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脉轻度硬化怎么办?控制腰围也能缓解?

动脉轻度硬化怎么办?控制腰围也能缓解?
发表人:医学奇迹见证者

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与动脉血管壁的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轻度动脉硬化虽然症状不明显,但如果不加以控制,仍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那么,面对轻度动脉硬化,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改善生活方式是关键。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避免油炸、腌制、熏酱等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此外,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也是预防动脉硬化的有效手段。

对于腹型肥胖的患者,控制体重尤为重要。男性腰围应控制在85cm以下,女性腰围应控制在80cm以下。绝经女性或60岁以上患者,可以考虑服用拜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以预防动脉硬化进展。

此外,对于心前区不适症状频繁发作或静息时发作的患者,建议进行冠脉CT检查,以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总之,轻度动脉硬化患者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将疾病风险降至最低。

以下是关于动脉硬化的更多相关内容:

1. 动脉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 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3. 动脉硬化的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

4. 动脉硬化患者的日常保养及注意事项

5. 动脉硬化患者的饮食建议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外膜斑疾病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周身动脉的慢性病变,病因尚不明确,与年龄、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相关。病变从血管内膜开始,逐渐在血管内形成黄色粥样的脂质沉积,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动脉血管失去弹性、脆性增加并出现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病变累及冠状动脉、颅内动脉、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四肢动脉时,可出现胸闷、胸痛、头晕、水肿、肢体疼痛等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如未进行控制,病变涉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者,一般预后不良。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尤其是冠心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研究表明,辅酶Q10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辅酶Q10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细胞中,尤其在心脏组织中含量丰富。它能够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有效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一项由中山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表明,每天摄入200mg辅酶Q10,连续两周,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成年人排除细胞内多余胆固醇的能力,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此外,辅酶Q10还具有保护心脏细胞、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等作用,对冠心病患者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除了辅酶Q10,鱼油也被证实具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鱼油富含Omega-3脂肪酸,能够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减少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冠心病风险。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发现,补充鱼油能够明显增加中老年人血清中的EPA和DHA水平,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体内炎症水平,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此外,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都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它会导致血管壁逐渐变厚、变硬,甚至破裂。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

    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因病变部位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胸闷、胸痛、腹痛、顽固性高血压等。当病变发生在主动脉时,可能会形成动脉瘤,甚至破裂导致大出血。当病变发生在冠状动脉时,可能会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首先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干预:

    1. 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物等。

    2.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等。

    3.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气血瘀滞有关,可以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4. 心理干预: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近年来,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为了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的要求,我国积极推进血压血脂的规范化综合管理。

    Umbrella项目作为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指导下的重要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平台,为高血压患者提供血压血脂筛查、风险评估、随访管理和患者教育等服务,助力心血管风险高危患者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Umbrella项目三期项目包含三大亮点:一是引入了《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和《2018年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推荐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模型;二是应用微信小程序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管理和随访方案;三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医生交流,实现规范化血压血脂综合管理。

    《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的发布,为血压血脂综合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共识建议高血压患者应强化降压,并配合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对血压血脂的贯穿全程的管理。

    施维雅中国作为合作伙伴,积极将创新的数字解决方案融入患者病程的各个阶段,为专业医生和患者提供便捷、科学的管理支持,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推进。

  • 冠心病,这一中老年人常见病的阴影,其实早在少儿时期就已经埋下了隐患。动脉粥样硬化,这一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其发展过程漫长而隐蔽。因此,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及早干预,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

    预防冠心病,我们可以采取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旨在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二级预防,提高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三级预防,则着眼于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

    那么,如何进行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呢?关键在于对危险因素的干预。我们可以从全人群和高危人群两个层面进行预防。全人群预防,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降低人群中危险因素的均值;高危人群预防,则是针对具有明确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目前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中老年人、有家族史、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其中,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三个危险因素。除了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其他危险因素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为了预防冠心病,我们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更要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此外,医院和医生在冠心病预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医院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筛查活动,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识;医生则可以通过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总之,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冠心病,拥有健康的生活。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成人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让孩子远离“成人病”,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

    肥胖是导致“成人病”的罪魁祸首之一。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缺乏运动,容易导致儿童肥胖。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少吃油炸、高糖、高盐的食物。同时,鼓励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如游泳、跑步、骑自行车等,增强体质。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有家族病史的孩子,更要加强监测,预防疾病发生。

    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药物治疗也是治疗“成人病”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于肥胖儿童,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减肥药物;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孩子,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降糖药物。

    此外,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焦虑、压力过大等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

    总之,让孩子远离“成人病”,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纤维化和钙化,导致血管壁变硬、变窄,甚至阻塞。那么,哪些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因素。

    首先,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风险因素。男性超过40岁以及女性绝经期以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其次,家族病史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如果有直系亲属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那么本人患病的几率也会相对较高。

    除了年龄和家族病史,以下因素也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1. 高血脂:血脂水平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2. 高血压: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较重,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4. 吸烟: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5. 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等,都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建议以下措施:

    1. 控制血脂水平:通过合理饮食、运动等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 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建议戒烟限酒。

    5. 健康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盐、高糖食物。

    6.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动脉硬化的常见类型,是引发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它主要影响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和肾动脉等。那么,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是否可以食用蜂蜜呢?以下将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是可以适量食用蜂蜜的。在饮食方面,应保持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在食用油的选择上,应以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为主。对于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的患者,还应限制食盐摄入。此外,戒烟限酒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蛤蟆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的食材,具有强心抗癌的功效,对于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豆类及其豆制品、五谷杂粮等食物。同时,应避免食用动物肝脏、动物油、蛋黄、肥肉、油炸食品等。

    然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宜过多食用柑橘类食物,如柑橘、柚子等,以免加重身体负担。相反,应多摄入高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糙米、豆类等,以改善大便习惯,增加排便量,促进胆固醇排出。此外,低盐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食盐中的钠会增加血浆渗透压,导致血压升高。

    蜂蜜和花粉虽然对动脉粥样硬化没有直接的缓解作用,但它们富含丰富的营养,可以有效促进肠蠕动,防治便秘,还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因此,建议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生活中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除了饮食调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还应注重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都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措施。

    总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疾病风险。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典型症状是心绞痛。这种疼痛通常表现为心前区和胸骨后的挤压性钝痛,并向左肩、背部、下巴甚至上腹部放射。伴随症状包括胸闷、气短、心悸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脸色苍白和出汗。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重要通道,若受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可能导致狭窄甚至闭塞。冠心病患者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还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甚至猝死。

    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溶栓药物等。手术治疗包括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

    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保持良好心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需要引起重视。若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除了心绞痛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引起其他症状,如头晕、乏力、恶心等。若出现这些症状,也应及时就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典型症状是心绞痛。这种疼痛通常表现为心前区和胸骨后的挤压性钝痛,并向左肩、背部、下巴甚至上腹部放射。伴随症状包括胸闷、气短、心悸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脸色苍白和出汗。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重要通道,若受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可能导致狭窄甚至闭塞。冠心病患者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还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甚至猝死。

    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溶栓药物等。手术治疗包括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

    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保持良好心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需要引起重视。若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除了心绞痛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引起其他症状,如头晕、乏力、恶心等。若出现这些症状,也应及时就医。

  • 肾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等脂质沉积,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血液流通受阻,从而引起肾动脉狭窄。

    2. 大动脉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包括肾动脉。大动脉炎会导致血管炎症和狭窄,从而引起肾动脉狭窄。

    3. 肾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年轻女性,可能导致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4. 创伤性血肿或肿瘤压迫:外伤或肿瘤等压迫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

    5. 肾动脉血栓形成:肾动脉内的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并阻塞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

    针对肾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肾动脉重建术等。

    除了积极治疗外,肾动脉狭窄患者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 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

    3. 避免剧烈运动或繁重的体力劳动。

    4.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健康越来越重视。肉类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其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备受关注。本文将围绕肉类烹饪方式、种类、食用过量等问题,为您揭示肉类饮食的误区和健康风险。

    炖煮过度的肉易致癌

    许多人喜欢将肉类炖煮得软烂,认为这样更容易消化吸收。然而,过度炖煮的肉类在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质。研究表明,在200℃~300℃的温度下,肉类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这些化合物中含有12种化合物,其中9种具有致癌作用。

    为了减少致癌风险,建议采用微波炉烧肉,倒掉含有大量化合物的肉汤,并注意烹饪温度和时间。

    腌制肉类需谨慎

    腌制肉类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亚硝酸盐,这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然而,亚硝酸盐在高温烹饪过程中会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因此,建议将腌制肉类煮熟蒸透,使亚硝胺随水蒸气挥发。

    此外,烧制腌制肉类时最好加入米醋,因为醋有分解亚硝酸盐的作用,并能杀菌。

    过多食用瘦肉需注意

    有些人认为吃瘦肉比吃肥肉更健康,因此过量食用瘦肉。然而,过量食用瘦肉也会带来健康风险。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较高,过多摄入会在酶的催化下转化为同型半胱氨酸,过多同型半胱氨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因此,建议适量食用瘦肉,避免因摄入过多瘦肉而影响健康。

    猪肉浸泡热水会损失营养

    有些人喜欢将新鲜猪肉放在热水中浸泡,认为这样可以去除杂质。然而,这样做会使猪肉中的蛋白质溶解,导致营养成分流失。建议用凉水快速冲洗猪肉,以保持其营养价值。

    总之,合理选择肉类种类、烹饪方式和食用量,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