱的作用是使其加速溶解,小麦的作用是产生香味色泽偏黄。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多次的冒坛,也即是菜料涌出坛口。要用干净的竹棍使劲搅动使其气体释放回落。经过几次冒坛的过程,逐渐趋于平静。再过一段时间酝酿,就告功成。

     

    待这种食材制作好后,舀一瓢出坛,会闻及一种清新的臭味,这其实是花香太过浓郁的缘故,你大可放心。目前在贵州仅有独山县的老艺人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制作工艺,制作出的食材叫“臭酸”,味闻起来虽臭,但是食起来鲜美之极。其食用方法是,舀一小碗臭酸,配一小锅荤菜,豆腐,豆芽,青菜同煮便成。臭酸煮肥肠是独山县的火锅臻品,有开胃祛淤,解毒镇痛的养生效果,品之能让人食欲大开。

  • 看过《女医明妃传》的人都知道,紫苏忠心护主,让人怜惜。而在中药的世界里,紫苏却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且苏叶、苏梗、苏子都是药。一如《本草汇言》所说,“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当详之。”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苏叶。苏叶在有些地方也会弄来当凉菜吃,但苏叶也有很好的药用作用。中医认为,紫苏叶味辛,性温,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紫苏叶药性辛香温散,入肺走表而发散风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宽中,对外感风寒,内兼湿滞之症尤为适宜。

     

    在大名鼎鼎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紫苏叶具有“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的作用;在食疗名著《随息居饮食谱》指出,紫苏叶能够“下气,安胎,活血定痛,和中开胃,止嗽消痰,化食,散风寒”。然而在《本草正义》中则更进一步表明,“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膈胸,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

     

     

    紫苏叶可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等症。使用紫苏具有发散表寒,开宣肺气的作用。若兼有咳嗽症状的,临床上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症状的,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香苏散。

     

     紫苏叶可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等证。在这里,紫苏起到的作用是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如果偏寒,每与藿香同用;偏热的话,可与黄连同用;如果偏气滞痰结,可与半夏、厚朴同用。紫苏叶也可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一般情况下还会与陈皮、砂仁配伍,这样可以加强止呕、安胎的效果。

     

    紫苏叶还可以用于缓解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可单用或配生姜、白芷或厚朴、甘草等煎服。

     

    紫苏叶不仅是一味良药,其实也是一味较好的食材。那么这紫苏叶怎么吃呢?归纳起来,也有好几种。

     

     

    首先是鲜叶生拌。具体怎么操作呢?先把新鲜的紫苏叶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用温盐水加在容器中漂沾顷刻后,放入盘中加少量现炸熟油即可食用,这样的紫苏叶味道鲜美,回味无穷,且有利于各种维生素的吸收。

     

    其次就是炸苏叶。也许有人会问,这苏叶怎么炸嘛!其实,炸苏叶是需要增加辅料的。那加什么辅料呢?首先要弄蛋清少许,面粉少许,食盐少许,将这些调成糊状,将叶正面朝上,背面朝下沾面,放入温油中煎至适中,然后起锅,沾上少许椒盐,即可食用,味道鲜美,独具风味。

     

    再次就是火锅涮食。比如,在吃生鱼片的时候,同时吃下一些新鲜紫苏的叶和嫩茎,这样不仅提味,还能解毒。在蒸煮螃蟹的时候,不妨放上一把苏叶,以解腥、祛寒、解毒、暖胃等作用。不过在与海鲜、肉等一起放入火锅内,不要时间煮得过长,稍热即可食用,而加入紫苏之后的汤,味道也是极美的。

     

    那么紫苏叶这味药,有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在《本草经疏》中说“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本草通玄》指出“久服泄人真气。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 在贵州长大的人的都知道,在郊野有一种漫山遍野生长的野果,可以食用,味道酸爽,尤以果实屁股凹陷者为佳,屁股越凹味道越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止泻的西药还很少,蒙脱石散还没有被普遍运用,倒是土霉素、四环素这类抗生素运用泛滥,结果留下了很多长四环素牙的孩子,很多孩子还因为长期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导致骨生长抑制。

     

    但,那个时代贵州山区的孩子却幸运拥有着一味止泻的天然良药。那时,我们拉肚子了,父母就给我们用石榴皮和这种野果一起熬汁,端给我们喝,效果往往立竿见影这种野果叫刺梨。

     

     

     

    大学毕业,行医十年,我运用过很多中药给孩子止泻,但坦白说,我还没有发现比刺梨更加优良的中药。无论苦参,黄连,黄芩味道都很苦,孩子们不喜服用,也使得疗效大打折扣,而复杂的中药方剂,由于成分复杂,也有损伤孩子肝肾之虞。

     

    而刺梨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药材,它本身就是老少咸宜的果品,安全性高,而且起效快,在起效速度上可以和蒙脱石散媲美。从止泻原理比较,蒙脱石散采用的是吸附式治疗,它富含吸附性物质,可吸附肠道水分,因此缓解腹泻程度,还能抑制病菌的繁殖,从而让受伤的肠胃得到治愈,但是也由于它具备这种吸附能力,所以容易导致便秘。

     

    而刺梨,性平,味酸,涩,涩主收敛,所以刺梨止泻效果很好。此外,刺梨还有健胃消积之效,能收而不滞,所以使用刺梨不仅不会导致便秘,反而还能提高患者的脾胃运化功能呢。

     

    那么,刺梨,哪个部位止泻效果最好呢?

     

     

    刺梨全身都是药,从健胃消食而论,果实最好,若论治腹泻呢,则以根部为佳。

     

    贵州民间是怎么使用刺梨的呢?

     

    方剂:

     

    1、 治泄泻:刺梨根,石榴皮各15克,煎水服用。

     

    2、 治胃痛:刺梨根、苦荞头各500克,切片晒干研成细末,一日三次,每次5克,开始冲服。

     

    刺梨药效如此优良,可是药源广阔吗?

     

    刺梨在贵州大部分地区均产,常生于山野路旁,遍地都是。高约1米,分枝多,全体具短刺。叶互生,其叶似羽,呈倒卵形或椭圆形,叶长1-2.5厘米,宽0.7-1.4厘米。果实如扁球,被有微小的密刺,不过刺容易剔除,果实未熟透为绿色,成熟后泛金黄色光芒。

     

    其花或为粉红,或为白花,花瓣有五片,花长约2-2.5厘米,宽约2-3厘米,姿态大俗大艳。由于刺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鉴别不难,入口酸甜,所以是一味非常值得开发的贵州草药,亦值得各位医家在临床中试用。

  • 又是一年栀子花开的季节,高中毕业的时候和班上的同学们一起吟唱《栀子花开》。栀子花作为一种原产中国的花,在西洋花语盛行的时代独树一帜,我的记忆里哪怕是最节俭的外婆都会在栀子花开的季节花五毛钱买一朵花别在头发上,它的颜色洁白无瑕,香气淡雅持久。

     

    明代吴门画派领袖人物周沈描绘栀子花“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其实,栀子花的生长特性也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因为栀子花从冬季就开始孕育花苞,但是要直到接近夏天的时候才会绽放,栀子花的含苞期越长,所散发出的香味就越持久。

     

     

    而栀子树的叶,也是经年在风霜雪雨中翠绿不凋。所以,虽然看似不经意绽放的栀子花,其实是经历了长久的努力与坚持。被人们理解为“永恒的爱与约定”,是一种很美好的寄托。不仅仅是寄予爱情平淡、持久、温馨,还蕴涵着坚韧、美丽、醇厚的生命本质。栀子花凋谢后所结的果实,也是一味良药,我们今天就从药物的角度来了解它吧。

     

    栀子,又称山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栀子的果实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作用。内服用于治疗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病症,外用可以治疗扭挫伤痛。一般煎服6~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栀子的清热泻火作用,可以用于清气分热证,而且作用较强,应该说比芦根、天花粉的作用要强,但是栀子本身并不是典型的清气分热的药物,因为栀子虽然苦寒,但是并没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对于气分热证的伤津耗液不但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还因为味苦能燥而出现加重今夜亏虚,所以温热并气分热证并不广泛应用,或者只做辅助药物使用。

     

    但是栀子的清脏腑热的部位十分广泛,归三焦经,即是说通泻三焦火邪。三焦的定义并不绝对,既是一个具体的脏腑,也是泛指全身脏腑,包括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等脏腑。栀子的清热泻火作用,应该是指后者。因为这几个脏腑的热邪栀子都可以清泻,其中尤其以清心除烦最为擅长,对于温热病的邪热扰心,出现的心烦懊恼有很好的疗效。张仲景在《伤寒论》用栀子豉汤治疗热郁胸中出现的心烦失眠、躁动不安证。

     

     

    栀子还可以治疗湿热黄疸,对于湿热郁蒸肝胆的黄疸、小便短赤,可用茵陈蒿汤;治疗淋证涩痛,治疗湿热下注导致的淋证涩痛、血淋,可用八正散;治疗各种出血证,因为栀子有很好的凉血止血作用,对于血热导致的迫血妄行,出现吐血、衄血、尿血等症状,可用十灰散。栀子的解毒作用主要是用来治疗火毒邪气导致的疮疡、目赤肿痛等,与清热解毒的金银花、黄连同用,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的作用。

  • 核桃是一种大家都喜欢吃的坚果之一。众人皆知核桃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不饱和脂肪酸)等,其对人体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但殊不知核桃里边有一种东西也颇为重要,但是都被大家当做废弃物扔掉,它就是——核桃隔即分心木。分心木是核桃中间夹层那片很薄的木质东西,它将核桃仁从中间分隔开来。

     

     

    记得有一次去查房,走到一间病房的时候,看见一位阿姨正在剥核桃吃,只见她往瓶子里放些什么,于是就怀着一个好奇的心就走上前,去请教这位阿姨,阿姨就告诉我是核桃隔(分心木),就问她收集这些做什么,她说把它们收集起来用来泡水喝。这也是第一次了解到这个木质隔膜,可以当做药物来使用。

     

    中医方面认为,分心木是一味中药,比如它有固肾涩精,止带的功效,那么可以用来治疗男性的遗精,女性的白带异常等相关疾病;还有止泻痢的功效,就可以治疗肠胃性疾病,比如痢疾等。有相关书籍记载分心木具有“健脾固肾”、“利尿清热”等的功效。

     

     

     

    分心木其味道苦涩,没有毒性,药物的性质比较平和,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与其把它当废物扔掉还不如把它用来泡水喝,还可以起到保健预防的作用。分心木泡水可以治疗失眠,如果患有长期睡不着觉的情况,通过此法会有不错的疗效。

     

    使用方法:

     

    取一小撮放入杯中,用热水浸泡十几分钟饮用即可,一天可以多次服用,但晚上睡觉前一两个小时服用一小杯,会有助于睡眠。如果男性有遗精、尿频或者滑精的现象,不妨可以用分心木泡水喝,可以有效的减轻这些情况。

     

    分心木可适用于大部分的人群。当然了有喝过分心木泡过水的人,曾反映说,自己饮用了一段时间会感觉到嘴里发干,有的时候也会感到恶心等不适的症状。以上的情况并不是所有的人会出现,但是如果饮用了分心木泡过的水,发现有不舒服的情况,立即停止饮用即可。

     

    本文旨在科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